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通用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1W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1

已有兩年多沒有教過語文,很少走進語文老師的課堂聽課,也許是自己的懶惰心裏,也許是沒有全面發展的意識,也許……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通用17篇)

聽說今天上午第一節孫主任講公開課,我迫不及待的想一睹這位專家型教師的課堂風采。今天她授課的課題是《釣魚的啓示》,這節課我比較熟悉,它原來是蘇教版四年級的一節課,我教過,因此聽課時更是留心,想感受孫主任是如何帶領孩子們學習這節課。

簡短的三言兩語就導入課題,從“釣”和“鉤”兩個字入手,既讓孩子們能區分開這兩個字,又從字面上感受它們的異同,這一個片段處理的恰到好處。孫主任以“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這個問題拋給孩子們,孩子們經過認真地默讀、概括,用自己的話講出了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事件,引導孩子們學會總結課文的過程和方法,同時培養了孩子們的概括能力。

“作者從釣魚這件事中獲得了什麼道理?”、“爲什麼非要放回湖裏?”、“哪個詞最能表現作者的不願意?”這一個個問題的設置,激起了孩子們學習這篇課文的慾望,孩子們很用心的默讀課文,捕捉和問題相關的信息,力求合理的解釋問題,孩子們真正參與到學習中去了。最有趣的是讓孩子們表演兒子和父親的對話,孩子們說的有模有樣,真如身臨其境;讓孩子們講述身邊發生的與道德有關的事件,並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在孩子們表演或是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大家會發現有的孩子很誠實,有的孩子很機智,師生互動十分默契。

簡單的釣魚事件卻映射出很大的道理: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真是如此,講起大道理誰都很在行,可是真正落實於行動中卻很難,如交通事故頻頻發生,貪污事件屢見不止等等。做爲教師的我們,只能盡最大努力的教育好班級內、校園內的每一個孩子,儘可能的去改變身邊的親戚、朋友,但畢竟單靠我們的力量還遠遠不夠,希望更多的人提高覺悟,共同攜手把道德行爲貫穿到學習、生活當中。人人都發揮主人翁意識,人人都多付出自己的一點力量,相信我們的祖國會更加繁榮富強,用心愛護我們的祖國,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吧!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2

《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瞭解神話傳說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體會女媧爲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於奉獻的精神。今天有幸聽到但老師執教這篇文章,教者在課堂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用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是這樣,聽課也如此。咱們每個人聽完課後也都會有自己的看法、觀點,我覺得,但老師這堂課,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讀中悟、悟中導

隨着新課程的實施,“讀”在語文課堂上也越來越“熱”。這比以前的閱讀教學多分析、少朗讀的情形,實在是一大進步,但也不難發現“重視讀”這一理念在有些課堂實踐中產生了一些偏差。如:爲讀而讀,朗讀無目的;讀悟分家,朗讀少思考等。可但老師的這節課“讀”貫穿始終,但不是沒有目的的讀,每次讀都有具體的目的。如:女媧爲什麼要補天?帶着問題自由輕聲地讀,避免了學生漫無目的,又能使學生更快地圍繞問題、解決問題;又如:看到這山崩地裂的一幕,能說說你的感受,能讀出那種可怕嗎?這是感悟邊讀;

老師對學生讀課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體讀,個別讀,老師讀、學生讀,大聲讀、默讀……等等。不同形式的讀也是有不同的功能。默讀有利於對文字的揣摩;出聲朗讀能加強感受、增強記憶;指名朗讀可以給對文本有不同感悟的學生施展個性的空間;自由朗讀可以讓學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語言。集體朗讀有增強氣勢、激發共鳴的功能;教師範讀對學生不僅有示範作用,而且有激勵作用……但老師對每種讀法的作用掌握很清楚,什麼時候該用什麼形式用得非常準確:如,體會女媧補天真辛苦、真偉大時,讓學生在默讀中找出具體的詞句,學生通過細心揣摩都能找到有關句子,產生體驗;再比如,“女媧決定冒着生命危險,把天補上”這句,老師採用了集體讀,在氣勢中學生再一次體驗了一把女媧當時補天的的勇敢和堅定。

爲了更深入、準確地體驗情感,老師指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來指導朗讀,使學生在課堂上積累了更多的語言文字,學生也在細節中獲得情感、昇華情感,比如,學生從“找啊找啊、終於”看出了女媧補天多辛苦;從“五天五夜”中體驗到了女媧補天過程的辛苦與偉大;但是有一點小遺憾就是,老師沒有將這些重點詞作爲朗讀指導的重要道具來使用,如果能將這幾個詞語再進行朗讀上的重點推敲,是否效果會更好些呢?

