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9W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1

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靈魂的工程師”也是普通人,在處理與學生工作、家庭和自我關係時,教師同樣會遇到壓力、困惑和挫折,同樣會產生常人的喜怒哀樂。教師怎樣排解自身的壓力和困惑?怎樣正確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挫折?怎樣在繁重而複雜、單調而忙碌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快樂和幸福?面對這些問題,我開始閱讀《國小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技巧》,尋求和掌握維護教師自身心理健康的技巧。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精選18篇)

《國小教師心理健康自我維護技巧》這本書深入淺出、編排新穎、閱讀輕鬆,共分認知篇、個性篇、情緒篇、行爲篇、交往篇5篇,每篇各小節又安“身邊故事”、“心海泛舟”、“策略指導”、“他山之石”四個方面編排,使我們在閱讀中能對照和發現自己的問題,尋救和借鑑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

如何做好心理健康自我維護工作,使我們真正做到編者所說的“備課,殫精竭慮;上課,激情滿懷;批改作業,一絲不苟;關心學生,無微不至;輔導學生,不厭其煩;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深入細緻…”,我的感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要正確認識教師的心理問題。教師是教育的主體,心理健康對教師個人發展和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心理與行爲。客觀地講,由於工作壓力輕重、教育對象各異、工作環境不同,當今教師已經成爲心理障礙的高發人羣。而國小時代是一個人心理成長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認知能力極易因不良因素的影響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作爲和國小生直接接觸的心靈工程師,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容勿視,因此,提高國小教師的心理健康自我維護能力,改善國小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十分重要。

其次,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應關注中國小教師的心理健康。國小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應該成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在當前的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中,學校也好,教育管理部門也好,往往容易忽視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問題矯正。思想政治工作應當根據教師的心理特點、心理狀況,因人而異,有針對性地做好心理諮詢、輔導工作。這些方面,目前好像還是個相對薄弱的領域,希望學校、教育部門要兩手抓:一手抓業務培訓,一手抓心理健康,使教師安心工作。

第三,正確認識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國小教師在高期望、強競爭、快節奏的工作中經常感到力不從心,精神難以集中、煩躁不安,有些人還有強迫症、抑鬱症傾向,還有敵對情緒、嫉妒心理干擾着正常的人際交往等等。被心理問題困擾,教師工作效率自然低下,還會把消極情緒投射到學生身上,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響,嚴重。近期的一些媒體報道了不少校園醜聞,人們往往把此類事件歸結爲教師職業道德低下,我想這些事件產生的原因是複雜地,除了某些教師的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職業道德之外,這和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會有很大關係,起碼,那些“問題教師”的心靈可能並不美麗。

第四,需要合理的教育評價體系。當前的教育評價體系令教師左右爲難,一方面,教師評價缺乏科學統一的標準。現在大都採取終結性評價方式,以考試成績作爲權衡的條件,這顯然忽視了教師在改變學生的興趣、行爲、品德和價值觀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這與當前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互相矛盾。分數不僅是學生的命根,更是教師的命根,教師們長期處於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夾縫中艱難而無奈的生存着。另一方面,教師評價結果的兌現過於注重物質獎勵。增加工資、增加待遇,能減少不滿意,但不一定能增加滿意。而構成積極向上、努力工作的真正動力不僅是物質待遇,更需要心理的滿意,是成就感、認同感。所以,教師也需要更多的關注和關心,學校和教育部門不能總把目光聚集在工作業績上,不要讓金錢和名利把教師變得急功近利,而喪失了從事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第五,教師自身要注重和維護好心理健康。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要靠教師自身的調節和維護。心理素質具有一定的內隱性、主觀性,教師往往不願展露自己的心理世界,其實應該用對待生理疾病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心理問題。要樹立正確而穩定的自我概念,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瞭解並愉悅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對不如意之事能泰然處之;要增強對挫折的耐受力,能接受困難和挫折的考驗,忍受挫折打擊,保持人格完整和心理平衡;要通過良好的交流溝通及時釋放心理壓力,平時與同事、學生、領導友好交往,建立和保持一種和諧的人際關係,獲得朋友、親屬及社會上其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要真正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主動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完善知識結構,使自己有足夠的知識貯備完成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工作遊刃有餘,才能心態平和,才能擁有穩定持續的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2

過去人們習慣把老師比作“紅燭”,這個意象的確很美,但是也很悲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可是,和平年代的正常時期,我們是否有必要這麼悲壯?! 我想,我們做老師的,首先要有觀念上的轉變,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除了社會與學校應給予充分的關注之外,一名教師要想真正的提高或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其最重要的還在於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維護,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要懂得如何進行自我的心理保健,這樣才能以一個積極健康的態度去面對學生。那麼一名教師要如何來實現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呢?

