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2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48K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

今年暑假在媽媽的推薦下,我選擇了龍應臺的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來閱讀,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精選29篇)

《親愛的安德烈》是中國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兩個人之間的 36 封家書。我和媽媽一起認真地閱讀了這本書,讀完後,我們還互相交流了感想,讓彼此更加了解了對方的想法。就如同龍應臺所說的:“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讀了這本書,我第一次站在媽媽的角度理解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媽媽也開始站在我的立場上認識了我的世界。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這句話是龍應臺寫給她兒子的,我跑去廚房問正在做飯的媽媽:“如果我以後沒有你們所期望的那麼優秀,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學,長大後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過着平庸的生活,你們會不會對我很失望,很討厭我?”

媽媽聽了我的話之後很驚訝,放下了手的活,耐心地對我說:“孩子,你是我們的女兒,無論以後你選擇了哪條路,我們都會支持你。你不用與別人比,而是應該與自己較量,不管你是否有成就,只要你盡了最大的努力去拼搏了去爭取了,超越了自己,你也就會無怨無悔了,我們就會很開心,失望可能會有一些,但你永遠都會是父母的寶貝父母的驕傲啊!”

爸爸媽媽纔是世界上最懂自己、最愛自己的人啊!其實媽媽說的話與大作家龍應臺所寫的又有什麼區別呢?

“‘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爲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讀到這裏,我似乎更加理解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了媽媽的內心。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也經常與媽媽談心,但經常不歡而散,總是聊兩句就吵了起來,因爲媽媽總是不自覺地把話題轉向了學習或會考,我聽多了就很不耐煩,就與媽媽爭辯,媽媽的脾氣也很急躁,所以我乾脆就不聊了,然後誰也不理誰。其實我也能理解媽媽,因爲父母的急躁也是由現在的社會風氣決定的,爸爸曾給我說過:“其實不是我們想逼你,而是現在的社會就是如此。如果你不學習,而別人在學,你就會在這場競爭中被別人淘汰,被這個社會拋棄,將來你就不會有好的工作,爸爸媽媽陪不了你一輩子,如果有一天,父母離開了你,我們只是希望你能有一技之長,不需要依賴任何人,靠自己的能力,快樂的生活下去。”同樣的,我也在這本書中找到了類似的一段話:“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爲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爲,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在讀完這本書以後,我和媽媽心平氣和的進行了一次心靈溝通,我發現媽媽的觀點,幾乎和龍應臺的觀點如出一轍,通過龍應臺寫給安德烈的信,我第一次如此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媽媽也向我道了歉,檢討了自己,因爲她通過安德烈寫給龍應臺的回信,第一次進入了我的世界,原諒了我的叛逆。

我又帶着一顆感恩的心,重溫了這本《親愛的安德烈》,也正是這本心靈雞湯般的家書,讓我和媽媽又一次認識了彼此!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

很早就聽說《親愛的安德烈》值得一看。昨天開始到今天,兩天時間把它看完。他不太像一本書,他是一封封信的合集。

原本我是以一個母親的角度去讀,可最終結果是我有點人格分裂,我家寶寶才一歲,我無法將他代入到安德烈的角色。而更加本能的是,我輕而易舉的將自己的18歲代入了。一方面我是母親的角色,而另一方面在閱讀安德烈的部分時,我又是18歲時候的我。甚至找出了18歲時候的日記來看,瞧,我都忘了18歲的我在想什麼了。

我很羨慕安德烈,他有小王子一樣的家庭背景。他可以大談政治、愛好、休閒的生活方式,他去過了半個世界,他的家庭讓他會三種語言。在他的18歲,他已經做了大多數人50歲都做不到的。即便如此,他覺得自己很平庸。

我的18歲在做什麼?我出生在典型的內陸的農村家庭,家裏重男輕女。我學習成績特別優異,可是我沒想過要考大學,因爲我知道我沒錢去,能讀高中在我們那個村子我已經是特例了。那個時候的我,留着男孩頭,每天都是穿校服,現在的我想回過頭看看那時候的我長什麼樣子,可是卻沒有照片。我從來不知道政治跟我有關係,也沒去過除了縣城以外的地方。英語課文和試題我答得比誰都好,對於我而言,它就是是一門功課,我從沒想過別的國家的文化,天哪,那是多麼遙不可及的體驗。

我的18歲,幾乎裸考,考上了一個還行的學校。好在有國家的助學貸款政策,我上了大學。人生因此變得不同。原來自由、政治、生活方式,這些我都可以開始追求。我的18歲,一個人去了遙遠的南京,開始從一個封閉無知的環境,進入了一個花花綠綠的城市,開始追求我的夢想和自由。那個時候我並不清楚自由的真正含義。以爲旅遊是自由,以爲恣意瀟灑是自由。

很羨慕安德烈擁有可以交流的母親,除了要有對孩子的尊重與用心之外,我認爲其中的必要條件是母親的文化、包容。我的母親是典型的中國式傳統母親,她每天任勞任怨、全心爲這個家付出,可是我們確是無法溝通的,學習、世界、情感,沒有一樣她能理解,她只能木訥的聽着、聽着,就這樣了。

大學四年,很少回家,都是在打工賺生活費。偶爾按賴不住回家一聚,完全沒有共同語言、日復一日的枯燥,很快就讓我厭倦逃離。

對父母,我沒有責怪,他們非常勤勞但沒有情感上的溝通和追求,這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共同特徵。相反,我很感謝,至少我不用和村裏的同齡人一樣做底層的流水線工人、到年齡隨便找個人嫁了、然後生孩子、帶孩子、過上和他們的上一輩一樣重複的日子。我可以有更輕鬆但賺更多錢的工作、我可以有思想來思考我的現狀和未來、我可以有時間來休閒來發展愛好,這些是與我的父母輩不同的,因爲我的改變,我的後代也會更加的不同。雖然與安德烈相比,相隔了天差與地別的。但這就是每個人的命運。正如龍應臺所講,即使是安德烈,會不會有另一個方面的貧窮呢。

讀到你是哪國人,講述幼兒園、國小、中學畢業的鏡頭,一開始的捨不得,到後來奔向前方的果斷。我想起我自己第一次住校,哭哭啼啼了很久,而到後來,每次回家呆的厭煩了巴不得腳踩個風火輪離開。也設想了,現在每天全身心依賴我的小寶寶,以後長大了也會成爲一個迫不及待離開撒歡的臭小子。我的眼淚就那麼的流下來。

關於他們說的香港、中國臺灣、德國的文化和政治,我理解度很低,畢竟離我很遠,沒有體會。我只知道我們那時候,同一個種族同一個地方還會分你來自哪個學校我來自哪個學校的小團體,很正常。我對政治的敏感度尤其低,確實也跟我沒有關係,誰上臺不都是共產黨當政。只要我黨保佑有生之年不打仗就好。我覺得中國人是很幸福的。雖然會有一輩子也不一定能買一套房子、家人一生大病就回到解放前、教育資源貧富不平等、社會傾向於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但至少我們可以自食其力,餓不着凍不着,也不用擔心隨時有生命危險。

貧窮使我缺少對於物質的敏感和賞玩能力,但卻加深了我對於弱者的同情和理解。我永遠記不住那些英文品牌的名字,老公說我沒有品味。我都承認。我不敢大膽搭配,嘗試新的風格,所謂的極簡主義就是我的擋箭牌。但是對於弱者,我有超過常人的同情和理解。我希望地下通道不再有常住的流浪漢,希望醫院門口、車站廣場那些斷手斷腳的人可以得到安置。我很早就知道我不適合做商人,我做不到榨取員工剩餘價值,我做不到爭取利益最大化,我做不到要犧牲一些環境或者付出一些代價。

讀完這本書,其實我沒有找到舒解我迷茫的方法,其實我的問題也不是這本書能解決的。但至少,在書中、包括讀者來信中,我看到了跟我一樣迷茫的人。原來我並不孤單。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3

龍先生的《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安安才幾歲,一個剛開始做母親的媽媽充滿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兒子的成長,歲月悠悠,可愛的安安已長成親愛的安德烈,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的書信交流,龍應臺對正處於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給我深刻的啓示。

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聯的描述,那些在我獨到的見解令我耳目一新,書中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此書中作者討論的話題包羅萬象,例如對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價值的追結、對全球化的看法及討論,也有讀者的迴應引申出人省思的議論。不僅僅動人,而且滌盪人的胸懷啊!

