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2W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1

你一定可以想像,我們經常滿懷絕望地問:戰爭有什麼不能和平相處?這一切破壞到底是爲了什麼?會問這問題,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爲止沒有人拿得出滿意的答案。爲什麼英國人的飛機愈造愈大,愈造愈精,同時又一直弄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爲什麼每天花幾百萬打仗,卻拿不出一分錢給醫學研究,藝術家或窮人?爲什麼有些人捱餓,世界其他地方卻有堆積如山的食物在腐爛?哦!人爲什麼這麼瘋?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精選16篇)

——《安妮日記》

散發着單純和安靜氣息的文字,安妮用最樸實的方式在我們面前解剖了戰爭,沒有所謂的正義,沒有所謂的利益,沒有所謂的分歧,只有人性中深深的瘋狂……讓文字,圖片,錄象帶我們回到寂靜中。

荒風從沙漠躍起,伴隨着裝甲履帶的轟鳴聲,是一陣陣婦女兒童的哭泣,是一次次士兵冷漠的臉,一顆顆難名破碎的心。從非洲的熱帶雨林到中東貧瘠的沙漠之地,從極北荒地的苔原到哥倫比亞荒蕪的山地,戰火不熄,烽煙難滅。

從遙遠的時代,人們就不斷的發動戰爭。但人們爲什麼而戰?膨脹的權力慾?極端的霸權?還是爲了追求財富和土地?爲什麼?要以他人生命爲代價?

爲什麼要破壞別國幸福的家園,爲什麼讓男人嘆息,讓女人哭泣…

--年西班牙一次知名的攝影展上,一張照片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照片是一個女孩,十二三歲,身上穿着補丁的衣服,戴着翠綠的頭巾,手中捧着一隻和平鴿,可眼神卻一片迷茫,一片彷徨,那是對生命的無奈,還是對和平的渴望?

照片下有標題:攝於巴基斯坦加沙地區。

這幅照片我端詳了一遍又一遍,我忽然感到自己的心彷彿糾結起來。她同安妮一樣,無辜地被捲入戰火,驚懼每天折磨着他們脆弱的神經,而世界上,仍有許多人,在承受着戰火的煎熬,而我們卻無能爲力。

--年,烽火在巴比倫上空燃燒,敢於挑戰美國權威的伊拉克很快被擊敗。但戰爭的災難並非只青睞戰敗--x的反抗與襲擊,依然迫使美國駐軍於此,時至今日,有多少美國大兵血撒異域!三年戰爭,兩個輸家!

死去的士兵們,他們之前可能是跳街物的嘻哈男孩,有的有了心愛的女孩,有的已經結婚,他們本該在家鄉的酒吧與朋友喝着啤酒聊天,牽着愛人的手漫步於林蔭小道。可是,命運卻被定格在了瞬間,僵硬的身軀,彷徨的眼神,迷離的淚水,衝突的雙方,血與淚的過揚,你既無怨,我亦無悔,當伊拉克人用生命捍衛尊嚴時,美國士兵也在用生命捍衛着大國的霸權。

何時,何地,你我的眼中能沒有仇恨,手執橄欖枝屹立夕陽下,讓夕陽將彼此身影拉長,讓微風拂亂彼此的頭髮…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2

關於戰爭題材的書和電影並不少見,它們或鋒利或殘忍,或血腥或壓抑。這一本記錄二戰時期猶太人真實處境的13歲少女的日記中,並無一處暴力殺戮的篇幅,看後卻叫人淚盈眼眶,絕望到心底裏去。這些被少女默默記錄下的文字,無聲地抗議着人類因野心膨脹而引發的戰爭惡行,用戰爭所帶來的無法修復的毀滅警示你我。

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少女,在父母的庇佑下平安健康地成長。就像你我都經歷過的花樣年華,上學、聚會、玩耍……然而從某一天開始,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當你我依然放肆地揮霍青春時,命運卻同她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她的人生因此衝出軌道,滑向未知,而這一切僅僅因爲她是猶太人。

在那個時代,數不盡的猶太人在街上、家中被逮捕。孩子放學回家發現父母不在了,父母回家發現孩子不在了……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政策讓所有猶太人惶惶不安。她同父母、姐姐、陌生人隱居在公司大樓裏一個暗無天日的祕密小屋中。爲了躲避慘絕人寰的種族殺戮,他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生存,一個沒憋住的噴嚏都會出賣他們,招致厄運。安妮甚至不知道戰爭是什麼樣子,就開始了看不見盡頭的躲藏生涯。

