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5W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1

最近讀了一本書:卡夫卡的變形記。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精選18篇)

這本書跟我以往讀的書都不一樣,我可以理解莫言的魔幻現實,也可以理解李白的浪漫詩詞、加西亞的百年孤獨,但當我翻開變形記的時候,我發現這本書不是他們所能比擬的。沒有翻幾頁,我就能感受到卡夫卡深邃的孤獨和悲愴在裏面,他孤獨,但他沒有嘗試突破孤獨的桎梏,而是選擇了愛上孤獨,最後終生與它爲伍。從他的書裏,每個字每個音節我都能感受到纏繞着的那種孤獨,那種隔絕於世人之外的思想靈魂。他爲自己的靈魂構築了一個光怪陸離的萬花筒般的世界,一個常人難以理解的世界。愛因斯坦說,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深刻感覺到‘人類的大腦還不夠複雜’,或許是因爲他們沒有感同身受的感覺,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可以感覺到一種高度的靈魂共鳴,我跟他一樣孤獨,跟他一樣不被理解,被隔絕,但不一樣的是我們的選擇,他最終選擇了追求孤獨並與之爲伍,而我從以往到現在一直在不斷嘗試着突破現實的障壁,一直在尋找着那個不一樣的自我。我不知道將來我會不會和他一樣,但至少現在不會,至於未來,我不敢斷定。

他的書是我讀得最慢的書,我花了三個多小時的時間也只讀了五篇,書給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恍惚有種靈魂相連的意境,或許是巧合吧,總感覺他的文字能夠將我心中所有的黑暗和悲哀都引出來,然後一一洗滌。

我既然已經決定習慣孤獨,又爲何會用盡一切去擺脫它呢?或許孤獨纔是最好的陪伴,因爲當我孤獨時,只有孤獨時刻在我身邊。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2

卡夫卡的《變形記》究竟預示着什麼?是一場噩夢,還是人類無法抗爭的現實?它引起了我的思考。閱讀《變形記》的過程,壓抑得厲害,就像巨石壓在身上一樣。那種生活的拘束,那種情感的壓抑,那種人性的扭曲,困住了我,動彈不得,感覺到我就是哥里高爾,我變成了甲蟲。

《變形記》的故事情節讓我感到很震驚,彷彿在夢中一樣:格里高爾是位平平常常的小公務員,在某天早上醒來時,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甲蟲。他痛苦、絕望,家人從震驚、恐懼到冷漠、厭煩。惶恐之後,薩姆沙一家只有接受這個現實。在這時,格力高爾在絕望的大山似乎看到了一根希望的繩子,淡淡的愛意出現了:妹妹細心的照顧,母親溫暖的語言,都讓他感到一絲溫暖,他充滿信念、希望,他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變回來的。但是,他還是忍受不了別人把他當做一隻噁心的爬蟲,他再也不相信自己,是絕望把他逼到懸崖的頂端。他想克服,又無法克服,理智已經無法戰勝本能,雖然他擁有甲蟲的外殼,但他擁有一顆人類的心,只要他在世界上存活一刻,他就仍然是個頂天立地的人。他渴望自己像原來一樣,但是,他對曾經生活充滿的恐懼,又使他愛上了現在的模樣。矛盾,是矛盾讓他心力交瘁,是矛盾讓他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死在自己房間的地板上。

也許,比原來還要美好,在格力高爾妹妹的跳躍中,格里高爾被忘記了。不,他不曾存在,以前的生活,不過是幻覺,在一場鬧劇過後,生活又滑回了原來的軌道,格力高爾,不過是薩姆莎一家生活中慢慢劃過的一道流星……

《變形記》中的人物都是小人物,是有血有肉的真實小市民。在能生存的前提下,他們會去關心別人,愛別人,但別人一旦破壞了自己的生活時,愛就不復存在了,留下的只有赤裸的冷酷。

從《變形記》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卡夫卡是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同情心的作家,面對人們生活的疾苦,卡夫卡認真地思考,在作品中,卡夫卡對格里高爾悲慘命運的描寫深刻地反映出了社會現實的殘忍和悲哀。

我愛讀《變形記》,它給我留下的思考實在太多太多。-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3

今年暑期裏,我和媽媽到登雲路的文化商城買了《環遊地球八十天》(法國凡爾納)這本書。我僅用1天時間就把書看完了。

書中那生動的語言和驚險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了我。

1872年10月3日,在英國倫敦改良俱樂部裏,紳士福克先生與朋友們的幾句閒聊,變成了以2萬英鎊爲賭注的80天環遊地球的賭局。福克先生堅決相信80天內可以環遊地球一圈。於是他立即帶領新僕人路路通(洛旺)開始了這次環遊。那時交通還不發達,要完成這次環遊真是不可思議呀!

