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8W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

我哭過,就在我心愛的學生面前脆弱地哭過……我從來不敢對任何人提起這個事情,因爲我覺得那代表了脆弱、無能和不成熟。沒想到翻看第一頁便是吳非老師真誠地勸說“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我激動地接收了吳非老師的這一勸告,因爲哭泣與落淚未必是軟弱,因爲你的悲天憫人,因爲你的正義衝動,因爲你的仁愛和幸福。這份激動更來自玩吳非老師點出了太多我們所“不敢承認”的真實。爲了這份真實,我願意永遠爲教育事業奮鬥着。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6篇)

我可以緊張麼?

緊張,幾乎每節課我都會緊張,我悄悄地掩藏着這份不安,面對孩子面對同事都故作鎮定。教授三個班級的英語,這個學年已是我教課的第三個年頭,雖談不上經驗十足但總不至於課課緊張課課擔憂,然而事實卻是——我真的很緊張。站在講臺頭第一年緊張在外,怕自己不被領導看好怕自己不被家長認可;第三個年頭站在講臺的緊張,不怕領導同事來聽課,不怕課堂難以被人稱讚,緊張的是學生是否能有效地掌握,緊張學生一節課內是否會覺得無趣,緊張學生一節課內是否能理解我所要傳達的意思和意義。每一個學年過去,我又緊張學生能否能在英語學習上有一個學年之後的螺旋跨越。

故不知這種緊張在吳非老師的書中得到了認可“課前緊張是正常的”,可能的原因,“是我們比較敬重自己的職業,尊重自己的學科教學,看重學生的感受,對自己的教學有所期待。一名教師,心中有使命感,心中有學生,纔會很在意學生對他的態度,在意學生的接受度。”

吳老師的這句良言確實給我很大的鼓舞,我又想起了我國中時德高望重的數學汪老師,她是退了休又被學校返聘回來的,足以見得汪老師的教學和爲人。但是她幾乎每節課後都會深入同學問我們“這麼說你們能明白麼?”“我年紀大了,你們是不是覺得平時我太刻板,和我有距離?”也許汪老師她也課前緊張吧,也許這也是我們在每一階段推進自己創新、實幹的動力吧,無論怎樣我將對我的這份“緊張”釋懷下了。 我可以讓我的學生喜歡我的課麼?

這是一個我最在乎的問題,一個老師最幸福的事是在教書生涯中擁有一批喜歡你以及你所任教學科的鐵桿粉絲,而一個老師最失敗的事是在教書生涯中沒有一個喜歡自己以及自己任教學科的學生。我視這一個標準爲我終身教學奮鬥的目標。 吳非老師說的很對“你在教學中沒有培養學生對學科學習的熱愛,你的努力知識讓學生適應了你的教學,而無形中給學生灌輸了排異性,你沒有向學生有效地介紹學科的內涵,你的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可能是盲目的.、不穩定的……”

學生喜歡你的課不僅僅在於教學設計的有趣精巧,還在於一個老師的綜合管理教學能力。以前我只是單純地認爲貼切學生的興趣,把課弄得花哨可愛點,學生就是喜歡了,例如加入很多的卡通、加入很多孩子們時下關心的遊戲等等。現在隨着教學管理的逐步成熟,我覺得如果培養維持那批喜歡你的課的鐵桿粉絲,那麼我需要具備的東西太多了。如果我難以組織有效的小組合作、團體討論,全班一團糟,學生能喜歡我的課麼?如果我一味地迎合學生沉浸在學生喜好的無聊的樂趣中去,學生錯失了英美有趣的寓言童話、英語世界語言的超前絕倫,學生能喜歡我的課麼?如果我難以智慧地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留給他們獨自思考判斷的空間,把他們所有的學習都丟在我設好的框裏,學生能喜歡我的課麼?如果我的英語課僅僅是無聊地討論,學生每天覺得自己在無方向地交談而失去了在英語課上感受親情、友情、禮儀的話,那麼學生又怎麼能喜歡我的課呢?

所以我也希望所有的老師都和我一樣吧,把這個標準定爲終身爲師奮鬥的目標,那麼我們會收穫更多。 我可以留給學生記憶麼?

“這些課的內容,有多少是學生能記住的?學生會記住的是教師的什麼呢?這些老師的站姿、手勢、笑容、神情、口頭禪和軼事,往往成爲學生的話題,繼而又被學生帶往遙遠的年代。” 針對前幾個記憶,我想將其歸結爲“教學記憶”,我回憶自己學生時代,確乎沒幾節課是能成爲我的記憶的。但也確乎有這麼幾節精彩的課的片段永遠藏在腦海,這是一個老師教學的自豪同時也是一個老師多少年教學積累的精華,這個不堪奇怪,這個應該是“量變到質變”的結果。爲了留給學生這些稀少而寶貴的課堂片段,那麼我們需要繼續地努力着,學習是我們唯一的法寶,我們這一職業要求我們更多地學習,有極強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因爲我們使命艱鉅。

而針對留給學生後半部分的記憶,我稱爲“行爲記憶”,那麼應該是不計其數的,學生回憶起你來第一時間應該回憶起的是你的言行而不是上了什麼課。針對這種記憶,我想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工作不是你的全部”。因爲,我們在社會上扮演着很多的角色,站在三尺講臺上我是一名人民教師,走下去我還是母親的女兒、丈夫的妻子、朋友的知音、賣家的顧客……我們需要爲師的執着、認真,也需要駐足觀賞這個美好世界的胸懷,懂得體會親情、友情、愛情的心懷,懂得感恩感懷這個世界上美好的事物。這些就是學生回憶起你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這些光靠我們的職業道德很難維持的,這些是做人爲事的態度、是一種習慣,這些只能在平時生活中去體驗。換句話說“一個不懂得孝敬自己父母的老師,怎麼可能會耐心地對待我們身邊年邁的家長;一個對身邊的朋友不耐煩的人,怎麼能心平氣和地耐心教導學生?” 因此,兩種記憶我們都應該辯證地去努力,用哲學的說法就是“矛盾辯證統一理論”了!

