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7W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1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爲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精選18篇)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爲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5篇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裏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爲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着相信自己的學生,試着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着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爲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爲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2

我有幸讀了《學學孔子怎樣當老師》這本書,深受啓發,真是受益匪淺。只感覺自己教學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堅定和從容。讀完此書,如沐春風,豁然開朗。做教師若不學孔子乃是一種缺憾。孔子不僅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論家,而且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評爲“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積累的豐富教學經驗,形成的博大精深、獨具風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國傳統教育思想中的寶貴遺產。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廣泛而全面:從教育理念到治學理念,從治學原則到教學目的,從教學態度到教學方法,從教師修養到教育手段,形成一套他獨創的、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通過讀《學學孔子怎樣當老師》這本書,我覺得在今後生活、教學工作中應該像孔子一樣誠實守信、以身作則、像孔子一樣約之以禮、重視自省、做到終身學習、不斷進取。像孔子一樣誨人不倦,對待學生一視同仁,關愛每一位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啓發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像孔子一樣學思並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樣教學相長、重視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學到知識,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總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取其精華融於現代教育的實踐中,這是保證我們的教育,特別是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3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爲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爲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5篇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裏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爲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着相信自己的學生,試着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着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爲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爲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4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是在長春的聯合書城。當時和好朋友一起去買書,爲了湊夠買300元錢的書就可以辦一張會員卡,我就毫不猶豫的聽了書店工作人員的介紹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書是師大附小的老師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後,利用空閒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後,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係,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己的孩子,20xx年的時間,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的她的女兒在國小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爲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己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下水”作文;在培養孩子的耐心時,我不會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起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得起”的人生態度;在節假日,我沒有把逛書店作爲孩子休閒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出作者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有利於孩子成長來考慮的。

此書讓我的收穫頗豐,現在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讓孩子泡在書海中。以前我總是說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讀課外書,其實是我沒有找到正確的引導的方法。首先家裏要有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父母更要和孩子一起讀書,這一點和我校的親子共讀是一致的。讓孩子讀感興趣的書,哪怕開始的時候和學習的書並沒關,但是當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後,他就會不知不覺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書,這是名著和文學書籍就會走近孩子的視野中。從我兒子的身上我就明顯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以前的兒子從來不讀課外書,是一本校園文學書《淘氣包馬小跳》讓他愛上了校園文學。那次我和他一起去書店買學習用品,兒子自己挑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回到家後,我陪兒子一起看,兒子一看就上癮了,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看完後,又央求我給他買另一本。

看到兒子有主動讀書的願望,我沒有吝嗇錢,在網上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共20本。看到兒子捧着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後,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全套16冊和《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系列。現在每當我和兒子去吉林或者長春的時候,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不是遊樂園,而是書店。我們母子都喜歡在書海中漫步,暢遊。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已經有幾十本了。這中間包括校園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現在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每天我家睡覺前都會看到我和兒子各持一本書在牀頭品讀,雖然是個讀個的,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閱讀。

二、愛在自由裏。孩子不是機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長,教育不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做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爲虛榮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績方面和別人攀比,在孩子國小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各方面基礎都打紮實了,正如厚積而勃發。在給孩子學習時間的同時更應該給孩子玩的時間,有的時候,玩中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相信是每個爲人父母的最大的心聲。

讀完此書,收穫還不僅僅是這些,我會把我學到的教育理念不單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讓我的學生們也在陪伴與自由中快樂成長。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5

本學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着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爲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啓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書中給我的啓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6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是在長春的聯合書城。當時和好朋友一起去買書,爲了湊夠買300元錢的書就可以辦一張會員卡,我就毫不猶豫的聽了書店工作人員的介紹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書是師大附小的老師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後,利用空閒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後,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係,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己的孩子,20xx年的時間,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的她的女兒在國小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爲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己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下水”作文;在培養孩子的耐心時,我不會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起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得起”的人生態度;在節假日,我沒有把逛書店作爲孩子休閒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出作者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有利於孩子成長來考慮的。

此書讓我的收穫頗豐,現在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讓孩子泡在書海中。以前我總是說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讀課外書,其實是我沒有找到正確的引導的方法。首先家裏要有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父母更要和孩子一起讀書,這一點和我校的親子共讀是一致的。讓孩子讀感興趣的書,哪怕開始的時候和學習的書並沒關,但是當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後,他就會不知不覺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書,這是名著和文學書籍就會走近孩子的視野中。從我兒子的身上我就明顯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以前的兒子從來不讀課外書,是一本校園文學書《淘氣包馬小跳》讓他愛上了校園文學。那次我和他一起去書店買學習用品,兒子自己挑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回到家後,我陪兒子一起看,兒子一看就上癮了,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看完後,又央求我給他買另一本。