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問題令多少人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壓抑?身爲教師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觸動孩子的心靈,《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間的睿智對話,觸及了我的神經。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麼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取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因此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爲“您”,僅僅是爲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異。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資料是作者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說:“我覺得我將來的事業必須比不上你和爸爸……,要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而龍應臺回答:“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要你用功讀書,不正因我要你跟別人比,而是正因我期望你將來能擁有有選取的權利……”“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

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讀完這一段,龍應臺對要求兒子讀書的精闢詮釋,帶出另一種想法,“用功讀書”其實是讓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選取權。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而不是爲了謀生,這纔會在心中產生成就感,而成就感會給我們快樂。爲了傳遞這一信息,我也特意讓女兒也讀一讀這本書,個性是對於龍應臺關於“讀書”的精闢見解,我們母子之間還進行了一次討論:想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就務必具備必須的競爭潛質,就務必發奮學好本領。爲了將來的快樂,這天務必用功讀書。看來“用功讀書”並不是我們中國孩子的“專利”,我們崇羨的西方人要用功讀書。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4

“媽媽,你和我說話的方式,還是把我當作……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明白我是個……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生態啊。也就是說,你到這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拿起《親愛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一段話,瞬間一種強烈的共鳴撲面而來。的確,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總是會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選取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遊戲,並總是在心底高呼:“媽,你能不能明白,我們要自己出去探索。”這便是我們心中的獨立。

而我是從何時開始變得上述般反叛的,具體自己也說不清楚。或許是我產生“這麼大的人同母親還太親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獨立性不夠完整”的觀念開始的。只記得去年自己當選“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後,家裏沒人知道,直到頒獎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才因我的一句話“明天的頒獎典禮我是獲獎者之一”而得知。“什麼?你申請了?怎樣沒和我們商量?”那一刻望着母親驚愕的表情,心底卻莫名地涌起一種快感,這是這麼多年來我第一次自己做決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決定。於是每每當我想起這一經歷,嘴角便會情不自禁地揚起一絲得意的笑。然而當我讀到書裏第三十四封信中龍應臺應對兒子的獨立宣言時的“慘狀”,這抹淺笑滿滿的凍結、封存。

從未想到原來作爲母親的她們,應對這樣的言語與場面是這般“無法應付”。那一刻,我首次於她們的角度開始試想。一開始的自己,只是個柔軟地躺在母親懷裏的小嬰兒,大聲地啼哭,傻氣地笑,流着口水親切地叫着媽媽。然而,隨着時刻的推移,我悄然成長,一點點地變得成熟,一點點地追求獨立,然後毅然地奔向那個未知的世界。這一切都在母親的眼裏,而她只能遠遠地站在身後,惆悵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小……或許,在她心裏依舊清晰地記得,那個柔軟地躺在自己懷裏無助啼哭的嬰兒時代的我,而我卻彷彿一夜之間變得亭亭玉立,說話乾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並且叛逆地表示,我沒話想和她說。這個時候,一旁的母親真得會很心痛吧。

此時再回想自己,在這羽翼還未豐滿之際,就早已想方設法地追求“獨立”,是否的確疏忽甚至在無形中傷害了有着中國“保護式”教育心理的母親。

一番沉思之後,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書上。書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樣貌。驀然發現再叛逆的孩子,在母親面前,其實仍然只是一個孤獨成長的少年,一個應對學習、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卻發奮地去適應和排解的少年,一個擁有和自己一樣血液的優秀、感性、率真、誠實、幽默的可愛少年。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5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瘋娘》,從文章裏我看到了一個偉大的母親,感受到了一個瘋子母親單純的內心世界。這篇文章深深地感動了我,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瘋娘》講的是一個年輕瘋女子悲慘的一生,和她如何疼愛自己的孩子。作者的媽媽是一個瘋子,是一個人人討厭,被人遺棄的瘋子,她什麼都不明白。是一個連豬草和稻草都分不清的瘋子,但是,把作者生下來以後,她就不再是個瘋子,她更是個母親,一個深愛自己孩子的母親。在被奶奶趕出家門之後的 5 年裏,她始終沒忘記自己的孩子,沒忘記出生後只抱過三分鐘的孩子,更是在他受人欺負的時候,站出來保護他,哪怕得罪了別人,闖了大禍。

雖然她是個瘋子,跟正常人有些區別,爲讓作者喊她一聲娘,付出了許多代價。最讓我感動的是,她爲了給兒子送飯, 20 公里的羊腸山路她竟然牢牢記住了,她必竟是一個瘋子!尤其是最後一段,我忍不住哭了,只因爲兒子說桃子甜,她就不顧自己的生命,去懸崖上摘桃,死後手裏還緊緊攥着一個,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黑色。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她心裏想着的只有她的孩子,她是多麼愛她的孩子,沒有怨言地愛着。

我想到了我的媽媽,我惹過媽媽無數次,跟她頂嘴,讓媽媽生氣,傷心,但媽媽還是每天陪伴着我,照顧我,分擔我的快樂,憂傷,無怨無悔。我現在最想說的是:“媽媽,我愛你,我懂得了你的愛,請原諒我的任性,我的無知。”

母愛是偉大的!偉大的讓我有些無法形容,它是每一位母親從內心深處流淌的,最純潔的,最無私,最真摯的愛!世界上沒有貧窮的母親,沒有醜陋的母親,沒有老邁的母親,只有一個願意用生命呵護你的母親!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6

偷影子的人是我一直想讀的書,我看過一些人對它的評價。我當時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是治癒全美國的心靈小說。的確,當我讀完這本書,溫暖卻不乏深刻,你會慢慢回憶,回想裏面的情節,久久不能忘懷。

在書中我以一個21歲年輕人的思考,感觸有領悟到這些。我覺得像經典的書目,不同的年齡段品讀起來勢必有不同的感受。畢竟我現在的生活閱歷和對這個世界的觀點都有待提高,到時候必定有更深的感悟,但現在的青春我依舊珍惜、依舊依戀。在青春的這段日子裏,我要讓自己更加努力,更加勇敢去接觸更多的事情。

下面談談我在書裏面感受到的東西。

第一,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父母的離異、父母的爲人處事、對孩子的關心程度都深深地影響着孩子的成長。書裏面的主人公我因爲爸爸出軌,離開我和媽媽,讓我一度覺得我是不是不夠優秀所以爸爸不喜歡我,不僅僅我有這種感受,同樣倍受爸爸關注、被爸爸期冀了太大希望的蘇菲也如此。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我媽媽和我說的那番心裏話,這是一位單親媽媽內心的獨白。“我花了好長時間才原諒他,也許太久了。這讓我當初脫口而出了一些讓我後悔的話,但那都是因爲我還愛着他。我從未停止愛你爸爸。當愛恨交織時,人會做出可怕...

偷影子的人是我一直想讀的書,我看過一些人對它的評價。我當時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是治癒全美國的心靈小說。的確,當我讀完這本書,溫暖卻不乏深刻,你會慢慢回憶,回想裏面的情節,久久不能忘懷。

在書中我以一個21歲年輕人的思考,感觸有領悟到這些。我覺得像經典的書目,不同的年齡段品讀起來勢必有不同的感受。畢竟我現在的生活閱歷和對這個世界的觀點都有待提高,到時候必定有更深的感悟,但現在的青春我依舊珍惜、依舊依戀。在青春的這段日子裏,我要讓自己更加努力,更加勇敢去接觸更多的事情。

下面談談我在書裏面感受到的東西。

第一,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父母的離異、父母的爲人處事、對孩子的關心程度都深深地影響着孩子的成長。書裏面的主人公我因爲爸爸出軌,離開我和媽媽,讓我一度覺得我是不是不夠優秀所以爸爸不喜歡我,不僅僅我有這種感受,同樣倍受爸爸關注、被爸爸期冀了太大希望的蘇菲也如此。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我媽媽和我說的那番心裏話,這是一位單親媽媽內心的獨白。“我花了好長時間才原諒他,也許太久了。這讓我當初脫口而出了一些讓我後悔的話,但那都是因爲我還愛着他。我從未停止愛你爸爸。當愛恨交織時,人會做出可怕的事情,一些過後會悔恨不已的事情。我最不能忍受的不是他離開了我,我最終接受我得爲此負上部分責任。但讓我最絕望的,是想到他在另一個女人身邊會過的幸福。我如此憎恨你爸爸,是因爲我愛他如此之深。如果我現在再遇到他,我會謝謝他送給我世上最寶貴的禮物,那就是你。”感動中...

