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通用1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W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 篇1

《堂吉訶德》是一本好笑的書,可當翻過最後一頁時,心裏卻不禁在問:“究竟是誰真的可笑?堂吉訶德?還是我?”突然想起剛進大學校園時,一位夫子說:“讀《堂吉訶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難怪每每想起這個奇情異想的末路騎士時,心裏總會涌起一種異樣的感覺——塞萬提斯創作了一個讓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的悲劇。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通用13篇)

《堂吉訶德》的悲劇在於它肢解了曾經神聖的道德觀念,而這種肢解是建立在一個個沉重的矛盾之上的:要消滅即將衰亡的虛僞的騎士道,卻設計了一個柔弱但真誠的衛道士。於是,人們在與腐朽道德戰鬥時,突然發現面前站着的“敵人”是個柔弱的老頭,沒有了摧枯拉朽的快感,沒有了流血犧牲的英勇,甚至在面對一個弱者的抵抗時,會檢討自己的正義性。

恰好,堂吉訶德奉行的不是虛僞的騎士道,不是道貌岸然的道德欺騙,而是人們久違了的一種精神:對上帝的無限忠誠,對愛情的至死不渝。當堂吉訶德開始爲自己的精神家園而戰時,第二層矛盾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騎士道早就被虛僞的道德所滲透演變,而世俗的價值觀已經猶如一艘笨重的航空母艦,從對上帝的忠誠、對英雄的崇敬轉向了對個體價值的追求。世俗價值觀的改變雖然具有滯後性,但同時具有強大的慣性和持久的韌性,瘦弱但張狂的堂吉訶德卻妄想扭轉它,所以,他可以僅憑着信仰的力量不顧自身的渺小而義無反顧地衝向巨大風車,而其身後揚起的卻是一股荒謬的塵埃。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 篇2

當讀到《堂吉訶德》這本鉅著時,便愛不釋手,這本以騎士道爲題材的小說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堂吉訶德與桑丘,這兩個形象生動活潑,彷彿真實。他們趣味的談論與奇妙的故事讓人感到滑稽。但更多的,我感到的是鋪於文字下的悲哀。

這本書的主角我認爲是堂吉訶德與他的僕從桑丘共有的,他們彷彿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堂吉訶德是個沒落的小貴族,因看騎士小說入迷,自命遊俠騎士,要遊遍世界鋤強扶弱,維護正義與公道,實行他所崇信的騎士道,單槍匹馬,與僕從桑丘出門冒險,歷經了許多力氣有趣的事,但最終一事無成,鬱鬱而終。

最初讀到這本小說時,我爲堂吉訶德的滑稽和桑丘的趣談而忍俊不禁。因此我最初看到的堂吉訶德是一位瘋癲可笑的騎士。但繼續讀下去,我感受到堂吉訶德所處的社會的悲哀,這也讓我開始思考社會的內蘊。堂吉訶德對桑丘說過:“桑丘,讓他們管我叫瘋子吧,我還瘋的不夠,所以得不到他們的讚許。”堂吉訶德彷彿從被諷刺的對象成爲了諷刺者。是啊,正是因爲它與現實社會的不相符才令他人覺得他瘋的無藥可救,是這樣麼?我倒覺得堂吉訶德具有一種超然於社會的無畏精神。他是瘋子麼?也許是,但只與那些“清醒的人”瘋的種類不同罷了。他因爲他人所見的瘋病而受到嘲笑,我們也會因其不切實際的理想而感到可笑,但同時,在笑話他時,我也感受到了淡淡的可憐意味。他這麼執着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受到嘲笑,卻不以爲然,“傻乎乎的”去踏這虛架的路。英國作家約翰生說:“堂吉訶德的失望招的我們又笑他,又可憐他。我們可憐他的時候,會想到自己的失望;我們笑他的時候,自己心上明白,他並不比我們更可笑。”我想,我們也許與他有相同點,我們會爲自己的理想去努力,有時長或云云走的路不對或對我們的目標而嘲笑,我們是否會堅持?但同樣我也想,究竟是對還是錯,是想堂吉訶德一樣鬱鬱而終,還是開闢新的道路呢?堂吉訶德選擇了堅持而不理睬他人的嘲笑,我認爲不管結果如何,想要做的纔是最重要的事情。堅持下去,至少可以因此而充滿樂趣。這是我從他身上感受到的值得思考的問題之一。