朱熹曾說:“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老師很得巧用了“讀”的藝術,無論從讀的形式還是讀的次數,該什麼時候讀該怎樣讀都把握得當,行雲流水。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參與到讀中,實現讀和思考的有機結合,使學生親近文本,走入文本,進而對文本產生富有“個人意義”的理解感悟,自然地達到“一個文本,多種聲音”的個性化朗讀的境界。

如果說讀是走進語言文字的基本途徑,那麼這堂課的語言文字的訓練更能體現語文課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這也是我要說的這堂課的第二個特點:

二、語言文字的訓練紮實、到位

課堂中,有多處讓學生進行文字訓練的活動。如:用“首先 接着 然後 最後”的句式來說說女媧是怎樣補天的。這樣的訓練,能使學生學會如何有條理的把一件事說清楚,訓練了思維,同時也爲學生能複述故事內容奠定了基礎。再比如:這些描寫動作的詞語可以打亂順序嗎?由此引導學生了解寫作時也要有條理的敘述。這樣的訓練,對於三年級正開始學習習作的學生來說是很有必要的。第三處訓練點:女媧用盡全力把天補好了,你能用一句話或者一個詞來讚美女媧嗎?這樣的訓練,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也給學生提供了一次與文本對話、與人物對話的平臺,既訓練了學生的表達,也使情感得以昇華。

另外,我們看到教師的板書設計精美,書寫漂亮,體現了她個人紮實的功底。課後作業的佈置,讓學生選做作業,也獨具匠心,學生也很感興趣。

我的一點建議:課文後小夥伴吐了一個泡泡:“女媧真了不起。”這實際上是引導學生感悟故事的神奇。的確,課文寫得夠神的了!那麼學生有沒有體會到故事的神奇,由此喜歡上神話故事。如描寫天塌的情景,通過一連串疊詞的運用(轟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逼真傳達出人間的慘狀;還有女媧冶煉五彩石和補天的一連串動詞的運用(找—挖—放—煉—化—裝—端—潑等)十分生動傳神;又如課文結尾段,“現在,人們常常看見天邊五彩的雲霞,傳說那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看似寫得隨意,實則非常抒情、流暢,餘味深長,值得好好朗讀和積累。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粗淺的看法和體會,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3

《鳥島》是一篇介紹旅遊勝地的文章,學生中幾乎沒有人去過鳥島,於是教師在情境創設方面注重了連貫和整體感知,充分運用多媒體圖片、錄象等手段,並結合課文朗讀,幫忙學生建立起對鳥島的印象。聽了吳教師講的《鳥島》一課,我真的被鳥島上秀麗的風光,翔集的鳥類吸引住了,彷彿自我就身處課堂,與學生一齊讀書,一齊品位,一齊賞析,一齊感悟……雖然本課也不盡完美,但它多少會給我們一些啓示,一些成功之處值得我們學習,我想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我的看法:

一、創設情境主動探究

首先吳教師能在上課開始,播放鳥鳴的音樂,教師帶着學生“飛”起來,並徐徐展開畫卷,以音樂作爲導入新課的憑藉,能夠使學生在美的薰陶中,馳騁豐富的想象,引領學生多種感官協同活動,全身心投入本課的學習。

二、學法滲透紮實有效

吳教師能深刻領會新課程理念,重視“過程和方法”目標的達成,並滲透於各個教學環節之中。整堂課吳教師十分注重讀書方法的具體指導,在本課教學中,吳教師指導學生時做到了“使其言皆若出於我口,使其意皆若出於我心”,啓發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促進學生感悟課文。此外,吳教師還注重評價,讓學生也參與到評價中來,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中學習,激發讀好課文的興趣。

學生在充分朗讀第三節的基礎上,吳教師讓學生畫一畫鳥窩和鳥蛋,實際上就是把抽象的文字還原成具體的形象。吳教師讓學生在黑板上合作完成大型“鳥窩多、鳥蛋多”圖的過程,又促使學生再次進入文本,研究文本,所以是一個領悟語言文字、體驗意境美的過程,同時讓語文與美術、與生活有機結合,學生能夠展開想象,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到達知識本事與情感的綜合。

三、運用媒體解決難點

理解“陸續、密密麻麻”,也是學生學習上的一個難點,而吳教師巧妙地運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欣賞鳥島的同時,盡情地表達自我的心境,又對學習資料進行了深入的理解,一下子就明白“喲,這就是陸續(密密麻麻)呀!”這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本事,同時學得簡便、主動、愉快,體現了主動學習的歡樂。

吳教師還經過課件播放課文朗誦,讓學生看到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活動的情形,插圖中的靜態的、呆板的景物都變成了動態的、活潑的生活畫面,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整體感知詞語,在色彩、形象、聲音中整體感知語言,在思索、探究中理解語言。

四、讀中想象展現自我

在這堂課中,吳教師把課上得開放而有活力,她爲學生供給了一個暢所欲言、展示自我的互動空間,如:讓學生在鳥鳴聲中朗讀第二節,之後讓學生想象好象看到了什麼?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現了自我獨特的想象力,爭相出來回答,氣氛相當熱烈。吳教師在開放的課堂上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學習,同時,學生的觀察、想象、說話、創造等各方面的本事都得到了發展。

吳教師在教學的最終讓學生說說你學了這篇課文,有什麼收穫?這一環節相當好。學生在介紹過程中,不僅僅提高了概括本事,並且會自然而然地將課文中的語言轉化爲自我的東西,並加以運用。好多學生說到要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環境,給鳥類營造一個安全、歡樂的家園,讓我們看到吳教師在“教書”的同時,“育人”的目的也已到達了。

