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精選2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2K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1

個人在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不能是我們的抱怨對象。我們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總是想在抱怨中尋找一種安慰,我們不想承認,自己過得很消極,總是在逃避。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精選28篇)

很多時候,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無時無刻在抱怨,抱怨這個月的生活費不夠,抱怨老師批評了自己,抱怨同學欺騙了自己,每天總是生活在抱怨中。。。

但書中一位因車禍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車禍之後,她經受了千辛萬苦,不停的開刀與康復,飽受身體和精神的挑戰,她是個很有資格“抱怨”的人: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她撞擊它的駕駛者…但是她沒有!她相反每天祈禱感謝救助他的醫生,護士,和每天照顧她的丈夫,她謝天謝地,她感謝諸神,感恩自己可以浴火重生。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爲,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說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纔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人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當然我們也希望改變,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不抱怨的世界》,剛看到書名時很不解,我們生存的世界充滿抱怨,但我們也討厭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是什麼,從來都離我們很遙遠。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裏抱怨給自己聽。《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着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着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着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

他寫了這本《不抱怨的世界》,併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爲止。

紫色的神奇手環用法如下:

1.將手環戴在一隻手腕上。

2.當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講閒話或批評時,就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

3.如此交替更換,直到養成連續21天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的目標爲止。

4.如果聽到其他戴紫手環的人在抱怨,你可以指出他們應該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如果這麼做,你先要移動你的手環,因爲你在抱怨他們的抱怨。

5.堅持下去。21天連續不抱怨手環不換手。

這個方法我也試過,我以前總認爲自己是個積極的人,但我才發現,我每天能移動20多次,抱怨人、事、情、自己總是無時無刻的抱怨,直到真正做過以後才發現生活原本就有許多種,包含着許多的內容,有快樂的,也有痛苦的,我們不可能只會擁有快樂,痛苦往往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種元素。然而,當我們過着快樂的生活時,我們應該感謝生活過着痛苦的生活時,我們也應該感謝生活,因爲生活原本就是美好的,我們應該積極樂觀的面多生活中的一切無須抱怨……

從現在起,做一個積極的人,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這樣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爲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穫,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給它一點時間,同時仔細觀察,這一切就會發生。

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所以,讓我們向“抱怨”開戰吧!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2

這本《不抱怨的世界》最初吸引我的是書中描述的“紫手環”的遊戲。這是由美國著名的心靈導師威爾·鮑溫發起的一場“不抱怨”運動,每一位參加運動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個手環能夠持續地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

我也爲自己製作了一個手環,戴在了右手上,我發現,哪怕讓這個手環在我的右手上持續一天都很難。早晨上班,我抱怨業務繁雜;飯後和同事聊天,抱怨起這個反覆無常的天氣。最後,又說到了讓人氣憤的房價和社會上讓人氣憤的現象。只是在中午休息這一段時間內,我的手環就在左右手之間換了好幾次。我驚訝,自己原來已經深陷在抱怨之中而不自覺。

我迫不及待地讀起了這本《不抱怨的世界》,發現抱怨是如此糟糕的一件事情,而最糟糕的是我們常常深陷抱怨之中而不自覺,久而久之,讓其成爲了我們的一種習慣,以及看待事情的一種心態,在“抱怨的輪迴”中,喪失了積極、樂觀、上進的心。慶幸的是,在這本書中,作者還向我們耐心地講述了抱怨的原因是什麼,抱怨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停止抱怨的輪迴,怎樣才能讓周圍的人停止抱怨,怎樣才能做一個積極、樂觀的工作者,做一個快樂的自己。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

不錯,我們之所以抱怨,可能是希望抱怨能衍生出一些益處吧。比如,我們向他人抱怨工作的繁重,可能潛意識裏就希望別人多做一些或者幫助自己分擔一些;我們抱怨自己最近多麼倒黴,可能是希望別人能給自己一些安慰和同情。但是抱怨不能解決任何現實問題,最終只能讓我們深陷抱怨的惡性循環而不能自拔。或者給我們的健康和生活帶來惡劣的影響。我想,沒有人願意和整天抱怨的人生活、工作在一起,因爲這樣連自己的生活好像也看上去毫無希望。要想杜絕抱怨,只有勇於面對自己的困境,遇到矛盾的時候,及時地溝通,解決。這同樣需要勇氣。首先要有勇氣承認自己是在抱怨,其次要有勇氣去化解矛盾,改變處境,而不是一味地抱怨。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遇到值得抱怨的事情時,我們也許可以試着不去張口,而是首先理智的思考,然後再去馬上行動,改變處境。我覺得書中一句話說得很對,“我們的想法創造我們的世界,我們的話語又表明了我們的想法。”在很多時候,也許就是我們抱怨的話語改變了我們的世界。我們原本可以輕鬆、積極、樂觀、上進,卻可能因爲抱怨而變得痛苦、悲觀、沉重、無所作爲。這本《不抱怨的世界》爲我打開了消除抱怨的美好生活,那麼從現在就開始改變吧,相信紫手環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打敗抱怨,創造新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3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的心裏在想這可能又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帶着懷疑的心我開始了看書之旅,也在自己手上帶起了紫手環,心裏卻怎麼也不肯相信這樣對自己有何有用之處。

但當我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突然發現,這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裏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用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裏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難過……而這本書裏的就是返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爲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爲: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爲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脫心靈的陰影。

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爲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爲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爲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動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爲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紫手環在我的手上來回互換,這讓我很不安,我從來沒有想到我的內心有如此多的抱怨,如此多的不滿。我對自己的情緒好像根本沒有自制力,我非常恐懼的面對這個結果,我改怎麼辦?但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的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的那種不安的心情,可是書中的一句話卻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局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裏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既然喜歡抱怨,那也就想辦法讓他悶在心裏不能說出來“在還沒有說出口之前,就逮住那些話語”這樣“你的紫手環已經從讓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的工具,變成你的話語在說出之前要穿越的過濾器”。有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說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

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靈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我不想太多,從自己做起、從今天開始,讓自己也可以有“不抱怨的世界”,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他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4

一本書,一種思想,一個行動,加入不抱怨的隊伍。改變愛抱怨的自己,成就不抱怨的世界。

打開書的序幕,就象一股磁場把我吸引住,文中胡志強的太太在受盡千辛萬苦,不停地開刀與復健,飽受身體與精神雙重挑戰的一位女性,最有資格抱怨的人。可她卻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堅強地選擇向前看,誠如書中所說,不抱怨的磁場,將引來更多平安喜事,正因爲她有了不抱怨的心態,讓她走到哪裏都有來自各方無限美好的祝福,也成就了她開朗豁達的性格和人生觀。從她的身上,見證了不抱怨的正面影響與神奇力量。

書看得越深,不抱怨的含義瞭解的更透徹。由此看來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可人爲什麼會抱怨?怨天尤人是一種負面的思考與具殺傷力的表達方式?是人們只看到了生活中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背離自己的價值觀時,抱怨便應運而生,這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工作、家庭、學習、交通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就象腳臭,它會傳染,而習慣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裏倒水,如何讓自己成爲一個不抱怨的人,成爲一個快樂的人,那就是凡事懂得知足、感恩、惜福。

抱怨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的生活、工作態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密的人。的確如此,以前在平常工作中遇到挫折或遭受批評時首先躍入腦海的是由於別人的錯誤造成了今天的局面,而不是先從自身尋找根源。讀此書後讓人幡然醒悟的真言,爲什麼有的人會不快樂,爲什麼有的人會覺得其他人都對不住自己,這是因爲,是在抱怨!是在把人生的不如意,小挫折,怪罪到別人的頭上,是在一相情願地認爲並希望別人來爲我的人生承擔責任!正如他們所講不快樂過一天,快樂也是過一天,何不快快樂樂的過一天呢?

心理學家說:改變想法就是改變世界。當你開始有意識地避免抱怨的時候,你會在突然之間,發現自己可以接受現實,並開始用一種積極的態度,感恩的心態,嘗試讓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中,思考如何繼續向着自己的目標奮進!我們尋求的改變從來無需外求它是發生於我們的內在。

哲學家說過:我們會成爲自己想象、思考的東西。而書中也寫道我們的話表明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每一刻,你都在用自己最關注的念頭創造人生。所以說改變行爲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當我們醒悟並開始改變自己的時候,我們又驗證了我們的行爲的確會影響世界,因爲它會影響我們周遭的人們,而且這種影響力會擴散開來。你的態度,也就是你內存思維的外在表現,決定了人們和你之間的關係。因爲,當你開始讓自己變得不抱怨,快樂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周圍的人也開始變得友好,你們之間重新開始建立信任!

書中講到一位先生爲了自己即將過世的太太尋找快樂,在自家周圍樹了一塊如果快樂你就按喇叭的告示牌,每天幾百萬輛蘊含快樂的車輛從他家門口經過,這種快樂成了救治他太太的良藥,她躺在房裏,只要聽到喇叭聲,她就覺得很知足,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她也享受着全世界的快樂。

生活給予我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我們堅強,我們也就有了另一種閱歷,對於熱愛生活的人,看你有沒有一顆知足的心,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它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試着用一顆知足的心來體會,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擁有一顆知足的心,就沒有了埋怨、嫉妒、憤憤不平。知足的人並非沒有慾望,只是他們善於剋制自己的慾望而已。

知足常樂做爲一句俗語,耳熟能詳,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的,而快樂的根本便是惜福,珍惜擁有的一切,心裏手裏全是滿滿的,便騰不出手或心來攫取更奢侈的東西了,也就不會爲得不到而抱怨。

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啓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爲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5

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胡志強的太太受盡千辛萬苦,不停地開刀與康復,飽受身體與精神雙重摺磨,是最有資格“抱怨”的人。可她卻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堅強地選擇“向前看”。誠如書中所說:“不抱怨的磁場,將引來更多平安喜事。”正因爲有了不抱怨的心態,讓她走到哪裏都有來自各方無限美好的祝福,也成就了她開朗豁達的性格和人生觀。從她的身上,見證了“不抱怨”的正面影響與神奇力量。