媽媽的從醫生涯裏,給我很多建議以及對我工作的理解,包括裏面媽媽對我無微不至默默無聞的愛。這種時間最偉大的愛不僅表現在媽媽身上,呂克的爸爸身上也有體現。呂克爸爸知道呂克的夢想的時候,在權衡之後決定寧可關掉麪包店也要讓呂克出去。有些父愛無言卻表現的如此激烈,在書中呂克爸爸嚴厲的話語中濃濃的父愛讓人感到無盡的溫暖。“在發動車子前,他向我宣告:“你要是發現你當醫生跟當面包師傅一樣蹩腳,那就回家來...”

第二,也就是克蕾兒與我的感情,我和克蕾兒在海邊相識,他們兩個赤誠相見,我和克蕾兒分享了我能看透影子的祕密。我們約定好以後每年夏天都會來這裏,之後我14年沒有去過那個海灘,14年的時光並未沖淡這份純粹的感情。當我重回這個海灘,我的思緒很快被帶回了那段時光,用盡一切方法找回那段回憶,不管是克蕾兒留給我的文字,還是那隻風箏和她那溫暖的微笑。我後來不顧一切的會海邊尋找克蕾兒的消息,克蕾兒現在的情況讓我又驚又喜,但我在劇院看到她和另一個男孩的時候心都碎了,但結果很溫暖。

第三,說說蘇菲吧,她的那句“我只是你生活中的一個影子,你卻在我的生命裏佔有重要地位。如果我只是個單純的過客,爲何要讓我闖入你的生活?我千百次想過離開你,但僅憑一己之力我做不到。”愛一個不愛你的人的確很痛苦。但是,不愛就是不愛,我對於自己的做法後來有做過反思,就是啊,既然不愛,那就不要耍曖昧,傷人傷己。人要學會對自己負責,不是嗎?還好就像有人說過:幸福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蘇菲後來和呂克在一起了。充分驗證了這一句話。

第四,我還想談談伊凡,我的大朋友。對於他和我,我理解到的是朋友沒有年齡之分。

以下是我對書中一些話語的摘抄,以及我的反饋

1. 你不能這樣干涉別人的人生,就算是爲了對方好。這是他的人生,而只有他一個人能決定他的人生。你必須順應事實,放手成長,你沒有必要醫治好在成長路上與你擦肩而過的每個人,即使你成爲最頂尖的醫生,也做不到這樣。

2. 一段美麗的邂逅,有時是時間的問題,兩個人得在對的時間遇到對方。

3. 能看穿對方跟你說違心話,這纔是朋友,不是嗎?

4. 爸爸說,人要學會克服恐懼、面對現實,纔會成長,我正試着這麼做。

5. 你要是想贏,就要改變心態。勝負尚未分明,想有勝算,就要有勝利者的意志。

6. 人們常常把一些小事拋在腦後,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時光塵埃裏,我們可以試着忽略,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一點一滴形成一條鏈子,將你牢牢與過去連在一起。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7

威利。旺卡的糖果廠主要以生產各種美味的糖果和巧克力而聞名於世。

一天,旺卡發出一則廣告,說:他在巧克力的包裝裏放了五張金券,哪五個孩子能得到這五張金券,就可以到工廠參觀一天。全世界的孩子都渴望自己成爲幸運兒。

奧古斯特、瓦盧卡、紫羅蘭、麥克、查理這五個孩子幸運地得到了金券。他們隨家長一同來到了旺卡的糖果廠。

他們在巧克力工廠裏看到了五彩繽紛的世界:綠色的糖果樹上掛着紅色的果子;薄荷糖草地;巧克力瀑布及巧克力河……讓孩子們大開眼界。奧古斯特是個貪吃、不學無術的孩子。一看到巧克力就興奮不已。他貪婪地吃着,最後掉進巧克力河裏,差點被淹死。

剩下的四個孩子繼續往前走。他們來到了一艘巨大的藍莓飛艇上,這裏生產的一種口香糖能使你嚼出各種美食的味道。吃到這樣的口香糖就不必再做飯、吃飯了。一心想爭強好勝的紫羅蘭,拿起一塊口香糖放入口中,她果然嚼出了番茄湯、燒牛肉的味道。旺卡勸她快吐出來,可她非要逞能,繼續嚼着口香糖。由於這個口香糖還沒有完全研製好,所以當紫羅蘭嚼到甜品的感覺時,她被變成了一隻藍莓。

瓦盧卡在家裏從來都是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當他們來到果仁車間時,看到許多松鼠正在剝果仁。瓦盧卡太喜歡這些小松鼠了,她決定要一隻。於是她命令爸爸給她要一隻。爸爸立刻向旺卡要,旺卡告訴他們小松鼠不喜歡別人動它,更不喜歡別人動它的果子。可瓦盧卡太任性了,她纔不聽這些,她幾步跨到松鼠面前,剛要伸手去摸松鼠,就被一羣松鼠扔進了垃圾道。

麥克因爲他的狂妄被抻橡皮糖的機器抻成了扁巨人。

這四個小朋友各有各的致命缺點,誰都沒有完成這次參觀,並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只有查理這個關心、熱愛家人的孩子完成了這次參觀。旺卡決定讓他做工廠的繼承人,但不能帶他的家人一起去。查理堅決地說:“如果是這樣,我就不去了。我不能離開我的家人。雖然我的家很貧窮,但我愛他們!”旺卡被查理感動了,不但讓他當繼承人,還同意他和家人在一起。查理開心極了。

這是一個電影,它的名字叫《查理與巧克力工廠》。這篇童話不但驚險、刺激,而且讓我們知道了不要象奧古斯特那樣貪婪;瓦盧卡那樣任性;紫羅蘭那樣逞強;麥克那樣狂妄,這樣最終會害了自己。所以我們要向查理學習,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好孩子。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8

這段時間我們學習了《和時間賽跑》這篇文章,他的作者是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他寫的文章像清水,又像茶,品起來回味無窮。

這篇文章主要講作者外祖母去世,他很悲傷,他的爸爸媽媽也不知所措,爸爸知道,與其騙林清玄不如實話實說。爸爸對他說:“外祖母再也回不來了……”他不明白就問爸爸,他認爲爸爸說了個謎。慢慢地他明白了,一天他下定決心和太陽賽跑,結果他贏了。小作者快樂得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後來的二十年裏他收益無窮。他還要把他知道的知識教給他的孩子。

童年,像一條彎彎的小河;時間,像太陽和月亮一樣來回的穿梭。當我打開課本,看了這篇《和時間賽跑》課文時,對我有了很大啓發和感受。

課文是這樣講的:一個小男孩的祖母去世了,他非常難過,爲了排除自己的憂傷,他一圈圈的跑,以至到後來和太陽賽跑。也因此受益無窮,讓他認識到:人雖跑不過時間,但卻可以比原來跑快好幾步。

有句格言說的好: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句格言告訴我們,時光老人給我們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浪費了時間,後悔也來不及了。你如果虛度了光陰,少年時光就永遠失去了。花兒卻有重新開放的那一天。

所以我們要充份利用好時間,和理安排時間。比如可以趁等別人的時候算算題、看看書。你可以在媽媽幫你抄題時寫其它的作業,也可利用這段時間預習下一課,或背會兒課文、

時光老人給我們一生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之所以喜歡這篇《和時間賽跑》是因爲它猶如一杯生命之泉,向我們傳遞着一個真諦:時間就是生命,要珍惜時間。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9

我看過的書很多,最吸引我的是《林海雪原》,《林海雪原》是我和爸爸一起觀看過的電視劇,但這本書是我第一次閱讀,帶着回憶我翻開了書。

一開始就把我帶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東北大平原,這裏有一支東北解放軍小分隊,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這股土匪是國民的匪兵,流竄到我軍後方。偵察英雄楊子榮大膽提出一個設想:打進威虎山內部,配合小分隊裏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

戰士們吃苦耐勞,在雪原中與敵人作艱苦的鬥爭,在鬥爭中,戰士們戰勝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難。情節一環扣一環,精彩紛呈,讓我沉浸在這個英勇戰鬥的故事裏,跟着他們一道跨谷跳澗,滑雪飛山;跟楊子榮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劍波一道指揮戰鬥……

書裏的每一個人物都那麼活靈活現。如:年輕有爲的軍事將領少劍波,他的沉着冷靜、英勇善戰、足智多謀令我欽佩;在我印象最深地還是楊子榮,從我觀看過《林海雪原》的電視劇起,他就一直是我敬佩的英雄人物。爲了徹底消滅威虎山上的所有土匪,少劍波和楊子榮數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機智壯烈的“智取威虎山”……