一路上,福克先生被警探費克斯跟蹤、阻擾,還遭遇重重險阻,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憑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終於返回倫敦,還提前了24小時。

在途經印度時,他們救了一個女子----艾娥達,她是土王的妻子。當時,土王死後,僧侶們要她陪葬。福克先生知道後,勸說嚮導和路路通去救她。路路通趁着那羣僧侶未醒之際,悄悄地爬上了火葬壇。然後又藉着依然漆黑的夜色和火光的映照,把年輕的艾娥達從死亡中救了出來!艾娥達非常感激福克先生和路路通,連聲說謝謝!

看到這裏,我覺得好佩服福克先生他們的勇敢和機智!換成我,就不敢去救艾娥達,因爲我怕被那幾個僧侶抓到。

不久,他們又乘坐火車去美國紐約途中的一個叫哈萊克堡的地方,火車經過一座鏽跡斑斑的鐵索橋時,遇到了野蠻的西烏人來打劫。他們機智地打死幾個土匪,並阻止了急速中的火車,救了全車的人……

故事很精彩,我感覺自己好像也和福克先生他們一起經歷了磨難,環遊了世界。他們經過了美國、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等國家,他們還來過香港呢!

書看完後我懂得:以後不管條件怎麼樣,困難有多大,只要敢於行動,世界上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就像有一句話說的那樣: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4

《呼蘭河傳》是一本蕭紅寫她過去故鄉的書。茅盾曾說過:“《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作者講述的那個呼蘭河時代,好像離我們有一些遙遠,但作者卻用自己的文字把我們帶回了那個好似黑暗又有一些美好的故鄉。

在故鄉中,小蕭紅最親的就是他的祖父了,在這個“吃人”的世界裏,小蕭紅寧願依偎在祖父身邊聽那些講了很多遍的故事,也不願去觸碰父母和祖母冰冷的心。這不僅襯托出了祖父的溫暖,也拉出了一個大的無情的背景。

文中講到:“我總是能不分晝夜地聽到團圓媳婦的哭聲”。團圓媳婦也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個人,她年紀很小,做事大大咧咧,卻總是被婆婆打罵,被折磨的生了病。婆婆又是請來大神,又是用各種奇怪的方子只管往她身子裏塞。這不但沒把病治好,還把團圓媳婦嚇得天天做噩夢,也招來了街坊鄰居來看笑話。他們把這當成是好看的大戲,你一言我一語地評價着。在我們看來這近乎扭曲的人性,在那個時代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那些麻木不堪的人卻從未感覺到他們正在慢慢地毀了一個人。

這個地方的深處,好似住着一個“吃人”的怪獸,但可悲的是,人們都喜歡它。

村中有一個大坑,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把坑填平,生怕花掉自己一點錢。可卻有多少小孩,包括雞鴨羊這些牲畜,用這種方式無意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本是填平就不會發生的意外,這多麼令人惋惜和無奈。

如今,我們再遠觀那個時代,那個遠去的呼蘭河,很遙遠、很陌生,又很無奈。

這本書有一個神奇的魔力,儘管有時間的差距,但那種黑暗時代給人帶來的來自心底的衝擊,卻是那麼真切又深刻。蕭紅揭露了麻木的人性,這種感覺印在心中,久久不能忘記。

在我們如今的時代,沒有迷信的團圓媳婦的婆婆,沒有圍觀人的無情,沒有路上沒人填平的坑。可是那隻“吃人”的怪獸還在,只是以不同形式適應了當下的社會。

所以,我們面對曾經遠去的呼蘭河,站在這個新的時代裏,一定要堅定心中所想,做那些自己心中認定是對的事。

去奮鬥吧,奔跑在這個可以實現夢想的時代中!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5

從小到大,我讀過許多課外書。但使我感受最深、收穫的,還是我今年暑假剛剛讀完的一本新書——《小學生優秀新日記》。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寫日記的許多好處,還教會了我如何寫日記。

這本書共有日記200多篇,分寫人、敘事、觀察體會、狀物寫景、感悟抒情、名人日記摘選六個部分。而且每篇日記的後面,都有老師的精彩簡評。

剛開始讀這本書,我沒有從頭到尾一篇一篇的讀,而是先挑自己感興趣的去讀。但讀着讀着,我放不下了。我感到這每一篇日記,都是一篇十分優秀的小作文。於是,我一鼓作氣,一篇接一篇的往下讀,終於利用這個假期,讀完了這本書。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第一個收穫,就是明白了寫日記的許多好處。以前,我只知道寫日記能提高寫作水平。但由於平時作業多,課外學習多,有時還想玩一會兒,看看電視,不寫日記老師也不會檢查,就把寫日記當成可做可不做的事。讀了這本書,我感到不寫日記確實是一大損失。因爲寫日記太重要了。它不但可以幫助我們記錄每天的真實生活,做到經常練筆,還能保存和積累許多自己比較熟悉的寫作素材。通過寫日記,能提高我們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我們選材料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爲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打下好的基礎。爸爸常給我說的:“芽而後莖,莖而後葉,葉而後花,花而後果”,“好記性不如賴筆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個收穫是,讀了這本書,使我學會了如何寫日記。寫日記,要寫我們一天中最有意義,印象最深,體會最深,鮮的事情。它的內容來自豐富多彩的生活,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生活中的日記素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它讓我明白了寫日記不能寫成流水賬,如果感到沒什麼可寫,就要注意平時多觀察,多思考。比如寫人,應當寫自己最熟悉的人,這樣容易仔細觀察,通過對人物外貌、性格、愛好、氣質、語言、行動的觀察和描寫,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寫事,不是信手拈來隨便寫一件就行,要寫新鮮、有深刻意義的。這樣寫出的日記,對自己、對別人都有教育意義。寫事的'日記,要條理清楚,有順序,有詳有略。

