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通用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8W

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 篇1

一年一度的“兩會”季節再次到來,全國各地的代表齊聚北京,參加政協以及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年度會議。伴隨着政協會議的召開,關於兩會熱點話題的討論也在不斷升溫。近年來我國的“兩會”,因爲通脹加劇、社會保障不完善等引起社會各階層的深切關注,政府工作報告通常都被解讀爲側重“民生”議題。也就妥善解決“民生”困難闡述報告。

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教育問題一直是關係民生的大事,尤其是近來頻頻出現的大學聯考加分亂象、重點高校自主招生、擇校費、校車安全、貧困學生大學難等問題,不斷困擾着民衆的生活。根據網絡調查顯示,在十大候選項熱度排行榜上,“教育公平”位居第四位,成爲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及網民關注的熱點,社會各界對此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討。

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及福利向來是引發激烈爭論的領域。近年來,我國在教育領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我國中國小教育、幼兒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基本做到了適齡兒童人人有學上,九年義務教育成效顯著。大學擴招,使更多的高中畢業生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教育經費不斷增加,達到了佔gdp4%的國際水平。職業教育蓬勃發展,各類專業技術學校遍佈城鄉,爲擴大就業提供了重要支持。民營教育發展勢頭良好,數量增加,質量提高。培養了大批高端戰略人才,博士生、碩士生成爲社會各領域的主力軍。在我國實現以“天宮”系列及核武器爲標誌的航空航天事業跨越式發展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礎性貢獻最大。國際教育交流事業發展迅猛,且派到發達國家的留學生在學成歸國後服務已成爲主流趨勢。我國教育事業作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取得並正在不斷取得輝煌成就。

但是一個時期以來,人們對教育界遇到的困難和表現出的某些問題也感到憂慮,甚至對我國教育發展前途缺乏信心。比如,由於貧富差距引發了各地不能同時或同等程度享受國家的公共服務,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中國小學生負擔過重,奧數班等課外班的負面影響,以及個別考試舞弊現象等等。不僅國內一些人對教育前景不看好,而且西方敵對勢力幸災樂禍,大肆攻擊、全盤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教育模式。

表示,今年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將繼續按佔gdp4%的編制預算。新華社報道說,這意味着自1993年提出該目標以來,中國有望首次實現這一承諾。反過來看,這說明政府的許多承諾在現實中沒有得到切實遵行。中國教育、醫療等福利開支佔gdp比例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而更重要的是機會通道的壟斷、資源分配的不公。此前,教育部已卓有成效地糾正了亂收費等問題,得到人民羣衆的讚揚。教育部部長袁仁貴在會上鄭重表示,教育部擬積極推動《考試法》出臺。

還表示要初步解決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爲適齡兒童提供義務教育是中國《憲法》規定的政府必須履行的職責,這是政府必須做到的基本底線,不應因公民身份、戶籍、貧富、社會地位的差距而有不同。提供教育不應成爲政府專門拿出來說的政績,而應構成公民對政府的問責事由。去年以來一些打工子弟學校遭到關閉的事件,尤應得到政府的解釋。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與全體人民利益攸關。近些年來,國家對教育公平看得重,抓得緊,解決了一批社會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逐步矯正了教育公平方面出現的偏差。各級政府積極解決城鄉孩子平安上學問題,教育行政部門正着手製訂“異地大學聯考”方案,爲困難地區的孩子提高學校伙食標準等等,我國教育公平正在毅然前行。社會對教育公平的需求依然十分迫切,事關教育公平的諸多難題仍需要進一步求解,教育中的不和諧、不均衡、不公平等因素仍然困擾着教育公平目標的實現。比如農村教育硬件改善與優質師資隊伍建設如何一起落實到位,比如城鄉教育統籌規劃與就近入學的原則如何更好地對接,比如城鄉孩子如何公平地享受到現代教育的服務,比如素質教育目標與教育考評管理如何相銜接,等等。

城鄉差異、校際差異、地域差異這三大差異問題影響教育公平教育質量,這些問題都亟待穩妥有效地解決。促進教育公平、保證教育質量是一項長期任務,不僅需要完善的教育改革體制,更需要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從實處、細處落實改革政策。紮實推進教育公平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全身心、全過程的關注支持,需要更大的改革創新勇氣,需要腳踏實地向前推進。

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 篇2

最近,有教育界的朋友從汶川地震災區參觀歸來,他有感於災區重建新校舍的速度之快、質量之高、配套設施之完善,深有感觸地預言:汶川的學校教育要比我們至少先進五十年。說這話的朋友來自於我市城區條件優越的學校。在肯定災區重建的成果的同時,我們身處中國中部江漢平原的農村教師,在把我們農村學校和本市城區學校作過比較之後,得出農村學校落後城區學校30年的結論,此時不由得發出了30年+50年=80年的驚歎。

《國家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指出:把促進公平作爲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關鍵是機會公平,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羣體,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責任在政府,全社會要共同促進教育公平。