我作爲一名中學生,一定要努力學習,刻苦鍛鍊,以英雄人物的堅強意志,勇於拼搏,機智勇敢,永不放棄的精神,時刻激勵我成長,指引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永往直前,爲祖國的今天和未來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0

《源氏物語》這部影片改編自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紫氏部的同名作品《源氏物語》。影片擷取了原著中的大部分情節,也充分還原了原著中的美學價值以哀動人、以悲感人。

《源氏物語》講述日本平安王朝時期,一個降爲臣籍的皇子光源氏,他母親死得早,從小缺失母愛的他,長大後無心仕途,酷愛拈花惹草,一生與愛情糾纏不清,卻一生不可得。

影片極力將人物置身於美侖美奐的畫面中:潔白的櫻花,如水的月空,華麗的服飾無不給觀影者帶來視覺上的衝擊。

一個影片,兩條線:紫式部生活的現實世界,光源氏生活的故事中的世界。兩條線相互交織構成了影片戲劇化的衝突。

女人似水如花

光源氏第一次見到藤壺是在桐壺帝與她出遊時,那一瞥,目光便定格在她身上了:穿着繡有雙飛蝶的羅裙,淡搽脂粉,悠閒恬靜,散發着天然的風韻;那盈盈含笑倚風立於帝王旁的她猶如一朵嬌豔的桃花……

這撩動着她情思的女子的出現,成了他一生寄情於女人的風流符號。

“女人是水做的”,水的柔美包容了一切。她們展盡千般風情:或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或丁香笑吐嬌無限;或媚眼含羞合,丹脣逐笑開。爲的是在光源氏心上留下一點痕跡,但男人的移情,有多少兩情相悅,有多少纏綿繾綣,都已在清冷的月光裏成爲傷感的回憶。

夕顏是女子亦是花,在夜間無聲盛開又無聲凋謝,是種悲哀的花、無言的痛。可她卻在這樣短暫的生命歷程內綻放出唯美,那一瞬間的耀目是不可忽視的。

電影的主旨由此確立:女人在如夢如幻的人生裏,用悠悠女人味展現着萬種風情。女人似花、花似夢,夢醒、花謝。生命隨着飄忽不定的情,往往於最絢爛之時零落,宛若櫻花一般,隨着天際一縷華麗墜落,留給世界的是一種死亡之內,生命之外的唯美。

光源氏的悲劇

盧梭說:“人生而是自由的,他卻無往不在枷鎖中。”

光源氏的一生都擺脫不了一個“情”字,他有濟世之才,卻只流戀花叢。他的用情不一,給了愛她的女人致命的一擊,甚至葬送美好的生命。

從小母愛的缺失,讓他有一種錯覺:希望從更多的女人身上獲得愛,來彌補心中的缺憾。可他忘了,這些都是有情感、有靈魂的女人,不是毫無知覺的一件件玩偶。他渴望愛,卻不懂守候這份愛,這是他的悲哀,也是那些女人的悲哀。

光源氏與藤壺的亂倫之戀,是一種不能用言語訴說的哀,明知這種感情是不道德的,但彼此的喜愛之情,不能夠壓抑,就是一種哀。但拋開道德層面,那種無法掩抑的愛恰如淤泥中的蓮花一般,妙不可言。從側面也可以解釋爲一種悲劇之美。

尾聲

影片結尾光源氏與紫式部於一片朦朦的夜空下不期而遇。光源氏覺得是紫式部故事裏的世界在折磨他,讓愛離他而去。紫氏部一句“你招惹衆多女人,就需要付出與這些幸福同等的血淚”此世即我世。至此,現實世界和故事中的世界又重合了。

我們卻在那一刻感受到一種悲劇力量的存在:那種傷痛是歷久彌新的,並且是沉積久遠的。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1

如果說餘華的小說以前只能是影響我,那麼現在已經左右我了,不折不扣。

我是在逾近20歲纔看了這本書,我發覺我竟然無法一口氣讀完它,我只能讀讀想想停停,以至於忘掉了主角是他還是我。

我終究是沒有那樣的時運,生活在那個年代,有那樣的祖父,父親和繼父,母親,哥哥和弟弟。生活與他們每個人來說,都未嘗不是一種劫難,我曾以爲在細雨中呼喊的是個人,最後明白,吶喊的是時代,是生命,是貧窮,是魂靈。

所以我發覺我的生活和我想的事,我所寫的東西,未免都太過狹隘了,如果是可以選擇,我到希望我的童年也是貧窮、落魄、顛沛流離,其實除此之外,我委實是想不出還有什麼不同的,我一樣的渴望友情,一樣對一切美的事物充滿着渴望,對一切醜的、淪落的東西失望透頂、唏噓不已。然而正是因爲貧窮和時代的滑稽,才能真正的讓我們直面孤獨,是的,就如同那個等待小夥子來爬牀的寡婦一樣的孤獨。至少於我,和他有過同樣的孤獨,所以每每讀到我也有的場景,我只能合上書,默默的回想着,甚至對餘華虔誠的戰慄着,現實盡是如此,醜陋不已,卻毫無消極。

總是有那麼樣的一些醜陋,是相對於教條而言的。

其實,那並非正的醜陋,只能算作是不偉大而已,自然不必讚揚,但是更無須批判。

現在來看,我知道我是根本無法理解那個時代的,我只能透過已有的感慨,念頭,經歷,和朦朧的臆斷來揣測每個人的意圖,我越來越覺得我是能理解父親的,比如他爬寡婦的牀,那般的對待祖父。而數年的教育使得我不能原諒他,或者自己不能讓自己原諒他,他即便醜陋滑稽,也終究不是他本身的醜陋。

在細雨中呼喊,有人說是在將童年,但意義卻早已超越了童年的範疇,裏面的每個人都是主角,我喜歡每個人物,我也向往那樣的環境。

也只是想想而已,他們所有人都不肯離去,在細雨中呼喊,內容不一,表情各異,有的在訴說,在抱怨,在咆哮,在啜泣,儘管如此,主角也該是微笑的吧,再多的不幸、貧窮,可是,他確是有着完美的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2

老鼠塔克收到知更鳥的求救信,希望它能阻止人類砍伐樹木,保護草原。爲此,它來到康涅狄克州,聯合它的好朋友柴斯特一起幫助草原的朋友們。

當蟋蟀柴斯特聽了朋友的訴說,放棄了時代廣場聲名顯赫的生活,回到郊外的草原,幫助這些即將失去家園的小動物們 。柴斯特和見過大世面的塔克老鼠和亨利來到郊外,一起出謀劃策,拯救草原。和喧囂譁亂的都市相比,郊外的一切是那樣的清新和恬靜,怎樣才能保護這自然的美景呢?塔克老鼠最終想出了一條妙計,整個草原的小動物們立刻行動起來,突入這讓人興奮的妙計實施中去。

第二天一早,柴斯特指揮大家把旁邊的小河打通一個大洞,讓多餘的水流到這邊來,形成一條河,這樣那些人就沒法過來了,大家都表示同意。這天,大家都拼命的打通河道,就連一向懶惰的亨利也行動了起來,經過大家49天的不懈努力,終於在河邊打通了一個洞。這時,知更鳥火急火燎的飛來告訴大家,那些砍樹的人類來了,塔克急忙讓大家躲避起來。那些砍樹的人們拿着電鋸、斧頭來到河邊,望着這條一夜之間突然就冒出來的河,很是奇怪,他們望着寬寬的河道,湍急的水流,帶着失望的表情回去了。“太棒了,我們成功了。”動物們個個都跳了起來,歡天喜地,慶祝它們的勝利。

在《塔克的郊外》這本書裏,每一個人物描述的都很鮮明,如聰明的塔克、臨危不亂的柴斯特,小動物們團結一心,用智慧保護了家園,它們個個都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3

讀了《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我的眼前彷彿就出現了一幅感人的畫面。

一個雙腿癱瘓的兒子坐在輪椅上,一位年老的母親,臉上蕩蕩漾着幾分憂愁的微笑,正全神貫注地看着兒子。

這位母親非常喜歡花,但自從她的兒子雙腿癱瘓後,她養的鮮花已經死了,是因爲她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兒子的身上,沒有心情再管這些鮮花了,而這位母親自己身上有病魔纏身,卻還要讓兒子去北海公園看花,是母親讓兒子知道,遇到一點挫折都不要悲觀,不要放棄,要好好地活着,每一次都要去勇敢地面對。

我被這位母親深深的感動了,這也是用金錢都買不到的呀。看看這位母親,我就想起了自己的母親爲我做的一切!