看到兒子有主動讀書的願望,我沒有吝嗇錢,在網上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共20本。看到兒子捧着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後,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全套16冊和《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系列。現在每當我和兒子去吉林或者長春的時候,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不是遊樂園,而是書店。我們母子都喜歡在書海中漫步,暢遊。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已經有幾十本了。這中間包括校園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現在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每天我家睡覺前都會看到我和兒子各持一本書在牀頭品讀,雖然是個讀個的,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閱讀。

二、愛在自由裏。孩子不是機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長,教育不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做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爲虛榮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績方面和別人攀比,在孩子國小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各方面基礎都打紮實了,正如厚積而勃發。在給孩子學習時間的同時更應該給孩子玩的時間,有的時候,玩中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相信是每個爲人父母的最大的心聲。

讀完此書,收穫還不僅僅是這些,我會把我學到的教育理念不單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讓我的學生們也在陪伴與自由中快樂成長。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7

教育年會上,讀到教科室推薦的書目,竊喜,那些書,我曾涉獵,都是些與教育相關的書籍,很不錯的。但作爲教師,閱讀的面不能僅限於此,應立足教育,而又不囿於教育。總之,在閱讀,且思考,總會讓自己強大些。

說來羞慚,整個假期,閱讀時間,少而又少,幾乎沒有完整地讀完一本書,僅是如廁或臨睡前讀了幾頁,以及在咖啡館等候的間隙裏,匆匆讀了幾行字,而這些都是積習,並非迎合“學校意願”完成假期作業。

年前回衡,便直奔文海,挑了幾本書,都是心儀已久的:劉瑜《民主的細節》、龍應臺《野火集》、周國平《我思故我在》、還有一本記不起作者名姓的《新女書》。之前在定王臺預定的胡蘭成《山河歲月》、趙越勝《燃燈者》、林語堂《人生不過如此》……也一併帶回老家了,打算靜心讀完,但習俗的力量過於強大,我再次向年節的陋習繳械,忍痛割愛。走馬觀花地閱讀,很難有深的見地,時至今日,催交心得,於我而言,本非巧婦,這粒米之炊,實難完成。就揀印象深的談一二則。

胡蘭成的《山河歲月》,胡蘭成的文字清嘉嫵媚,意透詞拙,戛戛獨造。《山河歲月》寫世上的人世亦如漁樵閒話,舉重若輕,我愛不釋卷:“從來民間起兵,開頭多難免有巫魘,但這次武昌起義則很簡潔,好像風日晴妍,波浪裏涌出一朵白蓮花。”“草木不驚,已都是春天,辛亥革命亦城郭山川無恙,就已經是民國世界,歲月都堂堂了。”“中藥有藥香,不像西藥的難吃,中藥的顏色亦好看,這便使病人亦有了好性情,覺得這世界到底是美的,生之意志因之不曾失墜”……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的髮膚體貌可見一斑,頓悟成趣,百味回甘。

趙越勝的《燃燈者》,語言乾淨、極富知性:“燃燈者,在佛家是指片語可開悟人的覺者。販夫走卒、因車賣漿者皆可爲燃燈者。輔成先生,不用說就是這樣的燃燈者,而且是燃巨燭之人。”作者與老師情深,其交往枝葉,令人欣羨。讀書人應如先生,“以超越的純思貢獻學術,又以入世的關注體察民生。”當代的士林,已不是先生那代人在青燈獨守、古卷常翻中凝練出的沉靜深邃。先生告誡我們要珍視思想的尊嚴,只因“思想的尊嚴滋生自足,從來不需權勢者恩准。”先生說“現在中國的問題是大人物只關心自己的小事情,而小人物的大事情卻沒人管。”雖“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但天總是要明的,“既然無能挽狂瀾於既倒,只能寄希望於中華文化生命堅韌頑強,破土重生”。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8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十分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我。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我。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所以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我的心境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本學期,校長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今日我們怎樣做教師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堅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日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日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我又該爲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爲孩子們着想,在爲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一、博大而熾熱的愛,在愛中不斷認識自我

名言說:“熱愛是最好的教師。”是的,對於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僅有以摯愛奠基,教師纔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我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認爲: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我們自我不豁達,埋怨學生不好教,常常是我們的方法太少。衆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訴我們,不管處於什麼樣的處境,只要你有奮鬥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會自覺地去改變自我把外在的壓力轉化成巨大的動力,不斷地學習,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長提升自我、充實自我。“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標示了有效教師高尚的師德境界。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教師,它往往勝過職責。”教育尤其需要熱情,需要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博大而熾熱的愛,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師。古今中外的名師們都是在以德之教,以身示範的教育過程中站立起來的,都是在無私奉獻、無私的愛中不斷認識自我。

