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黨性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3W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成功創建指明瞭中國革命前進的方向,爲各地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設起了重要的示範作用,爲中國革命的勝利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接下來就跟本站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井岡山黨性教育培訓心得吧!

井岡山黨性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井岡山黨性教育培訓心得 篇【1】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衆志成城。”毛主席的西江月生動的描述了1920xx年8月紅軍在井岡山第二次反會剿的情形。同時,這也充分體現了井岡山兩年零四個月革命鬥爭的嚴酷形勢和軍民一心的鬥爭決心。八十年過去了,黃洋界的隆隆炮聲早已散去,但革命的精神猶存。

井岡山被譽爲“天下第一山”,“革命搖籃地”。說實話,要不是有區人事局、青年局的組織,自己去還真是比較困難。終於,在領導的殷切關懷下,我還是跟隨閔行區青年公務員們登上了這塊革命聖地。

井岡山的現狀讓我吃驚不小:寬敞的馬路,整齊的行道樹,鱗次櫛比的酒店和商鋪,繁華的天街購物區,無一不流露着時代的氣息,這個革命老區儼然成了一座新興的旅遊城市。我很猶豫,在這裏還能看到多少原汁原味的革命遺物。不過,後面幾天的參觀學習,還是讓我受益匪淺。除了井岡山的中心城區,周邊的故居遺蹟還是很好的保留了歷史的原貌,即使是後來重建和修復的,也充分地體現了時代和地方的特色。總的來說,老區處處是經典和時尚的完美結合。

我們在井岡山上待的時間不算太長,去掉理論課的學習時間,只有兩天半的行程。但這短短的兩天半,我們祭掃了北山烈士陵園,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拜訪茨坪、茅坪和大小井等多處舊居遺址,考察了三灣的新農村,觀看了井岡山斗爭全景畫,重攀了紅軍挑糧小道,也領略了井岡山秀麗的自然風光。整個行程非常緊湊,而穿插在行程之中的授課,進一步充實了學習的內容。

經過這短短几天的參觀學習,配合導遊的細緻講解和老師們的悉心教授,我得到了一次從身體到心靈全方面的洗禮。井岡山兩年零四個月的鬥爭史的豐富內容不斷衝擊着我的大腦,無數革命英雄和先烈的動人故事震撼着我的內心,而蘊含在其中的井岡山精神更是感動了我的靈魂。

井岡山的歷史,有太多值得記憶的重大事件。三灣改編,加強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把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基層,大大增強了紅軍的戰鬥力;朱毛會師,舉起了中國革命低潮中一面堅持鬥爭、鮮豔奪目的大旗,給全國民衆樹立了對革命的信仰,爲中國革命的復興帶來了希望;五破進剿和會剿,充分實踐了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思想,也大大地拓寬了“以寧岡爲中心”的工農武裝割據勝利發展的空間;“三項紀律、六項注意”的頒佈,真正贏得了人民羣衆的心……

井岡山的英雄,拋頭顱、灑熱血,在井岡山上默默吟唱着一曲悲壯的國際歌。井岡雙雄袁、王二人,迎接紅軍上山,疆場屢建奇功,卻被錯殺於永新;蕭克,爲鬧革命不惜改名,還獻出了一家5條鮮活的生命;張子清,身爲師長,治療腿傷時把組織上分給他食用和洗傷口的鹽全部留下來,分給其他傷員,最後感染去世;範家駒,在井岡山斗爭最後的日子裏堅持抗爭,最後不幸被捕,視死榮光……

井岡山的精神,是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衆、敢於勝利。這,正是我們這一代青年人最缺乏又急需補充的。井岡山精神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中華民族精神在革命鬥爭中的錘鍊和昇華,是毛澤東、朱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鬥爭中培育的,是由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精神瑰寶,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井岡山精神使我們對什麼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有了新的認識,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對共產主義的信仰。

井岡山的學習經歷,對我個人來說更重要的影響是對工作有了新的審視。剛剛參加工作的我,所遇到的困難和困惑,現在看來實在是微不足道。革命先烈們面對死亡都可以從容鎮定,我有又什麼可以畏縮的呢?我所要做的不過是堅守工作崗位,端正工作態度,提高工作能力,真正把“爲人民服務”體現在實際的工作之中。只要能發揮井岡山精神的巨大力量,結合“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一切都不難達成。

井岡山黨性教育培訓心得 篇【2】

酷暑七月,江西省教育廳師資處在井岡山舉辦“江西省20xx年中學特級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高級研修班”。一到革命聖地,涼爽的山風迎面吹來,使人神清氣爽;然而更難忘的,是培訓期間各位專家的報告讓人如沐春風,受益匪淺。集中學習結束後,整理講座筆記,我不禁又回到八角樓的會場,想想專家們的教育理念,再回首自己的教學經歷,有幾點心得體會。