十年的教育均衡發展的藍圖已經向我們展示了教育公平的前景,我們這些依然靠一支粉筆教學,爲危房漏雨而擔驚受怕的農村教師應該額手相慶,未來的美好值得期待。但是差距從30年到80年的鉅變,又像涼水澆頭令我們冷靜。作爲一名農村學校的校長,我們無法追究政府對於教育公平的“主要”責任,但是,我們在“全社會要共同促進教育公平”面前,不應該在差距的對比中一味的怨天尤人,也不應該把自己排斥在“全社會”之外等待觀望。

儘管管理體制改革明確了由現行的“縣級統籌”向“加強省級政府教育統籌”的轉變,但是正如中國的教育與美國教育沒有可比性一樣。湖北的教育與先進省份的教育也沒有可比性,沙市區的教育與荊州區的教育同樣沒有可比性。我們不能盲目樂觀,應該從當下做起,從我們自身做得了的事情做起,促進一個學校、一個班級的教育公平。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大到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小到排座位的、點名發言的公平,微觀到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微笑的眼神。機會公平、過程公平就在其中。這些貌似容易的事情,往往無法真正的落實,因爲要迎合某些人的評價標準,因爲不願意伏下身來,躬耕於三尺講臺,汗灑課前的十年寒窗,使曾經的信誓旦旦成爲耳邊風、過眼雲煙隨風而去。我們不唱人類靈魂工程師的高調,也不說教師承載着民族歷史未來太多責任的高度,單說教師從事的是良心的事業這一點,就需要做到這些小之又小的承諾,更何況《師德規範》也有着同樣表述的內容,更何況國家未來的發展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礎、教師是關鍵。

促進公平,需要政府努力,需要教師加油!

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 篇3

近幾年,社會上對學校關注較高的就是關於教育的公平,如何實現教育的公平,讓外來務工子女能同城市子女享受一樣的教育等等,這些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共同努力來完成。下面我就結合近幾年教體局和學校就促進教育公平的一些做法談一談自己的實際感受。

一、加強學校基礎配套設施建設,落實學校教育公平

學校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的好壞是確保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的最基本保證,也是體現一個學校文化層次的重要條件。就我校而言,始建於1953年,已有60年的歷史,是金水區最南邊的一所學校,由於受所處的特殊區域位置的影響,屬於區屬學校非城區的薄弱學校。因此,相對城區其他學校來說學校部分基礎建設滯後和配套設施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校的健康快速發展。但是近幾年來,在局領導的大力支持關心下,先後投資一百多萬元對學校廁所進行了改擴建,舊教學樓進行內外粉刷、門窗更換、樓梯扶手的加高,多媒體功能教室和校園水電的升級改造等工作。符合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要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的工作方針。教育要向薄弱學校傾斜,逐步實現學校建設、設備、配套設施等的均衡配置。通過這樣的舉措現在學校在此方面縮小了學校之間的差距,也踐行了教育要均衡發展的要求,體現了教育的公平。

二、實施幹部教師交流、競聘上崗,體現教育的公平

義務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礎。義務教育的本質是要爲每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一條公平的起跑線。針對我們這樣一個教育大區和首批國家教育課改實驗區來說,爲了全區教育公平均衡的快速發展,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從20xx年開始教體局進行了幹部和教師的交流。通過領導的交流,他們會把各自原來學校好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帶到另一所學校,同時會結合新到學校的校情進行新的思考和管理。教師的交流,特別是那些名優和骨幹教師,他們會把各自在學校課堂教學,教學研究,班級管理,學生管理中好的經驗和方法帶到被交流學校。這樣,就給教師搭建一個近距離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把兩個不同學校的管理理念,教育教學活動的各自優勢進行融合,並結合學校實際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另外,通過教體局進行的中層幹部競爭上崗和我校進行的教研組長、班主任的竟聘上崗。更進一步提高了一線教師的工作熱情。所以,這些措施的實施,充分體現了教育的公平,使教育能夠均衡快速的發展。

三、尊重家長、關心關愛學生,體現教育的公平

在溫和講話中就教育公平提到: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務,是要確保所有兒童都能接受基礎教育。並要切實解決特殊羣體孩子(農民工子女和智障孩子)的上學問題。就此問題,我校每年在一年級學生招生工作中,按照招生規定確保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報名入學,對那些特殊學生,我們採取先登記,並做好家長的安撫工作,在視學校情況報名入學,這樣,就使原本不能享受城市優質教育的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另外,我校還特別注重和關心智障孩子。學校原來有兩個身體有缺陷的孩子,爲了使他們也能和其他學生一樣快樂學習和成長,學校單獨成立了幫扶小組,專門對他們在校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幫助,真正讓他們有學上,在學校的關愛中快樂健康成長。同時,我校非常注重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學習和培養,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們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家長,能同家長經常溝通和交流,更好的配合老師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任務。這樣,就縮小了不同羣體發展的差距,消除家庭貧困的代際傳遞,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保證人人有受教育的機會,真正體現教育的公平。