堂吉訶德的形象是複雜交錯的。他的瘋癲可笑是其中的一方面,但他的瘋癲可笑似乎是體現在用騎士道講道理,嚴肅而理性分析問題的時候。但同時,這也正體現了他所具有的美好品質。無可非議,堂吉訶德有理性、講道德,象徵着沒有判斷的理性和道德觀念。而他的僕人也正象徵着沒有想象與理性的常識。這兩者結合就是最完整的智慧。堂吉訶德具有強大的想象力、道德觀念和理性,以至於撇開了感覺,以自己的想象行事,這才讓他可笑,但實際上,這點也是因該受人欽佩的。所以當我看到堂吉訶德與桑丘意見的爭執時,聽從的是桑丘,但往往更敬重的是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 篇3

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筆下的一個“荒.唐”的小人物。知道他的人都認爲他很可笑、無知,可我並不這樣認爲。

在這本書中塞萬提斯寫了堂吉訶德是個鄉紳,因讀騎士小說入迷而異想天開,自命爲遊俠騎士。他拼湊了一副破爛的鎧甲,騎着一匹瘦馬,帶上一個侍從桑丘,便開始周遊各地,行俠仗義。堂吉訶德滿腦子都是騎士小說中的古怪念頭。他把風車當巨人,把旅店當城堡,把羊羣當軍隊,不顧一切地與之搏鬥,結果鬧出無數荒.唐可笑的事情。

初看《堂吉訶德》,我認爲它就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公的無知可笑在書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讓我們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蘊含了無數的哲理。讓我感受到了那位高粱杆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連篇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善良、正直、堅毅和執着的本性,那是人類崇高的精神,只是因爲他太沒有找對方向,找對起點,只要起點錯了,那麼終點就會是一場悲劇。

他的勇敢、堅毅和執着值得我們所有人進行學習,我們也應該努力地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但是在這之前我們一定要找對方向!

我們時時刻刻都需要方向。

走路需要方向,如果我們走路錯了方向,就不可能到達目的地。《南轅北轍》故事中的想去楚國的那個人,就是如此。儘管他的馬好,路費多,車伕也好,可是他走錯了方向,永遠也到達不了楚國。

做事需要方向,如果我們做事錯了方向,就會把事做得一塌糊塗。記得有一次畫手抄報,我並沒有想好該怎麼畫,就隨便地做了起來,想到什麼是什麼。結果,我換了好幾張紙,畫了好幾遍,不是那位置錯了,就是這邊框畫歪了,畫得一塌糊塗。

人生亦需要方向,如果人生走錯了方向。不然一生就只會是一場悲劇,堂吉訶德的一生就是以錯誤的方向完成騎士夢。人生不可以重來,走錯了或許再也回不去了,這就是堂吉訶德的悲哀。

堂吉訶德——一個可悲可笑的瘋子,一個可愛可親的靈魂!他懷揣着一顆騎士的心追尋夢想,因爲走錯方向而毀了一生。所以,讓我們找準人生的方向,帶上勇敢與堅毅,用堂吉訶德式的執着,朝着夢想一路前進!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 篇4

現實與理想有什麼區別呢?塞萬提斯用她筆下的《堂吉訶德》來向我們做了完美介紹。而堂吉訶德,原是一個住在一個村裏的鄉紳,由於平常頻繁的閱讀騎士小說,在後來,終於忍不住,自己開始冒險。而作者以喜劇的效果展現了現實的悲慘。

