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雷雨》有感(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5W

讀《雷雨》有感 篇1

最難上的課文就是戲劇,這不,到學期末了,我纔來上必修四第一單元。每次讀《竇娥冤》,心裏涌起的是震撼和欽佩,讀《雷雨》,心裏涌起的卻是驚恐和疑惑。

讀《雷雨》有感(精選5篇)

據說曹禺寫成這經典不朽名作《雷雨》時只二十三歲,我猜,正是年輕氣盛才這麼大膽狂熱地構思了這樣的故事吧?太巧合了:周樸園和梅侍萍的第二次相逢,下一代重複着上一代的情感故事,周樸園這樣一個在社會上打拼成功的人卻擁有一個如此不堪的家庭!作者是要突出“命運悲劇”的主題嗎?可這悲劇太沉重了,四個年青人,當場死了三個,只剩一個莽撞無智的魯大海。魯侍萍和繁漪都瘋呆,年輕人意外的情感糾葛變故瞬間粉碎了周樸園幾十年辛苦打拼建立起的王國。周樸園能掌控事業、掌控社會,唯獨不能掌控家庭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這是因爲事業、社會是物質的,有智慧駕馭的規律,而情感沒有嗎?這就是周樸園的命運悲劇?

很多年前,我聽說了《雷雨》這部話劇,可由於對小說的偏愛,我沒有去看它。後來,我學了這篇話劇。雖然很短,人物關係很複雜,但是卻有很多耐人尋味的地方。

四鳳無疑是不幸的。以她的身份地位,卻與主人家的少爺相愛,這在當時是不允許的。而周萍又曾與繼母繁漪亂倫,而繁漪也不會輕易就放過拋棄了自己的周萍。另外她還要面對來自周衝的追求,而無法做出不傷害到他的決定。最後她更是從自己母親口中得知了自己與周萍竟然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無疑是晴天霹靂,更何況她的腹中已懷有周萍的孩子。而結局留給她的是觸電而死,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結束,是幸還是不幸?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對她來說好的結局,比起要面對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來自各方的各種壓力,她的未來定是一條遍佈荊棘的道路,更有甚者,無路可走。周萍是大少爺出生,而且是沒有毅力的懦弱男人,我並不認爲他有能力脫離家庭給四鳳幸福。

魯侍萍是悲慘的。既然她曾爲周樸園生下兩個兒子,那麼她投入的感情應該不會是假的,可是最後只可落得個帶着剛出生三天的小兒子被趕出家門的下場。之後的她應該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都恨着周樸園的吧。而當她知道自己的女兒在周家幫傭的時候不知是個什麼滋味,反而覺得是命運的安排,覺得是自己欠他們周家的,這裏有很濃的封建思想,以及下等人一直處於下位的自覺。在她知道自己的女兒與自己的兒子相愛時,真的會很驚訝吧,更多的是後悔吧。當然少不了的是心痛,不能與兒子相認,又被自己的兩個孩子苦苦哀求。大兒子周萍與而兒子魯大海之間的矛盾她也沒有辦法調和,那是兩個階級的矛盾,而她只是沒有地位的窮人。她是那個時代的最下層婦女的典型代表。

周樸園在裏面算是一個反面人物吧,很多人說他虛僞,面對三十年沒有見的侍萍,第一句就是問她來幹什麼,更是希望用錢讓四鳳離開,並要求她保證不會與兒子相認。他還特意對侍萍說屋子裏的擺設仍如當年那般,爲的是懷念她。但是我覺得懷念應該是真的。因爲,若他當年沒有對侍萍有真感情的話,他完全能沒有必要把一切都維持原樣。而且若他愛上自己的妻子的話,那麼繁漪便不會與周萍亂倫。更何況他還命家裏的傭人叫周萍的母親爲大夫人。我覺得這麼多年他應該也是沒有忘記過侍萍的。儘管當年他的行爲很懦弱,但是那是社會當時的大環境決定的,那時的他只是沒有權利的少爺,一切自然是全聽命於父母的,這也是中國人傳統的愚孝,不應該被過分責難。