描寫景物,要抓住特點,寫的具體、形象,要按一定順序,由靜到動,由遠及近,由表及裏,由上到下,由點到面,要有條理。

寫動物時,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的具體。一般應從外形特點,活動情況、生活習性幾個方面來寫。

書中有一篇寫人的日記叫《啊,老倔》,說的是班上剛剛轉來一個外號叫“老倔”的新同學。開始,大家都不太注意他。但作者通過兩個事例的描寫,使我對“老倔”真的刮目相看了。第一件事:班上有個搗蛋鬼叫王寶,經常欺負同學,人稱“惹不起”。當一次他用毛筆在一位女同學的白襯衣上畫“烏龜”時,“老倔”仗義執言,降服了王寶,使他向這位女同學道了歉。第二件事:一次長跑比賽,“老倔”一直跑在前面。但由於一個小同學橫穿跑道,爲了躲避他,“老倔”摔倒了。他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強忍疼痛第一個跑到終點,爲班級爭得了榮譽。通過這兩件事的描寫,一個呼之欲出的“老倔”就站在了我們的面前。這就是能正確選材、典型描寫的結果。

總之,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它不但使我懂得了寫日記的好處和怎樣寫日記,還使我通過讀日記,明白了不少生活常識,懂得了不少人生的道理、朋友之間的友情,以及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等。

這本書,我太喜歡它了!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6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是我們到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讀名著,發感想。自古至今名著一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不同時期的大家都對名著有所解讀。然而我們寫的讀後感可能達不到那麼高的境界,但是可以從名著中吸取到一些自己受用的東西就好了,這也是名著傳遞給我們的思想。

夏挪威的森林貫穿全書的就是作者多次提到了的,“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作爲生的一部分永存”,全書的結構也如作者所說,並不以死爲終結,這裏有作者的無奈即每個人都會死,也有作者面對生活的勇氣即有死纔有生。作品中最主要是兩次死,很相似的兩次死。一次是木月的死,木月死後直子和渡邊的關係便開始了,另一次便是直子的死了,按玲子的話說就是“你選擇了綠子,而直子選擇了死”兩次都是由死而引出了新生。“傳說,挪威的森林是一片大得會讓人迷路的森林。那種,人進得去卻出不來的巨大原始森林。”生活就像這片挪威的森林,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我們都要走進去,因此我們纔不可避免的對生活感到迷茫和痛苦。就像初美說的:“不迷茫和痛苦的人哪裏找得到!”

《挪威的森林》裏的很多人在挪威的森林裏迷失了方向。木月首先死了――17歲――死在一個成長的年齡。他以死來作爲迴避成熟的方式。而對於直子來說,本來她可以握着他的手,小心但是堅定地走過成長的道路,可是,木月的死帶給她的是,要自己去對待未知。就像直子自己說的那樣:“在他(木月)死了以後,我就不知道應該怎樣同別人交往了,甚至不知道究竟怎樣纔算愛上一個人。”對成長的恐懼最後也把直子推入了死亡的深淵。即使有療養基地可以讓直子身心放鬆,即使渡邊作爲直子“同外部世界相連的鏈條”,也無法把直子從迷茫和痛苦中解救出來。不只是直子和木月,初美,直子的姐姐,直子父親的弟弟,不都是在這個成熟的年齡段,在對成熟的恐懼,迷茫和痛苦中了結了自己的生命嗎?玲子,也是作爲其中的一員,僅僅是沒有失去生命罷了。

而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會像主人公渡邊一樣在迷茫和痛苦中完成這些轉變,即使我們自己並不瞭解爲何迷茫,即使這種轉變是被環境所逼迫的,而像永澤,看上去是能勇敢且完全的適應這些轉變,但是,永澤的內心也痛苦,他自己也不想完成這種轉變,只不過,他用自己的“奮鬥”成功逼自己完成轉變,而不是等社會來逼他轉變。這也是大人物與普通人的區別。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7

若是不是那一夜的風雨,或許生活仍將在平淡中繼續。那剛剛萌發的感情的念頭,或許還要在曲折中前行。然而就是這場風雨帶走了渡船,也帶走了翠翠唯一的親人——祖父。或許他就是爲那裏的渡船而存在吧,所以當渡船被沖走時,作者給予了他們倆相同的命運。生命就是這樣,總會有消亡,也總會有繼續。如老船伕的渡船被沖走,新渡船又會出現。也如繼承了祖父遺志的小孫女一樣,仍然在做着擺渡人的事情。