我認爲,首先教師要做到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就應該自覺樹立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的意識,瞭解心理健康的標準,並通過心理測驗瞭解自己的心理狀況,增強心理問題的自我判斷能力,積極參加各種心理健康的宣傳活動,增強積極尋求外界解決心理問題的意識,自覺維護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

其次,保持積極面對生活的心態。一名教師要善於採取積極的態度和方式對待自我,古人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本站,相信具有某些優勢的自己只要努力,完全能和別人一樣獲得成功。同時也要悅納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能接受自己的不足,這樣可以增強自信,避免自卑、緊張或者不安全感。

還有,合理宣泄,自我調節。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的情緒長期得不到合理宣泄的話,日積月累形成了潛在的能量,就會出現不良的後果。而教師面對繁重的工作、複雜多變的教育對象、迅速變化的世界,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如不及時疏導,不僅影響自身,而且還會投射到學生身上。這個時候就要進行合理的宣泄,例如可以通過體育鍛煉,如散步、跑步、游泳和騎車等,呼吸新鮮空氣,會讓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從而消除緊張焦慮的心情。訴說也是一個方法,當我們因爲某事而痛苦、悲傷、憤怒或者抑鬱時,要能夠尋找一種表達自身情緒的方法,因爲一個人只有首先妥善處理好了自己的情緒,纔有可能集中精力去處理問題。因此,在適當的環境下找人傾訴,將心中的煩惱和委屈向親朋好友訴說後,會使人感到心裏輕鬆多了。

綜上所述,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一名教師要想真正成爲幸福的引路人,首先自己就要學會尋找幸福,感受幸福快樂,及時的自我 療傷,保持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以積極健康的態度去引導學生。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3

除了教育行政部門、社會、家長等爲教師的心理健康提供支持性的幫助外,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防衛最爲重要,想要別人做到的較難,自己要做的相對較容易。

幼兒教師自身的心理保健,最主要是以自我調適爲主。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①重視心理健康,關注身心保健。幼兒教師要把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清晰認識自己的人格特點。分析尋找出工作中對於心理健康有消極影響的成分,在日常生活中提醒自己不要受消極情緒影響。自覺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適、心理保健的基本技能,對自己的輕微心理失態進行調節。教育工作與其他職業相比性質、內容比較特殊,教師的心理容易被一些不容迴避的問題所困擾,當不良情緒得不到釋放,就會造成教師心理狀態失衡,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教師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防衛工作:一是在調節、控制情緒上下功夫,通過自我情緒的調節,有意識對情緒的發生、發展加以調控,尋找有效的、適合自己的放鬆和排遣方式。如情緒轉移、向朋友傾訴、適度發泄等方式疏導不良情緒,達到生理或心理方面的新平衡。二是教師要保持正確的處事態度。正視現實,客觀公正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既不能自高自大,又不能妄自菲薄。學會接納他人,尊重他人,待人處事既有自知之明又有容人之心。三是保持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主動適應環境,不斷學習掌握新的知識、新的教學方法、尋求新的發展,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四是科學地正視自身的生理健康。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響的,生理是心理活動的物質基礎,生理方面發生某種病態,就會引起心理方面某些症狀,教師要重視身體健康,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健體活動,以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②培養樂觀態度,學會發現快樂。教師應對職業生涯進行客觀規劃,明確可能遇到的問題,建立相應的個人發展預警機制,對前途和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同時在工作中尋找快樂,能夠在細節中,在逆境中發現價值,肯定自己。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積極樂觀態度面對生活和工作,能夠根據社會要求,隨時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爲,使之符合社會規範。能夠擺正個人與集體、社會的關係,正確對待個人得失,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其次熱愛教育事業,在思想上看重自己的職業身份,正確認識教師工作,自覺履行教師職責,即崗位職責、社會職責、國家職責。做到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尊重關愛學生,能夠自覺按教師的標準去衡量自己,對教育工作充滿信心,對學生充滿愛心和希望,以工作的辛勞爲歡樂。第三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是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人類自身心理髮展的需要,和諧的人際關係,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工作愉快,形成積極樂觀、開朗的性格。不良的人際關係,使人心情沉悶,抑鬱寡歡,有礙於個人心理健康,久之形成冷漠、孤僻的消極性格。教育的人際關係主要是教師與兒童、家長、同事、領導之間的關係。面對多樣、複雜的人際關係,教師應本着尊重、理解、溝通的原則,對待兒童、家長多一份尊重和理解,善於傾聽他們的心聲,爲他們解除學習和教育過程中的困擾;與領導和同事相處,主動溝通、換位思考,採取寬容的態度對待他人,相互理解,縮短彼此間的心理距離。積極開拓社交渠道,創造與他人交往的機會,主動參與幼兒園的集體活動和社會活動,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在和諧的環境中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③正確對待挫折,提高承受能力。能經受困難和挫折的考驗,忍受挫折打擊,保持人格完整和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教師要具有直面挫折的意識,把挫折視爲人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挫折中激發自身潛在的能力與活力,加強教育責任心,磨練自己的意志,在失敗中尋求成功,積極調整心態走出挫折。心理學家認爲,人們所經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確的心理調解手段,是產生心理問題的直接原因。調查表明目前教師存在心理疾患者中,有30%源於在經歷挫折和打擊時沒有得到正確的調整和疏導。教師遭遇挫折後應認真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明確是非標準,提高抵禦挫折的能力。要不斷提高教師心理承受能力,正確對待工作中的挫折和壓力,以積極的態度化解壓力。無論在成功或失敗時都要克服盲目樂觀或自卑自怨的情緒,保持心理平衡,形成穩定的健康心理。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11月我幸參加了“國培計劃”——農村中國小“留守兒童心理關愛”教師培訓,通過培訓,我學到了許多班級管理方面的知識,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學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專題後,受益匪淺,感想頗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學校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在現今的學校裏,如何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於學生心理障礙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說,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狀態。心理健康這個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當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問題。圍繞着心理健康開展的教育,我們稱之爲爲心理健康教育。從班主任的職責來看,班主任要當好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促使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這是因爲心理健康是班級德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全面素質。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5

