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讀後感1000字(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9W

亮劍讀後感1000字 篇1

戰爭題材的電視劇有很多,但這部《亮劍》很值得我們品味和思考。這部電視劇講以我軍將領李雲龍的個人命運爲主線,講述了他從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英勇抗擊日寇開始,到他來到軍事學院並在畢業論

亮劍讀後感1000字(精選12篇)

文答辯會上對中國人民講解何爲“軍魂”,最後到身爲軍長畢業後回到老部隊組建特種分隊並在未來新中國建設中再建奇功的故事。他作爲中國軍人、作爲開國將領、作爲共產黨員所展現出的忠誠,勇敢,堅忍不拔至今讓人

折服,特別是作品所點出的亮劍精神,更是成爲許多人討論和學習的優秀精神成果。

“面對強大的敵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爲一座山,一道嶺”。這正是對“亮劍”精神的重點概括,亮劍精神是面對困難時的一種勇氣,更是下決心解決困難的一種魄力。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

不可能像劇中人那樣有如此崎嶇的經歷和艱難的選擇,只需要我們無論在什麼時候應該去堅持些東西,比如忠誠,比如責任,比如團結……

赤膽忠心爲工農,氣壯山河志不移

在這個世界上,不乏有能力的人,那種既有能力又忠誠的人才是每一個企業需要的理想人才。忠誠於企業,忠誠於自己事業。作爲神龍公司一名普通員工,我們更應該將這份忠誠的信念銘記於心,它是一種敬業精神。工

作固然是爲了生計,但比生計更可貴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以高度的忠誠度投身到工作中去。如果我們將工作視爲一種積極的學習經驗,那麼,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着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

。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視的,我們更應該注意工作本身帶給我們的報酬,譬如發展自己的技能,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提升個人的人格魅力……只要我們對公司忠誠、對領導忠誠

、對顧客忠誠,才能抓住這些成長機會贏得到我們自己的成長,才能使這份忠誠凝聚更多的力量讓一個企業在高速發展的軌道上走的更遠。

嚴以律己寬待人,慎言慎行度人生

李雲龍如果沒有責任心就不會把一個又一個弱小的部隊變成主力部隊。對我們來說,大多數人是當初無目的地選擇了自己不甚瞭解的學校和專業,爾後又被動參加工作安排。其實,不管是以一種何樣的心態來到自己的崗

位,既然單位給了我們工作的機會,給了我們發展的空間,只要是自己的工作,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責無旁貸地去做好它。托爾斯泰說過:“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無論

在哪個行業,決定一個人是不是高手的根本因素不是技術,能分出高下的就是責任心。如果一個人沒有責任心,他即使有再大的能耐也做不出好的成績來,可見責任心的重要。

一人難挑千斤擔,衆人能移萬座山

一根木頭,用途不大,但如果有一堆木頭就可以集思廣益,用途廣泛。中國有一句話說人心齊,泰山移,短短几字道出了團結力量大的哲理。生產線上的團結互助必不可少,爲應對高產給員工帶來的不適,班組採取的輪

崗模式大大減輕了固定崗位員工的壓力,也是因爲這種互相幫助的方式使得整個班級運行順暢。縱觀古今,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集體團結的力量驅使。因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於

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這些作爲新世紀接班人的青年更應該學會團結,這樣才能立足社會。讓我們團結一致手握神龍之劍開“疆”拓“土”,爲躋身年產銷百萬輛大型車企做好“亮劍”一擊。

亮劍讀後感1000字 篇2

“紅旗飄,軍號響,劍已出鞘雷鳴電閃,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向前進,向前進,中國軍魂!”與電視劇版的不同,亮劍原著講述了主人公李雲龍歷經抗日戰爭的滄桑,解放戰爭的殘酷,文革的浩劫,在他幾十年的軍

旅生涯中,“亮劍”軍魂始終如一。而作爲旁觀者去審視他,進而審視中國這幾十年的歷史,更是感慨良多。

一、堅持一種精神,踐行一種信仰

1937年,在抗日戰爭的戰場上,面對阪田聯隊的精銳部隊,被包圍的李雲龍率隊正面突圍;1948年,在淮海戰役的決戰中,面對裝備精良的國軍,李雲龍師在趙莊成功奉命阻擊八小時,阻敵增援;1963年,在文革中蒙冤

