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讀書心得文章(通用3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14K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1

讀了這一套書以後我真是感慨萬千,它讓我知道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它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的心靈。“仁”裏面的《美金的價值》、“義”裏面的《大義橋》、“智”裏面的《無心的鹿》……其中我最喜歡“信”這本書,我能從中體會到“信”讓人受益非淺,那一句句簡練的語言卻蘊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言心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通用30篇)

古今中外誠信使人們走向文明。季布大家一定都熟悉,他只要答應別人的事無論多困難他都想辦法辦到。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大將,曾幾次打敗漢軍。劉邦當皇帝后下令通緝季布,季布只好化裝到山東一朱姓家當傭人,朱家知道他是季布後收留了他,而且幫他向劉邦說情。劉邦後來封季布爲中朗。季布有個朋友叫曹丘生,專愛拍馬屁,聽說季布當了官便來巴結。季布見曹丘生來就虎起了臉,罵了他幾句。誰知無論季布態度多嚴厲,曹丘生照舊陪着笑還說:“我聽說楚地有‘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聽後很高興就待他爲上賓,曹丘生走後到處宣揚,季布的名生就越來越大。這就是一諾千金。

誠信是不分國界的, 在美國一個莊園主的家裏有一把新斧子,莊園主的兒子看見了十分喜愛,他想試試斧子快不快,就對準一棵櫻桃樹砍去,只聽“咔嚓”一下樹被砍斷了。男孩一看不好,就把斧子放在原位躲進了小屋,但後來因爲‘誠信’還是承認了自己的所作所爲 。這就是美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的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

不管是季布還是華盛頓,在他們身上都有個共同點“信”,我們必須要以誠待人,正如李嘉誠的所說“我們要以誠代人,別人纔會以誠相報!”

國學,是你使我的知識一天天充實,是你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聲對你說:“謝謝你”!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2

週一的時候,梅老師就指定了10個人參加國學知識大賽,其中也包括我。比賽那天到了,我們全都學校電腦房裏進行了考試。測試時我發現我有好多題目都不會做,但我還十分阿Q,安慰自己,自己不會做的,別人肯定更不會做。可是當測試結果出來時,令我大跌眼鏡:我居然只考了34分!這個結果我似乎根本沒有預料到。虧我剛開始還笑人家只考了36分,現在我才明白原來自己並沒有比人家好多少。

這時我纔開始後悔,當時比賽前爲什麼不多看看,爲什麼嫌麻煩就不看了呢!哎,現在考出了個這麼丟人的成績當初還……哎呀!看着同學們一個個的分數都比我高,心裏真不是個滋味兒。再到排行榜上去一看,其他同學不是90分就是100分,最低的也有80多分。像我這樣——30分,真是比“名落孫山”還“名落孫山”。

看來,我真的得用功地看一看了,畢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沒有付出,就想得到回報,那是不可能的。老天爺是公平的,他不可能讓懶的人不勞而獲,只有那些勤奮的人才能擁有自己所想有的東西。就像這個國學大賽,只有多看,勤記,才能考出好的名次來。一切收穫都得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來。

要知道,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同時我也看到了同齡人中的強者,我們對於那些佼佼者來說,簡直就是“井底之蛙”。也許,你在一個小領域內是“雞頭”,但是再擴大範圍比一比我們也許就只是鳳尾了。所以,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去改正。不要只滿足於現狀,要充滿鬥志,時刻準備着,去拼搏一把。要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3

中華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燦爛歷史,而國學經典又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讀了《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後,讓我受益良多:

寬 容

“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別人有些摩擦,在這時,我們如果與之相持不下,則二者之間的關係不僅會越來越差,甚至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反之,若我們各自退後一步,寬以待人,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韓信忍一時的胯下之辱,最後卻成就自己光彩照人的一生。“退一步海闊天空”只要我們寬容對待他人人,別人也同樣會寬容對待你。

毅 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大事者必有毅力,無毅力者則一事無成。有毅力做事纔有始有終,纔會有所成就。就如孔子讀《易》一書。當時的書都是用竹簡編成,翻閱不易,耗時頗多,但孔子不怕困難將這部書三遍,都有不同的收穫。這件事告訴我們:“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毅力,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惜 時

“讀書不覺已早春,一寸光陰一寸金。”作爲中學生,學習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時間也就成了我們學習的強有力的保障。我們青春正茂、朝氣蓬勃,時間就是我們的生命,爲了美好的未來,我們就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不要造成“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放會讀書遲”的遺憾。

節 儉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應從小事做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爲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爲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裏,以備意外之需。總之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艱苦奮鬥是我們黨不斷取得事業勝利的法寶。經過歷史的積澱,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已經成爲一種精神品格和民族象徵。

讀了《國學經典誦讀》,我知道了作爲一名中華兒女,應繼承中華民族寬以待人、有毅力、珍惜時間、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並將其發揚廣大。這既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成功的墊腳石。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4

以前我是一個很驕傲、很愛炫耀的孩子,從不懂什麼叫謙虛,就拿一個故事來說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級刊物上,我高興地告訴了父母讓父母分享我的快樂。他們聽了後不住地誇我,但也不住告誡我:“不能驕傲喲!”我哪裏能聽進去,因爲我早已被驕傲給“駕馭”了!

就在我興奮的同時,我的性格也有了極大的變化——變得更加驕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誰的作文寫得好時,我就在他們比面前炫耀,若不順心便“發揮”出我暴躁的脾氣;和同學們聊天時也會炫耀我的“光輝”史……我就和同學們比了下去,最後到了一個朋友都沒有了,我心裏卻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寫的好嗎?我還不想和你們在一起呢!從此我驕傲成了癮,暴躁成了性,一發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徹底改變了。那次測驗,我原本以爲只要一動筆,就能寫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錯了,上午兩節課,我居然才寫出了一個題目幾句話,結果可想而知,我不僅受到了老師的批評,還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實,他們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呀!記住一句話‘滿招損,謙受益’千萬不能驕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義。

自從我校掀起了“誦讀《國學經典誦讀》”的活動,我也積極地參加活動並被《國學經典誦讀》裏的一樁樁,一件件動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別是馮異的謙遜把我給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稱爲“大樹將軍”,他自幼好學,率領的有規矩,爲人謙遜。特別是每次將軍們圍坐爭功領賞時,只有他從不居功自傲,總是隻身一人坐在大樹下思考戰鬥的經驗和教訓,正是因爲他與衆不同的作風,纔有了“大樹將軍”的美名。而劉秀髮現他的行爲習慣與作風之後,就更器重他了。我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許多道理,如:“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道理不但使我學會了戒驕戒躁,而且還讓我學會了要厚物載德,更要有一顆赤子之心。

這本書不僅使我從一個“遊手好閒的小皇帝”,變成了一個勤勞的“忠僕”,還讓我明白了中國的一句古語“百善孝爲先”的含義:只有“孝”才能推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做一個讓人尊敬的人。現在我已學會了爲勞累了一天的爸媽端上一杯清香的茶,爲奶奶端上一碗熱騰騰的米飯,並且學會了做飯,洗衣等家務活,爲父母減輕了一半的負擔。

《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使我與驕傲絕交,與暴躁斷絕,最後又讓我走上了正直、謙虛、誠實與愛國的人生征途,大家都來從這本書裏感悟真諦吧!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5

我看了一下蕭紅的生平,1911——1942,32年的人生歷程,作者在《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一文中寫道“從祖父那裏,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惡而外,還有溫暖和愛。所以我就向這”溫暖“和”愛“的方面,懷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環顧其一生,顛沛流離,逃婚、屢次的遇人不淑,婚姻不幸,身心分裂……“短命的小魚死了!是誰把你摧殘死的?”(見《同命運的小魚》)這應是作者對自身命運的悲嘆!她的寫作風格,用尼采的一句話來形容是:“血寫的文學”,杜鵑泣血,血盡了,32歲的生命畫上了句號。蕭紅,用女性作家十分的難得的寫作風格,寫作視角,留給後人無數個問號、無數個歎號以及無盡的思索!

因風而生,因風而滅,緣生緣滅本非卿心,縱有千般不甘,奈何!——同爲女子,惜蕭紅才情爲其浩嘆!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6

今天我讀了金銀島這本書,書中的一節:本葆將軍客店,裏面的事情,讓我慢慢講給你聽。

本葆將軍客店坐落在英國海岸線上的黑上港旁。這裏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環境十分幽靜,來這裏飲酒的,住店的大多都是一些水手。一天早上,有個褐色的臉上有一道道把的老稅收來到了客店門口,客店老闆霍金斯看見了,忙上前叫道:歡迎!歡迎!霍金斯打量着來客,只見他身材高大,結實而笨拙,皮膚曬成慄殼色。她身穿一件髒兮兮的藍色外套,肩膀上拖着油膩膩的髮辮,一側臉上有捱過彎刀留下的創疤,一雙手疙疙瘩瘩,傷痕累累,一看便知是個飽經滄桑的老海員,他總是閒着沒事,便扯起嗓子唱着一支古老的水手歌謠:“十五個人趴着死人箱。唷呵呵,郎娒酒一瓶。快來嘗,其餘的都做了酒和魔鬼的犧牲品,唷呵呵,朗模酒一瓶,快來嘗!”