如果我在短暫而寶貴的教學生涯中解決完了這三個問題的話,我覺得我夠格了,現在我會努力再努力的!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2

我們學校爲每位教師準備了《致青年教師》,讓我們利用業餘時間好好閱讀。書中寫了很多教育教學的常識,作者在冷靜地辨析教育現象,把自己遇到過的很多有意思的問題和大家分享,讓這些問題引發我們對教育的關注和研究。感觸很深,我想把它與我們老師共勉。

在書的自序中看到“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的話時,有點驚喜。因爲我從事的特殊教育事業有太多的相似,也許我們教給她更多的知識,她並不掌握多少,但是面對一張張孩子們純真的面孔,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夠的,對我的職業生命負責,我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爲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雖只讀了短短几十頁吳先生的書我自己心裏就有許多感觸: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們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團結、正氣、奮進的集體,才能鞭策我們的進步;只有積極、向上、陽光的形象,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發展的機遇。我們青年,是真正要自覺起來維護這個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然而,優秀集體的全面塑造,良好集體形象的建立,絕非旦夕之間、輕描淡寫即可成就。它需要我們青年教師每個人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需要我們關注細節,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

本人對教學研究比較膚淺,有時自己的困惑能從專家的點評中得到解惑,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能闡述出不一樣的觀點,有的觀點可能和自己想法的不謀而合,有的觀點以自己的水平還達不到理解的程度,這樣在他們的點評中能得到新的東西,用以指導以後的教學。而作者的觀點讓人覺得非常有道理,“既然是來學習的,那就把心態擺擺正。讓我們來欣賞每位上課的教師吧。”“欣賞”這個詞非常喜歡,不管怎樣擺正自己的心態,能從一課中有一收穫就可以了,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固然非常好,每個人上課都有自己的.特點,我是來參觀的,是來欣賞別人的,可能這樣的心態下會淡定地對待,這樣我們會學到很多知識。 如在《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和《爲什麼你的學生缺乏氣度》中,吳老師啓發我們爲了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因爲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師胸懷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確,處在青少年期的學生最易受外界的影響和同化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會學生學會坦蕩,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壓力、調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會上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正是一些心胸狹隘、封閉的人所爲,可見,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影響我們的學生,對整個社會都是有着重要影響的!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3

在書的自序中看到“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的話時,有點驚喜。雖只讀了短短几十頁吳先生的書我自己心裏就有許多感觸: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們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團結、正氣、奮進的集體,才能鞭策我們的進步;只有積極、向上、陽光的形象,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發展的機遇。我們青年,是真正要自覺起來維護這個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然而,優秀集體的全面塑造,良好集體形象的建立,絕非旦夕之間、輕描淡寫即可成就。它需要我們青年教師每個人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需要我們關注細節,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 同時,吳老師也坦誠地揭示了現代教育中如“的確有很難教的學生”這樣的教育問題。每個人的學習過程都很長,成長的環境也不盡相同。或多或少有些體現某些獨特“個性”的學生會影響我們的日常教學,似乎這樣的學生比以前還要多一些,特別在一些非班主任的`課上,這樣的孩子表現的就愈加明顯。以前總信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就因爲這樣,我們面對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會繳盡腦汁,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是可以很快轉變他(她)的,自己是有能力的,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常常這樣爲了這一棵樹,卻放棄了一片森林,有些得不償失。吳老師的在書中多次提到、滲透的“不要急”、“慢”讓我爲此鬆了一口氣,我想“盡人事,順天意”也許可以成爲我們對待“難教的學生”的準則吧。

如在《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和《爲什麼你的學生缺乏氣度》中,吳老師啓發我們爲了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因爲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師胸懷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確,處在青少年期的學生最易受外界的影響和同化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會學生學會坦蕩,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壓力、調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會上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正是一些心胸狹隘、封閉的人所爲,可見,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影響我們的學生,對整個社會都是有着重要影響的!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4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爲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爲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國小語文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誌能夠成爲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國小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初爲教師時,爲了走好以後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閱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國小語文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啓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小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爲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爲我們想到了。同時《國小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爲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支玉恆、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5

從某種程度上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爲了很多人的共識。因此,在現實中,教育出現了不少違背發展規律,前一階段我讀了《致青年教師》,給了我很多借鑑。特別對於教育的一個特徵:慢有很深的感受。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他帶給我們的首先是教育理念上的衝擊。相對於一些急功近利的教育行爲,“教育是慢的藝術”帶給了我們更多的從容與淡定。正如吳非所言,教育是慢的藝術,需要細緻、耐心,但有時非常容易就是訓斥、強迫、禁止。當然這有教育體制的原因,但更可能是教師自身教養、對教育的責任、對孩子的愛心出了問題。的確,我們不少教師以“爲學生好”的名義,做了很多不利於學生髮展的事情,這是需要我們教師反思的。