的他,開槍自盡也堅決不收羞辱。他從未說過“亮劍”,軍事理論課畢業時所作的報告也非電視劇中所講的《論軍人的戰鬥意志——亮劍精神》,但這種軍魂,在他的身上卻始終如一,作爲軍人,拼搏與剛毅是一種素質,而

榮譽更是一種信仰。無論何時,他都選擇用胸膛面對子彈,無論何地,他都敢於亮出寶劍與對手正面交鋒。

人,都需要屬於有自己的信仰,更需要堅持與踐行。無論是信仰一種宗教,還是信仰一種精神,亦或是信仰一支球隊或某樣物品,都會使你在生活中不覺空虛無助,在你困難時幫你度過,在你彷徨時助你選擇。“寶劍出

鞘,毅然亮劍”使李雲龍做出了一次次關鍵的選擇,而這種選擇,更得益於他對這種信仰的堅持。生活中,我們也需要堅持自己的信仰,關鍵時刻它纔會發揮作用。

二、幾十載努力,十餘年浩劫

其實,小說版《亮劍》將大部分筆墨都放在了新中國建立後,李雲龍整編強化自己的軍,率隊與中國臺灣炮戰,大躍進,文革等。看完後覺得震撼,更有很多反思。《亮劍》開篇切入的視角是正在抗日戰場上的李雲龍,但是

隨着情節的發展和介紹,我們可知他從1920xx年建黨便一路跟隨走過。幾十載春秋,他和戰友們共同努力打下了這片天下。大躍進時,全社會被籠罩在主觀誇大的氛圍中,糧食緊缺。無論在軍隊還是家中,李雲龍每天省吃儉用

,省給駐守一線的戰士們,留給家中的妻兒。衷心耿耿,浴血奮戰了幾十載,卻在文革中與他最親密的戰友趙剛雙雙蒙冤,自盡而亡。唏噓之餘,更讓人思考這十餘載浩劫給中國究竟帶來多大影響。

若說文革的影響,個人認爲可以分爲三點。首先是對之前這幾十年奮鬥的影響。“都說進城之後不學李自成,可是真正進城之後怎麼全忘了呢。”初衷很美好,爲了這份期盼,無數戰士用鮮血去奮鬥,人民用僅可能提供

的物質資源去支持,所有國人更用赤誠之心在等待一個真正民主,強大的中國。一場浩劫,打破了所有的夢想,更付諸東流了所有人的努力,所有的奮鬥與期盼因這場浩劫而不再,也不敢再在。其次是對當時的影響。無數人

蒙冤,遭批都已不用贅言,社會的混亂與不安纔是最危險的。紅衛兵肆意地“革命”,整個社會沒有安靜祥和之地,市民惶恐不安;城市裏分爲兩派,直接用武器互相攻擊,市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軍事禁

區直接受到搶奪武器等衝擊,而且給敵方特務竊取信息的機會,嚴重威脅國防安全;整個社會雜亂無章,停滯不前,國民經濟嚴重衰退。最後是對後世的影響。經濟倒退,文化倒退,使中國落後於世界,而在文革中對國人素

質的影響更是延續至今天,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越發難以實現。

亮劍讀後感1000字 篇3

前段時間,《亮劍》在央視熱播,吸引了大家高度關注的目光。許多人不禁要問,一部軍事題材電視劇,何以引起如此大的轟動?何以能創造近年來央視電視劇的最高收視率?

《亮劍》是一部戰爭藝術和傳奇色彩融會貫通的主旋律作品。劇中,愛國精神與英雄主義、鐵血丹心與人世常情、鬥智與鬥勇、友情與愛情交相輝映。故事內容是講述我軍優秀將領李雲龍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從他任八路軍某獨立團團長率部在晉西北英勇抗擊日寇開始,直到他在1955年被授予將軍爲止。可以說,在時下觀衆批評軍事題材創作缺失英雄的背景下,主人公李雲龍身上所表現出的大無畏英雄主義精神,深深地感染了觀衆。