總之,本課的教學很好地處理了理解資料與語言實踐的關係,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與教師積極引導的關係,能夠看出這位教師新的教學理念、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4

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進取性。

xx教師以歌曲“朋友”導入課題,讓學生在“猜、唱、悟”等環節中中體會“朋友”的真正內涵,在簡便愉悅的音樂聲中,導入課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又如課堂練筆部分,學生彷彿不是在寫作,而是在對自我的老朋友傾述自我的情感。又如五個小組競賽,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突出自由、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進取倡導自由、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語文新課程中的一個新理念。XX教師的這節課正好體現了這一理念,學生不再是被動地理解知識,而是進取主動地參與學習,參與交流。比如:林娟教師問:作者訪問了哪些朋友?學生進行美點文追蹤,他們都有較強的合作意識。林教師十分注重師生互動,當學生遇到疑難時,XX教師總是適時地加以點拔與評價,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感受新的理念帶給我們的歡樂。比如:當學生陷入沉默的階段,XX教師讓組與組競賽,還適時點拔:“還是組長親自出馬,”“有共鳴”“你喜歡詩歌嗎”?不是缺少美,而是缺美的眼睛等,我們在那裏真切感受到林教師是學生的真正朋友。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在xx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學習,學會如何交朋友,學會珍惜身邊每一位朋友,爲他們正確的人生觀的構成奠定了基礎。

《山中訪友》評課稿

走出門,就與含着露水和梔子花氣息的好風撞個滿懷。早晨,好清爽!心裏的感覺好清爽!

不騎車,不邀遊伴,也不帶什麼禮物,就帶着滿懷的好心境,哼幾段小曲,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橋,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你累嗎?你把滾滾水送向遠方,你弓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波光明滅,泡沫聚散,歲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唯有你堅持着,你那從不改變的姿態,讓我看到了一種古老而堅韌的靈魂。

走進這片樹林,每一株樹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勢。有許多鳥喚我的名字,有許多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以樹的眼睛看周圍的樹,我發現每一株樹都在看我。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腳長出根鬚,深深扎進泥土和岩層,呼吸地層深處的元氣,我的頭髮長成樹冠,我的手掌變成樹枝,我的思想變成樹汁,在年輪裏旋轉、流淌,最終長出樹籽,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鏡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混濁嗎?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詩,是要我與你唱和嗎?你好,白雲大嫂!月亮的好女兒,天空的好護士,你潔白的身影,讓憔悴的天空返老還童,露出湛藍的笑容。你好,瀑布大哥!雄渾的男高音,純粹的歌唱家,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天生的金嗓子,從古唱到今。懸崖爺爺!高高的額頭,刻着玄奧的智慧,深深的峽谷漾着清澈的禪心,擡頭望你,我就想起了歷代的隱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無言的禪者,雲霧攜來一卷卷天書,可是出自你的手筆?喂,雲雀弟弟,嘰嘰喳喳說些什麼?我明白你們是些純潔少年,從來不說是非,你們津津樂道的,都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5

沒聽課之前,看到課文的題目,我就想:這是一篇沒趣的課文。不象我們低年級的課文,有各種各樣吸引人的小動物,但聽課下來,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其實不管是什麼課文,只要老師引導的好,沒趣的課文也能變得有趣。下面我就淺略地談一談聽課後對這節課的一點看法。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爲了揭開雷暴的祕密,冒着生命危險在雷電交加的天氣裏進行“風箏實驗”的事,讚揚了富蘭克林勇往直前,大膽探索的科學研究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研究和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祕。

教完第一自然段,在體會雷暴的可怕後,邵老師出示第二自然段“那麼,雷暴到底是什麼呢?這個謎團直到18世紀才被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解開。”邵老師讓學生細細讀讀這個過渡段,從中體會到什麼?開始學生不能體會到深層次上。邵老師再利用課件功能將“直到……才……”這組關聯詞變紅突出,再讓學生從這重點詞“才”上體會,通過引導,學生終於能體會到從中可以看出:其一雷暴的可怕,其二解開雷暴之謎是不易,其三富蘭克林的了不起。

第三自然段中有個詞“冷嘲熱諷”,這也是本文第二處採用烘托的手法,用別人的嘲笑,來烘托富蘭克林堅持自已觀點的勇氣和決心,使人感到富蘭克林最終獲得的成功來之不易,也是彌足珍貴的。在教學一自然時,邵老師也注重這個詞的推敲。通過讀相關的語句體會,富蘭克林當時的推測是那麼大膽,讓別人非常反感與排斥。接着用填空的形式來體會。例: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潮熱諷。有的說:“.......”有的說:“.......”有的說:“.......”讓學生想象,當時這些自稱有學問的人是如何對富蘭克林說的?通過言語訓練學生對“冷嘲冷諷”這個詞的學習較爲紮實。