社會現狀反映了國人的一種浮躁心態,是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這一思想也開始衝擊着我們的教育。我們搞素質教育,就一股腦的把素質教育的種種做法,比賽似的加於我們的學校,各種興趣班一擁而上,學校紛紛構建了屬於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霎時間,每個學校熱熱鬧鬧,看似精彩紛呈。有人竊喜:素質教育已在我校提前結出成果了!可是,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發現,這樣的快,只是爲素質教育穿了一件外衣而已,沒有實際的意義,是違背素質教育規律的。教育的快,還表現在片面追求升學率上。這也是一個極端。有人說,我只要升學率高了,就能遮百醜,於是乎,加班加點,搞題海戰術,讓學生沒完沒了的做作業,沒完沒了的考試,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還美其名曰: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生是承受痛苦了,但也沒發現學生得到舟啊。急速提高升學率與提高教學效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前者,是帶有明顯功利色彩的行爲,屬於拔苗助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生命既是一種強大的生命力,同時也是一種脆弱的極易損傷的作品,有時只消一句冷酷無情的話,就足以扯斷一根纖細的生命線。”是啊,教育的使命就是用耐心攙扶生命成長的一段時間,孩子的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自我確認、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過程,我們可以給予學生一時的攙扶,但我們總不能拖着孩子跑啊。

在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中,教師需要用生命去影響生命,用生命去推動生命,用生命去潤澤生命,在生命化教育的高度下,教育毫無疑問就是慢的藝術。如果教師用生命的高度來看待學生的成長,學生的學習生活就是他們生命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學習是否愉快,這其實關係到學生的生命質量。因此,讓“教育是慢的藝術”的理念成爲越來越多教師的共識,讓教師們在繁瑣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學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期待,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引領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現在的教育不缺宏大的理論,更需要的是迴歸常識,教育是慢的藝術,其實就是一種常識,需要我們去尊重。

教育是慢的智慧的藝術。教師要用心慢慢去做,這體現了對學生生命成長的尊重。教育是潤澤心靈的藝術,不能急於求成,要有足夠的期待、耐心,減少教育浮躁與功利,這是教育真正的精彩。教育應該慢下來,欣賞細水長流的美妙風光。慢下來靜靜地看,我們就會驚喜地發現,所有一切依然是美好如初,抑或是更加美好。慢教育是對中國傳統教育思想“潤物細無聲”、“大愛無痕”、“誨人不倦”、“鍥而不捨”等精髓的通俗詮釋,對我們也是一種訓誡。慢下來,我們才能從容領略教育事業的精彩;慢下來,我們才能細膩感受教育生命的神聖;慢下來,我們才能咀嚼教育生活的美好;慢下來,我們才能夠輕輕觸摸教育行走的真實!教育,就是扶着生命慢慢走!慢教育是新課程的一種態度,是教育的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教育智慧和能力!我正享受着這個“慢”的狀態,他是最自然的也是最真實的!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6

歌德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爲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我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爲他們最爲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長,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爲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爲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爲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7

跟崗學習期間,茹清平老師買了很多好書,其中有吳非老師《致青年教師》。以前看過吳非老師的《不跪着教書》,覺得不錯,所以,我又挑了吳非老師的這本《致青年教師》。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我們要有什麼樣的志趣》就讓我深在同感。說實話,我身邊也有不少吳非老師所寫的老師。他們對打麻將、打撲克、炒股票、“偷菜”感興趣。我也曾對此感到不可思議。看了吳老師的文章,我釋然了。的確,我們不可能要求別人接受自己的生活方式。志趣不同,我們只能要求自己能有較高尚的志趣,要求自己不能鬆懈。至少,我要讓學生少遇到一個只關心汽車、房子,而對讀書、甚至於教學都沒興趣的老師吧。吳非老師說得對:“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職責,更應當是我們教師自身的追求。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是一個“思想者”“學習者”“實踐者”“寫作者”。

《做個有胸襟的老師》這篇文章,讓我我更加深信: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師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好的老師,其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遠。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他的學生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爲樂園,他的學生,纔會開墾自己心靈,建造精神家園。人生中能遇上胸襟遼闊的教師,學生自然“大氣”,自然能頂天立地。爲了讓學生胸襟開闊,我能不要求自己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嗎?有不少老師過多的指責學生,說現在的學生胸襟狹窄,太過“小氣”。我們當然可以從家庭、社會找到原因,但爲什麼不反思自己:做爲一個老師,我是一個“大氣”的人嗎?我的胸襟有多寬呢?

《不是活潑,是缺乏教養》一本中,吳老師雖然只提到了一些青年教師的缺乏教養。我所想到更多。教育者的缺乏文明素養,他的學生就可能粗俗。我們的教育在硬件上並不比發達國家差(至少珠三角的城市是如此),可我們的教師的理論基礎、教育理念、文明素養方面與人家的差距是多大呢?更可怕的是,不少教育工作者不僅沒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反而將缺點看成優點,鼓勵自己的學生、子女也“活潑”。他們還將“有禮”看成是受束縛,將指責、抱怨當成是“有思想”,將上網玩遊戲當成是趕上了時代。我不知道學生——還缺乏判斷能力的孩子會被引導向何方?