李雲龍的性格非常鮮明,他身經百戰,性情暴烈,在渴望嗜血的拼殺中,在爲戰友之死的復仇中,表現出一種鐵血軍人不計生死、要壓倒一切的霸氣;在“文革”中面對“造反派”的挑釁,亦表現出一位將軍不怒而威、咄咄逼人的氣勢;面對“專政”鐵拳的淫威,爲捍衛軍人的尊嚴,錚錚鐵骨寧折不彎。但李雲龍又絕非一介武夫,他大智大勇,時而還流露出中國農民式的狡猾與狹隘,例如大鬧“聚仙樓”、腰纏炸藥赴“鴻門”以及“文革”中吃憶苦飯。

近些年來,軍事題材影視劇創作,其成就是顯而易見的,這不僅表現在軍事題材影視劇的播出大多在央視的黃金時間,也表現在諸如石光榮(《激情燃燒的歲月》)、姜必達(《歷史的天空》)等一批典型形象的推出。但這樣的作品,畢竟還是太少,熒屏上出現的更多的軍事人物,是俊男靚女,是奶油小生;更多的場所,是別墅小樓,是奢華賓館;更多的故事,是像“樣板戲”裏的正面人物一樣,時時都英明神武,處處都佔上風,由他們演繹的戰爭故事又多是程式化的表演。觀衆批評說,看今天的影視作品,總覺得我們的軍人缺少那麼一股勁,一種軍人應有的陽剛之氣。其實,說穿了,缺少的恰恰是文學創作不可或缺的生活真實。所以,與以往一臉正氣的正面人物不同,當掛着一臉硝煙,穿着破舊軍裝,作戰勇武,不拘一格,且具有逆向思維,缺少正規的文化教育,對戰爭卻有自己的獨特理解,甚或有時會耍點賴皮的李雲龍向我們走來時,我們突然覺得,這個人物是那樣陌生又那樣熟悉,是那樣觸手可及,他彷彿就是我們隊伍中的“這一個”,是我們期待已久的一個指揮員形象。我們不能不說,這纔是中國軍人真正的英雄形象。有人說,作爲軍事題材的《亮劍》誇張了戰爭,編造了細節,甚至虛構了人物。也有人說,李雲龍身上“匪氣”多了些,不像我們共產黨軍隊的指揮員。對李雲龍的性格更是衆說紛紜,褒貶不一。但無論怎樣,有一點是無可否認的,那就是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他只有一種姿態:明知衝上去就是血濺七步,卻依舊寶劍出鞘,氣勢如虹,這就是所謂的“亮劍”精神。這種精神,之所以能引起觀衆如此強烈的共鳴,那就是《亮劍》以其獨特的方式,向人們展示了當今社會常被一些人所遺忘的道理:愛國主義是民族之魂,英雄氣概乃中華男兒立身之本。

“在浩浩的歷史長河中,有那麼一個將軍,他就像那隻傳說中的荊棘鳥,歌唱着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他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只是放開那可媲美夜鶯的歌喉,直到生命之終點,但是,當他撲向那棘刺時,他是知道的,他是明明白白的,然而,他卻依然要這樣做,依然把棘刺扎進胸膛。不!他並沒有死,涅槃後的那隻荊棘鳥終修得正果,成爲中華民族永恆的火鳳凰!”這是小說《亮劍》的內容簡介,也是我們看完這部電視劇後的最大感觸。

亮劍讀後感1000字 篇4

這是一個與歷史的殘酷性進行較量的故事,較量究竟是誰的生命更長久的故事。這更是一個寫愛的故事。

故事的情節從葡萄以童養媳身份掩護公爹盡孝與作爲寡婦以強烈情慾與不同男人偷歡之間的落差展開,寫出了人性的燦爛,體現了民間大地的真正能量和本原。

這是四O——八O年代流傳在中原農村的一個真實的傳奇故事。時間的流逝是通過門縫外的腿體現出來的。在那個天災人禍的年代,葡萄常常是跪在地上,眼睛擠住門縫,透過門縫看世界。看到了什麼呢?門縫外滿是人腿,全打着布綁腿。也有穿馬靴的。槍聲也時而發生,一拔人把另一拔人打跑了,再過兩天,又一拔人打回來,成了佔領軍。葡萄從門縫看出去,都是同樣的人腿,不過是布綁腿不一樣罷了。有時是灰色,有時是黃色,有時不灰不黃,和這裏的泥土一個色。