書看得越“深”,對“不抱怨”的含義瞭解得越透徹。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清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究竟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有人認爲抱怨是一種宣泄,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在沒有看到這本書之前我也是這麼認爲,覺得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調節和擺脫心靈陰影。但看完這本書後發現,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導致無法收拾的結果。這就不禁讓人思考,爲什麼人們會抱怨?人們往往只看到了生活中的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的發展背離自己的期待時,抱怨便隨之而生,這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

在書中我看到了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頓時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猛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和挑戰。在困難面前,我們發出抱怨和不滿的聲音能夠解決問題嗎?顯然不能。抱怨會對身邊的人產生消極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書中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我、找出不足、改變自己。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應該誠實勇敢地面對它,並想辦法改正,也才能最終平復自己的不安。

讀史可知,古代許多仁人志士受到諸多磨難仍矢志不逾,不抱怨、不放棄,直至實現自己的理想。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對於現代人來說,他們是最好的榜樣。生活本來就不是事事如意,一帆風順的。生活給予我們挫折的同時,也讓我們收穫了一種閱歷。而正是因爲有了這些波折,才繪就出異彩紛呈的人生。對於熱愛生活的人,在危機和困難來臨時,會端正態度,勇敢接受挑戰。借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所以,讓我們向“抱怨”開戰吧。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6

當我們已經習慣了每天的被鬧鐘叫起,當我們已經習慣了每天趕擁擠的公交或地鐵,當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炎熱的夏天和不夠給力的空調,或許,我們會聽到不計其數的抱怨,有時候,自己有意無意間,也會是參與者,抱怨上幾句。

可能你會說,“我發發牢騷抱怨一下難道還不行嗎?我連這點言論自由都沒有了?”

ok,你當然有權去抱怨,現在的社會,言論還算自由,你當然有權來暢所欲言。

也許在看過《不抱怨的世界》之前,我們都從來不曾去想過,平時發發牢騷,隨口抱怨幾句,這種行爲,也要加以約束。我們的傳統文化、經史子集中,似乎也從來沒大書特書要約束抱怨。反而有“萬人皆醉我獨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既生瑜何生亮”,這些文豪、名將,他們的事蹟文章無不傳誦千秋,但是我們在他們的言語中,似乎也很容易體會到一絲的抱怨,屈原抱怨社會、李白抱怨朝政、周瑜抱怨老天。

抱怨,是一種態度,一種面對問題面對結果的能動反映。無意的抱怨,說明你已經完完全全習慣於用這種態度去面對這類問題,可能對你來講,這些事,重複的頻率相當的高,你的思維已經產生了條件反射。比如:氣溫太熱,有點吃不消,可能我們會隨口說一句:“要死了,這麼熱”!這句再也平常不過的一句話,其實就是“抱怨”,怨天太熱。

而有意的抱怨,則可能是你有意識地爲了宣泄心中的不滿或不快。比如,早高峯的地鐵車廂裏,人多到舉步維艱。也許此時你又會脫口而出“哦,擠死人了!”。這個就是有意識的發泄心中的不悅。

人,爲什麼要抱怨?《不抱怨的世界》,把這個問題的答案給我們分析得非常非常的透徹。

人,只有朝前看,纔會有快速的進步,你看得越遠,進步的步伐就越快。而抱怨,會使我們有意無意地產生滿足現狀的錯誤意識,而減緩我們前進的步伐,甚至讓我們止步不前或倒退!所以我們要排除抱怨。其實,冷靜地想一想,生活中,真正值得你去抱怨的事情有多少呢?

爲了讓我們能清楚的認識到,我們每個人現在對於“抱怨”這個行爲處於什麼階段,換言之,讓我們清楚的認識到我們離成功還有多遠,所以《不抱怨》的作者把“到達不抱怨的世界”的步驟劃分爲四個階段:

無意識的無能à有意識的無能à有意識的有能à無意識的有能

我們無意識的抱怨,這是最初的階段,這個也是大多數人的狀態。而如果你能無意識的從來不抱怨任何事情,那你就已經達到了最高境界。所以,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總是那麼少,因爲很少人能做到從來不抱怨。

現代人的生活,很累。特別是生活在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裏。每天我們不知道要經歷多少事情,腦袋要處理多少信息。在這種環境下,有些人會整天愁眉苦臉,而有些人卻喜笑顏開的。這就是生活的態度。我經常對別人說這麼一句話:過一天,開心地過也是過,不開心地過也是過,都是過這麼一天,那何必選擇不開心的呢?又何必有這麼多的抱怨呢?

同樣是工作,我相信,沒有一個老闆喜歡看到自己的員工老是抱怨。同樣,我也相信,沒有一個員工喜歡遇到一個老是抱怨的老闆!

人就是這樣,大多時候,對一件事情的期望可能會很理想,很完美。而如果換自己去做這件事,可能就會抱怨爲什麼要求做得這麼完美。這是一種無奈的矛盾。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深深地覺得,要達到“無意識的有能”這個階段,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說過,“抱怨”與否,這是一種對生活態度。中國人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想改變自己幾十年來對生活的一種態度,改變自己的思維意識,這個不是一下子能改變的。所以,真的很佩服作者的想象力,發明了這個紫手環。帶上這個之後,一方面用來時刻提醒自己,另一方面,也是讓別人來監督自己。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將來一片光明。我曾經也經歷過一段非常曲折的人生,一開始我把很多不順就歸結於父母的干預,但後來想想,抱怨過去真的毫無用處,將來還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後來我奮力開始學習軟件,纔有了今天的小成。

人生中,總是會有一些轉折點,我相信,徹底摒棄“抱怨”之後,我的下一個轉折點就會來到。

目標,沒有抱怨!

一起加油。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7

剛過去的20__年,於我而言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一路跌跌撞撞,也成長蛻變了些許,尤其是在認識自我這條人生必經之路邁出了重要的幾步。這一年的經歷讓我開始探索個體的心理情緒,也促使我明白心理情緒之於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因此,接觸到《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時,如獲至寶,閱讀此書印證了自己的生活所感,跨越了自己視野的侷限,體悟到了閱讀的意義——“以我觀書,以書觀我”。

如果真的有兩個世界:一個是人人抱怨嘲諷、負能量爆棚的世界,另一個是平和喜樂、活力四射的世界,你更願意生活在哪一個世界呢?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前者,更想要生活在不抱怨的世界中。本書作者威爾鮑溫是一名美國牧師,他在20__年的時候發起了一場全球的“不抱怨”活動,每位參與者都會被要求戴上一個特製紫手環,只要一察覺抱怨,便將手環換到另外一隻手上。如此反覆,直到紫手環在你的同一隻手上戴滿21天,這個挑戰纔算成功。這項活動風行全球,有上千萬人蔘與並從中受益,學習爲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

這個世界角角落落,大大小小的聲音,都充斥着抱怨。抱怨就像一場“比慘”競技活動,每個人都試圖證明自己過的纔是最艱困的生活。什麼是抱怨呢?抱怨就是在遇到生活中的變化或挑戰時,聚焦於問題本身,而非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將負面情緒“打包”傳遞給他人。有人也許會問,我難道不能對任何事情表示不滿嗎?遇到不公之事表達自己的憤慨、對一些壞消息作出正常的情緒反應等並不都是抱怨,在我看來,抱怨更多指的是一個人通過嘴巴、眼神、肢體等,藉由語言或非言語來反覆表達出自己的不滿。有個很貼切的比喻,面對同樣的半杯水,樂觀的人會說杯子裏還有一半水,悲觀的人會說杯子有一半是空着的,而愛抱怨的人可能會告訴你,杯子中的水沒準有毒。反觀自己,越發覺得過往的自己就是這本書的反面教材,只要一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怨天尤人,各種不爽,把原因歸咎到客觀因素上,到處、反覆吐苦水,把身邊人也弄得身心俱疲,經常覺得整個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對。

一、抱怨的原因:關注責任藉口

人爲什麼喜歡抱怨?本書詳細解釋了抱怨(GRIPE)的五個原因:

Getattention:尋求關注

Removeresponsibility:推卸責任

Inspireenvy:引人豔羨

Power:操縱力

Excusepoorperformance:爲欠佳的表現找藉口

人之所以會抱怨,有可能是出於一種或多種原因。我非常認同上面提及的原因,特別是尋求關注、推卸責任、爲欠佳的表現找藉口。

確實,我們之所以抱怨,往往是出於我們對別人關注的需要,因爲我們想不出另一種積極的能吸引別人關注的辦法,彷彿一停止抱怨,就沒法與他人建立聯繫了。我怨故我在。

當然,我們抱怨更多是推卸責任,爲自己欠佳的表現找藉口,好讓自己內心得以平衡。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向周圍人抱怨,是不是想讓對方承認:你已經盡力了,是其他人或者環境的問題,你的問題是你自己一個人解決不了的。

二、抱怨的影響:囿限可能性

抱怨是不是如這本書所言對我們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呢?對此,我深以爲然:你對自己或別人的抱怨從來都無法帶來積極的改變,反而會限制了自己和他人享受美好的可能性。

“抱怨使我們關注問題本身,以至於我們不會去考慮解決問題、改善境遇的方法。”抱怨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反而具象化我們的挑戰,爲自己的不作爲找一個心安理得的藉口,當然根據吸引力法則,還會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抱怨對我們最大的影響是在於我們對事情的態度和看法上面,一直很相信一句話:Youarewhatyouthink(你的想法決定了你的經歷),思想創造生活,你的想法與態度決定了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你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而抱怨則更多的會讓你的關注點關注於生活中那些你不喜歡的東西,而會忽略了好多生活中更美好的事情。當你抱怨時,你就是在擁抱你自己的怨氣。你支持、幫助、鞏固自己腦海中那個“你不配得償所願”的念頭。你感到自己與美好豐裕的世界割裂開來,限制了自己享受富足的能力。此外,我們對他人的觀感,決定了他們在我們面前會呈現出什麼樣貌,以及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關係,諸如師生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朋友關係等,即你尋找,就必尋見。

面對糟糕的境遇,不抱怨或許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但它帶來擴展效應和建構效應,它開啓我們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使我們超越了問題本身,建立更宏觀的格局,激勵我們在心中創造出未來世界的美好願景。

三、抱怨的解決:讓自己活成一束光

如何使自己和他人遠離抱怨呢?