回顧《不能讓學生認爲我們不認真》這篇文章,我一直深深反思我自己: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有沒有出現過不認真?吳非老師的一句話“我寧可讓學生認爲我的教學水平差,也不願意他們認爲我不認真”說到了我的心裏,我更加明白了我以後的工作該怎麼做。

《不能疏忽的教育細節》這篇文章中說道“因爲工作繁重,事務龐雜,許多教師的案頭總是堆滿了各種東西。如果擺放有序,關係不大。如果既雜且亂,學生看到了,他對自己的雜亂無章也會變得無所謂。在行爲習慣的養成上,教師常常是榜樣。看到一些教師注意辦公桌的整潔,簿本擺放整齊,私人物品和辦公用品位置安排恰當,學生對他們的教學自然會多一分信任感。”我想到了我自己,有很多時候也會因爲各種原因,我忽視了教育中的細節問題,真是倍感羞愧。校園裏有些事,在教育圈外的人看來,似乎微不足道,也很少有人去關注,但對教育者來說,如果不關注細節的作用,很難爲人師表。在和老校友的接觸中,我發現他們能記住當年學習生活中許多有意思的細節,教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過他們,如影隨形半個世紀,還會通過他們傳到更遠的年代。

教學,特別是語文學科的教學要承擔起更多的教育功能,決不僅僅是爲了考試,而是爲了學生終生的發展,這一點應該不會有什麼不同看法。遺憾的是,我們當老師卻常常將此掛在嘴邊,卻不能落實於行動。

學生在青少年時代讀什麼書,思考什麼樣的問題,將決定其一生的精神高度。語文教學要讓學生追求更高尚的人生理想,有更大的人生格局,需要他們自身的努力,更需要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的辛勤付出。

讓我們始終記住:我們是教師,我們對學生、對孩子有更多、更大的責任……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8

對於成長於文化斷層年代的我們,胡適先生似乎只是歷史的一個符號,他曾經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等,由於種.種原因,難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對於他的瞭解多來自片段性的軼事或宏大感受。近日於南圖覓得一本《胡適的聲音》,雖然只是一冊不同時期的演講集,但也足以窺見胡先生博大精深學養的滄海一粟。

“寧鳴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適的聲音》一書的卷首語,這是胡先生一生主張並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來,不論在什麼語境下先生都會是一個“大右派”。作爲一個有深厚舊學背景,在完善的西學教育中成長起來的學者,胡先生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是真正學貫中西的大家。他的文字曉暢明白,樸實自然,沒有精英意識,即使現在閱讀也有極強親近感,很符合他倡導的白話文應該是“活”的文字。

書中涉獵的領域和年代跨度很大,從“五四”時期到五十年代,幾乎收錄了胡先生一生中不同時期的各種演講內容,讓我們看到胡先生歷經學者到官員(駐美大使)直至“中央研究院”院長等不同角色轉化中爲人,治學的態度,可以充分體現他畢生倡言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言必有證”的治學方法以及"認真的作事,嚴肅的作人"的爲人之道。

對書中感觸頗深的是一篇對“五四”事件的回顧演講稿,具體而詳盡的過程描述讓我們身臨其境。一方面,他承認“經過了這次轟動全國青年的大解放,方纔有中山先生所讚歎的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另一方面,他堅持說,五四運動“實是這整個文化運動中的一項歷史性的政治干擾。它把一個文化運動轉變成一個政治”。他明確表達了:對抗爭政府的同情和對運動方式的拒斥。胡先生作爲獨立知識分子,一貫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寧鳴而生”。

另一篇極具特色的演講稿是關於中國禪宗的發展史,從中國哲學史的角度系統講述了佛教在中國成長髮展的過程。胡先生關於禪宗發展史的研究考證翔實,表述客觀風趣。胡先生本人沒有宗教信仰,他的佛教研究完全從學問的視野進入。胡先生的禪宗研究源於他編著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到他離世只完成《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禪宗史是研究的不足之處,他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的彌補。胡先生對禪宗史下過很多功夫,頗有心得,在研究的基礎上專門爲影響很大,成爲一代宗師卻不識字的六祖慧能的弟子,作了一部《神會和尚傳》;晚年,又花很多時間去考證《虛雲和尚年譜》。雖然禪宗史只是胡先生治學一隅,但嚴謹的態度足以描述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他的研究甚至曾引發日本禪宗學者鈴木大拙與他的一翻論戰。胡先生對於禪宗史的研究體現了他在治學中的“不默而死”。

多看看胡先生的研究,會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感受到他作爲獨立知識分子,用獨立、理性、責任、正見、負責的言論來發表個人思考的行爲特點。

如何深入的探尋與認同自己的文化,如何以獨立知識分子的思維來“寧鳴而生、不默而死”,是我們需要一生探尋的問題。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9

最近,有幸拜讀了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一書。以往,總是覺得這種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太深奧,看得很累但收穫甚少。可是,翻開《致青年教師》一書,會發現它的目錄很新穎,都是一些拉家常的話,不禁讓我有興趣繼續深入閱讀。於是,一個個真實的.案例浮現在眼前,這些案例都是曾經或者現在正發生在我身邊的。

捧着這本書,就好似在與一位資深的老教師促膝而談,讓我一下子就把整本書看完了,吳非老師主要通過“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這六個方面,結合自己的切身經歷,闡述了青年教師應該具備的理想和素養。我邊讀邊對照自己的教育過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發現和吳老師還是有很大的距離。吳老師提出的觀點,展示的事例,讓我牢牢記住在心間。

讀了《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高一時候的語文老師。他是一名大學剛剛畢業、長相陽光、性格溫柔的男老師,他從不向同學們發脾氣,即便大家認爲他“好欺負”,在他課上行爲放肆:有人吃東西,有人睡覺,有人換座位,有人坐地上聽課……老師也從來不發脾氣,只是默默嘆氣。直到有一天,老師終於爆發了,他居然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流淚了,我們都震驚了,一位男老師居然會對着學生流淚。老師說,他把對我們的放縱當成了放鬆,對我們很無奈。那天老師倒出了他的所想所思,後來我們的語文課堂煥然一新,再也不是從前的雜亂無章。這件事至今讓我記憶猶新,這不正是吳老師所說的:不要在學生面前掩飾自己的情感,不要擔心在學生面前流淚,如果這一切有利於他們人性的甦醒。倘若你竭力掩飾,有可能會被學生誤認作是冷漠,也有可能會讓敏感的學生也去學習剋制和忍耐。把你的愛,你的悲傷和失望,甚至你的恨,都真實地袒露在學生面前吧!