而在這“捉迷藏”的幾十年裏,葡萄彷彿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這個社會的。她最常說的就是:“真正愁人的事是沒有的。躲一步是一步,這裏什麼事都發生過:兵荒、糧荒、蟲荒、人荒,躲一躲就躲過去了。這就是葡萄,一個好賴都能活着的女人。

書中兩個地方很讓我感動。一處是葡萄把二大送下紅薯窖的第一天:那天他兩個直打虛的腳踩在窖子壁上掏出的腳蹬上覺得一陣子萬念俱灰,他擡起頭,見葡萄臉通紅,兩手緊抓住系在他腰上的繩子,繃緊嘴脣說:”爹,腳可踩實!“他不忍心說什麼了。下到窖底,他喘一陣說:”讓我利索走了不挺美?“他聽見她在地窖上邊愣住了。他從那愣怔中聽出她的傷心來,爹這麼不領情。

另一處是葡萄懷了二伯的孩子,可因爲是他請求槍斃咱爹的,葡萄犧牲了自己的愛情。可二大看出了葡萄的身孕。有幾次,他吃着飯,聽葡萄扯麻線扯得氣息長了,深了,馬上要睡着了,他想說:孩子,你就和我閏女一樣,啥事不能讓你爹給你分擔分擔呢?不然你啥也不懂,活着老難呀!你連身孕鬧瞌睡也不知道哩。

字裏行間我看到的無非只有一個字”愛“。在這片飽受折騰的土地上,在這段沉重的歷史中,他們愛的深沉。在那樣難熬的日子裏,沒有這樣美好的事物,人是撐不過來的。這不由讓我想起了一部外國名著《飄》,想起另一個美好的人兒,郝思嘉,同樣經歷着戰火與亂世,同樣是男人眼裏的尤物,不同的是《飄》裏面還有一個能撐起一片天空的男人—白瑞德,而我們的葡萄絕大多數時候是一個人堅忍的活着。而她們的愛是相同的,愛她們的土地,愛她們的家,愛她們的家人,雖然有時候爲了保衛自己所認定的那個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會不擇手段,但那些在愛的面前,顯得是那麼的渺小,那麼的微不足道,那麼的可以忽略不計。

這就是葡萄,強大而囂張,堅忍而嬌媚,渾然不分的仁愛與包容一切的寬厚使其超越了人世間一切利害之爭。

亮劍讀後感1000字 篇5

最近,我們學習了《將心比心》這篇課文,我被深深感動了,我感受到了理解和寬容別人所帶來的快樂。

課文主要講了兩件事,一件是有一次奶奶去商店,有一位阿姨幫她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跟上來才鬆手。還有一件是作者陪患病的母親去醫院輸液,護士紮了兩次也沒紮上,經過母親的鼓勵後,護士終於在第三次成功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比如:我乘電梯時,中途會上來一些老人或孩子,因爲他們動作較慢,而電梯停留時間相對較短,所以有時他們會被電梯門擠着,從前我對這類事情沒有什麼感受,可是現在,每當遇到類似的情況,我總是主動地幫他們按着電梯門的按扭,讓他們不再有被擠着的疼痛感。

還有一次,弟弟去醫院輸液,護士連續幾次都沒紮上,而且弟弟的手上也出現了青包。這時,奶奶便抱怨了起來,最後護士反而更扎不上了,弟弟疼得哇哇直叫。如果當時奶奶少一份抱怨,多一份理解,也許事情會是另一種結果。

前段時間,我上學路過一家飯店,看到飯店門口站着一位衣衫襤褸的老爺爺,他隔着窗戶不停地向飯店內張望,他那期待和無助的眼神讓我倍感同情。我正想上前詢問,從飯店內走出一位工作人員,他端着一盤熱氣騰騰的包子送到了老爺爺的手中,老爺爺用顫抖的手接過來連聲道謝,那位工作人員卻微笑着離去。

我想: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能將心比心,對老人多一份尊重,對孩子多一份關愛,人與人之間多一份寬容和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和諧。

亮劍讀後感1000字 篇6

人們都叫詹天佑近代鐵路之父,這可不是徒有虛名,在《詹天佑》這一課中爲我們介紹了詹天佑修京張鐵路時的經過。這篇文章主要講了詹天佑主持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師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克服了許多困難,在提前兩年的情況下,修築成功。