然而13歲的安妮,正是成長髮育的黃金時期。在那個最有想法、最渴求表達、最需要陽光和自由的年紀,一切都成了奢侈。5個成年人、3個青少年,共同在一個缺少氧氣的小屋裏生存。剛搬進小屋時,故事的基調雖不至於歡快,但每一天的生活還算新鮮有趣。那臺可以收聽bbc的收音機、節假日梅普的小禮物都帶來了驚喜,飯桌上每一個人都有趣事可以分享。然而,隨着屋外戰況愈加嚴重,屋內的枯燥和壓抑磨蝕了每個人的脾氣,由最初的禮貌、客氣、忍讓變爲了自私、爭吵。再後來,那塊稍大一點的黃油給了誰,誰的飯菜吃得最多,甚至連上廁所的時間都要斤斤計較。而成長在和平年代的我,無法想象生活在這樣毫無新意卻又提心吊膽的日子裏會是怎樣的感受。

青春期的安妮的真誠和敢於表達在屋子裏其他人的眼中成了任性和喋喋不休。她苦於無人理解,同時好奇自己身體的變化。她渴望父親更多的愛,不滿於母親的苛責。我看着她,就好像看着過去的自己。有些時候我會因爲安妮對待母親的方式感到心酸又愧疚,因爲我也曾用刻薄的言語回擊愛我的人,用冷漠和拒絕來逃避他們的親近,忽視了關愛。值得慶幸的是,大多數人都有機會彌補青春期的叛逆,因爲我們有機會成長、蛻變,而後得以理解親人的愛並回報他們。然而可憐的安妮,卻永遠停在了那個階段。

在祕密小屋躲藏了近兩年後,他們終於看到了戰爭結束的勝利曙光。盟國開始反擊了。然而命運再一次視安妮的祈禱於不顧,他們被告發了。對受難者來說,最悲哀的莫過於在戰爭即將勝利之際罹難,就如正盼着孫兒出生的祖母,卻在聽到嬰兒的第一聲啼哭前驟然離世。

安妮曾說,我不願像媽媽和其他女人一樣,嫁人生子,然後被忘記,我想要名垂千古。這是整篇日記唯一讓我稍感欣慰的地方。因爲她做到了,並且做得很出色,不僅名垂千古,更是感化了千千萬萬人,我們將永遠銘記戰爭的痛苦,珍惜和平。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3

也許大家都讀過《安妮日記》,我也早已看過,只是因爲被主人公安妮寫作的熱情和生活的 信心所折服,再一次捧起了這本書……

主人公安妮原本和我們一樣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可是一場戰爭使她不得不隨父母一起逃命;隨後,他們在父親公司大樓的密室裏安下了身。在密室度過的日子裏,安妮只能靠寫日記的方式打發時間,隨着時間的消逝,每天一記已經成爲了必不可少的任務。漸漸的她喜 歡上了寫作。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經過她的筆下,就變的充滿了奇趣。

不幸的是,在1944年8月,納粹警官抓走了藏在密室的他們;幾個月後,安妮和姐姐都染上了“風寒”,這是一種可怕的病,沒過多久,姐姐去世了,由於失去了身邊唯一的精 神支柱,安妮在幾天後,也靜靜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可憐的安妮!如此不公的離開了這個喧鬧雜亂的世界,但她留下的確是最美好的心聲。記得她曾說過一句話:“只要我還活着,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只要這一切還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她還留下了我們琢磨不透哲理與未來的守望,和她對日記的戀 戀不捨……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4

這星期,我閱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安妮日記》。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名叫安妮?;弗蘭克的女孩,她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爲了躲避納粹的迫害,安妮和她的家人朋友們躲進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間密室裏。他們在密室裏生活了整整二十五個月,期間安妮把她在密室中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在了她的日記本上。通過她的日記,我看到了一位純潔、樂觀、堅強、富有理想的少女形象,她對戰爭、宗教、生活的種.種思考,無不令我爲之佩服。

安妮在日記中無數次提問:“戰爭有什麼意義?人爲什麼不能和平相處?這一切破壞到底爲了什麼?這樣的生活什麼時候能結束?”從她的言語中,我深刻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能夠活着是多麼的不容易。在這樣的環境下,安妮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絕望,她不斷地鼓勵自己要堅持,要堅強。

我最喜歡安妮說的:“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雖然密室的生活令人時刻提心吊膽,雖然安妮和她的家人時時面臨着死亡的威脅,但是安妮從不放棄希望。她溫暖而樂觀,堅持自己的愛好,她渴望能接觸外面的世界,希望自己能成爲一名記者或作家,她不斷在爲自己的理想努力着,與命運和困境作不懈的鬥爭。

相比安妮,我們現在小朋友的生活真是命運多了。我們生活在和平幸福的時代,可以嘗試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在陽光下自由地呼吸。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有的和平歲月,好好學習,積極向上,爲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5

我非常喜歡看課外書,特別是青少版的美繪本《安妮日記》。內容是德國人殺猶太人,一提到這裏,我覺得奇怪了,德國人爲什麼要殺猶太人?我一查才知道,原來是因爲德國納粹覺得日耳曼人是高貴的種族卻沒有應得的財富,猶太人的血統低劣卻掌更多

我非常喜歡看課外書,特別是青少版的美繪本《安妮日記》。內容是德國人殺猶太人,一提到這裏,我覺得奇怪了,德國人爲什麼要殺猶太人?