作爲老師,我們還應該珍視自己的專業。在我的身邊,很多老師都很珍視自己的專業,他們從自己的學科中獲得教學的樂趣,也獲得生活的樂趣。因爲教師這份職業可以讓你的成就感得到充分的滿足。一個連自己的專業都不愛的教師是不可能成爲優秀的教師。優秀的教師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裏。他的“亮度”在於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髮光,一直照耀學生前面的道路。我們想要當這盞不滅的燈,就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

過去,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我們教師就要有一桶水。如果這是一桶幾十年不變的水,那必將是一桶死水。要讓學生得到一杯水,那必須是一桶常流常新的水。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使命與職責就是教書育人。“爲人師表,行爲示範”,加入教師這一行業後,就需力求用一個教師的標準來規範自己。近來,學校舉行教師禮儀講座,組織教師學習金正昆教授主講的禮儀,使我對教師禮儀有了新的認識。

在這個急功近利、物慾橫流的社會,只有學校這片天空純淨。在學生的眼中,教師不同於社會的一般人,教師應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們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學生把禮儀規範、道德高尚的老師作爲學習的榜樣。他們常把師德高尚的老師作爲自己的榜樣,有的學生甚至還模仿老師的爲人態度、情趣愛好、行爲舉止、音容笑貌等。

在教學中,我認識這樣一個語文教師,上課風趣,爲人正直,深得學生的喜愛。一段時間後,我們在進行學生作業展覽時,發現他的學生的字體筆跡竟和這位老師相仿。這一點讓我很震驚,原來老師的行爲會對學生會產生這樣大的影響。可以說,教師專業素質重要,道德素養更是不可忽視。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既要言傳,又要身教。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爲人師表。首先就要強調教師的自省自律,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求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要爲學生做出表率。作爲一位語文教師,我覺得上課時用清晰條理的板書、正楷剛勁的粉筆字是必要的。所以上課時,我總是很認真的去做好這個“表面”工作,一筆一畫的寫,並且告訴學生,“寫好方塊字,培養正直品格。”

“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教師要從生活小節入手,從小事做起,從嚴要求自己,才能做到爲人師表。學校本學期要求每一個學生身穿校服進入校園,可以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身份學生,是來求知的;也可以保證學生的安全,防止閒雜人員進校。對於這一舉措,學生並不明白,所以我上課也穿工作服,並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對於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着裝要求,這是我們應該做到的。再說這新廣播體操的學習,我不知道學生在體育課上是否學得認真,但當我們教師站在學生後排,跟着學生一招一勢做時,學生們做得是很認真的。我想,正是在這小事中,我們教師對自己嚴格自律,學生也會培養良好的習慣。

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也應該成爲求知的榜樣。教師不能滿足於先學於學生,而且要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隨着形勢的發展,高科技突飛猛進,讓人感覺到一停止學習,就會落伍。當今的時代,人們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獲得生存的社會位置。教師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種勤奮學習的能力,還要把這種學習能力無私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今年開學初,我將所教的班級進行分組教學,並要求每個小組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同時要求班級幹部給我制定一個學習計劃,並請班幹部監督。每天早晨,當我進教室時,我就大聲讀學生給我的作業(學生要檢查的,可不是鬧着玩的);學生也大聲背誦讀我給他們的任務。這樣,在我和學生之間,就形成了互督促互進步的學習氛圍。我相信,我會用我的求知熱情去帶動學生進步的。

有人說教師這個職業神聖而偉大,我想說它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所有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士一生爲之奮鬥的目標,併爲之不斷地竭力追求。讓我們撐起的這片教育天空愈加湛藍,愈加純淨吧。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在業餘時間讀了吳非老師寫的《致青年教師》一書,感覺受益匪淺!邊讀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爲,覺得自己缺少的,是那份久違的教育理想。

吳非老師一是位行走的智者,一位語無驚人死不休的思想戰士。他爲迷茫的教育者們,自我反思卻無所適從的年青人指明方向。在他的一篇篇指點迷津之後,我看到自己身上匱乏的東西,是啊,讀書時的教育理想,有多久沒有去觸碰它,真是久違了!

一遍遍想在教室裏的自己,想在課堂上的自己,想在校園裏的每分鐘。是缺少激情的日子,很少有事讓自己全付精力去應對。

回想自己少年時,還是頗有幾分壯志豪情,一部電影就能讓自己激動不已,看來,自己要時刻提醒自己,我的身份是一名教師啊!於是,有翻出那曾讓自己激情的歲月印記。我用一本書——《致青年教師》,兩部電影——《危險遊戲》《放牛班的春天》,來喚醒自己。

先與我來到這部電影《危險遊戲》中。這是個教育挽救心靈的故事。露安,從海軍陸戰隊退役的青年教師,懷着一個教育理想,來到高中教書。不料,她教的是一羣桀驁不馴的放牛班學生。當她遇到這班“無藥可救”的學生時,她無奈的嘆息。但是,這位初爲人師的率性女人,卻不按常理出牌,倔強的用自己的愛,感化了這班原本處在社會邊緣、喪失對未來信心的人,孩子們信任她,依賴她,把她視爲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感動之餘,讓我想起另一部著名的師生情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我對《放牛班的春天》有更深的情感,因爲唯美的畫面、真摯的感情,和純美如天簌般音樂。

兩部影片中,教育者面對的,都是一羣被定性的壞孩子,他們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覺得外部世界鄙視、甚至在仇恨他們。而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無力改變現狀,於是,用最偏激的行爲來回應世界。他們嘗試破壞、戲弄老師,但這些行爲,正是他們內心脆弱的表現。只有最具有愛心的人,才能感覺到。有愛的人,比平常人多一份慧質,敏感的看到孩子們渴求關懷與愛的強烈願望。只有用大慈的心給他們最真摯的幫助,用點滴細節給孩子暗示:“我喜歡你們,我愛你們!”