在這篇文章中,讓我最感動的還是詹天佑遇到困難是,不斷激勵自己的那句話: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京張鐵路是中國人靠自己的技術力量修築的一條鐵路,詹天佑主持修築的好壞,關係着國家和人民的聲譽,修好了,可以有力的回擊帝國主義,提高信心。修不好,外國人譏笑,會使中國工程師喪失信心,所以詹天佑纔會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這句話道出了詹天佑爲祖國爭氣的決心,也是他克服困難完成艱鉅任務的動力。

詹天佑爲了維護祖國的尊嚴,而勇敢接受任務,創造性的設計了人字形鐵路,京張鐵路在提前兩年修築成功,是什麼動力使詹天佑這樣不怕困難,修築鐵路的呢?我想,是詹天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科學的態度,創造才使這位傑出的工程師這樣。

當我關起語文書感嘆道:詹天佑真是一個愛國工程師,真正可以被稱之爲近代鐵路之父了。在他的心中,愛國,是每個中國人必須做到的,他爲我國作出的貢獻,是用他的汗水建築的一座座不可思議的鐵路,他是我國工程師的榜樣,更是我們中華民族奮進的目標。

亮劍讀後感1000字 篇7

汪曾祺老先生的作品我讀得不多,記得在20__年吧,我在自學中山大學的漢語言文學課程中,第一次讀到《受戒》一文,一口氣我接連讀了三遍,感覺只有兩個字:純美!

文章講述的是一個小和尚——明海和一個和尚廟——荸薺庵的零碎瑣事,信手拈來,不事雕琢,平常之極。整篇文章沒有深奧的人生哲理;沒有轟轟烈烈、可歌可泣的事件;沒有高大光輝的人物形象,卻處處充滿濃濃的鄉土氣息和人情味。清新雋永、悠遠綿長!

和尚出家不是因爲貧窮、走投無路才遁入空門,當和尚也要有關係、要有必須的門檻:“當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聲如鐘磬,三要聰明記性好。還要認得字讀過書”,當和尚還能夠賺錢,經營產業、娶老婆……。說白了當和尚其實就是一種職業,而且是好職業!

沒有僧人的苦行修持,沒有出家人的清心寡慾,“他們吃肉不瞞人。年下也殺豬,殺豬就在大殿上”,“三師 父仁渡一刀子下去,鮮紅的豬血就帶着很多沫子噴出來”,“能夠收租、放債”,“能夠賭錢、能夠有相好的,而且不止一個”,“不興做什麼早課、晚課,這三聲磬就全都代替了。然後,挑水,餵豬”。乍一看來有點離經叛道,有違清規,卻是世俗人情,人間煙火,飲食男女。和尚們過的是一種慵懶閒適的生活,與世無爭,率性隨意,自給自足,不是世俗人家,勝似世俗人家!

“捆豬的時候,豬也是沒命地叫。跟在家人不一樣的,是多一道儀式,要給即將升 天的豬念一道“往生咒”,並且總是老師叔念,神情很莊重:“……一切胎生、卵生、息生,來從虛空來,還歸虛空去往生再世,皆當歡喜。南無阿彌陀佛!”令人忍俊不禁之餘笑話和尚的迂腐!受戒燒戒疤太疼,山東和尚罵人了:“俺日你奶奶的,俺不燒了!”活脫脫的村野俗夫!這是真的嗎?我想就應是真的,起碼是存在這種生活方式的!和尚也是人啊。

小和尚明子英俊聰明,好學多才,又純樸老實。“得了半套《芥子園》,照着描,畫得跟活的一樣”。而小英子則是一個美麗、伶俐、敢愛敢恨的農村小姑娘,“一天嘰嘰喳喳地不停,像個喜鵲”。不像情感小說中的男女主角,從頭到尾愛得死去活來。故事中男女主角,對世事懵懂,卻不無知!明子與小英子談不上是戀人,最多是青梅竹馬的鄰居,孩童的純真、兩小無猜的玩伴,又蘊含着絲絲青春萌動的情愫,寫小英子喜歡明子,“小英子愛採荸薺,拉了明子一齊去,老是故意用自我的光腳去踩明子的腳。”而明子呢,“看着她的腳印,傻了,他覺得心裏癢癢的,這一串美麗的腳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亂了。”一種樸素純真、如詩如畫的情感躍然紙上,令人有種“似曾相識”的感嘆!對於明子的受戒,善因寺要選他當沙彌尾,小英子怕失去心上人,毅然決然的要明子“不要當方丈”,“也不要當沙彌尾”,勇敢地表白說,“我給你當老婆,你要不要?”故事在真情流露中到達了文章的高 潮。