本課有複述的要求。當學生說到對風箏的材料有所瞭解,邵老師又讓學生再讀課文同桌探討一下這些材料有什麼用。接着課堂公開交流,學生明白這些材料的用處後,再讓學生細細體會文中人物動作,明白風箏實驗過程。最後,邵老師那着準備好的風箏及一些實驗材料,問:誰願意當一回小富蘭克林,將這個實驗過程邊演示邊講解給我們聽?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學生不知不覺鞏固了風箏實驗的一些要點,更爲學生的複述提供了良好契機。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6

聽了張老師執教的作文指導課《動作描寫》,我感觸很深。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點滴看法。

一、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張老師都能充分把握本次作文課的教學目標:動作描寫。圍繞這一教學目的所展開的各個環節設計很精巧,也很受學生、老師的喜歡。

二、導入設計新穎

張老師根據農村學生的特點,讓一個高個子男生到講臺前 “吃桔子”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其餘學生觀察該男生從走上講臺到吃完桔子的整個過程。老師特別強調抓住動作來寫。

三、老師指導巧妙,激活思路

作文課,許多學生總感覺無從下筆,不知道寫什麼,不知道從哪兒下筆。針對這些學生的困惑, 張老師在本課教學時,把重點落在了“如何進行動作描寫”上。張老師層層鋪墊,步步引入,因此學生也就有話可說了。學生的寫作慾望被調動起來了,一切準備工作就緒,老師放手讓學生把觀察的動作用語言表述出來。

四、教學過程井然有序

教師的語言精練,教態自然,親切、大方。評價語言豐富。整節指導課的教學思路清晰、條理分明、重點突出。爲學生今後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整個教學設計,每個環節,都是教師的精心設計。目的性強,構思巧妙。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7

《雷雨》一課是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的內容。課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自然界的景象變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國小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劉老師在教學《雷雨》一課時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積累運用語言,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熟讀成誦,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這是一堂紮實而深入的課,能讓人見到語文教學的本質。

首先,劉老師在指導學生對字、詞、句的研讀非常到位。在指導“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一句時,劉老師借用學生的問題“爲什麼用垂下來,而不用掛下來”讓學生換詞理解,加深體驗,體會中華文字的精妙。並讓學生聯想哪些東西可以用“垂下來”。在理解“雜亂”時,讓學生通過擺手做動作來很生動地記住了這個詞。學生在從字到詞到句的理解中讀得更有味道、更有感情。也讓人感到老師對教材的深刻把握和處理教材的功夫深厚,不見痕跡。

其次,劉老師重視對學生的寫字教育。劉老師通過讓學生從形和意的結合理解來記憶,還讓學生通過觀察來記憶、分析字形,通過書空來記憶筆畫和筆順,在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時要求學生姿勢和筆順正確。這樣的訓練,既讓學生學會了寫字,又能讓學生養成書寫的好習慣。

再次,劉老師重視學生對詞語、句子、生活經驗的積累。課始,就讓學生來說跟雨有關的詞語,並出示了三個相關成語讓學生讀。然後,又通過聽雷聲讓學生知道雷聲的生活原型從而很親切自然地導入新課教學。在學習黑沉沉一句時,隨機積累了ABB格式的詞語。指導越來越一句時,讓學生說相同句式的句子,既學會了造句,又豐富了生活經驗和語言儲備。還有理解“垂下來”時趁機讓學生說生活中還有什麼可以用“垂下來”,也是促進理解又是積累語言。

總之,這是一堂紮實而有效的課,更有課前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雖然我是數學老師,同樣也有很大的借鑑之處,特別是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更值得我學習。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8

本文用擬人化的手法,寫了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口袋麥子,三個小動物處理禮物的不同,所以結果也各不相同。課文寓人生哲理於有趣的故事中。教學時,教師創設了情境,注重學生的體驗,讓他們通過選擇—體驗—感悟三個環節來學習這篇課文。

一、釋放願望,自由選擇。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角色,說說你喜歡哪個動物,爲什麼,說說你的理由,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釋放了學生敢想,敢說的這種願望。

二、注重細節,教給方法,指點習作。課文中,無論是小豬,小牛,小猴還是土地爺爺,都很有個性。這得益於精彩的細節描寫,例如,“舔舔舌頭”“看了又看”“忍不住”“哈哈大笑”等等,教者在教學文章時,能注重引導學生抓住細節去體會,去闡述,無疑這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閱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在教學中,教師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沒有把課文蘊含的道理簡單地灌輸給學生,而是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和體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感悟和體驗外顯交流,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不斷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獲得思想的啓迪。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9

一、揭題導讀多韻味。

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的把握,主要是強調學習過程中“情、趣、韻“的追求。課始,力求在讀讀背背,吟吟誦誦中引領學生進入一個詩意的春天。

方法一:導讀揭題。

1、讀句導入。讀讀下面這段話,並補充完整。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

2、齊讀這段話。說說你對燕子的瞭解。

3、陽春三月,春天的使者燕子翩然而至,拉開了春天美麗的畫卷。(出示課題,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4、自由讀課文,捕捉幾幅春天的鏡頭。(設計點評:把課文第一段話作爲特殊的謎面,以近似猜謎的方式引入新課的學習,更符合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既增添了童趣,又快速接觸了文本,營造出濃濃的語文學習氛圍。)