有很多人喜歡繁漪,說她是“五四以後解放的資產階級女性”“反封建專制的個性解放色彩”“她照亮了所有的黑暗與罪惡”等等,我覺得這些標籤貼得太亮麗了!五四時期的新女性,像冰心、丁玲、林徽因等,那是繼往開來以建設一個新時代爲己任的,繁漪和她們相比,一顆露珠與一顆星星的差別!就是《氓》中的女子,劉蘭芝,繁漪也是不配和她們相比的!繁漪沒有思想,只有一個意識——自己是個女性,她依賴周樸園的物質,她奢求周萍的性,對周萍的愛情?那是藉口!即使是林黛玉和賈寶玉,那也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繁漪和周萍僅僅生活在一個屋檐下而已,繁漪至少比周萍大五歲,她十八歲嫁給周樸園時,周萍還是個孩子,犯人倫的事她都敢做,封建女性不敢,資產階級新女性更不齒。

再說繁漪的反抗:一次喝藥,一次周樸園叫看病,這種連雞毛蒜皮都算不上的家庭小事,只能叫任性瞎胡鬧而已,喝藥的事,喝與不喝自己能早早處理,怎能被周樸園發現沒喝?被人看做有病醫生被請到了家裏卻不看,這是反的那門子抗?何況,連這些事都要周樸園操心,繁漪的低能弱智可見一斑!說句不恭敬的話,站在佛洛依德的角度,繁漪這是在周樸園面前弄性子賣乖。而後兩次所謂的反抗那更是類似神經病的做法,加速了周樸園的覆滅而已。

可以說,周樸園的悲劇是婚姻的悲劇,繁漪是個無知無能無德的女人,她的身上看不到一點兒時代、社會的因素,罪惡和黑暗集於她一身。這種女人遲早會毀滅周樸園。她是作者構築故事大廈的一根大梁,缺了她故事無法構築,塑造了她,她卻一點兒不具備典型意義。

另外,周樸園的形象過於臉譜化,“叫警察殺了礦上三十個工人”,“故意叫江堤出險,淹死兩千二百個小工”。他在周公館的存在好像跟魯侍萍差不多,三十年前的故事,三十年後的今天。而且像他這樣一個具有濃厚封建家長作風的人居然對三十多歲了的周萍婚事不聞不問。

《雷雨》是一場人生的大悲劇,是命運對人的殘忍作弄。無疑這個劇本是成功的。人物形象很豐滿,故事曲折,在衝突處理上把人物各自的特色很好地表現出來。可以說《雷雨》真的是一部才華橫溢的作品。

讀《雷雨》有感 篇2

因爲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的緣故,重讀了曹禺先生的劇本《雷雨》。這是一段不輕鬆的閱讀過程。劇本並不長,人物也不多。慢慢的展開劇本,沉進去,慢慢的讀。80年前,舊上海,那一個鬱熱的夏天,一幢老宅子,兩代人在冥冥間遭遇了命運的雷雨。一瞬間的痛快淋漓,釋放塵封二十年的恩怨,開啓半生不絕懺悔。

掩卷沉思,有很多感慨,似有所悟,卻又說不出更多的新東西來。

喜歡《雷雨》的人,多半喜歡談論那幾個老一輩的主要人物:雷雨的化身——周繁漪,罪惡的始作俑者——周樸園,矛盾中的母親——魯侍萍。她們佔據了大部分的舞臺,吸引了人們大部分的注意。尤其是周繁漪,這個讓人慾愛不能,欲恨不忍的女人,是很多學生喜歡討論的中心人物。

我一遍一遍的讀,一遍一遍的感慨。在那些主要人物的光彩背後,我開始越來越多的注意到兩個年輕人:四鳳、周衝。我越來越多的去感慨這兩個年輕人的命運,感慨他們那一場如夢的青春。

看完劇本,我常常會想到一句話:性格即命運。在這場悲劇中,懦弱使周萍選擇了自殺,隱忍使魯侍萍成了一個沉默的精神病人,爆發使周繁漪成了一個狂躁的精神病人,頑強(不得不承認這是周樸園的特點)使周樸園成爲這場劫難之後唯一的精神正常者。兩個年輕人,兩個對未來充滿夢想的年輕人(雖然他們夢想的方向截然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是擁有夢想的年輕人)——四鳳和周衝,雙雙倒在那個雷雨之夜。是偶然?是必然?