那是一個鵝毛飄飄的冬天晚上,我突然發高燒,媽媽把我背上肩膀,拿着手電筒,舉着傘,直奔醫院去,醫生給我打了針,回到家中,媽媽又不停地照顧我,直到天亮,我才發現媽媽的眼睛裏全都是血絲,媽媽熬了一夜呀!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還有一次,我的語文考試只有90分,可媽媽並沒有罵我,還給我把失敗的題目講解了一遍,在媽媽的鼓勵和幫助下,我的語文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真心感謝媽媽對我的愛。

從此,我要多幹一些我能幹的事,減輕爸爸和媽媽的負擔,我要用最好的成績來報答爸爸和媽媽。

這篇文章讓我知道了世界上什麼東西是最偉大純潔的,那就是母愛。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4

最近我讀了一本曹文軒寫的書,名字叫做《埋在雪下的小屋》。書中講述了兩個小故事。 我覺得第一個故事中的麻子爺爺十分冷漠,因爲他很少和別人說話,經常好幾天都不出門。村裏的孩子們總是對麻子爺爺養的獨角牛很感興趣,都想騎一騎。但真的有孩子這麼幹了,卻被他狠狠地摔倒在地上。孩子們都很害怕他。但當我看到很多孩子在洪水氾濫的季節落了水,而麻子爺爺卻帶着他的獨角牛去救他們。後來麻子爺爺因爲太累了而離開了人世。這讓我覺得他並不是一個冷漠的人,冷漠是我們對他的誤解和偏見。麻子爺爺一生救活了十一條小小的生命,他在爲整個村莊做貢獻,我覺得他很偉大。

在第二個故事中,大野、林娃、森森、雪丫四個小夥伴在山上玩耍的時候遇到了雪崩,他們被迫躲進了一個小木屋,可小木屋也被厚厚的積雪壓得嚴嚴實實。一開始,他們十分害怕,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焦急地等待救援,都漸漸地絕望了。但從第二天起,大野開始一遍遍鼓勵其他人:“我們一定能成功!加油!”雪丫開始念一篇篇優美的散文來鼓勵其他人,連生病的森森也堅持着去用手挖雪,最後靠着林娃的大拳頭把雪給擊碎了。我看到這裏很激動,覺得絕望的他們到最後卻沒有放棄,積極地與冰雪搏鬥。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該向他們學習,只有堅持了纔會有希望。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裏面省略號十分常見,看完書後我也學會了。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內容精彩,還教會了我使用省略號,真是本好書!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5

愛,有很多種,也有很多形式。今天,我們就從沈石溪寫的短篇動物小說中學到了一種全新的愛的形式。

這篇文章叫做《再被狐狸騙一次》。主要寫了有一次,“我”拿着大閹雞準備回寨子時被狐狸夫婦使用“調虎離山”計騙走了雞。第二次公狐狸爲了吸引“我”的注意力,又故伎重演了。可惜“我”沒有相信,於是公狐狸用自殘的方法使“我”不斷注意它,爲的是讓母狐狸將它的子女們安全地轉移。可最後它卻因爲失血過多而死了。

剛開始讀時,我認爲狐狸是可惡的,用最卑劣的技法去得到“我”手中的大閹雞,而“我”卻因爲經驗少而上了當。狐狸也是狡猾的,它詭計多端,能想出這樣的辦法來騙“我”。於是我和文中的“我”一樣,既氣憤懊喪,又想找機會對狐狸進行報復。

當公狐狸第二次用同樣的騙術騙“我”,而“我”卻沒有輕易上當時,我在心裏不住地叫好,心想騙子總算能得到應有的報應了,就算失敗也是自作自受,罪有應得了。

但這時,作者的筆鋒忽然一轉,介紹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公狐狸是想把自己的子女安全轉移,因此纔再一次欺騙“我”,並以殘忍的自殘方式來吸引“我”的注意力,來爲妻兒轉移拖延時間,並最後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時,我的心裏立即涌起了陣陣熱浪——公狐狸用那種特殊的方式表達了它對子女濃濃的父愛,它寧願如此殘忍地傷害自己,也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受到絲毫的傷害。它對子女的無私奉獻不僅使“我”深受感動,更讓每個人爲之敬佩!

他用實際行動告訴人們:不僅人世間有愛,動物世界中更有真摯的愛,而且這種愛更能使人感動!每一種生命都擁有愛的權力,愛是生命的本能!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6

在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名叫《美麗的喬》的國際大獎兒童小說,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美麗的喬”是一條狗的名字,它是一條真實的狗,它雖名叫“美麗的喬”,但它其實並不美麗,只是一條雜種犬。它的前主人生性兇殘,常拿動物當出氣筒。前主人殘忍的殺害了喬的母親和兄弟。他甚至還用斧子砍掉了喬的耳朵和尾巴。在喬奄奄一息的時候,仁慈的哈里先生和勞拉小姐拯救了它。整個故事是以第一人稱來寫的,記錄了“美麗的喬”一生中的重要事情。勞拉一家天性仁慈,對動物充滿同情和愛,從此,喬過上了幸福安逸的生活。在女主人家裏,美麗的喬認識了許多動物朋友,如狐梗比利,家貓馬爾特,獵鳥吉姆,鸚鵡貝拉等等。美麗的喬和它們和睦相處,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夥伴。

一天夜裏,喬發現有賊入室偷盜,隨即勇猛的衝上去奮勇博鬥,卻發現這賊竟是殘害過它的前主人。喬對他窮追不捨,雖然使它遍體鱗傷,但讓竊賊得到了報應。美麗的喬捨身抓賊的高尚品格,得到了人們的讚美。

養寵物可以使我們快樂,也可以使我們不自私。文中一位藝術家的兒子創立了“善行團”,爲動物做好事。我覺得我們應該也創立一個“善行團”,成員主要是學生,這樣可以使我們不自私,更善良,懂得爲他人做好事。

殘忍和邪惡的動物主人應該受到懲罰,但對那些粗心大意不夠體貼的人,你只要說:“仁慈一些。考慮一下你的動物的需求,確保能滿足這些需求。你應該比任何人更清楚該如何對待你的動物,因爲你一直跟它在一起。你瞭解它的性情,知道它能忍受多重的工作,它需要多少休息和多少食物,以及它跟其他動物有什麼不同。如果它病了或不開心,你就是那個應該照顧它的人;因爲幾乎每個動物愛主人都勝過愛陌生人,在他的照顧下,它會很快恢復。”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7

最近,我讀了《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感觸頗多!

月亮是夢想與信仰,六便士是安逸與舒坦,縱然腳下鋪滿了便士,而他的眼裏卻只有月亮。我爲斯特里克蘭歡呼!對於故事中主人公拋棄妻子的行爲,我沒有太多想法,甚至能寬容,但對他能有勇氣活出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卻表示無限敬佩。夢想與信仰,從我們呱呱落地起,就與我們相隨,本是靈魂一部分,但在俗世不斷浸染中被磨滅。斯特里克蘭,在他活到四十歲,渾身已沾染了俗氣時,能毫不回頭,拋棄一切,內心的堅毅已徹底的震撼了我。

拉近點,我想起中國第一位女艦長韋曉慧,35歲前她是華爲企業的一名高管,有非常優秀業績,拿着可觀的年薪,有着令大家都羨慕的社會地位。35歲後,她卻棄筆從戎,成爲一名軍人。39歲時,更成爲中國海軍第一位女副艦長。我時常在想,當她拋棄原來優越生活,決定追尋夢想,成爲一名軍人時,她的內心要經歷多少次博弈,有多少個久久不能入眠夜晚,多少次幻想自己人生道路選擇的後果。她所受到的挑戰與壓力並不比斯特里克蘭少。但是她做到了,前半生和後半生,她過了兩種截然不同生活,以勇氣和智慧,活出人生中的高度和寬度。

不知道,大家有感覺不?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業餘愛好,孜孜不倦,從不懈怠,比工作更有趣!寫作,做木工,剪紙,唱歌,或是遊戲業餘玩家,或是電影發燒友。曾幾何時,這些業餘愛好在我們還是孩童或者青少年時,是我們夢想和信仰。就如我,也曾想過成爲一名舞蹈演員,但在生活道路上,我卻離夢想越來越遠。當我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活口的工作,有了安逸與舒坦,我們便有了更多借口告訴自己,要甘於現狀,要把過去幼稚想法好好的藏起來。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鐵口,同一趟列車,同一個表情,同一種匆忙,我們生命就這樣,被偷偷的擷取,靜靜的,甚至都忘記時間存在。皺紋悄悄爬到臉龐,我們從別人口中的孩子,變成孩子口中的阿姨甚至奶奶。我們的生命,真實的來過人間,但卻從來沒有感到過燦爛。我們還沒有告訴世界,我來了!世界卻讓我離開了!