方法二:古詩營韻。

1、春天到了,站在春天的肩頭,感受着春天的溫馨和甜蜜,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人對春天的讚美。請同學們來背誦幾首有關春天的詩。(根據學生的交流隨機板書與課文有關詩句)

A.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B.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C.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2、明媚的春光裏燕子翩然而至。(出示課題)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從課文中去發現這些詩句所描寫的畫面。

(設計點評: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古詩積累,導入新課學習,架構起學生舊知與新知的橋樑,使學生在吟吟誦誦中享受詩韻,邁入春天。)

二、品讀積累守本位。

學語文最主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要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能正確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而這必須通過學生的閱讀實踐來完成。以學生讀通課文感知內容爲基礎,力求通過想像品讀、配圖解說、積累誦讀等多種形式的閱讀實踐,進行不同層次地讀,完成全程閱讀。

方法一:概括品讀,摘詞解說。

1、概括畫面。讀着課文,你發現了哪些美麗的畫面,給畫面取個好聽的名字。(預計學生能概括出“可愛的燕子”、“光彩奪目的春天”、“機靈的飛燕”、“春天的曲譜”等有關燕子外形、飛行、停歇及春光四方面內容的畫面題目。)

2、圈點品讀。哪些詞語描繪出燕子的機靈可愛與春光的明媚,自由選擇四個畫面中的其中之一,找到相應的段落讀一讀,圈圈點點做上記號。

3、交流品味,感情朗讀。

4、摘詞解說。請同學們自選其中的一個畫面,在小卡片上寫上圖的名稱,在卡片上摘錄關鍵詞語,看着卡片介紹自己喜歡的這幅畫面。

烏黑光亮俊俏輕快

剪刀似的

可愛的小燕子

斜着身子“唧”的一聲

掠沾盪漾

機靈的飛燕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10

我聽了X老師的一節閱讀課,對於這節課我總結了以下特點:

1、巧妙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導語是否導得好,導得妙,看是否導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把學生帶入了課文學習的環境中,所以說導語尤爲重要。楊老師抓住學生的心理,從學生們接觸過的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入手。

2、教師要想真正地征服學生,除了教師自身的權威外,還應用自身的人格魅力、過硬的教學技能與教學水平來征服。課堂上,X老師始終以平等的姿態面對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你怎麼認爲的呢?……”只有在與學生平等的交流下,我們才能看到學生潛能的如花綻放,師生之間的智慧交融。由此我想到在教學中要成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而不僅僅是指導者,要變“牽着學生走”爲“推着學生走”,要變“給學生壓力”爲“給學生以動力”,用激勵、賞識、鞭策等方法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3、在介紹安徒生生平,及經受挫折取得巨大成就的事例時,X老師的博學多識,使我認識到教師原來的一桶水已經過時,需要教師成爲“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尋,以尋到知識的甘泉。

另外,對於本節課我有幾點建議:

(1)在學生討論這一環節有一些流於形式,應儘量讓更多的同學有說出自己的看法、意見的機會,而不只是老師在說。

(2)在朗讀這一環節時,教師讓學生帶感情朗讀,當學生朗讀把握不好時,教師作示範然後是不是讓更多的學生再來讀更有利於學生對感情的把握。

總之,通過這樣的學習與交流使我如何上好一節語文課有了更深的認識。作爲青年教師,我們更應該認真學好新課程,多聽優秀教師的課,把她們的成功經驗貫穿到自已的課堂中來,讓自已更快更好地成長。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11

一、《頤和園》這篇課文是修訂教材第七冊第二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冊教材的第一個重點訓練項目是在第二組教材中設置的“瞭解敘述的順序”,因而把“瞭解敘述的順序”作爲本課的教學重點。它雖不是新知識,但也有新知識。這篇課文是按照遊覽的順序記敘的,與前組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有所不同。因而,教師在開課初就引導學生把文章的敘述順序理出來,並把此順序貫穿課堂教學。結課前,又將順序進一步落實,強化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二、《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課文,字裏行間流露出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之情,洋溢着民族自豪感。因此,教師在朗讀的指導和訓練上着力不少。例:在指導學生讀長廊的長時,教師利用不失時機的渲染,巧妙地範讀,結合生活經驗等方法,抓住“一眼望不到頭”“700多米”進行指導訓練。再有,錄像、圖片的運用效果良好,學生通過直觀形象的美景,使語言文字形象化。把學習語言文字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感悟美、理解美,並通過朗讀表達美,有機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大家可以看出,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能自讀、自悟,較爲真是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不同層次的讀中,感受到學生對語言文字理解的逐步加深,以及內心情感的變化。

三、第4、5自然段的處理:教師根據整堂課的設計,在這兒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創造性的學習。例:在小組讀課文之後,引導學生以導遊的身份,向大家介紹昆明湖的美景。可以用書上的話,可以自己介紹,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介紹。閱讀教學不同於口語交際,這裏的設計,我個人認爲教師是對文本、對教材創造性地使用。學生也樂學好用,效果不錯。