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 篇4

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和市場經濟的競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着巨大的挑戰。絕大多數的家長由於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工作與教育沒有直接的聯繫,對子女的教育多是憑感情、憑經驗,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方法不當,子女普遍存在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這種狀況怎麼解決呢?筆者認爲要讓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應採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長對子女造成的恐懼

國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着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長。有專家說道:“孩子避免失敗的願望比爭取成功的願望更強烈。爲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敗,寧願降低努力的水平。”這就是家長造成的恐懼使孩子失去主動進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長不要一看到成績考差了,就來一頓“審訊”,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長應對孩子的學習從過程去要求,這樣比從結果去要求更科學,效果更理想。

二、爲子女建立自信心

發明家愛迪生,幼年求知慾很強,喜歡追根尋源。他向老師提出“2+2爲什麼等於4”的問題,因此闖下大禍。剛進校3個月的他,被勒令退學。他的母親十分悲憤,下決心親自教育兒子成長,爲兒子建立自信心,給他講文學、物理和化學,培養他愛學習,愛科學的習慣。愛迪生的求知慾因此進一步被激發起來。“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最終成爲舉世聞明的發明家。可見成功源於自信,自信心的樹立,來自於周圍的人們的常識。做父親的都不賞識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從何而來?愛迪生的母親不賞識自己的兒子,就沒有今天的發明家愛迪生,對目前發展比較差的孩子,家長要用放大鏡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子女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子女需要幫助時,家長的幫助要掌握一個度,絕不可越佾越皰,要留有餘地。如:孩子問某字怎麼寫,有的家長會隨口報出來,這樣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問某字怎麼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字典嗎?先查查看,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已動手攫取知識的。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與子女一起成長,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所要學習的更新的東西越來越多。作爲家長,應隨時體現出求知上進的精神,給子女作出榜樣。“爸爸媽媽同樣在學習,在進步啊!”使子女明白學習新知,不斷進步是伴隨人終生的。其次要經與子女溝通,努力縮短與子女心靈的距離,原意聽子女淡知心話,真實地瞭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長。

在教育子女時切忌使用“沒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語言,更不要以譏諷語氣,來冷嘲熱諷子女,冷漠子女,這樣會抹殺子女的自信心,給子女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阻礙子女的成長和進步。

“讓子女有出息”是家長永恆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種多樣,子女的個體情況,家庭環境,家長素質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學校教育,達到共同教育好學生的目的,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當愛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時,對孩子的愛就成爲極端的愛,這往往會導致孩子身心發展出現障礙,心靈發生扭曲,對孩子將來的人生髮展有着不良影響。

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 篇5

今天下午參加了追尋組的第三次集體研修,我向大家彙報了近期工作學習的收穫,下面與大家分享讀完《面向個體的教育》之後的感受。近日認真閱讀了李校長的《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收穫頗豐。

該書共分爲11個專題,近百篇短文。文章都不長,多者不到三頁,大部分爲千字文。但一個個小案例反映了李校長的智慧,感受到作爲教育家的李校長的教育情懷、敬佩於他的超前意識和善於作爲。

感受比較深、覺得可以借鑑的有以下幾點:

一、管理過度而教育不足。

管理過度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在沒有自由空間的環境裏,我們會喪失很多教育機會。一旦放手,校園裏的教育機會隨處可見。而管理的繮繩一旦勒緊,教育便無從下手真正的教育是要面對真實的學生。

學生所表現出來的真實的東西可能是錯誤的,但恰恰因爲如此,纔有了教育的機會。我認爲這裏所說的“機會”就是教育的抓手、教育的切入點。李校長認爲,我們天天盯着孩子,不讓他們發生問題,讓孩子帶着這些問題都向社會,就把這些禍根留給未來。當然在真實的教育環境下,教師要面臨更多的困難,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也只有這樣才能鍛造出教育智慧的利劍。

二、不見樹木,只見森林。我們通過幾年的教育把本來或多或少閃爍着些許個性亮光的孩子改造的幾乎一模一樣。我們太看重把一個孩子塑造成什麼了,以至於我們忘了他們實際上可能會成爲什麼。書裏有一句特別直白的話:這棵樹與那棵樹並不一樣。我們沒有權利通過競爭淘汰那些生而平等的孩子。我們的職業操守不允許我們只會欣賞松濤、呵護白樺。造就一種新的學校生態,讓百花爭豔、百舸爭流,讓烏龜和兔子各顯風流。

三、課程的價值。“課程”的本義是爲不同學生設計的跑道。如果我們能夠多開發設置一些校本課程,就可以給更多的孩子開闢適合自己奔跑的跑道,課程的價值將會在每一個不同的孩子身上顯現的更加明顯。

四、教育的全部意義在於不斷地推進孩子們的社會化。

五、管理學生學習。許多老師從內心深處認爲,課堂是老師的時間,課後時間才屬於學生。於是講臺上老師將得淋漓盡致,教室裏的學生卻興趣索然。仔細分析下來,好多課外作業完全可以在課堂上完成。