晚上,他總是坐在客廳一角的壁爐旁,低着頭猛喝酒,別人好意的向他打招呼,他卻不理睬,有時還會粗暴地擡起頭來,惡狠狠地瞪對方一眼,就想跟誰有愁似的。

老水手很可憐,不過他脾氣很大,如果我是你我一定會改掉這個壞脾氣,讓大家都和我做好朋友,別人都說:“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7

《邊城》故事很美,美的驚心動魄,卻終未擁有。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這官路靠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條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有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小說從這淡淡的意境中露出她原始純粹的裙裾,盡情而含蓄的漾出一隻蒙朧悠遠,哀傷無尾的調子。它緩緩漾出,淌入人們的本質世界,如一縷柔美的青絲交揉着內心最聖潔的角落。

故事發生在湘西,一個遙遠,與世無爭的地方,一個人性閃耀的夢幻天堂!

青翠的竹林深處,升騰起一股自然之氣。霧靄微薄,天空澄澈如眸,似山川溪流般溫情恬靜。溪上清涼的曉風,使竹林晃盪,如激起千層綠的漣漪,直逼人的眼。獨特的吊角樓,精緻的籠燈,一幅寧靜致遠的詩意圖卷。“吱呀——”一聲,木窗被開啓,勤勞的當地人民開始了一天的序曲。湘西,如晨霧裏水中的仙子,清新脫俗,不染塵世分毫。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翠翠在這兒成長,觸目爲青山綠水,眸子清明如水晶。身邊的小黃狗亦如翠翠般可愛真誠。可親可敬的爺爺挺直了一輩子腰板,支撐着渡船,如一株風雨中的葦草,顫動卻堅穩。

三年,端午,大老天保,二老儺送,翠翠,命中註定的相遇……

天保與儺送,同時喜歡上翠翠。也許二老先種下了情愫,小女孩青春羞澀的悸動,使翠翠時不時的出神。爺爺問:“想什麼?”翠翠先是沉默,接着說:“我想的很遠……”

隨着時間的推移,翠翠出落成一個健康美麗的姑娘,也有心事了。爺爺有意無意的說些新娘子的話題,翠翠,只是臉紅。

十五六歲,年少懵懂的年歲,在這及格年青人的心路上撒下了青春的萌動。

大老走的是車路,聘人說媒。二老走的是水路,隔岸對唱。大老沒有得到迴應,二老也沒有得到迴應。可沒得到迴應並不意味着沒有迴應啊。翠翠在夢中聽到一種歌聲,又軟又纏綿。她說她像跟了這聲音到處飛!多真切的迴應,卻跨不過那條窄窄的碧溪,攀向二老的心口。

我想走馬路唱歌那夜是天保與儺送真實的爲愛努力吧。大老真誠執着,不願二老爲其代唱,他要保持自己最真的一面給翠翠,絲毫不許做作。但聽到二老竹雀般的歌聲時,他認輸了,不,他不認輸,他只是心裂了。兩顆純淨如水晶的心,一顆已碎。第二天,大老對爺爺說:“你把寶貝孫女送給竹雀吧。”他心裏隱痛着,但他深知二老喜歡翠翠,翠翠也中意二老。

翠翠與二老沒有過多的交流,最真切的也就是那個端午吧。

“悖時砍腦殼的!”

“回頭水裏大魚來咬了你,可不要叫喊!”

“魚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

這幾句充滿童稚的話,便讓翠翠失了神,讓二老堅定的對大老說:“她的心裏必定有人了。”“我命裏或許只許我撐個渡船。”信任與純真如碧溪溪水一樣澄碧,透明。讓人難以甚至不敢觸碰,彷彿一碰便會染上污濁,毀壞這潔淨的靈氣。

碧溪上,渡船來來往往,卻依然平靜依舊。正如人心般溫暖柔和。有人說,感情總讓人憂愁。大老天保爲成全弟弟與翠翠,下河淹死了。二老儺送,愧疚萬分,離家遠走。兩個善良耿直的青年,就如此的定下了翠翠的命。可憐的翠翠,只能無法抗拒的接受命運的宣判。

一夜大雨,挾以嚇人的雷聲。下醒了翠翠怯懦的心,也打落了爺爺的生命。爺爺,一個愛翠翠至深的人,而過分的愛卻如一鼓股暗流,默然的推動了翠翠的命。遲疑與木訥,善良與自卑,一切在冥冥之中,使翠翠的幸福悄然遠走。爺爺是愛翠翠的,他老了,不能,決不能讓翠翠的母親的故事重演。他已無能爲力再釀一汪眼淚像哭翠翠母親一樣哭翠翠。他無法在再揹負任何東西了,他累了。

《邊城》,一個發生在美麗邊緣的故事。悽美動人,無華麗的辭藻,無絞纏的情景,有的只是催人落淚的人性真實感。人們認爲《邊城》是悲的,是悲劇。但我堅決的說:“不!”悲劇是把美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但《邊城》昇華了,美已注入人們的內心,沉澱成一顆天然永恆的珍珠。

翠翠,一個無知無慾的女孩,就這樣與幸福擦肩而過。她的命運會如那坍圮的白塔重又修復嗎?無人回答。從此,翠翠與渡船在流動如淚的碧溪上,孤獨而執着的守望着……萬千錯綜的情感有時像一綹糾結的發縷,需人來解。翠翠的命誰來解?大概,一定只有儺送吧。呼喚歸來,呼喚人性本質。什麼時候解,無人可知,正如那無結局的結尾: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8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作者龍應臺用她優美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父母的無奈和辛酸,還有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的方式,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給她兒子安德烈的第一封信“十八歲那一年”。

因爲這一封信讓我看到了一個想深入孩子內心,想真正瞭解孩子,想打開那扇神祕的、無形的大門的母親。而那時雖然我們懂得了孝敬父母,卻也還是遠遠不夠的,不是嗎?從這封信中間我看到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被母親愛着的孩子是幸福的,我們也都和安德烈有過相似的經歷和感觸,比如:父母的關心,可能被不懂事的我們嫌棄,被我們當做嘮叨,不想去聽。

當我看完這本書,我看到安德烈的變化,他從無奈的跟媽媽說幾句,就覺得沒什麼話可以跟媽媽說,還覺得很厭煩,到最後主動的想跟他媽媽多說話,多交流。想想現實中的我,雖然懂得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是行動上卻做不到對父母的關心。

通過這本書我也知道了自己應該理解父母的苦心,好好學習,不讓父母擔心和煩心。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9

讀了《邊城》,不知是喜還是悲。故事似乎還要延續下去,但若加個結尾,又似乎是狗尾續貂,毫無意義。

人生在 沈從文 先生的筆下儼然成了悲劇,這大概是帶了時代性和地域性的。翠翠一出生便是悲劇,她是畸形戀情的產物。不久,翠翠的父母便相繼死去,這成了翠翠人生悲劇的基礎。悲劇之所以成爲悲劇,不是悲劇的產生,而是悲劇的永恆。翠翠平安地度過了人生開端的十幾年,然而一連串的人和事觸動了翠翠敏感的心,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姑娘的心。一個簡單而又複雜的三角戀結成一個結捆住了翠翠。但這個結實際上又拉住了翠翠,前面就是懸崖,讓她在甜蜜和矛盾中享受人生的快樂。不久,這個三角形的一條邊折斷了,翠翠的命運已無法穩定。她像墜入深淵,天保遇險喪命,外祖父的離世,儺送的出走,點動成線,悲劇似乎具有了延續性。 沈從文 先生也許心裏也不好受,給了故事一個幻想。雖然是這樣,悲劇的慣性仍然衝擊着我的心,使我不得不猜想着儺送再也沒有回來。然而看慣喜劇的我又不忍而想着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樣讓人同時產生兩種情感,這大概就是《邊城》的魅力。

我喜歡《邊城》,但我更喜歡書中的邊陲小城。人若是能在一個淳樸的世界裏生活,何嘗不是一件樂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也飛速發展,邊陲小城無法容納那樣淳樸的民風,再也無法成爲邊城了。我無法再接受一個只在空間上是邊陲小城的地方,只能躲進象牙塔裏,躲進《邊城》,享受人生難得的安靜。可是爲了生存,我又無法逃避現實中的世界,我只想認同在某一空間某一時間,有一個邊城,能容納人的多餘情感。只有在書中,只有在心中。

讀《邊城》,讓我放棄一切複雜的人際關係、一切繁雜的考慮推理,享受那份獨特的淳樸。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10

讀完《紅巖》這本書後,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現在幸福安逸的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融進了多少革命先烈的熱血。

《紅巖》的兩大重要人物是劉思揚,還有江雪琴同志,他們臨危不懼,穩重鎮定,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也絲毫沒有要屈服的意思,他們是真正的共產黨員,共產黨員就應該具備這樣的品質。江雪琴同志曾被敵人扎穿過手指,灌過辣椒水,她受盡了各種各樣的酷刑,面對死亡,她毫不畏懼,一生到死都在與敵人作鬥爭,她說:“死亡對於共產黨來說是太小的考驗。”她知道自己已經看不到解放時歡呼的場面,但依然不放棄鬥爭。