我不明白這種情狀是不是汪老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小說中沒有如詩如畫的情景描繪,沒有千迴百轉的情感糾葛,更多的是人物細膩的語言、動作描述,但是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同時又充滿溫馨寧靜、樂天安命的生活境界。文章的末尾汪老寫道“一九八〇年八月十二日,寫四十三年前的一個夢”。更感受到作者在那種戰爭動盪時代對完美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對人性真善美的深刻感觸。正如作者自我是這樣說的,“我寫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人性是任何時候都需要的。”

噢!原先文字是能夠這樣純美的!

亮劍讀後感1000字 篇8

讀到一篇文章,文中將社會比作了一鍋沸水,將人比作了雞蛋、胡蘿蔔和茶葉,人在社會這鍋沸水中,或如雞蛋那般凝固,或如蘿蔔那般軟化,或如茶葉那般迴歸自我。人沒法改變水的沸點,卻可以改變水的味道,它鼓勵人們選擇茶葉,在沸水中舒展自己,讓水溢滿茗香,筆者佩服作者的膽識和魄力,卻不敢苟同,內心總覺得作者有點唯心或形而上學的味道。試想,個人之與社會的改變,無異於茫茫大海中的一葉孤舟,漫漫長夜中的一米螢光,大多數人內心裏感覺到的是孤立無援的無助,蚍蜉撼樹的無力,江水東逝的無奈。想來這也是“大海里撒把鹽”成爲俗語的原因之一吧?

人在社會中總在發生改變,社會在人的羣體效應下也不斷變化着。個人難以掌控社會變化的趨勢,卻可以選擇自己改變的方向。然而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濁氣充塞的社會裏,許多人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丟掉了真實的自我。所以我們心中應保持一份明鏡,在茫茫大海、漫漫長夜裏不要迷失自己。

迷茫中,彷徨中,無意中讀到了文天祥的《正氣歌》,自此在那佈滿塵埃的心境中出現了一絲明清。作此歌時,文天祥身陷囹圄,以孱弱之體寄居八尺土牢,身受水、土、日、火、米、人、穢七種濁氣的日夜侵襲,“當之者鮮有不爲厲”(聞到的很少有不害病的),然而文天祥卻可以“俯仰其間,於茲兩年矣”,何也,“是殆有養致然爾”(大約是因爲有修養才如此)。其善養天地間之浩然正氣,“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天地間浩然正氣以一敵七,力敵七種惡濁之氣。浩然塞天地,千秋獨凜然。

傳聞包拯無法力之長,無仙氣之強,然鬼魅魍魎遠避畏之,想來或許是一身正氣的緣故吧!

胸塞正氣,心駐清明,不求“一一垂丹青”那般兼濟天下,只求“窮節乃見”那般獨善其身,安足以!“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或許我們做不到富貴如浮雲,如雲煙那般淡泊,那般寧靜,或許我們沒有不淫於富貴,不移與貧賤的那般高風亮節,卻也至少應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芳香,至少應有“調素琴,閱金經”的淡雅。

浩然有正氣,凜然萬古存,唯有冰雪似地性格,松柏般的節操,方能貫穿日月,方能“道義爲之根”。“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攤開書籍,在書的海洋裏緬懷先哲,共鳴心靈,在美德的照耀下,認清自我,尋回自己,胸存一份正氣。

亮劍讀後感1000字 篇9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探險家劉先平先生寫的《西沙有飛魚》,書中分別講了“南海有飛魚”、“登油婆記,探尋華南虎”、“大象學校”、“清清回水灣”等探險故事。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登油婆記,探尋華南虎”和“大象學校”。