六、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應該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關注教師關於課堂設計的討論、關注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美國同行的“走課”,到不同的班級、不同的課堂上、有目的無目的地走一走、看一看,在每一間教室裏少則幾分鐘、多則十幾分鍾。

七、親近教材。現行的教材存在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尤其突出的是教材的編寫思想還沒有真正站到學生的立場上。這個本來是給學生用的教材,可一到關鍵時刻,便將學生特別渴望知道的或特別詳盡介紹的內容藏了起來。教材內容少,沒有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輔導材料。(高一政治貨幣、價值等)。所以我們要編寫不放棄教材、又更多的站在學生角度的學案。

八、教育學是關係學。如果學生不喜歡您,他就不會相信你。如果他不相信你,任何崇高的使命和宏大的目標都是子虛烏有。師生關係構建的主導方在教師,但判定師生關係質量的權利卻在學生手上。只有學生認爲你和他關係很好的時候,纔是真實的良好的師生關係。也只有在如此的狀態下你,真正教育才會發生。

九、良好的師德就是“教師喜歡學生,學生也喜歡他”。

十、領導者不同於管理者。真正的領導力產生於服務——服務學生、服務教師。當我們用服務幫助別人走向成功的時候,他們往往就會成爲我們的追隨者,在我們身上纔可以產生領導力。這個時候,我們纔可以成爲領導者而不是管理者,我們的學校纔算得上是一個領導型組織。

十一、評價的目的是爲了促進被評價者的進步。教師評價的十大指標,幫助老師形成職業成就感的同時,給出老師明確的整改方向。

十二、鼓勵先進,允許落後。理解大家對於改革的畏難情緒。

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 篇6

今年9月份新入學的高一新生會與以往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他們是將是參加河南省新大學聯考的第一屆學生。即便是教師,面對迎面而來的新大學聯考心中也有一些打鼓。雖然聽到不少消息,但總是缺少具體的參考。恰逢此時讀到了李希貴的《面向個體的教育》,讓茫然與忐忑的心中多了一份希冀。

在我讀來,十一學校像極了帕夫雷什中學。那種所有的一切都是爲了學生更好的發展而確立的氛圍是如此的相似。這種氛圍常常會激發出純粹的“教書育人”的情感,以至於看着書便不由自主的想象:如果我就在這樣一所學校裏任教或者是這裏的一名學生,會是一個怎樣的場景?同時我也期待着十一中向着這個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

幾乎每一篇文章都能撥動我的心絃,引起我的思考。其中有一篇《少一些抽籤,多一些選擇》是讓我感觸比較深的。原因在於我自己就經常這麼做,而且由於好操作、對每一個人機會均等,一直以來都被我奉爲圭臬。慢慢的我的學生們也習慣了這樣的方式。而我自己的思考也就到此爲止了,從沒有想過要繼續往下再走一步。

而讀完文章,則像是受了當頭一棒。雖不是體無完膚,但確實相去甚遠。在簡單、直接的過程中,我們有沒有在傳遞“聽天由命”的意識?有沒有錯失了教育的機會?有沒有更有效、更有意義的方式?這些都將成爲我要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如果不是閱讀,那麼我可能還在那個沾沾自喜的狀態。也是閱讀讓我有了和更高境界的人對話的可能。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走班制的前提下,十一學校4000餘名學生就有4000餘張課表,構成1400多個教學課堂,這其中甚至包含了馬術(一個我只在電視上才見到過的運動)。這不只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的問題,更是能力問題。這不得不讓我感慨,環境限制了我的想象力。這是我無法想象的。

我們每一階段的努力其實不必等到將來好多年後再顯示出差別,在下一個階段就會顯現。今年焦作市有科協組織的高校夏令營,去廈門大學、武漢大學等學校參加。名額有限自然是擇優而取。這就是高中階段的努力程度帶來的差別。對應的,聽說省實驗馬上要選拔參加清華、北大夏令營的學生,你看,國中的努力在高中也體現了,只有國中足夠優秀的人才能進這個學校,才能去爭取這樣的機會。

不必怨天由人,不必自怨自艾,努力奮鬥,至少我們都會收穫一個更好的自己。

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 篇7

國家政治一直是我們廣大人民羣衆所關心的問題,身爲一名大學教師同時是一名黨員,學習國家政治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20xx年11月8日上午九時,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我校校領導號召全體幹部、教師積極收看的有關報告,在11月19日的例會上,有專門學習了十八的會議精神。

胡代表中共第xx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題爲《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報告令人振奮,旗幟目標和途徑非常明確,對今後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建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黨的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黨的全面回顧、總結過去5年和黨的xx大以來的實踐、經驗,進一步明確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和宏偉藍圖,進一步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必將有力地指導和激勵全黨全國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前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途上,黨領導着全國人民一定會贏得新的更大勝利。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只有緊緊圍繞主題主線,才能牢牢把握機遇、掌握主動,應對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矛盾和困難。必須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完善的制度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勇於破除那些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增強長期發展後勁,爲我國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我們要在學習xx屆中央委員會的報告的基礎上,進一步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新一屆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並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和改革創新的精神,更加信心滿懷地向未來。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自然會關注教育,更關注教育改革。的報告中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他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爲重點,必須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他說,這方面的重要任務包括: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從中,我們看到了黨中央對教育的關注和重視,看到了教育的發展前景和發展方向。