在圍繞着周公館的所有紛擾之中,似乎只有那個年輕的周衝是在世俗之外的,他天真,明朗,陽光,不諳世事,沒有周樸園的心機,沒有周萍的猶疑,沒有周繁漪的決絕,有時候,看着劇本我真的會奇怪,周公館那麼一所陰森的大宅子怎麼會走出周衝這樣的陽光少年來?!舞臺提示語中是這樣形容他的:“他身體很小,卻有着很大的心,也有着一切孩子似的空想。他年青,才十七歲,他已經幻想過許多許多不可能的事實,他是在美的夢裏活着的。”真的,這是一個生活在夢想中的孩子。夢境是美好的,可一旦夢醒了,就是該走的時候了。

周衝正是在迷迷糊糊的夢境之中被歇斯底里的母親喚醒的。那一瞬間,周衝突然發現,母親不再是母親,父親不再是父親,兄長不再是兄長,情人不再是情人。夢醒後無路可走的周沖沖進了雷雨之中。也許死亡是他最安詳的、最永恆夢境。

曾經有人把周衝稱之爲《雷雨》中的“仲夏夜之夢”。甜蜜、溫馨而短暫,最終被夏夜的雷雨席捲得無影無蹤。

讀《雷雨》最讓我感動的不是周樸園和魯侍萍二十年後的相認,也不是一切真相大白時的爆發,而是周衝對四鳳的那段表白:

“有時我就忘了現在,(夢幻地)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親,並且忘了我自己。我想,我像是在一個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在無邊的海上……哦,有一條輕得想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風吹得緊,海上的空氣聞得出有點腥,有點鹹的時候,白色的帆張得滿滿地,像一隻鷹的翅膀斜貼在海面上飛,飛,向着天邊飛。那時天邊上只淡淡地浮着兩三片白雲,我們坐在船頭,望着前面,前面就是我們的世界。”

“對了,我同你,我們可以飛,飛到一個真真乾淨,快樂的地方,那裏沒有爭執,沒有虛僞,沒有不平等,沒有……(頭微仰,好像眼前就是那麼一個所在,忽然)你說好麼?”

那樣一顆純淨的心靈,無遮掩的奉獻在四鳳面前,卻無法吸引四鳳那被世俗迷惑的雙眼。四鳳感覺不到,我卻依稀聽到那顆水晶心破裂的聲音。

但是,我沒法責怪四鳳。我沒法站在道德先生的角度去指責這個十七八歲的少女。我總覺得不能簡單地說她世俗或者勢利。

魯四鳳,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女,健康,誠懇,愛笑。她知道自己笑起來是很好看的。母親不在身邊,跟着一個酒鬼、賭棍、勢利眼的父親魯貴在周公館做女傭。不可否認,魯貴帶她進周公館,打的很有可能就是這樣的如意算盤。事情也真的就這麼發生了。儘管四鳳以爲一切都是悄無聲息的,可到底有哪件事逃過了魯貴那雙精明的醉眼呢?四鳳不懂什麼女性解放、人權主義、勞工剝削等等大道理,她只想踏踏實實的獲得自己的幸福。我們的道學先生們啊,站在這個孩子長的角度爲她設計一個將來吧,有比得到少爺的愛而一勞永逸的解脫自己的更好的辦法嗎?尤其是這個少爺看起來又那麼真誠,那麼依戀她的時候,她還有其他的選擇嗎?她錯了嗎?她就錯到了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嗎?

