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寒假家訪心得感悟(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7W

教師寒假家訪心得感悟 篇1

俗話說“溝通是架起友誼的橋樑”。家訪即是一種溝通,是孩子、家長、教師三者之間面對面的一次坦誠的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師、家長和教師、孩子和家長心靈和諧的橋樑。作爲一名教師,深知家訪的意義;而作爲一名新教師,更清楚家訪的必要性。這次活動猶如及時雨一般,既滋潤了孩子和家長,又對教師今後的教學工作提供了莫大的幫助。

教師寒假家訪心得感悟(精選5篇)

此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現將其總結如下:

一、讓教師全面的瞭解孩子,與家長達成共識。

1、通過與家長的交談,我發現孩子是大人的影子。不僅是相貌上的相似,還有性格、言行上的相仿。家長說話靦腆,孩子就不善表達;家長缺乏自信,孩子就底氣不足;家長侃侃而談,孩子就活潑不拘束。家長不愧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第一任老師的教育現狀令人堪憂。

2、通過家訪我們能看見一個孩子完全不一樣的一面,能更全面的瞭解他,使教師能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對症下藥,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每個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而教師又何嘗不是呢?所有的孩子都是教師的子女,我們和天下父母有着一樣的願望。在家訪中,家長說得最多的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親人看待,我雖還未爲人母,卻也深深懂得天下父母心。

二、通過此次家訪,我們可以近距離了解學生在家表現,日常行爲,學習環境,學習習慣,家長的家庭教育,等等;我們也能更好地提醒家長;家長也能瞭解到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瞭解學校的教育方針,學校的常規,這樣家長能更有效地配合學校做好工作。

三、此次家訪給我的體會是拉近了我們與學生、家長的距離,加強了溝通,增加了相互間的瞭解。同時我也覺得家訪要做到真誠,要真正地是爲了學生,要和家長共同把孩子教育好,而不是純粹地向家長述說孩子的不是或是把學生的一些問題拋給家長。應該是與家長共同想辦法,一起教育好孩子。這樣,不僅能贏得學生對你的好感尊敬,而且也有利於我們今後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爲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麼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四、這次家訪讓我明白,細緻入微地瞭解一個學生對教育有多重要,孩子的心靈是稚嫩的,是需要細心呵護與真誠關注的。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讓我們從繁忙的工作中擡起頭,多留一點時間陪陪孩子,關注孩子,及時感受孩子的哪怕是一點點進步與成功,千萬不要因爲無意的漠然,傷了一顆期盼的心。

教師寒假家訪心得感悟 篇2

我利用休息時間,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同時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的自豪。

學生袁倩晗的家長對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給他們簡要介紹了當前教育的理念與發展,彙報了我們學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們班級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面對面促膝暢談,家長對我們教育人給予了高度評價與鼓勵。我對班級容量也很大,有的活動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請家長諒解,對於我們學校的發展、班級建設有什麼建議的可以儘管提出來。”袁倩晗的家長說:“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我們的孩子放在你們學校班級,就是放心,你們這是在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我們家長一定大力支持學校的工作。”

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接待的非常熱情,他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着自己。學生程子豪說:“老師,您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學生,在家裏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後的表現。”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學生見到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她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鬆和諧的閒聊中,孩子越說越高興,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統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瞭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最後,他們一家人依依不捨地把我們送出大門口,並希望老師經常到家。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爲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爲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說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唸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爲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爲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着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教師寒假家訪心得感悟 篇3

俗話說“情感是教育的橋樑”,現在的聯繫方式很多,諸如電話、手機、互聯網等,爲什麼要跟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呢?可是當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訪之路時,我才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裏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

xx月xx日下午放了學,我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同時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爲一名教師的自豪。

學生袁清華的家長對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給他們簡要介紹了當前教育的理念與發展,彙報了我們學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們班級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面對面促膝暢談,家長對我們教育人給予了高度評價與鼓勵,最後我說到:“我們國小辦得紅紅火火,學校大門要擠破,班級容量也很大,我們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請家長諒解,對於我們學校的發展、班級建設有什麼建議的可以儘管提出來。”袁清華的家長說:“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我們的孩子放在你們學校,就是放心,你們這是在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我們家長一定大力支持學校的工作。”