爲此,如何在教育教學一線深刻領會與落實精神,成了當前我們做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就要求我們全體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去進一步學習、領悟、踐行。爲推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爲教育的發展、國民素質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發一份光多發一份熱。

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 篇8

因爲在學習的軌道上,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自我成長的需要,實現了面向個體的教育,十一學校的課程改革得到了高度的讚譽,作爲一個孩子的父母,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認爲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有價值的花朵,在父母的眼裏,他或她是這個世界的中心,而作爲一個個孩子的老師,我們卻忘記了每一個孩子都是來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基因,有着不同的興趣愛好,有着不一致的生長速度和吸收路徑,我們卻用一樣的試卷,一樣的標準,一樣的課表,一樣的時間……去考覈、評價、鑑定,在重點國中指標定量的情況下,又用“推薦”和“戶籍”來分類。捨棄一個國小教師所不能改變的升學體制和考試評價制度,最大限度的在“我”這個範圍內提供給孩子們最大可能的個體教育,我們能做的唯有:學習和反思。

作爲一線教師我們每天的各種情緒都和一個詞一幫人緊密的聯繫在了一起,他們有的時候是讓人煩的“熊孩子”,有的時候又是給我驚喜,讓我富有成就感的乖學生。作爲一名老師,每日我都應進行反思,反思自己做的不夠的地方,反思如何才能做的更好。這樣的反思太有必要了,但是除了反思之外還需要向老教師們學習一些他們優秀的學習經驗。讀書便是最好的一種學習,也是一種最廉價的學習方式,讀了《面向個體的教育》之後的一些膚淺的感想。

一、放手也是一種教育

我非常喜歡書中第二章《放手纔有更多的教育機會》,也非常贊同其中的觀點“不要把學生培養成和自己一樣的人。”學生本就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擁有着自己獨立的個性和獨立的愛好,也會擁有屬於自己的人生,綻放屬於自己的美好。他們不是流水線上的零件,按流程拼裝起來就好,適度張揚自己的個性本就是教育所應該帶給學生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明白放手也是一種教育,當然放手並不是說讓學生放任自如,而是指充分尊重並相信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時間、空間,更多的自主權,讓學生觀察、思考、發現、創造,體驗活動的樂趣,同時老師把握大的方向,在方向方面給予學生指導。

二、學會等待

儘管孩子們的變化不可能日新月異,但卻可以從他們細微的變化中發現成長的期冀。教育需要小火慢燉,成長必須慢慢拔節,只有把心態調整好,我們才能夠迴歸到教育規律的康莊大道上,走得順暢自如。

當我看到這一小段話時,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紅筆把它劃了下來。教育是急不來的。

教育需要小火慢燉:張曉輝是去年新轉到我們班的學生,他是既調皮又聰明的孩子,課上總能聽到他與衆不同的發言,但他的調皮也很讓我頭疼,課上小動作多、閒話多―――他一個人動起來會讓全組同學都學不好,對於他的調皮,我批評過他,罰過他,但效果始終不好,堅持不了幾天,毛病依舊再犯。

一次上課,他的毛病又犯了,別人在彙報他不但不認真聽,還動手和幫扶對子打着玩,見他這樣我很生氣,剛要點他的名字訓他,可想到每次這樣做都不見效果,要想改變他必須改變方式,於是我示意彙報的同學停下,這時他還不知道我已經看見他鬧了,還在邊說邊打,聰明的他可能突然意識到了什麼,猛的擡起頭看我,這時我正在盯着他看,環顧一下四周,全班同學都在盯着他看,我不吱聲,足足堅持了1分鐘,他頭低下了,我知道他心裏肯定知道錯了,這時我也沒忙着上課,而是輕輕地說:“孩子你有什麼想說的嗎?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我們都願意聽你課上那精彩的發言,說說行嗎?”

“老師我不說了,上課再也不鬧了。”聽他這樣說我心裏樂開了花,可我仍舊不說話,又過了1分鐘,我對全班同學說:“老師喜歡知錯就改的孩子。”

這時我示意彙報的組長接着彙報,我們的課堂一如往常的進行着。

老師們本着“不放棄,不拋棄”的原則對他展開了溫暖的攻勢。這是一個留守兒童。處於叛逆期的他沒有父母的關心,沒有朋友,可以想象他有多孤單。老師們先是關心,然後是批評教育。好在他本質上心底還是很善良的。經過一個學期的恩威並用,他開始能在課堂上坐住了。也不信口開河了。有點進步老師們就趕緊的表揚。到第二個學期開始寫作業了,他隔三差五的寫幾行字,老師們又是一頓誇讚。後來我想了想,我們的學生也不這樣吧?