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沒有衆多鮮明的人物,甚至純真的感情也只是剛剛萌發,而沒有如熾熱的火焰。就在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恬靜的生活畫面——茶峒,小溪,溪邊白色小塔,塔下一戶人家,家裏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隻黃狗。太陽升起,溪邊小船開渡,夕陽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間的溪水清流婉轉,如天上的白雲輕飄悠然。可是卻是生活的真諦。

它們沉澱了恢弘滄桑,沉寂悽婉的悲壯。

美麗的湘西鳳凰的風景是動人的,山城鳳凰,山水環抱,靜靜地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能夠記數,常年深翠綠色的細竹,逼人眼目。

儘管鳳凰有着桃花源的完美,——芳草鮮明,落英繽紛,阡陌交通,怡然自樂。單作者卻有一種陌生感。回想一下,山還是那麼的高峻,水還是那麼的清澈,人還是那麼的勤勞,天還是天,你還是你,我還是我,而變的是人的心。人的心在頑童時是純潔無暇的,天真的,那時侯未看到現實生活的醜陋,無奈。看到不僅僅是眼前看到的了。

生活是活動的,圖畫是靜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圖畫供以人欣賞。

農村山城是一幅靜止的圖畫。千年萬年不變。生活裏面的人叫畫中人。他們在社會上地位能夠忽略不計。然而畫中一切於畫外的人永遠充滿嚮往。

作爲圖景,有永不退色的鑑賞價值,濃厚的鄉土氣息。作爲真實,卻有它無法承載的厚重。作爲生活其中的人更是另種悲涼,無奈。

因爲愛,祖父操勞一生,當生命結束時,心中充滿了掛念;因爲愛,少女重新對生活有了詮釋,有了期望;因爲愛,哥哥選擇了離開,以成全弟弟那分真摯的感情;因爲愛,弟弟去尋求那個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爲愛,她便從此守着渡船,守着心中那個日日夜夜盼望歸來的男人……

生活不是圖畫。生活需要流動。

到了冬天,那個塔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裏爲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茶峒。

淒涼樸素,憂傷結束了。

所有心思浮動,所有山川日月沉靜入畫中,凝結畫中。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8

很久之前就看過電影,但那時實在不知道什麼,不知道那陰沉的色調講述的到底是什麼意思,直到最近聽說是個大黑暗,我才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看看。

修哉童年被母親拋棄,留下陰影,他想得到母親的讚美,於是努力參加發明比賽,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可是現在得到榮譽和去做了好事並不能引起媒體和大衆的關注,大多數人都只對“路娜希事件”等類似充滿強大感官刺激,讓人滿足偷窺獵奇慾望的東西才感興趣。好事不能引起母親的注意,那就用母親給我的才華做壞事吧,不加思考的拉上了“笨蛋”小直做“夥伴”,把年幼不懂事的愛美殺害。但這種充滿爆炸性的新聞也沒有引起母親的注意,於是他在學校安裝下炸彈,當然學校沒有爆炸,修哉也嚐到了惡果。

小直是個對自己充滿否定,又想通過某事追求確立自己不是失敗品的小孩,究其來源也是父母教育問題。修哉的話刺激了他,於是不甘當失敗品的他把醒來的愛美扔下游泳池。母親也刺激了他,於是不甘當失敗品的他把刀刺向了母親。

森口老師之前是想通過艾滋病病毒和同學壓力對他們進行報復,班級裏的同學果然沒有辜負他的期望,紛紛加入“表演正義”的行列,“不需要自己的理念,只要附和就好”“既能做好人又能發泄日常的壓力”這有什麼不好?但就如書裏借班長之口說出:“愚蠢的凡人忘記了自己並沒有制裁他人的權利。”

到底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件,父母家庭的影響不能忽視,其次是媒體的宣傳作用,就如森口老師所說,“爲什麼要把路娜希事件給了特殊待遇,給某些孩子心中的黑暗面烙下了這樣的存在,煽動可悲的孩子們崇拜愚蠢的罪犯。”媒體有罪。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9

讀《島上書店》時完全只是因爲它吸引人的那句標題語“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

原認爲它是一本類似宗教或是心靈雞湯的人生範本,但沒想到小說的開篇就沒有讓我繼續下去的心情,外國小說的情節總是這樣,你永遠不要去想着從開頭就被它吸引,不要責怪它語言的晦澀,外國人制造出的笑點也是我們無法產生共鳴的。而恰巧主人公也是一位down到人生谷底的古板中年男性,他是島上書店的老闆,傳統紳士而又清高,他的書店不景氣,愛妻車禍喪命,價值不菲的古董書也被盜竊,每日他都要酗酒苟活,他的願望就是早日能在昏沉的酒精中麻痹自己苦難的半生然後就此離去。你彷彿都能從書中嗅出他的酒味想象出他束縛在狹窄的書店裏穿着一件棕色的條絨西服,說不定還是個禿頂,當然這些都是我的幻想。