我一查才知道,原來是因爲德國納粹覺得日耳曼人是高貴的種族卻沒有應得的財富,猶太人的血統低劣卻掌握了太多的財富。我認爲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世界應該是和平的,沒有戰爭的,請不要傷害自己的同類。

日記中的小女孩是一個心地善良,活潑可愛,個性率直,同時又多愁善感。她有主見,愛思考,不會輕易受別人影響;她堅強,有毅力,在受到責備和委屈後,仍以微笑面對生活。她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我應該向她學習。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6

戰火紛飛的歲月裏,她,被視爲異類,僅僅是因爲她是一個猶太人,便令她死於非命,像是 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在對春天的憧憬中凋謝了。

安妮是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對生活充滿了幻想和希望,她的命運像是一幅帶着壓抑色彩的油畫,讓人感到悲哀。她每天給那個神祕的吉蒂寫信,透過一扇不常開的小窗子來觀察這個世界並記述着她對一切的想法,還幻想着成爲一個作家或記者,可惜的是還未等她走出這個牢籠,便被瘟疫奪去了生命。她的悲劇也是給每個人的一個警鐘,是一個凝結着太多太多鮮 血的教訓。

安妮很天真,她一直盼望着戰爭的結束,又像是一個真實的記錄員,不斷地從小窗戶中瞭解外面並一一記錄下來,她想用她的日記來告訴人們種族歧視的不該,在她的日記中也流露着憤怒與恐懼卻依舊寫道:“世界雖然這樣,但我還是相信人在內心裏其實是善良的”。也許她永遠也想不出自己會被出賣而進入一個永恆的噩夢吧,只留下這本日記,記載着她的痕跡。

在這個和平的年代,也許戰爭早已遠離,但請每個人銘記這段歷史,記住這個慘痛的教訓。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7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句話是讓我們互相關愛,可我卻從《安妮日記》中讀出了痛苦,但又發現了痛苦中的一絲微笑。雖然那微笑多麼渺小,但卻給猶太人帶來希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侵略了荷蘭,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清洗。當安妮的姐姐瑪格特收到了通知單,大家爲了安全,躲到了公司的小屋裏。在屋子裏,同爲猶太人的達思一家也躲了進來,過着暗無天日的生活……

在祕密的小屋裏,大家都無時無刻的擔心着,可是安妮卻總是用微笑面以戰爭,面對痛苦,面對全世界。雖然她也是個猶太人,但她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讀書。她在日記中說到:我常常問自己,要是沒躲進來,要是我們都遇難了,那就不會受那麼多苦,不會連累那些保護我們的朋友,不也挺好嗎?不,不對。我們還想活下去,還想自由、幸福的活下去!看啊,安妮是多麼替人着想啊,但又多麼渴望活下去,不過,作爲猶太人,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在此,我深深地感到了希特勒犯下的罪惡和猶太人的無辜。安妮躲在祕密小屋時,她也會害怕,但她卻相信未來是美好的,和平的,只是她等不到這一天來到了……

所以說,我們是幸福的,是幸運的,可是當今世界上,能像安妮一樣樂觀的人又會有幾個呢?可是我就比較樂觀,爲什麼呢?事情是這樣的:

新學期新氣象,我們班來了一個轉學生,名叫來孔寧。我早就跟她打過交道了,發現此人“知識淵博”、“才華橫溢”,算得上“女強人”。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我們幾個好學生被“冷落”了,大家都有點不服氣。可是我轉念一想:既然多了一個對手,就又可以學“知識”了。所以我相信,也許我們不會成爲好朋友,但我們卻可以把優點放大,把缺點拋棄,成爲學習上的對手,充當別人的吸塵器,把好處“吸”過來

總之,《安妮日記》裏的安妮是個永不放棄的女孩,她堅定的微笑讓我明白了生命的含義,就是:痛苦像雪球,你越想遠離它,它就越滾越大,把你壓迫。只有陽光能融化它,這道陽光就是——微笑。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8

安妮·弗蘭克本是一名普通的猶太少女,與父母,姐姐一家四口過着富裕的生活。但這寧靜的一切很快就被一場戰爭打破。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權執政後,開始了對猶太人慘無人道的迫害。爲了家人的安全,安妮的父親不得不帶着家人來到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躲避危險。在這裏的生活雖然不如從前自在,但在這裏,安妮仍然度過了一段愉快的學校生活。

1942年7月,情況更糟了,在德國納粹的迫害下,爲了避免遭受納粹警察的逮捕和屠殺,安妮一家與同是猶太人的凡·丹一家以及一名猶太醫生杜瑟爾,躲進了書中被稱作“密室”的地方。開始了長達二十五個月的“祕密”生活。直到1944年8月4日遭人檢舉被送進集 中營。