另外,這堂課基本體現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重點落實順序的問題,瞭解頤和園的美景,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民族自豪感。教師將在第二課時中側重引導學生學習抓住景物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並結合課後練習學以致用。

最後,我想說,井老師畢竟還年輕,學美術專業的她以往也沒有這樣學習、鍛鍊的機會,因此,對教材的理解把握,課堂的調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但是,我爲今天看到井老師的進步而高興,相信她會越來越好。同時我更希望,我們槐蔭區的國小語文教學有更快、更新的發展!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12

今天,聽了朱老師指導的《想象作文》,我想了不少。首先,他選的這個課題對於寫作教學來說是一條新思路,以後可以在自己的教學中實踐操作。整堂課聽下來,思路還是蠻清晰的。開始呈現作文開頭一句話:“一天,小王遇到了一件蹊蹺的事……”,接下來就是讓學生大膽想象,各抒己見。這裏,朱老師及時地將學生的想法實行歸類並呈現在黑板上,這樣大家的想法就一目瞭然了。這一點比較好,可以借鑑學習。這時,學生的反應是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是熱烈的!只是,在讓學生去大膽想象的同時,教師並沒有任何地要求和限定,對於七年級學生而言似乎很難握好度。後來出現許多比較另類的想法,讓人不免得擔心學生會不會將大膽想象等同於胡思亂想。我的想法是在這裏教師應該說明想象的要求以及採取一些導向性的提議。

接着,朱老師引導學生逐個排除了剛纔列舉的內容,最後在“狗生貓”與“穿越時空”兩個裏面進行選擇。最後選定的是“穿越時空”。這裏,我存有疑惑,在引導學生排除時應按什麼標準爲好呢?選定的內容到底是不是完全應該由學生隨機生成的呢?教師是不是應該有大方向的引導呢?還有,我們本節課的寫作意圖應該是什麼呢?

接下來,朱老師讓學生們寫下自己最初的想法,完成第一稿。規定時間到了,他讓學生展示了自己業已完成的文字片段,讓其他學生提意見,當堂修改。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13

這天,我們聽了三位老師的課。下面我代表第二學習小組對三位老師的課談一談我們的看法。

第一節:黃小偉《將相和》

亮點一: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大膽質疑,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黃老師很善於質疑,在上課前讓學生說說由題目想明白什麼,然後讀課題,再質疑,讓學生帶着質疑展開教學。

亮點二:黃老師讓學生帶着問題默讀課文,體現了新課標第三學段對閱讀的要求。另外,黃老師上課很認真,相信他這種認真教學的態度,必須能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很快得到提高。

下面談談我們隊黃老師需要改善的地方的看法。

1、課堂評價語言不少,但很單一,說得最多的一句是“掌聲在哪裏”,我們認爲,評價語就應多樣且貼合實際的,如:真棒,你真聰明,十分不錯等。

2、重視字詞教學但不貼合高年段學情要求。對於生字,學生已經讀得很好了,老師還一向追問學生有沒有哪個字不會寫的,並且這時下面的學生都表示沒有了。你這個時候能夠立刻說:“真沒有了呀?那老師就要檢查一下你們是不是真掌握好了。”能夠檢查他們寫一兩個難寫的。就不用按照之前的教學設計吧自己認爲易讀錯易寫錯的字硬跟學生分析一通。

3、在教學流程中,你先有一個環節是讓學生簡單說說課文講了哪幾個小故事。後年又有一個環節讓學生給每個小故事起個小標題,說說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麼。其實,我們認爲,如果把這兩個環節整合在一齊講,是不是會更好呢?

第二節:李丫梅《我爲你驕傲》

亮點一:根據課程四大理念之一,努力建設開房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黎老師在課堂上不僅僅解放學生的耳,還解放學生的腦、口、手,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亮點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學段的學生最喜歡遊戲。李老師活學活用,把錢兩天培訓老師教的查收遊戲引入課堂,激發了學生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信心。課中爲了鞏固詞語,也做了聽音找詞語的遊戲,這個方法好,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用心性又被調動起來了。

接下來談談我們對李老師這節課不成熟的看法:

從教育學的理論看,強調學生的紀律對塑造低年級兒童良好的課堂行爲有用心的作用,畢竟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但李老師這節課沒有強調課堂紀律,很多學生都是伏臺的,個別學生交頭接耳,老師也沒有提醒學生注意。

第三節:莫美媚《魚游到了紙上》

亮點一:莫老師的教學設計思路清晰,能將識字教學落到實處,讓學生去發現南都難寫易錯的字,並且個別重點指導書寫,貼合學段要求。

亮點二:莫老師的教學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善於激勵學生,充

分調動學生的熱情,表揚語言多樣,如你真聰明,你真勇敢等。昨日爲校長說聽了我們的課,有一個小遺憾,就是沒有能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概括文章主要資料,還個性給我們舉了《老人與海鷗》一課的案例。但是,這天聽了莫老師的課,我想魏校長肯定會感到很欣慰,因爲莫老師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她根據板書,不離文本,概括出主要資料:一個聾啞人,一年來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靜靜地看金魚,他畫得一絲不苟,畫出來的金魚栩栩如生。我們認爲,這種教法就是莫老師這一節課最大的亮點,我們發出欣賞。

