農村發展大棚蔬菜工作情況彙報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7.1K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農村發展大棚蔬菜工作情況彙報大綱

我們雙星村位於姜堰市沈高鎮,全村共有耕地面積4597畝,轄21個村民小組,1016戶,3213人。從XX年起,我村從探索種植大棚西瓜開始,積極改變傳統種植模式,走上了高效農業發展之路。2010年,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關心支持下,我村進一步解放思想,主動調高發展目標,提出打造“姜堰市高效農業第一村”的口號,經過考察研究,成立了雙禾蔬菜專業合作社和雙禾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轉土地120畝,發展大棚蔬菜,取得了初步成效,畝均收益5000多元,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前全村大棚蔬菜種植面積已達396畝。下面,就我村發展大棚蔬菜的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作以下彙報。

一、我村爲什麼要發展大棚蔬菜

簡單地來說,我村發展大棚蔬菜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長期探索、發展高效農業作出的科學的必然選擇。

XX年之前,我們雙星村農業和其它村一樣,是傳統農業,每年稻麥兩熟,農民種田的收益很少,依靠種田已很難滿足家庭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所以大多數農民都進廠務工、出外打工,部分還走上了創業之路。農民種田積極性降低,農田拋荒現象比比皆是,最高峯時,全村拋荒半拋荒農田達近500畝。爲了不讓農田拋荒,同時也保護農民利益,我們在1998年曾嘗試找人代種,但代種的人交納農業稅等稅費及種子費、農藥化肥錢之後,所剩無幾,甚至還要倒貼本。因此,我們認定,找人代種並不能解決農田拋荒的問題。但如何才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呢?經過村兩委幹部的四處求證和討論,大家共同意識到,要解決農田拋荒,及農民種田積極性不高的矛盾,關鍵要提高土地的收益。當然,靠種稻麥,走傳統的農業之路,肯定無法讓農民增收,要想提高土地收益,只有種植收益高的農作物。

經過市場調查,我們發現蘇北部分地區種植西瓜,收益是種糧食的好幾倍,於是我們迅速行動,帶部分黨員和農戶到射陽、東臺三倉等地參觀學習,回來後,又找相關部門科技人員到村化驗土質,論證雙星村是否可以種植西瓜。結果令人欣慰,雙星村的土質適合種植西瓜。但接下來,我們又面臨着新的問題,因爲西瓜種植技術要求比較高,雙星又從來沒有人種過西瓜,沈高鎮農技部門也沒有相關的技術人員。爲了發展西瓜種植,我們召開了全村黨員代表大會進行動員,號召黨員幹部帶頭種植西瓜,爲了讓蘇北的西瓜“嫁”進雙星,我們又多次到東臺三倉訪請能人,最終請到兩位種瓜大戶到雙星承包近30畝土地種植西瓜,當時的所有村組幹部每人也承包了5畝左右土地,邊學邊幹,給羣衆做示範。爲了讓本村農戶學到西瓜種植技術,經村裏協調,外地能人和村幹部種西瓜用工,全部僱用本村村民。XX年當年,我村西瓜種植獲得了大豐收,並全部賣光,畝均純收入達4000元。到了XX年,全村西瓜種植面積一下子擴大到180畝。爲了防止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帶來銷售問題,村裏選出一名村幹部跑市場,這一年,雙星小蘭、小鳳、早春紅玉等品種西瓜又被一搶而空,畝均收益最高達近5000元,雙星西瓜在市場上開始小有影響,到XX年,雙星西瓜已不用人再跑市場,每到西瓜上市季節,瓜販子都會主動把車開到雙星田頭卸西瓜,雙星西瓜在市場上開始供不應求,越來越多的農戶看到種植西瓜效益這麼好,都要求加入西瓜種植隊伍,到XX年年底,雙星村西瓜種植面積已達600多畝。爲了防止新增瓜農技術不熟導致失敗,同時爲了規範雙星西瓜種植,保護瓜農利益,我村還成立了瓜果協會,註冊了“雙禾”商標,由協會負責統一供應種子、肥料、農藥物資,統一指導技術,統一安排配套設施。

我村地處裏下河地區,向來有種茨菰的習慣,而且有一定規模,但以前因是常規種植,收益並不高,後來有人看到雙星西瓜之所以能在市場上賣個好價錢,就是因爲雙星西瓜屬早熟西瓜,所以就設想,假如雙星茨菰也能錯開大批量上市的季節,賣價必然會成倍上翻,所以XX年在村兩委的推動下,由一戶進行試點,種植了3畝早茨菰,當年這3畝早茨菰純收入達21500元,畝均純收入超過7000元,早茨菰繼西瓜之後成爲了雙星人第二大“土裏生金”的種植項目。XX年,村兩委組織幾十戶農戶,召開現場會,讓種植早茨菰成功的試點戶現身說法,當年全村早茨菰種植發展到100多畝。其後,村裏又有能人嘗試種植晚茨菰,也獲得了成功,到XX年年底,全村早、中、晚茨菰種植面積達到了近500畝,畝均純收入超過4000元。

但是無論是西瓜種植還是茨菰種植,村幹部和廣大農戶都遇到了一些新的難題,那就是這兩項種植都需要輪茬,也就是今年在這塊地種了西瓜或者茨菰,今後最好兩年時間不能再種。雖然當年種植西瓜或茨菰後還能再種一季稻或者其它作物,但第二年就必須換到其它地方種植,原先流轉的土地只能還給原有農戶。這樣,一戶人家的土地今年流轉,明年又不流轉,甚至上半年流轉,下半年又不流轉,給農戶帶來了不便。好在雙星民風純樸,老百姓都比較支持村裏的工作,但是如此下去終究不是辦法,所以村裏就考慮是否可以把農戶的土地長期流轉下來,避免給羣衆帶來麻煩,但是西瓜和茨菰種植之後該怎麼辦呢?由村裏種植肯定也不是辦法,經過多方論證和考察,我們發現種植大棚蔬菜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而且近年來,反季節蔬菜效益可觀已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發展大棚蔬菜被提上了村兩委工作日程。

