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優秀教師學習心得

來源:瑞文範文網 7.5K

體育教學模式是一個比其它學科教學模式更復雜、更難控制、也更充滿可能性的過程。接下來就跟本站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體育優秀教師學習心得吧!

體育優秀教師學習心得
體育優秀教師學習心得篇1

在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練促進身心和諧發展來達到體育鍛煉目標,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這不僅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教學思想,而且能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變得親切、自由和歡悅,並能對提高體育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情感的產生具有很大的作用,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就能激發其強烈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比如在一節前滾翻教學中這樣講到,孩子們,今天我們來看天。孩子們一聽這有什麼希奇的,都仰頭望着天空。這時老師又說了,只不過今天我們看天的方式有點特別。這下強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們吸引住了。怎樣看天呢,老師說,我們從胯下看,誰能雙手着墊翻過去,並能看到天,誰就是這節課的英雄。聽了老師的講述,學生們個個欲試,誰也不甘落後。因此,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創設情景滿足他們的學習願望,發揮他們創造性學習,爲終身奠定快樂體育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讓音樂走進課堂,促進體育教學氛圍

體育課是單調的、重複的練習來鍛鍊身體的,這是很多人給體育課下的定義。在這裏我要對大家說,體育的鍛鍊可以不這樣的。在體育課上我們仍然有美的享受。這就是讓音樂走進課堂。比如:隨着教師的講解、示範,播放輕音樂,在學生練習過程中配播兒童輕快樂曲,在體育課結束部分用音樂舞蹈的形式來結束課程。這樣除了增加課堂的愉快氣氛外,還能減輕學生運動的疲勞和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這不僅是優質體育課的需要,也是未來體育課的需要。因此,針對體育活動的單調乏味,教師一定要創設歡樂輕鬆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鍛鍊的積極性,讓他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進行各種活動,寓教於樂。

三、體育遊戲化,增加體育教學興趣感

很多人認爲體育課應該是跑啊、跳啊讓學生機械的反覆練習。其實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遊戲纔是他們的樂園。如果體育課的教學機械而無生命力的話,學生是不會感興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厭煩的。自古以來教師被喻爲“辛勤的園丁”,而學生則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綻的小蕾或驕人怒放的鮮花。在體育課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有些花“無精打采”。他們的“無精打采”也正是因爲體育課的枯燥乏味,機械的反覆練習。這時,我們只要多費心思儘量用遊戲的手段來提高興趣,使課變得生動多姿,學生聽起來就會有滋有味,動起來也會生龍活虎。

四、師生共同參與活動 提高體育教學積極性

體育教學是雙向多邊,複雜的活動。體育教師掌握着教學方向、進度和內容。在體育課中即使有了輕鬆愉快的音樂和豐富有趣的遊戲,教師不參與活動,只是讓學生活動,這樣的遊戲毫無生機,學生玩一會兒就毫無興趣,我就經常和孩子們一起活動,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是學生快樂體育的橋樑。傳統的體育理論認爲師生之間是命令與服從。教師神情嚴肅,不容質疑。這樣學生言聽計從,根本就談不上快樂而言,快樂體育就是要建立師生之間和諧協調平等的關係。

五、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加強體育教學鞏固性 一個好的體育老師不能只上一節好的體育課,要隨時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每堂課都有新感受,喜歡上體育課。第一次上課做《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學生會很感興趣,第二次也許也很感興趣,那第三次呢,第四次呢,若干年後呢。社會在進步,教育教學在創新,依舊是原來的知識和方法學生學久了會感到疲倦,厭煩。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才能促進教學的發展,才能使快樂體育真正快樂起來。

體育優秀教師學習心得篇2

根據課改的要求,通過近一年的實踐,教師和學生逐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和教學方法,對新課程有了一些具體的感性認識。下面談談自己在學校一個學期課改實踐中的心得體會。

一、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1、新的課程標準,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即體育教育從學生的發展、學生的需要出發。根據課改的指導思想,學生是知識的建構者。

2、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體現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實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目標。

3、教法要求創新,開放和放開,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爲主,採用探究教學、情景教學等、重視學生學法指導。

4、課程是經驗。課程不僅僅是現成的教科書,而是教師爲學生提供的學習機會,是師生互動產生的經驗。課程不僅僅包括了知識,而且包括了學習者佔有和獲得知識的主體活動過程,課程知識是在充滿生機的社會交往中建構生成的。

二、實踐過程。

1、瞭解學生。七年級新生入學後,從介紹教師希望達到的目標入手,與學生共同制定課堂常規,然後進行教學調查,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育基礎,最後確定學習目標。