讀了《月亮與六便士》,我的心底產生了一絲勇氣和希望。縱然,我們缺乏足夠勇氣做翻轉,但至少在彎腰撿便士時,努力擡擡頭,看看天上的月亮!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8

很多年沒有以這種方式寫一篇文章了,當兒子把作業拿到我面前要求我買這本書時,心裏有一些期待:是不是兒子想要和我表達什麼?是不是我和兒子這幾年的鬥志鬥勇可以在這裏面找到答案和方法?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書的封面的圖片很溫暖,孩子和媽媽很溫馨,帶着幸福和期待一口氣看完了整本書,有幾章的內容是我目前急需找的答案,真是讓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學習!

交流密碼;看完這一章,覺得自己以前和兒子的溝通的障礙太多了,想想平時對兒子用的威逼、利誘、批評 …… 真是覺得很愧疚!導致孩子現在和我的溝通越來越遙遠,孩子每次想和我談話的時候,本來很高興的一個話題,我總是能談到他學習上面去,最後的結局就是以吵架無疾而終!書中看見有個父親如何讓正在怒氣衝衝的兒子消氣的對話,我不僅想起7月十號的時候,我和兒子約定等他休息帶他去看電影的,他自己在醫院看完牙齒在電影院等着我,我告訴他很快會到,可早上我事太多、路上又堵車,當我到達的時候已經遲到電影開始十幾分鍾。當兒子看見我時特別生氣說,”不看了!“怒氣衝衝,我給解釋了,他還是生氣,我沒忍住也給他大聲嚷嚷,孩子含着眼淚一個人走了。很簡單的一個問題看了交流密碼,我真後悔自己怎麼沒早看,其實只需要一個真心的道歉和談到孩子當時的感受,他就能接受!

語言力量;”稱讚對孩子有用嗎“?這句話在這兩年裏我真感覺沒用了,不管是語言還是物質,我對孩子下了個定義:”現在孩子怎麼都沒慾望了呢“?其實不是,是我平時的稱讚都是用的一些令人不滿意的不快樂的稱讚語!當孩子有一些問題時,都是我在對他說,甚至是希望他立馬就能給些我想要的反應!可看完這章才發現都是錯的,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應該給的是指導而不是批評教育!我平時和孩子交流時,從來沒有想我在說話時,自己的心情和孩子的心情!甚至是在自己很憤怒的情況下說一些傷害孩子的話語!當孩子生氣是我會把他當時的”事情“強調,而不是考慮他的心情,尊重他,關愛他!以後我一定會好好用心呵護我和孩子的感情!

在書中講到孩子的責任感、紀律、積極教育、妒忌、孩子的一切行爲,我都很感動,一直以來,我都認爲我在很認真負責的養育我的孩子,直到我看完這本書,我才知道,養育的目標是什麼?是幫助孩子成爲一個正派的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一個富有同情心、能承擔責任、關心他人的人!學會跟孩子談話時不要激怒孩子,不要對他們造成傷害,不削弱孩子的自信,讓他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有信心!理解孩子的觀點,幫助他們專注於解決麻煩!

《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解決我之前的期待,給了我答案!做個快樂健康的父母和孩子!在以後的日子裏希望我和兒子的相處能像書中的封面圖片的母女一樣溫馨和諧!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19

一本好書會深深的感動一個人的心靈,一本好書會造就一個人;一本好書會把人帶入一個包涵豐富情感的多彩世界裏……我就讀了這樣一本好書,它就是沈石溪動物小說《我們一起走,迪克》。

這本書把我帶入了充滿豐富情感的世界裏。在這個世界裏有一隻被遺棄的醜狗,他無家可歸,也沒有人收留它。而它遇見了在茶館裏賣唱的盲少年,從此開始了導盲犬的生涯。他們歷盡千辛萬苦從麗江來到春城昆明找到了留別已久的阿媽。可是,在那裏他們生活的並不快樂。於是,盲少年阿炯與醜狗迪克走上了流浪的道路,他們帶着彼此永恆的愛走向光明,走向屬於他們的地方……

這本書打動了我的內心深處,當你細讀這本書時,會產生憐憫之心。當我看到盲少年阿炯被剝奪了賣唱的權力時,你會爲阿炯打抱不平。憑什麼把阿炯趕出茶館?人們就是愛喜新厭舊,更何況阿炯是一個年滿十四歲的盲少年,你怎麼忍心將他趕出茶館?阿炯掙這麼一點錢多麼不容易啊,真是令人又可氣又可恨!看到這裏我會感覺到阿炯是一個命苦的孩子。

我也十分欣賞迪克,我覺得它是一條帥氣而又美麗的獵狗,在迪克的世界裏我看不到“醜陋”這個晦氣的詞語,看到的總是它老實的守在小主人身旁,做他的導盲犬。迪克深愛着它的小主人,它爲了小主人咬死了那隻它深愛的紅娜;爲了小主人它寧願在街頭賣藝;爲了小主人它甘願捱揍……

這真是一條好狗,一條值得人稱讚的好狗,一條可以把主人照顧的無微不至的好狗。

可是,他們就這樣帶着永恆的愛離開了,他們將帶着愛走向一個光明的世界!一個屬於他們的地方!

啊!讓愛走向光明吧!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0

《淘氣包馬小跳》之同桌冤家,這個故事的主人公路曼曼和馬小跳都非常可愛。

路曼曼與馬小跳是同班同學。路曼曼是班裏最聽話的學生,而馬小跳是班裏最調皮的學生,老師叫路曼曼看管馬小跳。他們原本是一對好夥伴,自從路曼曼把馬小跳的不良行爲的登記告訴了老師以後,他們同桌冤家的戰爭,就這樣拉開了序幕。挑起戰爭的基本是馬小跳,全副武裝,披掛上陣,頻頻向路曼曼發起進攻。一上數學課,路曼曼逮住機會就向馬小跳展開反擊。他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就這樣一部好看的同桌冤家的好戲出演了。

自從讀了這本書後,它讓我明白了: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1

假期中我讀了《西沙有飛魚 》,我特別喜歡這本書,因爲書裏講了許多我不知道的知識,所以我十分喜歡作者以自己獨特的經歷書寫着祖國瑰麗的山河美景和驚險而充滿趣味的旅程。

在書中,劉先平叔叔帶着我們來到南海,讓我們驚訝地看到了海鳥與飛魚觸目驚心的生存之道。在油婆記的大山中,劉先平叔叔又帶着我們尋找罕見的華南虎,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最使我記憶猶新的還是泰國的驕傲——大象的學校。大象學校裏性格不一、聰明伶俐的大象至今還活躍在我的腦海中,還有清邁回水灣的麥魚、天山的奇異景色與結在樹幹上的果子。

在這本書中,作者劉先平和他的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們一起觀察梅花山自然保護區的兇猛華南虎、與巨大的大象培養感情,是那麼和藹可親、看大象們表演的“疊羅漢”,是那麼精彩,一起狩獵兇猛的華南虎,還看見了檳榔接在又粗又壯的高高的樹幹上,結在樹幹的可可果—可可粉加上糖和香料就成了大家都喜歡的巧克力,結在樹幹上的果子——甜甜的菠蘿蜜,菠蘿蜜美麗的花和漂亮的果子都結在樹幹上,是多麼壯觀……

原來我只知道飛魚有翅膀,但我不知道飛魚的翅膀是怎麼形成的,讀了第一篇文章,我知道了飛魚的翅膀是有他的鰭進化成的。

原本我不知道有柳杉這種樹,讀了第二篇文章我才知道有這種樹,還知道了柳杉是做木雕的最好的木頭,還知道一立方米就五六千元。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2