劉思揚同志也同江雪琴一樣,有着堅貞不屈的意志。雖然他沒有受很多毒刑,但他非常關心獄友的情況。在渣滓洞的這段時間,他和獄友們一起商量越獄計劃,幫助戰友們渡過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最後,他爲了保全獄友的安全,犧牲了自己,爲黨立下了大功。

當然,這本小說中不只有劉思揚和江雪琴同志爲黨爲革命獻身,還有很多不知名的同志,也在爲解放而鬥爭,爲人民而獻身。時間能帶走這些烈士,但是帶不走他們在人們心中的位置,他們頑強抗爭的精神永遠永遠的留在了世人心中。

朋友啊,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所以,請你們不要讓他們白白犧牲,珍惜現在。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11

暑假不知不覺都過去一個月多了,很快就要投入到新的學習和生活中。不知怎麼搞的又想起了寫日記,我想這大多數原於舅舅送我的“禮物”——《長腿叔叔》。這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還有我特別喜歡裏面的茱蒂(原名喬若沙·艾伯特)。

茱蒂是一個孤兒院的一個17歲的女孩兒,也是孤兒院裏的孩子,是羅比太太也就是院長破例收下的,就在茱蒂感覺自己不會有出去的機會,上完高中後就在孤兒院度過自己的一生這就是最後的結果。可是“長腿叔叔”的出現給茱蒂帶來了新的希望。(長腿叔叔是一位好心幫助孤兒院的理事,也是故事情節中第二個關鍵人物。)長腿叔叔決定送茱蒂去上大學,這讓對外面世界充滿好奇的茱蒂興奮不已。她很想知道這位“長腿叔叔”是誰?可是羅比太太也不知道,因爲長腿叔叔這個人很怪,做好事從不留名。還有長羅比太太告訴茱蒂這位先生要的回抱知是每月一封信(關於學習和生活的)還有每月給她25美元。茱蒂答應了,並且隔三差五就把她的一些新鮮事兒告訴他。可長腿叔叔不給她回信,也不會告訴她他的姓名。爲此茱蒂也和他有過爭論,不過4年時間很快過去了,茱蒂發表了她的一篇小說得到了1000美元,給了長腿叔叔,並且要見他,因爲她很感激他,這種恩一輩子也還不完,而她的長腿叔叔竟是她的傑威少爺。她喜歡傑威少爺,最後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我很認真的讀完了這本書,茱蒂這個人物我很喜歡,不僅是她的幸運還有她的開朗。還有長腿叔叔他讓我學會了關愛獲得了一種品質。

願所有的可憐人都能獲得幸福,像主人公茱蒂一樣快樂!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12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是由斯賓塞·約翰遜著的《誰動了我的奶酪》,裏面講述了兩隻老鼠和兩個小矮人的故事。

兩隻老鼠和兩個小矮人爲了填飽肚子,每天在一座迷宮裏尋找一種奶酪。小老鼠用的是反覆嘗試的方法尋找,雖然遇到的死路很多,但速度快。小矮人則是運用編地圖的方法來尋找,走的錯路少了,但編地圖卻花了不少時間。最後,他們四人同時到達了一個“奶酪c站”。

過了幾天,老鼠們發現奶酪一天一天變小,最後甚至不翼而飛了,小老鼠們便帶好食物去尋找奶酪。而小矮人們卻在抱怨蒼天,它們一天比一天消瘦,終於,小矮人中的一個人——唧唧決定離開這裏,去找別的奶酪。

路上,唧唧遇見了很多奶酪站,可是都沒有一塊完整的奶酪,只有一些碎塊,它想:哎,要是早點來找,說不定這裏還是滿滿一堆呢!終於,憑着它的毅力,終於找着了“n”站,跟兩隻小老鼠碰面了。

從這本書中,我知道了要勇於面對困難,而且做事要有恆心,不能隨便放棄,要找對方法,堅持去做,終究會成功的。我們要像小老鼠一樣,面對困難,就算失敗了,也一定要向唧唧學習,要有恆心去發現,去尋找,不能像另一個小矮人一樣,抱怨生活,抱怨命運,終究會一事無成的。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13

讀龍應臺的書很早了,雜文、散文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深深被她那外表樸實無華但內心赤城火熱所吸引。她的文字,把人性本質和文學內核剝繭、刻畫得絲絲入扣,直指核心。她關心時事、熱愛和平,鍼砭時事,鞭辟入裏,不光是作家,更是位思想家、公衆知識分子,大家對她的評論是“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爲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而我的感覺則是:如果說索爾尼仁琴被譽爲是“俄羅斯的良心”,那麼龍應臺可否說是“中國臺灣的良心呢”?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主打溫情牌,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別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

本書的同名篇《目送》,給我的感受最深。這篇文章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作爲母親,龍應臺敘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段,龍應臺作爲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不由得想起我的點點滴滴。當我第一次踏進國小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出差離家時,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區的拐角。當我第一次上大學,父母送校後離開時我並沒有回頭,反而是馬上扎入新生火熱的報名中去;生孩子出產房,他們炙熱的眼神送來的溫暖和關切,在得知父母雙雙得重病,去醫生辦公室代表家屬簽字時,那被迅速關在大門外焦慮的眼神……

打開郵箱,第一封郵件永遠定格在20-年11月28日,那是爸爸在我結婚後給我發的一封信,題目是《女兒是父親的最後一個情人》這篇轉載的文章,結尾他寫道“音音,老爸沒有息,你知道嗎?在你結婚的那天晚上,老爸流淚一晚上啊!不知道別的女孩的老爸是否也是這樣?”此文不能多看,每次光看到標題就已泣不成聲,一切也都盡在不言中,而此時,遠在天堂的爸爸不知是不是會常常透過天幕衝我溫暖地一笑呢?

以前還不能完全體會到親人“目送”中飽含的深意,以爲理所當然,但當父母都漸漸老去或去世時,曾經的點點滴滴會經常無意識地在浮現在腦海,年紀越大,浮現的時刻就越多……

我們總說自己已經長大,可是給親人們做過些什麼呢?我們注意過他們在我們身後的祝福和期盼嗎?我們感受到他們期待的眼神嗎?我們凝視過我們的親人離開的背影嗎?……

不要讓我們的親人也因我們而傷心和失望,不要讓那滿腔的祝福變成沒有主人的青煙,不要讓親人的目光從期盼變成傷感……

這就是真實的目送,這就是我在低低淺淺的文字裏讀出的感受。

目送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子女,那幾乎可以穿越時光的眼神指引着我們共同去經歷,一起去相互送別,一起相互慰藉,在這淺長而又深邃的日子裏,在親情的溫暖中,在這茫茫的人海里!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14

這個暑假我擁有了一本好書,書不厚,但暖人心。初入眼簾時,鮮豔的紅色讓我入了迷。封面很簡單,大紅的底色只襯着兩個大字——活着,在微弱的紫光下,書後似乎隱藏着什麼,顯得異常神祕。

伴着好奇心,我翻開了第一頁……

書以美國民歌《老黑奴》起源,因爲這首歌,作者被深深打動,於是寫下了這篇小說《活着》。作者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親眼目睹了人們在這個紛紜擾擾的叫做活着的故事裏死去。

大致閱讀這篇小說時,書中主要講“我”在一個鄉下聽一位老人福貴講述他自己的故事。福貴原本是一個地主家的少爺,由於好賭而輸盡家財,變成一個窮人,他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經歷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和,他的親人相繼死去,最後只剩他和他的一頭老牛活到現在。

此時,我感到我的心已經非常沉重了。先是爲福貴的敗家而感到氣憤,再後來又爲了福貴悲慘的命運感到悲哀。整個故事氛圍都比較陰沉沉,但是,無論福貴的命運有多麼悲慘不堪,即使到了趨於死亡的邊緣,他都活了下來,在悲傷的情節之間,福貴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述說苦難時,眼睛裏流露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傷還是欣慰。也正是從這裏,我的心再一次被深深觸動了。

說到福貴,他本身並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物,在他年輕的時候如此放蕩不羈,後來雖然變老實了,但是並不懂得教育孩子。不過仔細想想他還是有着其餘人不曾擁有的品質。福貴受到的打擊和痛苦是常人所沒有的,可他還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活着,堅強的活着,不像春生因爲在受挫折而自殺,這種精神還是值得我們讚揚的。

在現實生活中,像福貴那樣抹着濃厚的悲慘色調的人很少,但是我們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崎嶇坎坷,在挫折面前,或氣餒投降,亦或昂首挺胸繼續前行,我相信只要活着,生活中的大小細節和感受都會被我們遺忘,被時間所遺忘。

活着就好!我高聲讚揚那句話:人是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或許像福貴那樣活着,或許像老牛那樣活着……

合上書本,鮮豔的紅再次入我眼裏,更扎我心裏。我知道時光如黑夜一樣正在轉瞬即逝,死亡也終會如黑夜從天而降。不痛,不悲,不喜…彷彿是一片青葉在風中搖曳,寧靜就在遙遠的身旁波動…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15

這幾天,我很喜歡看一本名叫《愛麗絲漫遊奇境記》的書。

書中的主人公愛麗絲是個十分可愛的小女孩。她天真活潑、充滿好奇心;她懂得明辨是非,富有同情心。在她的身上,充分體現了兒童那種純真的天性,但是,這種純真常常會遭到破壞,因而,純真的愛麗絲的一場奇幻旅行,對我們來說是彌足珍貴的。

