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24K

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

今天我們領到國學經典《大學》,打開書就看見熟悉的文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什麼意思呀?我驚訝得臉都扭曲成變型金剛的樣子。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5篇)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翻開譯篇,我恍然大悟。

我愛看書,古往的,國外的,師長們推薦的經典,我也愛看《淘氣包馬小跳》,雖然這些書給我知識,我卻一目十行就看完,“多看幾遍,慢慢看,細細品味!”,媽媽反覆叮嚀我,我從書裏瞭解什麼?像是在做夢,只記得情節。如果有提醒,可能還會想到更多的細節。一道試題,在“作業幫”的相助下我幸運躲過爸爸的監控,爸爸還以爲我真弄懂了……我慢慢習慣了這種小聰明。輕鬆了,除了考試!

完美的境界,需要鍥而不捨的努力。正如《大學》裏說的“知恥而後安,安而後能靜”,真想學習好,就得心無旁騖,腳踏實地,充分使用好稍縱即逝的時間,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標。

“爸爸,媽媽,孩子們開飯了!”宏亮的聲音像吸鐵石,充滿魔力,我和姐姐衝着下樓,奶奶挽着爺爺過來了。媽媽解開圍裙,爸爸拉開餐椅,牽着老人入座。飯早就盛好了,我們說着笑着,天天“心安理得”!爸爸媽媽也天天如此,心安理得。

記得一次聊天,爸爸拍着媽媽的肩:“我們做堅實的橋樑就好了!”他笑眯眯的神情至今我記憶猶新。當時我不解地問:“爲什麼做橋樑呢?做棟樑纔好,您太沒有思想了。”爸爸衝我一笑,朝爺爺樂了。

“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現在我懂了,爸媽常年如一日心安理得的付出,源於心靈之美:做自己能做到的,竭盡全力,無怨無悔!安心付出,理當所得——瞧我們幸福的一家子!

好看書,看好書!我捧着我的《大學》。窗外一輪明月,月光透過玻璃撫着我和我的《大學》。我溫暖着。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大學》教我們爲人做事記得以前中學時代自己也接觸過《四書五經》這一我國古代的經典著作,但那僅限於瞭解其文化背景、組成結構和大致內容,所以也就無異於管中窺豹、知其皮毛罷了。有幸在這次假期裏比較深入地研讀了它裏面的《大學》篇,方纔領略到它裏面所蘊含的爲人處世的深刻哲理,並且更爲清晰地看到,自己以後的人生道路該以怎樣的方式前行,才能切實地爲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讓自己的一生活得有價值、有意義!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從小便志存高遠,他們爲了實現自己的光輝夢想和遠大抱負,尋得人生的真諦、生命的意義而耗盡一生。《大學》開篇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裏所展示的,即是儒學三綱八目的追求。三綱八目是《大學》的綱領旨趣和主要條目,縱覽《四書五經》,我們發現,儒家的全部學說實際上都是循着這三綱八目而展開的。所以,《大學》的.開篇也是其爲人做事的大道與精髓所在。

在明明德說明加強道德的自我完善、發掘自己本性中的善根、摒棄邪惡的誘惑、弘揚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對人自身修身養性的重要性,而博學的宗旨莫過於此。就此意義上說,東方佛教的修行、列夫托爾斯秦式的道德的自我完善、毛澤東式的狠鬥私字一閃念,乃至我們今天所倡導的培養四有新人、五講四美三熱愛等等,都是在明明德,以弘揚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爲目的。

在親民,和下文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相結合,從動態的角度來強調了不斷革新,加強思想革命化,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之重要。引申出來,精神上的洗禮,品德上的修煉,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這使人想到每日懺悔,使人聯想到女作家楊絳把她那本寫gan校生活的書起名爲洗澡。精神上的洗澡就是《莊子知北遊》所說的澡雪而精神,《禮記儒行》所說的澡身而浴德。

話說回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示的即是一種革新的姿態,它驅動人們去棄舊圖新。在止於至善即是說博學的目的還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無數先哲們的人生歷程便印證了這一點。

人奮鬥一生,是因爲他知其所止,即知道自己所奮鬥的目標是什麼,知道自己應該止在什麼地方,知道屬於自己的位置在哪裏。俗語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鳥兒尚且知道找一個棲息的林子,人怎麼可以不知道自己應該落腳的地方呢?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區古來就是人們嚮往而聚居的地方,但這還只是身體的知其所止,不是經義的所在。

經義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於至善。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天地悠悠,過客匆匆,多少人隨波逐流,終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當今時代,生活的誘惑太多,可供的機會太多,更給人們帶來了選擇的困惑。比如說,在過去的時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讀書人心態平衡,或許還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可是,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後,所謂下海的機會與誘惑重重地叩擊着人們的心扉,讀書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所止何處?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精神的流浪兒無家可歸,以至於出現了教授賣大餅之類的畸形社會現象。

其實,《大學》本身說得好: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關鍵在於尋找最適合自身條件,最能揚長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

這纔是最最重要的。這樣一來,教授當然也就不會去賣大餅了!而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告訴我們,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

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了,它強調做任何事都要抓住其根本,即着重把握事物發展的主要矛盾的道理。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3

這周,老師講了《大學》第一章。

何謂大學之道?根據老師,及老師引用的觀點,大學乃大人之學,集大成之學,或者,是說對事物整體的領悟在實踐上達到的境界。對於駕駛員來說,做到人車合一,既是開車之道;對於老師來說,能把自己的東西傳授出去,並且孩子們也快快樂樂的接受了我們所要傳授的東西,也就是做到教學之道;那麼,我想,作爲父母,能很好的修身正己,對孩子慈愛有加,養育出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孩子,那麼,對於他/她來說,也就是掌握了育兒之道。就我個人而言,作爲一名職業學校的文化課老師,面對一羣整天抱着手機、已經沒有任何任務要求與壓力就可以直接去社會上就業的孩子,我常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如我孩子般大小,卻失去了這個年齡應有的朝氣,而我也只有隱隱的痛心與無奈。如何做到,我和學生合一,路還有點長!