“登油婆記,探尋華南虎”故事講的是:劉先平先生和他的同事們去梅花山尋找華南虎,然而,到了那裏卻沒有華南虎的蹤影,可是劉先平先生他們並沒有放棄,努力尋找華南虎的蹤跡,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他們找到了華南虎的足跡和痕跡,他們興奮不已,可劉先平先生覺得很奇怪,爲什麼華南虎這麼少呢?他認爲華南虎減少的原因可能是在這裏有人捕抓華南虎,所以數量減少了。從這篇故事中,我知道了要保護華南虎,因爲它是我們國家稀有的動物之一。

從“大象學校”故事中,我知道了大象有一個多功能鼻子。能覓食,從樹上捲起枝葉,從地上捲起青草,然後將青草上的土甩乾淨;象鼻的前端還有兩個像手指一樣的突出物,可以撿起小東西;用鼻子吸水,噴入嘴中或噴到身上;象鼻還是自衛武器,可以變成“橡皮棒”,趕走敵人。此外,大象非常講究,用長鼻子捲起地上的原木,按次序將它們堆成木垛,可稍有參差,大象就會把它們重新堆好,若哪根木頭很調皮,堆上去了又滾了下來,大象會再次捲起放上去,幾次三番,直到木垛兩頭整齊得如用刀切過一樣,才滿意地捲起另一根木頭。

通過讀劉先平先生寫的《西沙有飛魚》一書,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讓我在閱讀中不知不覺的受到了啓發和教育。今後,我要當保護環境的小衛士,不斷探尋大自然的奧祕。

亮劍讀後感1000字 篇10

剛讀完這本書,我還有點兒喘不過氣來,雖然主人公們一次次轉危爲安,但我依然爲他們下一刻的安全而擔憂。在一系列圍繞着“法老的詛咒”展開的故事中,我同樣感到恐懼,同樣感到放鬆,同樣感到勇氣涌上心頭,同樣在人物的言語中漸漸明白許多道理。

故事得從3320xx年前講起。那時,埃及法老阿肯那頓遭到圍殺,才知謀殺他的是他的臣子和朋友——埃葉。於是,臨終時,法老發出了詛咒——叛徒將活着,得不到安息,直到有一天,一個死人把他所有的武士喚醒……3320xx年以後,詛咒即將應驗。各個神祗爲了實現詛咒或毀滅詛咒都不斷尋找所謂的“死人”——阿頓。也只有阿頓才能完成這個詛咒。最終,詛咒實現,被喚醒的武士們又化爲塵埃,雅西爾也如願以償地死去了。

整個故事,我想,多數人讀完後,仍不會相信“木乃伊復活”之類的事——就連我,也覺得這不過只是科幻小說罷了。或許,如大部分人所想,這的確是虛構的。也許,正如文章中說的,神祗們確實因人們的信仰而存在;而埃及,也的確是我們難以真正步入的一個國度,那樣神祕。

也許當你聽到法老的詛咒這個書名時,不禁會問,那一本法老的詛咒啊?的確,有很多關於法老的叢書,但我不得不說這一本是我看過最精彩的一本書了。

主人公叫阿頓,是古埃及太陽神的意思,他的使命就是實現阿肯那頓法老對殺他的兇手埃葉的詛咒,詛咒是這樣的“你將不會死,在三千年後有一個死人把我的武士喚醒,那個時候你才能夠死去……”阿頓經歷了荷拉斯,奧西里斯衆神的追擊,每次都死裏逃生,他的守護天使叫薩沙,可以說每次都是她千鈞一髮之際救了他。最吸引我的是那兩隻寵物,兩隻擁有古埃及神靈名字的寵物,阿努比斯,一直又大又黑的短毛獵犬和巴斯苔特一隻小貓咪。整個故事扣人心絃,讓人心肌梗塞,好書!

想着這,我忽然爲自己找到了一個解釋:一個事物,當人們還懷念着他時,他不也就活在了人們的心裏麼?