如何讓自己不抱怨,書中嘗試給出了一些方法:

1.“如果你看不慣某種東西,那就改變它。如果你無法改變它,那就改變你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謹記:唯一能爲你的幸福和人生負責的人,就是你自己。讓生活變得美好的祕訣,其實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一直都有重塑生活、掌握命運、雕琢幸福的能力。

2.遠離無意義的閒聊,字斟句酌地對話,“開口說話前,先想想你說這句話是不是比沉默更有意義。”沉默給了我們機會,讓我們得以與內在的自我建立聯繫。

3.處理好自己與自己之間的關係,讓自己活成一束光,做最好的自己。個人認爲,這是解決抱怨的治本之策:接受不能改變之事,改變能夠改變之事,分辨上述兩者的區別。修煉心靈,提升能力,充盈自我。比如,開車的時候遇到20分鐘以上的堵車,你是氣急敗壞、唉聲嘆氣?還是內心平和,並按部就班地打開開車清單,聽書或打電話等?這個世界不是爲我們而設計的,在生活中肯定會遇到不如意之事,我們可以選擇讓它們打敗我們,還是讓它幫助我們完善自我。

那自己不抱怨了,身邊人還是在不停地抱怨,怎麼辦呢?首先有一個前提,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不要妄想去改變別人,因爲被動的改變效果不佳,有時還會適得其反。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黑暗,吸收能量,溫暖周圍。當你活成一束光的時候,誰接近了你,誰就接近了光明,那也是對他者的負責和對他者的造福。甘地曾說過,“我們必須活出想要讓別人效仿的樣子。”

還可以嘗試如下方法:當別人試圖通過抱怨來尋求關注時,問對方,“你有什麼好消息嗎”、“在理想情況下,你希望他怎樣呢”、“假設這件事能解決,你覺得可以從哪幾方面開始着手呢”?也可以建議他直接與能解決這件事情的人進行對話。當然,你也可以說出你的期望,當對方朝着你說的方向努力時,給予真誠的表揚。

但是,這個世界並非簡單的非黑即白,這些勵志書籍給人的感覺就是隻要你照着它們去做就一定可以獲得巨大的改變,可是在複雜的現實和人性面前又談何容易呢?像這本書,其實還是有一些避重就輕,有些東西並未涉及或語焉不詳,比如光靠改變態度是不夠的,提升能力、增長見識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這本書並未涉及。但一本書如果能讓你獲得一些以前從未有過的啓發或感想,那就是好書。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8

早已聽聞“紫手環”的魔力,終於有機會體驗一回,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但正如《不抱怨的世界》開卷語所說的,“紫手環”只是一種象徵、一種媒介、一種手段,最根本的還是改變自己的內心。或許要真正達到“不抱怨”很難很痛苦,實在這只是尋找內心平靜的一個過程。

《不抱怨的世界》書中多處提到生活中一些我們經常會“抱怨”的細節,我們總是“抱怨”別人怎樣不好,“抱怨”外部環境如何不利,書中所說的,讓我不禁聯想到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婚姻保衛戰》,該劇導演趙寶剛在被問到“取得婚姻保衛戰勝利、雙贏的祕訣是什麼?”時,他回答:“別企圖要求別人,要做的只有改變自己。”我以爲趙導的這句話與“不抱怨”所提倡的精神境界是異曲同工的。俗話說心態決定狀態,只有擺正我們自身的心態,才能發現他人的美。

回想起上大學的時候,總會聽說哪間宿舍又吵架,問其原因,無非是誰不講衛生,誰太晚睡影響到他人。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便會引起一場戰爭。我們宿舍四人也並不是對彼此完全沒有意見,但卻從未發生爭吵,只因我們善於忍耐,善於理解,善於溝通。人與人的相處之道總是如此,得饒人處且饒人。假如你有時間打掃衛生,那麼幫幫人家打掃又如何呢?假如你真的影響到別人,爲何不能多站在別人態度將心比心,改變一下自己的作息呢?實在很多事情看起來總是那麼簡單,但不知道爲什麼人類總會把他們複雜化。“不抱怨”不就是對別人多多忍耐、理解與溝通,對自己多多省視、要求、改變嗎?

在想想現在的工作,日復一日,有時自己很努力,成效卻很微小,於是我們總會在別人身上尋找原因,某某不配合,指導不正確,對手太強大……等等,總有成千上萬的理由,卻無一條是關於自己的,就算有也是運氣太背之類的。 現在想想,實在我們能“抱怨”的永遠只有自己,只有“抱怨自己”才能轉化爲生產力,才能轉化爲前進動力,這種“抱怨”於人於己纔是有意義的。抱怨別人、抱怨外部都是愚蠢、無濟於事的,這種消極心理更會使自己永遠得不到進步、永遠無法取得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不快樂,是由於我們要求太多卻無法實現;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很失看,是由於我們總按着自己的設想臆造客觀世界,卻發現事實原來不是所想的。想要快樂實在很輕易,珍惜眼前便可;想要滿足實在很輕易,平常心接受現實便可。

讀《不抱怨世界》,用“紫手環”時刻提醒自己:永遠別企圖要求別人,要做的只有改變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9

不抱怨是一種態度。抱怨是一種“口臭”。

不抱怨是一種境界。抱怨是一種“自殘”。

在這本書暢銷之前,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能停止抱怨。當然也包括我,一個十一歲的孩子。

幾乎沒有什麼不是我們的抱怨對象,也幾乎所有人都曾將自己成爲抱怨對象。地球人(不管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的人)總是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責備他人,從中認爲自己很了不起。但是,你恰恰錯了。我們的思想就像是空氣,捉摸不透,除非有意識的去發現,否則會像陣風,瞬間即逝。可悲的是,我們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每天都會有十幾次甚至幾十次的抱怨,當我們抱怨時,自己在內心深處還不會發覺,一旦帶上紫手環,久而久之,抱怨就會慢慢的消失。

當小寶寶呱呱墜地的一瞬間,就開始一直狂哭,狂叫,直到完全沒有力氣。這難道不是抱怨嗎?

學生會抱怨:“今天老師發的試卷怎麼那麼簡單,一會兒就做完了,真沒意思。”差學生會抱怨:“今天的試卷怎麼那麼難,快點下課啊,拜託拜託。”這難道不是抱怨嗎?

一個沒有工作的年輕人,會抱怨:“高中時,我怎麼就不努力,現在好了,連一份踏實的工作也沒有。”這難道不是抱怨嗎?

一位花甲老太太,抱怨道:“天氣怎麼怎麼熱啊,簡直是要把我這個老太婆給熱死才安心。”這難道不是抱怨嗎?

威爾.鮑溫說:“抱怨會帶來不好的磁場,因爲抱怨會將注意力集中在你不喜歡的東西上,然後你會發現越來越多可以抱怨的東西,結果自己就將變得更加不快樂。”所以說,如果我們開始從當下練習,不說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那麼這個世界也許將會變得越來越親切。

用正能量,贏得好運氣。用不抱怨積累正能量。只要自己的決心夠堅定,就沒有什麼不能改變的。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10

《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心靈勵志書,它用一隻手環向我們傳遞了“抱怨不如改變”的生活理念。在美國《時代週刊》與《紐約時報》聯合美國NBC 電視臺發起的“影響你一生最重要的一本書”投票中,它僅次於《聖經》。世界首富比爾. 蓋茨在推薦這本書時說:沒有人能拒絕這樣一本書,除非你拒絕所有的書。

抱怨,其釋義爲心中懷有不滿, 責怪導致不滿的源頭。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的人生幸福安順,但是每個人都難免要面對很多挫折和不如人意的事。如果當事人不能正確對待這份壓力將之化爲動力的話,就會產生不滿,開始抱怨自己時運不濟,遇人不淑。

但是在鮑溫的眼中,很多時候我們抱怨環境、抱怨他人,還可能是因爲個體缺乏安全感,自我價值不確定,在這種心理背景下,我們需要通過抱怨環境來向外界傳遞自己是受害者的信息,需要通過抱怨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秀,需要用抱怨來爲自己的缺點、害怕成長和改進找藉口。但是我們不該被前進道路上的荊棘絆倒,我們不該一味退縮,我們不該放棄成長。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鹹,每一味都值得我們去經歷去總結。我們應該勇敢的站出來,對自己說“我能行”。不斷的超越挑戰自己,去享受挑戰自我的過程,去回味此間的心酸,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可能性,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掌舵的準備。隨時隨地的充實自己,學會自我保值,我們就立足於不敗之地。爲此我們的重中之重,就是走出不抱怨。

鮑溫認爲走出不抱怨的四個階段,即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及無意識的有能。無意識的無能,即是對自己的抱怨(無能)毫無所覺(無意識)的;有意識的無能,是指自己能覺察到自己的抱怨,以及周圍其他人的抱怨;有意識的有能,是指傾向於用沉默來便於自我反思、慎選措辭,以便於說出有價值的話語,而非喋喋不休的抱怨;無意識的有能是指你已經重塑思維模式,習慣於不愛抱怨了,並且不需要意識控制。

紫手環運動的方法很簡單:當參與者發現自己抱怨時,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21 天戴在一隻手上爲止。這就時刻提醒着自己記得喊停。這個方法可行,是因爲它運用了人類文化特有的宇宙觀,但人們相信某種帶有神奇的力量時,就會努力去執行某種儀式。所以,將某個健康行爲賦予神奇的力量或意義時,此健康行爲才容易養成習慣。這樣我們的思維模式就被重新塑造。

《不抱怨的世界》想表達的意義是:成功只垂青積極主動的人,只要你敢於擔當,勇於接受挑戰,任何艱難險阻都會變成坦途。任何事情就怕人去“做”,只要你敢於去做,事情就會自然而然地變得順暢了。

之後,你會發現,原來讓自己思慮重重的困難,竟然是小事一樁。優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他們總是會把消極的想法從自己內心中掃除殆盡,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充滿希望。你會發現,人們不但欣賞積極主動的人,還會對其充滿敬佩。因爲世界上少有這樣的人,所以,世上也少有成功的人。一句話,庸人是因爲自己而平庸的,也是因爲不斷抱怨而平庸的。

作爲一名公司的行政人員,每天工作中都會遇到各種讓人心煩的瑣碎小事,但件件都是必須面對,例如:招聘不到滿意的員工;在物料申購過程中,供應商不能及時供貨;設施、設備日見老化帶來的突發事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能順利進行等等,我應該不斷的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抱怨,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冷靜沉着,不侷限於眼前的困境,我們該相信自己,付出努力,付出汗水,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消極一面,調整心態面對困境,決不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11

近來,董事長給我們推薦了美國心靈導師威爾·鮑溫的最新力作《不抱怨的世界》,本人有幸先閱爲快。該書確實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領會,相信會讓各位受益匪淺,甚至使你的命運得以改善,享受到工作和人生的快樂!