爲什麼要知止?這也可能與年齡有關。早前,讀到這裏,感慨萬千,因爲當時的我非常迷茫。孩子尚小,工作沒有突破,家庭也危機重重。當時,讀到此處,深有感觸。如果,我能做到定靜安,該有多好?如今,一路過來,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方向,心也開始慢慢的沉澱下來。如果,想說點什麼?那麼,我想,知止就是我們的夢想,是遠方的田野與詩,是我們每個平凡人生活中的一點點小盼頭;有了止,我們的生活,即使平淡,即使磕磕絆絆,即使變化無常,那麼,她都足以陪伴我們能夠度過那晦暗冗長的歲月。

不管是對於自己,對於他人,或者是作爲一個社會人,修身正己都是一個人一輩子要做的事。生活的各種壓力與誘惑,需要我們去平衡自我;爲人父母,首先自己要是一個良好而穩定的榜樣;各種人際關係和社會角色,也都需要我們不斷的自我覺察,同時調適好自我的距離與方式。

總之,我想,人生應該就是要在不斷的自我覺察,自我修正,不斷的自我成長之後,方可達到最終的隨心所欲而不越距吧!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4

大學短短的二千來字,深刻闡明瞭人生和社會的大學問,以及做學問的最高境界。學問不在於某一具體的技術,不拘泥於世俗的瑣事。學問在於明辨世間的大是大非,在於促進社會進步,爲天下人樹立榜樣。“君子動而世爲天下道,行而世爲天下法,言而世爲天下則”。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確實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親民,至善既不難;同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齊家治國平天下亦不難。

曾聽聞季羨林老先生的故事,是說季老先生因爲穿着極其樸素,經常會被人看成是學校裏的老工人。不止一次,季先生會被來報到的新學生叫住,替他們看行李。季先生每次都原地不動地替他們看守行李,有時候會一看兩小時。而這些學生兩三天以後就會在北大的迎新會上,看見季羨林校長坐在主席臺上,這是多麼樸素而高尚的人格魅力啊!倘若我們的教師都能如季羨林老先生這般具有作爲一名長者的爲人風範,以身踐德,身體力行之,何愁教出來的學生不具備高尚的品德,何愁我們的家庭、社會不和諧。只要我們的教師真正領悟了“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大學之道”,領悟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並且以身踐道、以身踐德,就能引導我們的學生向“善”,兼濟天下,“止於至善”。

腹有詩書氣自華。作爲一名教師,雖然任教的學科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認,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文化素養是一個相互包容的關係,豐富的積澱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套用別人的話:讓我們做有文化底蘊的智者。只要我們做教師的人心胸博大、視野開闊,學習研究、做人做事時就不會侷限,不會拘泥。對事物的認識、理解纔能有更高深的領悟,我想,這也許就是《大學》給我們大家最大的啓示吧!

《大學》,舒朗了我的視野,美麗了我的心靈,充實了我的人生。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5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而《飄》就是我人生的燈塔。——題記

依稀記得第一次知道《飄》這部作品是我在上高一的時候,看着同學拿着那麼厚的一本書在看,我不由的傻了眼,被那麼厚的書給嚇到了,但當我被告知說這本書的內容很豐富,很有哲理的時候,我卻又不由自主的捧起它,細細的閱讀了好久好久……

《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反映南北戰爭題材的小說。這本小說所塑造的人物頗多,人物的形象也非常豐富,每個不同的角色給人精神上的鼓勵也不同,正如主人公斯佳麗身上表現出來的叛逆精神和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令我們每位讀者爲之傾心。

當現在的我提起筆來寫這篇小說的讀後感時,思緒不由得把我帶回三年前看這部小說的時候,女主角斯佳麗的形象也忽然間浮現在眼前。我對斯佳麗始終持有一種敬佩之情。在美國南北戰爭發生的時代,戰爭,硝煙改變了當時美國人民的命運,但也是在這時候,戰爭讓一羣女人勇敢地站了起來,她們變得很堅強,在戰火和硝煙中捍衛着自己國家的土地,尤其是斯佳麗,她更是秉承着不屈服的的精神去承受戰爭給她的生活帶來的各種變化,她堅信:tomorrowisanotherday!這也是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斯佳麗在面對因戰爭而變幻的生活時的勇敢,無疑是我們現在在校的每個大學生應該好好借鑑和學習的。在戰爭中,大火燒了她的莊園,她以前一切美好的生活也隨着熊熊的大火而消失殆盡,留下的只有一片令人絕望的黑色焦炭。更糟糕的是,就在這時,她還要承受母親病逝,父親發瘋的痛苦。在這關鍵的時刻,她並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堅強地站出來擔當起整個家庭的責任,表現出令人震撼的堅強的一面。她是如此的獨立特行,她果斷的選擇迎接困難,擔當責任。這不禁讓我拿之與現在的我們進行對比,試想一下,現在的我們生活衣食無憂,有着良好的受教育環境,但是當生活給我們輕輕地一擊時,卻有多少人叫苦連天,承受不了,抱怨上帝的不眷顧?又有多少人可以站出來說,我要是也遭遇到這種情況,我也可以像斯佳麗一樣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21世紀的生活在給我們安逸舒適的環境的同時,無疑也在慢慢抹殺掉了我們心中那深藏的堅強的一面。多麼可悲的事情!