二、在不泯的童心面前,時刻警醒自我

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堅持着真誠、熱情、樂觀和進取,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齊活動,一齊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王國亮教師說:教師僅有始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我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劉又喜教師整天與學生一齊沉浸於小發明之中,多年如一日,樂此不疲。試問他們又怎樣不會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又怎樣會不親其師信其道呢

“多改變自我,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教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啓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爲榜樣,努力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在學習與反思中,不斷髮展自我

陶行知先生早就說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纔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僅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可見要成爲有效教師對於學習的至關重要要有深刻認識,要把學習作爲自身發展、勝任教學的需要。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深入的思考,那麼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善。永遠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他給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不斷的反思。反思不僅僅是頭腦內部的想一想,他是一個不斷實踐、學習、研究的過程,是自我與自我、自我與他人的深層次的對話,要想成爲一名有效教師,紮實苦幹的精神和態度是基礎,而學會不斷地自我反思則是發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四、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新課程標準十分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爲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爲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與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忙,團結的力量大,團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

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一位特級教師總結自我的待人之道是:“念人之功,容人之過,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多麼豁達的胸懷,剖析許多名師的成長經歷,是我們前進的燈塔,沿着名師的足跡,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9

有幸拜讀《做卓越的教師》一書,讀後感受頗深,這是一本提升教師能力,超越自我的書,是一本受益匪淺,蘊含教育意義的書。此書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方方面面都有啓發,讀完此書,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談以下幾點感想:

教師要發自內心地關愛每一個學生

我現在所帶的班級基礎較差,記得剛接手這個班級時我很沮喪,當我走進教室才發現其實並不是別人想象的那樣,於是我便覺得很有希望,對他們要求非常的嚴格。但是沒過多久我發現只有嚴格還是不行的,還需要愛心,要發自內心地關愛他們。從此,我不再因爲某一個學生上課講話而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取而代之的是,走到他旁邊,問他爲什麼要講話,此刻講話合不合適,他也很坦誠地說,他想學習,但是基礎太差聽不懂。我就對他說,就算聽不懂也不能講話,我們達成了共識。此後他一講話,我就盯着他,他就不講了。

教師要很細心,很有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我現在的班級基礎普遍不好,於是我每次先講解基本概念,基本定義,再設計有坡度題目,先運用基礎知識再稍微提高能力,最後出一箇中檔題目做思考題,題目做完後,讓學生自己演排。我也趁機表揚他們,鼓勵他們,同時也糾出他們在習慣上和規範解題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如果還有不懂的,我再給他們講解,一遍不懂,二遍、三遍。下次上課時,我針對上次講課的重點內容出一個題目,讓他們當場練習,既鞏固了知識點,又提升了他們的解題速度。

抓住學生的心理需求,爲上課謀福利

通過下課和學生聊天,對班上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性格喜好都有所瞭解,我發現其實他們也有可愛之處,有同學字寫得漂亮,但是不喜歡學習,我就讓他到黑板上抄題目,並且表揚他的字寫得好。有些同學自制力差,一不小心就走神了,或是搞其他事情去了,我抓住他想搞學習,追求更高分數的心理,不斷提醒他,督促他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在學習上。還有部分同學追求進步,由於基礎差,學習相對來說也有些吃力。於是我上課下課不斷地鼓勵他們,提醒他們要堅持,有時給他們佈置任務,並且還要檢查。一旦有進步,就表揚他們,並且還給他們訂立更高一點的目標。

當你一心只想着付出的時候,你會收穫更多。我沒想過我會有多麼大的成就,而事實上,我班的學生卻給了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讓我覺得付出沒有白費。

捧讀彭興順老師的《做卓越的教師》一書,走近智者,聆聽教導,在思想的交匯、碰撞中盪滌心靈。

《做卓越的教師》一書,以例舉鮮活的事例,引用哲理小故事的形式,引發對教師和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全書行文灑脫地敘述了八個專題,即做卓越的、幸福的、會育人的、會上課的、會當家長的、會培訓教師的教師和卓越教師的培訓,涵蓋了教師的生涯規劃、心理健康、班級管理、課堂教學、論文寫作、研修組織、家庭教育、魅力師訓等,讀來受益匪淺。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10

暑假閒來無事,拜讀了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感受頗多,收穫頗豐。細作梳理,總結爲兩點:1、做學生工作,必須找準切入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纔會有效;2、班級制度的制定必須要簡單,可操作性強,才能落地生根。

首先,做學生工作一定要忌諱簡單粗暴,強力壓制。因爲這樣會使學生產生逆反情緒,擰着幹,更有甚者直接頂撞,令自己下不來臺。讀過《班主任工作漫談》之後,工作思路有所調整,不再只盯着學生的錯誤猛噼了,而是先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並加以發揮,真誠交流,讓學生從心裏接受你、認可你,讓他覺着你是對他好,這時你再進行指導,他才能聽得進去。