這本書以一個十幾歲的少女的視角講述了二戰期間密室中的人們的生活實錄。在白天,爲了不被別人發現,他們不能隨意走動,不能大聲說話,甚至不能上廁所。每天,安妮都 會擔驚受怕,密室外戰火不斷,炸彈就在他們身旁炸開,死亡的威脅,被發現的恐懼。因爲戰爭,因爲人性的醜惡,安妮這個應該在陽光下自由奔跑的孩子不得不蜷縮在密室的一角瑟瑟發抖。因爲戰爭,讓昔日美好的世界變得滿目瘡痍。死亡的陰雲籠罩在密室中的每個人身上。在這裏,人性被壓抑,甚至開始扭曲。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是不斷,每天能活着醒來 就是最大的幸運,就連呼吸一口新鮮空氣也奢侈至極。

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安妮的內心深處仍保留着人性中最美好最柔軟的一面。“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 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擡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美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

雖然命運帶給了安妮許多苦難,但是依然歷練了安妮的品格,她學會了去直面自己的缺點。在密室生活的兩年多的時間裏安妮逐漸成長爲一個心裏十分成熟,對生活有着深刻感悟的人。她豐富而美好的內心世界就像是綻放在戰火中的花朵,儘管眼前是黑暗,但從來 沒有放棄對光明的期盼。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9

《安妮日記》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猶太少女在戰爭中發生的事情。

安妮出生在德國的法蘭克福,到了十三歲的時候,德國已經侵佔了荷蘭,安妮一家和彼得一家還有杜瑟爾醫生躲進了公司內的密室,來逃避危險,他們在密室的生活非常艱苦,爲了不讓警察發現,窗戶全部釘上,白天不能有一點響聲,他們的一點食品都是公司內部的員工偷偷提供的,他們的生活是極其的枯燥和煩悶的,這裏沒有陽光沒有快樂只有飢餓、恐懼和病痛不斷的折磨着他們,不停的轟炸也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他們的處境非常危險。他們居然能在這麼艱苦、這麼危險的條件下仍然敢於面對現實生活,對生活充滿着信心。而我平時遇到一點困難就不敢面對了。

我應該好好學習學習他們這堅強不屈、敢於面對現實的精神。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10

我把《安妮日記》讀完了,我今天不寫希特勒和猶太人,而來寫寫裏面的快樂小天使――安妮。她實在令我無法忘懷,她那燦爛的笑讓我難忘,她與母親的吵鬧令我難忘,她悲傷時的痛哭更加令我難忘......

我總覺得她跟我的脾氣一摸一樣,)都喜歡大吵大鬧,(當然也跟我一樣喜歡和爸爸媽媽頂嘴,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我每天快快樂樂的生活心情都能那麼好。而她卻每天都愁眉苦臉的一點也不快樂,我讀書的時候一直在想:如果她沒有出生在那個時代的話那會不會是另一個我呢?這個問題我始終想不明白。可是我知道我就是我沒有一個人可以代替。當然我不會爲了這個問題而每天愁眉苦臉,你肯定仍然是會看到每天快樂的我哦!

每個人都是個天使只要做好真正的自己,不去爲了學習而痛苦、不去爲了問題而悲傷、不去爲了親人而長吁短嘆,記住只有做好真正的自己,生命纔會更加精彩!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11

從這本日記中,我們看到一個純潔、率真又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們對她孩子氣的頑皮、倔強、焦躁、苦惱感到理解和同情;我們更爲這樣一個年僅十四五歲的孩子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身處逆境卻不屈服、不沮喪,反而勤奮學習、懷抱理想的頑強性格感到欽佩。她在日記中記載的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恐懼、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是法西斯罪行的鐵證。特別令我們感動的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醜惡暴露無遺,世界正在變成荒漠的可怕現實,感到無比痛苦的同時,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於失敗,反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用汲取知識、精神上的充實,彌補物質的匱乏,追求心靈世界的最大自由。這些文字出自一個幾歲的孩子之手,不是更給人以鼓舞嗎?

安妮的故事,就像是一個天然的電影劇本,它承載了人類所有的美好詞彙――樂觀、信念、感恩、勇氣和愛。

安妮,你讓我們知道,溫暖,美好,信任,尊嚴,堅強;你讓我們知道,頹廢,空虛,迷茫,不過是糟踐自己;你讓我們懷念,你讓我們振作;你讓我們知道,要好好去愛,好好生活。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12

《簡·愛》是英國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們普遍認爲《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詩意的生平寫照”,是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

小說主要內容是女主人公簡·愛的成長曆程,她從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媽家,不平等的待遇讓她飽受欺凌。成年後,她成了桑菲爾德貴族莊園的家庭教師,她以真摯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贏得了主人的尊敬和愛戀,但她爲這段婚姻又付出了難以計算的代價,但自始至終她都一直堅持着自己的信念,執着自己的理想與追求。

簡·愛的父親是個窮牧師,當她還在幼年時,父母就染病雙雙去世。簡·愛被送到蓋茨海德莊園的舅母裏德太太家撫養,裏德先生臨死前曾囑咐妻子好好照顧簡·愛。簡·愛在裏德太太家的地位,連使女都不如,受盡了欺侮。一天表兄又打她了,她回手反抗,卻被舅母關進紅房子裏,她的舅舅裏德先生就死在這間屋子裏。她被幻想中的鬼魂嚇昏了。重病一場,過了很久才慢慢恢復健康。