但是,斯佳麗在面對自己的愛情時的猶豫不決,卻是我不敢苟同的。但失去之後的淡然處之卻又是讓我欽佩。或許是因爲她面對失敗時的不言敗,那種傲氣使得她在面對自己的真愛時不敢去承認,還是一路苦苦的尋找,卻是一次次的錯過。但是當自己心愛的人離開時,她也只是堅強地安慰自己: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她對明天永遠是充滿希望,充滿鬥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她的堅強讓人爲之動容,爲之震撼!這種精神難道不正是現在的我們所缺乏的嗎?

大學,讓很多人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流於平庸,每天渾渾噩噩的生活讓一切變得無力與蒼白。但是,殊不知一個正確的目標對於現在的我們而言是多麼的重要啊,不要因現在安逸的生活而沉淪,因爲這樣只會讓你在面對挫折時顯得不堪一擊,誰能保證自己在面對困難時像斯佳麗那麼堅強,那麼勇敢?我們要珍惜當下,更要感恩當下!

感謝這篇讀後感,讓我又再一次溫習了這部漫長的《飄》,更加理智,更加積極的心態來看待我現在的大學生活,讓我又尋找到了我人生的燈塔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6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以前對於老舍先生只讀過印在語文課本上的《茶館》的片段,與大學時期看的《駱駝祥子》,閱讀《駱駝祥子》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生活閱歷,以至於當時並沒有理解很深,對於故事也只是單單按作小說來理解。

《四世同堂》是我今年讀到的這些書裏面最好的一本,雖然書很長,合計字數有一百多萬,但是這本書讀後的體驗遠遠超過那些一百多萬的網絡小說,所以我誠懇的建議,如果有讀書習慣的朋友,可以把這本書買下來或者下載下來看看。

1故事

《四世同堂》講述了北京一個不起眼的衚衕小羊圈,裏面住着的一羣人在日本入侵中國以後所遭遇的種.種磨難。而書名的《四世同堂》主要指的是小羊圈裏面最有福氣的祁家(這個福氣指四世同堂)。

全書分爲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叫《惶惑》是指日軍剛剛入侵中國的時候,北平老百姓心中的迷惑與不解,比如祁家老爺子的看看米缸夠不夠三個月之類的描述,對於戰爭大家都沒有太多的瞭解,很多人和祁老先生一樣覺得或者三個月就過去了,日軍就會退出北平。到底要不要反抗,到底要不要順從,大家心裏都沒有一個底,要逃出北平吧,萬一沒幾天又和平了,讀書的丟了學歷,工作的丟了飯碗。要不要做日僞的官員呢,做了吧怕沒幾天好日子又要撤職,還落個漢奸走狗的壞名聲,不做吧又害怕丟了撈油水的活路。

第二部分叫《偷生》這部分非常的壓抑,也是出現了日僞官員狗咬狗的情景,百姓的生活開始拮据,但至少都可以沒有尊嚴唯唯諾諾的活下去,而人民也開始意識到和平無望,必須自己反抗。

第三部分叫《饑荒》這一部分故事,也是戰爭最後的殘酷,不管對於日軍還是北平城裏的居民,生活變得困窘不堪,大街上是不是都是餓死的民衆,而住在1號屋中的日本家庭,也因爲戰爭變得妻離子散,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而這本書的一大亮點,在於通過祁瑞宣與日本老太太的對話與交流,展示出老舍先生對於大愛的描述,這本書寫的是戰火紛飛的北平城,但是它並一味不強調仇恨與敵視,它只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客觀的描述了戰爭的殘酷,戰爭對於中國人民造成了莫大的傷害,對於入侵者也帶來了傷害。

2中國人

小羊圈最初住的都是中國人,各種各樣的中國人,而書中對於每一位人物的描述都是細緻的,對於冠先生的執迷不悔,對於大赤包的張狂,對於錢先生的傲骨,對於祁瑞豐的軟弱無能都有着面面俱到的描述。

小羊圈裏面的人,好似就是整個中國人的臉譜化,生旦淨末醜,樣樣皆有,對於一心靠攏日本人的冠先生,對於一心靠攏冠先生的祁瑞豐,那醜惡的嘴臉簡直讓人想下手抽他,但是卻又只能嘆息,千人千面,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覺得對錯的地方,無端指責最後不過害了自己,況且很多東西已經形成講也沒有意義。

文中的北平人帶着高傲,帶着順從,帶着委屈,卻也熬過了春夏秋冬,留下來藏着一腔怒火希望着自己的犧牲換得一家老少的平安,離開的忍着家庭的思念將一腔熱血獻國家,但是所謂國破家亡,沒有國的保護,家不過是誰都可以闖進來燒殺搶劫的地方。

如果爲什麼現在的中國藝人動不動就好萊塢走一走,是因爲演技好好於三十年前,還是長得更好看了,其實質不過是國家強大,市場大。

最後留下來看着家的,捨不得走的,最終還是負了使命,家裏不是餓死,就是受辱而死,而誰也不敢出頭,因爲出頭只會導致更多的死亡,然後就這樣不停的忍着忍着,一直到忍無可忍。

