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子夜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3W

讀完子夜的心得體會 篇1

《子夜》標誌着茅盾的創作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成熟階段,是我國現代文學一部傑出的革命現實主義的長篇。它從一九三一年十月寫起,至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完稿。在動筆以前,還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準備和構思的過程。民族工業資本家吳蓀甫和買辦金融資本家趙伯韜之間的的矛盾和鬥爭,是貫串《子夜》全書的主線。環繞這條主線,《子夜》反映了一九三零年左右革命深入發展、星火燎原的中國社會的面貌。

讀完子夜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

《子夜》中的人物就是活動在這樣一個廣闊的歷史背景上;而且透過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發展,鮮明有力地顯示了整個時代的發展趨向和壯闊波瀾。它以上海爲中心,反映了中國社會的全貌;通過兩個月中的事件探尋着中國社會過去和未來的脈絡。將紛紜複雜而具有重大歷史社會意義的生活現象通過謹嚴宏大的藝術結構表現出來。

作家筆下的工業資本家吳蓀甫,不是庸碌卑瑣的人物。他曾經熱心於發展故鄉雙橋鎮的實業,打算以一個發電廠爲基礎建築起他的“雙橋王國”來。但是僅僅十萬人口的雙橋鎮不是“英雄用武”的地方,他發展中國的民族工業。他的目的是“發展企業,增加煙囪的數目,擴大銷售的市場”。他有這樣的野心,把一些“半死不活的所謂企業家”全部打倒,“把企業拿到他的鐵腕裏來”。不僅這樣,他還知道如果發展民族工業,首先需“國家象個國家,zheng府象個zheng府”。因此他除了永不倦怠地注視着企業上的利害關係而外,還“用一隻眼睛望着政治”。他具有遊歷歐美得來的管理現代工業的知識,有魄力,有手腕,炯炯有神的眼光常常能夠煽起別人勃勃的事業雄心,願意和他合作。但是吳蓀甫這個工業界的騎士卻是生不逢辰的。他不是生活在十八、九世紀的歐美,而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帝國主義侵略的魔手緊緊扼住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咽喉,因而他的發展民族工業的雄心不能不成爲一個無法實現的幻想。他不能不過一種“簡直是打仗的生活”,而且是在幾條戰線上同時作戰:他與美帝國主義的掮客——金融資本家趙伯韜進行勾心鬥角的鬥爭;他熄滅不了工廠裏風起雲涌的罷工運動;他用盡心機收買過來的許多小廠都成了自己脫不下的“溼布衫”,他和孫吉人、王和甫所苦心經營的益中信託公司不能不在軍閥混戰、農村破產、工廠生產過剩、趙伯韜的大規模經濟封鎖之下一敗塗地。他們發起組織益中信託公司,時未兩月,“雄圖”已成爲泡影。野心勃勃、剛愎自信的吳蓀甫,也只剩下了一條“投降的出路”。通過上述這些描寫,《子夜》揭示出了作爲民族工業資本家的吳蓀甫的兩面的性質:他和帝國主義及其卵翼下的買辦金融資本家之間存在着矛盾,和勞動人民,特別是工人之間也存在着矛盾。在帝國主義統治下,中國民族工業是永遠得不到發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是永遠不可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這是歷史的必然的法則,誰也不能夠改變或者動搖它。當時在有關中國社會性質的論戰中,託派分子曾竭力散播帝國主義的入侵推動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社會經濟是資本主義經濟佔優勢,中國社會性質已是資本主義的反動論調。他們抹煞華洋資本之間的差別,掩蓋帝國主義扼殺中國民族工業這樣一個鐵的事實,企圖用“左”的詞句來反對中國人民正在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革命,以達到他們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子夜》關於吳蓀甫這個典型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刻劃,給了託派這種謬論以有力的回答。