對於作者,塞萬提斯的人生可謂是跌宕起伏,小的時候隨父親去闖蕩,也可以說是他做了“助理醫生”,生活不言而喻,他還做過教主的侍從,受教主影響開始寫詩,還當過兵,卻不幸受傷,又不幸被海盜抓了起來,那時的他,到底經歷着什麼,終於,很長時間後,他被放出來了,而他卻成了無業遊民,好不容易混個官還總是出問題,最後,他終於心灰意冷,開始創作。

人生總是一場悲劇的片段,塞萬提斯歷經苦難,卻寫下了幽默小說,無形在刺痛着人們的心。堂吉訶德,在冒險途中,令人恥笑,但他卻無不代表了一類人,更代表了16、17世紀西班牙社會的腐朽,也有着鮮明的個人主義傾向。

他對於騎士很執着,程序也很全,但就是東西不到位。他牽一頭瘦馬當做自己的寶馬;還給自己封號,想到自己沒有城堡,他就把客棧當做城堡,讓主人給他冊封;騎士的話當然要找公主,沒有公主,他就找了個村姑,而那個村姑長得還特別像男人;又給自己找了一個隨從。一切都無不襯托出幽默。

由他上演的精彩好戲——大戰風車,大戰羊羣,更是鬧劇一堆。在最後,有位公爵聽到了他的故事,故意拿他尋開心,他派桑丘到自己屬下的一個小鎮當總督,並佈置了各種疑案和海盜去嚇唬他,又一次他差點送了命他在也不當了,而這時,堂吉訶德也成爲了笑柄。而又有人假裝跟他決鬥,他失敗後就只得回家去了,然後一病直到迴光返照時,他才醒悟過來。

魯迅說過“堂吉訶德立志打抱不平,是不能說他錯誤的,錯誤的是在他的打法。”確實也是,現實總是與理想相違背的,造成了一系列的悲劇。有人說,對於堂吉訶德是一種含淚的笑。當笑出現在某個特殊的時代是,便會出現不定程度的悲劇。

塞萬提斯也說過“兩種願望一樣的癡愚,或者要當前再回到過去,或者要未來馬上在目前實現。”或許,就是這種想法才寫出來了不朽名篇。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 篇5

宇宙經過無數次的爆炸走向滅亡;又經過無數次爆炸留下殘骸而重生。

在《時間簡史》中,霍金力圖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來講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黑洞和時間旅行、爆炸與重生等科普知識,完全改變了人們有關物理學、宇宙和時間本身的觀念,向人們展現了當代有關宇宙的最重要的科學思想。

這本書讓我聯想到很多的事情,世界萬物的構成,人類及各種動植物的最初形態-成長-發展-衰亡的過程和輪迴;就像草,世界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各種小草。它們在冬天會枯萎、發黃甚至死去。可是,每年的春天一到我們又能見到翠綠的草原,正是應驗了一句古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試想這不也是一種死亡後的重生嗎?

在地球上,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渺小得如一粒沙子;在整個太陽系中,地球也只可是是千萬星球中的一顆;而在宇宙中,太陽系是不是隻是渺小的一個,我們人類的位置又是在哪裏呢?

迴歸到地球上的萬物,不管是人還是植物,都會有終結而被代替的一天。因爲宇宙是不規律的,正因爲宇宙的不規律纔有此刻的太陽系、此刻的地球以及此刻的人類和此刻的完美生活。浩瀚宇宙,遼闊蒼穹,我們何其不只是一粒微塵,一粒各有缺陷,需要互相交融溝通的塵土。而世界上亦沒有十全十美,不管是對待自我的還是他們的錯誤,我們能做的是隻是以一顆微塵謙卑的心,給予多一點包容少一點責備,因爲我們都是生活在一個不規律的宇宙之中,我們需要互相理解!