3受辱

常二爺進城買藥不知道城裏只能用僞幣而受辱被罰了跪,回去以後一病不起,告誡孩子要給自己報仇;祁天佑經營着家裏的布店,卻因爲日本人的錯誤,受辱在街上游街大喊自己是奸商,然後氣不過跳湖自盡。

中國人有着自己的尺度,或者說叫做骨氣,有時候這些骨氣並沒有讓我們站起來反抗,至少也不會應允我們軟弱的跪下。

而現實中的老舍先生,在動亂中受辱,同樣選擇了跳湖自盡,國之棟樑,如此有着大愛,有着文采的大師最終卻是在那樣的一個環境中告別了自己的生命。

我們以爲最壞的事情結束了,卻沒有發現依舊是在薄冰之上。

4家庭

書名的《四世同堂》而書中卻在對於中國人的家庭觀念進行批評,多少人放不下家庭,最終不得不眼睜睜看着家破人亡,卻連反抗的力量都沒有了。

中國的家庭觀荒.唐的取了父母在,不遠遊而滑稽的去掉了遊必有方。

祁老爺子聽聞三兒子被大兒子弄出城去了,第一反應是大兒子破壞了家庭的完整性,每一個家庭都有是一把枷鎖,爲了妻子,爲了兒子,爲了上面的老人,所以都不能離開家去抗日,然後孫七死了、小崔死了、祁天佑死了、小妞兒死了。

家是每一個人的港灣,但是家不應該成爲不問是非只講感情的黑屋子。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7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手捧一杯清茶,在萬物蕭瑟的秋天裏,我讀完了由老師所推薦的百年佳作《飄》,自覺感受頗多,它像鑰匙一般,使我不由得打開了塵封已久的心房,走進了複雜的內心世界。

合上最後一頁,我最強烈的感想就是人性是複雜的。我喜歡斯佳麗的機智勇敢,喜歡瑞特的成熟沉着,喜歡艾希禮的溫文爾雅,也喜歡梅蘭妮的賢淑溫柔。整部作品的人物形象生動而又富有現實存在感,將人性中的善與惡、自私與不忍表現得十分到位。若說最感染我的,就是作品的女主人公斯佳麗。人本身就是矛盾的個體,得到的和擁有的有時自己也沒有弄明白過。或許,只有像斯佳麗一樣,到了最後一切才撥雲見日,明白這一路走來,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談起斯佳麗,她算是一位讓我又愛又恨又不得不敬佩的女人。她骨子裏有着貴族獨有的.傲氣,活得那般自信樂觀。她喜歡艾希禮,但可悲的是她卻不瞭解艾希禮。如若她瞭解艾希禮,就不會在他和瑞特之間陷入茫茫之感,就不會在他和梅蘭妮結婚後還對他抱有一絲念想。她只是給艾希禮穿了一件自己意向的、喜歡的華美外套,而她愛的,只是那件外套,而非艾希禮本人。遺憾的是,這些直到瑞特最後離開的那一刻,她才明白過來。在愛情上,瑞特不停地付出着,而她卻一直理所應當的接受着。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是相互的,一味索取的愛情必將破裂,所以最後一個愛她的人也離她遠去便定格爲了整部作品的結局。

多麼的遺憾、糾結:到底是因爲她的私心還是因爲不懂?但這些都無法掩飾一個事實:在情感的世界裏,她是一個無可非議的失敗者。因爲她和瑞特都不是神,一潑,水就淌出來;一砸,夢就摔碎了;而瑞特一離開,她的魂魄也就散了……

突然想起錢鍾書在《圍城》中所說:對於吃一串葡萄,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先挑最好吃的,另一種人把最好吃的留在最後。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爲她每吃一顆都是剩下的葡萄裏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爲他每吃一顆都是最壞的。但是事實卻適得其反,緣由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我想斯佳麗就是第一種人,所以她活在了回憶裏。梅蘭妮是幸運的第二種人,所以活在了希望下。斯佳麗啊,慾望裝飾了你的外表,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可誰來裝飾你內心枯竭的渴望和思念?你的感情包裹着這般的凌亂之美,你還能愛,能恨嗎?

但是在現實中,她是卻是生活的強者。逃難的時期,她竟由五彩變爲黑白,放棄貴族的身份,下地幹農活;在北方佬佔據之處做起生意,經營着父親的莊園……她的肩上擔負着太多的責任,這些無形的責任對於一個女人而言,是否太過沉重?但她沒有妥協,迎面而上,並且在最危難的時候,她沒有丟下待產的梅蘭妮,陪伴她順利生產,在以後的日子裏還同她共同生活。多麼善良的姑娘啊,喜歡她,喜歡她對土地的執着熱愛,對生活的樂觀。她使我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要靠自己的奮鬥來創造、改變命運。她的身上有着太多女性所缺乏的東西,在她的身上我看見了女性身上堅強、執着、樂觀的金子光芒。

這樣一來,我似乎也分不清我對斯佳麗究竟是愛還是恨,自己也陷入了矛盾之中。但是我想只有讓人又愛又恨,又憎惡有憐憫的文字人物纔是一個有血有肉、有骨架有情感的人,纔是真正意義上的人!