2、 制定教學計劃。根據對學生的調查瞭解,對照體育與健康水平四的標準,確定學年、學期教學目標。例如:球類教學,根據學校的場地器材條件、學生的興趣等因 素,籃球、排球教學計劃在八年級第一個學期就完成基本技術教學,達到水平四的要求:基本掌握一兩項球類運動的技戰術。以後的教學以鞏固提高爲主。

3、初步確定評價方案。根據課改要求,考慮可操作性,初步確定的體育與健康評價方案。例如體育理論考察:學生自己命題,寫好答案,填上自評分,教師進行評分。

三、對新課程實踐後的一點體會

(1)“課堂”的觀念變了。

1、 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的舞臺。在過去,我們常常把教師的課堂行爲類比成舞臺表演藝術,把課堂當作教師表演的舞臺,認爲教師只要 表演到位就可以了。其實不然,表演可以是無互動、無交往的,而教學必須要藉助交往來進行。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與互動中,學生獲取的知識才是“內化”了 的,增長的能力纔是“貨真價實”的,養成的情感纔是“真真切切”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衡量一堂課的標準不只是在於教師的行爲舉止是否大方,時間控制是否合 理,而更多的在於學生交往、互動的程度、水平;交往、互動的方式與成就。

2、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髮展的場 所。把訓練等同於教學,把訓練當成課堂中的主要行爲,是我們課堂中常有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忽視了學生的能動性和個體差異,體育教學需要練習,但更需要興 趣。獲得知識有兩種:一種是知識走向學生,一種是學生走向學生。前者是在仔細的“加工”知識的前提下,在課堂上再現知識,以單位時間傳授知識爲主,後者是 在仔細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探求知識,使學生最終成爲知識的佔有者。

3、課堂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更應該是探究知識的場 所。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本領,養成不斷求知的習慣,形成終身學習必備的素質,是時代發展對學生的期盼。我們體育課改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 意識和習慣,更要注意讓學生體會體育鍛煉的價值,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4、課堂不是教師教學行爲模式化的場所,而是教師教育智慧 充分展示的場所。課堂情景是極爲複雜的,從不同的角度,課堂展示的是不同的情景,課堂總處在一種變化的狀態,要求教師必須要根據變化的情形不斷調整自己的 行爲,把學生置於出發點和核心地位,應學生而動,應情景而動,課堂才能生動,有活力。

(2)教學內容選擇餘地大。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針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材處理更加機動靈活,以往在國小或高中教材內容,現在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安排在國中進行教學。

(3)評價方法的改革:評價功能從注重甄別與選拔向激勵、反饋調整。新課程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要求評價採用自模評價和常模評價相結合,重視學生的點滴進步。通過實踐,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意識明顯提高。

(4)體育與身體健康相聯繫。提出身體、心理、社會三維健康觀和五個領域的目標 ,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會考慮的更多、更仔細,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5) 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形成特長,爲學生終身體育打好基礎。課堂上重視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學習表現出積極、認真,學習效 果好。 我現在正在探究:根據學校的體育競賽,確定教學計劃和進度,讓學生學與用結合,提高興趣,進而形成學校制度,促進學生課餘體育活動的開展,使體育教學形成 良性循環。

(6)課堂較多地出現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現在的課堂形式多樣,經常有學生討論、評價、交流,讓大家共同提高,教師多是鼓勵性語言,學習內容寬泛,學生興趣和積極性比以前更高。

(7)加強引導。新課程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中,自主言行,各抒己見,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引導。防止這種情況:教師非常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而同學間的言行傷害另一個學生的自信心。

(8)教師要多嘗試各種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嘗試各種教學方法,或由學生提供他們喜歡的練習方法,提高教學實效,同時體育教師應由教練型向陪練型轉變。

體育優秀教師學習心得篇3

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注重以人爲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樹立學生終身體育的觀念而進行的。傳統的體育課程對改善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問題,如:競技體育觀念深厚,過於強調運動技能和知識的系統化,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規定的過細、過死;體育教學中過分強調教師的中心地位等,嚴重影響課程的發展與教學效果。

我們的體育課改已實施六年多了,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同時也存在着種種與時代發展不同步、不和諧的問題。因此,正確地認識傳統體育教學的優勢與弊端,尋求一種繼承基礎之上的改革與創新,已成爲體育課改的前提。

一、備課與上課

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課時量也隨之增加,教師的課前備課顯得更爲重要。本學期,我校開展了各科組進行集體備課方案。個別教師認爲實施課改了,教案的書寫格式不知怎麼寫了,教學目標不知怎樣制定了,甚至有的寫的過於簡單。雖然課改鼓勵教案的書寫方式可以創新,但必須符合新的課程觀念,按照統一備課標準書寫教案。

備課是教學過程的起始環節,也是首要環節。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保證。無論要完成什麼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準備,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備課如備戰。不上無準備之課,不上無把握之課,不上無效果之課。爲此,我們要做到:領會課標、鑽研教材、瞭解學生、確定目標、研究教法、把握重難點。