你知道一個小女孩的夢多麼荒.唐離奇嗎?一個無聊的午後,一隻揣着懷錶的兔子就帶着這個可愛的小女孩開始了她的奇幻之旅。

愛麗絲的故事充滿了各種奇特的幻想:能變大變小的身子、組成王國的撲克牌,能穿入的鏡子世界、使人忘記名字的小樹林……這一切就像是孩子的一個五彩夢,是孩子們嚮往的童話世界。而那個善良可愛的小姑娘更是其中的一顆明珠。她也許並不聰明,因爲她經常用錯詞,還鬧出不少笑話,但是她有一顆純淨的愛心,對一隻小鵝都彬彬有禮。加上她那雙明亮的眼睛,一個生動的女孩形象躍然在紙上!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16

看過《邊城》的一些介紹,其中每個人、每件事物都有一定的象徵意義,把整個時代都寫出來。但作爲一般的讀者,我承認自己沒有辦法看得太透。

《邊城》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副畫面:“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裏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一隻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牀爲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在如今,城鎮的物質建設雖然顯得騰飛發達,但是在建設的背後又顯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壞。就像自然環境,是那樣的污染不堪:樹木被伐、空氣乾躁、噪聲不斷、垃圾成堆。這樣的環境,使人的身心受了嚴重的壓抑。所以,人又是那麼嚮往農村那種清靜、舒暢的生活空間。或許這也是《邊城》作者的思路。

並且在現今的時代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顯得是那樣的陌生和功利。爲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捲入你爭我奪的潮流當中。在建築物空間越來越狹小的同時,人與人的心靈同樣顯得狹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與人來往的途徑是那樣的便捷,但人的溝通卻是那樣的艱難。一道牆,不單是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居住場所,也同時隔絕了人心靈的來往;一扇防盜門,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闖入,但同時也囚牢了自己與外界的聯絡。

而在《邊城》裏面讓我們看到的是人的淳樸、勤儉、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個老人。活了七十年,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多少年。年紀雖那麼老了,本來應當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彷彿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裏活下去。”在寫到主人公翠翠的時候是:“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鹿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心後,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文章在寫到掌管水碼頭順順時說:“這個大方灑脫的人,事業雖十分順手,卻因歡喜交朋結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明白出門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爲人卻那麼公正無私……既正直和平,又不愛財”。在說到兩位年青人的時候,又寫得是那樣受人歡迎:“結實如小公牛……豪放豁達,不拘常套小節……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而更讓人稱奇的那隻小狗也格外顯得乖巧、懂事:“有時又與祖父黃狗一同在船上,過渡時與祖父一同動手,船將岸邊,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點,慢點’時,那隻黃狗便口銜繩子,最先一躍而上,且儼然懂得如何方爲盡職似的,把船繩緊銜着拖船攏岸。”

“美麗總是令人憂愁”。《邊城》作者在給我們展現這一幅人與自然相得相融,優美和諧圖畫的同時,卻又流露出一副面對人生悲涼命運的無奈與困惑的面孔。

本應該是圓滿美好的家庭,在母親與父親相聚不得志而前後離世下,翠翠從小就過着與爺爺相依爲命的生活,他們的孤單與悲涼時不時的涌流心頭。“黃昏來時,翠翠坐在家中屋後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陽燒成桃花色的薄雲”、“聽着渡口飄來那生意人雜亂的聲音,心中有些幾薄薄淒涼。”、“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日頭落下時,又不至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爲一隻渡船與一隻黃狗,唯一的親人便只那個女孩子。”其中,還讓我們看到不幸的是,作爲“水鴨子”的大老卻在水中淹死;以歌聲讓翠翠的心飛翔的二老卻離家出走;與翠翠朝暮相處、形影不離的爺爺,又在雷鳴夜晚中悄悄離世……這一切的發生,猶如一個個巨石壓抑着翠翠幼小的心靈。在《邊城》結尾,作者想通過二老“也許明天回來”來點燃翠翠心靈的一時希望。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又豈不是給她一種無限的困惑、迷茫。一個從小就遭受人生悲慘命運的心靈,本想尋得一處關愛、拯救的歸宿,卻一直得不到實現。這也豈不成了許多人的寫照?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17

逆時,顧名思義就是時間倒流。

超時,顧名思義就是時間跳躍。

逆時和超時,在大家看來,無非是兩個新名詞,根本無法實現。但是,假設在宇宙中有蟲洞存在,兩者就可能實現。

超時空旅行,也就是從a時點瞬間跳躍至b時點,不用再經過a、b之間的時段。看過《哆啦a夢》的朋友可能會聯想起哆啦a夢的時光機,乘坐時光機可以到達未來或從前的世界。那麼,如何進行超時空旅行呢?

超時空旅行有個前提條件:假設光速是100,就是要把宇宙飛船加速度達到99.99,還差就到100。當近光速行駛一段時間後?就會到達將來的一個時段。譬如,小明從8點鐘開始進行超時空旅行,會在9點鐘到達。塵軍從9點鐘開始進行超時空旅行,會在10點鐘到達。當然,你不只有一個小時可以越過,有二、三、四、五、六個小時,甚至一年也可以越過。而且,在未來的世界裏,你可以見到另一個你,另一個你的爸爸媽媽呢!

逆時空旅行,是從b時點瞬間返回到a時點。它的前提條件是要超越光速。這似乎無法達到。現在,有家公司製造的火箭能加速到99.99,但仍未達到位居第一的光速。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找宇宙中具備彎曲空間條件的蟲洞。何謂彎曲空間呢?就是能將時空彎曲的物質,縮短了a、b之間的距離爲彎曲空間。假設地球與比鄰星之間的距離是200光年,那麼如果蟲洞存在的話,它可以爲地球與比鄰星之間提供已經縮短了的捷徑:可能是150、100光年,甚至更近的距離。當飛船通過蟲洞飛速行駛時,它一定能打破光速堡壘,回到從前。而且同超時空旅行一樣,能看見當時你的家人和當時的你。遺憾的是,至今科學家沒有在宇宙中找到半個蟲洞。

我相信,在未來,一定有更多驚人的發現和發明,一定有更多的機器會超過《哆啦a夢》中所描述的機器!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18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着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自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趣。彷彿就像看到了幼年的魯迅先生,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與昆蟲爲伴,採摘野花野果,與夥伴一起捕鳥,雖然總捕不到很多;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住心中的孩子氣,當讀書入神時,卻沒發現學生們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令人回味,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文章表現了作者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被父母,家奴管着。回憶起我的那些童年瑣事,還時常記憶猶新。小時候,在田野裏享受着春日的陽光,秋日的清風,還有那片總被我採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採了各式各樣的花,又生怕主人找來,花一會兒就枯萎了,但仍沉醉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間之中。

如今,田野上了造起了樓房,而我在緊張的學習之中,因此感受不到大自然的親切,也少了許多自由,但卻仍舊嚮往着,無論現在能否實現。讀過文章後有了許多感動。雖然童年已漸漸遙遠,留下的只是些散亂的記憶,倒不如細讀一下《朝花夕拾》,體會一下那個不同年代的童年之夢,和魯迅一起熱愛自然,嚮往自由。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19

離開了,不再回來。

等待,一切都是等待。

初春,萬物生機勃勃地叫喚着,一個冬天積蓄的離愁都在此刻一瀉難手,幾個年載已悄然過去,幾個寒秋的荒涼,幾個寧夏的思念,可一切卻仍舊如此。等待的都沒有回來,思念的,總會更受傷害。

翠翠仍舊沒日沒夜的幫忙渡河的人們拉着渡船,但她的心,已然飛到了遠方,去尋找安慰,最後的渡船,沒有該來的人陪伴,三千江水暖亦寒。即使如此,她還是選擇了等待,盼望着期待的身影悄然而至,手中捧着虎兒草,帶着熟悉的微笑,想者未央的對山,那動人的歌聲中傳遞的濃濃溫情。

或許是天公不做美,整個蒼穹烏雲密佈,從早上到現在也還沒有一個渡客,果不其然,不一會兒便嘩嘩下起了傾盆大雨,河上後浪推着前浪,推得渡船左右擺動着,就連那繩索也顫抖着,翠翠倚在窗邊看得正入神,忽而發現,繩索似乎要斷了,因爲日久失修,歷經風霜的繩索已無法再經受這般強烈的打擊了,開始一根又一根的斷掉,翠翠心中一驚,啞然失聲,又因那是祖父的心血,便奮不顧身地跑出戶外,緊緊地抓住即將斷開的繩索,並不斷的呼喊,可這時又怎麼會有人呢,冰冷的雨滴無情地敲打着她單薄的身子,她不禁顫抖着,但心念到祖父,便又抓得更緊了,小小的手掌上都已一片殷紅了,可是這風浪無情,豈是她這麼一個弱女子所能阻擋得了的呢,冰霜中,只覺得一股強大的力量將她推入湍急的河中,耳邊風的呼嘯聲漸漸變弱,視線也漸漸模糊,黑暗中,她似乎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溫暖而有力量,給予了她睜開雙眼的勇氣。

她睜開雙眸,看到了以爲是夢中才能看到的景象。

那個等待了多年的人,那個思念了多年的人,現在,就在眼前,觸手可及,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他說:“你還好麼。”她再也按奈不住內心的激動,在他的肩膀上哭了起來,多年來所停留在內心的淚滴,一齊涌出了眼眶。

原來,她隨着河流衝到了下游的城鎮,而他,一直都在這個城鎮,當他又在遙望故鄉時,他看到了她,毫不猶豫,救起了她。

之後,她找到了停靠在河岸邊的那隻渡船,他們結了婚,在這個鎮子上又做起了擺渡這一業來。

她說:“是這渡船讓我遇上了你。”

他說:“是你讓這渡船找到了我。”

我說:“是緣分,命中已定。”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20

前天,我看了《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書中虛構了四個角色,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正如書中所說,它們分別代表我們的不同方面,我們每個人都能從它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四個角色在迷宮裏尋找奶酪的不同的思維模式和行動策略,對我們每個用心思考的人都有借鑑意義。

小老鼠嗅嗅能夠及時嗅出變化的氣息,小老鼠匆匆能夠迅速開始行動,小矮人哼哼因爲害怕變化而否認和拒絕變化,雖然這樣做會使事情變得更糟,但他並沒有意識到,小矮人唧唧,當他認識到變化可以使事情變得更好時,他能夠及時調整自己去適應變化!