《子夜》從多方面的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中來突出吳蓀甫的性格特徵。作爲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的典型人物,吳蓀甫的性格是一個鮮明的矛盾的統一體。他一方面有“站在民族工業立場的義憤”,但另一方面,壓倒他的一切的卻是“個人利害的籌慮”。他是“辦實業”的,他以發展民族工業爲己任,他向來反對擁有大資本的杜竹齋一類人專做地皮、金子、公債的買賣;但是他也不能不鑽在瘋狂的公債投機活動裏。他希望實現他的資產階級“民主 政治”理想,盼望國民黨 反蔣派與地方軍閥的聯盟“北方擴大會議”的軍事行動趕快成功,然而當北方的軍事進展不利於他的公債活動的時候,他又“惟恐北方的軍事勢力發展得太快了”。他精明強悍,但又不能不表現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先天的軟弱性。他有時果決專斷,有時狐疑惶惑,有時滿懷信心,有時又垂頭喪氣;表面上好象是遇事成竹在胸,而實質上則是舉措乖張。這一切,都是如此矛盾而又很自然地統一在吳蓀甫的性格里。吳蓀甫是我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民族資產階級的典型形象。

除吳蓀甫外,茅盾在《子夜》中還創造了一系列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他們各自的思想面貌、精神狀態都打上了時代和階級的深刻印記。狡獪、陰狠而剽悍的趙伯韜,在土地革命風暴下逃亡上海的“吃田地的土蜘蛛”,他把農民的血汗拿來換取大都會裏的“寓公”生活,同時在公債市場上進行投機活動的馮雲卿,賣身權門、依靠資本家錢袋過活的李玉亭、範博文等一類所謂的“教授”、“詩人”,也都寫得各具有特色。

茅盾特別擅長刻劃人物的心理狀態。他不是對它們作靜止的和孤立的分析和描寫,而是在時代生活的激流裏,在尖銳的矛盾和衝突裏來時行細緻、深入的刻繪。他讓吳蓀甫同時在幾條戰線上作戰,讓他不斷處在勝利和失敗的起伏的波瀾裏,時而興奮,時而憂慮,時而指揮若定,時而急躁不安。這樣,吳蓀甫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就毫髮畢露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杜竹齋的唯利是圖的性格,在公債市場的決戰階段顯得分外清楚。李玉亭兩面討好的豪門清客的心裏,在吳、趙兩家明爭暗鬥最爲緊張的時候暴露得格外分明。茅盾還在很多地方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來渲染氣氛,襯托人物情緒的變化,藉以鮮明地顯示人物的性格。他決不是爲寫景而寫景,他寫景即所以寫人。有時是因情取景,有時是借景寫情,情景交 融,文無虛筆。

《子夜》的語言具有簡潔、細膩、生動的特點。它沒有過度歐化的語言,偶爾運用古代成語,也是恰到好處,趣味盎然。人物的語言和敘述者的語言,都能隨故事和人物的性格發展變化而具有不同特色,使讀者能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子夜》的產生,正是我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在文化“圍剿”中邁步前進的時候,它顯示了左翼文學陣營的戰鬥實績,從創作上證明了無產階級是一種不可戰勝的、最有發展前途的力量。

讀完子夜的心得體會 篇2

茅盾先生的《子夜》寫出了30年代初期中國民族工業資本家們生存的困境。外有連連的戰事,內有帝國主義所豢養的買辦金融資本家們的打壓。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像吳蓀甫一類想以工業振興中華的宏偉夢想只得是幻像,像肥皂泡泡一樣,飛得再高,也終究逃不過破碎的命運。

吳蓀甫是民族工業資本家,也是《子夜》的主人公。他機智果斷,抱負遠大,在上海那個燈紅酒綠拜金的大城市中佔有一席之地。他精明強幹,爲自己的夢想雄心勃勃地拼搏。他一口氣吞併了八個小廠,想成爲工業界領袖;他與大興煤礦公司總經理王和甫等人創建了益中信託公司;也曾在公債市場上狠賺一筆。但他生不逢時,正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不能讓他施展自己的才略。雙橋鎮的農民暴動摧毀了他在家鄉經營的產業;他苦心經營的絲廠工潮迭起;處心積慮組建起來的益中公司又因爲產品滯銷而成爲箍在身上的溼布衫在公債市場上又飽受買辦金融資本家趙伯韜的打壓。但當他想放棄時,他仍對自己說:不!我還是要幹下去的!中國民族工業就只剩下屈指可數的幾項了!絲業關係中國民族的前提猶大!只要國家像個國家,政府像個政府,中國工業一定有希望的!這是《子夜》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儘管吳蓀甫最後終因爲在公債市場與趙伯韜的角逐失敗而破產,他的這一句話,還是給我留下了無數的感動與欽佩。