2010年,在沈高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我們組織村幹部和部分農民代表先後赴山東壽光、泰興市南新鎮、華港鎮等地參觀,經過參觀學習,我們一方面深感自己選擇種植西瓜和茨菰的路是對的,另一方面也感到自己有些坐井觀天,不知道全國高效農業發展的態勢是如此火熱,水平是如此之高,因此,我們果斷地提出了要打造“姜堰市高效農業第一村”,併力爭在泰州有位置,在全省有影響。爲了解決土地流轉問題和考慮到做大做強大棚蔬菜產業,我們很快成立了雙禾蔬菜專業合作社和雙禾土地股份合作社,正式開始了雙星大棚蔬菜發展之路。

二、我村發展大棚蔬菜的具體做法

經過幾年的探索,我村發展高效農業已積累了一些經驗,雖然我們沒有種過大棚蔬菜,但是我們憑藉工作經驗和多方求教,制定了嚴密的工作規劃,全力加以實施。

一是政策先行。儘管雙星村村民都知道,我們的西瓜種植、茨菰種植都是經過摸索並獲得成功的,但是畢竟雙星村誰也沒有種過大棚蔬菜,所以大家對面臨的各類風險有許多的心理障礙,而且此次發展大棚蔬菜,我們定位比較高,計劃發展速度也比較快,而不是再像以前一樣慢慢探索,所以一開始就要進行許多的投入,加上搭建大棚本身費用就比較高,每畝需要上萬元,這些費用如果讓羣衆承擔,肯定沒有人敢挺身而出。在這種情況下,給足政策,讓老百姓先吃上定心丸,是必須的。首先,對土地流轉農戶給足利益。新成立的雙星雙禾蔬菜土地股份合作社,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農戶口糧田的家庭承包經營性質,鼓勵農戶將土地入股到雙禾土地股份合作社,每畝爲一股,農戶的土地入股後,直接參與合作社的利潤分紅,如果合作社效益不好,則合作社每年給予不低於700元標準的土地流轉費用,從而保證了土地流轉農戶的利益。土地入股後,由合作社統一與客商進行磋商洽談,簽訂流轉合同。對於大棚蔬菜基地規劃地以外的其他村民的土地,在大棚蔬菜生產合作社便於統一經營管理的基礎上,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享受同等待遇。其次,對大棚蔬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傾斜。我們對這些區域的水、電、路、橋、閘、站等進行了綜合改造和全面配套,增強旱澇保收能力,改善高效規模農業生產經營條件。第三,對大棚蔬菜種植農戶進行扶持獎勵。我村制定出臺了《雙星村高效農業獎勵意見》,對新發展的標準鋼架大棚以及連片生產基地並當年投入生產的,2.5-5畝獎勵3500畝,5-10畝獎勵4200元,10-15畝獎勵500元,15-20畝獎勵5300元,20畝以上獎勵5800元。被獎勵農戶須具備兩個條件:①鋼架大棚要求內徑達6米以上;②獎勵對象必須在示範園區內種植。獎勵資金分三年返還到位,第一年30%,第二年30%,第三年40%。經過爭取,沈高鎮政府爲扶持本村發展大棚蔬菜,特制定了鼓勵農戶種植大棚蔬菜的相關文件,規定農戶種植大棚蔬菜5畝以下每畝獎1500元,5畝以上每畝獎XX元,10畝以上每畝獎2500元,20畝以上每畝獎3000元,大棚必須按標準搭設,規格寬6-8米、中高2.5米、邊高1.3米。對種植簡易大棚蔬菜也作了相應規定,規定種植簡易大棚蔬菜5畝以下的,每畝獎300元,5畝以上每畝獎450元,10畝以上每畝獎600元,20畝以上每畝獎750元,大棚規格標準參照鋼架大棚執行。獎勵實行申報制,在農產品生產期間,由農戶向合作社提出申請,統一彙總上報到鎮農業部門,鎮政府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驗收覈實,並填寫種植面積驗收確認單,及時在村務公開欄內公示,接受羣衆監督,無異議後獎金在年底前統一發放。過期不報的,視爲自動放棄。獎金分二年付清,第一年付60%,第二年付40%,如果不在這期間種植並停止生產活動,則停發當年及以後的獎金。

二是逐層推進。種植西瓜和茨菰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產業如果要想產生廣泛的影響,必須具有較大的規模,一個地方的產品要想吸引採購商上門採購,必須要有幾百畝,甚至上千畝的規模。因爲規模太小,都無法滿足採購商一次或幾次採購的需要,那麼這個地方的產品肯定會對採購商失去吸引力。雙星西瓜之所以具有現在這樣較強的生命力,就在於雙星西瓜有了規模,在雙星西瓜上市季節,每天都有許多瓜販子到田頭卸瓜,他們就認準了這裏。所以我們在規劃發展大棚蔬菜時,就認定了必須把雙星大棚蔬菜發展出幾百畝,甚至上千畝,乃至與周邊的村聯合聯動發展。但是,我們不可能一下子發展幾百畝上千畝,所以在推動中,我們採用了三個層次逐層推進。首先,引進外地能人示範種植。在學種西瓜之初,我們引進了東臺三倉的種瓜能人,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能較快培養本地技術人才的手段,因爲引進來的能人是這一行的行家裏手,並且經考察確有多年的成功經驗,因而,引進能人其實也是引進投資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