今天,學習了師德與教師心理健康,很有體會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保持一顆健康的心態,關注每一個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時刻保存高度的責任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快樂成長。

俗話說“言由心生”,孩子們更是這樣。他們的世界很單純,往往是心裏面怎麼想,行動上就怎樣的表現。我們做老師的要善於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並且學習用相關的心理學內容去剖析學生行爲背後隱藏着的問題,尤其是一些令教師們頭痛的不規範行爲,找到了其心理上的根源,對症下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通過本次培訓,我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從無到有,從淺到深。使我認識到: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確瞭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地感知現實並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平衡過去。在專家們的講課中,很多都是具有實際操作方法的,更多的注重了理論聯繫實際的培養。在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中,我們不僅學習到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還學習到了老師的人格的力量。

二、通過培訓,自身有了提高。我對心理調適的技能,提供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對個別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而且有了一定的輔導思路。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爲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悅、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三、教師自己保持樂觀的心態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反之則使學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師自身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6

今天上午,我們錦華國小和古寨國小共同舉行了依次健康教育研討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的有來自兩所學校的教師10多人,同時參會的還有教科所的主任和心理健康負責人。活動中聽取了縣國小心理健康負責老師,對於目前他們學校有關心理輔導活動的開展的一些情況與做法,並且聽取了三節心理輔導課聽課之後,與會的代表就有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展開了討論,教科所主任還轉達了區教育委員會的有關精神和要求。由此可見,我們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無疑是先行了一大步,通過學習,感慨頗多,讓人感到沉重與責任重大。下面談幾點我對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認識體會:

一、我認爲,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爲,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二、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爲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四、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爲人師表。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7

從素質教育的着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然而,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於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因素,導致部分老師厭教,部分學生厭學等不健康心理,嚴重影響了教與學的工作。故而,我一直對心理健康的問題非常感興趣。

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爲,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認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8

心理學,一個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詞。

一直以來我都對心理學充滿了好奇與興趣,但卻很少有機會接觸與之相關的課程。因此當我看到培訓課程中有心理學教育培訓課程時,我便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

對於我來說,選擇這門培訓課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在選擇課程的時候我把興趣放在第一位。記得有一位老師對我說過:“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從事自己所喜歡的職業並從中賺錢。”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人生的真諦。不管是選擇職業還是課程或者是其他更復雜的選擇,我都會把興趣放在首要位置,因爲我相信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從中受益。

其次,我想對自己有個深入的瞭解和認識,心理學教育培訓或許能幫助我更加的瞭解自己,學會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學會如何放鬆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理人格。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貴有自知之明”,說的是人要不斷認識自己。因此,選擇這門課程絕對沒錯。

最後,我相信學習心理學與生活,不僅對於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義,同時對於關注他人,幫助他人也有重要意義。我希望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我可以學會觀察並理解他人的心理以及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

對這門課程的學習雖然只有短短几周90課時的時間,說不上深入瞭解了關於心理學的專業知識,但我確實收穫不少。雖然這只是選修課,但我確從未錯過蔡老師的每一節課。或許有一部分同學對於大學的大部分課程存在着抗拒甚至厭煩的心理,出於壓抑且無聊的課堂氛圍,與之相反的帶給我的是無盡的興趣與快樂。

在接觸心理學這門學科的以前,它總給我一種很玄的感覺,總以爲它和算命一樣有點不可捉摸,但是通過這半個學期的學習,我被它的科學性,真實性所折服,可以說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與此同時我還發現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同時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心理學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也不乏應用性。心理學來源於生活,又指導生活。

在蔡老師的課堂上,我們更加深入的瞭解了心理學的奧妙,感受到幸福和快樂作爲一門學問來研究時的魅力,而不僅僅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感受,