經過將近半年的磨合,管理,現在他不光課堂四十分鐘能坐在教室裏,作業也能完成。還經常的幫助別的同學。但是性格使然,而他自制自控能力又非常的差,要把他改變成優秀學生,我還需努力。

現在想想,爲了這樣一個孩子,學校全體老師們付出了多少了的努力和心血!如果把這些精力和時間用來做別的事情上,那就會收穫滿滿!但是話說回來,也就是在這樣一羣愛心滿滿的老師身邊,他才這樣改變。

三、讀書是受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俗話說:多讀心中有主,多寫筆下生花;又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這些話都告訴人們應該多讀書。不言而喻讀書是受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可能有人會說學生天天在學校不就是在讀書嗎?這裏所說的“書”不是指的教科書,而是鼓勵學生閱讀他們有興趣並且能夠培養他們內在文化素養的書籍。但現在的學生總是抱怨作業太多,任務太重,不喜歡讀書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同學認爲讀書不僅讀不出錢來,還是件耗時費力的事,更有甚者嘲笑不讀書的人掙讀書人的錢。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教育的可悲。我一直認爲,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

很多人一直以爲學生讀書就是要讀好教科書,爲什麼?因爲考試考的是教科書上面的內容。一種功利色彩相當強的學習氛圍在全社會沒有得到很好的遏止。雖然現在已經不再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但是考上了好大學就會有好工作的思想在很多人心裏還是揮之不去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生也在逐漸的喪失閱讀的興趣,也只去進行與分數相關的閱讀和學習,可是廣泛的閱讀,對構建學生健康的完善的人格,養成終身的學習習慣有着重要的意義。《面向個體的教育》中提到的十一學校開展的“閱讀都德”以及“閱讀法蘭西”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故事的傳播中,營造校園的書香氛圍,我也希望我們學校以後能夠多開展這種類型的活動。

四、幫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

在我看來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是一種教育責任。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都是個性化存在的。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沒有哪一種學習方式對所有學生所有學習內容都是最佳的,只有適合的、有效的。不同的學習內容、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需要不同的學習方式。在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尋找並且完善,找到適合的教好他們的方法。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應該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

什麼是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呢,在我看來讓學生能夠產生興趣就是適合他的學習方式。興趣是動力,是源泉。因此要重視對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我們大家的共識。

學生有興趣,必須留給學生學習的自由如同前面提到的那樣要作爲老師要懂得放手。自由活動是人發展的內在依據,學生的學習也應如此。學生應當是主動的學習者。真正的學習並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是出自學生本身,我們應該讓學生自發地主動地學習,留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自己找到並發現、糾正自己的缺點。

不僅是這樣,如李希貴校長說的那樣“不同的學習內容應當選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在語文教學的課堂裏,可以試着以趣味性材料來創設問題情境。對同一個問題,如果我所提供、創造的問題情境不同,學生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情境。從而達到不同的教學效果。這樣可以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走進英語教學內容的情境,從而積極地主動思考、尋找解決的方法,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面向個體的教育》所帶給我的感觸不僅僅有這四點,也讓我明白教育和學習一樣長時間的事,不應該帶有功利心去看待他,我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應該多看到身邊的榜樣,多拜讀經典,多向身邊的老教師進行學習,從那裏得到更多的智慧,從而使自己成爲一名合格的優秀的教師。

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 篇9

作爲家長,能夠說天下父母同心,人人都渴望兒女成才。尤其是當代,科學技術飛躍發展,知識經濟膨脹,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們所以對子女的期望更高。但目前的家庭教育確實出現了許多問題,下頭敘述一下孩子進入國中後本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孩子在幼兒園和國小階段,學習很簡便,家庭儘量給他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給予正確的引導,思想品德不出問題就行,並沒有感覺到家庭教育的迫切和重要,進入國中階段,孩子的學習環境和學習任務發生了根本變化,家長的心態也徹底改變,對孩子的期望從遙遠到越來越臨近,家長和孩子兩者的變化使得家庭教育在現實生活中變得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也不是按書本上說的那樣容易得到控制。

一、權威性與平等溝通

家庭教育必須有權威性,但不是絕對的權威,否則實得其反,和兒子平等的溝通及朋友關係也能受到良好的效果,這是我的第一點感受。

所有的孩子都有天生貪玩的毛病,尤其是男孩,並且我的孩子在國小就喜歡網絡遊戲,以往因爲多次請假不參加學校田徑隊的訓練,實際是到網吧玩遊戲,最終被學校田徑隊開除,也以往因爲去網吧被我尋找發現。當時在無法溝通的情景下,作爲父親的權威性是必須要體現的,那時兒子也較容易理解權威性的教育,當然,夫妻中只需要一個具有較高的權威性。進入國中階段,兒子的玩性仍然較大,雖然學習很緊張,但對網絡遊戲仍情有獨鍾,強制的權威性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完全杜絕玩遊戲並不現實,溝通才是的方法,當然溝通二字是需要付出的,需要不懈的努力,包括正確認識孩子的錯誤和理智地對他進行教育。七年級的時候我和兒子平等的簽定了一份協議,不去網吧,每週五在家裏上網三小時,實際上在家裏上網和去網吧上網是有本質區別的,一是上網資料能夠控制,二是不接觸不良環境。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和不懈的引導,八年級時協議重新簽定,兩週上一次網。鼓勵他休息時間出去做一些有益的運動,如打籃球、乒乓球等。小孩在國中近兩年的學習中,雖然成績有時也有一些波動,但總體來說成績一向是很好的,思想也是健康的。這兩年感受較深的是引導,對孩子的關心和溝通是引導他們進取向上的基礎,我認爲這也是目前在良好生活環境中成長的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重要環節。