魯貴需要女兒去攀龍附鳳。

周萍需要一顆真誠的心給他擺脫不倫之戀的力量。

四鳳需要從灰姑娘的故事中得到自己人生最大的肯定。

於是,帶着少女粉色的夢想,四鳳執着的走上了母親的老路。

悲劇,就此不可挽回。

錯過了周衝那水晶般純淨的心靈是四鳳的遺憾,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我們都看到了周萍凝視四鳳的雙眸中有太多愛情以外的東西,只有她看不到。

實際一點吧。魯迅當年很尖刻也很殘忍的爲我們指出,娜拉走後怎樣,不外乎回來或是墮落。從夢想的天堂墜落到現實的地面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讓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吧。如果四鳳幸運的躲開了那場雷雨,在不知道兄妹相戀真相的前提下和周萍成功出走,她真的會得到幸福嗎?歷史總會出現驚人的巧合。這場四鳳投入全身心的愛情不過是周萍擺脫後母畸戀的一根救命稻草。除去身份的差距,這是一場感情投入完全不對等的愛情。當擺脫周繁漪的威脅,當生存的經濟危機擺在眼前,我們無法不爲四鳳的明天嘆氣。

魯侍萍用二十年的苦難,半生的沉默等待來爲自己年輕的夢想買單。

魯四鳳用生命爲青春的夢想畫上句號。

雷雨之夜,周公館明亮的燈光下,一切都扭曲了。被真相驚得無路可走的四鳳衝向沉沉黑夜。死亡張開雙翼收容了這個年輕人,也一同帶走了年輕的夢想家——周衝。

走吧,現實已經沒有他們的存身之處。

留下那一場如夢的青春。

讀《雷雨》有感 篇3

總有一種感情,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段經歷,會讓我們心潮澎湃。然而一個故事,一個註定沒有結局的故事,它所包含的愛恨情仇與糾葛,卻讓所有的人心爲之一顫。高大的院牆,厚厚的鐵門,緊緊地鎖住了一個家庭的悲哀,鎖住了難以言說的祕密,門裏門外,徘徊着兩代人感情的糾葛,遊走着兩個家庭不斷的恩怨。三十年的悲哀,三十年的愛恨,三十年的惶惶不安,三十年的痛苦煎熬,就這樣命運又讓他們相遇,這一切後果,便塵埃落定。

一段本不該有的感情,卻讓它在深宅大院中悄悄滋長。長子與繼母,該有着怎樣一段不爲人知的祕密。是愛情?是悲情?儘管歷盡艱辛與波折,卻仍舊在感情的漩渦中苦苦掙扎。後母擺脫不了的命運,繼子擺脫不了的繼母的糾纏,就這樣,仇恨在悄悄的蔓延。鬱悶,死氣沉沉的房間裏所有的人都有一段或喜或悲的往事。只有他——周衝,仍舊懷着一顆充滿陽光與活力的心。他不會鉤心鬥角,他不懂爾虞我詐,他沒有恩怨,的是他深深喜歡着那個在自己心裏清 純、善良的女傭——四鳳,他只知道愛情沒有界限,他只是單純的愛,內有一點瑕疵。陽光照不進的偌大的廳堂,可他的心裏卻很溫暖。

日子在一點一點地流逝,而周公館,魯家,所有的人心裏都有什麼在潛滋暗長着。他們本該是兄妹,卻不明情由而種下了最終的苦果,命運折磨毀壞了兩個物質的孩子。縱使情意綿綿,卻只能淚眼望穿;縱使柔腸百轉,卻只換得撕心裂肺的呼喚。、哭天喊地的埋怨,再大的雷雨也衝不掉這鐵證的事實。

不經意的相遇,一切依舊,而過去的甜言蜜語和幸福時光,都在三十年間悄悄發黴變質了。他們不再期待比翼齊飛,不再渴望情意深長,時光已經將記憶打磨的黯淡無關。此時,他們有的只是彼此的怨恨與提防。歲月的塵土風霜,消磨了侍萍的容貌,她不再美麗,不再年輕,她變得連曾經朝夕相處的周樸園也無法辨認,悲哀與心痛漸漸的生長,並蔓延、蔓延……

一段悽慘的感情,兩代的悲情,兩個封建的家庭,一個腐朽的社會,每天都在上演一段段悲情大戲,劇中人誰也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在那些虛僞的面具背後,呈現給我們的是愛?是恨?這無盡的糾葛悠悠,何時是個盡頭?