看完《誰動了我的奶酪》,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具有“嗅嗅”對信息的感知力,“匆匆”對行動的執行力,“唧唧”對新變化的適應力,千萬不能學“哼哼”墨守成規,不思進取!

中國有句古詩,“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應當培養、鍛鍊自己的感知能力,感知人間冷暖,感知社會變遷,感知星轉物移,千萬不能做經典故事“水煮青蛙”中的主人公青蛙,等水燒開了,再有感知就晚了。感知變化就應該立即採取積極有效的行動,培養良好的應變能力及適應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不要整日陷入“不是我不明白,而是世界變得太快!”感慨中。

戰勝內心的惰性,用積極的心態迎接生活中的變化,我們每個人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新的奶酪”——那些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事情,那些能真正讓你樂在其中的東西!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21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俱,一片丹心向陽開。紅梅花兒開,多多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喚醒百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每當聽到這首美妙的歌聲,我便會想到《紅巖》這本書。這歌詞寫得多好啊!我會聯想到高山之端紅巖佇立。梅花怒放,那紅紅的梅花好像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一樣。

《紅巖》講述了重慶地下黨和國民黨鬥爭的故事,塑造了許多英雄人物的形象。在書中,不管是那個人被抓了,在嚴刑拷打時,他們都是咬緊牙關,不屈不饒。面對敵人,他們會說:“嚴刑拷打是很小的考驗,難不倒我,竹籤是竹做的,但共產黨的意志是鋼鐵做的,一點也不軟弱,敵人對我們怎麼樣,都是沒用的,我們是不會屈服的。

我們的國旗、紅領巾都是有這些英雄人物用鮮血染紅的,使我們的國家變得強盛、富裕,從一個被人瞧不起的國家,到了一個讓別人刮目相看的國家,在變化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是多麼不容易呀!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多學習這些英雄人的精神、品質,不要忘記他們,他們永遠是我們得榜樣,在面對坎坷、困難時,都應去勇敢克服,不要畏畏縮縮。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22

等過第一個秋,等過第二個秋,等等等等,等到哭了爲何愛戀依舊,她等她的承諾,她等他的回頭,等到黃葉滑落,等到燕兒飛過,等等等到了最後,竟忘記了承諾。

翠翠,你是否還站在斑駁的小木船上,靜靜地,靜靜地等待,你的心是否早已隨他徘徊於遠端的垂陽,久久不歸呢?我明白世上最苦的味道便是等待,靜坐在那兒,等,等着生命的流逝卻無法挽留。等時過境遷,卻不流一滴眼淚。你曾告訴過我,你喜歡等,因爲等能讓你感覺你正一步步與他相遇。你喜歡等的味道,因爲它是時間,記憶沉澱而醞釀的。

你等,你聞着等的味道,時間卻在時鐘的畫面穿梭,指針在你等待逆向轉動,你和他的記憶,排山倒海而來……

這湘西邊遠的小城原本是靜謐的;這破舊的渡口原本是殘缺的;這時間流淌的故事,原來是沒有的;然而因爲渡口承載了他和你的承諾,故事因爲有了你的等待,這小城開始佈滿了馨香。你難以忘記你和他邂逅的那一刻,那一刻你和他交換了生命的誓約,從此你用等譜寫人生的奏鳴曲,你每天聞着等待的味道等待着,等待着那個也許明天就會回來的他,也許永遠也不會回來的他!

“我不知道風是向哪一個方向吹,你的溫存,我的靡醉。”翠翠,你是否感覺到徐志摩的唏噓正如你一樣呢?誰都不願看見你一天又一天地守望在渡口上,苦苦地等待。如果我是沈從文,我必定不會讓你日復一日地等待。因爲我知道等待的味道很苦,很苦。你必定會在雨中與他再次邂逅,可惜!我是沈從文嗎?我不是,所以我只能猶如一列火車從你身邊緩緩駛過,用幾滴和着我對你的愛憐,同情的淚珠告訴你:對不起,我無能爲力!不過殘缺也可以是一種美吧!儘管我不知道你下一刻是否能邂逅他,但我知道濃郁的山色鎖不了你的情,曲折的流水圈不住你的愛。你始終會秉持永不灰飛煙滅的信念,一直地等等等……

流水墜月,遮不了山的青蔥;寂靜憶風,蓋不了水的閒適;時間流淌,帶下走你對他的等待。你一直在等待的味道中,一直地等,等着他再次出現於渡口。等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23

當我在新華書店第一次拿到《邊城》這本書時,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在這些衆多地圖書中挑選出了我心愛的一本書。它能吸引我的原因不是書包裝的樣子,不是作者是否著名,也不是它的內容是否精彩。它吸引我的就是“邊城”這個題目,它給我瞭如宇宙的遐想。“邊城是什麼?”“邊城是一個城嗎?”“爲什麼取名叫邊城?”一切的問題迫使我選中了它。

回到家我馬上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邊城》的作者是沈從文,原名沈嶽煥,湘西鳳凰縣城。他正規教育僅是國小。但憑着自己對文學工作的直執,他成爲了一名有名的文學工作者。《邊城》就是他創作的。

看完了作者介紹,我更是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書主要是寫湘西小鎮一對相依爲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淒涼。

書裏的安然世界是如此令人神往,所以當我寫到這兒時,忽然有些惶恐地停下來:我有這個資格去評說甚至只是描述這樣一個恬靜幽雅的意境嗎?

可是,我還是不得不說我喜歡《邊城》那種字裏行間隱約可見的熱情中的憂慮,因爲那種平靜中的淒涼是何等的熟悉,又是何等的不着痕跡,讓人微笑地流着眼淚。翠翠母親和屯戍軍人的愛情故事,是如此的自然,也是如此的淒涼;似乎冥冥中已經註定了翠翠的愛情不會順利。翠翠漸漸地長大了,兩年前端午與儺送的一次邂逅,這件"屬於自己不關祖父"的事情,使翠翠沉默了一個晚上。於是第二年的端午,是翠翠首先發現了集市上的某個人就是儺送派來送自己的--比祖父發現的還要早;於是翠翠在祖父說要把自己嫁給儺送的哥哥時,着惱地把火炬向路邊亂晃;於是翠翠愛讓祖父吹"娘嫁女"給自己聽,自己卻同黃狗躺到門前的大岸石上看天上的雲;於是翠翠變得愛關心關於儺送的所有新聞;可是那個在月下用歌聲把翠翠的靈魂輕輕托起的儺送,卻因爲同樣愛着翠翠的哥哥的死而離開了茶峒;於是翠翠在祖父過世之後,依舊守着渡船,等着自己心愛的人有一天會回來。一切都很簡單,一切都很平常,可是就是這些普通的事情讓我覺得回味悠長,也許生活本來就比一切挖空心思的臆造更讓人感動,含着眼淚的微笑比單純的悲劇或喜劇更給人以深刻印象。牧歌式的詩意和彌散其間的悽然美感,是《邊城》文字獨有的風格。有語言的場景是點睛之筆,沒有語言的畫面是流動的情緒。沈從文看着這眼見就要消逝的世界,用他細緻的筆觸和博愛的心靈挽住了時間的腳步,留下了美麗的真諦。金介甫說:"沈從文的鄉愁就像辰河一樣靜靜地流在中國的大地,流動在他和他的民族記憶中的是一條染紅的河流,是一腔斬不斷的鄉愁,是一種古老情緒的振顫,"是民族使命感與責任感的體現。"而在我看來,那種悲切就像是大海,不是誰都明白,表面的風平浪靜掩着內心的浪濤洶涌。真個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所以,我不再惶惑,再一次拿起筆,寫下了我對《邊城》的理解:既然生活比任何臆造都精彩,那麼我不必擔心對《邊城》的真實理解是否深刻,真實就已經足夠。面對着《邊城》這樣一本餘韻悠長的小說,若能真正讀懂,或者宣稱自己已經讀懂,是很無聊的。我所能做的,只有以自己的方式去

釋讀《邊城》時的心情。若把《邊城》比作是一口黃鐘大呂,我的修爲深厚,那麼自然與它的共鳴便多;自己不斷地提高,那自然就會對《邊城》理解更深。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24

做最好的家長!相信是每個家長的理想,也是我的理想。可怎樣做纔是最好的家長呢?我帶着虔誠的向學之心跟隨李鎮西老師走進他“最好的家長”世界。

《做最好的家長》通讀下來,可以看出李鎮西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遵循這樣三個簡單的原則:一是培養女兒良好的品質,這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務;二是使女兒健康快樂的成長;三是因材施教。說它簡單,是因爲我們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肯定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和意識。但是說起來簡單,往往做起來難!起碼,我在孩子學習沒有達到自己要求的時候,盛怒之下,這些念頭就全飛了。這就是與“最好的家長”的差距吧!