但在欣賞吳蓀甫的同時也得承認他的短處。

他企圖從工人身上挽回因外貨傾銷和軍閥混戰所造成的企業不振,想吸盡工人的血汗彌補他在投機市場上所受到的損失。這些都是他對工人的剝削和壓榨。他自尊心太強,太死要面子,他無法抗拒歷史的必然法則爲他安排下的失敗命運。他只能用僞裝的鎮靜來掩飾內心的惶懼和不安,從來不讓人家看見他也有苦悶沮喪的時候,即使是他的妻子林佩瑤。他心中承載了太多,以至於當他破產時,他想到了自殺。直至小說結尾,他身邊所剩之人已寥寥無幾了。他的自私,貪念,利慾使他身邊的人漸漸離開了他。他的悲劇結局也許是從開始就已註定,也許吳老太爺的死就是他命運的伏筆。

此外,《子夜》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有環境的描寫。例如它用天空張着一望無際的灰色的幕,只有西邊的天空像是破了一個洞,露出小小的一塊紫雲。太陽倉皇的面孔在這紫雲後面向下沒落。這種平淡的環境描寫,以及其他一些惡劣的環境描寫暗示人物的命運或喜或悲。茅盾先生還在很多地方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來渲染氣氛,襯托人物情緒的變化,來鮮明顯示人物性格。他絕不爲寫景而寫景,寫景即爲寫人。有時是因情取景,有時是借景寫情,情景交融,文無虛筆。

讀完全書,不僅感慨與矛盾先生深厚的文學底蘊,也瞭解了主人公們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身不由己。個人慾望,夢想都得順應社會的潮流,逆水行舟,是不可能成功的!

讀完子夜的心得體會 篇3

在《子夜》這本書中,絲廠老闆吳蓀甫雄心勃勃,要在他已有的實業之上不斷髮展,再擴大自己的資本,成立大型公司。可是他生不逢時,大罷工好不容易纔在手下屠維嶽的幫助下平息。穩定了工廠後的吳蓀甫不斷努力,終於合夥成立了一個銀行,低價收購了八個小廠,專營生活用品。可是由於戰事不斷,嚴重影響了銷售,資金也週轉困難,扼住了企業發展的喉嚨。

在吳蓀甫和合夥人的堅持中,趙伯韜盯上了吳蓀甫的產業。他使用了不少手段,最後,在氣力不支下,他使用了殺手鐗:他要以“國內公債維持會”的名義,電請政府下令禁止賣空,他還直接去運動交易所理事會和經紀人會,慫恿他們發文要增加賣方的保證金。正好是賣空方的吳蓀甫只好請自己的姐夫杜竹齋投入強大的資金在賣空方中,或能一搏,誰知杜竹齋背叛了自己的妻弟吳蓀甫,將資金投向了趙伯韜。最終,吳蓀甫破產了。

主人公吳蓀甫,他魁梧剛毅,有財有勢,有勇有謀,卻在實現自己的夢想——建造一個大型工業公司時,由於複雜因素的交迫下而慘敗;金融資本家趙伯韜不僅有政界作後臺,在軍界裏也有很深的關係,人稱“公債場上的魔王”,正是他將吳蓀甫逼入絕境。

《子夜》雖是弘篇鉅製的大手筆,但宏偉嚴密且脈絡清晰。開頭講述大海的軟風一陣一陣吹上人面,蘇州河幻成了金綠色,輕悄悄地向西流去。黃浦江邊充斥着“光、熱、力”,此時的吳蓀甫有財有勢,氣派威風;而結尾,吳蓀甫的工廠、銀行、公館全都沒有了,自己的夢當然也破滅了,慘敗於趙伯韜的吳蓀甫帶着姨太太灰溜溜地到牯嶺消暑。一頭一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得不讓我們驚歎於一位民族工業鉅子在帝國主義和軍閥政治的雙重擠壓下,又在工農革命的夾擊中一敗塗地的悲慘。