讓我們一步步回憶《危險遊戲》中露安老師的作法吧!感謝這樣的故事,讓我們可以懷揣教育理想,艱難前行。

當全班學生亂作一團,無人理睬這位本該是課堂權威的露安時,露安用“跆拳道”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這不按常理的有趣作法,真的很有效。是的,周圍同事看笑話般想看露安出醜,爲她這一着怪棋感到不可思議,但確實,露安成功了。課堂上,如果學生都無視教師的存在,那對教師就是最可怕的錯誤。走出這成功的一部,就象是打開學生心靈的.一個小小缺口,至少現在,學生們可以注意這位課堂的主宰了。

當露安想講授知識時,她又一次感到迷茫,孩子們聽不下去,也聽不懂。這時,露安選擇了一個切入點:“死亡”,還有那首帶有點隱喻的詩。露安真是一個聰明人,他的學生開始出入圖書館,討論老師提出的話題,讓圖書館的老師搖頭,哈哈,我們盼望的情節中出現的奇蹟,一點點在我們面前展開。

教書、育人同樣重要。露安不僅僅給學生們傳授知識,她想幫助孩子,挽救心靈。一個黑人男孩犯錯,她來到男孩的家裏,撫摸着孩子的頭,跟父母說:“他是好孩子。”我們所有觀衆都應該感到激動,因爲男孩父母的表情,就象陽光一下灑到臉上一般。之後,因爲金錢問題,露安也嘗試給他幫助,雖然自己的錢只夠每天買個麥當勞,但露安幾乎是威脅的讓男孩接受自己的幫助。

另一位黑人女孩,因爲結婚,想放棄學業,到一所可以學習家政的學校學習,從此成爲家庭婦女時,露安又帶着她的那份執着出現了。她要讓這個有才華的女孩繼續讀書。讀書,是一種夢想,是改變命運的必經之路。

這樣的幫助還有很多,以至於當露安因爲自己失誤想離開校園時,她得到了生命中最好的禮物:全班同學的強烈反對和一塊作爲挽留的巧克力,還有作爲教師的最高讚賞:我們愛你!露安感動了,此時她知道,自己已是她們的精神支柱,自己可以給孩子提供無限的安全感,她,已經不能走了。

就象《放牛班的春天》中,克萊門特離開時,收到的人生最美好的禮物一般:那滿天飛舞的紙飛機、紙飛機上的深情祝福與留戀、還有那伴隨自己離開的腳步、漸行漸遠的天籟歌聲……

作爲帶有現實主義色彩的影片,故事也展示了兩個小插曲,表達了這樣的命題:教育不是萬能的。其中,兩位黑人男孩不再回到校園,露安執着的想喚回他們時,卻遭到黑人母親的唾罵:他們讀書有什麼用?他們註定是失敗者、社會的邊緣人,無法改變命運的弱者。沒有人能挽救他們,這就是他們的命運。

另一種嘗試也是失敗的,這個故事中被打死的男孩,已經試着踏出改變命運的一步,他幾乎聽從了露安的建議,但是,當他急切想改變人生,進入校長辦公室時,他的故事永遠的結束了。僅僅是因爲沒有敲門,僅僅是因爲校長自以爲高明規則,男孩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這是不是編劇的一個隱喻,我們的社會還沒有敞開心扉,來接納這個孩子,來接納這一幫無助的放牛班。

這兩個插曲,也許都是編劇給我們的艱難思考,露安,只是一個個體的人,懷惴教育理想,卻不能真正改變別人的命運。是否這部影片也想讓更多的人走入深層的思考,我們的社會羣體,應該敞開心扉,接納與關懷這樣的孩子。

無論怎樣,我們內心深處會都被露安這樣的教師,也包括《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克萊門特這樣的教師深深感動,燃起教育的理想,改造、挽救一個個真實的靈魂!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假期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向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爲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我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立刻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爲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取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樣那麼不聽話?怎樣那麼坐不住?怎樣那麼難教?怎樣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樣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裏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爲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應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着相信自我的學生,試着控制自我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下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着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明白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就應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能夠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爲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好處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期望,他們就成爲我們的期望了。你是笑着應對自我的期望呢,還是苦着應對自我的期望呢?笑着應對期望,期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持續快樂的情緒,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這個月讀了《做最棒的老師》一書,上面舉了很多教育故事,對我的啓發很大。這本書全方位地闡述了作爲老師應有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課堂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把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爲一體。

作爲教師要注意教育的方法,當學生出現失誤或對教師不尊重時,切忌簡單,粗暴,衝動的“熱處理”,而應控制自己的言行,用愛心去感化他們,使他們主動克服錯誤。這就需要向慈母一樣將愛播進學生的心田。心理學還告訴我們:人際交往融洽、和諧是以真誠爲前提的。“以心換心”以理解爲橋樑。人與人之間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溝通。我們除了做好“嚴師”,“慈母”之外,還要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多接觸,推心置腹的和學生交談,成爲學生的“摯友”。