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接待的非常熱情,他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着自己。學生何芳說:“老師,您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學生,在家裏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後的表現。”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學生李小如見到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她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鬆和諧的閒聊中,孩子越說越高興,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統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瞭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最後,他們一家人依依不捨地把我們送出大門口,並希望老師經常到家。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爲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爲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說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唸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爲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爲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着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教師寒假家訪心得感悟 篇4

作爲一名教師,深知家訪的意義;而作爲一名新型的教師,更清楚家訪的必要性。這次活動猶如及時雨一般,即滋潤了孩子和家長,又對教師今後的教學工作提供了莫大的幫助。俗話說“溝通是架起友誼的橋樑”。家訪即是一種溝通,是孩子、家長、教師三者之間面對面的一次坦誠的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師、家長和教師、孩子和家長心靈和諧的橋樑。通過家訪,既傳達了國家相關的教育方針政策,也瞭解了家長對孩子所給予的厚望以及對國家教育的支持和期望,同時,也讓孩子明白自己肩負的職責和重任,爲孩子以後的成長之路點亮了一盞方向燈。

通過此次活動,讓我受益匪淺,現將其總結如下:

一,教師能夠更好地進一步地全面瞭解學生,與家長達成共識。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家長和孩子還是非常信任老師的,特別是在這樣比較偏僻的鄉村,村民都是非常的純樸善良,通過與他們的交談,我們能看見一個孩子完全不一樣的一面,能更全面的瞭解他,使教師能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對症下藥,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比如我班上的一個女生特別地內向,不愛與其他同學交流,上課老是走神,成績偏差,作業也不能夠按時完成,總的來說,讓我非常地頭疼。通過訪問才知道她父母已經離異了,她隨父親生活。她是個需要關愛的孩子,她平時表現出來的所有的一切,是一種嚴重缺乏安全感的體現。知道這種情況後我就轉變了方針,不再對她的種種行爲嚴厲的指責,而是耐心的引導,對她也更加的關心,她的表現也有了很大的轉變,笑容也多了起來。我相信,她將來一定會有所建樹。通過交談,我知道了很多孩子的優缺點,這爲我以後的教學工作開啓了一扇窗。

每個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而教師又何嘗不是呢?所有的孩子都是教師的子女,他們和天下父母有着一樣的願望。在家訪中,家長說得最多的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親人看待,我身爲教師,同時也是一位母親,所以能夠深深懂得天下父母心。

二,調解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身在偏遠的鄉村,很多家長不識字,思想意識也比較落後。很多家長在孩子不聽話的情況下,採用“棍棒伺候”。但現在的孩子思想獨立,靠武力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所以在此次訪問中,我給家長做了思想上的工作,讓他們明白了讓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點在於讓孩子明是非,知道上進,全面發展,從而調節了家長和孩子間的矛盾。

三,促進了師生關係的和諧發展。現在的孩子猶如當年的那個你,對老師的某種行爲(罰抄作業,罰搞勞動等)氣憤至極,只是當年的你成爲了現在的教師。在此次訪談中,我特意問了那些被我責怪過的學生,在某一刻有沒有特恨我,他們都羞澀的地笑了,接着說現在都不恨我了。我說爲什麼呢,他們基本上都說是因爲認識到自己的調皮搗蛋了。

通過家訪我深刻體會到:首先,無論怎樣的一個孩子,他的成長都離不開“愛”,這種愛既要來自家庭,也要來自於教師。其次,作爲社會應該大力宣傳教育的力量,讓社會深刻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更讓每一個人知道上學是有用的。

教師寒假家訪心得感悟 篇5

小組合作討論式是衆多教學形式中的一種,體現的是“主動學習,善於合作,樂於探究”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最大優勢在於把學生的學習過程轉變成發現、研究的活動過程,使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達到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的效果。

記得在剛過去的這次期末考試,學生拿到試卷後表情有的欣喜,有的皺起了眉,有的在自言自語:“這道怎麼會錯呢?”我默默地看着他們。與以往分析試卷不一樣,我沒有講基礎部分和課內閱讀,取而代之請大家再讀課外閱讀《無聲的音符》,並在小組討論說說各自的感受,然後再來交流。