馮丹老師的課堂整個過程基本上都在笑,感覺整個人輕鬆了不少,不僅緩解了我們在上完專業課後的壓抑,還學到了不少東西。

經過對心理學與生活課程的學習之後,我逐漸發現想要了解自己其實並不難,除了要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義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在漸漸瞭解自己之後,我發現自己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僅如此,還喜歡把一件小事考慮的很複雜。但是現在我發現所學習的心理學與生活的知識在我腦中結成了一張大網,活生生的經歷時時接受着理論的檢驗。我瞭解了,我不怨了。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寬容。

通過心理教育培訓學習,我的性格、爲人處事的方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處理事情時開始考慮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也許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爲的改變,可以看到心理學與生活課程對我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化知識上,還是從自身修養上我都進步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成長着。

通過心理教育培訓學習不僅讓我瞭解了許多心理特點,也讓我掌握瞭如何正確對待周圍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自我調整,失意的時候,悲傷的時候,我會不經意地想起

雖然培訓課程已經結束了,它帶給我的收穫真的很多,但我還是覺得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想去了解和領悟。如前,開始有點小後悔爲什麼當時沒有選擇心理學專業。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多點了解一些關於心理學的專業知識,深入學習現代心理學,瞭解心理學的發展史,學習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通過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人生的知識。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學方法,認識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幫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師能在心理學與生活的課程中多講一些關於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知識。當今社會,在物質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如何放鬆自己,尋找心理的健康與和諧,已成爲現代社會重要的新課題。

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爲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於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因爲心理學與生活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9

教師是一個普通的社會人、自然人,也同樣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但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師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因爲教師要用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薰陶學生,而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源於教師的心理健康。而幼兒教師應該怎樣維護和增進幼兒的心理健康呢?以下是我學習後的一些心得:

一、教師自己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過一線的教學經歷,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周邊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爲,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爲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爲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着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二、加強教師心理健康防衛。

雖然幼兒教育工作與其他職業相比性質較單純,園內的人際關係也相對簡單,但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爲人的內部心理狀態是在客觀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並隨外界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特別是在社會大變革的今天,教師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迴避的社會問題所困擾,容易造成心理狀態失衡,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應該開展心理健康諮詢、心理健康講座,組織一些社會活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幼兒教師的主要工作環節大都是沒有管理者和同行在場,因而其工作有較大的獨立性。正因爲這樣,從心理上來說排斥管理,甚至敵視管理。在現行的幼兒園管理體制中,管理者扮演着檢查員的角色。但教師卻容易將管理和監督等同起來,由此產生了對立。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10

自2月27日參加心理健康教育遠程培訓以來,我作爲培訓學員在一個月的學習過程中,通過認真參加收看視頻教學、觀看講座和案例、提交3次相應的作業及多次點評其他學員的作業相互學習、參加班級達三十多次的交流和互評、開展主題研修、編寫教案並實施後再總結得失、交流我的教育故事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從中我學到了專家和同行們的很多值得我參考和借鑑的經驗和案例,我深感自己在思想觀念上受到教育和啓發,我的精神受到很大鼓舞。這些都都爲我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提供了指導和支持,催我奮進。下面就談談本人在學習中的收穫和體會。

社會發展使得教師成爲越來越令人羨慕的職業,同時也使得教師成爲越來越令人心力交瘁的職業。這種尷尬使不少中國小教師長期處於類似“心理感冒”的一種“亞健康”狀態中,不僅導致早衰甚至早逝,並且瀰漫性地投射到學生身上,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師心理健康是時代的要求;是教師職業特點的需要;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是消除教師的心理狀況對學生重要不良影響的需要。

本次的培訓很重要也很及時。我從中認識到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治標”又要“治本”,這個“本”就是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所以,教師心理健康應該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點之一。

聯合國衛生組織提出的關於“健康”的新概念是:“健康不僅是疾病與體弱的消失,而且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完美狀態。”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宣言裏把健康的內容擴展爲四個方面: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其中心理健康是指個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以及妥善地處理和適應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那麼教師心理健康有哪些標準呢?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既要包括一般心理健康標準,又要體現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概括起來,包含以下幾點:

1、對教師角色的認同。勤於教育工作,熱愛教育工作,愛生、愛校、敬業、樂業,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

2、具有健全的人格。性格開朗,襟懷坦白,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有正確的教育觀、人生觀、學生觀,爲人師表,誨人不倦,信心堅定,意志頑強,順境不傲慢,逆境不悲觀等。

3、有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1)有正確的榮譽觀、名利觀。(2)交往中能瞭解彼此的權利和義務。(3)能客觀地瞭解和理解別人,能夠接受對方,包括對方的優點和缺點。(4)與別人相處時,正面態度多於反面態度,即尊重、理解、讚美、喜悅多於仇恨、懷疑、妒忌、厭惡等。(5)積極與他人真誠地溝通,懂得與同事合作,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4、能正確的瞭解自我、體驗自我和悅納自我。對自己的能力、優缺點能做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不隨便拿自己跟別人比較。能平衡自我與現實、現實與現實的關係。