人的一生,必然要工作,要發展自己,每個人都希望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和理想,但他需要一輩子的奮鬥纔可能得以實現。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有些人便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同事、怨領導……

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有的人自認爲才華橫溢,卻得不到提升,他們懷疑環境不好,對工作總是抱怨不休,不認爲主動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責任,而將訴苦和抱怨視爲理所當然;還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們動輒感到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展示、領導對自己不重視、單位對自己不公平,因而在思想上產生嚴重的牴觸情緒,聰明才智沒有用於思考如何盡善盡美做好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陰和精力,在怠慢的蹉跎中白白浪費掉了。一個人一旦被抱怨束縛,不盡心盡力,應付工作,在任何單位都是自毀前程。沒有人會因爲喋喋不休的抱怨而獲得獎勵和提升,在10個失業者中至少有9個人抱怨原上級或同事的不是,絕少有人能夠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失業是失職的後果。

袁輝是一名汽車修理工,從開始就抱怨“太髒、太累”,討厭這份工作,因此便偷懶耍滑,應付師傅。轉眼幾年過去,當時與他一同進廠的兩個工友,各自憑着精湛的手藝,或被公司送進大學進修,或另謀高就。獨有袁輝,仍舊在抱怨中做他討厭的修理工。抱怨的結果當然不會得到更多的重視和提拔,不會得到更好的待遇。不抱怨是一種最起碼的道德。

如果你選擇了在某個單位工作,就應該做到在其位、盡其責、謀其政,全身心地投入到具體工作中去,堅持對你所承擔的事情竭盡全力、主動負責。這樣你會得到極大的鍛鍊和成長,當你真正有了責任感,有了全面的工作能力,相信你一定會得到發展。

一個單位、一個企業、一個領導,他們都會重視人才,選拔人才。每個人無論職位高低,都應當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工作中充分展現出來。當你通過勤奮努力取得了成績、做出了貢獻的時候,也就是你受到肯定和重用、體現個人價值、享受工作快樂的時候。

付出終有回報,無怨方能無悔。這也是我一生工作中的實踐體會吧!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12

《不抱怨的世界》,剛看第一遍覺得很平平。可在細讀了以後,才真正理會了其中的道理。也許有人會說,不抱怨如何讓人發泄,長期不抱怨會不會得病。其實不抱怨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是一種放下挫折和不滿去尋找和追求新目標的一種銜接方式。真正的做到不抱怨,再加上努力和拼搏,你的事業會更加成功,你的人生會更加美好。

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渴望尋找人生幸福和快樂之時,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有些人便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同事、怨領導…… 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抱怨雖然沒有明顯的惡果,但一種心懷感恩、寬容大度的態度卻給我們帶來另外一種人生,如果做到這一點我們的人生會更加快樂。不抱怨需要一個過程,加入“不抱怨”活動,戴上紫手環,讓快樂代替抱怨,關閉那扇抱怨之門。

細細想想,人生真正值得抱怨的理由真的很少,但人都不想抱怨,可都禁不住的報怨。也許經過了衆多挫折和困苦之後,人們需要更多的抱怨,可是抱怨又有什麼用處,又能解決什麼問題?長期抱怨之後,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真正成爲現代的“祥林嫂”。我們要學會更多的放棄,放棄過去的挫折帶給我們的傷害和痛楚,我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爲自己尋找更多的前進的藉口。

在工作中,我們更應該放棄抱怨。我們常常會抱怨工作環境不好,同事之間不夠和諧,工資不高等等,但當我們放棄抱怨,心懷感恩,用一顆寬容的心投入工作時,你會發現你所期待的一切又已“水到渠成”。過多的抱怨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只能讓你的心情更加不好。學會不抱怨之後,心情會比較開朗,也會有能量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難題。

書中不乏至理名言,但我卻深深的記住了一句話:任何人和團隊要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爲抱怨不如改變,要有接納批評的包容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行動力。朋友,試着加入“不抱怨”活動吧!不要匆匆經歷這個過程,這不是賽跑,而是一種過程。從帶着紫手環的那一刻起,你就在改變,你用你的意志在完成一種挑戰,爲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的挑戰。放棄抱怨,相信自己!

改變抱怨行爲的整個流程可以是這個樣子的:最初,你是一個慣於抱怨的人,每天喋喋不休地抱怨並且自己毫無察覺;終於有一天,你發現那些受夠了你抱怨的朋友都遠離了你,你身邊聚集的全是和你一樣愛抱怨的人;你發現抱怨不僅沒有改變你的現狀還變本加厲,你想改變,因此,你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抱怨,開始用沉默來給自己思考的機會,便於說出有能量的話而非無意義的抱怨;經過一段時間,你抱怨減少了,心態平和了,行爲積極了,你得到很多來自於環境的正向反饋(表揚、成功等),這些鼓勵、強化你不斷地選擇不抱怨。久而久之,你遇到不順心已經習慣於不抱怨,正如人們走路不由自主地邁出步子一樣,完全不需要意識控制,如此你整個思維模式已經被重新塑造。

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的觸動很大,尤其是在情緒控制和心態調整方面。但也有不認同之處,如“不抱怨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不抱怨就可以讓自己的事業出現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難道我只要改變愛抱怨的行爲,就能改變困境、擁有光明未來嗎?這未免把世界和人生過於簡單化了。不可否認,改變心態後我們的確可以感受到很多正面的東西,比如“眼前的境況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其實還有很多機會可以成功的”,“其實我已經得到很多了”,等等。這種改變僅僅是改變自己來順應困窘的環境,心裏舒暢了環境卻一點沒變化,成功怎麼可能來?因此,在擁有良好心態的基礎上我們也努力去改變環境、去嘗試各種努力,這樣成功纔會不期而至。還有就是作者在書中強調說優秀的人都不抱怨,我覺得有點言過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抱怨對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因爲它是人們宣泄情緒、宣泄壓力的良好途徑。因此,抱怨並不可怕,我們可以偶爾抱怨只是不能慣於抱怨,更加不能將抱怨看成問題的答案。因此,一個人要想成功,除了必須擁有良好的心態之外,還需要很多因素,比如個人的努力、人際關係等等。我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抱怨,努力地接納自己、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努力和艱辛,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相信生活會更美好。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13

在兩個月前就拿到了這本 書, 只是一直沒有好好閱讀, 直到 最近, 我才靜下心來認真翻閱了一 遍, 深感受益匪淺。事實上, 我一 直對勵志書籍或者成功學書籍抱以 不屑的態度, 因爲它們絕大多數都 是“空談”, 內容無非是衆多例子+ 說教, 不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往往 起不到實際效果。起初以爲這本書 也是如此, 但是真正閱讀之後, 才 發現這本書強過很多勵志書籍, 給 我耳目一新的感覺。與其他勵志書 籍相比, 我認爲這本書最爲突出的 特點有兩方面: 第一, 作者對人們 抱怨的原因、行爲表現做了非常深 刻的詮釋, 分析非常到位; 第二, 最難能可貴的是, 書中一直在推崇 一個叫“紫手環” 21 天不抱怨活 動, 說將手環戴在手腕上, 發現自 己在抱怨、講閒話或批評時, 就把 手環移到另一隻手, 重新開始, 堅 持下去, 達到連續二十一天不換 手, 不抱怨的目標。這可以使讀者 “身體力行”。可以說整本書都貫穿 了科學的心理學思想, 無論是作者 對抱怨行爲的分析還是這套操作方 法, 尤其是後者, 其本質上就是一 種認知行爲療法, 其步驟、方式、 時間都蘊含大量的心理學原理在裏 面。我認爲這是迄今爲止我讀過的 最好的勵志書籍之一。

下面就自己的一些淺見與朋友 們分享: 一、關於抱怨行爲的心理分析 在這本書的作者鮑溫看來, 很 多時候我們抱怨環境、抱怨他人, 還可能是因爲個體缺乏安全感, 自 我價值不確定, 在這種心理背景 下, 我們需要通過抱怨環境來向外 界傳遞自己是受害者的信息, 需要 通過抱怨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秀, 需要用抱怨來爲自己的缺點、害怕 成長和改進找藉口。對此我深有體 會, 近兩年來, 應該說我一直處於 情緒起伏大的時期, 在生活上, 剛 剛結婚的我對於兩個人、乃至兩個 家庭的生活, 還只是適應、摸索性 階段; 在工作上, 頻繁變動使我越 來越缺乏安全感, 越來越找不到自 己的價值。因此我抱怨, 我不斷地 向別人述說自己不得志的緣由, 不 斷地抱怨環境的不公、抱怨他人的 自私。最終, 自己變成了祥林嫂, 現實情況卻沒有一點改善, 甚至更 加糟糕。讀了這本書後, 我認識到 生命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選擇過程, 在每一個選擇關頭都有前進與倒退 的衝突。有時可能會走向防衛、退 縮, 有時也會向成長邁出一步。而 成長包含了走向未知, 常常要放棄 熟悉的生活方式, 結果我們傾向於 害怕成長, 害怕因爲成長而付出種 種代價。 二、關於抱怨的行爲改變 鮑溫認爲走出抱怨的四個階 段, 即無意識的無能, 有意識的無 能, 有意識的有能及無意識的有 能。無意識的無能, 即是對自己的 抱怨即無能, 毫無所覺即無意識 的; 有意識的無能, 是指自己能覺 察到自己的抱怨, 以及周圍其他人 的抱怨; 有意識的有能, 是指傾向 於用沉默來便於自我反思、慎選措 辭, 以便於說出有價值的話語, 而 非喋喋不休的抱怨; 無意識的有能 是指你已經重塑思維模式, 習慣於 不愛抱怨了, 並且不需要意識控 制。