人生的轉折點永遠不是什麼時間,而是代替,他意外的收養了一個孩子,他在孩子的成長中學會了付出愛,學會了溝通,學會了充滿希望,他的改變也爲他爭取到新的愛情與婚姻。

他不再是個墮落的鰥夫而是個紳士,是小島中文學素養的人,曾是文學博士,是的爸爸,有個優秀的養女,你要相信他完全沒有忘記那個離去的摯愛,但他全然享受着家庭的溫暖。我們認爲的happyending就到這了,但現實往往就是這樣他被診斷出罕見的癌症,並且迅速的器官衰退、離世。人們窮盡一生,都只爲了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可單單從一個人身上永遠都不能去得到你真正想要的答案。安全感永遠要依靠自己去賦予。書中的男主人公也是一樣他在愛中離世他沒有遺憾,他很開心獲得了那麼多的愛。

人生給的苦茶,總不能記着苦不放,苦味過後脣齒間也會透着那迷人的醇香,讓後來變得更加堅強和美麗。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10

對於龍應臺的瞭解是由她的《目送》一文。後來才知道,《目送》是一本散文集。集子裏,滿滿的都是作者對於人生的感悟。其中龍應臺將對親人真摯、又很複雜的情感表達得十分真實。

朱自清在《背影》中寫道,因看到父親爲自己擔心操勞的背影而油然而生的心酸;龍應臺則寫了兩種背影。一種是目送父親離開人世,另一種則是看着兒子慢慢長大。漸漸只能遠望兒子高大的背影。文章抒發的是一種不捨,卻又不得不捨的心情。作者身爲人子,身爲人母,經歷了大半輩子,回首往事,內心泛起點點漣漪。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作者倏地發現當年的小男孩已經長成大人、自己也無法隨時隨地的陪在兒子身邊了,心裏有幾分落寞。

全文的感情基調有些壓抑,語言卻十分真誠。如今我們也生活在父母庇護的翅膀下。卻未曾報答過什麼,小時候我們總自顧自地一往直前,好像探險之路絲毫不艱險,我們去忘了回頭看看保護着我們的父母。我們快要在社會中變得獨立,在將來又會目送我們的孩子。或許真的像龍應臺所說的那樣,我們間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中行漸遠——記得回頭看看關心我們的人。

這本集子裏更有作者內心的獨白——由這個社會聯想到的。對於任何事情的相信與不相信,都沒有絕對的說法。說愛國、歷史、文明、正義、理想、愛情、海枯石爛的永恆都讓人不可相信,揭露出社會的黑暗面後話鋒一轉,提出:雖然我們改變不了過去,幹可以控制未來。哪些我們不相信的東西其實有他自己的定律。使得文章一下子明朗起來。作者經歷了許多、想要教會我們的是超脫的看待這個塵世。的確,有時候需要的是繼續往前走,而有時,需要停下來。正如“相信與不相信之間,彷彿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這便是我們的生活:相信了便是這樣,不相信便非得刨根問底,親身試驗。總之,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信心地做事,而不要拒絕困難、甚至拒絕生活……

……

這本書自始而終,像是人生的一個輪迴。將人間酸甜苦辣一一嚐遍。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11

《吶喊》這本書,每一篇都深深震撼了我的心。我無法想象那時人們的生活。

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篇文章是《狂人日記》。這篇文章的背景是三年自然災害下發生的。明顯的反應了社會的黑暗與醜陋,人性的可怕,人們往往爲了自我的利益而做出心狠手辣的事。在那樣的年代,沒有糧食,人們飢餓到了恐懼。開始人吃人這一可怕的行爲。在應對飢餓,應對自然災害時,主人翁的哥哥吃了自我的妹妹,又籌劃着,吃自我的弟弟,就在這危險面前什麼情同手足,什麼親情全拋至腦後,蕩然無存了,剩下的只是自我的利益,只爲填飽自我的肚子,只要到達這目的,哪怕不擇手段也則所不惜!

可是社會又何嘗不是這樣,你吃了別人,又怎樣能明白,哪一天別人會吃你。而在當今社會,不是人吃人,而是利益關係,金錢關係。社會的黑暗,爲了自我,爲了讓自我得到好處,可謂能“大義滅親”不惜手足之情,友情。只爲個人己私而貪圖一點點小小的利益。就因爲這利益,你還必須是不是提防別人陷害你。

在文章的結束,魯迅寫道:“沒有吃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如今大人們是孩子們的`榜樣,大人們的舉手投足,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孩子,爲了下一代不再辛苦的生活,爲了下一代能有一顆感恩的心,請放棄你們那一點點小小的私利,孩子是祖國的期望與未來!

“救救孩子……”

“救救這個社會……”

這句驚天動地的吶喊,怎能不值得我們好好思索呢?