我們班上一個學生,底子不錯,是個一本的苗子,但他癡迷於手機遊戲,多次被我發現,開始處理的辦法是直接上報政教處,通知家長領人回家反省,回來後還是不改,反覆幾次,最後一次,竟對我吼道:“你把我的手機給我吧,我不上啦!”這時我倒不忍心了,這是怎麼啦,我們管學生難道就是把人逼走嗎?這不是毀了他的前程嗎?肯定是方法出問題了。於是我陷入了沉思,思考過後,調整了一下思路,不再批評他而是鼓勵他,真誠地給他講他的基礎很好,潛力很大,很有前途,並且引導他思考自己將來要上什麼大學,要學什麼專業,讓他對未來充滿憧憬,充滿信心,最後明確的指出:大學纔是他的舞臺,他的才華應該到那裏去施展。這次談話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這位學生像變了一個人似地,學習越來越踏實,並且堅持的很好,最後上了一個很不錯的本科。

制定的制度一定要簡單明瞭、有可操作性強,並且要得到大多數同學的支持,這樣制度才能執行下去,才能起到好的效果,纔算是好制度。在這方面,我主要借鑑了魏老師的班級法庭的辦法。對班裏的重大事情必須召開全民大會以公投的方式來決定。比如,我們班要推行一個規定之前要通過全民大會來通過,而且是百分百通過,有不同意的要說明理由,然後對規定進行合理修改,直到最後全體通過執行;再比如,對於那些有重大違紀行爲或屢教不改的學生的處理上,也採取全民公投的辦法。先讓被處理的學生自己提出處理的措施,然後讓所有同學舉手表決,不通過要提出新的措施,直到全體表決通過纔算過關。通過這樣的制度讓學生感到大家都在關心着這個事兒,今後還會進行監督,這本身就形成一種壓力,取得較好效果。

幹班主任工作時間越長,越感到自己知識的不足,我將會繼續在工作中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勝任新形勢下的班主任工作。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1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我們的精神食糧。尤其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多讀書顯得尤其重要。工作之餘,,我按照自己的讀書計劃,認真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陶行之的《陶行之教育名著》、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收穫很大。同時也深深體會到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滿着創造的快樂。一個精神富裕、專業化程度高的老師,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職業眼光,掏出課程的引人入勝之處,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以最輕鬆的方式,讓學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穫;能從最接近學生現在的起點,帶領他們走到離自己最遠的終點;能最大程度地閒下來,而學生最大程度地忙起來;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個學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個學生;他不僅能讓學生學懂、學透知識,而且能把教學過程變成一種富有親和力的情感體驗過程,和學生一起沉浸於其中,熱愛於其中,出神入化地與學生一起創造於其中,並使學生的心靈飛翔起來;他有強烈的課程開發意識,不僅關注“跑道”的設置,而更關注學生跑的過程,他能讓生活成爲一種教育,把教育變成一種生活。

特別是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第4條“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裏”感觸頗深,我認爲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加強基礎知識教學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素質教育力求使每個學生在本身原有素質基礎上,獲得和諧和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其身體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使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自我教育,具備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素質教育強調基礎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養。因此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對於我從事的國小教學,使學生形成紮實的基礎,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加強基礎知識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其含義有兩點:

一是爲了面向全體學生,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改變“應試教育”那種片面、單一的影響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方式。

二是強調加強基礎的教學,並不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單詞,而是要求學生靈活運用語言。

總之,讀書,使我對工作、對生活都充滿了自信,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餘,始終充滿激情。每天讀書一小時,我還要持之以恆,相信它會爲我帶來豐盈的人生!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12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所以,讀書吧,老師們!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衆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着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佈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着家中瑣碎的事情。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裏來呢?帶着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爲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爲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讀書筆記是人們在讀書時爲幫助記憶而寫的一種應用文體。

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者都很重視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既是消化書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合前人寫的讀書筆記,想談三種寫法。一種叫“提要鉤玄”,一種叫“採花釀蜜”,一種叫“開山鑄銅”。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13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爲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爲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14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爲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爲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5篇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5篇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裏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爲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着相信自己的學生,試着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着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爲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爲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15

最近看了一本是一個美國教育學家科漢蓋納著的《美術,另一種學習的語言》一書。雖然這本書我只讀了一半,但是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有趣的教育方法已經讓我對自己所教的學科有了新的認識。邊讀邊想,觸發了許多感想,並記錄了下來,限於我本人學力,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非常妥帖,好在有感而發,對於嚴密的邏輯關係也就不講究深入細緻的推敲