必須想到過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樂。

——題記

這本書是全世界流傳最廣的名著之一。但一直沒有去看,原以爲會有枯燥的開頭和與現代合不上的對白,沒想到一讀就放不下了,欲罷不能。

書中我是喜歡基督山這個人物的,很真實的感覺。設身處地地想,如果我遭遇到他的遭遇,我也會進行復仇,但那不是上帝的手,而是復仇天使,是死神的手。

我看着他從天堂掉入地獄,看着他從雲端掉入地底,看着他從充滿希望到徹底絕望,看着他從一個充滿朝氣的青年變成一個心中充滿仇恨的復仇天使,看着他最終放下仇恨,找到幸福。

快樂對他來說是短暫,十四年的牢獄之災,使他的外貌,聲音,心性,性格也都發生巨大變化。他從墳墓中爬出來,恩怨分明,對幫過他的人進行報恩,對那些對不起他的人,施以報復。

人們總是不滿足語言現狀,不滿足於既得的幸福,可只有當失去時,才發現那份幸福是多麼的麋足珍貴。

我們總是埋怨學習的辛苦,父母的嘮叨,而我們卻不知道,學校是這社會上僅剩的淨土,父母的愛是世上最無私的情感。

他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事,最終終於看透世事,正如他對莫雷爾所說:“在這個世界上既沒有幸福也沒有不幸,只有一種處境和另一種處境的比較。必須想到過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樂。”那時怎樣的豁達,怎樣的胸襟啊!那時歷經磨難後得出的人生感悟。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3

餘嘗讀吳文木之《儒林外史》,其書儒者之種.種,光怪陸離,衆生百態,不一而足,或吝嗇,或迂腐,或勢利,或恬淡,或渾雅,比比皆是也。

吝嗇者如嚴監生之屬,迂腐者如馬純上之類,勢利者則五河縣人之流也,恬淡者如莊徵君,渾雅者如虞博士,文木老人皆述之以筆,其歷歷者如在目矣。

另有如五十五回述蓋寬及其鄰翁於雨花臺絕頂望江上舟船之往來,紅日之西墜者,愚竊以爲殆有謂也:其述江船之逡巡者,非謂時人之去而後人之來,寓述往追來之意者乎?而落日之謂非喻禮樂文章之頹廢也歟?噫籲兮,聊聊數筆而一至如是之思者,此所謂文木之高妙也。

夫難平者事也,無盡者欲也,而皆出於人,是知世間善惡,皆自人出。夫人者無有窮而欲者無有盡,功名富貴,朝夕掛念,焉之此虛妄之物終爲無益也?徒費盡心情,誤盡流光,莫如嘯傲林泉,梅妻鶴子,快然自足,極娛遊於終日也。

且夫古之君子,溫文爾雅,雍容敦厚,以正其身而推及人,行不言之教,助禮樂之聞,豈如文中之類,禮樂不行,教化不興,惟知皓首窮經以爲仕途,及仕則未知何謂仁義也,無論唐詩宋詞文章辭賦也,而盡日所見惟黃白之物,所聞皆爲官之道也。是以有泰伯祠羣賢畢至,以復舊時禮樂之教化者,實文木之喟嘆也。由是知之,八股之爲害甚矣!

嗚呼,聖道之不傳也久矣,禮樂之不興也亦久矣,而世人愚昧,不解名利之屬終爲虛妄,日追夜逐,靡有朝矣!夫庸知濯足滄浪,醉舞明月,伴藥爐經卷,自禮空王之樂也歟?餘既悵然,故雖有不才而敢不竭鄙誠以爲此文者哉?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4

《微觀世界》講的就是那些小昆蟲,生活中我們人類不太不太低頭去注意到的小動物們的世界。影片開頭卻不是小的世界,人們看到的是猶如一枚搖曳在天際的蒲公英籽的視角,法語童聲班合唱清澈聖潔,伴隨人們穿行雲端。字幕過去,鏡頭突降,撥開雲霧是生意盎然的原始草原,再快,再快,嗖忽間我們的世界降臨地面,擡頭再看時,原本高亢遼遠的天空已經被草莖四分五裂,童聲嘎然而止——我們終於來到了微觀世界。

接着是迅速切換的短鏡頭,半靜態的,對象是各個小世界的臣民,透明的,辛勞的,給人最爲生意盎然的一瞥。鏡頭再次拉開,如同故意吊觀衆胃口似的,男子的短暫獨白——事實上這部影片我沒聽懂一句臺詞或是歌詞——只是過場,無關緊要,讓人在小景深、虛影像間找尋剛纔豐滿的鏡頭、小世界的存在。實際上,鏡頭再次降低到草間,雨後初霽的勃發的草地,透射着陽光反射着草莖的串串水珠,音符般排列,被刻意快放了蒸乾的過程,不過沉浸在其中的人們的眼球定是毫無察覺,模擬水珠的背景樂太輕佻愉快,初出地穴的螞蟻太慵懶貪婪——小世界果然無處不在。導演慣用的手段,一是在每一組鏡頭切換的時候都拍攝一組遠景,緩慢的旋轉鏡頭,從遠處的山水掃過,搜尋的意思,看了幾遍就知道,他這種貌似衆裏尋他千百度的行爲,最終導致的還不是落在腳下的覺察,繞是有趣。

本片無以倫比的攝影技術,獨具匠心的拍攝角度,將森林下、草叢下的世界無數倍放大到你的面前,昆蟲、草葉、水滴無不纖毫畢現。竟成爲壯麗的奇觀。本片獲得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和最佳剪輯獎。你會驚訝於在我們的腳下,竟有這樣一個世界存在。這是黎明時分,在地球的某一處隱藏着星球般巨大的世界。茂草變成了森林。小石頭變像高山。小水滴形同汪洋大海。時間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時就像過了一天,一天像過了一季,一季像過了一生。想要探究這個世界。我們須先保持靜默。傾聽和觀賞這奇蹟。

《微觀世界》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審美上的意義,還有更多的是教育意義。它敦促人們:在不斷變換的社會環境下,永遠不要迷失了最初的美好,而要保持一顆質樸純淨向上的心。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5

讀完憩園,留給我的是一種沉重的氣息。是一種對人生的惋惜,對生命的惋惜。事物的發展看似平凡,卻怎麼也脫不了命運的擺佈。憩園裏的兩家主人,在這裏上演的是一曲命運的悲歌。

小說憩園以第一人稱我進入憩園的所見所聞所感展開,描述了憩園裏前後兩家主人的命運,看似不同,卻也相同。被同一根命運的繩子所牽引,演繹一場人生的悲劇。是無法擺脫,還是根深蒂固?

小說主人公我進入憩園,便與楊家小少爺相遇。從朋友口中得知,小孩時常進入憩園採摘茶花。也許是好奇,也許是由於同情,便有了我想打探出小孩的遭遇。楊家的命運便再次在此展開。

楊三爺是憩園原先的主人,靠着祖輩遺產過着安閒的日子,吃喝嫖賭,揮霍家產,使家裏一日日走入困境。爲了錢財,兄弟們商量着要把憩園賣掉,平分祖先遺留的最後家產。此刻的楊老三想要守護這份產業,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他的大兒子留學回來,代替了他在賣公館的合同上簽字。幾個月後,憩園便有了新主人。楊三爺的所作所爲引起了家裏人的不滿,大兒子恨他,並以極端的方式對待自己的父親,言語逼人,處處充滿着恨意,最終把父親趕出家門。妻子恨他,無法原諒他背叛自己,縱容自己的兒子如此對待父親。唯有小兒子,時刻想着父親的好,時刻想着要照顧父親,然而他還小,沒有強大的力量去做成這件事,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一段悲情的結束。

楊老三過慣了榮華富貴的日子,在社會上完全沒有生存能力,離開了錢的依附,註定是生命的結束。淪爲乞丐,住在祠堂,親人好友不相認,平時靠偷竊維生,最終被抓囚禁,因做不了苦工裝病,被送入病房,染上霍亂而死。

楊家小少爺心地善良,但卻也是擺脫不了悲慘的命運。父母親吵架,哥哥與父親反目成仇。自小,他在恨的周圍成長着,遭遇着那麼多的苦難。他只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就是父親能夠回來,一家人和和氣氣過日子,然而他的這個小小的心願也不能夠實現。是被什麼剝奪的呢?是一個人在祖輩的遺產中喪失了自己所造成的。

憩園的新主人,是小說主人公我的朋友。他是一個愛誇耀的人,有壯志,但卻不肯腳踏實地去做,也是在消耗光陰中過日子。他縱然自己的兒子一步步地墮落。因爲過於溺愛,導致了兒子最終的死亡。他的兒子小虎,在他前妻家裏人的教唆之下,憎恨自己的後孃,不愛學習,經常在外賭錢看戲。拿着父輩的錢,尋歡作樂。可以說小說中的小虎和楊三爺,是同一類型的人物。他們有着同樣的命運是不難而言的。