宇宙是由微量原子經過迅速的膨脹直到爆炸,再在宇宙中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將爆炸後的相同元素的殘骸吸引到一齊。成千上萬次的爆炸和一次次的萬有引力作用才造就了今日的宇宙、星系、地球和人類。

這樣,我們不難想象滅亡之後的重生將會更精彩。就如同神話中的鳳凰,每次死亡都是重生的開始,都會變得更加美麗。太陽系如此、地球如此、人類也是如此。但這都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也許等到地球、太陽系結束生命的時候,人類已經找到另外一個能夠生存的星球。此刻的人類只是整個地球的一個佔有者,或許那時人類就是別的星域的主人了。

霍金給我展現的這一切,或許有人會認爲是危言聳聽,可是時間會是一個公平的評判者。然而,短時間內,我們能賴以生存的星球就僅有地球,我們無法打破宇宙的法則,所以我們只能愛惜每寸時光,將每一天都當做我們在世的最終一天,用生命感悟世界,才能使我們的每一天都過得更加充實,無悔。

再聯想到我們這一代的高中生,我們將會是人類下一代最爲重要的支柱,我們將要負責支起人類的未來,或許人類的未來就在我們的的手中。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浪費這寶貴的時間呢,我們有什麼理由揮霍自我的青春呢,在一點的挫折前萎頓不前呢?看看霍金先生吧,身殘志不殘,不僅僅於疾病鬥爭了數十年,還以超乎常人的毅力與無匹的智慧爲科學的發展做了無比巨大的貢獻。上帝是公平的,關上了一張門卻總會爲你再打開一扇窗。儘管如此,可是生活是不公平的的,所以我們只能用堅強的心靈去克服前方的一切困難。

讓我們記住霍金和他的《時間簡史》,更讓我們銘記自我內心深處的感悟。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 篇6

雙手合上《格蘭特船長和他的兒女》後,我仍然意猶未盡,心早已跟隨着“鄧肯號”漂流到遙遠的太平洋了。

作者儒勒?凡爾納是個專門寫航行小說的人,他是法國科幻小說的奠基人,被公認爲現代科幻小說之父。生於1820年,死於1920--年。《格蘭特船長和他的兒女》和《海底兩萬裏》、《神祕島》並稱爲凡爾納的“海洋三部曲”,每本書中的人物在另一本書中都會“客串”一下,使讀者感到真有其人。

故事是從一封鯊魚肚子裏的信開始的。格里那凡爵士從一隻大鯊魚的肚子裏找到一個漂流瓶,裏面分別用三種文字寫了同樣內容的求救信,信件已經殘缺不齊,經過簡要的推理後,爵士知道格蘭特船長在37度11分的地方,於是他信心十足的帶上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以及自己最信任的水手,駕駛着鄧肯號前往格蘭特船長的所在地。

一路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道路坎坷,重重難關在等待着爵士一行人,他們還結識了聰明而粗心的地理學家巴加內爾。一張無意中折起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報》暗藏瞭解開謎題的鑰匙;巴加內爾心不在焉寫錯的信,卻救了鄧肯號和全部人……故事很精彩,我就不多說了。

這本書還沒有讀完,我就對格里那凡爵士這個人感到敬佩。他大公無私,放棄了用鄧肯號帶着妻子環遊印度的夢想;他勇敢無畏,遇到困難毫不退縮,給人一種英明神武的感覺。同時,巴加內爾也使我哭笑不得。他聰明機智,從殘缺不齊的文件中撥開層層迷霧,多次糾正爵士的推理錯誤,找到正確答案;他粗心大意,本來要上蘇格提亞號,卻登上了鄧肯號;本來要去印度,卻來到了遙遠的太平洋。

書中每一個人物都性格突出,個性鮮明,每一個人都能讓你從他身上汲取到許許多多的優點。

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很多。

你要不要跟隨着書中的格里那凡爵士,一起到遙遠的太平洋去探險呢?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 篇7

俗話說的好: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的困難很多,有的人被困難嚇到了,退縮了;有的人卻想方設法地去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當我讀了《苦兒流浪記》以後,對這點有了更深的感觸。