二、身教重於言傳

孩子的成長環境是家庭教育中值得十分重視的,家庭生活各方面的因素,都會對孩子起着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所以家庭成員時刻注意自我的言行,我們家裏從不玩網絡遊戲,甚至小孩在寫作業的時候,我們連電視也很少看,以免引起他在心理上不平衡。這一點有過教訓,當孩子在房間做作業的時候,我們在客廳裏看電視,好像並無影響,實際上他畢竟是孩子,即使大人也未必如此,他總是要受到干擾的,找機會就出來和我們一看電視,這時候說的輕了他不會聽,說的重了他就會對你進行強有力的反駁,所以身教重於言傳。

三、正確對待成績和錯誤

每一個孩子在不一樣的成長階段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關鍵是要及時的發現問題並且正確對待,這一點和平時與孩子經常溝通是分不開的,沒有溝通就不能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關心孩子,除了身體方面的關心,更要注意他們的感受,當我和兒子平等的朋友關係密切時,兒子身上的動態掌握的十分清楚,包括他班上同學的狀況也能掌握的很清楚,因爲此時他十分願意也十分期望向家長傾訴,所以要讓孩子有訴說的渠道,溝通的機會。出了問題如考試成績不夢想等,不能一味的一味指責、嘮叨,否則就會和孩子產生矛盾,你將得不到產生問題的根源,也會失去平等的朋友關係,這也是有教訓的,這種時候別想從他嘴裏得到任何信息,回到家裏不理不睬,問得多了他反而衝你發火(這可能是獨生子女的通病),問題自然得不到解決。一旦發現孩子出現問題,必須針對性的及時指出並加於引導,對兒子取得的成績進行鼓勵,並給必須經濟獎勵,但這種經濟獎勵只是每一天有一點零花錢,用於購買零食和飲用水,其效果也是很好的。

總之,孩子有了一點成績家長不要過於高興;犯了錯誤也不要輕易發火,一方面要給孩子留有餘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錯時要抓住時機,理智地對他進行教育,具體如何正確對待還得看當時的情景而論。家長的對孩子的期望不等於孩子的奮鬥目標,正確的引導和孩子的興趣是至關重要的。

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 篇10

怎樣搞好國小生的教育呢?關鍵應當根據國小生的特徵對症下藥。國小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純真無瑕,分辯是非本事差,同時有極強的好奇心及理解本事和模仿本事。所以對國小生施教,作爲家長絕不能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應善於引導,想方設法激發國小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爲家長要放下架子,善於和孩子們交朋友,平時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語言,比如能夠說來,爸爸跟你一齊想看這到底是爲什麼,我們來一齊畫畫好不好!等等。因爲孩子膽小,如果家長經常教訓孩子,勢必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不敢親近你,同時還往往產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愛聽你的話,就連學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爲家長,平時要異常注意自我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舉止不能隨便亂來,因爲國小生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模仿本事,同時分辯是非本事差,在家裏,家長們都教育孩子,到學校後要聽教師的話,所以孩子們都認爲教師的話永遠是對的,教師做的永遠都是好事,孰不知,教師在孩子們的心中無形已經樹立了偉大的形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成爲孩子們模仿學習的榜樣,所以在孩子們面前,家長要像教師一樣,言談舉止要禮貌得體。因爲父母是孩子的學習榜樣,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構成,對孩子今後人生道路的成長影響深遠。

再次,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設法善於引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都明白,孩子生性好動、貪玩,正如教育專家所言,只要他們感興趣的事,他纔會真正認真去學,認真去做,自覺地做。否則,對他們不感趣的事,他們死活都不願去做,趕鴨子上架在孩子們身上行不通。僅有善於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孩子們學得更多,平時我們能夠利用自我的知識,發揮自我的想象力,編一些趣味的小故事,或趣味的遊戲等,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另外,作爲一名家長,我覺得要有極大的忍耐力和足夠的耐心對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當中遭遇到的煩惱向孩子傾訴,甚至把孩子當成發泄桶,人們常說六月的天氣,孩子的臉說明孩子們的表情變化無常,經常說變就變,一會兒笑哈哈,一會兒又哭又鬧,剛剛還是很乘很聽話的,一下子就調皮起來,說什麼也不聽了。常常讓家長無名火生,恨不能伸手就給兩巴掌。當然,這時做爲家長是不能亂髮脾氣的,只能不厭其煩地說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溫柔的說一聲你再這樣,我真的生氣了,然後還是耐心地引導,說服。

總之,對國小生的家庭教育,要學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即要耐心細緻,又要靈活多樣,只要我們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還怕教不好他們嗎?