5、具有教育獨創性。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創造。能根據學生的生活、心理和社會特點富有創造性的理解教材,選擇教法,設計教學環節,使用語言,佈置作業,對層出不窮的教育方法能很快接受等。

6、在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能真實地感受情緒,並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緒。(1)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恰當地表達和控制自己,反應適度,行爲有序,安詳穩妥地處理學校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的突發事件。(2)不將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緒帶入課堂,不遷怒於學生。(3)冷靜處理課堂環境中的不良事件。(4)剋制偏愛情緒,一視同仁對待學生。(5)不將工作中的不良情緒帶回家庭。

我明白了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就能對比自己的心理狀況,看看是否符合標準,然後依據標準進行調節。

心理學表明,人的心理問題與其所受壓力有關,如果人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以至無法承受,就會產生應激障礙,焦慮、抑鬱等就會由此而產生。所以,研究人的心理健康,瞭解人的壓力源是十分必要的。教師的壓力源與教師工作的特點密切有關。有關調查表明,教師的壓力源主要有三個方面:

其一,工作壓力:具體表現在許多教師工作量滿負荷,節奏緊張,而工作績效慢,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的勞動成果要到五年、十年以後才能真正體現。因此,教師的成就感難以得到及時的滿足,教師勞動的付出與回報在短時間內是不平衡的,這樣就比較容易形成教師對職業倦怠。特別是目前進行的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少教師感到無所適從,對教師職業的自我認同感和自信心逐漸降低。

其二,家庭壓力:教師家庭與其他家庭相比,在對子女教育和婚姻方面可能有更高的期望。而有些教師面臨這些家庭生活期望無法達到時,就會產生更多的挫折感。

其三,社會壓力:由於社會轉型期,貧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現象嚴重,容易導致有些教師在與別人進行社會比較過程中,引起心態失衡。

在目前的壓力狀態下,教師要掌握心理保健的知識和方法,學會自我調節,自我緩釋,自我放鬆,自我成長。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爲使自己的心理健康,我們可以體會體會這些話“我們沒辦法改造客觀世界,但是我們有辦法改造主觀世界。”“幸福是一種感覺,快樂不快樂全在於自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把我們壓垮,只有自己纔會把自己壓垮;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把我們打倒,只有自己纔會把自己打倒。”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11

下午x教授的《學習行爲障礙的識別與輔導》講座,更是精彩多多。教授那涓涓細流般的話語,本身對聽者就是一種靈魂的洗禮!

課後,聯想較多,我最大的收穫是:教授的解決策略。在這方面,本人在班務管理中有反面的經歷:本班有一名學生,孩子自控力很差,不愛學習。媽媽爲了他寫作業,幾乎天天氣到用請衣架。孩子第一天上課就好東張西望,一會兒玩這,一會兒摸那,學習很差。一次在我的語文課上,我當着同學們的面收走他課上正玩着的美術學具,並訓了他幾句,後來,孩子自己把美術學具從我的辦公桌上拿走了,我知道後,立即找他要追回,並訓責他爲什麼私自拿老師桌上的東西,而他卻一句不吭,不買老師的帳也不說一句話,最終不歡而散。現在想來,在課堂上自己對待有問題的學生的是那麼簡單、粗暴,事後處理,其結果肯定不也極度傷害了師生情感會。如那時能運用上行爲學習理論來思考問題,或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從育人的角度看,潛意識心理理論及其矯正治觀,體現了新課程觀的一些要求:

(1)瞭解學生的經驗脈絡,個體情緒,巧妙地激發學生自發地內省、反思,從而調整自己的狀態,並通過習慣堅持,養成自覺的意識。在這過程中,破壞已形成的情緒體驗,建立新的情緒體驗需要一個漫長的等待花開的心境。

(2)藝術化的矯正方式:使矯正的過程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種藝術化的手段,它無需多少技巧,可以是言語,也只要隻言片語,可以是手勢,甚至是—個眼神,輕鬆點撥,點到爲止。

教師們總希望師生關係默契和諧,學生自覺配合教師的狀態。在這種理想的狀態中,教師可以輕鬆駕駛場面,學生們的心情也較自然,教師不用經常訓斥學生,學生也不用提心吊膽,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與生活中去。怎麼做到呢?怎樣對待班上那個別的“活動”分子呢?x教授告訴我們要從瞭解孩子入手,用心去追溯孩子問題形成的淵源,要有靜待花開的心情,等待着每朵花兒的熱烈開放!短短三小時的講座,使我得到了講座理論以外的收穫,這也許就是三生有幸吧!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12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爲,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爲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爲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13