《子夜》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富有藝術生命力的人物形象。這些藝術形象是作者匠心獨運的藝術創造,他們在我國現代文學人物畫廊中佔據着突出的位置。

《子夜》氣魄宏大、具有陽剛美,這與描寫工人罷工鬥爭的浩大聲勢有密切關係。在描寫工人圍攻吳蓀甫的汽車、包圍裕華絲廠的管理部、全閘北工廠總罷工等場面中,就充分體現了雄偉博大的陽剛美。這種陽剛美的思想基礎,就是作者矛盾所要極力表現的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精神—一種不屈不撓的,永不言棄的精神!

《子夜》就像是一本歷史書、政治書,告訴了我們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中國城市社會的黑暗。

讀完子夜的心得體會 篇4

子夜,原意是已到半夜,即將迎來黎明,暗指發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就中國社會,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中國人民即將衝破黑暗,迎接黎明的堅定信念。而這本書就是講述在黑夜中的民族資本家吳蓀蒲與買辦資本家趙伯韜的較量和鬥爭。而最後的勝利者是有美國資本勢力做後背的趙伯韜大獲全勝。

在帝國主義經濟侵略下,源源不斷地洋貨從海外運來,物美價廉的優勢使它們很快地佔有了中國市場,又因爲中國缺乏專業人才,在有雄厚實力的外國企業的壓迫下,被打得節節敗退。而吳蓀蒲的裕華絲廠也沒逃過這劫難——物價上漲、原料不足、存貨賣不出去……種.種的不利因素逼迫着他不得不削減工人們的工資來維持工廠那奄奄一息的生命,決心與外企幹到底。可矛盾就在老闆與工人之間展開——吳蓀蒲老闆:我們的成本太重,就要破產了。減成本,就要減工錢,爲了民族的利益,你們只好忍痛一時,少拿點兒工錢。工人們:物價上漲,本來就吃不飽,再減工資,那是要我們的命,你們有錢不愁溫飽,你們也要顧全民族的利益,忍痛一時,少賺一點。民族利益和階級利益碰撞在一起,複雜的階級矛盾就這樣在不斷地衝突、鬥爭中升級,一切都顯得恐怖又紛雜,百姓整天都生活在恐慌、壓迫的環境中,與戰爭無異。那些有着民族正義感的資本家們在與外企的鬥爭中也傷痕累累,波及到那些無辜可憐的工人們奮起反抗,惡性循環般持續到“子夜”。

隨着鬥爭的持續,工人們終於爆發出積蓄已久的憤怒,紛紛用遊行和衝廠來發泄內心抑制的憤懣,想幹掉那些資本家,而資本家們也漸漸陷入了錢的泥潭,爲了賺錢,他們不惜鎮壓、圍剿、槍擊這些被剝削、被欺壓、被踐踏的工人百姓,露出了資本家們剝削工人的獠牙,工人的反抗、資本家的鎮壓、外國的經濟封鎖……在這混沌的黑暗之中,工人們排山倒海的反抗,正是這衝出黑暗的一束希望之光,代價雖大,卻能迎來苦難後的溫暖燦爛的黎明。

後來以吳蓀蒲爲首和孫吉人、王和甫聯合成立了一種信託公司想打造自己的民族工業,與外國資本的走狗趙伯韜大幹一場,投身於公債之中,而狡猾奸詐又資本雄厚的趙伯韜暗中掌握着公債的走勢,後因杜竹齋的臨時叛變讓吳蓀蒲等人破產。書中展現了一位經驗豐富、果斷老練但對工人殘暴的資本家,通過不斷的努力和計謀去打造一個資產階級王國,可最後卻以失敗告終,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不可能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歷史法則。

民族資本家吳蓀蒲等人雖然竭盡全力發展和振興中國的民族工業,但是,他的“竭盡全力”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爲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而奮鬥。沒有了工人的支持,無論你多麼足智多謀,就如同只有矛,沒有盾的戰士,無論攻擊力多麼強大,終究會被敵人看出破綻,一擊致命。我覺得吳蓀蒲們只是靠壓榨和剝削工人來獲得更多的利益,那麼無論在哪個國家,有怎樣的政府,沒有了工人們凝聚成的堅實保護盾,都無法建立起自己強大、穩固的資本王國。