當然,當我們隨文字來到帝王谷中那座巨大的金字塔形洞穴時,發現那是怎樣的荒涼衰敗,又隨阿頓回想起這裏曾經的富麗堂皇、珠光寶氣,也深深明白——一切曾生成的東西,終有一天要消逝。這或許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自然法則。而人們心中的,則是一種同樣存在的物質——感受。

亮劍讀後感1000字 篇11

20世紀初,有感於歐洲資產階級日趨頹靡,法國青年作家羅曼。羅蘭一度希望藉助“英雄”人物來感召人們變革現實,先後創作了多部名人傳記,其中《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被稱爲世界“三大英雄傳”,又稱“巨人三傳”或《名人傳》。

無論是音樂大家貝多芬,偉大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還是文壇泰斗托爾斯泰,在那閃耀着灼人光芒的背後,卻是一個個的孤獨者,精神上的孤獨者,像是在茫茫無際的沙漠上徒步的行人,他們在不斷地探索。

這是一種偉大的悲哀。精神上的痛苦讓他們變得決絕,思想上的那種既受壓抑又想衝破束縛追求自由的矛盾的內在爆發力,成就了他們無與倫比的藝術才華。

如果沒有這種精神上的絕對的孤獨,偉大的藝術作品該如何產生。音樂、雕塑、文學領域將平庸無奇,所謂的藝術再也不能稱之爲藝術。

貝多芬的孤獨讓人感動,他在孤旅中努力地尋找一個個突破口,希望能鑿開一個小孔,他用音樂與外界的人溝通。

米開朗基羅,他的腳步是如此的匆忙,他的手永遠是不停息地在撫摸着那一塊塊光潔的大理石,然後,在狂熱的目光的注視下將這些冷冰冰的大理石一擊一鑿雕刻成一尊尊美麗的塑像。

托爾斯泰他擁有顯赫的地位,多情的家人,可是他確確實實是一個孤獨者,在精神的沙漠中爲了創造一片片綠洲而努力開墾的行人。他永遠渴望着人與人之間的愛,退讓、寬刷微笑、質樸、明淨,這是一種柏拉圖式的美麗。

古人云:“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印證了三位巨人孤寂的人生旅程,然而,他們卻創造了人類藝術的輝煌,他們的作品流傳千古。

亮劍讀後感1000字 篇12

今天寫完作業,看着天還有點早,就急忙跑到學校門口的圖書館借了《裝在口袋裏的爸爸》這本書,實在是搞笑極了。

文中的主人公名叫楊歌,他的爸爸原來是一位普通職工,楊歌班裏有個同學叫陳雪虎,學習成績很好,而且家境富裕,他的爸爸是__公司的總經理。楊歌的媽媽總是抱怨楊歌的爸爸沒本事,總羨慕陳雪虎的爸爸,所以經常在家裏批評楊他的爸爸,不知怎麼回事兒,爸爸變得越來越小,開始媽媽沒在意,後來爸爸變成了拇指寬度的大小,只有1。8釐米那麼高。後來爸爸成了楊歌的“監督員”,每天呆在楊歌的口袋裏,與他形影不離。

一次,楊歌考試得了100分,他正在洋洋得意,爸爸卻說:“你別得意,你寫的題很多都是錯的,有很多題都是我幫你改正的。”爸爸拿筆給楊歌該題的時候像是舉重運動員舉起了一塊大木頭一樣費力。

楊歌的爸爸很勤快,家裏來電話時,他馬上跑去接,拿起電話就像舉起了一輛汽車,更搞笑的是他接電話時要在聽話筒和送話筒之間來回跑,像是在跑幾千米的馬拉松。

爸爸身材小還有很多好處呢?比如,坐公交車從來不用拿錢,都是躺在楊歌的口袋裏。媽媽給他作西裝只用巴掌大的一塊兒布料就行了。更好玩的是爸爸的鞋子,楊歌吃QQ糖的時候,留下一點碴兒,用筆尖扎個洞,爸爸就可以做鞋子。爸爸洗澡從來不用浴盆,都是在家裏的菸灰缸裏,還可以在裏面游泳呢!

一次,裝在錢包裏的爸爸被小偷偷走了。趁小偷睡覺的時候,爸爸偷偷地看了看小偷偷了多少值錢的東西,還偷看了他的銀行賬號,並冒充上帝給小偷打電話,開始小偷不知道,以爲是誰在與他開玩笑,於是爸爸就報出了他的銀行賬號,小偷纔信以爲真。爸爸讓小偷把自己偷的東西物歸原主,小偷就照爸爸的說法去做了。小偷把偷盜的東西還給主人時都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後來還做了十件好事,別人都很高興,對他露出了笑臉,小偷看到別人的笑臉,從此改邪歸正了。

這本書真搞笑,當你學習累的時候,不妨拿起這本書“休息”一下大腦,它會使你笑破肚皮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