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巡迴報告會心得體會(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8W

師德巡迴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1

5月19日,我有幸觀看綿陽市師德師風先進事蹟報告會光碟。光碟裏的報告會先後由安縣千佛國小教師薛靈芝、鹽亭文同國小趙虹霓老師、江油市雙河國中黃豔老師、綿陽市普明中學趙琰老師、綿陽市南山中學陳麟老師、平武縣赤水國小王鳳老師、三臺縣協和國小李麗君老師、以及北川縣西苑中學李麗老師作了報告。老師的報告中有的講述了自己及家人面對大災大難依然心繫學生,不懼艱險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有的講述了自身在經歷了兩次癌症手後,依然樂觀面對生活,堅持在教學一線;有的講述了全心全意照顧留守兒童的先進事蹟等等,講得很感人,讓我受益匪淺。

師德巡迴報告會心得體會(通用5篇)

一、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二、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

對於我們國小教師來說,具備愛心,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特殊學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孩子要有耐心,對孩子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並且多加鼓勵,樹立孩子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着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四、以身作則、做好表率。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爲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爲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當然,在教育教學中,本人也存在一些缺點和錯誤,如偶爾對孩子不夠耐心,對孩子發火、知識點認真落實不夠等,通過這次師德師風的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我的缺點和錯誤,爭取在以後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努力改進和改正,爲成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而努力奮鬥 。

師德巡迴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2

九月,我在洮南市教育局組織的師德師風先進事蹟報告會上,聆聽了幾位教師的事蹟報告。幾名師德標兵用自己精彩的報告展示着教師的人格魅力,通過自己親身經歷的教學經驗和教學中的小故事,現身說法,爲我們上了生動的一節課。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在他們的身上得到詮釋。幾位師德標兵典型的故事,平凡中見偉大,簡樸中見真情,體現了他們對教育、對生活、對學生的摯愛,折射出他們高尚的師德。聽了師德標兵們精彩的報告,感動之餘,感觸頗多。結合自己的工作環境,我覺得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水平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師德學習,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學校有衆多的制度措施,但我認爲,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是關鍵。作爲一名教師,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有學術上的影響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師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受益終生的。此次演講報告團成員之一陳志平老師就對師德師風作了很好的詮釋。

二、關愛每位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

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要想當一名好教師,首先要有愛心,不關愛學生的教師,決不是好教師,學生們也決不會喜歡的。關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是艱辛的。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此次報告團成員白城市文化國小優秀教師單晶教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之舉可以說爲我們廣大教師做出了榜樣!

三、身爲教師,我們不能把教書育人降低到只傳授知識的層面上。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通過學習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從教素質。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學生,以真誠的愛心去溫暖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學生的美好心靈,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真正成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今後,我們要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時刻謹記:孩子的眼睛就像攝象機,耳朵就像錄音機,他們會把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記在心裏。教師要做學生的榜樣,要做給學生看,而不是說給學生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每一個學生。

師德巡迴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3

月14日下午,我校全體教師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師德師風先進事蹟報告會。在青板中心國小舉行報告會上,三位全縣師德標兵或結合自己的工作或結合學校工作闡述了取得成績以及家長的讚譽。三名師德標兵用自己精彩的報告展示着教師的人格魅力,通過自己親身經歷的教學經驗和教學中的小故事,現身說法,爲我們上了生動的一節課。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在他們的身上得到詮釋。三位師德標兵典型的故事,平凡中見偉大,簡樸中見真情,體現了他們對教育、對生活、對學生的摯愛,折射出他們高尚的師德。聽了師德標兵們精彩的報告,感動之餘,感觸頗多。通過學習,我校衆多教師對師德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體會。結合自己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我校教師覺得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水平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師德學習,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學校有衆多的制度措施,但我認爲,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是關鍵。作爲一名教師,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有學術上的影響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師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受益終生的。此次演講報告團成員之一趙勇老師就對師德師風作了很好的詮釋。

二、關愛每位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陶行知先生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想當一名好教師,首先要有愛心,不關愛學生的教師,決不是好教師,學生們也決不會喜歡的。關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是艱辛的。我們曾爲學生不學習而大動肝火;曾爲家長不重視學生的教育而傷透腦筋。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此次報告團成員縣一中優秀教師王庭勝教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之舉可以說爲我們廣大教師做出了榜樣!