《苦兒流浪記》是著名作家馬洛寫的一部兒童小說,講的是一個叫雷米的男孩,他被養父賣給了江湖賣藝人,開始了浪跡天涯的生活,在流浪中,他經歷了許多的苦難,但始終抱着堅定的信念,憑着堅強的意志,戰勝了困難,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主人公雷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僅善良,而且還很勇敢。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經歷各種困難,只有勇敢的面對困難,經得起考驗的人才是一個成功者。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去嘗試,怎麼知道自己沒有能力解決困難呢?我們要以樂觀的心情去面對困難。

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卻沒有像雷米一樣去克服它,想起來可真是慚愧!

記得有一次,爸爸說讓我跟他去爬英雄山,第二天我們很早就起牀了。當我們快步來到了山腳下,我擡頭看看山頂,不屑地對爸爸說:“一座小山而已,小意思,看我的表現吧”。讀後感·隨後,我便輕鬆地爬起山來,可當自己爬到半山腰時,就感覺自己兩條腿不聽自己使喚了,特別沉重,像灌滿鉛一樣,而且頭上的汗水也也不爭氣地流下來,爲了不讓爸爸瞧不起,我咬着牙、瞪着眼,兩腳使勁向上邁,也不知爬了十米二十米,我是實在邁不開腿了,嗓子像火燒一樣難受,上氣不接下氣,真是難受極點了,我打算放棄了不爬了。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 篇8

在失意的時候,我會常常去看一本叫《波麗安娜》的書,它是美國作家埃莉諾·霍奇曼·波特的作品。書中的波麗安娜不管遇到多大的不幸,都能找到快樂的突破口,她樂觀向上的用心的生活態度,能感染我,遣散我周身的不快與煩躁。

每個人都期望自己被快樂包裹起來,遠離悲傷。那什麼纔是真正的快樂呢我想那是一種情緒,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而是一種淡淡的甜馨,讓人平靜悠閒地享受生命。但是快樂並不會憑空來臨,我們要尋找快樂,就像《波麗安娜》中的主人公波麗安娜一樣……

波麗安娜是個可愛的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她而去到了天堂,於是她被送到有錢的姑媽家,但姑媽卻是個古板嚴肅的人,一開始並不喜歡波麗安娜,但波麗安娜不管這些,她愛她的姑媽,她愛她們家的僕傭,她愛世上的一切,波麗安娜會從悲傷的事情中尋找讓人高興的地方,在她的感染下,她周圍的人也都學會了尋找快樂,他們被快樂包圍着,過着幸福的生活,那可都是他們自己爭取,尋找來的,如果我們也這麼做,難道還會覺得快樂很遙遠嗎也許很多人會感嘆,生活太過單調,鬱悶。小孩抱怨學業的繁重枯燥,大人爲了生活整日奔波勞累,感覺不到來自生活的快樂。於是,人們幻想,也許有一天能夠得到一筆意外之財,變成大富翁,以爲這就是快樂,他們空幻地等待着,感到的只是生命的沉重與迷惘,而快樂也在這些如流水般歲月中悄悄溜走了,到頭來一場空。快樂是要用心去尋找的,要擁有快樂,首先要有一顆開闊明朗,善於發現的心。波麗安娜就很會從糟糕的事情中找到快樂點,當她的腿摔斷後,她會想幸好眼睛還看得見這個完美的世界,這豈不是比雙目失明的人要幸運嘛!當她錯過晚餐時間,只能在廚房裏吃麪包時,她會說:“其實我最喜歡吃麪包了!”她尋找快樂的方法也有點像是自我安慰,但這確實讓她一向擁有着快樂