二、規則與紀律

雖然進行課改了,並不能放鬆對規則和紀律的要求,過分追求教師的威嚴,容易形成以教師爲中心的局面,容易造成師生關係緊張,課堂氣氛僵化;容易漠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但是,教師注重課堂常規,加強課堂紀律的要求,對於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尤其是人數較多的大班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具有重要意義。

過分講究形式統一,整齊劃一的外觀效果,對學生個性發展是一種壓抑,也是對個體差異的一種忽略,但我們又不能盲目排斥統一練習的形式,在人數多、班級多的情況下,統一指揮的集體練習,仍不失爲一種有效的練習形式。

如今,在一些體育課改的觀摩課上,上課不集合站隊已成了流行趨勢,好像這樣就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改善了師生關係。但在教學實踐中,面對大班容量的班級,沒有嚴格的隊列隊形和組織紀律,就無法保證體育課的正常進行。當這種“散點隊形”成了觀摩課上的花架了和表面形式時,客觀存在對於體育教學的改革的深度發展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軍事化的體育課不能提倡,但一盤散沙的體育課更不能提倡。尋求一種嚴而不死,活而不亂的教學局面一直是也應繼續是體育教師追求的目標。

體育課需要輕鬆、歡快和享受愉悅,但同時也鍛鍊嚴謹、認真和意志。

三、自主與主導

新課改強調學生自主性學習,但不等於讓學生隨意練習,體育教學中那種愛怎麼練就怎麼練的“自由式”的學習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能否定的,只是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指導形式不同而已。

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得如何,根本的是要看教師的活動是不是爲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技能服務,把學生作爲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教學中真正自主活動起來,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和運動的興趣,可見,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並不是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兩者不是予盾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否則學生的自主性就變成了隨意指揮性。

自主學習強調的是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指的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善於獨立提出、分析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的學習,“自主學習”不是學生“自已學習”不要教師教。一方面學生體育知識、經驗積累要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教師不斷指導,另一方面,學生由他主到自主也需要教師由牽到扶再到放的漸進過程。因此,學生不可能一下子就懂得自己學習。自主學習中,教師的責任重大,體現在教師要研究本班學生特點,並根據學生特點提出真正富有啓發性而不是簡單“是非”性問題,讓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又能夠最終理解掌握教材重、難點。

新課程改革提出教師是學生學習和組織者、引導者,表明學生的主體地位恰恰是在教師主導作用下確定的。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是以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爲前提和條件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關心學生學習的選擇,對學生的學習不加以引導,把教師的主導作放棄,學生表面自主,實際上學習成爲一種自由狀態。這樣的學習顯然難以保證有正確的方向,難以保證應有的教學效果。相反,越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自主學習越能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就越有可靠保證。

四、技能與示範

體育新課程並不認爲體育技能對學生的發展沒有價值,甚至教師的正確示範隨着淡化運動技能教學的偏見也被淡化了,一些技能性較強的體育教材因爲怕出現安全問題在課堂上也不見了。試想,如果沒有運動技能的刺激,又怎能發展學生的運動素質和運動能力呢?如果沒有教師正確示範,那麼讓學生隨便玩玩就能鍛鍊身體嗎?如果不對運動技能的學習進行研究怎能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其它方面包括終身體育意識不就成了一句空話了嗎?因此,對於新的體育課程改革,我們要深刻領會其內涵,不能顧此失彼。

在體育課的教學中,應儘量多地給學生技能的練習時間,減少不必要的、無效的講解時間,教師的正確示範與指導可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進行。在進行運動技能教學時,既要考慮如何使學生有效地獲取運動知識和技能,又要考慮如何運用運動技能的教學使學生實現其他學習領域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以身體鍛鍊爲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國小生健康爲主要目的”課程性質。在進行運動技能教學時,應注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特別要注意因地制宜、要注意將一些新興的、有趣的運動項目引入體育課堂教學。但對傳統的體操、田徑、武術等傳統教材也不能完全丟。在確定運動技能領域各水平學段的具體教材內容時應充分考慮絕大部分學生的需要、興趣和接受能力,特別是在國小階段,應少選擇成人化、競技化的教材內容。應注重學生基本運動知識、運動技能的掌握和運用,不要太強求技術動作的細節。

五、考覈與評價

新課改要求教師必須轉變評價觀念,不在以學生成績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生,對不同的學生堅持用不同的尺子來衡量。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再也不是停留在批評、指責上,更多地是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建議和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重視對學生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的教育,重視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重視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發展能力、合作能力。

因此,從幾年來的課改成功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必要的備課“不能丟”、規則紀律,安全教育“不能鬆”、教師主導,正確示範,學生主體,自主學習“不能放”、運動技能教學“不能忘”、考覈評價“不能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