帶着一份憧憬,帶着一份喜悅,帶着一份期待與責任,我有幸參加了龍灣區的心理健康的培訓,不僅有理論的學習,充實我們的大腦,同時還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參觀學習和調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通過本次的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認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作爲一個龍灣區的骨幹班成員,覺得自己非常榮幸。因爲我們有一個非常貼心的團隊。在蔡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學員的熱情都非常高漲。這次去椒江我們給組配備了一個非常貼心的指導師---邱玲紅老師,邱老師非常轉到心理這個行業只有短短的兩年時間,但是她對於教學的熱情和對教學的研究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一週來,我虛心的向邱老師請教,學習。邱老師還親自給我們上課,聽了邱老師的課後,讓我們感受頗深。同時,邱老師真的是非常的無私熱心,每次聽完她的課,我有什麼不解之處,她都耐心細緻的向我講解,說明她爲什麼如此處理教材,毫無保留。碰上我們組要開公開課,更是熱心地幫我們指導,指出不足之處。

在外面學習的每天晚上我們小組的成員都能互相幫助和支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遇到問題主動自找原因,坦誠交流解決。在學習期間我看到他們的教師在遇到教育教學問題時都能與其他成員共同交流,一同解決問題,同伴互助活動開展的非常好。

通過培訓,自身有了提高。我對心理調適的技能,提供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對個別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而且有了一定的輔導思路。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爲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悅、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總之,在這次的培訓的鍛鍊中,我增長了知識,擴大了視野,在業務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努力,將所見、所學根據實際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爲學校工作盡己所能!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14

結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特點,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一個學生要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因此,身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髮展環境,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平時維持其心理平和、積極、順暢等上面,營造好孩子們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爲孩子們建設和諧平等的集體,儘量讓每一個孩子能夠在充滿關愛、溫暖、上進的學習環境之中,避免對於孩子們成長不利因素的出現。

爲了更好地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滲透到學校各項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實施,如班主任工作團隊工作等等,同時也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各科教學中去,每一個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這樣就能夠形成衆多的非專門渠道,促進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

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應成爲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15

使我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真正弄懂什麼叫做“心理健康”,願意做一名真正有陽光心態的二十一世紀新型教師。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作爲一個人要身心健康,就是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還要有健康的心態,兩者有機結合纔是一個有健全人格的人。

世界衛生組織宣言近年來一再強調指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疾病,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臻良好的狀態。”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是經過了此次學習,我真正感覺到了不僅學生要保持心理健康,教師本身更要保持心理健康。

作爲教育者我們要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以身作責。所以具有卓越的專業知識技能固然重要。但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與健康心態也勢在必行。的確,有的教師患上“職業倦怠症”。影響了身心健康也波及了學生,真應該重新校正一下心裏運行航向,有利於自身發展更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

教師常常要做學生的心理工作,給學生排憂解難,而教師的心理壓力又怎樣解決呢?聽了這次心理健康培訓,這個問題已經迎刃而解。我們總教育孩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我們就把自己的興趣培養起來吧。你看那些靠出苦力搞裝卸工作的人們,他們要付出多少汗水,才賺到並不可觀薪水。而且我們是坐在辦公室、站在班級裏,風吹不着雨淋不着,多麼幸福!這就叫知足者常樂!看一看我們每日的工作,雖備講批輔考,看似緊張忙碌點。但樂趣太多了!教學相長使我們知識愈加淵博。

到社會上一說自己是教師,大家都投來羨慕尊重的眼神!哇!心理別提多爽!我,驕傲哇!特別是自己教過的學生,有的考上東北師大,有的考入北京交大,還有的已經是公司老闆……哎呀,我驕傲啊!你看,前幾天發來兩張證書,市級硬筆書法與軟筆書法分獲優秀獎!多麼讓人興奮的榮譽!我們把別人喝茶、聊天的時間用來練字了,沒白練,這回報早晚都會來的。我快樂!我驕傲啊!生活中總會有很多樂趣伴隨。這些收穫會使我們快樂一輩子的!有了這樣的心態我們就擁有健康……

教師是這個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羣體,由於自身的社會角色和所承擔的社會任務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及社會的認可的不同程度等,也許會給自己帶來一些困惑和壓力。但只要我們盡力了,凡事都問心沒愧了。保持良好的心態去面對!有正確的人生觀就會締造連城的人生價值……

教師的工作環境是學校,和自己的學生終日在一起。社會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針對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時間段來服務。而老師的服務對象是人――成長中的人,並且肩負着指導他們成長的重任。那種八小時以外的時間,還在爲自己的學生的成長和未來殫思竭慮也的確是一種壓力。但我們會有解壓的辦法…..

一次在外地的公汽裏看到一句話:市民應該做到尊師重教!社會真的挺關注我們的。你看,我家每月還還公積金貸款,日常消費也有人際交往也照常不差。工資也上調了多少次了!我們國家的政策多好啊!人道主義和諧社會!如果一味的與豪華奢侈去攀比。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的確,看一看現實,有的的輿論開始關注教師的”亞健康”狀態,不僅是身體的,更多的問題來源於心理。那麼,教師怎麼樣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障礙問題呢?結合自身想法進行了一下總結歸納,又不夠完善的地方還需大家逐步提升......