的情緒。有時候,其實尋找快樂也很簡單,只是我們那顆麻木的心不懂發現罷了。讀了波麗安娜的情緒,我常常在想成人的天空爲什麼都是那麼的繁雜不堪,爲什麼就沒有孩童那麼純淨呢在與六歲小侄子的一次長談之後,我找到了所要的答案。在兒童的世界裏,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一切事物也都是新奇的,獨一無二的,他們都能在其中找到成人無法想象的樂趣,持續那份好奇心,因而心中就能產生願景,所以他們時刻都是快樂的。用快樂去埋葬悲傷是孩童們最大的才能!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一顆心太閉塞,我們不懂如何做會使自己快樂些,會顧忌這樣或那樣的事情,只有小孩子天真活潑的心纔會找到那麼多的樂趣,即使衣服弄髒了,手劃破了又如何只要情緒快樂就好!只要細心體會,我們能夠發現,生活已給了我們太多的幸福,只是我們對生活的要求太高,索取的太多,所以我們忽略了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快樂。快樂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在淡泊的心境中找尋快樂的源泉,向波麗安娜學習。在尋找快樂的過程中,我們會懂得如何看待生活,懂得生活的真諦!

波麗安娜的牧師爸爸的遊戲是經典的人生。人生不能夠遊戲,但遊戲卻能夠豐富人生,讓我們快樂地生活!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 篇9

今日,我有幸讀到了美國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內特寫的《小公主》。

《小公主》講述了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小主人公莎拉·克魯在她父親的帶領下,來到一家名爲銘欽女士高級女童培育院的地方學習。由於莎拉的家境富有,儀表堂堂,文質彬彬,成爲這所學校裏集萬千寵愛與一身的“小公主”。然而,命運之神競如此無情,她的父親突然去世,讓莎拉一下子變成了一文不名的“小女傭”。困境中,她依然堅持着善良、樂觀的高貴品質,成爲真正的小公主。

我對莎拉的感觸十分深刻。一次,十分飢渴的莎拉撿到了一枚四便士的硬幣,她拿着硬幣來到了一家麪包店,在她正準備進去的時候,看見了一個女童乞丐。在莎拉問過麪包店老闆後得知,這枚硬幣不是老闆掉的,她也永遠找不到失主。於是莎拉用這唯一的一枚硬幣買了四個麪包,好心的老闆多給了她兩個,莎拉把麪包中的五個給予了那個乞丐,只留下了一個麪包給自我。我認爲莎拉的這種拾金不昧、捨己爲人、助人爲樂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如果你也是銘欽女士高級女童培育院的學生,你怎樣應對莎拉呢?

我想我會和莎做好朋友,在我明白此事以後,我會將自我的所有的好東西給予沙拉一點。

莎拉使我想到了我自我,但有一些事情是我不能如願的時候,我常常會抱怨,會哭泣,而薩拉不一樣,她會堅強的應對任何災難。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 篇10

旺達——珮特羅斯基是個女孩子,她家裏很窮。她沒有媽媽,和爸爸、哥哥住在波金斯山上。每天晚上回到家,她就要把身上穿的藍色舊裙子脫了自己洗,第二天哪怕裙子沒幹,也不得不再穿上它去上學,因爲,她只有這麼一條舊裙子。在教室裏,她坐在一個小角落裏,不被人注意。有一天,她看到同學在一起圍觀塞西莉穿的紅裙子,就說自己也有一百條裙子。結果,因爲這個,還有她那長長的怪名字,她經常受到同學珮琪和瑪蒂埃們的嘲笑!

後來,旺達連續幾天沒有來上學,同學們都議論紛紛。這天,她爸爸來信說,她們搬家了,從此以後,她的女兒再也不用忍受同學們的嘲笑了!珮琪這才意識到原來她的無心之舉給旺達帶來了這麼大的傷害。她一直以爲旺達很遲鈍,不會意識到她們是在捉弄她。瑪蒂埃家也很窮,她身上穿的裙子還是珮琪的。她心裏一直不願意嘲笑旺達。可是,她擔心自己會成爲被別人嘲笑的對象,所以,一直沒有勇氣說出來。現在,聽說旺達離開了,珮琪和瑪蒂埃都很內疚!就在旺達離開的前幾天,學校裏舉行畫畫比賽。今天,名次公佈了,旺達得了第一名。原來,她畫了一百條裙子,每一條都那麼漂亮,其中隨便拿一條出來都可以評到第一名。直到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這就是旺達說的她那一百條裙子!