這整本書,讓我有了對社會的另外一個認識讓我對魯迅先生,更多的仰慕!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12

“安妮,安妮”,看完《綠山牆的安妮》,我仍思緒萬千,嘴上呢喃着“安妮”的名字,久久不能自拔,也許這就是加拿大作者蒙哥馬利的筆觸魅力。

綠山牆的馬修與馬莉拉兄妹倆想找個幫手,打算從孤兒院收養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竟是一個滿頭紅髮、喋喋不休的十一歲女孩安妮。小安妮天真熱情,滿腦子都是純真浪漫的思想。然而,由於酷愛想象以及“愛美之心”,安妮給自己惹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她不斷得闖禍,同時也不斷得在改正錯誤。在朋友、家人和老師的關愛中,安妮漸漸變成了綠山牆裏快樂成長的小主人。

馬克·吐溫曾高度評價這部小說,聲稱“安妮是繼不朽的艾麗絲之後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形象”。的確,安妮這種樂觀向上、追求幸福、渴望美好能使人從內心情不自禁得發出一種喜愛。尤其是她用樂觀面對生活的態度,令我感慨不已。她的樂觀讓我不由得想到了這麼一則小故事:

兩個推銷員被派到非洲去推銷賣鞋。其中一個推銷員很悲觀,在拍回公司的電報上寫道:“立即返回。這裏沒有人穿鞋。”另一個則樂觀的寫道:“絕佳機會。將能賣出一百萬雙,因爲這兒還沒有人穿過鞋子。”

每件事都有兩面性,有好有壞,我們應該向好的方面去想,要豁達樂觀。蕭伯納曾說過:“人生有兩個悲劇:一個是萬念俱灰,另一個是躊躇滿志。”萬念俱灰往往在困境中產生。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挫折,挫折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這時候,我們應該把握好自己的心態,選擇樂觀的生活態度。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是從頭再來……”著名歌唱家劉歡的《從頭再來》中就有那麼一段歌詞。失敗了大不了就從頭再來。

生命並不是一條直線,當身處逆境的時候,不妨用“塞翁失馬”的故事來開導自己,往好的方面想。要懂得看到自己的優點,告訴自己一切還有希望。像安妮一樣,樂觀向上,便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很多時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着急趕路的時候,不妨坐下來隨時倒出鞋子裏的沙子,只有丟掉包袱,輕裝上陣,我們才能走的更快、更穩。禍兮,福之所倚,用曠達向上的精神去面對生活,展望未來吧!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13

彷徨,無時不在的彷徨。

人是奇怪的動物,總有着莫名其妙、複雜多變的情感,自己讓自己不自在。它會變幻,讓人難以捉摸,就像女人般的善變而讓人看不清。大部分人都曾經彷徨過,就看你自己怎麼看待。

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我俯身,想認清我前進的方向,只是腳下一片黑暗,我趕忙四顧,想要求助,周圍卻只有孤零零的一個我,站在那迷霧中,分不清東南與西北。

而路卻在天上,逗弄着我緊張追逐的目光,不讓我看清它的真實。我緊追上去,它卻飛得更歡,我伸手不可及,絕望的看着它恥笑我。

彷徨,還是彷徨。陽光什麼時候才能驅散那可惡的迷霧,將我的路照亮。到那時,我將在世界的一極,開闢我自己的世界。

近日裏讀了《彷徨》,讓我深深地感到魯迅先生那種深沉、憤慨,猶如匕首投槍,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複雜心情。同時也流露了魯迅當時憂鬱、彷徨的情緒,但對於社會的分析和批判同樣是清醒和深刻的。它貫穿着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

《彷徨》是魯迅先生目擊了“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們”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協性,又一方面正在“轉變”,社會的力量需要有人領導!然而曾被“新文化運動的”所喚醒的青年知識分子則又如何呢?——在這樣的追問下,產生了《彷徨》。在這方面,主要表現了那些從黑暗中覺醒,滿肚子不平,憎憤,然而腦子裏空空洞洞,成日以不平與牢騷餵哺自己的靈魂,但同時肩負着舊時代的重擔,偏見,愚昧,固執,虛無思想,冒險主義,短視,卑怯,——這樣的人們。 讀着《彷徨》,我感到一陣陣的痛苦,爲那時悽慘的現狀而痛苦,爲那時麻木的人羣而痛苦,然而在這痛苦之中,我又爲有先生這樣清醒的人們而感絲絲安慰。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鐵肩擔道義”的勇者,獨立潮頭,振臂呼喊,這樣,時代纔有希望,歷史的車輪才能向前推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14

週日晚上,我花了3個多小時,一口氣讀了一本爸爸的小說——《活着》。

合上書以後,我有一種很難受的感覺,想哭卻哭不出,說他們可憐但好像又不可憐。

餘華是在一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身上,用第一人稱敘述其看似悲慘的一生。地主家兒子福貴好嫖、賭,花光了家裏所有的錢,在還債路上又被抓去當兵,誤當成了國民黨。幾年戰爭後,死裏逃生,逃出來回到家,發現父親已經死了。接下來女兒因發燒耽誤醫治也變成啞巴了,原本好好的一個家變得支離破碎。隨着時間的推移,女兒風霞、老婆家珍、女婿二喜、還有外孫苦根也相繼遭遇不幸,這一大家子最後就剩福貴一個人了,最終跟老牛相依偎。