一、讓你的指尖對你說,你並非總是需要語言—本書主要觀點摘要。綜觀美術教育的發展歷史,裏德與羅恩非德的工具論與納艾斯與克里的本質論成爲了兩種主要派別。持本質論觀點者,強調科目中心,注重通過嚴謹的美術學科內容的設置來實現美術教育價值,工具論觀點者則更強調美術的教育功能,如創造力的培養,他們重視教育過程,但忽視創作效果。通覽全書,我個人以爲《美術,另一種學習語言》這一本書的觀點從屬於工具論,即主張通過美術實現教育價值。這種觀點我們很清楚地可以從書中探討的主要內容上看出。本人當然認同這種觀點,引用“讓你的指尖對你說,你並非總是需要語言”這句話也是再次強調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該書分三章,主要內容主要有:第一章美術與兒童,涉及課堂中的美術活動與兒童美術的本質兩個課題,主要探討美術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術爲什麼是學生在發展、個性、情緒、交流上的一種有效途徑。第二章美術與學習,主要探討美術能否有助於以及如何有助於學生了解自我,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培養學生學習觀察以及瞭解自身及他人的情感。第三章美術與學校,主要探討美術與其他課程結合的可能性,有利於美術學習的學校環境如何佈置,美術教學評價的方法,與家長交流的方法以及美術在幫助少數民族、貧困兒童、非語言兒童、富裕兒童、天才兒童、障礙兒童發

展上的作用。如果再作具體一些的闡述話,又可細化爲以下內容。

(一)通過美術教育能更好了解兒童,也能促使學生理解自己,發展自信“藝術提供了理解兒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種方法。它能使兒童自身與他們的思想更緊密地聯繫起來,而使兒童更好地理解自己。”“當兒童開始懂得他們有力量改變和重構他們創造的形狀時,他們就發展了自信和對自己能力和果敢的欣賞力。以上是來自書中的兩段話,足以印證作者的:“通過美術教育能更好了解兒童,也能促使學生理解自己,發展自信”的觀點

(二)兒童美術的特點是表達自己的內心思想,獲得自我肯定。“兒童的美術表達思想,探索美術媒體,並使自我得以肯定。”“他們更多地沉入創作過程中,而不顧他們的作品將被如何評價”分析兒童美術時,最基本的方法應是對兒童及其自發性的探尋。能夠說明的是,作者認爲兒童美術具有自發性與原生態性(這一點我國兒童美術研究者楊景芝持同等態度)

(三)美術教育不僅關心兒童的自我表現,也要通過技術指導和擴展參照礦框架來發展兒童這種觀點在證明了我們美術教學的必要性的同時也提出了教學的指向。以下是作者的原文片斷,大家可以品讀出一二。“美術教育關心早期兒童美術作品和他們更年長時的美術作品,前者通過提供合適的材料和自我表現的機會來推進,後者則通過技術指導和擴展參照框架,即瞭解人類經驗的範圍和個人擁有的可能性來發展”

美術能發展兒童形象思維、閱讀能力等一系列思維品質與能力對於美術能發展兒童形象思維能力這一點我們早已認同,在〈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中也有詳細的闡述,現實中,兒童爲一張畫取名就是最好的表徵。提高閱讀能力則是一種我們以前較忽視的觀點,不過隨着“視覺文化時代

(指文化脫離以語言爲主導的理性主義形態、日益轉向以形象、影像爲中心的感性主義的形態—王大根.20_)”的到來,閱讀圖像能力的培養成爲大家越來越關注的課題,美術能提高閱讀能力也就成了鐵板丁丁的事了。

(四)美術是一種交流,情緒宣泄的手段,是兒童個性品質的表徵,是兒童瞭解自我的手段,這一點我們不難理解,我們時常可以看到兒童一邊畫畫一邊自言自語的樣子,多數繪畫時(除非強迫)他們都是在一種自發性的情感表達中,通過繪畫(美術)兒童也能進一步展示自我瞭解自我。

(五)美術教育幫助兒童瞭解自我的活動建議,作者認爲美術教育應幫助兒童瞭解自我非常重要,並建議設計以下一些活動,玩一種關於我的遊戲,裝扮望遠鏡,做畫夾子寫出興趣愛好,畫自己,全班相集,用粘泥表示對自我的想法,化妝戲劇遊戲。

美術提高學生的認識技巧的活動建議,美術能促進知識的積累和個人的解釋能力,訓練認識技巧的活動有:製作拼貼壁畫、根據模特畫畫、畫詩意、創造想象的動物和地方、作平面和立體圖、感覺訓練、印圖案、分類拼貼、動態雕塑、運動畫、班級滑稽專欄、比較。

美術促進觀察能力的活動建議。作者認爲每個人的觀察具有差異,學習觀察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色彩意識、形狀和形式、質地。促進觀察的活動有:在色彩方面,設計一個頂板投射器、玩彩色膠片、在形式方面,閉眼泥塑、塑造扭動動物、在家裏欣賞自然形式,在質地方面,做質地簿、碎布拼貼。