簡·愛從小到大雖然吃盡了苦,但是卻始終堅持着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她身邊的人、事、物不知改變了多少次,但是,最終惟一沒有改變的就是她真摯的感情與高尚的品德。雖然她只是個很卑微的人,根本不起眼,但是她的所作所爲卻讓人深深地感動着。

貝西·利文是蓋茲海德府裏一個有同情心的女傭。經她照料康復後,簡·愛被送到五十英里以外的勞渥德學校。儘管學校的生活十分艱苦,但總的說來,在經歷了蓋茲海德府的痛苦日子之後,這倒使她感到寬慰。簡得到了一位名叫坦普爾小姐的友善幫助,功課學得很快。災難降臨了,一場時疫奪走了勞渥德女子學校一些姑娘的性命。這導致上級對該校情況進行一番調查,以及隨之而來的某些改善。

簡·愛在這所學校當了教師,但在十八歲時離去,爲早慧的阿黛勒·瓦朗擔任家庭教師。阿黛勒·瓦朗住在米爾科特附近孤零零的桑菲爾德莊園裏。

簡·愛在勞渥德學校學習,後來因爲生活所迫,去當了教師。但是在這所學校裏,根本就是讓我們看透了醜惡。這所學校裏的孩子十分艱苦,而且,一場可怕的瘟疫奪走了簡·愛好朋友的生命。簡·愛十分悲痛,但是學校的人卻置之不理。任他們痛苦的死去。她又怎麼做得下去呢?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13

武松殺死了西門慶,就被髮送了孟州充軍,又在十字坡結識了張青和孫二孃。但是這些都不夠精彩,唯獨這集裏的武松醉打蔣門神最爲精彩。

本集中,武松爲了個人的友誼而去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這兩點,就知道他有着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蔣門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裏找茬,然後把蔣門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這能證明武松是個粗中有細的人。

他在挑逗時還可分成幾個細節,三次換酒,之後說讓蔣門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飽不讓,就和他們打了起來(這裏包括蔣門神)。

他在禽了蔣門神之後,又怕他告官,在說要求蔣門神的第三件事時,卻怕他告官和以後再把快活林奪回來,所以讓他離開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開出武松多麼的細心。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14

讓閱讀成爲習慣有一種習慣,穿越歷史,歷經滄桑,因爲終有所成,所以永不褪色。——題記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人生短短几十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當垂暮之年,回憶過去種.種作爲,不禁潸然淚下,後悔當初的年少輕狂,但爲時已晚。對於我們來說,唯一的幸運便是我們手中還擁有一份相對其而言比較充足的時間。眼下,我們最明智的選擇就是珍惜時間,好好讀書。

千古詞人蘇東坡有詩曰:“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由此可見,書的好處有多大。多讀書,不僅可以拓寬視野,還可以修身養性。書讀得多了,自然就會領悟人生的真諦,懂得品味生活的美好。沉浸在淡淡的墨香中,去享受陶潛“採菊東籬下”的悠閒自在,去領略李太白“天子呼來不上船”的豪邁清高,去欣賞李易安“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純潔爛漫,去學習陸放翁“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的愛國情懷。沉浸在歷史的清香中,流連……

高爾基曾經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確實不錯,但書籍也有好壞之分。樂讀好書,會受益匪淺,甚至會一生受益;偏愛不好的書,會影響人生的航向,甚至會誤入歧途。所以說,不僅要好讀書,還要讀好書。讀文學書,可以提高個人修養,打造文學功底;讀科學書,可以活躍思維,培養創新意識;讀旅行遊記,可以開闊視野,增廣見聞。這三類書,皆有益處。

讀書的時間,就是這樣一點點擠出來的。面對現實繁複的世界,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最好的辦法應該就是讀書。從書中,隱約可以看到這樣一幅畫面:陶潛滿目憂傷的樣子站在菊花叢中,一襲青衫,一壺濁酒。無限惆悵,借酒消愁後皆雲飛霧散。讀史以明志。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點點星辰,朵朵奇葩,座座城堡,無不散發出迷人的光芒。四大名着無疑是中國古代文壇上最亮麗的一朵奇葩。三國亂世,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代梟雄曹操,是治世的能臣,亂世的奸雄,他胸懷大志,從容不迫,卻飛揚跋扈,縱橫恣肆。仁者劉備,寄人籬下,一味謙恭,但他知人善任,用人唯才。千古良相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鬼神不測之機。空城妙計、巧借東風,無不彰顯他的亙世才能。紛爭戰亂,爾虞我詐之間,尋找爲人治世之道,安邦治國之理。浪漫西遊,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方纔取得真經。