總之,作爲一名好教師必須以多種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做一名好老師,就應該做一個勤于思考的思想者、勇於創新的探索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老師,一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寧靜的心態腳踏實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很認真、多讀書、會反思、有韌勁。我們應該不斷實現專業自主,在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幹,使自己儘快成爲高素質的教師,不僅是有學問的人,而且是有專業追求的人;不僅是高起點的人,而且是終身學習,不斷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界。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一個老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公式。作爲一名老師,想要自我完善、不斷提升,就需要不斷反思。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總結出規律和經驗,才能不斷的改進、不斷的發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煉出精華和真理,才能不斷地修煉自己、成爲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教學反思是老師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實有效的反思活動。翻開雜誌,打開網頁,可以說每一個優秀的教師,成名的教師都有一個寫教學反思的好習慣。可以說教學反思是一個優秀教師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它一方面讓我們在教學中的正確的行爲予以肯定,不斷的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使我們自己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違背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學反思使我們拒絕平庸,使我們的教學經驗得以昇華,使我們吐故納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實際過程中,我們寫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學的不足之處,總結經驗教訓,而在發現自己的優勢,肯定一節課的亮點上花的功夫相對少了一點。同時,我們在反思時,往往寫的都是教學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的反思。所以,對於平日裏與學生接觸時的一言一行,我們都要認真地、耐心地反思,從中找到某種教育規律。再者,我們進行教學反思往往僅僅滿足於獲得教學經驗,而沒有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所以,雖然做了好多年教師,偶爾也進行過教學反思,但創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建議每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寫教育日記讓老師終身受益。”教育隨筆,不是爲了晉升職稱而炮製的論文,也不是爲了課題交差而拼湊的“成果”。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教學全紀錄,沒有居高臨下的霸氣,沒有正襟危坐的儼然,沒有煞有介事的虛假,沒有耳提面命的煩悶。只需我們抓住一天中的一個火花,可以是上課,也可以是聽課,也可以是網上,雜誌上看到後的靈感。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試着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教育是事業,而教師是職業。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擔負的卻是教育的責任。師與生之間,維繫在一起的是愛,因而愛也就成爲了教育永恆的主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從事着教育這一事業,我們應該用童心、愛心、恆心去撐起這一工作,就要努力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暑假讀了吳非老師寫的《致青年教師》一書,感覺受益匪淺!邊讀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爲,覺得自己缺少的,是那份久違的教育理想。

吳非老師一是位行走的智者,一位語無驚人死不休的思想戰士。他爲迷茫的教育者們,自我反思卻無所適從的年青人指明方向。在他的一篇篇指點迷津之後,我看到自己身上匱乏的東西,是啊,讀書時的教育理想,有多久沒有去觸碰它,真是久違了!

一遍遍想在教室裏的自己,想在課堂上的自己,想在校園裏的每分鐘。是缺少激情的日子,很少有事讓自己全付精力去應對。

回想自己少年時,還是頗有幾分壯志豪情,一部電影就能讓自己激動不已,看來,自己要時刻提醒自己,我的身份是一名教師啊!於是,有翻出那曾讓自己激情的歲月印記。我用一本書《致青年教師》,兩部電影《危險遊戲》《放牛班的春天》,來喚醒自己。

先與我來到這部電影《危險遊戲》中。這是個教育挽救心靈的故事。露安,從海軍陸戰隊退役的青年教師,懷着一個教育理想,來到高中教書。不料,她教的是一羣桀驁不馴的放牛班學生。當她遇到這班“無藥可救”的學生時,她無奈的嘆息。但是,這位初爲人師的率性女人,卻不按常理出牌,倔強的用自己的愛,感化了這班原本處在社會邊緣、喪失對未來信心的人,孩子們信任她,依賴她,把她視爲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感動之餘,讓我想起另一部著名的師生情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我對《放牛班的春天》有更深的情感,因爲唯美的畫面、真摯的感情,和純美如天簌般音樂。

兩部影片中,教育者面對的,都是一羣被定性的壞孩子,他們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覺得外部世界鄙視、甚至在仇恨他們。而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無力改變現狀,於是,用最偏激的行爲來回應世界。他們嘗試破壞、戲弄老師,但這些行爲,正是他們內心脆弱的表現。只有最具有愛心的人,才能感覺到。有愛的人,比平常人多一份慧質,敏感的看到孩子們渴求關懷與愛的強烈願望。只有用大慈的心給他們最真摯的幫助,用點滴細節給孩子暗示:“我喜歡你們,我愛你們!”

讓我們一步步回憶《危險遊戲》中露安老師的作法吧!感謝這樣的故事,讓我們可以懷揣教育理想,艱難前行。

當全班學生亂作一團,無人理睬這位本該是課堂權威的露安時,露安用“跆拳道”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這不按常理的有趣作法,真的很有效。是的,周圍同事看笑話般想看露安出醜,爲她這一着怪棋感到不可思議,但確實,露安成功了。課堂上,如果學生都無視教師的存在,那對教師就是最可怕的錯誤。

走出這成功的一部,就象是打開學生心靈的一個小小缺口,至少現在,學生們可以注意這位課堂的主宰了。

當露安想講授知識時,她又一次感到迷茫,孩子們聽不下去,也聽不懂。這時,露安選擇了一個切入點:“死亡”,還有那首帶有點隱喻的詩。露安真是一個聰明人,他的學生開始出入圖書館,討論老師提出的話題,讓圖書館的老師搖頭,哈哈,我們盼望的情節中出現的奇蹟,一點點在我們面前展開。