鮑溫提出的四個階段是對“改 變抱怨行爲” 整個流程的理論描 述, 而紫手環運動則是一種矯正行 爲的具體方法,二者結合使用,簡直 可以說完美的認知行爲療法! 結合 二者, 我個人覺得 改變抱怨行爲的整個流程可以這樣 直白地描述: 最初, 你是一個慣於 抱怨的人, 每天喋喋不休地抱怨並 且自己毫無察覺(無意識的無能); 終於有一天, 你發現那些受夠了你 抱怨的朋友都遠離了你, 你身邊聚 集的全是和你一樣愛抱怨有意識的 無能的人; 你發現抱怨不僅沒有改 變你的現狀還變本加厲, 你想改 變, 因此, 你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 己不抱怨, 可以採用紫手環運動, 開始用沉默來給自己思考的機會, 便於說出有能量的話而非無意義的 抱怨; 經過一段時間, 你抱怨減少 了, 心態平和了, 行爲積極了, 你 得到很多來自於環境的正向反饋, 例如: 表揚、成功等, 這些鼓勵、 強化使你不斷地選擇不抱怨。久而 久之, 你遇到不順心已經習慣於不 抱怨, 正如人們走路不由自主地邁 出步子一樣, 完全不需要意識控 制, 即無意識的無能, 如此你整個 思維模式已經被重新塑造。

這本書對我的工作幫助很大, 讓我明白到應適當的調整自己的心 態, 減少抱怨, 努力地接納自己、 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 尋找問題, 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保持積極良好 的心態。馬雲說過: “不抱怨的態 度是人生的第一態度”, 非常有道 理。我不能將眼光只着眼於眼前的 困境, 而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到未 來, 看到我漫長的生命歷程。因 爲, 在漫長的生命中, 眼前的困境 僅僅是滄海一粟而已, 我相信自己 會有很多機會來改變的。正如書中 所說: “停止抱怨, 你就已經在通 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

雖然 這條路還很長很遠, 還需要我付出 無法想象的努力和代價, 但是既然 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 勇 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 定, 面對生活中的問題, 讓自己有 “能量” 去解決它。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14

這一個世界上有了太多的抱怨,批評與閒話,想要改變這一切,就來看看不抱怨的世界這一本書吧!

每一個人一天之內多多少少會有點抱怨、會有點批評、當然也不免會說說閒話了。但是,這些都是一些不好的行爲了,有些人卻想改卻不能改,而《不抱怨的世界》這一本書,正是告訴了你如何改正。首先,讓你戴上一個紫手環,只要一察覺到自己有一些抱怨、批評、講別人閒話,就將把手環戴到另一隻手上,直到21天不移動手環爲止。

在抱怨的世界裏,沒有什麼特別的快樂,到處都是怨氣沖天的,每一個人都是沉着臉的,這樣的生活還有意思嗎?大家不如都想開點,讓這一個世界成爲一個不抱怨的世界吧!在不抱怨的世界裏,大家都開開心心的,每一個人都是陽光的,開朗的,樂觀的,那又何必爲一些瑣事而煩惱呢?你所抱怨的值得嗎?你所想要抱怨的事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當自己遇到不幸的時候,請不要抱怨;當他人遭遇不幸時,請不要漠然旁觀;當遇到有人做錯時,請不要苛刻批評;讓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抱怨、溫暖的世界裏。

記住,當抱怨的時候剋制住自己,這樣才能讓生活更加美好!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15

一篇篇的翻閱《不抱怨的世界》,感覺這是一本很棒的心靈勵志書。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那我們就陷入一個自擾的困境,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抱怨的受害者還是自己。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爲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爲什麼會抱怨呢?怨天尤人是一種負面的思考與具殺傷力的表達方式?是人們只看到了生活中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當現實與理想有差距時,當事情背離自己的價值觀時,抱怨便應運而生,這也是我們生活的常態,工作、家庭、學習、交通都是抱怨的對象,抱怨就象腳臭,它會傳染,而習慣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裏倒水,如何讓自己成爲一個不抱怨的人,成爲一個快樂的人,那就是凡事要懂得知足、感恩和惜福。

知足常樂做爲一句俗語,耳熟能詳,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的,而快樂的根本便是惜福,珍惜擁有的一切,心裏手裏全是滿滿的,便騰不出手或心來攫取更奢侈的東西了,也就不會爲得不到而抱怨。這纔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一種智慧的生活態度,人人都懷有一顆如此感恩的心,那麼人生一定會過得堅實而有信心!因爲感恩,我們才擁有了一個多彩的社會。

從現在起,做一個積極的人,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這樣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爲你工作,而你會締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穫,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不抱怨”行動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中,藉助這鑰匙,開啓我們對生活的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成爲一個快樂的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讓我們都擁有一個“純淨無暇”的世界——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16

這個世界有太多人在抱怨,工作太忙,任務多,壓力大,消費高,家庭壓力大,生活環境差,PM2.5,或是感冒發燒,陰天下雨,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社會不公,怨人心不古,怨命不好,似乎藉此發泄自己的不滿,並獲得他人的同情,抱怨不僅僅發生在某個人身上,也不單單是一個國家的人,抱怨似乎已成爲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本書不是心靈雞湯,而是教你直面這個天天在發生的問題,讓你意識到自己原來也不知不覺地在抱怨,原來身邊的人都或多或少在抱怨。書中推行的紫手環行動,是爲了幫助你自己認識到你在不知不覺中的抱怨,抱怨的頻率,每次抱怨都把紫手環換到另外一隻手上,換的過程意識到自己是在抱怨,從而逐漸降低抱怨頻率。

要消除抱怨,首先看看什麼是抱怨?人爲什麼會抱怨?

向可以幫助你改善環境的人提出意見,就不是抱怨;如果你是對着自己或其他無關之人責難或悲嘆當前的狀況,那就是抱怨。抱怨就是把焦點放在我們不想要的東西上頭,所談論的是負面的,出錯的事情;如果抱怨天氣熱,天氣會熱得讓你無法平靜下來;如果抱怨工作多,你會感覺工作永遠也做不完;如果大聲喊“痛”,傷害就會出現,如果抱怨,就會遇上更多想要抱怨的事。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什麼上頭,那個東西就會擴大。這是行動上的“吸引力法則”。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身體健康,卻不是因爲真的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讓他們取得附帶的好處,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開不想做的事件,如上學,上班。

書中提到“心身症”這個名詞,心身症主要是患者的心理運作過程,而非生理因素所引發。很多疾病是病人自己創造的,根據醫生估計,有百分之六七十的疾病,都是患者“自以爲生病”造成的結果,醫生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診療這樣的病人-他們生病的原因其實都有其心理根源。報告顯示,有一半的癌症病人是被告知自己得了癌症後嚇死的。醫生如果告訴病人,有一種藥很可能治癒他們的疾病,這種藥對這些病人發揮的功效,就要比使用了相同藥方,卻沒有收到這項訊息的病人大了許多。

抱怨有用麼?當你抱怨天氣太熱,太冷,空氣太差,天氣就會如你所願了麼?

當你抱怨健康問題時,丟出負面的說詞,讓你的身體聽見,這種負面的說詞反而會烙下印記,而你的想法也會將這股能力導入體內,引發更多的健康挑戰,所以抱怨疾病並不會縮短生病的時間,也不會降低疾病的嚴重性,反而可能是企圖用汽油來滅火。抱怨健康的人沒有變得更健康。不滿只是開端,卻不能成爲結果。當你抱怨某種狀況,或許可以吸引其他人跟着你嘀咕,抱怨,卻發揮不了多少作用。

抱怨的結果是什麼?抱怨是人的惰性的反應,當一個人抱怨時也就代表他放棄主動改變現狀,放棄了在這個競爭激烈,弱肉強食的社會中拼搏的信念。抱怨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將人們困於問題當中,使得他們沉浸在失意,沮喪中,無力自拔。越抱怨,越不滿,心情越差,生活質量越差。

抱怨不止發生在個體當中,抱怨還會傳染,這種負面情緒傳遞給別人,還會影響他人的情緒。健康的溝通是:直接找那個和你發生問題的人談,而且只跟那個人談。和另一個人談就是抱怨,這會形成三角問題,也會繼續製造問題,而不能解決問題。不要剋制壓抑,不要悶在心理,只要確定你是在陳述事實,而不是讓你話隱含着“你竟敢這樣對我?”等負面意義就好。

所以當你處於集體當中的時候,首先要停止自己抱怨,其次要遠離抱怨的人,不讓負能量附身,如果你夠mental strong,試着影響他人吧,瞭解抱怨的原因,帶他們遠離抱怨的深淵。幫助他人的最好方法,就是過着不抱怨的生活,成爲不抱怨的榜樣。

在此我要分享我的親身感受①學習正確的表達抱怨;②學會表達抱怨後,再試着中斷自己的抱怨;③享受輕盈的心靈。 所以紫手環其實只是一個精神力量的載體,它本身承載着控制自我情緒的魔力,從而警示帶着紫手環的人拒絕抱怨、拒絕負面情緒,其實最終是否能不抱怨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帶着紫手環,不一定就能拒絕抱怨,其實我們自己纔是真正的“紫手環”,只要我們願意、只要我們想不抱怨,我們纔可能真正的做到不抱怨。終結抱怨、改變一生。生活中我們要感恩,我可以走路,我有可愛的家庭,有好朋友,好工作。我必須要把精力重新投注在感恩上。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發揮這種確保健康的力量。

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17

生活中免不了有挫折,會產生對一些事情的不滿,你要注意了,你已經開始抱怨了。如果不停止,你將會怨天,怨地,怨他人,怨命運。厭惡各種對於你的問題,包括他人對你的抱怨,如果這樣,我們將生存在一個滿是抱怨的世界中what should we do?當我讀到這篇《不抱怨的世界》是我突然明白一切的根本取決於自己。