人生就像西遊,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歷苦難的磨礪是不能看到天邊絢爛的彩虹的。悽美紅樓,寶黛的愛情悲劇正因封建社會的落後所釀成的,無奈讓黛玉抱憾終生。所以,社會在進步,思想也要緊跟時代潮流。仗義水滸,一百零單八將齊聚梁山,奸臣當道,他們無懼無畏,爲兄弟而戰,爲正義而戰。即使結局悲慘,可過程不也轟轟烈烈嗎?兄弟與正義不可拋棄,不可放棄,更不可背叛。陽光肆意地灑向大地的每個角落,和煦的春風颳過,帶走了冬日的寒冷,帶來了希望。柔美的小花,在嫩綠的小草的襯托下,五顏六色,分外妖嬈。

捧一本好書,靜坐窗邊。窗外河裏的冰,好似被一縷陽光腐蝕得解凍了。潺潺的溪水劃過心房,不僅吟道:“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多麼美好的意境啊!陽光炙烤着炎熱的大地,蟬鳴穿過蔫頭耷腦的綠葉,劃過耳畔。在夏天這種快節奏、亂旋律的生活裏,尋一棵古柳,靜坐柳蔭下,默讀一本好書,即使再熱的天氣,心也會平靜水。秋風席捲,吹落了枯萎的落葉。看那蝶舞秋風,別具韻味。黃昏時分,坐在草地上,品味唐詩宋詞的韻味,任憑“夕陽無限好”,卻已近黃昏。暮色蒼涼,心如止水。冬天在落葉的呼喚下,終於邁着優雅的舞步款款走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開”。一夜之間,滿樹枝頭已經盛開了一簇簇潔白的花朵。白色。冷漠。淒涼。不禁想起“花落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黛玉,你是否後悔過你的癡情柔腸呢?穿越五千年的悠悠歲月,回到現代紛繁複雜的的世界。黎明,車水馬龍。夜晚,燈紅酒綠。尋找一份心靈上的淨土,可謂難得。此時此刻,如果去野外,一個空氣清新的地方。讀一本好書,就等於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聽那潺潺流水,嗅那淡淡花香,黃昏時分,看百鳥歸巢。這應該是一種心靈上的享受吧。當職場失意,跌落在人生最低谷時,找尋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伴着陣陣鳥語,閱讀勵志的書籍,看那細水長流,會覺得人生雖曲折變化,但只要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總會成功的。從此,在工作上兢兢業業,領導和同事好評如潮,事業蒸蒸日上。只緣於那本書的精心開導。

當很長一段時間,總是三點一線地來回,重複地做着一件事情,感到厭煩的時候,不如停下來休息一下。心平氣和地捧着一本書,津津有味地閱讀,當你在這本書中迷失自我時,你便會忘記工作的煩惱,腦海中只有故事的情節是怎樣的扣人心絃,故事的結局是怎樣的美好,所有煩惱,通通拋到九霄雲外去了。當好奇心不期而至,面對各種各樣的科學問題無以作答,這時,如果有一本關於科學的書籍,便會如飢似渴地讀起來。遨遊科學的海洋,強烈的好奇心終於得到了滿足。當感到累,想一個人去長途旅行,行李已經收拾好,但卻無從選擇目的地的時候,會覺得自己這些年雖然一直在辛苦工作着,但除了對工作的事情瞭如指掌外,似乎,一無所知。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這時,不妨找一本旅行遊記或風景指南一類的書來讀,當閱讀得知某地的名勝吸引的遊客以億計數時,絕對會歎爲觀止的。就這樣,訂上了機票。一個人的旅途中,有書爲伴,不覺寂寞。當因爲一點小事生氣時,便會突然想起書中的一句話:生氣時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頓時會覺得生氣是毫無意義的,是沒有絲毫積極作用的。然後心頭的濃煙繚霧就會散去。

不管是在混亂的戰爭歲月,在貧苦的封建社會,在繁華的開元盛世,還是在紛繁複雜的21世紀,始終有人不離不棄地以書爲友,與書同行。古有孫康囊螢映雪,他家境貧苦,卻勤於讀書。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孫康就是一個樂於讀書的人。東漢時期,孫敬懸樑刺股,以警醒自己。天道酬勤,他終於成爲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近代有林海音,着有《竊讀記》,她少時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就會衝進書店,不,是衝向書店,然後“偷偷”進入書店,並躲在人羣裏看書,還得時刻關心着書店老闆是否注意到自己。有時也會感到飢餓,但她把書籍作爲精神食糧,如飢似渴地讀書。這也是後來她如此出色的原因之一。林肯,是美國曆史上最受愛戴的領袖,也是至今美國人仍然念念不忘引以爲榮的偉大人物。林肯有年家境淒涼,到學校受的教育加起來不到一年。他的仁慈、智慧和卓越的能力基本上是自學成才。小時候,林肯沒機會上學,每天跟着父親在西部荒原上開墾、勞動。他放牛、砍柴、挖地時懷裏也總揣着一本書。當他得知鄰居家有許多藏書之後便去鄰居家借來了一本《華盛頓傳》,休息的時候,一邊啃着粗硬冰涼的麪包,一邊津津有味地讀書。晚上,他在油燈下常常讀書讀到深夜。少年的勤學苦讀,是後來他獲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基礎。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廣泛而深遠。”書籍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實現了一位又一位有志者的夢想。書籍使人類從無知到有知,從有知到好知,從好知到樂知。書籍培養了各行各業的有用之才,推動了人類思想的快速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巨大貢獻者。不必驚歎於他人的出色才能,不必厭惡自己的過分愚笨,因爲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你,與衆不同的,獨一無二的。“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善讀,可以,醫愚。如果你還有一顆上進的心,如果你還想超越某人,如果你還希望變得智慧,如果你還想保持一顆平靜的心,那就讓閱讀——成爲一種習慣。“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現在,你可以選擇贊成閱讀,抑或是反對。但在絕版的青春裏,不能猶豫,更不能選擇一個錯誤的選項。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15