一個擁有良好品質的人,才真正能爲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做貢獻!在李鎮西對女兒的教育中,品質教育無疑是佔了最大比重的,而且,這也是教育孩子首當其衝的目標,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但現實是,在孩子的教育中,品質教育反倒顯得越來越不重要了;並不是家長沒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而是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充滿競爭的、以金錢地位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商業氣息濃厚的現實社會,人與人之間與來愈冷漠,人們越來越自我。對於自我的關注、自我價值的體現愈來愈重視。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無暇關注事情的過程,只關心結果。但一個人良好的品質往往體現在舉手投足間,體現在做事的過程中。如同升大學,人們關注的只是最後的結果:大學聯考多少分,考上了什麼大學,有誰會去關心你上高中時做了些什麼呢?這也許就是晴燕那些同學“自私”的原因吧!

在講求實效、追求經濟利益的當今時代,無疑知識能力的“變現”速度是最快的,而思想品質的“變現”是最爲緩慢的,甚至是不凸顯的。正因爲這種不凸顯,致使我們廣大家長漠視了“品質”教育。但它恰恰影響着決定着你會成就一個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25

《邊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純潔美麗的化身,是《邊城》美好的靈魂:“爺爺”老船伕是淳樸厚道卻也倔強的老人,他爲翠翠美麗而自信驕傲,爲了翠翠嫁一個好人家,他不計地位的貧寒低賤,內心悽苦憂慮與責任自信交錯。前清解甲流落軍官“順順”憑着一些積蓄經營木船,事業興旺發達,又因大方灑脫,仗義慷慨,誠信公道,被衆舉爲“掌水碼頭”一方豪傑紳士。他的兩個兒子“大老”和“二老”受父親江湖風範教育薰陶,在浪裏行船摔打錘鍊,皆成爲江湖“岳雲”式聰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鴨”的競技後,兄弟二人心中都是與翠翠一見鍾情,深深愛上了美麗的翠翠,“二老”儺送爲追求翠翠寧可要條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與翠翠提親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馬路”,“車路”推辭中,決不放棄對美的追求,執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後,毅然甘願站在月夜山崖上爲翠翠唱“三年六個月”的歌。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26

我曾看到過愛情溫柔地凋零,於是明白了所謂真愛無敵的童話:只不過是當一絲情愫如細草穿沙般掠過心田時,人們彼此心照不宣的謊言。這原本就是個暖昧不清的世界,孤獨追尋着愛情謊言的靈魂們遊離在城市巨大的陰影之下,在每個暗到了極點的黑夜,失去自由的愛情便頹廢地躲在牆角邊喘息。冥冥之中,早已經被註定了的一切就是這樣被註定了,上面戳一個時間印章——永遠。

想起了周蘩漪,《雷雨》中的那個被愛情傷得最體無完膚的女子;曹禺先生在序中這樣評價蘩漪:“蘩漪是個最動人憐憫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執勤的馬,毫不猶豫地踏着艱難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夢而救出自己,因這條路也引向了死亡。”在《雷雨》的氛圍裏,蘩漪最顯得調和和單薄,她的生命燃到電火一樣地白熱,也有它一樣的短促,情感鬱熱,境地,激成一朵豔麗的火花,當着火星也消滅時,她的生機也頓時化爲烏有,她是一個最有“雷雨”的性格的女人,她的生命交織着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

也許愛與恨正是曹禺先生的《雷雨》所要表達的主題吧,周樸園、魯侍萍,乃至周萍,哪個不是一切的恩怨情仇?但只有蘩漪將愛與恨的交織詮釋的如此淋漓盡致。蘩漪就像是一朵在黑夜裏悄無聲息地綻放了的花,冷漠、詭異、妖豔,穿過被灼傷了的眼睛,直逼進你的靈魂,尋找苦海深處的共鳴。我不得不讚嘆蘩漪,她就是那個瘋狂到讓人心痛的女人,在周家深深的庭院裏,暴怒的雷雨的中心,她是罪人,亦是受害者;她有一顆被愛情遺忘的心,十八年來陪伴着一個暴躁怪戾的丈夫,早已心如死水,周樸園不愛蘩漪,他的軀殼裏早已埋藏一座荒冢,墓碑上刻着魯侍萍的名字。《雷雨》中沒有提及蘩漪因何嫁入周家,這並不重要,因爲悲劇早已開始,周樸園和魯侍萍的恩怨糾纏所當然不會只有兩個犧牲,蘩漪本身只是偶然的一個環節,由命運捉弄,被推進雨中,在雷鳴電閃下心碎、發瘋!

蘩漪和周萍之間並非是愛情,就算有亂倫的嫌疑,蘩漪也遠遠將周萍甩在了後頭,她像戰神一樣充滿勇氣,以夸父追日般的熱情索求虛無縹緲的真愛,她忘記了自己是周樸園的妻子,周萍的後母,她是那麼不顧一切地抓住了愛情,而周萍是她乾涸的心湖裏突如其來的一場春雨,十八年來不曾動人的眼神就被雨水滋潤的炫麗,她就這樣坐上了愛情的末班車,偏執地等待未知的終點。她對周樸園充滿了恐懼與恨意,所以會在深夜裏獨自哭泣;而周萍恰在這個時候出現,一絲的安慰就會點燃熾熱的烈火,讓自己義無反顧的燃燒。蘩漪實在是個最可憐的傻瓜,她做到了自己所能做的極限,卻不知自己倉皇中抓住的救命稻草只是一根空心的稻草,軟弱、無力。我一直懷疑蘩漪與周萍之間的感情是否是等價的,自始至終似乎都是蘩漪付出太多,那是一份最渴望得到回報的愛,卻也是最無可奈何的恨,愛與恨的邊緣流淌着啜泣的淚,有如許多的人,畢生在問中追溯。

我不喜歡周萍,我想他竟是一日也不曾愛過蘩漪的,因爲他的懦弱,是個十足的膽小鬼,單憑這一點,他就永遠不會配上蘩漪,他只有無盡的追悔,永遠只在悔恨自己過去由直覺鑄成的錯誤,“他佩服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在他的見聞裏,除了一點倔強冷酷——但是這個也是他喜歡的,因爲這兩種性格他都沒有,他覺得他在那一方面欺騙他的父親是不對了,並不是因爲他怎麼愛他的父親(固然不能說他不愛),他覺得這樣是卑鄙,像老鼠在獅子睡着的時候偷咬一口的行動,在他的直覺過去,理智冷回來的時候,他更刻毒地恨自己,更深地覺得這是反人性,一切的犯了罪的痛苦都擁到自己身上,他要把自己拯救起來,他需要新的力,無論是什麼,只要能幫助他,把他由衝突的苦海中救出來,他願意找,他見着四鳳,當時就覺得她新鮮,她的“活”,他發現他最需要的那一點東西,是充滿地流動着在四鳳的身裏,她有“青春”,有“美”,有充溢着的血,固然他也看到她是粗,但是他直覺到這纔是他要的,漸漸地他厭惡一切憂鬱過分的女人,憂鬱已經蝕盡了他的心,他也恨一切經過教育陶冶的女人,同一切細緻的情緒,他覺得“膩”!然而這種感情的波紋是在他心裏隱約地流蕩着,潛伏着,他自己只是順着自己之情感的流在走,他不能用理智再冷酷地剖析自己,他怕,他有時是怕有自己心內的殘疾的,現在他不得不愛四鳳了,他要死心塌地地愛她,他想這樣忘了自己,周萍是整齣戲中性格最複雜的人物,一方面在父親的陰影小心翼翼地生活,另一方面又不甘於這種壓抑的現狀,他陰鬱而不得志,對父親的反叛,一種心理上覆仇的快意使他與後母蘩漪牽連到了一起,他輕而易舉地擄獲一顆寂寞的心,但也就此揹負了沉重的道義的十字架,自始至終,周萍都在逃避,蘩漪帶給他的只是無盡的悔恨,他內心已陰雨連綿,無辜的四鳳恰似他苦苦盼望的陽光,周萍迫切需要溫暖的陽光驅走烏雲,於是他和四鳳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他以爲就此可以擺脫蘩漪的罪孽,孰不知這是一出更大的悲哀,周萍難得有那麼大的毅力帶四鳳遠走高飛,電閃雷鳴之夜,一切真相大白,現實在殘酷地獰笑,唯有死亡是舒適的溫牀,他最後選擇自新,那也是他的出路,無法想象苟且偷生的周萍走出那個雷雨之夜後怎樣面對以後漫長的人生,倘若終日在無盡的悔恨中消磨自己,我想,這稠密的恨終究是化不開的,求死,是一種的解脫。