一、要開闊自己的視野,讓自己的業餘生活豐富起來。就我個人而言,運動是一個調節身心的好方法,找幾個朋友,在運動場上大汗淋漓後,不僅疲勞的身體得到了鍛鍊,有資料指出:運動時,身體內部會分泌一種物質,俗稱“快樂物質”――會讓人們放鬆,高興。我的同事就有很多喜歡打籃球、排球、羽毛球的。我偶爾也參與進去真的很快樂!

二、儲蓄友情,要多交好友。常言說,與善人之交如入蘭芝之室,久居而不聞其香。所以就我個人觀點,交那些品德高尚、有學識、又善良、有良好心態的朋友。比如我這多年身邊的同事那些知心姐妹,心裏困惑跟她們傾訴,傾訴,真的就釋然了,快樂了。的確是緩解心理壓力的好辦法。

三、閒暇欣賞音樂,陶冶情操。的確象在網上搜集一些叫人積極向上,樂觀健康的歌曲或樂曲。比如電視節目《星光大道》、《歡樂音樂匯》、《中國好歌曲》都會給人帶來無限的陶冶與歡樂……

四、經營好家庭。不論什麼事情發生,家是你永遠的避風港灣。我們要工作家庭兩不誤。這樣我們會更感到生活是多麼豐富多彩!快樂真的很多很多。因爲我們熱愛生活。

以上,是我切身體會,收穫是很大的,體會可能不夠全面,一點溫馨的建議僅供同行們參考。有了心理健康就會有更大的身體健康!重視我們自己的心理,看到自己的優勢,也找到自己的不足。生活處處都有美好!只要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祝福我所有的教育界同仁,你們都能保持開闊的心境,良好的心態!快樂地走教育教學這條最美好的燦爛之路……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16

通過《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的學習,我明確了當前教師職業壓力問題的現狀及職業壓力帶給教師的影響;懂得了教師的職業壓力從何而來;掌握了教師職業壓力的有關理論。並從中受益,並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深有體會。

一、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教師這一職業是如今最“開放”的職業。他的工作得接受許多人直接或間接的檢查和監督——學生、校長、教研員、學生家長、教育局等等,以至整個社會。所有的這些人和社會團體都認爲自己對教師的工作有評價的權利。對於教師應該怎麼做,應該是什麼樣的人,他們都有自己不同的觀念和想法。

僅僅是與以上提到的這些人相處就可能讓教師產生焦慮,不管是正常的焦慮還是神經過敏性焦慮。並且,教師自己心裏也有“一杆秤”,隨時隨地都在監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別人更嚴格、更苛刻。

因此,教師應該樹立正確而且穩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個人心目中對自己的印象,包括對自己身體、能力、性格、態度、思想等方面的認識,是一系列態度、信念和價值標準所組成的有組織的認知結構,把一個人的各種習慣、能力、觀念、思想和情感組織聯結在一起,貫穿於經驗和行爲的一切方面。

個體只有樹立正確而穩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瞭解並愉悅地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不給自己設定高不可攀的目標。同時,個體因爲對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夠客觀地評價別人,接納並理解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對世事中的不平、不滿、不盡善盡美之處能處之泰然,要淡薄名利,隨遇而安,不要斤斤計較,憤憤不平。這種心態對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二、關注心理健康,創設良好環境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應充分認識到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要堅持以人爲本,不斷改進領導方式,推進人性化管理等,努力爲教師營造和諧的內在環境,並採取有效的措施,總之,做任何事情,都要從教師心理這一層面加以考慮。

如學校領導要轉變管理觀念,發揚民主,關心教師,爲教師創設寬鬆、和諧的工作環境,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要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使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體驗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計爲教師解決生活困難,解除教師後顧之憂;配備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指導教師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論知識,促進教師心理健康。

在學校管理工作中,領導要善於鼓勵教師。林肯說,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師也一樣,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樣希望得到校領導的肯定、鼓勵。

三、增強心理保健意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教師應善待自己,幫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調適方法,來維護心理健康。

第一,要正確地瞭解自己,確認自我價值,並接受自己。古人早有明訓:“人貴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很多教師由於自我認知偏差,不能正確把握自己,帶來諸多心理問題,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個教師能正確認識自我,接受自我,揚長避短地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並體現自身的價值。

第二,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現代心理學心身研究認爲,情緒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積極的情緒對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極的情緒不僅對健康有減力作用,而且導致人的心理障礙。而教師面對繁重的工作,複雜多變的教育對象,迅速變化的世界,難免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反應,如不及時疏導。不僅影響自身,更會投射到學生身上。當教師心懷不良情緒時,可試一試情緒調節法,以保持心理平衡。