終於讀完了華裔女作家伍綺詩的小說《無聲告白》(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一部極其壓抑的關於異族通婚的小說,通篇的壓抑讓我難以忍受。

小說以莉迪亞死了爲線索開篇,莉迪亞是詹姆斯。李先生家裏的大女兒,也是他們寄予最大的希望的一個孩子,母親瑪麗琳因爲奉子結婚未能實現的職業女性的理想,通通傳遞給了莉迪亞,使莉迪亞變成了那個完全不是自己的自己,直到有一天,她失蹤了、死了,瑪麗琳還是沒有覺悟女兒的死,是因爲這個家庭,這份沉重到無法釋懷的希望殺了她。

這本書讓我看到身爲母親,在一個家庭裏的位置何其重要,只有一個陽光,積極的母親才能夠成就健康向上的孩子們,也只有這樣的母親才能夠讓一個家庭充滿凝聚力,瑪麗琳婚後的生活在別人眼裏或許是幸福的,但是對於她的內心,卻始終充滿掙扎和痛苦,這份揪扯讓她失去了作爲母親的敏感,失去了和孩子們成爲朋友的可能性,她終究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的,身爲母親,我想她是失職的,因爲她並沒有真正成爲孩子們精神世界、成長路上的那個最好的陪伴,而只是一個不稱職的主婦。

很遺憾,這個家庭的男主人華裔大學教授,詹姆斯。李是一個內心壓抑的男人,爲了逃避他人對這個異族通婚家庭關注的異樣目光,他讓孩子們失去了每年假期旅遊的機會,並完全放任自己躲避在安全的世界裏,這樣的母親和父親用行動不斷的提醒着三個孩子他們的特殊性。當然,詹姆斯的壓抑來自於他從小的生活環境,這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作爲生活在美國的華裔底層,詹姆斯的父母承受了巨大的生活和精神壓力,這份壓力也毫無意外的傳遞給他們的孩子詹姆斯,雖然他有幸寄讀在貴族學校,但是他永遠都知道自己是低人一等的,而這種感覺終將成爲他生命中最深刻的烙印,影響他一生。

身爲一個哈佛大學肄業女大學生,莉迪亞的媽媽瑪麗琳的內心始終有難以釋懷的遺憾,遺憾自己沒有完成的學業,遺憾自己變成了一個家庭主婦,她是那麼渴望被這個社會的認可,那麼渴望能夠成爲完全的自己。在莉迪亞只有5歲某一天的早晨,瑪麗琳消失了,我無法明白她爲什麼會選擇這樣的方式離開家庭和孩子去追尋所謂的夢想,身爲母親的我更是無法理解她怎麼可能就這樣離去!因爲任何一個有愛的母親都是無法主動的放棄她心愛的孩子的,更何況家裏還是一兒一女兩個孩子需要她的照顧,哦,或許也正是因爲這兩個孩子帶來的繁重家務,讓她不勝其煩,所以,她纔會想要逃離。我一直相信,當你帶着愛去做家務的時候,那就是愛;當你帶着厭煩去做家務的時候,那一切真的就變成了煩擾。

瑪麗琳離開了,因爲她想要去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和自己的定位,但是這種離開是自私的,此刻的她已經不是孑然一人,那段離開家的日子成了全家人的噩夢,不辭而別的妻子讓詹姆斯從戀愛伊始就恍惚的所謂自己的"不值得"變成了現實,畢竟那是一個還有很嚴重的種族歧視的時代,小個子的華裔男人在那種文化裏永遠顯得那麼特別和尷尬,瑪麗琳給予他的愛情曾經讓他重生,卻又始終令他忐忑,所以當瑪麗琳突然不辭而別的時候,這個男人的自信被摧垮了。當然,母親的離去受到傷害最重的一定是兩個孩子,內斯和莉迪亞,他們失去了對生活的信任,變得驚恐萬分,母愛所能給予的那份成長的安全感在那一次出走事件中完全的被剝奪了。