以多數人的想法看來,他最後的命運一定不是瘋就是自殺。可福貴依然樂觀地活着,因爲他想明白了一個道理,這也是全書的亮點所在——活着就有希望。

這本書的作者是餘華,本應是餘華在講述福貴的故事,應該使用第三人稱,可作者採用第一人稱,讓人覺得更加真切,更加理解書中的我,在歷經世間滄桑和磨難之後的坦然。

家人一個接一個相繼去世,富貴被一次次的打擊,這裏面,不僅有活着的真正道理,還有對世界的樂觀態度。

他沒有抱怨、仇恨,而是認認真真地過好每一天。抱着樂觀的態度活着,這纔是“活着”的真理。

活着本身就很艱難,延讀生命就得艱難地活着,正因爲異常艱難,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義。沒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了,也沒有比活着更艱難的事了。

活着,就夠了。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15

《活着》這本書講述了福貴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兒子,娶了城裏一個有錢人的女兒,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天都進城裏的賭館賭錢。賺得不多,輸了的不少。終於有一天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一次福貴爸上茅廁時死了。也許這是報應,他是地主,是敗家子。地主位置被一個以前經常借錢給福貴賭博的人坐了。一貧如洗的福貴因爲爲救母病去城裏抓藥,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拉去當兵。在戰場上九死一生,當他幸運歸家時,女兒卻已經成了啞巴,母親死了,家裏一窮二白。福貴的兒子意外身亡;後來女兒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卻因產後失血過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時被板車壓死了;外孫子吃豆子時死了。福貴老了,故事結束了。

福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着親人離自己而去時,心底那時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鮮血都流出來了……但他卻奇蹟般地挺了過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到風燭殘年之時,依然牽着一頭老牛做伴過日子。

他沒有因爲親人的離去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爲活着是爲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其實福貴並不知道什麼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這樣,經歷一下酸甜苦辣,有錢就賭一賭,沒錢就種種田。活着就是這麼簡單。

人活着爲了什麼?人活着不爲什麼,只是爲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世上卻有成千上萬的人始終不明白,他們總以爲活着只是爲了幸福,只爲了愛情,只爲了養家,只爲了金錢,只爲了做官,只爲了別人。當他們達不到目的時就跑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前途不懷有任何希望,於是他們也選擇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亦有些人,在碰到丁點兒大的困難時,選擇了後退,後來他們覺得退縮也不是解決方法時,於是他們也與世界說了聲再見,然後揮手而去了。

小時候,我曾想過自殺。自殺,現在一想,咳!一個驚心動魄的詞語!

那是國小時,我的數學糟透了,每天都要被數學老師罰留堂。我寫的作文在語文老師的眼裏永遠都是次等貨。那段日子真令我活得心驚膽戰的,每天都期待着可愛的老師們不要當着全班五十多位同學的面對我一個人實行鞭策,但老師們還是這樣做了。我沒了面子,沒了自信心,沒了立足之地,沒了表現自己的機會,沒了一切。世界沒有了任何色彩。但我還有一條生命,活生生的。我想結束她,結束了她我就可以逃開一切。但當我站在家裏陽臺向下望時,當我一步一步爬上長城時,我突然發覺,我並不想死。若我想死,我早就可以跨出陽臺上的欄杆一躍而下,在長城上可以將扶緊欄杆的兩手鬆開,往後一躺……那是多麼觸目驚心哪!我不想死了。

後來我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面子,有了立足之地,大家對我有了幾分羨慕,自然有了表現自我的機會。我的心情如同擁有了一切一樣興奮。慶幸當初我沒有做愚蠢事兒啊!

是啊,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着更難的事!生不可選,死不該選,惟有硬着頭皮活着!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16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個假期裏我去了很多地方,我也讀了很多書,天文的,故事的都有,我最愛看的是是《笑貓日記》——孩子們的祕密樂園。《笑貓日記》是楊紅櫻阿姨的著作。《孩子們的祕密樂園》是《笑貓日記》系列之一。

《孩子們的祕密樂園》講述了春節裏的一天,一個馬戲團來到了翠湖公園,這個沉寂的冬天終於熱鬧了起來!可是,馬戲團裏,沒有動物明星,沒有空中飛人,親愛的西瓜小丑也不能登臺表演,所有的節目都讓孩子們好失望!

在我和萬年龜的幫助下,西瓜小丑在楠木林裏組建了一個酷極了的馬戲班。從此,楠木林變成了一座藏滿了故事的神祕森林,變成了一個永遠只屬於孩子們的祕密樂園…… 大家在裏面盡情歡樂,在這個楠木林孩子們找到了那些曾經被大人所忽略的快樂和夢想。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我一直被快樂圍繞着,彷彿我就是那隻貓,躺在草地上曬太陽,而那隻球似的可愛老鼠就在我身邊快樂地滾過來又滾過去 。這本書以一隻貓的角度看世界,以一隻貓的口吻講述一些神奇有趣的故事,用寫日記的方式寫作,讓我覺得很神奇又很親切。這本書語言有趣、生動、內容豐富多彩,人物可愛,性格獨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楠木林是一個能讓孩子充分自由和享受童年的地方,我也希望有這麼一個地方玩,雖然可能大人們認爲我們幼稚,但是我們覺得真實,美麗。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17