第三,建立良好人際交往圈。心理學家早就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個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對挫折的承受和社會適應能力就愈強,在社會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師要學會與人交際,善於與人交際,將自己和諧地融入社會之中,保證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師往往是樂於和學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於與學生打交道的教師,真正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

第四,積極進取,努力工作。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個體,其重要特點是具有積極的進取精神。他們在工作中儘可能發揮自己的個性和聰明才智,並從工作的成果中獲得滿足和激勵。也只有熱愛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當作樂事而不是負擔的教師,才能夠保持健康的心理。

第五,換位思考,調整看問題的角度。換位思考問題,從積極的角度出發,多看主流的和正面的事物,避免以偏概全。

第六,低調處理問題,知足常樂。人生中的自我由理想的自我和現實的自我構成;面對完美的渴求在,我們應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以平常人的心態,告別心理困境。

四、積極參與繼續教育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新的知識層出不窮,要想靠在學校學習的十幾年就學會人類經歷了幾千年的知識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說今天呈幾何級增長的新知識。而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人類知識的代言人,因此,教師不斷接受繼續教育,學習新的知識,就成爲必然之舉。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道理。

教師如果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跟不上社會的發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強,求知慾強,特別喜愛並能接受新事物,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代溝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學生還有可能會因此而不尊重教師。所以,積極的參加繼續教育也是教師自身心理按摩的一項重要措施。

身爲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自己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教師是樹,心理健康是陽光。願每位教師都有陽光燦爛的心態,讓教育之花更鮮豔!讓教育之果更豐碩!讓自己的工作更順利,讓學生的學習更優秀,讓家長更滿意,讓校園更和諧。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17

11月26日至28日,我有幸參加了煙臺市國小心理健康教師培訓班。短短几天的培訓學習,讓我真切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對成就孩子健康人生的現實性和重要意義,讓我受益匪淺。

在培訓過程中,北京的心理健康專家和魯東大學專家教授給我們做了精彩的講座,他們用一個個鮮明的事例,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並且通過理論學習、自我剖析等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要實現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的目標,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從專家們的講座中,我深深地認識到,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嘴頭上說說,也絕不是每週一、兩節課,或者搞幾次轟轟烈烈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就能實現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常規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需要教師潛移默化的培養。所以學校日常活動就成爲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魯東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王惠萍院長《親子關係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讓我們明白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家長的只有給孩子一個可以依戀安全的氛圍,給孩子學習的榜樣,注重人格培養,才能防止童年的創傷性經歷。使我們認識到單親家庭孩子、隔代撫養孩子出現問題的深層原因。作爲老師,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這些學生,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關注他們人格的培養。王院長的一句話,給我很大的觸動“一個優秀的母親可以帶出一個優秀的女兒,卻帶不出一個優秀的兒子。”這道出了當今男孩子教育培養問題,這也是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所應注意的。

通過這次培訓,我覺得學校今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加強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做好對教師進行心理教育的培訓工作。向老師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知識及方法,並要求班主任和老師在自己班內嘗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擴大能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隊伍。

二是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堅持以人爲本,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發展。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採取以下方式進行。一是團體輔導。針對不同年級、年齡段學生開設不同心理活動輔導課(或活動),爲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爲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爲,激發羣體向上的精神。二是心理諮詢。開展“心晴小屋”心理諮詢室,優化心理諮詢室的環境,創造寬鬆和諧的諮詢氛圍。每週定期接受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爲對象的諮詢,做好檔案積累和跟蹤研究。在諮詢室外設立心理諮詢信箱,解答學生疑惑。三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要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心理環境、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注重發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和爲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班級、團隊活動和班主任工作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此次心理健康培訓的時間雖然僅僅4天,但在我的心裏卻激起了層層漣漪。這次培訓給與我的東西決不止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它會有一種延續性,影響着我的生活和工作…今後,我要從心理教育的層面上去教育我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髮展。爲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會繼續認真的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保健心得體會 篇18

今天,學習了師德與教師心理健康,很有體會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保持一顆健康的心態,關注每一個學生,善待每一個學生。時刻保存高度的責任心,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快樂成長。

俗話說“言由心生”,孩子們更是這樣。他們的世界很單純,往往是心裏面怎麼想,行動上就怎樣的表現。我們做老師的要善於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並且學習用相關的心理學內容去剖析學生行爲背後隱藏着的問題,尤其是一些令教師們頭痛的不規範行爲,找到了其心理上的根源,對症下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通過本次培訓,我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從無到有,從淺到深。使我認識到: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確瞭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地感知現實並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平衡過去。在專家們的講課中,很多都是具有實際操作方法的,更多的注重了理論聯繫實際的培養。在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中,我們不僅學習到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而且還學習到了老師的人格的力量。

二、通過培訓,自身有了提高。我對心理調適的技能,提供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對個別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而且有了一定的輔導思路。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爲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悅、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