教書、育人同樣重要。露安不僅僅給學生們傳授知識,她想幫助孩子,挽救心靈。一個黑人男孩犯錯,她來到男孩的家裏,撫摸着孩子的頭,跟父母說:“他是好孩子。”我們所有觀衆都應該感到激動,因爲男孩父母的表情,就象陽光一下灑到臉上一般。之後,因爲金錢問題,露安也嘗試給他幫助,雖然自己的錢只夠每天買個麥當勞,但露安幾乎是威脅的讓男孩接受自己的幫助。

另一位黑人女孩,因爲結婚,想放棄學業,到一所可以學習家政的學校學習,從此成爲家庭婦女時,露安又帶着她的那份執着出現了。她要讓這個有才華的女孩繼續讀書。讀書,是一種夢想,是改變命運的必經之路。

這樣的幫助還有很多,以至於當露安因爲自己失誤想離開校園時,她得到了生命中最好的禮物:全班同學的強烈反對和一塊作爲挽留的巧克力,還有作爲教師的最高讚賞:我們愛你!露安感動了,此時她知道,自己已是她們的精神支柱,自己可以給孩子提供無限的安全感,她,已經不能走了。

就象《放牛班的春天》中,克萊門特離開時,收到的人生最美好的禮物一般:那滿天飛舞的紙飛機、紙飛機上的深情祝福與留戀、還有那伴隨自己離開的腳步、漸行漸遠的天籟歌聲作爲帶有現實主義色彩的影片,故事也展示了兩個小插曲,表達了這樣的命題:教育不是萬能的。其中,兩位黑人男孩不再回到校園,露安執着的想喚回他們時,卻遭到黑人母親的唾罵:他們讀書有什麼用?他們註定是失敗者、社會的邊緣人,無法改變命運的弱者。沒有人能挽救他們,這就是他們的命運。

另一種嘗試也是失敗的,這個故事中被打死的男孩,已經試着踏出改變命運的一步,他幾乎聽從了露安的建議,但是,當他急切想改變人生,進入校長辦公室時,他的故事永遠的結束了。僅僅是因爲沒有敲門,僅僅是因爲校長自以爲高明規則,男孩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這是不是編劇的一個隱喻,我們的社會還沒有敞開心扉,來接納這個孩子,來接納這一幫無助的放牛班。

這兩個插曲,也許都是編劇給我們的艱難思考,露安,只是一個個體的人,懷惴教育理想,卻不能真正改變別人的命運。是否這部影片也想讓更多的人走入深層的思考,我們的社會羣體,應該敞開心扉,接納與關懷這樣的孩子。

無論怎樣,我們內心深處會都被露安這樣的教師,也包括《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克萊門特這樣的教師深深感動,燃起教育的理想,改造、挽救一個個真實的靈魂!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如在《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和《爲什麼你的學生缺乏氣度》中,吳老師啓發我們爲了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因爲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師胸懷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確,處在青少年期的學生最易受外界的影響和同化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會學生學會坦蕩,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壓力、調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會上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正是一些心胸狹隘、封閉的人所爲,可見,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影響我們的學生,對整個社會都是有着重要影響的!

教師要對自己的職業生命負責,對我的觸動很大。聯想到現在許多老師沒有把教育當成事業,對教學沒有理想,沒有追求,把完成任務當成目標,工作就是爲了掙份兒工資,於是乎,工作處於被動狀態,領導推一推,他就動一動,教學沒有激情,更沒有幸福感,這樣的教師教出的學生又會怎樣呢?教師對自己的職業生命負責,吳非先生說的多好啊,對自己的職業生命負責,就要對得起自己,對教師這一職業多一份熱愛,追求一種做教師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於創新,上出一節節精彩的課,讓學生徜徉於課堂的幸福中,同時自己也因精彩課堂而新鮮着、幸福着!

青年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昨天終於讀完了《致青年教師》一書,這本書寫的非常好,它爲我們青年教師打開了一扇通向真理的窗戶。我邊讀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爲,真是受益匪淺!書中吳非老師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實的語言引領我感悟如何才能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讀吳非老師的文字,我懂得了要做一個成熟、理性的教師是不能只靠教齡的累計、豐富的經驗和資歷的。

我懂得了“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職責,更應當是我們教師自身的追求。

我懂得了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是一個“思想者”“學習者”“實踐者”“寫作者”。

我懂得了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裏。我還知道了教師的心中沒有陽光,學生的心靈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陰暗。

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形象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後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讀完這些用心靈澆注的文字,彷彿和智者經歷了徹夜的長談,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個境界。

懷揣夢想和激情,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在近兩年的實際教學中,我認識到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完美的,要想對職業生命負責,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爲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教育是一份美麗的事業,她呼喚人的理性追求,呼喚建立美麗的人格。樸實的工作態度和發自內心的話語,就像把一粒種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潛心耕耘,就會開出智慧之花。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業,教育要培養理想。高貴與卑微的距離也許只有一步,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嚴。試着在心裏裝下學生的心,有些事,儘早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明確的態度,從小培養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識。作爲青年教師,要自覺維護教師的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教育無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優秀的教師站在學生面前,無需講話,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他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氣質和未來。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煉的是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之於“青年教師”,“青年”說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教師”說明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說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而且每時每刻都要意識到這一點:自己教育教學業務的錘鍊,不只是爲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學校爲青年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教藝精湛的師傅,團結友好的團隊。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吳非老師的文字,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教育。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