一、讓每個學生都健康成長

浙派名師張化萬一直以來堅持的教育觀念是,教師的使命不僅在於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更重要的還在於滿足不同個性的孩子的需要,促進不同個性的孩子的成長。他認爲,每個孩子都是寶,不僅是家長的寶貝,也是教師的寶貝,教師沒有任何理由忽視任何一個孩子的存在。

教育學生猶如開墾一片荒地一般,需要教師的耐心、信心及愛心的滋潤與澆灌,才能闢荒地成良田,化光禿爲青翠。一個班的學生,在性格、品行、習慣、愛好等方面存在差異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對症下藥”,使每位學生能健康成長,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務。

對於那些思想品德好、學習成績及其他各方面發展均比較好的優秀生,我們要教育他們正確對待自己的成績,提醒他們在日常的學習與集體生活中多發現別人的長處;對學習成績中等,行爲表現一般的學生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安排適當的活動、角色地位,讓他們在豐富的實際活動中施展才能;對於所謂的“後進生”,我們教師一定不能放棄,要堅信他們是可塑之才,一定要尋找適合的契機和方法從心靈上來改變他們。

教育應是德育爲先,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加強個別教育,才能促進多樣化人才的健康成長。

二、教會學生“學”與“思”

姜根華老師曾長期擔任高中畢業班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在啓發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追蹤社會熱點,抓住教材重點,突破知識難點上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二十多年來,他一直在努力探索和構建“善教樂學,輕負擔,高質量”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由“要我學”轉爲“我要學”,“樂於學”,並在實踐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語文教學便是要讓學生通過教材的語言文字具體感受到形象,同時又通過形象體會語感,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每一堂語文課,教師都應飽蘸着情感,驅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善於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懂得呵護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敢於放手放權放下架子。只有大膽地“放”,才能讓每個學生去“練”;只有大膽地“放”,才能讓不同的學生都有可能得到最好的發展,學生纔可能帶着教材走向教師,或帶着對教材的理解,帶着學習成果,帶着學習的方法,自信地向教師展示自己的成功,或帶着學習中的問題,主動地得到教師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才能使學生的主體性真正得以發展。

“學成於思,思源於疑。”不斷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正是學生思維活躍的表現。而好的教師是引導學生去發現真理。每節課是屬於師生共同的“財富”,教師不應“獨佔”它,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尋問題,自提問題,然後帶着問題去讀書、思考、討論,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思維的學習狀態,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質疑問難,培養思維的獨特性。敢問是創見的蓓蕾,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學中應該多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要在師生之間創造一種平等的、愉快的、民主的討論空氣,讓愛思考的學生多思、深思,讓不會思考的學生愛思、會思。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曾蓉蓉老師說到她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個性發展;除了要教會學生必要的知識外,還必須培養學生生活的勇氣、向上的精神、創造的激情和社會責任感。從教以來,她借鑑老教師的經驗,總結自己的教訓,得出一個結論:以誠心對待學生,以真誠感化學生。把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去對待,關心他們,愛護他們,但絕不是盲目地寵愛。

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書不愛生,則教不好學生;育人不愛人,則無從育人。托爾斯泰說:“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良好的師生關係,有助於教師的教學管理,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國中學生正處於成長的轉折期,對待外部世界是既懷疑又好奇,單純地講道理他們是最不易接受的,有的甚至會出現逆反行爲,跟師長對着幹。因此,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至關重要。

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個性。在教育的過程中,既要動之以情,更需曉之以理,要防止一切不尊重學生的言行,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其次要信任學生,使學生能看到人的尊嚴,認識自身的價值,教師必須以自己對學生的信任換取學生對教師的信任。第三,要嚴格要求學生。只有嚴格要求,纔是真正的愛護,才能把他們培養成有用之材。總之,教師要時時注意言傳身教,不僅在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方面,就是言談舉止,儀表衣着,甚至細微末節的生活小事,都要成爲學生的表率。只有如此,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才能形成美的師生關係,教育也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四、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李淑芳老師從一位農村代課老師成長爲教育碩士、全國知名的中國小教師培訓專家,她是基礎教育改革和教師培訓的先行者,爲我國廣大農村教育做出了突出貢獻,爲教師成長模式提供了新的途徑。她認爲教育就是讓學生獲得一種能力,給自己的生命成長助推的能力。教育當以慈悲爲懷柔,以慈善爲先行。李老師的夢想是:打破教師成長的地域的圍牆;打破學校與社會的“圍牆";打破教育與生活的“圍牆";打破城市與鄉村的“圍牆";打破職前教育與職後教育的“圍牆”;打破學科之間的圍牆,不斷創新學校發展、教師成長模式,探索課堂教學規律,讓老師們在奉獻中成長,在交流中收穫,在創新中享受工作的幸福,在成就自己的同時成就學生的人生!