美術促進情感發展的活動建議。美術有效釋放兒童個人煩惱,能發展他們對自己的情感和周圍人的情感的理解力。有關活動:薄紙拼貼、情感泥塑、做面具、做木偶。

在閱讀的時候,我突然想到,這是作者的一種課程綜合的思想。作者認爲美術完全可以綜合社會學習、科學學習、語言藝術學習、數學學習一起進行教學。並提出了以下活動建議:從信號、符號到設計,做塊故事布,動物行爲的視覺記錄。

另外,作者還花了一些篇幅闡述了自己對智力、創造性和智商測驗看法,分析了美術與少數民族兒童(強調了民族自身文化教學)、貧困兒童(依靠美術彌補與社會分離的裂痕)、非語言兒童(美術是非常好的交流方法)、富裕兒童(發展健康的自我表現)、天才兒童(建立課後興趣小組)、障礙兒童(發展障礙以外的其它方面的敏感性)等各類特殊兒童的關係。誰正被造就,陶工還是陶壺?——本書對當前美術新課程改革的啓迪。誰正被造就,陶工還是陶壺?這句話來源於這本書的“目的說明”裏。原意是陶工在製作陶壺的時候不僅造就了陶壺也造就了自己的技能。運用在這裏,說明我閱讀了本書不僅瞭解了作者的觀點也對新課程美術教學實踐有了一些粗淺想法。以下擇要闡述一二。

(一)教學要注重審美

美術教育的核心是審美,審美作爲美術教學的重要理念是我們美術教師一直推崇的,在該書中也倡導這樣一種觀念。

(二)教師教學的責任在於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我個人一直贊同在美術學科(其它學科)開展探究學習,但是堅決反對將探究學習視爲唯一的教學方法。事實上,不論是從知識的快速有效傳承角度還是能力的培養角度,兩者的相互有機結合纔是最佳的選擇。從這一點看,作者的觀點存在一些片面的地方。

(三)確定有意義的目標,技術只是手段

作者認爲“在美術中,兒童必須在有意義的目標確定後,技術才能被決定.”關於這一點,作者在導言中一再強調“技術不應是一堂課的唯一目的,技術掌握應爲個人表現服務。”的確,美術是個人的、是生活的,作爲技能應該爲美化生活、轉達情感服務。

(四)評價要在集體與個人兩方面進行。從某種角度審視,集體評價注重羣體意識的培養,個體評價注重自我意識的培養。在評價時我們使用的有效方法是“只能以兒童自己的年齡、生活、思想和情感爲背景”。具體操作方法很多,比如:將學生代表作品保留在文件夾內。

(五)注重差異教學

(六)教學中我們要時刻注重,教學途徑的多樣性,教學評價的差異性。這裏可以借用作者論述兒童繪畫發展階段規律所用的一句話“謹防使用公式給每位學生鐵上標籤和進行分類”(原意是,教師不要強行將學生按照羅恩菲德與皮亞傑的美術認知發展年齡分段進行分類,在這裏是指不要搞一刀切的評價方法。)我師範時的老師曾對我說,閱讀其實是一種休息。我現在尚不能達到這種境界。只是覺得閱讀能增長見識,俗語云“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自覺一日不讀書邊有落伍的感覺,因此,大多數時候也逼着自己學習。以上的讀書筆記思考的不能算很深入,只是一時興趣而已,如果同道中人閱讀後有所收益並引發探討,那便是我求之不得的了。

心得三:

《國小階段的美術教育》一書,由瑪琳.嘉伯.林德曼(美國)著。那到手的時候,我大略地翻看了一遍,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深深感到這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只有枯燥理論的教育叢書,而更像一本實用的教學手冊。此書一共分爲四大部分:

一、美術課程的基礎。

其中闡述了美術在我們世界中的意義和重要性,以及詳細記敘了各學段學生學習目標,美術特長學生教學計劃等等。

二、美術的構成:美術元素,構圖原則以及藝術創作。這也是篇幅最長的一部分,因爲其中涉及到線、形狀、明暗、陰影、空間、設計原理、構圖、構思等等幾乎所有美術教學中的關鍵點,最有意思的是,每個關鍵點中,都有“學習動力小創意”這一部分,如“線”章節中,作者提到“如果你一直在使用鉛筆,試着用一下別的工具,鋼筆或者炭筆等等,如果用力壓着這些工具來畫,會發生什麼?如果輕輕地畫又會怎樣?一邊畫一邊扭動畫筆呢?你能不能發明一種新的握筆方法,比如握着一邊或者頂端?”又如“肖像畫”章節中,作者爲孩子們練習畫不同的面部表情提供了各種方法:“當你悲傷、快樂、生氣的時候,耳朵、鼻子、眼睛、嘴巴會做出什麼樣的表情?