整部作品應該來說是以悲劇收場,但就在這讓人無限回味的遺憾中,我們看見了人性的自私與善良,果斷與決絕,看見了一個複雜而又深刻的內心世界。《飄》,就如名字一樣,沒有形式,也沒有任何方向地,飄進了我的心中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8

老舍先生一向是一個令人敬佩深愛的作家,生活在動亂年代的老舍先生,他的一生遭受了太多的苦難,正是這些波折的經歷給了老舍先生創作的源泉,所以他的作品總能反映出時代的印痕,鍼砭事實,把當代人們的遭遇和感受融於作品,發人深省,成爲時代的標籤。而在老舍先生衆多的薈萃中我們不得不提到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經典名著—《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這部小說是以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爲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爲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衚衕住戶爲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深刻的反映出了廣大人民羣衆在日軍欺凌下的悲慘命運,同時譴責了賣國附敵者的醜陋。老舍以戰爭下的人性爲筆觸,爲我們揭露了當時陰暗的社會。那種時代的烙痕成爲讀者不能磨滅的記憶。而通過人性醜惡餘善良的對比,作者讚美了反抗侵略的勇敢無畏的人們,也鞭笞了賣國求榮的醜惡。在《四世同堂》裏,我們看到了像祁老大爺這樣正直,懂得民族大義與國家榮辱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長者;我們看到了不屈不撓、深明大義的祁瑞宣;也看到了賣國求榮、貪圖安逸的祁瑞豐;更看到了熱血青年祁瑞全。一切不同人物的描寫都深刻的反映出了那個動盪年代下的人物、社會的縮影,或英勇不屈、忠貞報國,或苟且偷生、賣國求榮。在《四世同堂》裏發生的一切,作者無非是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民族的落後將會遭遇怎樣的結局。

國破家必破。這個是我在《四世同堂》裏看到的另一個道理。一個家族是不可能在國破的情況下依舊昌盛的,國破家必亡。就像小說裏描寫的一樣,一個四世同堂之家最終也在侵略者的鐵騎下、在戰爭的摧殘下徹底的崩塌。我想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尚且如此,在戰爭中走向了瓦解,更何況那些千千萬萬的小家和小我呢?弱國無強家,只有把個人的榮辱和家族的興衰和國家的命運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的求得生存之道,才能得到全面的昇華。戰爭永遠都是可怕的,它是對人性的一個全面的考驗和挖掘,在生死的較量中我們往往最容易迷失了自我,做出錯誤的判斷。而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像祁瑞宣、祁瑞全這樣的剛正不阿?還是像祁瑞豐這樣淪爲走狗,出賣自己的國家、出賣自己的民族只爲保全生命的完整?《四世同堂》爲我們揭示的社會和生命太深刻也太沉重了,我們永遠不敢設身處地的去想象,永遠不敢面對在那種環境下的真實的自我掙扎。然而這就是老舍,一個飽經滄桑的偉大作家,他用有力的一支筆爲我們刻畫出一個如此沉重的世界,絕對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和品讀。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9

我合上書,老舍的《四世同堂》就這樣讀完了。這樣就結束了麼?書中那淒涼悲壯的感覺仍然揮之不去,我總覺得還應有什麼。

這本書講述了在北平淪陷的八年中,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小羊圈衚衕中各色人物的遭遇。在日寇鐵蹄下,那黑白顛倒,暗無天日的世界。當時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人們的惶惑與軟弱,民族的精神與氣節……在作者的筆下展現的淋漓盡致。

小羊圈這個地方是北平城的一個縮影,那各個階級的人民是北平廣大平民的代表。老舍是着重並且擅長寫人的,他寫的真,寫的活。在《四世同堂》這部小說裏,他刻畫了六十多個人物。

不願得罪人,一心只想慶得了八十大壽的祁老太爺;有文化又愛國卻無法拋下家人的中學教員祁瑞宣;忠厚善良的商人祁天佑;滿腔豪情的熱血青年祁瑞全;膽小怕事卻無聊的祁瑞豐;無怨無悔的韻梅;樂於助人的李四爺;無恥狠毒的冠曉荷、藍東陽、大赤包、胖菊子、高亦陀等人。還有拉車的,唱戲的,抽大煙的,妓女等等。

在那樣的世道下,祁老太爺悲痛,無奈,知道了反抗,他說:就是一口鍋,也別生在這個年代呀!忠厚老實的人被逼得跳河,無辜善良的人被殘忍迫害,單純的少女一步步墮落;一個隱士詩人被逼成了革命鬥士,奸詐狡猾的小人卻橫行當道……

八年的風雨飄搖,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給中國大地留下了斑斑傷痕。

小說中有愛國情懷的人塑造的很好,漢奸形象尤其飽滿。在太平日子中,他們沒有權沒有勢,日本人打過來了,要改朝換代了,他們就忙着巴結。連名字都改成了日本味兒的,他們心甘情願的當日本人的走狗,無論何時都畢恭畢敬的,見到日本人都賠上笑臉,鞠大於九十度的躬。當別地有了反抗戰爭時,他們惶惑不安;,當中國城池淪陷後,他們反倒組織各種人遊行慶祝。但他們的死不但沒能讓人感到痛快,反而讓人覺得悲哀。大赤包在獄中都瘋叫着她是“冠所長”,冠曉荷被活埋前都對日本人卑躬屈膝。

這是中國人可悲的一面。在利誘威逼,高官權勢之下,喪失氣節。曾經拳打漢奸的金三爺,因爲日本人帶來的生意好轉而感激,他甚至出賣了錢默吟先生。年輕貌美的招弟,墮落成一個出賣肉體的女人,卻還以此爲榮。這無疑是貪念作祟,以致自掘墳墓,最終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

當抗戰終於勝利。人們已經不怎麼能高興起來了。年幼的妞子餓死,祁老人抱着屍體像去找衚衕裏的日本老太婆,衚衕中的一些人想要報復,當大家把持不住的時候。

瑞宣站了出來:

“她,是咱們的朋友。”

一句振聾發聵的話,不得不讚嘆老舍的目光長遠。

無論如何,那都已是歷史,但我不禁想到,我們離他還有多遠,現在社會上貪婪,軟弱,利益薰心的人,在當時或許就是一個漢奸。而我們,假若處在當時的社會又會是哪一種人?怎樣的人?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學校要求寫名著讀後感,無奈,也每天抱着本厚厚的書啃啊……

我最喜歡《飄》這本書了。裏面主要是圍繞思嘉、艾希禮、瑞德的感情線索展開的。故事最後當思嘉發現她的真愛是瑞德時,一切都遲了。瑞德對她的愛已經被她的固執隨時間慢慢消磨掉了。她固執的認爲她愛的是從小青梅竹馬的艾希禮,並緊緊抓住他不放。對愛她的那些人非常殘忍,用他們的愛當作鞭子放在愛她的人的頭上。所以,瑞德對她不能向其他人一樣,不然,她會覺得他也軟弱可欺,於是瑞德用他日常嘲諷的方式愛她。他愛她,也理解她,於是寵她縱她。可憐的思嘉無視它,認爲他的愛是理所當然的。真愛來了,不知曉。真愛走了,沒感到。故事的結局總讓人感覺一團陰影,畢竟結局讓人不快樂。它同樣讓人思索愛情的點點滴滴。

感情是複雜的,感情的路沒有一帆風順的。因爲把兩個本來毫不相干的人揉在一起本是件困難的事。我最近讀了一篇文章叫《補過的愛情要不要?》,有這麼個故事。瓷盆碎了,需要修補匠修補。當它再一次被不經意打碎時你會發現,修補過的那一塊完整無缺。所以,當我們的感情出現問題時我們首先想到是共同修補再呵護,而不是出現問題就找藉口說我倆不合適而拋棄它。當無法修補或修補不了時再想想是不是應該放棄。我想,至少我們對一份感情負責吧,也是對自己負責……感情丟了就丟了,沒有誰,世界一樣瘋狂。畢竟,尋找感情的過程是一條尋尋覓覓的路。如果愛了,就認真一點。沒有誰能把感情拿的起又丟的下,除非他沒認真。

送各位一句話:珍惜+包容=長久!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前兩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安妮日記》,它記述的是一名名叫安妮的猶太女孩從1942年到1994年寫下的日記,在日記中安妮講述了作爲一名猶太人爲躲避殘忍的德國納粹黨在祕密小屋中的生活狀況。

在日記中,安妮如實的記錄了當時的元首政府攻下荷蘭後製定的一些法規“法令規定:猶太人應在衣服上繡黃色六角星徽;禁止猶太人深夜出門;禁止去一些娛樂場所!……”看到這些規定我覺得十分氣憤,他們這樣做完全限制了猶太人的自由,沒有一點民主可言,完全就是將猶太人逼上死路,這樣的情況下,讓他們怎麼生活!可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安妮一家仍然堅強努力生活着,他們不放棄,他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等來成功的那一天。七月八日,安妮的姐姐突然接到了召急通知,瑪格當時僅16歲啊!難道這些慘無人道的納粹黨連一個小女孩也不放過嗎?納粹黨的殘忍激起了大家的反抗精神,最終,大家決定全家搬進祕密小屋,那是一個辦公樓上的廢棄屋子,由他們的朋友送來食物,他們生活在祕密小屋裏,爲了防止被別人發現,他們白天夜裏不敢大聲說話、走路,只能做一些靜態的事情。壓抑的生活使大家都變得敏感而易怒,後來祕密小屋中又住進了凡格一家和善良的大夫狄斯亞,自私吝嗇的凡格太太總是找安妮的缺點,甚至經常發生爭吵,在這樣的情況中,安妮學會了忍讓,學會了堅強。在祕密小屋生活的這段時間中,安妮並沒有放棄學習,還是每天認真的學習各種語言,同時安妮也有了自己的心事,安妮與皮特戀愛了,可是安妮的父親卻很生氣,他告訴安妮她應該冷靜的處理這段感情,並告訴她將來會有更多的選擇,安妮也決定自己應該她冷靜的處理這段感情。在這種時候安妮明白堅持下來就意味着勝利,而放棄就意味着死亡。在他們住在祕密小屋的這段時間,他們的同伴都被成羣的逮捕,受到蓋世太保無情的對待他們有的被趕上火車送進維斯德堡,還有的被送到遙遠的荒蕪之地,中煤氣而死……1944年,盟軍登陸,他們終於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喜訊,可他們的食物卻越來越少,可他們始終保持着樂觀積極的態度,相互安慰、鼓勵,相信未來一定會很美好。最終,德國失敗了,可安妮也走了,她終究沒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通過讀《安妮日記》我懂得了即使面臨天大的災難也要學會堅強,要始終保持的處理事情,要保持堅韌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下學習,不可輕言放棄,要相信自己,要學會在困境中尋找希望,就像安妮說得:“我相信自己”,“包括我的思想、我的願望以及我的夢想”。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你着一襲長裙,款款而來,明眸如月,笑靨如花。

燈光下,你盡情地旋轉,盡情地舞蹈,兩串珍珠耳環也變成了兩隻舞動的精靈。生活如此青睞你,你如一位驕傲的公主,享受着男子們傾心追捧。

17歲,多麼美好的年華,你卻一身黑衣退出了華麗的生活,在那場南北戰爭中,你搖身一變,成了一位隻身帶着兒子的寡婦,生活無情地展現出它猙獰的一面,如一隻醜惡的怪獸隨時可能吞噬一切。