生命中不能忽視的是什麼?這是一個嚴肅而又值得人們深思的問題。我一直思索而未得到令自己滿意的答案。直到看了《綠山牆的安妮》,我纔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我覺得生命中不能忽視的是蓬勃的生命力。

安妮,是一個11歲的孤兒,一頭紅髮,滿臉雀斑,整天都在幻想,不斷闖些小禍。假如允許你收養一個孩子,你會選擇她嗎?我想你們大概都不願意收留她吧。書中的馬修和馬瑞拉是一對上了年紀的獨身兄妹,他們也不想收留安妮,收留她純屬是因爲一個誤會,收養成了令人遺憾的事實。

故事就這樣開始了,安妮住進了美麗僻靜村莊中一個叫做綠山牆的農舍。她的一言一行都將經受老處女馬瑞拉的刻板挑剔的眼光以及村民的保守務實的眼光的檢驗,形勢對她十分的不利。

但是,安妮用自己的生命熱情融化了一切敵意的堅冰。這就像我們經常說的:“你對他人好,他人對你好!”這又使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些經歷。

那時,我的一個好朋友生病了,我主動過去關心幫助她,不久她的病好了,我們都很高興。那一刻我感受到“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後來,我也開始發燒,渾身不舒服,這時好朋友的她她及時出現在我身邊,關心幫助我,讓我倍感溫暖。原來溫暖是可以傳遞的!

在安妮身上,最令人喜愛的是那種朝氣蓬勃的生命活力。她的生命力是如此健康蓬勃,到處綻放愛和夢想的花朵,幾乎到了奢侈的地步。安妮擁有兩種及其寶貴的財富,儀式對生活的驚奇感,而是充滿樂觀精神的想象力。對於她來說,每一天都有新的盼望,新的驚喜。她不怕盼望落空,因爲她已經從盼望中享受了一般的喜悅。她生活在用想象力創造的美麗世界中,看見五月花,她覺得自己身在天堂,看見了去年枯萎的花朵的靈魂。請你們不要說安妮虛無縹緲,她的夢想之花確確實實結出了果實,使她周圍的人在和從前一樣的現實生活中品嚐到了從前未曾發現的甜美滋味。

我又想到了我們的現實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裏,安妮的那兩種寶貴的財富是絕大多數人都缺失的。比如說,在電視,報紙上經常會看到一些人,因爲一些生活的困難變故而自暴自棄、一蹶不振甚至做出危害社會的事情。他們所缺乏的是對生命的熱誠,缺少對生活向上樂觀的態度。如果你碰到了挫折,不必氣餒,你要有樂觀的精神,相信生活會帶給你驚喜。相信自己的堅持,繼續努力你一定可以克服重重難關,光明就在不久的將來!生命是有張力的,你對它笑,它也會報之以微笑。人生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每一次的挫折和困難都是對人生的歷練,都是積蓄力量重新出發的新動力。

我們要像安妮那樣綻放生命的活力,用熱誠、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去從容應對人生之路上種.種,這就是一種成長。讓我們想安妮一樣始終保持對世界的驚奇和想象力,帶着蓬勃的生命力走過每一天,不管別人怎麼看你,你始終堅持你所堅持的!

變形記讀書感想800字 篇18

人生,就是一次次相遇,夾雜着一次次傷感的別離。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目送》。它講述了作者龍應臺與身邊的人所發生的目送故事,讓我深有感觸。

龍應臺的兒子第一天上國小時,獨自一人揹着書包往前走,但他時不時回頭,視線與母親的目光隔空交匯。母親依依不捨地目送自己的兒子一步一步向獨立走去。

讀到這裏,我頓時回憶起了自己第一次上學的情景。我與媽媽互相目送,一剎那,我隱約看見媽媽的眼角出現了一道淚光,自己也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淚。我們是多麼捨不得啊!但我知道,這時我們只可以離別,因爲我要學會堅強、獨立的生活。最後我們戀戀不捨地離別了。

目送親人的生死離別是多麼的傷感。當龍應臺父親的棺材被擡入火葬場時,她深深地凝望着,因爲這是今生最後一次目送父親。朦朧中,我腦海裏浮現出一個畫面。那是在20_年奶奶去世的時候,我很捨不得地望着她的棺材被移入爐裏,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這就是我最後一次目送奶奶,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到生死離別是多麼痛苦!

看完這本書,我恍然大悟:最應珍惜的人,原來就是自己身邊的人,不管是親人、熟人還是陌生人,都要珍惜每一次相遇或送別。

人生就如一次次的目送,讓人念念不忘。正如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讓我體會到親情是多麼珍貴,一定要好好地去陪伴、關愛身邊的人。

如果你喜歡身邊的人,那就不要只停留在心上,要大聲地說出來,讓對方知道,讓對方開心,用心爲對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