吃飯、睡覺、大笑、哭泣、大叫、打哈欠、吹口哨、打噴嚏時、表情又會有什麼變化?情緒對面部表情有何影響?當你感冒的時候看上去是怎樣的?”“從三個角

度觀察模特頭像,畫三幅輪廓線畫或動態素描,然後將三幅畫疊加,讓畫面相互交叉”……

這讓我想到了,一年級中《畫自己》這一課,我着重對抓住自己五官特點這一方面,通過觀察幾個不同小朋友的臉,或者照照鏡子仔細觀察五官、用手摸摸感受自己的五官等方法,來感受每個人五官的不同特點,但是,就算是同一個人,當他的表情不同時,五官的樣子也是不一樣的,書中的內容深深啓發了我,爲何不來一個喜怒哀樂的表情對比呢?在課前可以收集一個小朋友不同表情的照片,或者是笑或者是大叫甚至在哭泣、打哈欠……在課堂中,假如有了這樣一個環節,同學們在課件中看到了自己的同學,並發現原來人的表情是這樣有趣,畫自畫像的時候,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表情畫出來,這是多麼生動有趣啊!

從作者的這些小創意看,美術作業彷彿如同遊戲一般有趣、隨性,結合書中插圖來看,教學活動更在意着學生的感知能力、學習動力、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單純地對作品加以成人的審美觀來看待。

三、美術欣賞:觀賞美術作品並作出迴應——歷史、分析、審美。這裏也包含了各時期,各派別美術作品的簡介。其中從古代美術、中世紀美術、文藝復興時期美術、當代美術直到現代美術作了簡要的記敘,包括各個時期藝術家的簡介和作品介紹。這一章節中,作者還爲老師們提供欣賞作品的方法,一幅畫,怎樣去欣賞?欣賞些什麼?評判是否有標準?怎樣形成自己的判斷?這包括作品主題、視覺結構、歷史意義、理解、美感等方方面面,比如:“作者是如何駕馭各種美術元素和構圖原則的?注意觀察作品的線條、圖形、色彩、明暗、空間、圖案和質感,以及它們與平衡、比例、主次、節奏、和諧、統一和對比的構圖關係。這些美術元素和構圖原則在作品中是如何安排的?”我想,這些問題的思考在我們的美術課堂上,也會有借鑑作用。很多學生在到了高年級美術課堂上就彷彿沒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會去思考而只是等着老師爲他灌輸知識,而我感到,我們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的思考能力,他們應該要能說、敢說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到了高年級,學生應該自己去思考探索,教師通過提出具體的問題,學生從線條、圖形、色彩、空間等方面去初步感受,談出自己的想法,欣賞纔有意義。

四、國小美術課程的建設:計劃、評價組織、提問。

在全書中,作者還很貼心地設計了各種實用附錄,供教學時使用,如:著名藝術家、博物館及其他資源、靜物畫參考素材,肖像畫比例等等。雖然是關於美國國小、美國式教學的書籍,但是對於我們而言,也是有很大的參考、學習價值。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16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家長對教師要求高,對學生的期望高。而學生又自己卻無所謂,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教師?這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學生。在暑期潛心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使我受益非淺。總觀全書,我將一些讀書體會歸納爲以下幾點:

一、做一個真實的人,敢於露拙也敢於表現自己。

無論我們多麼優秀,和幾十個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知識可能遠比我們豐富的多,這是個事實。由於傳統的師道尊嚴,我們有時候不好意思在學生面前露拙。殊不知,這是一個誤區。其實,學生也很清楚,老師不會的東西多了,對高中生而言,他們已經不再象國小生那樣認爲老師無所不知。

所以老師如果在學生面前假裝什麼都懂,反而給學生以假的印象。反之,如果老師在適當的時候哼上一曲,可以調走得找不着了,在適當的時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顯的破綻,在孩子們哈哈一笑中,讓孩子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你,一個有血有肉的你,一個和他們一樣在許多方面有着這樣那樣不足的你,孩子們和你的心理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適當的時候慷慨激昂的來幾句演講,聲情並茂地來一段朗誦,不經意間很專業地評一下當天的球賽,讓學生眼前一亮:原來我們的老師還有這麼一手!學生對你的好感馬上激增。總之,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二、做一個有情趣的人不少人說自己不會玩了,如果放兩天假,一般也就是睡個大覺。有些退了休的老同志,一天天地老的特別快,大多因爲他們沒有什麼業餘愛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沒事可幹,反倒悶出病來了。因此,一個人在工作之餘要有一兩種業餘愛好,這是積極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將是多麼單調和乏味啊。“用藝術來‘宣泄’其實是最佳的方法。比如看悲劇。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毀給人看,看到劇中人物遇到巨大不幸,觀衆的感情得到了宣泄。”