在炮火映紅了半邊天的夜晚,你獨自駕車,準備從亞特蘭大回到塔拉莊園,車上拉着命懸一線的梅蘭妮母子,城外一片漆黑,你大聲吆喝着,拼命抽打馬兒,希望他跑得更快些;你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每一個閃過的身影,生怕遇上黑奴或北方士兵,你一邊緊握着槍,提防着周圍的一切,一邊不時的詛咒着、關心着車上那對虛弱的母子。沒有人關心過那夜你的恐懼,沒有人問過你是否擔心那夜會死去,我只知道天明時你獨自帶着他們回到了塔拉。

你以爲回到塔拉便可衣食無憂了,但命運又跟你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母親離世、父親患病、莊園被北方士兵掠奪。從那時起,你便開始肩負塔拉的重擔,踽踽前行。

貧窮和飢餓使你這位在塔拉莊園養尊處優長大的公主,瘋狂地愛上了那片紅土地,你衣着襤褸,甚至連一雙不露腳趾的鞋也沒有。你用僅有的錢購買種子,你如一個地道的農民一樣,親自耕種着那一方土地。你常常詛咒成爲你拖累的梅蘭妮母子,詛咒身邊的每一個人,可又計劃着自己手裏的每一點錢,不讓身邊的任何一個人餓死。不到20歲的你擔負起塔拉莊園每個人的性命,一次次地迎接着命運的挑戰。

你如一株倔強的野菊,花滿枝椏,在生活的石罅裏綻放出獨屬自己的美麗。

在那個爭奪不斷的歲月裏,你不時爆發出爽朗的笑聲成了鼓勵每個人堅強活下去的旋律。生命,是在掙扎中顯示其偉岸和美麗的。

一棵樹苗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不斷積累與堅守。無論風霜雨雪、春夏秋冬,它都要把根深深扎入土地,把幹挺直,用整個身軀迎接狂風暴雨……

一彎小溪要流淌成洶涌大河,需要不斷積累與前行。無論高山平原、泥淖險灘,都要吸納、奔涌,用所有的精力奔流出一個全新的世界……

我們或許沒有斯佳麗的從容不迫、堅毅頑強,勇敢執着,但我們可以擁有一顆樂觀向上的心,心若向上,腳就不會停止——就像斯佳麗常說的“畢竟,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斯佳麗用自己義無反顧,向我們證明了生命的張力,生命的頑強,生命的芬芳。

生如夏花之絢爛——致永遠的斯佳麗!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飄》是我的摯愛。我愛思嘉的堅強勇敢,我愛瑞德的執著機智,我愛媚蘭的外柔內剛。

我愛思嘉,竟不是因爲她的美貌,小說第一段就告訴我們:“那思嘉小姐長得並不美,可極富於魅力,男人見了她,往往要着迷的……”誰都可以感受到她身上所散發出的那種青春的活力。艾希禮說思嘉有一種自己沒有的生命的激情,她能點燃別人的希望。

思嘉是真實的。雖然是千金小姐,但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種淑女,她從不帶嗅鹽,她討厭母親和嬤嬤的束縛。擁有着愛爾蘭血統的她,敢於直言,她會痛快的告訴別人她的不滿。當她遭到了艾希禮的拒絕,她爆發了,劈頭蓋臉的給他臭罵了一通。

她是堅強的,不逃避現實。戰爭結束了,昔日的千金大小姐千心萬苦回到塔拉,而面對她的卻是一片廢墟,是母親已死,父親精神失常的事實,她絕望了。但當艾希禮將塔拉的紅土放到她的掌心,她立刻明白,她不能倒下,她還有土地,世上只有土地是最忠誠的,是亙古不會變的:“上天爲我作證,我再也不會讓我和我的家人捱餓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她的親人,爲了她所深愛的那片紅土地。

我愛她,我愛她的堅強,她恐慌過,也近乎絕望過,但她最終站了起來!那種與她那弱小的身軀所不相稱的勇氣使我震撼;我愛她對土地的執著,能夠爲了塔拉下田幹活,放下受過的教育;我更愛她那在亂世中求生的無所畏懼,她要做生活的強者,她出色的經營着木材廠,要知道在當時,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事實證明,她確是非常精明能幹的。

因爲我太愛她了,所以我又爲她惋惜。她愛艾希禮,卻嫁了三個自己不愛的人,當她醒悟過來時,真愛又離她而去。書中最後也寫道:如果我瞭解艾希禮,我就根本不會愛他;如果我瞭解瑞德,我就不會失去他。”她終於知道該愛誰了,她迫不及待要告訴他,可是太晚了。望着瑞德離去的背影漸漸消失,她絕望而痛苦,她想到了那片生養她的紅土地——塔拉,她現在唯一擁有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它。她要回到塔拉,回到她的家園。

“我明天再想這件事好了,到塔拉去想,那時我就能承受了了。明天我要想個辦法重新得到他。畢竟,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

“明天,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這是《飄》中最經典的一句話。它鼓勵人們要在失敗中站起來。“tomorrow is anotherday”它堅定了她的腳步,她堅信瑞德會回來,她堅信塔拉會重振。“tomorrow is anotherday”意味着永不言棄,永不絕望,永遠充滿希望。讓我們記住這句話吧,當我們遇到困難摔倒在人生的路上時,請告訴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day”。