憩園的女主人是一個新式人物,她有一顆悲憫之心,她同情着一切不幸的人,她只希望人間能有溫暖與歡樂,哪怕是小說也好,她也希望有一個圓滿的結局。然而命運對她也是殘酷的,空有着丈夫的愛,卻得不到理解,兒子的恨意無法消除,努力做好妻子母親的角色,卻因出身的卑微,讓別人瞧不起。她是一個苦情人,在這樣的生活禁錮下,她是否又有勇氣走出來呢?如果沒有,就像巴金先生說的那樣,這位好心的女人,將來也會悶死在這個公館裏。

憩園裏上演了兩家主人的不幸,享受榮華富貴,帶來的只是一次次悲慘的命運。貪圖安樂,是以生命付出代價。憩園裏籠罩着悲哀的氣氛。縱使有美麗的庭院,縱使有安寧的環境,也不能讓人走出悲哀的命運。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6

故事開篇講述了一個名爲愛麗絲的女孩,在一次和姐姐讀書時意外的走入了書中的世界。在那裏,她經歷了許多在現實中所沒有的事。會說話的兔子,能變大變小的藥丸,以及會動的撲克牌,而當她陷入危機後忽然驚醒時,才發現這不過是自己的一個長長的夢……

合上書本,揉了揉疲憊的雙眼,我陷入了靜靜的沉思。小的時候看,覺得愛麗絲好幸福,可以進入書中的世界,即便那是一個夢。人都有夢想,愛麗絲的夢已經圓了她的夢想了嗎?當然,我們看這部書並不是單純的思考她的夢想。開始時,愛麗絲剛剛掉入洞中,原本以爲她會像一般的女孩子一樣大哭大鬧、沒了主意,但是我想錯了,她把自己堅強和樂觀的一面呈現給了讀者,讓我們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並不是一個懦弱膽怯的小女生。而後面在與撲克牌士兵和王后的交流中又顯出了她的聰明和勇敢。愛麗絲就是這樣一個女孩,讓我們看了她的故事後不由得去喜歡她,去因爲她經歷的跌宕起伏而心跳不止,去因爲她的逃脫困境而喜上眉梢……而就是這樣一個女孩,讓我想到了自己。我也有自己的夢,也曾經沉醉在夢境中喜悅或哭泣。而更想進入書中去體會那超出一般的快感。曾經以爲夢想是那麼的遙不可及,因爲夢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夢中的仙境到底有多遠?我真的能走到伸出手就可以觸摸的地方嗎?

想到這裏,不知什麼時候天空已經掛滿星辰,低頭看手中已經被自己握了很久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封面上的愛麗絲笑着和姐姐坐在紅紅的楓樹下,楓葉紅彤彤的灑滿一地……不由得笑了,和愛麗絲一樣的笑,她可以那樣勇敢樂觀,爲什麼我會不可以呢?夢境雖然遙遠,雖然並不真實,可是心卻是真的,只要有心,什麼事會做不到呢?再次仰望天空,眼神不會迷茫。北方的北斗星將會隨着季節而改變方向,而人生的方向不會因爲時間而改變。愛麗絲已經從夢中醒來,而我的夢想,則是剛剛開始……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7

有一種力量,叫做愛。愛能融化冰雪,愛能打開心扉;愛能讓自卑與孤獨消失得無影無蹤;愛還能讓一位老流浪漢爲素不相識的一家人支撐起一個溫暖的家。

故事發生在法國的巴黎。老流浪漢阿曼德返回他大橋底下的住所時發現他的住處早已被三個陌生的小孩給佔領了。他既驚訝又生氣,想把孩子們趕走。可漸漸地,他竟被這三個孩子的真誠打動了,他慢慢改變了自己的態度,與孩子們的媽媽共同支撐起一個充滿愛的家。

是啊!是愛,讓阿曼德從一位惹人厭的乞丐變成了一位和藹的老爺爺;是愛,使阿曼德對孩子們的厭惡轉換成無限的喜愛;是愛,讓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恢復往日的溫馨……

每個人的心,都可以成爲一臺愛的播種機,你播撒愛的種子,便會收穫更多意想不到的愛;你用心耕耘愛的沃土,碩果累累的秋天變回熱情地向你招手。書中的孩子們天真熱情,他們樸素的愛與真情給了阿曼德重新振作的動力。面對橋下的僵局,他們友善地給阿曼德騰出位子,並親切地稱呼他“爺爺”。他們的舉動把阿曼德深深地打動了。他在不知不覺中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家裏,爲這個家無私地奉獻出一切。

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將一個辛酸而感人的故事娓娓道來,愛與溫暖在字裏行間自然地流露。掩卷沉思,一幕幕往事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突然發現,生活中“愛”無時無刻不在給予我溫暖與力量:考試時,我的筆沒水了,同桌默默遞上她的水筆;作業做累了,媽媽悄悄地端上我最愛的水果;打籃球摔倒了,同學們爭相圍上來關切地問我有沒有受傷……

“橋下寒冷的風,吹不散一家人溫暖的愛。”這句話久久縈繞在我的心頭。無論多麼貧窮,無論多麼無助,都能幸福起來,這難道不是愛的力量嗎?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8

我很喜歡讀書,更喜歡一篇很短但令人感受不少的文章——《誰動了我的奶酪》,作者是一位醫學博士斯賓塞。約翰遜。

故事是這樣的:四個主人公的奶酪被分享一空後,兩隻小老鼠,能迅速適應變化,採取行動,而兩個小矮人則相反,直至過去了很長的時間,唧唧改變了想法,決心克服心中的恐懼,到迷宮中去尋找新的奶酪。而哼哼還在想奶酪爲什麼會消失,還在等着奶酪自己回來。再尋找中的唧唧明白了許多道理,並把他們一一寫在牆上。經過千辛萬苦,無數次失敗、迷路,終於找到了大量的新奶酪。他並沒有貪婪地去享用這些奶酪,而是決定只帶上一點點,再去尋找新的奶酪。

如果說我在生活中是他們四個中的哪一個的話,我想我是哼哼與唧唧的結合。我向唧唧一樣打算着未來的一切,準備接受變化,又像哼哼一樣當變化來臨時,用有些恐懼,不能按計劃支持下去。

如果我想要做哪個角色,那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唧唧這個角色,因爲我知道,只有不斷改變,不斷地調整和更新自己,才能在這個茫茫的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

我想《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啓發,很可能會改變我的人生,並引領我找到了另一個領域,取得我夢寐以求的成功。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篇29

做爲詩人,“大江東去浪淘盡”他文采飛揚,談笑風生;作爲官吏,“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他嫉惡如仇,愛民如子;作爲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他樂觀豁達,清逸曠遠。

蘇東坡的一生,命運坎坷,仕途崎嶇。但這不能阻礙他。王安石得勢,幾乎所有忠良賢能之士都棄官而去。蘇東坡在連上三書之後不出預料的被貶,但他絕不因此退縮他將新政的不滿與缺陷訴諸筆端去因此得罪了當權的羣小,遭到逮捕,險些喪命。但他說:“若遇飯中有蠅,仍需吐出。”於是羣小繼續對他進行欺負。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屢遭貶嫡。甚至被貶蠻荒之地海南島。

可是那些羣小自認可打敗蘇東坡的措施卻沒使那些小人達到目的。蘇東坡管理之處政通人和,他頗受百姓愛戴。他處處爲百姓着想。練習瑜伽,研究佛道,與高潔之士相交,訪山水,與高僧相研佛道。林語堂筆下這樣評價這位文壇鉅子:“蘇東坡始終富有青春活力。他雖然飽經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並沒變成尖酸刻薄。”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蘇東坡一生清貧但一世爲人坦蕩。回看那些羣小即使能保自己一世榮華富貴卻也不可能有蘇東坡半分的安逸。他們的生活充斥着算計與仇恨。其實所謂權力,所謂地位不過過眼煙雲,轉眼不見,又何必太爲權財所困。

在《蘇東坡傳》的序中,林語堂先生寫到“我寫《蘇東坡傳》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爲樂而已”,如果林語堂先生寫蘇東坡傳是以此爲樂,那麼讀《蘇東坡傳》也是一種快樂。可以從字裏行間讀出人物的個性,品嚐人物的喜怒哀樂,並從他的事蹟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啓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