“其實更幸福的是創作藝術。在藝術創作過程中,自己的主觀世界完全投入了進去,廢寢忘食樂此不疲,會使人十分滿足。他創作時簡直就是神,他無比自由,他感覺到世俗世界對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國就在他的創作中。”“只有關心老師的心靈世界,纔是真正地關心老師和生命質量。”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17

有人說讀書是一種浸潤:洗去一身疲憊,留下滿腔書香;也有人說讀書是一種享受:享受陽光明媚,享受空氣清新,享受歷練深邃。而我還要說,讀書更是一種情懷,一種幸福。在炎炎夏日,它能爲你送去清涼;在寒冬臘月,它能帶給你無限溫暖;快樂時,它與你一起歡舞;悲傷時,它撫平你心中的傷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師必須是閱讀愛好者。”他用一身的經歷和體驗告訴我們:“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爲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着思想的江河。”愛好讀書應該是教師的職業素養和習慣。

我愛讀書,讀書是我生命的泉水,使我單調孤寂的生活變得豐富生動,如我忠實有趣的朋友伴我成長。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對讀書的興趣越來越大,工作之餘,開始有意識的讀一些世界名著和教育書籍,每讀到一本好書時,就像有一股股溫暖而滋潤心扉的氣流,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沐浴着我,牽動了我的心,讓我在不知不覺中陶醉,在悄然無聲中領略教育真諦。

美國詩人狄金森說過:“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讀書使我的生活斑斕,豐富多采;讀書使我感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情感,讀書使我明智,領悟到更深刻的道理。當我踏上講臺,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內心充滿抱怨時,是《優秀教師的成長案例》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明白對現實的抱怨是弱者的象徵,真正的強者是不抱怨的。命運把它扔到天空,他就做鷹;把他扔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扔到山林,他就做虎;人生就是這樣,必須不斷地要把自己打回原形,打回起點,然後重新開始,還讓我明白了當今爲師之道,知曉了由合格到優秀,由優秀到卓越的教師成長途徑,深刻感觸到讀書對我們教師成長的重要作用,於是,我開始以自己實際教學爲基點,讀各種各樣的書,在書中讓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學的底氣,更讓我走出了工作初的失落與迷茫。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讓我明白了學生的成長過程,各個年齡階段學生在思維、情感、認知等方面的發展水平,在平時的教學中,可據此來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活動,運用能激發兒童興趣的教學語言等;《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中的課堂實錄和理論剖析,讓我領會到優秀教師的風采,深感教學的藝術性,從而明確了自己教學之路的方向,嘗試着爲孩子營造藝術和學術相結合的課堂教學;《給教師的建議》爲我解開了許多教學中的困惑,教會了我如何和孩子相處,在課堂上如何調控,如何爲孩子創造自由健康成長的空間;讀《如何走進新課堂》使我懂得課堂是生命成長的沃土。教與學的經歷對教師而言,將不再是教師在用生命點亮學生明天的同時,步入“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悲壯結局;教與學的過程對學生而言,也不再是簡單的靠學海無涯苦作舟”。而應反映出教師爲探索永無止境的課堂教學優化中,學習新知,發現規律,充實自身的軌跡;學生在知識儲備增長的喜悅與彼此發現與欣賞中。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由黃金屋”,那些大文學家、大教育家、大藝術家充滿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語,大哲學家、大思想家、大宗教家們超脫的情懷,甚至平民百姓、推車賣漿之流的可貴的品質和真誠的愛心,都會我們的生命變得特別開闊、靈動、開放、樂觀、曠達、鮮亮;使我們的感情特別豐富和細膩,特別飽滿和高貴;使我們永遠不滿現狀、不斷進取、大膽創造、革新自我,永遠追求那種令學生激情滿懷的生命境界;使我們的教學產生那種令人蕩氣迴腸的藝術魅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讀書,是教師專業底蘊得以厚實的路徑。吾生有涯,而知無涯。如果沒有書香滋潤,我們的生命將是何等乏味與孱弱,我們的教學將是何等的死板與無趣。人的靈魂,也許只有經過書香沐浴薰陶後,才能充實豐盈我們健康的生命和一顆恆抱希望的心,我感謝這麼多年書籍對我的滋養與磨鍊,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個不可多得的知己。在寧靜中,讓我從那字裏行間讀出一種無言的神聖與莊嚴,讓我有一種擺脫了世俗的喧鬧的踏實與坦然。給人生鋪砌了一條五彩斑讕的路途。那飄逸的夢想,時時溫暖着我的人生。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範文 篇18

暑假閒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着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着“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裏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裏做媽媽佈置的什麼《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繫生活談感受的題目)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爲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遊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着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着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