至於不足,我們認爲有一點便是莫老師上課時聲音很洪亮,吐字清晰,但缺少一點親和力。如果多一點親和力,那你這一節課就真的很成功了。

以上便是我們第二小組對三位老師的課的看法,僅供大家分享與探討,謝謝大家。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14

今天聆聽了陳老師的一節片斷作文指導課《桔子》,我感受很深。這節課陳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縱觀這節課:教學設計思路清晰,構思新穎,符合國小生寫作的思維規律,有效調動學生的習作積極性和表達的慾望,爲課堂教學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個人覺得這節課有以下幾個亮點值得我學習的:

一、故事導入,激情激趣

導入時,課件播放家鄉桔子系列圖片,伴着老師聲情並茂解說學生們津津有味地觀看,後來又以此來引出貪吃的豬八戒,這樣利用孩子們熟悉的《西遊記》裏的人物導入教學,吸引了孩子注意,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然後老師又設計了豬八戒爲了不想被孫悟空捉迴天宮,想請四(3)班同學們幫他推薦一種水果來打動孫悟空好留下來,以此來吸引學生注意。採用幫八戒忙的形式激勵學生,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愉悅狀態下積極主動地寫作,還能從中也體會到了幫助他人的快樂。當聽到他們一個個洪亮地回答老師願意幫助豬八戒時,教學目的就達到了。

二、優化指導,激活思路

學生的習作內容具體、生動,有文采,有個性化,這取決於教師點拔的技巧與藝術。這次片斷作文指導課之所以成功,我想得益於陳老師在課堂第二個環節設計的範文引路。陳老師利用範文讓學生把習作前方法“積累”,這樣做爲下一環節打好了紮實的基礎。整堂課,老師將指導方法“積累”與實物“嘗試”環節有機融合,爲了達到指導學生定向觀察,積累素材的目的,設計了環節——觀察桔子,摸桔子,聞桔子,剝桔子,最後品嚐桔子,教師都對學生進行了細緻的指導,運用了快樂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親身體驗教學法,讓學生通過種感官去用心體驗,並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評價,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大大降低了寫作難度。我覺得觀察方法的指導非常重要,引導學生細緻觀察表達對象就是幫助學生積累作文材料的過程。教師隨着教學環節的步步深入,對觀察方法的指導在潛移默化中完成。把“觀察要有順序,要抓住事物的特點”這一習作要求不露痕跡地落實在具體的觀察指導活動中,爲學生積累了豐富的習作素材。

三、評價多元、步步實效

陳老師靈活機智的課堂評價語言尤其值得我學習,這其實也是把新課標的精神落實到具體的習作教學中。陳老師在知道寫作時,注重了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讓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裏話,不說假話、套話,讓手中的筆成爲他們表達自我的工具。從學生評價語來看,陳老師在平常的教學中就訓練學生評價的能力,因爲好多學生評價語言也是生動準確,有針對性的。像這樣長期訓練學生留心觀察,用心讀書,真心寫作的能力,我們作文教學的天地纔會豁然開朗,孩子們的筆底纔會是個五彩繽紛、充滿生機的世界。

高效的習作課堂,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離不開師生的互動合作。陳老師的課處處以人爲本,充滿生命活力,構思巧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是一堂耐人尋味的好課,讓我受益匪淺。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淺認識,感謝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15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這節課中談科英老師巧妙的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體會思想感情。

1、巧妙設問,綱目分明。

課文多處運用設問,既能引起聽衆注意,又做到綱目分明,如“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是什麼力量使上百位樂師,數十種不同的樂器合作得這樣完美和諧?”等等,都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

2、典型事例,驗證觀點。

課文運用了兩個典型事例,一是交響樂團的演奏,一是從瓶中拉出七個綵球的實驗;分別從要有協作精神和要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不同側面,驗證了要獲得成功,必須與他人合作的觀點,令人信服。

3、情境教學,激發興趣。

課堂中注重創設情境,運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圖片、錄音等教學設備營造氛圍,讓學生觀看樂團演奏圖片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人們常說:“文道結合”,在總結課文時,談老師又讓學生談談合作過的經歷,不管是成功的、不成功的。這時學生暢所欲言紛,進一不加深了對合作的認識,教師的作用不單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調控器,教師應做到“導而弗牽”,爲學生的學習導向、導法、導練、導學,以民主的教風和循循善誘的技巧,把學生引到一種想學、愛學、會學的境地。我認爲談老師這節課的教學正體現了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學習。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16

一、揭題導讀多韻味。

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性的把握,主要是強調學習過程中“情、趣、韻“的追求。課始,力求在讀讀背背,吟吟誦誦中引領學生進入一個詩意的春天。