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做一個學生喜愛的老師,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學生鬧矛盾,我們要給予合理的處理;學生犯了錯誤,我們要耐心地進行教育,使學生真正認識到錯誤並及時改正。平時我們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瞭解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關心學生;對程度、水平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別是差生,給予更多的關心,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盡最大的努力使他們健康成長。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用行動詮釋師德的真正內涵。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用實際行動向優秀教師學習,要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做學生的榜樣,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每一個學生,做一名有愛心、有責任感、無私奉獻精神的教師。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三、身爲教師,我們不能把教書育人降低到只傳授知識的層面上。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通過學習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從教素質。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學生,以真誠的愛心去溫暖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學生的美好心靈,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真正成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今後,我們要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時刻謹記:孩子的眼睛就像攝象機,耳朵就像錄音機,他們會把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記在心裏。教師要做學生的榜樣,要做給學生看,而不是說給學生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育每一個學生。

師德巡迴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4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切實實施民法典”專題學習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強對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論研究,儘快構建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爲有效實施民法典,發展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論支撐。”這是中國步入民法典時代總書記給我們民法理論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民法學人任重道遠。我們有充分的信心與魄力構建起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民法話語體系與理論體系。我有三點建議:一是民法研究會可以考慮編寫一部規範的民法術語辭典,以便統一學界和業界的基本話語體系,今後不必爲了某些基本概念的歧義而發生不必要的爭議。二是在借鑑傳統大陸法系民法解釋學等經驗的基礎上,更多的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訓詁與解釋方法來闡釋中國民法典。三是要更加註重積累提煉中國法律實踐經驗,在保持民法典穩定性基礎上,使之永遠保有生機與活力。

師德巡迴報告會心得體會 篇5

6月16日,《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充分認識頒佈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文章從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等多個方面詳細闡釋了頒佈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的重要性。民法典迴應了人民的期待,充滿了以人民爲中心的底色,習近平總書記這篇民法典“講義”,更是飽含人民情懷。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領會、宣傳,讓民法典的規章與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融入日常生活。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從《法經》問世,到《唐律疏議》出臺,歷史表明,法之盛衰關乎政之治亂,良法向來是治國之重器、善治之前提。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都高度重視民事法律制定實施,4次啓動制定和編纂民法典相關工作,但由於條件所限沒有完成。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順應實踐發展要求和人民羣衆期待,把編纂民法典擺上重要日程,通過5年艱苦細緻的工作,完成了民法典編纂這一重大立法任務,爲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強大法治保障。民法典有着鮮明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實現了幾代人的夙願,既是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更爲維護人民權益織密防護網。民法典姓“民”,所涉及的領域貫穿每位公民的一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民法典實施得好,人民羣衆權益就會得到法律保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就會更加有序,社會就會更加和諧”。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針對疫情期間家長隔離在外、孩子在家無人照料等緊急情況,民法典進一步完善監護制度,爲孩子們提供更多保障;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怎麼辦?違反規定飼養動物、侵佔通道等引發的糾紛,相關方如何擔責……經濟社會在不斷髮展,生活方式在不斷變化,社會關係在不斷調整,調節社會關係的民法也需要與時俱進。民法典以人民爲中心,迴應社會關切,對接人民的法治需求,把人民羣衆的所思、所盼、所急,實實在在地寫進了法律條文中,從法治層面推動解決痛點難點問題,這部鐫刻人民權利的“寶典”,有力度、有溫度。有關部門要加強民事立法相關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適應技術發展進步新需要,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推動民法典不斷完善和發展”。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民法典共1260條,全文逾10萬字,大到產權制度,小到婚姻家庭,無不爲人民而書寫。而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常抓不懈。民法典誕生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過程,10次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建議,因此,民法典的實施也要始終到羣衆中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羣衆身邊、走進羣衆心裏。”各級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通過專題講座、普法進社區、普法趕大集、在線答題等多種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引導羣衆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繪就全面依法治國的嶄新畫卷,推動“中國之治”進入更高境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