在沒讀到這本書之前,我們並不是未意識到這一點,只是因爲不願意面對缺點,導致我們的寧願不面對也不承認,不願積極的做出行動。因爲我們不願意正視我們的缺點。在書中有一個小故事:有兩位建築工人在吃午飯,其中一人說“呃!肉卷三明治……我討厭肉卷三明治。”他的朋友什麼話也沒說。隔天兩人又碰面吃午餐,同樣地,第一個工人打開便當盒往裏面看,這次他更火大了,說:“怎麼又是肉卷三明治?我痛恨肉卷三明治。我討厭肉卷三明治。”他的同事一如前日,仍然保持沉默。第三天,兩人又要準備吃午餐,第一個工人打開便當盒,又大叫起來:“我受夠了!日復一日都是一樣的東西!每個有福的日子都是吃肉卷三明治!我要吃別的東西!”他的朋友想幫點忙,便問他:“你爲什麼不乾脆叫你太太幫你做點別的?”第一個人滿臉疑惑,答道:“你在講什麼啊?我都是自己做午餐。”對,這是一個笑話,因爲這文中的前一個工人很懶,自己吃肉卷三明治是他自己造成的,還要抱怨,真叫人貽笑大方。那麼我們該如何改變,我認爲首先就改變你的言語,改變你的思維,那麼你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但是有些人發現自己沒法不抱怨,因爲他人在抱怨自己時禁不住會抱怨幾句,那該怎麼辦?其實書中已經把答案告訴了我們,首先讓自己對任何事樂觀開朗起來,不要讓他人的負面情緒影響你的內心的真實感情,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言語,因爲這可能會影響你,讓你容易產生抱怨。而且有時你會發現你說抱怨的正是那種雞皮蒜毛的小事,從壞一點講根本不值得你去抱怨。其實這些的本質源自於自己,在與他人發生爭執時要將心比心一下,忍耐一下,委屈一下,心平氣和地與他人談談,禮讓他人三分。很多事情其實看起來總是那麼簡單,但不知道人們爲什麼總會把他們複雜化。其實“不抱怨”不就是對別人多多忍耐、理解與溝通,對自己多多省視、要求、改變,難道不是嗎?

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不快樂,會抱怨,是由於我們要求太多卻無法實現;很多時候,我們會失望,因爲我們總按着自己的設想臆造客觀世界,最終才發現原來事實不是我們所想的。其實想要快樂是比較容易的,那就是珍惜眼前的便可;想要滿足是異常容易的,那就是用積極的平常心去接受現實罷了。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18

永遠別企圖要求別人,要做的只有改變自己

早已聽聞“紫手環”的魔力,終於有機會體驗一回。但正如《不抱怨的世界》開卷語所說的,“紫手環”只是一種象徵、一種媒介、一種手段,最根本的還是改變自己的內心。或許要真正達到“不抱怨”很難很痛苦,實在這只是尋找內心平靜的一個過程。

《不抱怨的世界》書中多處提到生活中一些我們經常會“抱怨”的細節,我們總是“抱怨”別人怎樣不好,“抱怨”外部環境如何不利,書中所說的,讓我不禁聯想到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婚姻保衛戰》,該劇導演趙寶剛在被問到“取得婚姻保衛戰勝利、雙贏的祕訣是什麼?”時,他回答:“別企圖要求別人,要做的只有改變自己。”我以爲趙導的這句話與“不抱怨”所提倡的精神境界是異曲同工的。俗話說心態決定狀態,只有擺正我們自身的心態,才能發現他人的美。

回想起上大學的時候,總會聽說哪間宿舍又吵架,問其原因,無非是誰不講衛生,誰太晚睡影響到他人。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便會引起一場戰爭。我們宿舍四人也並不是對彼此完全沒有意見,但卻從未發生爭吵,只因我們善於忍耐,善於理解,善於溝通。人與人的相處之道總是如此,得饒人處且饒人。假如你有時間打掃衛生,那麼幫幫人家打掃又如何呢?假如你真的影響到別人,爲何不能多站在別人態度將心比心,改變一下自己的作息呢?實在很多事情看起來總是那麼簡單,但不知道爲什麼人類總會把他們複雜化。“不抱怨”不就是對別人多多忍耐、理解與溝通,對自己多多省視、要求、改變嗎?

在想想現在的工作,日復一日,有時自己很努力,成效卻很微小,於是我們總會在別人身上尋找原因,某某不配合,指導不正確,對手太強大……等等,總有成千上萬的理由,卻無一條是關於自己的,就算有也是運氣太背之類的。 現在想想,實在我們能“抱怨”的永遠只有自己,只有“抱怨自己”才能轉化爲生產力,才能轉化爲前進動力,這種“抱怨”於人於己纔是有意義的。抱怨別人、抱怨外部都是愚蠢、無濟於事的,這種消極心理更會使自己永遠得不到進步、永遠無法取得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不快樂,是由於我們要求太多卻無法實現;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很失看,是由於我們總按着自己的設想臆造客觀世界,卻發現事實原來不是所想的。想要快樂實在很輕易,珍惜眼前便可;想要滿足實在很輕易,平常心接受現實便可。

讀《不抱怨世界》,用“紫手環”時刻提醒自己:永遠別企圖要求別人,要做的只有改變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19

威爾·鮑溫所寫的一本《不抱怨的世界》,未曾想因此給我帶來了一次極大的心靈震撼和啓發。作爲一名安全工作者,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當中,我同樣有着自己的些許抱怨。誠然,不抱怨、無怨懟的世界也許只是一個理想中的世界,但它可以讓我們嚮往和憧憬,去完善自身的思想,增益自身的才能。書中深入淺出的論述,也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受益匪淺。

人們總會在工作中、生活中以及很多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滿意和抱怨的心理,有的人會很明顯的表現出來,影響到自身的情緒和行爲;有的人則深埋心底,卻也同樣爲這種心理左右了自身的行爲;而對於相對豁達的人來說,其實也往往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抱怨,甚至不爲自己所知道,只是一種潛意識的抱怨,這也同樣一定程度的影響和左右了他們的思想和行爲。對天災人禍的抱怨,對貧富差距、生活際遇、工作不順、感情不合等等多方面的抱怨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之中。書中提到很多有意無意的抱怨情節也可以證實這一點。要成爲一個完全沒有抱怨的人很難,對生活一些不順當、煩心的瑣事發發小牢騷似乎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也很正常。不過,我們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東西——吸引力法則。要知道,當一個人在說些負面和不快樂的事時,就會接收到負面和不快樂的事;如果多說一些感恩的事,則會爲自己引來更多喜樂之事。這樣,你要選擇抱怨還是不抱怨?一本書,一隻手環,改變愛抱怨的你,成就不抱怨的世界。書的開始,鮑溫首先教給了我們如何停止抱怨,用“21天效應”的培養方法改變自己的抱怨習慣,這也是改變我們,成就無怨人生的第一步。

抱怨其實是一種胸襟不寬的表現,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有抱怨的理由。但抱怨往往都是無濟於事,遇到不順心的時候,要更多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要總是責怪他人。威爾.鮑溫在書中指出:“抱怨是在講述你不要的東西,而不是你要的東西。抱怨會影響人際關係,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運動”。安全是面向酒店的工作,更要學會停止抱怨,培養大度容人、見賢思齊的良好品質;摒棄私心雜念,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各種事故;保持淡泊寧靜,以奉獻的精神回報酒店,在工作中追求素質的提升、人格的完善和理想的實現。

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什麼是幸福,我覺得幸福就是一種心態,是相對而言的,財富上的不平等客觀存在,物質的追求也永無止境,所以我們要在比較中學會知足,不要在物質名利上進行盲目攀比,不要爲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只有覺得知足了纔會懂得感恩。感恩是一種做人的態度,一種優良品德。有人說:這個世界值得抱怨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怎麼感恩?其實我們要善於換位思考,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把困難當作一種磨練,把挫折當成一種挑戰。作爲安全管理人員,不能覺得高高在上,更應時時將感恩放在心上,感恩做人,感恩做事,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並非理所當然的,我們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領導的關心、同事的幫助和家人的支持。帶着感恩,心胸會更加坦蕩,工作會更有動力。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這句話雖然早已爲大家所熟知,但真正能“看的開”的人卻並不多見。只要我們以正確的心理去對待,不怨懟,不苦惱。“不如意”也終有可能成爲一種財富,一種磨礪,並以此成就我們的人生。《不抱怨的世界》給我們的是一場心靈的洗滌和震撼,對我在生活態度和方向上都起到了相當積極的作用,這即是我對它的解讀。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20

那一年,一個小山村中走出了兩個農民,他們擠上了到上海的火車。火車上,熙熙攘攘天南地北的人都有。有人說“上海繁華是沒錯,但是幹什麼都需要花錢,甚至問路也需要花錢”。其中一個農民憂心忡忡,抱怨說“早知如此,還不如留在小山村,這以後可怎麼生活啊!”另一個農民眼睛亮了起來“上海真是遍地是黃金啊!居然連帶路都能掙錢”,一片憧憬似的躍躍欲試。

多少年以後,眼睛亮起來的農民成爲了資產上億的企業家,而那個抱怨的農民成爲企業家1200名員工中的普通一員。一種是沒有信心的抱怨,一種是對機會的積極認識,兩種不同的思維境界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命運成就,原因就是抱怨的對立面上,永遠矗立着一扇窗戶,誰打開了那扇窗戶,就能改變他的命運。

抱怨的人往往無意識地在發泄和表達不滿,以求獲得自身心理的平衡以及別人的同情心。抱怨是在陳述你不要的東西,而不是你要的東西。那麼從抱怨的對立面的逆向思維衡量,雖然獲得了自身心理的平衡和別人的同情心,但是自己仍然是一個無助的可憐的弱者;抱怨不要的東西的對面,是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強大的管理工具“問題管理法”會提升你的業績。冷靜的思考後,抱怨往往就是現實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意識到這一點後,對面的窗戶就顯露了出來。

抱怨工作緊張時間不夠,打開對面的窗戶你就從時間的奴隸一躍成爲自己時間的掌控者;抱怨工作雜亂無序,打開對面的窗戶你就從無序忙碌的執行者一躍成爲井井有條的事務管理者;抱怨不理想的工作崗位,打開對面的窗戶你就從不思上進的工作者一躍成爲不斷提升自我的堅定信念命運改變者;抱怨工作的難度,打開對面的窗戶你就從無所作爲的員工一躍成爲攻堅克難的強者;抱怨溝通困難,打開對面的窗戶你就從智商高的理性管理者一躍成爲情商高的優秀管理者……