方法一:導讀揭題。

1、讀句導入。讀讀下面這段話,並補充完整。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

2、齊讀這段話。說說你對燕子的瞭解。

3、陽春三月,春天的使者燕子翩然而至,拉開了春天美麗的畫卷。(出示課題,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4、自由讀課文,捕捉幾幅春天的鏡頭。(設計點評:把課文第一段話作爲特殊的謎面,以近似猜謎的方式引入新課的學習,更符合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既增添了童趣,又快速接觸了文本,營造出濃濃的語文學習氛圍。)

方法二:古詩營韻。

1、春天到了,站在春天的肩頭,感受着春天的溫馨和甜蜜,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人對春天的讚美。請同學們來背誦幾首有關春天的詩。(根據學生的交流隨機板書與課文有關詩句)

A.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B.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C.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2、明媚的春光裏燕子翩然而至。(出示課題)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從課文中去發現這些詩句所描寫的畫面。

(設計點評: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古詩積累,導入新課學習,架構起學生舊知與新知的橋樑,使學生在吟吟誦誦中享受詩韻,邁入春天。)

二、品讀積累守本位。

學語文最主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要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能正確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而這必須通過學生的閱讀實踐來完成。以學生讀通課文感知內容爲基礎,力求通過想像品讀、配圖解說、積累誦讀等多種形式的閱讀實踐,進行不同層次地讀,完成全程閱讀。

方法一:概括品讀,摘詞解說。

1、概括畫面。讀着課文,你發現了哪些美麗的畫面,給畫面取個好聽的名字。(預計學生能概括出“可愛的'燕子”、“光彩奪目的春天”、“機靈的飛燕”、“春天的曲譜”等有關燕子外形、飛行、停歇及春光四方面內容的畫面題目。)

2、圈點品讀。哪些詞語描繪出燕子的機靈可愛與春光的明媚,自由選擇四個畫面中的其中之一,找到相應的段落讀一讀,圈圈點點做上記號。

3、交流品味,感情朗讀。

4、摘詞解說。請同學們自選其中的一個畫面,在小卡片上寫上圖的名稱,在卡片上摘錄關鍵詞語,看着卡片介紹自己喜歡的這幅畫面。

國小語文優秀評課稿 篇17

下湖國小牟靜5月24日,南湖鎮中心國中多位領導和教研員來到下湖國小檢查指導全體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有幸講了一堂語文課。教課結束後,中心國中領導、本校領導和年輕教師一齊舉行了評課活動。領導們提出的寶貴意見、提議讓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的我受益匪淺。

下頭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幾位領導對我的課給出了寶貴的評價,其中既有優點又有不足,我覺得今後我應當:

一、發揮長處,樹立信心。

安主任在評價我的課時,表揚我課堂評價語言運用的很到位。時主任也說我的粉筆字很漂亮,說我的課十分的有活力。領導的肯定與表揚就是我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動力。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在這些方面更加用心,爭取讓它們變成我課堂的閃光點。

二、改正缺點,彌補不足。

闞校長指出這次聽課活動的目的就在於發現青年教師上課存在的不足,讓青年教師明確今後的努力方向。幾位領導也爲我的這堂課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提議。首先,本堂課是所學課文的第二課時,應當引導學生回顧一下課文,引起學生回憶;其次,雖然教師很有活力,可是學生的活力沒有被調動出來,教師學生之間構成了巨大的反差,以後在上課的過程中應當時時注意調動

學生的積極性;最終,由於對本節課資料的熟悉度不夠,上課過程中一隻手拿教案,今後上課應當提早備課。

除此之外還有幾點體會異常深刻:

一、認真備課。

要上好一堂語文課,任課教師必須有紮實的語文功底和極高的語文素養,還有就是必須認真備課。我校房校長在評課時提到備課不光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的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致力於促進學生的學習和體驗,讓學生掌握理解、探究、質疑、模仿、討論、體驗等各種學習方式,使語文學習成爲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對此,還有這樣一種說法,“手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乃備課的第一境界;手中無教材,心中有學生乃第二境界;手中無教材,心中無學生乃第三境界。”要想到達教學的最高境界,必須在上課之前做足功課,廣泛查閱資料,研讀學生心理,爲自我的學生量身打造一堂優質課。

二、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葉聖陶先生以往說過:吟誦就是口、耳、心、眼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親切的體會在不知不覺之間,資料與理解化爲自我的東西,這是一種可貴的'境界。學習語文,必須到達這種境界纔會終身受益。也就是說,在語文教學中合理而恰當地運用朗讀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深化語文的課堂功效。所以在今後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要更加註重朗讀的重要性,經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學習語文知識,感悟人生百態。

三、親切的評價語言。

正確、貼切的評價語言有利於師生之間的溝通,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課堂討論走向深入。課堂評價語言不僅僅要有,並且要貼切、自然、有針對性。在以後的課堂上,我要試着讓自我的評價語言更加貼切、自然,讓學生更有學習熱情,讓課堂氣氛更加更活躍。

這次中心國中組織聽我們青年教師講課,足見領導們對青年教師的重視。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要充分利用每一個學習機會,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吃透教材,吃透學生,爭取讓自我成長爲一名更加優秀的語文教師。爲南湖鎮的教育工作事業貢獻自我的一份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