大家用不解的眼神看着我,然後不情願地低下了頭。過了五分鐘,我請小組派代表學生談感受。靦腆的肖繆站起來先是沉默,然後擠出一句:“文章中的父親很愛自己的女兒。”好動的陸雨龍接着說:“這個父親很窮,他只好給女兒買玩具小提琴。”對於他的回答我順勢一推:“從哪裏還可以看出這個家庭的不富裕?”“他妻子生病了,要用錢治病,而且已經把他們結婚時的金項鍊給換了假的,沒有錢買真的小提琴。”其他同學也點頭肯定了他的回答。“我來補充,小姑娘很懂事,她等別人空下來借琴練。”

“小姑娘的懂事還表現在最後幫爸爸解圍。”大家的發言越來越積極,而且很全面,對內容瞭解也透徹,但我還是不夠滿意:“能不能想得深點?”話一出,換來的是沉默一片,我心想:這個班啊,太沉悶!我掃射了下面,最近進步神速的石靜怡半舉着手欲言又止,鼓勵了一番終於站起來:“我覺得這是個幸福的家庭,即使媽媽生病,女兒沒有真的小提琴,爸爸也沒有錢,要是我,也願意生活在這樣一個溫暖的家庭。”我心裏爲她的勇敢而感到高興,她能另闢西徑去想問題,她的感受也深刻多了。“我覺得這個父親是個盡職的父親,對這個家庭負起了應有的責任,但看了後我覺得有點悲傷。”班上的才女湯曉蕾語出驚人,其他人的眼神“唰”地看着她。

不知不覺,大家對這篇《無聲的音符》談得很多很多,大家能把感受說出來,讓更多的同學引起共鳴。而在言語中間,無時不在透露自己的情感,這就說明學生已從內心深處有感而發。設想,如果在這個環節,老師自己唾沫橫飛,把對文章的感受直接告訴學生,那麼他們會感受深刻嗎?所以,有時情感、思想的教育只有讓學生自己去慢慢體會,自主建構,自己在班內討論交流,符合學生的情感思想認識規律,這樣的情感、思想教育才能做到實處,做到深處!

再次肯定了他們的想法後,在上面的環節上,我又順勢引導:“在這樣一個經濟不富裕的家庭,父母愛孩子的心和普天下所有的父母是一樣的,但是他們的女兒確是如此的懂事,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女孩長大後一定是個孝順父母,有所作爲的人,那麼你們呢?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父母,有沒有了解父母的難處,有沒有去學會感恩呢?哪怕只是在父母忙碌之餘遞上一杯水,道一聲‘辛苦了’?”我的話語一結束,全班又進入了第二次沉默,並且我感到氣氛凝重,我知道大家在思考。原本以爲這個問題同學們很難回答,因爲看過他們剛寫的作文,許多同學寫去軍訓父母爲其準備了吃的、用的,都是千篇一律的題材,讓他們去體會父母的難處可能很少想得到,即使有人想到,試想誰願意對着同學的面講出自己父母的難處呢?學生是淳樸的。一位中途轉學來的外地生站了起來,用不大標準的普通話說:他的父親由於金融危機被辭退了,而家裏用錢的地方很多,父母很着急,他也很着急。我看着眼前這個新太倉人,在他臉上我同樣看到了懂事,其他同學也側過頭看着,他很坦然,同學們也似乎明白了什麼。

鈴聲響了,爲了提升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教育,我佈置了一個任務。要求:重新寫這次考試的作文《感動之後》,強調不光要有感動的事情,更多的是感受、感悟,甚至可以是行動。

課後,我在想,這節課的內容環節其實非常簡單,就圍繞《無聲的音符》的主題展開小組思考討論,然後引到最後的作文《感動之後》,學生完成的比我預期的要好,由開始時需點名發言到後來舉手發言,氣氛逐漸熱烈起來。作爲老師的我不是主角,大多數是學生在說,學生通過對文章的感悟進而聯繫到自身實際,這樣,情感、思想遷移後,引起共鳴,效果遠比單存以說教的形式順便帶過“情感”來得好。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現在一直在強調要落實三維目標,可我覺得“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目標卻是隱性的,暫時是無法衡量的。重要的是怎樣在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的時候注意三者的有機結合統一。真正把握其方向,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至少通過課堂的討論學習,學生能有所得,能真正受到情感的波動、思想的啓迪、心靈的淨化,那麼,我覺得作爲工具課的語文也就更有價值了,作爲一個語文教師也就更有意義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