何爲幸福教師?幸福教師首先必須是一個健康的生命個體。這裏的健康,不僅僅指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心智的健康。要追尋真正的幸福,就要擁有良好的心態。降低自己的要求或慾望,在達不到目標時,不妨寬容一下自己;遇到挫折時,試着去做其他令自己放鬆的事,學着疏導自己,釋放自己,解放自己的心靈;不管取得什麼樣的成績,都不要得意忘形,忘記自己姓甚名誰;遇到困難,多和朋友交流,爭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鼓勵……擁有良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找尋到幸福的方向。幸福教師還必須是一個幸福的生命個體。一個健康、向上的、內心充滿幸福感的生命個體,就具有了成爲幸福教師的前提條件。

教育就是追尋幸福、創造幸福、享受幸福的過程。快樂是幸福生活的開始和目的,我們的一切取捨都從快樂出發,我們的最終目的乃是得到快樂。假如能讓我們的工作像“玩”一樣輕鬆快樂,我們也就開啓了幸福之門。但是,快樂之花的盛開,需要智慧的汗水去澆灌。快樂需要預設。每天走進教室之前,問問自己:今天,你準備帶給孩子們什麼?準備引領他們走向哪裏?每天走出教室之後,問問自己:今天,你引領孩子追尋幸福的效果怎樣?孩子們是否都感到幸福快樂?給孩子帶來快樂,我們也能從工作中得到快樂。快樂源於生成。我們要學會做教育生活的有心人,善於發現和捕捉快樂。教育生活中,有很多細節,只要注意去挖掘,張開一雙慧眼,你也一定會發現和擁有許多的快樂。

井岡山黨性教育培訓心得 篇【3】

首先感謝領導組織的這次團幹培訓班,讓我們有機會重溫了鬥爭時期共青團的歷史和光輝歷程,悼念紅軍革命英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通過結合井岡山革命歷史及鐵路團委發展實際,組織編排以專題教學、現場教學、互動教學、體驗式教學等多種形式讓學員通過教育培訓,感悟井岡山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提高綜合能力。以下就5天的培訓學習談談心得體會。

1、多樣化培訓學習,體會紅色革命。

幹部在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聽講解員講述紅軍歷史。並先後參觀茨坪毛澤東、朱德等同志的舊居,這些領袖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居住條件異常艱苦,讓我們感受到了當年革命領袖和紅軍戰士以及井岡山人民艱苦奮鬥的精神。在“與紅軍後代面對面”互動環節,通過老紅軍後代袁文才孫子、王佐孫子、曾志孫子等談話和交流,讓我們心靈受到強烈震撼,理解老紅軍的革命情懷,最難忘曾志老紅軍爲了革命捨棄三個孩子,爲她的鐵骨柔情潸然淚下。通過參觀井岡山革命歷史博物館、小井紅軍烈士墓,以及在黃洋界的體驗式教學,讓我們進一步深刻領會和感受了什麼是井岡山精神。

2、綜合素質提升,適應團內工作需要。

隨着鐵路政企分開後,鐵路進入了機制轉換年,鐵路發展步伐加快,團委要緊跟發展的步伐,首先就是要提高團內幹部的綜合素質能力。本次培訓,給我們設置了管理學、市場營銷、人際溝通、團內宣傳等一系列專題教學,並邀請江西院校的大學教授以及中青報記者給學員授課,進一步提高了各局團幹部的綜合能力,適應鐵路團委發展需求。

3、青工安全生產PK賽,展示鐵路風采。

認真貫徹落實鐵道團委開展青工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各鐵路局團委都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本次培訓班,最精彩的一個課程也是圍繞青工安全生產爲主題的創意PK賽,三個團隊利用每天晚上的休息時間,結合衆人之力,開動腦筋,創作出了提出新穎,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動方案,讓大家看到了團乾的風采。同時,在結業典禮上,每個團隊都表演了一個精彩的文藝節目,展示了鐵路青年的朝氣與活動。

通過這次培訓教育活動,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心靈一次又一次得到刺激、震撼。不僅感覺到老一輩革命先烈的偉大,更覺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通過這次參觀學習,我覺得“用信仰點亮人生”不是一句空話,理想和信念實在太重要了,在鐵路發展中,不畏艱險,克服困難,帶動青年把團的事業發展的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