讀《雷雨》有感 篇4

“因爲懂得,所以慈悲”。這是張愛玲曾經寫給胡蘭成的話,雖時隔了半個世紀,我認爲這依就是最理性的話之一。

張愛玲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蒼連、涼無望的,牽手過後便是放手,“死聲契闊”卻還要說永不分離。是啊,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個謊言的世界,當愛情之花溫柔的凋謝時,才明白真愛只是美麗的童話。其實,所謂的愛情在冥冥之中,蒼天早已有所註定。

想起了繁漪,一個在《雷雨》中被愛情傷的體無完膚的女子。繁漪,她就像一個活死人,有着一顆被愛情遺忘的冰冷的心。但是愛情始終是女性永恆的期待,無論你身處在怎樣的環境之中,你依然渴望一把像火一樣的愛情點燃你內心冰冷的墳墓。,正如繁漪一樣,她十八年來陪着一個暴躁專橫的丈夫,早已心如死水,而周萍,正好是點燃她內心之火的救命稻草。

我認爲在《雷雨》中,繁漪是個罪人,也是個受害者。她就像在黑暗之中鏗然而泊的血蓮,冷漠.詭異.妖豔。將生命之火點燃到像光電一樣白熱,但你卻如同燈絲一般短促,將生命頓時化爲烏有。“也許愛與恨正是《雷雨》所要表達的主題,周樸園.魯侍萍哪一個不是恩怨情仇,只是繁漪將愛與恨詮釋的更加淋漓盡致罷了。”

喜歡繁漪,覺得她很可愛,也許這樣的用詞不是很恰當,但我認爲她的可愛就在於她的不可愛,她用一種傳統一種端莊,一種賢妻良母去野性的愛一個人。套用《士兵突擊》許三多的說話方式,這比大膽還大膽。

至於周萍,我不喜歡他。他根本沒有愛過繁漪,他說“我尊敬父親”,我敬佩父親,多麼虛僞,他見着四鳳,覺着她有“青春”她有美貌,就因爲這一點,他根本就配不上繁漪。

周萍死了,在驚心動魄的雷雨之夜,愛與恨的嘶殺之中死了,當一切又迴歸平靜時,我們應該明白,愛恨終究不能長久,繁漪只是做了那個年代的犧牲品。

愛是什麼?“只不過是你傷我,我傷他,痕已請,痛尚存”,爲此而已。它就如同神與佛與輪迴,與一切宗教信仰一樣,一直信則有,不信則無的心證罷了。

讀《雷雨》有感 篇5

在一個雷電交加的風狂與暴的夜裏,周家這個罪惡的大家庭崩潰了。在期盼之中,希望這一場雷雨能夠洗刷掉這裏的沉悶空氣,踏着朝陽,迎來另一個嶄新的未來。

談談命途多舛的侍萍,一個或許應該有美好生活的姑娘與有錢人家的公子周樸園墜入愛河。天真的她或許那時期盼能夠幸福的過一輩子,卻不料這樣的社會容不下他們,她含淚被趕出周家大門時,懷裏還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我們不由地心生氣憤,這樣的薄情寡義,這樣的冷漠無情。可憐侍萍只好長久與大兒子骨肉分離,隱忍吞下這一顆苦果,卻不料更大的悲劇就此伏下。女兒與兒子之間的愛情讓她悔恨又無奈。她該怨恨誰呢?命運不公,天時不濟,還是社會的黑暗?

提起周樸園,在人們鄙夷的目光中,他也許應該也只能是慢慢隱去,拋棄侍萍,戕害礦工,解僱魯家,這一系列的事實只能讓人憎惡,憎惡他的無情,他的虛僞,他的勢利,他的……但慢慢剖析,他與侍萍都成了封建禮教與那個時代的犧牲品,門不當,戶不對只能讓他們的長相思守的夢想變成泡沫。我們在憎惡之餘,又替他感到惋惜與悲哀甚至悲憤。

矛盾在侍萍、周樸園、魯大海、周萍、四鳳之間穿插縱橫,這中間凝結了無數令人痛心不已的悲劇現實,後來周萍與四鳳之間無疑成爲令人窒息的最大悲情場景,可憐他們都成了上一輩恩怨的陪葬品。而這一切都在那個電閃雷鳴的夜晚結束了。那裏,周萍與四鳳、周衝都死了,他們的死,見證了一個大家庭的衰落,見證了世道的不公……

雷雨過去了,等待彩虹的出現,人們在希冀中企盼着,企盼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