周沖和四鳳是整齣戲中最讓人不忍心的受害者,他們倆個同樣的單純、清澈,對甜蜜的愛情那麼憧憬,對未來充滿了熱情,他們明亮的眼睛無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濤洶涌,一心只勾勒着幸福的輪廓,當他們的幼稚在殘忍的現實面前被得頭破血流的那一剎那,老鍾就已經鳴起,其實周衝化比四鳳更加無辜,雷雨過後,我們不得不扼腕嘆息:多麼年輕的生命啊。

如果真的要揪出這無奈的悲劇的“罪魁禍首”不知算是周樸園和魯侍萍呢,還是已故的周家老太太,少年和丫環偷情似乎自古以來就沒有幾個落得圓滿的下場,這幾乎成了一條亙古不變的規律,在等級森嚴的制度下,這本來就是一類被詛咒的愛情,身份的懸殊,是世人心中永不逾越的鴻溝,周樸園和魯侍萍終究難逃棒打鴛鴦的結局,人間又多了一例明證。

我認爲魯侍萍和周樸園並不是《雷雨》的主角,他們倆個的存在只是一個引子,埋伏在歲月的後頭,引出日後一段糾纏不清的孽緣,當週樸園認出面前這位憔悴蒼老的老媽子就是他魂牽夢繞三十年的侍萍時,愛情就在那一刻陷入了萬劫不復,也許那是周樸園最心潮澎湃的時刻了,希望幻滅了,侍萍改變了,心,也就輕鬆了,侍萍終一不再是自己心愛的女人,日後,周樸園就徹底成了一個無愛之人。

魯侍萍三十年後聲聲控訴,一切恍然如夢,她咬牙切齒宣稱是不公平的命指使她又出現在周樸園的眼前,紅顏已逝,韻華不再,其實這一切大可不必,當愛已成往事,何必又在彼此快癒合的傷口上再撒下一把鹽呢,如果她真的認定周樸園是個罪人的話,那麼她至少也是個共犯,不管以後周樸園變得怎樣冷酷無情,至少對侍萍,他是一刻也不想讓自己忘卻的,拋棄侍萍並不是他們初衷,愛情無法達到完美,那麼就無所謂誰對誰錯,魯侍萍錯在不必如此耿耿於懷,也許是我無法理解那個時代的女子,對被拋棄的命運看的如此之重,魯侍萍是個苦命的女人,而命運確實是不公平,我只能把這一切怪罪於命,雖然我是如此的不相信宿命的玄虛。

那個驚心動魄的雷雨之夜啊,愛與恨的廝殺滲透出的血腥之氣讓我不寒而粟,當一切又迴歸平靜,啜泣的問不再幽幽慨嘆,我們早應該明白,愛與恨終究不能長久,邊緣的問,兩個瘋子的女人,一個憂愁的老人,還在苦苦掙扎……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27

在《時間簡史》中,霍金力圖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來講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黑洞和時間旅行、爆炸與重生等科普知識,完全改變了人們有關物理學、宇宙和時間本身的觀念,向人們展現了當代有關宇宙的最重要的科學思想。

這本書讓我聯想到很多的事情,世界萬物的形成,人類及各種動植物的最初形態-成長-發展-衰亡的過程和輪迴;就像草,世界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各種小草。它們在冬天會枯萎、發黃甚至死去。但是,每年的春天一到我們又能見到翠綠的草原,正是應驗了一句古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試想這不也是一種死亡後的重生嗎?

在地球上,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渺小得如一粒沙子;在整個太陽系中,地球也只不過是千萬星球中的一顆;而在宇宙中,太陽系是不是隻是渺小的一個,我們人類的位置又是在哪裏呢?

迴歸到地球上的萬物,不管是人還是植物,都會有終結而被取代的一天。因爲宇宙是不規律的,正因爲宇宙的不規律纔有現在的太陽系、現在的地球以及現在的人類和現在的美好生活。浩瀚宇宙,遼闊蒼穹,我們何其不只是一粒微塵,一粒各有缺陷,需要互相交融溝通的塵土。而世界上亦沒有十全十美,不管是對待自己的還是他們的錯誤,我們能做的是隻是以一顆微塵謙卑的心,給予多一點包容少一點責備,因爲我們都是生活在一個不規律的宇宙之中,我們需要互相理解!

宇宙是由微量原子通過迅速的膨脹直到爆炸,再在宇宙中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將爆炸後的相同元素的殘骸吸引到一起。成千上萬次的爆炸和一次次的萬有引力作用才造就了今天的宇宙、星系、地球和人類。

這樣,我們不難想象滅亡之後的重生將會更精彩。就如同神話中的鳳凰,每次死亡都是重生的開始,都會變得更加美麗。太陽系如此、地球如此、人類也是如此。但這都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也許等到地球、太陽系結束生命的時候,人類已經找到另外一個可以生存的星球。現在的人類只是整個地球的一個佔有者,或許那時人類就是別的星域的主人了。

霍金給我展現的這一切,或許有人會認爲是危言聳聽,但是時間會是一個公平的評判者。然而,短時間內,我們能賴以生存的星球就只有地球,我們無法打破宇宙的法則,因此我們只能愛惜每寸時光,將每天都當做我們在世的最後一天,用生命感悟世界,才能使我們的每一天都過得更加充實,無悔。

再聯想到我們這一代的高中生,我們將會是人類下一代最爲重要的支柱,我們將要負責支起人類的未來,或許人類的未來就在我們的的手中。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浪費這寶貴的時間呢,我們有什麼理由揮霍自己的青春呢,在一點的挫折前萎頓不前呢?看看霍金先生吧,身殘志不殘,不僅僅於疾病鬥爭了數十年,還以超乎常人的毅力與無匹的智慧爲科學的發展做了無比巨大的貢獻。上帝是公平的,關上了一張門卻總會爲你再打開一扇窗。儘管如此,但是生活是不公平的的,因此我們只能用堅強的心靈去克服前方的一切困難。

讓我們記住霍金和他的《時間簡史》,更讓我們銘記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悟。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28

《誰動了我的奶酪》是一本全球暢銷的書,雖然它只是一個寓言故事,卻告訴人們在這個變革的時代中,應該怎樣去應對變化。

故事講的是兩隻小老鼠一隻叫嗅嗅,一隻叫匆匆;兩個小矮人和老鼠一般大小,但和人一個模樣,而且他們的行爲也和我們今天的人類差不多。他倆的名字,一個叫哼哼,一個叫唧唧。爲了填飽肚子,來到了一座奇妙的迷宮裏,他們每天都在這座迷宮裏跑來跑去,尋找奶酪。

突然有一天,嗅嗅在某個走廊的盡頭,發現了奶酪C站,這兒有無數個奶酪,四人都驚呆了,從來沒見過如此多的奶酪。於是,他們便不顧一切地開吃了。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幾個月過去,情況發生了變化,奶酪一天比一天少,奶酪快吃光了。兩個小矮人並沒有發現這點,還在繼續大口大口地吃着;而兩隻老鼠卻又開始尋找另一個奶酪點。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一天,老鼠們找到了奶酪N站,而兩個小矮人呢?他們則爲將失去奶酪發起愁來。這時,唧唧想開了,有了危機感,他趕緊去尋找另一個奶酪站,在路上他還給哼哼留下了標記,而自己克服了恐懼、飢餓、勞累等一切困難。碰巧,途中看到了奶酪N站,遇到了兩隻老鼠,他們仨無憂無慮地快樂生活着。而可憐的哼哼依然坐在奶酪C站,望着牆發愣呢!

看了這本書,我不禁聯想到了自己。我覺我更像這本書中的“哼哼”遇到一些問題或者面對突然發生的變化,就不知道該怎麼辦,總是發牢騷,埋怨別人,不立即去想辦法處理。比如我學習英語,單詞是要多背多寫的,大量熟記單詞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而我在這個方面上比較欠缺,平時只侷限於課本的詞彙量。解數學題時,遇到難題,我就會停滯不前,不知道運用多種方法解題,這與我平時拓展訓練不足有關。在今後的學習中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才能提高我的的學習成績,才能源源不斷獲取“新奶酪”,才能不斷超越自我!