珮琪和瑪蒂埃一起來到旺達位於波金斯山上的家,但沒有看到旺達。後來,她們一起寫了一封信,因爲,她們不知道旺達搬到哪裏去了,只好讓郵局轉交這封信。

在焦急的等待中,她們終於等到了旺達的來信。在信中,旺達一點也不記恨她們,她向老師和同學們問候。她分別給珮琪和瑪蒂埃每人一條她畫的裙子作爲禮物。回到家裏,珮琪和瑪蒂埃發現,原來裙子上畫的人物正是她們自己!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 篇11

因爲作業的緣故,抽時間讀了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聽說這是文青們必讀的一本書,作爲文青與憤青間雜的普通青年的我,從國中開始聽說這本書,一直沒讀過,原因很簡單,在國中還在讀郭敬明的我,聽說書中涉及性描寫,就沒了讀的念頭。現在想想自己是多麼的膚淺,當然現在也還是很膚淺。

告子講,食色性也。不骯髒,不可恥,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對於生物來說,生存是大道理,吃飯,是爲了個體生存,上牀,也是爲了生存,爲了種羣的基因生存。之前有人跟我說,年輕時對於情色的偏愛是理解感情的一種障礙。其實,性對於人來說是一種欲的快樂,對其的適度描寫應該是人類走向文明的進步。

《挪威的森林》有幾處對於性愛的描寫,其中我認爲最美的描述是直子夜間把自己的身體展現在渡邊面前的情景。“我伸出手,想要摸她。直子卻倏地往後縮回身子,嘴脣略略抖動。繼而,擡起雙手,開始慢慢地解開睡衣的鈕釦。鈕釦共有七個,我彷彿繼續做夢似的,注視着她用嬌嫩的纖纖玉指一個接一個解開。當七個小小的白扣全部解完後,直子像昆蟲蛻皮一樣把睡衣從腰間一滑退下。她身上唯一有的,就是那個蝶形髮卡。脫掉睡衣後,直子仍然雙膝跪地,看着我。 沐浴着柔和月色的直子身體,宛似剛剛降生不久的嶄新肉體,柔光熠熠,令人不勝憐愛。每當她稍微動下身子,實在是瞬間微動,月光投射的部位便微妙地滑行開來,遍佈身體的陰影亦隨之變形,恰似靜靜湖面上盪漾開來的水紋一樣改變着形狀。這是何等完美的肉體啊,我想。”星光下的直子彷彿就是一座雕像,是上帝的完美的藝術的傑作,她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容褻瀆的,我想每一個人都會從直子的身體而探尋到藝術的內涵,而並非是僅僅認識到那是女人的身體。看《挪威的森林》中性的描寫,讓我有些感覺到性融於生活的本意。村上春樹沒有像中國一些書籍對性描述採用隱語的方法,而是自然地象山澗水一樣叮咚流淌,不迴避,不誇張。

說到人物,書中的渡邊和綠子都是很有人格魅力的人物。讓我感受強烈的是渡邊的真實,他不會故意讓別人去理解他,他真實地生活在自己的天地裏,一旦有人因好奇進入他的城堡,他也不會改變自己,還是把自己真的一面原汁地展示給別人。他面對直子和綠子的感情時也是真實而且真誠的。綠子也同樣如此,真實坦率,不矯揉造作,對渡邊的感情也好,對自己的性情的展示也好,都那麼的真實可愛。我喜歡村上春樹筆下的人物,喜歡他描述的那種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既是保護着獨立空間的尊嚴,又以無比的真誠與他人相連。