所以,當瑪麗琳回家時候,全家人並沒有欣喜若狂,而是變得小心翼翼,敏感的孩子們容忍母親每天的不做飯,容忍母親提的任何要求,尤其莉迪亞,容忍並接受母親把全部人生的希望都寄託在自己身上,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又一次相信,娶老婆必須要娶一個情商高的女人,一個能爲自己和別人負責任的女人,只有一個心智健全的女人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母親,而瑪麗琳真的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雖然她爲了這個家庭完全失去了那個年輕時的自我,可是這份失去給予她的不是愉悅的對生命狀態的接受,而是讓自己永遠的變成了一個受害者,這種受害的心情毀掉的何止是自己的人生,詹姆斯幸福嗎?當年娶了一個如此愛他的白人妻子是喜悅和深情的,但在漫長的婚姻生活裏,這個女人的表現卻擊敗了他們共同創造的這個家庭、這個家庭裏的每一個人,當然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詹姆斯覺得妻子就理所應當被丈夫養,這種思想源自從小看到母親做工的辛苦,他以爲丈夫養家是對女人的救贖,殊不知正是這種思想最後害了瑪麗琳,最終更是傷害了他心愛的女兒莉迪亞,所以異族通婚是一件絕對需要慎重面對的事情,因爲它包含的不僅僅是愛情,還有兩種文化的融合,而這種融合可能需要一輩子的時間。

莉迪亞最後變成了一個敏感孤立的姑娘,她和兄妹們的長相遺傳了爸爸的東方人面孔,媽媽的藍眼睛,那個樣子在70年代的美國,她只能被稱爲"東方女孩",長相上的特別,鑄就了她內心的孤立,而母親近乎瘋狂的管教和期望更是勒的莉迪亞喘不過氣來,她沒有自己的時間,也就完全失去了業餘社交的可能性,這個女孩太多內心的痛苦無以表白,最後統統化作了"無聲告白".

莉迪亞在哥哥內斯即將要去哈佛上大學的時候,自己選擇了離開,因爲哥哥原本是她最堅定的依靠,她無法想象沒有哥哥的日子。

孤立的她,沒有勇氣去面對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抑的家庭,沒有勇氣去面對沒有同伴,沒有朋友的學校生活,莉迪亞的這些痛苦和掙扎媽媽並不知道,或者說完全不曾覺察。瑪麗琳從來沒有去關心過她的孩子們內心的需求,一份以自己的需求爲出發點的所謂母愛是自私的,我只能說那不是愛,而是以愛的名義實施的對孩子的控制。

真正的愛是需要把焦點放到對方的身上,切實的去感知對方的需求,而不是讓被愛的人成爲施愛者情緒、思想的寄託。,記得在哪裏看到過一句話:只有一個內在匱乏的人,纔會在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希望通過對他人的控制來讓自己安穩。這,或許正是瑪麗琳的狀態,她對自己失望了,所以轉而在莉迪亞身上尋找希望,卻完全沒有想到那所謂的母愛最後成爲戕害莉迪亞的兇手。

我不喜歡這部小說,太過壓抑,從這本書裏我才知道,原來今天如此開放的美國也曾走過那樣一段排斥異族的時期,那是時代的產物,作者揭示的是一個時代的悲劇,這可能就是這部小說的意義所在,從這本書聯想到近百年中國人漂洋過海的歷史,會是怎樣一部深重的苦難史啊,所有的悲苦最大的莫過於加諸於精神上的傷害,那種傷害的傳遞會讓一代代人揹負承重的枷鎖,如同莉迪亞的不快樂,內斯內心的壓抑,漢娜的惶恐,只能在這裏祈禱,現世安穩,願更多這樣的家庭一代代健康成長,沐浴陽光和愛,生命永遠充滿希望。

安妮日記讀書筆記優質 篇16

自從學了14課《小英雄雨來》後,我一直都覺得雨來很勇敢。本文記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兒童雨來掩護革命幹部和日冠鬥爭的故事,歌頌了雨來熱愛祖國,不畏強敵、機智勇敢的好品質。

有一次日本鬼子來了,於是就逃到雨來家,日本鬼子也跟來了,這時雨來正要開門,突然撲在李大叔身上。然後,他把雨來家的缸搬開。雨來兩眼愣住了,“咦!這是什麼時候挖的洞呢?”李大叔跳進洞裏,說:“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快到別的院裏去,對誰也不許說。”於是,鬼子衝進來,抓住雨來對他說:“有沒有看見剛剛進來的人?”“沒有。”雨來回答。於是,鬼子又問了許多遍,可雨來說沒看見。鬼子不耐煩了,就把雨來槍斃。雨來看他們不注意時,就跳到水裏,遊走了,但日本鬼子找來找去也找不到,然後,就走了。人們以爲鬼子把雨來打死了,就去找雨來,可他們來到河邊,就連屍首也沒看見。突然,聽到鐵頭叫道:“雨來!雨來!”

從此雨來就被稱爲蘆花村的小英雄,我也要多向他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