抱怨的對面是自身意識形態的改變,意識的改變促成了自身行動的改變,行動的改變創造了事物結果的改變,事物結果的改變將影響到自身命運的改變。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力改變,那麼能改變的就是自己的態度。當發覺抱怨無濟於事時,爲什麼不嘗試着進行力所能及的改變呢?只要有一絲的變化,那麼原先的結果軌跡將受到影響而變化。

當打開抱怨對面的那扇窗戶後,你的思維會插上翅膀自由翱翔,你會融入一個充滿創造和改變的“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21

幾乎沒有什麼不能是我們的抱怨對象。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從中獲得一種自我膨脹的優越感。我們難以且不情願意識到,所厭惡的種.種問題,譬如身邊人無休止的抱怨,同樣存在於自己身上。

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爲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許多時候,我們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面,並且積極做出改變,有時候,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我們開始留意自己的言語措辭,以沉默代替抱怨。這實在不是一個能輕易勝任的挑戰,儘管抱怨和評斷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環境,但習慣性的東西總是會帶來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們常常在努力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改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着的意識緩緩敞開。

對舊有習性的挑戰必然帶來生活層面上的某些變更,鮑溫溫和而又堅定地指出:在這場把生命導向光明、積極的內在改變中,如果其他東西的確是阻礙,工作,或者朋友都應該考慮放棄。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爲,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說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纔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機構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不抱怨的世界》並非是一部闡釋觀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場“不抱怨運動”的發起、描述、記錄與召喚。正是那些已經改變了全球數百萬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蛻變流程。

所有的描述至多隻是路標,真正的開始總是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踐行,如果堅持,已經足夠造成改變的敞開,穿透我們雜亂無章、充滿問題而又缺乏審視的生活。

“不抱怨”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藉助這把鑰匙,我們會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諸多層面,喚醒我們渴望已久的改變。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22

如飢似渴地讀完《不抱怨的世界》後,有種熟悉的感覺,於是想起佛經《感恩歌》中所唱的“莫生氣”,一西方、一東方,但二者是殊途同回的,所提倡的都是一種闊達的心境、平和的心態。

“莫生氣”道:“人生就像一場戲,由於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輕易,是否更該往珍惜。爲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往。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可見,我們之所以會“氣”,只因我們總在“抱怨”。

父母會生氣,只因覺得小孩沒有按他們的想法發展;領導會生氣,只因覺得下屬沒有執行自己的指示即使也能完成工作;情人會生氣,只因覺得男(女)朋友總是任性而爲從不體貼自己;自己會生氣,只因覺得爲何受傷的總是我……

實在,你我皆凡人,哪能不抱怨。有時候抱怨是一種發泄的途徑,重要的是,抱怨之後,我們接下來的行爲,是積極地停止抱怨改變心態,還是消極地不停抱怨直至內傷。

有時我們總是很愚笨,總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使自己變得不開心。與其抱怨別人哪裏哪裏不好,不如把抱怨的時間用來檢視自己是不是哪裏哪裏可以做得更好,不斷地改變自己、完善自己,這是個一舉兩得、利人利己的美事。

想起一個很簡單很老套但卻很富哲理的故事,有一個老人家整天愁眉苦臉,一鄰居問其原因,只聽老人家抱怨道:“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雨傘,小女兒賣鞋,天晴的時候大女兒生意不好,下雨的時候小女兒的生意不好,無論天晴天雨,我總要想到有一個女兒生意不好就會傷心流淚。”那個鄰居開解道:“那您應該感到開心啊,天晴的時候小女兒生意好,下雨天的時候大女兒生意好,無論天晴天雨,總有一個女兒生意好。”於是,那個老人家天天都笑呵呵的,開心不已。

這便是心態!“不抱怨”就是一種心態,只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正面樂觀積極地態度往面對生活與工作,往與人相處,則自己開心了,四周的人也會被感染而變得快樂,工作自然也會事半功倍,生活自然也就隨着幸福美滿了。

“莫生氣“,擺正心態,化消極爲積極,便是我對《不抱怨的世界》的解讀。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23

沒有風雨的洗禮,勝利不能顯現出動人光彩,不經風霜的歷練,偉大無法持久相伴,海燕的精神,是在風暴裏閃爍,白楊的意志,是在風雪中挺立,不要抱怨,所有的不幸與困苦,都是爲着最後的流光溢彩! --題記

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女人之一奧普拉說“這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一本書,它會改變你的命運。”可對於我來說,吸引我的是那枚小小的紫色防抱怨手環……。它真的能讓我不再抱怨嗎?於是我便翻開了這本美國作家威爾·鮑溫的《不抱怨的世界》,尋找着屬於自己的答案。

威爾·鮑溫在書中記錄了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對“21天不抱怨”活動的感受,行政主廚蓋瑞·希爾說“當我的思想與語言更趨於感恩,積極去尋求解決方案,就能吸引更多類似的事物。”瑜伽老師馬蒂·李說“當你不再抱怨,你會有更高的覺悟,變得更加感恩。”

類似這樣一句句看似是“雞湯”的話卻在我心裏激起一陣陣漣漪。這些充滿了正能量的話語對於一個初爲人母的我、一個剛剛回到離開了一年的工作崗位的我、一個自我感覺青春不再、身材變形的我來說是一次最好的心靈洗禮。它讓我對與寶寶一起成長的未來充滿了憧憬,讓我對曾經熟悉、現在卻無比陌生的環境不再恐懼,讓我對自己不在美麗的外表、不再年輕的心靈充滿了感恩與希望。

當你無力改變這個環境的時候,請心平氣和的接收它,當你可以心平氣和的接收它的時候,請儘自己的努力使它變得更好。所有人都在說,我們的企業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可是,那又怎樣呢,誰不說困難總是與希望同在,挑戰一定與機遇並存。“戀戀長白山、心行天地寬”“記憶心歸路、本色桂花香”“世界那麼大、心歸纔是家” 這一句句朗朗上口、扣人心扉宣的宣傳語不正是我們在逆境中萌生出的希望嗎。

如果說,我們把每天的時間都用在了抱怨工作壓力大,車間管理嚴,工資不夠花上,又怎麼能夠解決我們正存在的那些困難呢。正是因爲有了那些遇事不抱怨,願意在逆境中迎難而上的同事們,纔有了我們一批批完好的菸絲,一條條完美的包裝,一個個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這些好評如潮的新品不就是我們打好翻身仗的有力武器嗎。

我是制絲車間的一名工藝員,我願意遠離“抱怨”的隊伍,我願意儘自己的努力爲我們的企業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我願意認真的檢查設備的每一個角落,我願意在生產中認真的核對每一個參數,我願意積極的參加到全員營銷當中,我願意認真的交好每一個朋友。也許這些我願意對企業來講只是杯水車薪。但是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不抱怨現狀、我願意積極的改變它”的隊伍中來。

生活本就是在崎嶇的小路上攀登,別再困難中抱怨,我相信真正的一帆風順,不是從來沒有遇見過挫折,而是能在跌倒後依然堅強的站起來。

合上一本書,合不上的是心中的思緒萬千。 願我的生命充滿陽光,不要讓抱怨的陰霾阻擋了生活的希望。最後,分享易術的一段話“你是否身在異鄉,別人的城市燈火輝煌;你拒絕平庸尋常,故鄉的安逸讓你忘記了飛翔。落寞的時候,請記得—青春不是眼前的苟且,還有夢想和遠方。”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24

幾乎沒有什麼不能是我們的抱怨對象。我們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從中獲得一種自我膨脹的優越感。我們難以且不情願意識到,所厭惡的種種問題,譬如身邊人無休止的抱怨,同樣存在於自己身上。

許多時候,我們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面,並且積極做出改變,有時候,隨着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之光隨着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我們開始留意自己的言語措辭,以沉默代替抱怨。這實在不是一個能輕易勝任的挑戰,儘管抱怨和評斷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環境,但習慣性的東西總是會帶來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們常常在努力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改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着的意識緩緩敞開。

對舊有習性的挑戰必然帶來生活層面上的某些變更,鮑溫溫和而又堅定地指出:在這場把生命導向光明、積極的內在改變中,如果其他東西的確是阻礙,工作,或者朋友都應該考慮放棄。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爲,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說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纔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機構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不抱怨的世界》並非是一部闡釋觀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場“不抱怨運動”的發起、描述、記錄與召喚。正是那些已經改變了全球數百萬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蛻變流程。

所有的描述至多隻是路標,真正的開始總是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踐行,如果堅持,已經足夠造成改變的敞開,穿透我們雜亂無章、充滿問題而又缺乏審視的生活。

“不抱怨”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藉助這把鑰匙,我們會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諸多層面,喚醒我們渴望已久的改變。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25

《不抱怨的世界》是美國最偉大的最受尊重的心靈導師,威爾.鮑溫的著作,這是一本全球500強企業團購率居第一名,且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榜首的偉大的心靈勵志書。此書在美國,《時代週刊》與《紐約時報》聯合美國NBC電視臺發起的“影響你一生最重要的一本書”投票,僅次於《聖經》對人類的影響度。

作者通過許多平易近人的生活故事,以及溫暖懇切的心靈建議,一步步探索了我們爲何會抱怨,抱怨如何破壞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又如何驅除這種殺傷力十足的表達方式等等,多以及個問題 。作者聚集了全書中最核心的理念,即:任何人和團隊要想成功,以及解決的行動力。

通過閱讀此書,我們看到了自己真是的,潛在的一面與自身性的弱點,這使得我們能夠更好的審視自己,並試着改變自己,學會感激,感激那些 幫助過我們的人,感激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感激我們周圍的一切,默默陪伴着我們。

不要去抱怨,以爲抱怨的實質就是表達哀傷、痛苦或不滿,抱怨就是推開自己想要的東西,從而使其結果更糟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會用書中的觀念和理念竟是自己,漸漸的就會減少抱怨,直至不抱怨,因爲此時的我們深刻的懂得了抱怨是 嘴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

如果你心中仍有不甘,你可以研究一下成功人士的生平,你會發現他們之所以成功並不是排除了生命中的挑戰。不向別人陳述自己受到多少委屈,而是開始尋找挑戰中的祝福。同樣,你對待事物的態度,也就是你內在思維的外在表現,就如20世紀的激勵大師說的"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可惜對於這一點,只有成功承認" 我們的人生,就是一成電影,就看我們怎麼演,而演的如何,演的好不好,都是我們自己填寫的結局。