除此之外,村上春樹在書中能夠很坦然平靜的敘述生死這件事,也是我看下去的理由之一。如他在書中所言,“死並不是生的對立面,只是生的一部分”。人們往往在生死這件事上顯得很忸怩,要麼是大肆渲染大無畏的英雄主義,要麼就是避之唯恐不及。能夠坦然談及生死的不多。這讓我想起來自己很喜歡的作家吳念真,不同的是除了坦然之外,在吳念真的筆下,生與死都被溫柔地對待。

在書的結尾,渡邊和綠子通電話,綠子問渡邊在哪裏時,渡邊環顧四周“我現在哪裏?我不知道這裏是哪裏,全然摸不着頭腦。這裏究竟是哪裏?目之所及,無不是不知走去哪裏的無數男男女女。”作者想表達些什麼呢?大概是如他自己所說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 篇12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做《小飛俠彼得·潘》。裏面講述了溫迪和彼得·潘一個個神奇有趣的故事,下面我來帶着大家欣賞這本書。

有一個小姑娘叫做溫迪,他晚上總是夢見一個小男孩兒,名字叫做彼得·潘。有一天晚上,大家都睡着了,有個小男孩兒進來找他的影子,被溫迪發現了,原來這個人就是彼得·潘,彼得·潘教溫迪飛,彼得·潘邀請溫迪做他們的媽媽,溫迪答應了於是把溫迪帶到永無島。永無島裏面非常神奇,有小精靈,有無惡不作的海盜胡克,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們,也有印第安人。有一天溫迪和孩子們被海盜捉去,彼得·潘勇敢的打敗了海盜胡克救出了孩子們。

這本書是詹姆斯先生的一部鉅作,書裏面將人物描寫得淋漓盡致,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習慣,比如說書裏的小精靈叮噹鈴,大家感覺他是一個壞蛋,每次都想報復溫迪,但是最後,他不顧自己遇到的危險,阻止彼得·潘服用毒藥,告訴他溫迪被海盜抓走了,快去救她。而彼得·潘雖然勇敢,但是很驕傲,每次拯救了大家都要好好的誇耀一番,我從這本書中塑造的人物身上知道了,原來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讓我們向彼得·潘和溫迪學習,吸取他們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做一個真正勇敢善良的孩子。

堂吉訶德讀書心得總結700字 篇13

剛拿起《小桔燈》這本書,封面上的圖片吸引我將它打開……

這本書講的是一位可憐的小姑娘,爸爸失蹤了,媽媽也生病了。爲了給媽媽煎藥,自己親自跑到山上找大夫。

家裏因爲貧窮,又要給媽媽煎藥。懂事的小姑娘不買一件棉襖,穿着一身破舊的衣裳,光腳穿着一雙草鞋。

家裏因爲貧窮,她與媽媽的年夜飯只是一小碗紅薯稀飯,可小姑娘並沒有對媽媽說出自己心裏想要的新年禮物。

家裏因爲貧窮,小姑娘經常將自己的一碗幾乎沒有米的粥讓給媽媽吃,只爲能讓媽媽早日康復。

後來,冰心奶奶送給了她幾個大紅桔子,她先剝了一個放在媽媽的枕頭邊,自己卻沒有吃。冰心奶奶要走了,她用桔子爲冰心奶奶做了一盞小桔燈,只爲冰心奶奶照亮黑暗潮溼的山路。

故事中的小姑娘是個多麼堅強,多麼懂事,多麼樂觀的女孩兒啊!

在讀到冰心奶奶問小姑娘:“你們吃過了嗎?鍋裏的是什麼啊?”小姑娘笑着回答:“我們已經吃過了,鍋裏的是紅薯稀飯。”時,我心裏感到一陣酸楚。我已經度過了11個年夜,而每當這時,我總會吃到許多好吃的東西,欣賞五彩斑斕的煙花。可這對小姑娘來說卻是一樣也沒有,過年只能吃一小碗紅薯稀飯。只是一個多麼樂觀的小姑娘啊!

同樣的童年,不同的命運。我們哪個人不該擁有向姑娘那樣樂觀、堅強的品質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