《子夜》向我講述了在中國舊社會最黑暗的時候老百姓的生活和民族企業的掙扎,說明了舊中國不能走資本道路的歷史法則,只有通過工人們的覺醒、反抗、革命,才能帶來衝破這子夜黑暗的新生力量,吳蓀蒲們才能和人民一起建立真正強大的民族工業。

讀完子夜的心得體會 篇5

與《子夜》的第一次接觸是在母親的書架上,對名著並無多大興趣的我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

它以1930年的上海爲背景,生動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國中國各種尖銳複雜的社會矛盾。通過民族資本家吳蓀莆的遭遇,展現了那個時代更加殖民化的特徵和急速變動的社會現實,使我們每個人都燃起強烈的愛國心,感受如此脆弱的祖國,作爲學生的我們更應該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當時民生凋敝戰亂不止,但在都市化的大上海卻另有一番景象。這裏有着紙醉金迷的的生活,有着明爭暗鬥的算計,有着趨炎附勢的各色人物。

它是一部描寫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資本的社會命運的悲劇。其中包括民族資產階級與工人之間的矛盾鬥爭;民族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勢力及其走狗買辦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以及農村經濟破產是怎樣危及民族工業的,這些矛盾使我們得以全貌地瞭解當時的社會現實,強烈地喚醒了我們的報國熱情。

小說驚心動魄地描寫了一個剛強有爲的民族剛也巨頭吳蓀莆,在帝國主義和軍閥政治雙重壓迫下,在工農革命的夾擊中,一敗塗地的悲慘命運。

吳蓀莆的鬥爭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他並非一個束手待斃的人。他憑着自己的財力,遊歷過歐美的見識,以及在同行中過人的智謀和手段,既獲得同業的重視也頗自大自是,具有狂妄的野心。他嚮往的理想境界是操縱中國的經濟命脈,戴上二十世紀中國工業王子的桂冠,他爲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猶如一隻正要攝食的獅子。一心發展。

雖然片面地說是爲了自己的理想,但還是會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我們也該像他一般爲了自己的目標不懈奮鬥,造福國家,造福人民。

不幸從農曆端午節後,省政府傳來了命令:爲了支撐雙橋鎮市面,吳府在那裏經營的工廠、商店不得關閉,抽回資金的計劃落空了,吳蓀莆勃然大怒。但轉念一想益中即將吞進七八個小廠,又不由的回嗔作喜,爽快地表示順從省政府的命令。可是,新的矛盾又使他陷入窘境;要擴充、整頓那些虧本的小廠,要資金;要搞公債投機,謀取暴利也要資金。吳蓀莆日益感到資金週轉不靈,在這種關鍵時刻,交易所的鬥爭也日益激烈。趙伯韜盯上吳蓀莆這塊肥肉,想乘吳蓀莆資金短缺之時吞掉他的企業。隨後工廠舉行了罷工,市局發展對吳蓀莆十分不利。

吳蓀莆陷入內外交迫的困境。前程暗淡,事業的危機,咬齧着吳蓀莆的心。爲了排除心頭煩悶,他瘋狂地帶着情婦尋歡作樂求刺激。突然,不速之客趙伯韜來訪,他要用吳蓀莆吞併小廠的辦法來吞併益中公司了。趙伯韜向吳蓀莆的銀行投資投股。吳蓀莆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他決心拼一次,與趙伯韜作最後的決鬥,然而內線和趙伯韜的情婦劉玉英竟是兩頭作內線;連忠於友情的韓孟翔也臨陣倒戈益中公司全軍覆沒。吳蓀莆傾家蕩產,徹底失敗了。

雖然曾顯赫一時的工業巨頭成了喪家之犬,但從他失敗的經歷來看證明了一個不變的真理:強者生存.

中國的歷史是淹沒於屈辱與反抗中的。落後只有被捱打。感悟那悲慘的一幕幕,愛國之情油然而生,不知道處在安樂生活中的我們有多少對祖國的愛呢?

在快速發展的時代中,熱愛祖國永遠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