書中通過一隻手環向我們傳遞了“抱怨不如改變”的生活理念,手戴紫手環者只要一察覺到自己有抱怨情緒,就將手環換到另一手上,如此反覆,直到手環在一隻手上連續21天爲止,21天不抱怨不批評別人,不到一年,你就會慢慢改變,當然這並不是只神奇的手環,只是此時此刻得你心態變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創造自己的人生,重點是真正爭起繮繩,引導馬匹大棚我們要去的地方,抵達目的一地,而不是到我們不要去的地方。

不要抱怨,心平氣和的看待周圍的一切,不利條件是你一生的財富,而這份財富只有經得起風浪的人才能俘獲,收起抱怨的廢話吧!勇敢迎接挑戰,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而成功往往青睞於積極的人。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26

“我想,我對生活是沒有抱怨的,當然,除了房子、車、工作……等等,我好像又抱怨了。”

讀完《不抱怨的世界》,我把書本隨贈的紫色手環戴在了右手上,按照遊戲規則。我每抱怨一次,手環就要換到另外一隻手上、於是,我戴上手環之後,一個程序也隨之在我的腦海中啓動,開始默默地監控起我的思想。

起初的我認爲自己是沒有什麼好抱怨的,除了買不起房,開不起車,薪水太饞,公交太擠,鄰居太吵,朋友太少,青春痘太多,睡眠太少等等這些之外,我認爲自己的生活還是蠻不錯的。

可關鍵不是我的生活有多少的問題,而是我抱怨了多少次,要知道,這些問題在很久很久之前就一直存在,事到如今,也許隨着時間的流逝少了幾個,但抱怨一直有增無減。畢竟,我依然可能會用一天的時間爲一個問題而抱怨連連。

戴上了紫色手環,我想借着思想程序的默默監控,我不會抱怨了。但是後來因爲等的公交車不來,因爲等到的車太擠,因爲拼命往車裏擠的人素質太低,我還急忍不住抱怨了。短短一瞬間,一個閃念在腦海中浮現,將消極的思想傳遍全身,令我感覺周遭的空氣都渾濁到叫人呼吸難耐。

當然,這樣的事可遠遠不止一件。它們在我的生活中頻頻發生,一步步將我的忍耐逼到極限。我的手環也在這一次次的臨界點之前頻繁地更換。

我記得看過的書裏曾說:當遇到問題時,首先應該想到的是“自己出了什麼問題”還有“這樣的問題該如何解決”。而我,像大多數人一樣,遇到煩心的事情,首當其衝的表現是開口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裏有一句:“今天,你還在抱怨嗎?”我看了看自己手腕上被頻頻移動的紫色手環,心想要完全脫離抱怨的世界不會那麼簡單,它任重而道遠。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27

想想看,如果世界上有兩個區域:一個區域聽不到抱怨、沒有批評、沒有閒話;另一個區域充滿着抱怨、批評和閒話。必定要二選一的話,你會想搬到哪個區域去寓居?

我們當然會取捨前者,由於在八卦滿天飛的事實世界中,我們正須要一個“不抱怨的世界”!

要一個人“不抱怨”很難,在生涯上遇到任何的不順遂,發發小怨言、吐吐苦水,彷彿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然而別忘了一個主要的實踐“吸引力法令”,要曉得,當一個人在說些負面跟不快樂的事時,就會接受到負面和不快樂的事,例如:當女人常抱怨世界上不一個好男人的時候,就已經在心裏種下了一個“不信任有好男人”的因,所以即便碰到了好男人,可能也打從心裏猜忌,這樣即使遇到了t,也可能會錯過吧;同理,假如多說一些感恩的事,則會爲本人引來更多喜樂之事。這樣,你要抉擇抱怨仍是不抱怨?

俄國有一句老俗諺:“想要掃除全世界,就從打掃你家的門前階開始。”可是當你決議開始不抱怨,你周遭的人仍抱怨不休時該怎麼辦?這時千萬不要想去改變他們,因爲一個人唯有發自心坎想改變時纔會改變,在被逼迫的狀況下可能只會得到反後果。要抑止周遭人的抱怨,套句甘地說的話:“我們必須活出想要讓其別人效法的樣子。”當有人認同你時,天然會追隨你的腳步前進。

抱怨之前,先想想:

如果我們對自己坦誠,就會發現性命中足以讓我們合法抱怨(抒發哀傷、苦楚或不滿)的事件,實在寥寥可數。我們的抱怨多半都只是一堆“聽覺傳染”,有害於幸福與圓滿。

抱怨就比如口臭。當它從別人的嘴裏流露時,我們就會留神到;但從自己的口中發出時,我們卻能充耳不聞。當事情不太對勁,而你說了:“當然會這樣?!”或是“豈非你不知道嗎?”你就是在傳遞這樣的訊息:你在等候壞事的來臨。這個世界聞聲了,就會帶來更多壞事給你。如果你想去改變別人或扭轉形式,這就是抱怨。如果你生機所有有別於現況,這就是抱怨,而不僅是陳說事實。

那些感到抱怨是天經地義的人,哪裏也到不了,只會在統一個不快活的起點原地打轉。我們的焦點必需要放在咱們願望產生的成果上,而不是我們不要的事件。

當你的嘴巴結束表白負面的思惟,你的'心靈就會發生其他更快樂的動機。你的心靈就像一座意念工廠,隨時都在運作,若是負面的主意缺少市場,工廠就會重建改選,轉而出產快樂的思維。

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教會會同盟的主任牧師威爾?鮑溫,就是“活出了讓其餘人效法的樣子”,當他在推進“不抱怨的世界”這個活動時,應用了一個代表演變、轉變的紫色小手環的力氣,很快的在短短兩年間,就取得寰球80個國度、600萬人熱鬧響應。他是怎麼開端這個故事的?

20__年夏天,當威爾?鮑溫牧師在爲教會的“夏日讀書俱樂部”找一個可搭配的“小玩意”時,他心血來潮,激勵與會人士一起把一個手環戴在手上,邀請大家盡力做到持續二十一天都不抱怨、不批駁、不講閒話,一發明自己在抱怨,就立即換手從新開始。剛開始,鮑溫牧師不停地把手環從一手換到另一手,幾乎要累壞了,才察覺這切實不是一個簡略的義務,在將近一個月之後,他能夠一連三天不抱怨,最後他終於實現二十一天的挑釁。他的勝利,就像一顆投入水中的石子,激發了漣漪,教友們失掉了勉勵,並將這個漣漪擴散出去。

最近這個“不抱怨的世界”運動跟着《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來到了中國,當你看到有人佩戴紫色手環時,就會知道他正在鼓勵自己連續二十一天都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想要一起發明好運吸引力,解脫抱怨惡權勢嗎?歡送參加“不抱怨的世界”運動,一起迎接一個更美妙的生活型態──一個“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讀書心得2023參考文章 篇28

讀書就是各取所需,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這本書的觀點我並不全然贊同,但是其中有值得汲取的部分。

如果只是爲了‘不抱怨’而‘不抱怨’,其實沒多大意義而且很難做到。我們需要認識到,自己纔是那個做選擇,採取行動的人,而不是一邊抱怨,一邊保持着令你不滿的現狀。把注意力放在“我爲自己的生活和快樂負責”上面,不要把自己當做無助的受害者只知道抱怨,也不要只是因爲想做到“不抱怨”所以就忍着。

簡單記錄一下,以下有的是書中觀點,有的是我讀這本書時引發的想法。

1 成長經歷的四個階段(其實對很多事都是通用的):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無意識的有能。

2 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去改變它,否則就改變自己的態度。

3 關注你想要的,而不是你不想要的。比如長跑時,不要對自己要“不要放棄”,而是說“我能堅持”。(關注和追求你不喜歡的東西的反面)

4 分清這兩者:什麼是陳述事實,什麼是抱怨。一件事可以有兩方面,一是事實本身,二是你對它的感受。先處理你的感受,後處理事情。帶着強烈的感性處理事情不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如果有些事需要糾正,無需剋制,只要確定你只是在陳述事實,而不是隱含着“你竟敢這樣對我”的意思。告訴服務生:湯是冷的,需要熱一下。這是事實。告訴服務生:你竟敢給我端一碗冷的湯?這是抱怨。

5 如果你對某人有意見,直接和他溝通,不要對第三個人抱怨。如果你對某事不滿,直接和可以提供解決方案的人談你的期望。把話語的重心放在你期望什麼,而不是你不滿什麼。

6 你不能改變別人。人們改變是因爲他自己想改變。如果你試圖改變一個人,只會讓他更加緊守現有的行爲。最好的訓誡就是以身作則。欣賞能激勵人們表現優秀,以獲得更多賞識。如果你希望一個人是淑女,就像對待淑女一樣對她,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如何,就像他已經做到了那樣對他。給予正面的期待,而不是批評。批評會讓人本能地想爲自己辯解。

7 請將抱怨冷處理。抱怨可能成爲壓垮人際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你說不出什麼好聽話,就乾脆閉上嘴巴。抱怨者可能並不覺得自己在抱怨,但是別人可以清晰地感覺到你在抱怨。抱怨太多招人煩。

8 沒有安全感,質疑自己的重要性,不確定自我價值的人,纔會通過吹牛獲取讚賞,通過抱怨獲取同情,或者逃避自己嚮往卻沒有實現的目標。請學會接受不安感的來襲,在這樣的時刻支持自己。

9 沉默是通過無限的橋樑,卻也讓很多人感到不自在。你說的話最好具有建設性,而不是破壞性,否則不如保持沉默。當你說個不停,並不會顯得很睿智,而是說明你無法忍受沉默的局面。

10 有些人是看到現狀,然後問:爲什麼會這樣?我則是夢想着未曾出現的景象,然後問:爲什麼不是那樣?讓不滿驅策你去勾勒美好的遠景併爲之努力。

11 不要把眼前這一刻視作理所當然,這個絕對不會再重現,和心愛之人共度的特別時刻,值得細細品味,好好領會。

12 不要讓消極的人們剝奪了你對理想生活的追尋。不要讓愛抱怨的人影響了你的思想。警惕那種大家競相抱怨自己有多慘的競爭心態。

書的結尾有一句話不錯:

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將在你的世界裏造成影響力。你自己就是一種祝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