這本書講述的雖然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但對於指導我們學習有着非常深刻的意義。我覺得“奶酪”像我們的學習成果,要取得豐碩的成果,就要不斷學習新知識,善於拓展視野,不斷充實自己,才能細細品味“新奶酪”的芳香!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29

靜靜的閒坐在書桌前,將一本曾經感慨萬分的書從最底層抽出來回味。翻開《雷雨》,那一張張飛轉的頁碼將我拉回到那堆積了灰塵的記憶裏。

我讀着讀着,就來到了故事裏面,我悄悄地行走其中。帶着憐憫和惋惜的心情看着那些令我悲傷的畫面。故事中的他們現在誰都不知道那個看似平靜的表象到最後會演繹出一場“雷雨”般聲嘶力竭的悲劇。

我猶幽靈般的帶着我漂泊的心在充斥着悲涼的寒意的故事中游弋着,我從每個悲劇色彩的人物身邊飄過。我像位先知者,知道着他們的命運,悲傷着他們的悲傷,雖然我疼惜着這裏的每個人,但我不想改變故事任何情節和那讓我悲痛的結局。也許我不想違背那本該屬於悲劇的故事,不想傻傻的做些無謂的愚蠢的改變;也許我骨子裏就是喜歡那帶有刺骨“寒味”的“悲”,我向來不喜歡看那些爲了迎合人們心裏的安慰而編造的不真切的歡喜結局。我喜歡品味“苦”,有種詩意般的苦澀更能讓我們擁有清朗的思想,進入真正的思考,也讓我們更理智的明白什麼是“真”。

悄然來到故事中最有威嚴和地位的人物面前。看着他衣着整齊,眉頭深鎖,正討論着如何解決礦場工人們的暴動他整齊端莊的外表竟如此惡毒的對待那些工人——命警察開槍打死他們。很難明白他心理到底是怎樣的矛盾的複雜。也難怪他被賦予那麼多的稱謂了——“冷酷無情的資本家”、“頑迷專制的封建家長”、“失去自我的麻木者”。我也不想怎麼指責這位迫害別人也同樣迫害自己的“悲劇創造者”,他如果不是“惡人”,那麼他應該就不會是位成功的資本家了,對於那個時代那樣一種現實,爲了家族的地位、名譽和權力,他的行爲不再是自己的行動。如果他能夠自由他和不想和自己心愛的人過着簡單而無憂的生活呢?

我走到樓上,看到了那個最“雷雨”角色——蘩漪。她身材窈窕、滿臉憔悴。雖然不像清純少女那樣可愛無邪,但青春的魅色仍然無法褪去。她眼神遊離,沒有定位,也許只有當週萍的出現她眼中才會發出明亮刺出火花般的光芒。我認爲她悲劇是因爲她有思想,而在那樣的社會女人是不需要思想的,女人是沒有地位和自由的,有的只有忍受和服從。她讀了點書,導致她擁有了不該屬於那時代的渴求,雖然她的願望在處於現代社會的我們來說是合理不過了,但是時運不濟,內心強大的的她對精神世界是那麼狂熱的嚮往,

而她所渴望的是不可能達到的。要是她處於現代也許她會是位內心豐滿而悠然自得女詩人或女作家而且能找到她渴望的愛情,並幸福在她所追求的世界裏。不幸的是她生活在的世界是一個女性沒有地位沒有話語權的社會。那裏女性是被奴役的、是活在籠子裏的。而她卻是那麼的倔強、那麼的不服命運、那麼的要求掙脫束縛她是那個家族唯一的反抗者,她反抗着得不到自由的命運。仇視控制她的任何社會,恨背叛她的人。她像一把火像一把尖銳的“刀”要毀了所有,要報復她所受過的一切痛苦。她知道自己得不到任何她想要的,她要讓每個人償受這痛,償受失去所有的痛,她不予許任何人比她幸運。她扭曲的心理要找到變態的平衡,她要用毀了一切來彌補她內心所受的苦痛。她是個徹徹底底因爲時代原因而瘋狂的人物,她要用“雷雨”的電閃雷鳴來發泄自己壓抑已久的內心的呼喊。她的悲劇讓我感到她的可憐,也感受到了她野蠻的報復心理的強烈。她是唯一敢把什麼矛盾都揭發的人。也許轟轟烈烈的爆發一場悲劇是不可避免的,而蘩漪只是這場悲劇的“催化劑”,她討厭道貌岸然、討厭用粉飾充滿壓抑的醜惡,她寧願壞的徹底!她不是英勇的革命派,她有“惡”性,但她是個不虛不假的真真實實的人。

我離開那個恐怖與可愛兼存的叛逆者,悄悄的來到魯侍萍身後。看着她淡雅樸素的背影。我明白她是何等的超然,的確,她是位我很欣賞的女性。她不盲目反抗這個她不可能改變的社會,卻也不是個被時代培養出的奴性女性。而是任風雨吹打、任苦難怎麼折磨,她始終不帶一絲盲亂。她堅定的走着自己安靜的生活。她能用最大限度的高度來寬恕對她造成傷害的人或事,她一直默默地包容關愛着他人。她雖然是奴役的命運,而她卻沒有一點奴役的性格。

默默的接受,然後堅強的勇敢的繼續前進,她如此寬厚博大的心如果不是在那個時代的話,那麼她還有什麼能打倒她,有什麼能讓她絕望?

以上是我看到的三個“長輩”的悲劇,還有個長輩——魯貴,我匆匆的溜過他的身旁,不想有什麼評價,他和魯侍萍不同,他是時代培養出來的典型的奴才形象,有着小奴才的貪圖小利,他似乎還是隱情的不知情者,他盲目的追求那些小便宜,以爲可以發筆橫財。有些悲哀,可嘆、可笑。

又一個複雜的悲劇人物走出來,他人格複雜到近乎自殘了。大家都覺得他噁心,覺得他讓人很不舒服。是的,而我更想說的是,他給別人的痛苦遠沒有給自己的痛苦多得多。他是個完全的自虐者,不斷地自虐。他忍受着各種恐懼、各種折磨。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壓力,他已經沒有辦法正常生活下去了。他行屍走肉的生活着,只要醒着就沒有辦法逃離痛苦的折磨。他也是“惡”的,他的惡習是一種發泄。他也渴望解脫,也不想倍受倫理和家族壓力的折磨,也想擁有健康的心理和陽光的觀念。每個人受折磨的人都想在另一個人身上找到寄託。蘩漪視周萍爲救命的稻草,而周萍則在魯四鳳身上看到陽光的味道。他悲慘的命運導致他不可能找到心靈的真正慰藉,當他知道四鳳是自己同母異父的妹妹時,精神的底線再也無法防守了。他瘋的如此的理所當然。他將自己與《雷雨》中每個人都聯繫起來了,

和每個角色都有着複雜而無法梳理明朗的矛盾。在他瘋了的那一刻,他終於不用那麼痛苦的忍受着一切的錯綜糜爛的關係壓迫了。

我帶着無比沉重的步伐,看着雷雨中的他們,又看到了一些陽光的、充滿希望的人兒在勇敢的進入悲劇。魯大海、魯四鳳、周衝。他們是無辜的被動的進入了悲劇之中,而他們那股純潔的心靈讓人們在雷雨的壓抑情懷中看到一些安慰,至少他們沒有被腐蝕到內心的純真、善良。即使他們悲劇結束,至少沒有背叛自己、沒有太多內心的折磨。簡單而純真的人是幸福的,即使社會多麼昏暗,內心仍然是簡單的可愛。

關上《雷雨》這本書,我從書中跳出,終於擺脫了重重心理折磨。回到現代有如掙脫了大山的壓負。我十分慶幸我活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可以經營我自己的生活;可以掌握自己航行的方向盤;我們可以談理想、談追求。我們是女性,但我們不是被壓迫者,不是服從者。我們擁有自己的明天。我們張揚着自己的個性,將我們女人們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我們也不曾少奪過勝利的光環。生活在這裏比《雷雨》中的每個角色都幸福。我們即使命途坎坷、即使面對種.種現實的不公,我們敢於反抗、敢於追求,我們仍然風雨無阻的拼搏自己的未來。

國學讀書心得文章 篇30

這個寒假,我讀了科學家史蒂夫霍金的《時間簡史》。

讀完了全書之後,我腦中一直縈繞着許多問題。宇宙到底有沒有過大爆炸?宇宙到底是否曾經是一個無限小的點?宇宙到底是不是在無限的膨脹還是最後會坍縮?宇宙是無限的還是有盡頭?到底廣義相對論正不正確?人類能否發明出時光機回到過去或是來到未來?人類最遠能到達宇宙的什麼地方?黑洞到底是什麼樣的?物質的最小部分又是什麼?……

可能這一切一切的問題,你或許現在就能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可是誰又能知道,你給出的答案或許就像是從比薩斜塔上落下的那兩個不等重的鐵球不同時落地的“真理”呢可能僅僅在當時的情境下被人們所認可,但是隨着科技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將會有更多的伽利略站出來,告訴你不是這樣的;也會有更多的哈勃望遠鏡向你展示,原來宇宙真的並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樣,此時你可能會有所迷惑,到底什麼纔是真理,沒有人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一切都要交給時間。

最後,從這本著作中,我深深的瞭解到科學上的很多重大的進展都是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們不盲目的追隨,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有時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險才,提出的理論。首先我們應該慶幸自己趕上了這樣一個好的時代,有這樣好的環境來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培養自己的能力。其次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樣的條件來努力學習,在學習方面我們也不應該盲目聽從課本上的條條框框,而是應該帶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見解。我們也應該多多向老師請教,畢竟老師的知識和閱歷還更加豐富的。同時在校學習的期間我們也應該逐步的走進社會,感受社會,瞭解社會,這也能更真切地給我們有競爭的意識,培養自己多方面思考問題的能力,亦即創新思維的培養。

身體的不幸讓霍金體會到了地獄般的煎熬,然而他卻以孜孜不倦的科學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締造了人類的天堂,這是不幸中的大幸,正如霍金本人自述:“幸虧我選擇了理論物理學,因爲研究它用頭腦足矣。”這正證明了約翰·彌樂頓的名言:“頭腦是他自己的住所,他在其中可製造地獄的天空,也可製造天堂的地獄。”

讓我們記住霍金和他的《時間簡史》,更讓我們銘記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