再來說說我們的男主人公瑞德。第一次出現是在十二橡樹村的庭院裏,話語不多,偶爾的微笑卻帶着一絲嘲諷,他的眼神充滿着神祕,讓人看不透。在人們正激烈的討論南方將如何打敗北方佬時,他卻露出輕蔑的微笑,他的一句:北方佬將會在一個月內將我們消滅。”立刻引起一陣騷動,使得人們暴跳如雷,而他呢,卻用客氣而略帶諷刺的表情看着他們。他是個叛逆者,一個不折不扣的“無賴”,它與舊時代格格不入。但誰會知道,南方社會的那些繁文縟節和那些規則早就深深紮根他心中了,否則他又怎會將局勢看得如此透徹。我知道他內心充滿着矛盾與掙扎。

我愛他的勇敢,對於賺錢他有自己的一套。他是唯一遊走於戰爭沿線的投機商,面對危險,他表現出的是機智與果斷。他是愛國的,這不可否認,即使他知道南方必敗,但還是在最後關頭參了軍。

我愛他的自尊,他始終不肯承認自己愛思嘉已經愛的發瘋,他保留着僅有的自尊,怕她傷害它。

我更崇拜他的執著,冷峻的外表下有着多麼熾熱的心,他那麼深的愛着思嘉,即使一次一次被傷害。“花瓶已經碎了”他說,“我寧可看着碎片回想它以前的樣子,也不願意把它修補起來,欺騙自己,說這花瓶依然完好如初。”就這樣,他的愛破碎了,被思嘉一點一點碾得粉碎。他的心已經在一次又一次的傷害中變得麻木了。我哭了。我能看得見他的心在滴血,他身邊的這份愛情,他已再也無法接受了,他選擇了放棄。哀莫大於心死。

此時,我才理解到他所做的一切,才知道他平時嬉笑不羈的背後有着怎樣的苦痛,又是怎樣的脆弱與無奈!一個有着真性情的男人!

可是我還是願意抱有希望,因爲我知道,他是個“無賴”,不會讓任何人阻止自己停下腳步,即使滿是傷痕,也終不會將他打垮!

《飄》塑造了一個思嘉,讓我們在災難中學會堅強;又塑造了一個瑞德,讓我們懂得什麼是真性情!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我讀完了老師推薦書目《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看完後合上書,細細的回憶書裏的情節,慢慢的品味細節。當我回想到查理貧窮的家境,我不禁爲他流淚;看見奧帕——倫帕人十分驚訝;當回想到查理中了金獎券,最後得到威利·旺卡巧克力公司感到激動!

這本書裏有悲有喜。人物滑稽有:肥的流油的奧古斯塔斯·格魯普; 天天要東西貪得無厭的小姑娘維魯卡·索爾特;刻不停地嚼口香糖的莉特·博雷加德; 還有目中無人,淘氣,喜歡看槍戰片的小男孩邁克·蒂維

我注意到,查理的能得到工廠不僅僅只是乖巧還有親情和一顆不驕傲,時時謙卑的心。當查理把一家人買到的第一塊旺卡巧克力拆開時候,沒有獎劵,顯然,一家人都很失望,但查理把他生日禮物的巧的克力分給了大家,來安慰家人。而那些孩子看見力就貪得無厭,總是自以爲是,也很不遵守秩序,與查理有了天壤之別!查理是個人講的態度,善解人意,對工廠保持一種虔誠,認真的態度,這就是他能繼承工廠的關鍵!

世界上最美好的不過是親情了,我們現在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富裕的家境,我們爲什麼不能以查理爲目標做一個善良、孝順的好孩子!

大學生課外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在這個暑假裏,我閱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是一個猶太女孩在德國納粹大肆_猶太人期間躲在閣樓上寫的一本日記。

她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姐姐們都很愛她。但是_的到來毀滅了這一切:無數人沒有了親人,沒有了家,無數人倒在了子彈下,還有無數人被送往了集中營……但那些人並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

安妮一家選擇了躲藏,他們與幾個鄰居一起躲到了他爸爸的公司樓,生活了25個月之久,在這段時間裏,有警察來訪的恐懼,有生日到來的歡樂,有小偷拜訪的絕望,還有安妮戀愛的興奮……他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變故樂觀,勇敢面對內心的恐懼。她天真、可愛、活潑、率直,在受到委屈和責備後,仍未笑着面對生活。他們在那裏渴望生存,不顧一切的去尋找活下來的希望。安妮也在這裏學習到了很多的道理,成長了許多。但,不幸的是,他們最後無奈還是被送往了集中營,最後只有安妮的爸爸一人生還。

看了這本書,我很感動,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兒竟然能夠在這麼非常的情況下寫出這麼細膩的日記:她漸漸學會思考,沉着和冷靜。

在這之後,爲了更加深刻地瞭解安妮當時的生活處境,我又看了一部叫做《辛德勒的名單》的_,我很震驚,一個人的生命居然這麼的沒有價值,人的尊嚴被踐踏:一個軍官早上起來拿着槍對着下面的猶太人亂打;一些人試圖躲在房子裏,卻被納粹兵發現,士兵對着他們掃射……這部_除了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女孩兒和和給與人希望的紅色火苗是有顏色的,其他全部都是黑白的,茫茫人海中,看到一個穿紅色大衣的小女孩兒,是多麼的令人欣慰啊!小女孩最終還是死了,這麼可愛的孩子被這樣無情的殺死,也等同於希望破滅了。

_是人類歷最黑暗的一夜,安妮用她的筆表達了對的德國納粹的控訴,也告訴了我們她對自由生活的渴望。

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禱明天的安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