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 篇11

爲人師數十載,轉眼寶寶也五歲半了,堅持做寶寶日記也六載有餘,太多感悟總想與人分享,成功或失敗乃一人之言,教子理論也需要實踐和,更重要的是探索和歸納,當然,教育規律應當遵循孩子的個體差異,所有成功的家教經驗並不完全相同,所以我期望關注孩子成長的家長多參與交流話題,多探討成功培育情商和智商的話題。讓我們的下一代健康(生理和心理)成長,穩步成才!

走進教育之門,我就期望有一天能將自我的教育思想整合傳播開來,雖然我是滄海一粟,但我更期望爲教育事業發揮自我微弱的光和熱。所以,我會把自我的教育心得和感悟及時融入我的課堂,讓孩子們天天感受新的教育氣息,讓他們充分享受新思想帶來的振奮和愉悅。

0歲及學前早期教育已是衆多知識家庭談論的重要話題,我們的早教工作應當是竭盡全力了,甚至有的爲了孩子上一個更好的幼兒園不惜重金,專職接送,犧牲自我的事業和工作也再所不惜,父母是偉大的,我們應當爲自我喝彩!可是,在幼教中陷入困惑與迷茫的大有人在,朋友聊天,更多也是教育之難,我想,大家都有同感,我也一樣。當我用某些理論去指導幼教實踐時,也曾陷入深深的矛盾和自責之中,因爲它不適合孩子!我開始思考新的航向。

孩子上進,聰明,乖巧,善良,經常幫忙別人,還會關心別人,異常善解人意,在別人發生矛盾時,總會有理有節地勸慰別人,儼然一個小大人!今年上幼兒園,知識的重複讓我感覺有些浪費時間,我覺得在這個學習關鍵期應當及時引導和提高他的學習本事。從事多年語文教學,我覺得語文是最講究基礎知識積累的,記憶字詞,閱讀理解,會話寫作是語言學習的基石,決定先從閱讀開始。

孩子已學完了國小階段的全部拼音,但不是很熟練,我決定讓他閱讀帶拼音和插圖的故事書,一開始讀有些生硬,但孩子自小受我和他爸爸的習慣的影響,對讀書還是蠻有興趣,就當培養興趣吧,我們各自讀各自的,孩子就憑他的一知半解卻也津津有味,一個暑假過去了,孩子還是有時間就坐在那兒讀,剛開始出聲,之後默讀,漸漸的能讀上半個小時……

有一天,兒子心血來潮,大講他的故事會,原先他把他讀過的故事全背下來了,一些描述的詞語,四字詞語,成語竟然也脫口而出,我們震驚了!真是無意插柳柳成蔭啊!

會閱讀了,沒有拼音的故事書也能流利的讀下來,還能發表一下評論呢!

之後,我們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同時,引導他早期寫作。日記是孩子每一天晚上的必修課,由不明白如何寫到每一天自我堅持寫,使他的思想也經歷了一個快速成熟的過程:……我是男子漢!……我很勇敢!……我很堅強!……自我評價和自我覺醒立刻在日記裏呈現出來,這也是我們始料不及的!

促進教育公平心得體會 篇12

在家庭教育方面,經過這幾年的生活與實踐,陸續把點滴感悟寫下來,一則如實記錄自我的所思所想,二則期望與家長們交流,共同提高。我認爲,夫妻要想教育好自我的孩子,應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夫妻合作協調。首先,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則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比如,嚴格要求,不溺愛,誠實,不貪不便宜,等等;其次,相互配合,孩子犯錯誤之後,一方嚴厲批評,也許當時孩子想不明白,或不好理解,另一方則在私下和言悅色地指出孩子的錯誤所在,並說剛纔爸爸或媽媽嚴厲地批評你因爲太愛你了。正所謂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這樣一唱一和,孩子自然會從內心深處理解批評,承認錯誤。

2、把禮貌教育貫穿始終。禮貌是當代社會禮貌的基本標誌。禮貌教育必須要從生活小處着手,首先父母要身體力行,爲孩子做好榜樣,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禮貌習慣。其次,必要時適當給予孩子指點和教育,切記,不要說的過多,讓孩子反感。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教育孩子早睡早起,適當鍛鍊身體,絕不能熬夜;其次,飲食科學,不要偏食和吃的過飽,也不能營養過剩。讓孩子明白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人的健康、學習、工作等各方面的作用很大。

4、講究原則,不能溺愛孩子。高爾基說:愛孩子是連母雞都能做到的事情。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我的孩子的,重要的是如何愛。孩子長大以後發展的結果各不相同,從小到大家庭的影響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父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滿足就哭鬧,父母心痛,於是就滿足,其實這正助長的孩子的不良品質。其實,提出不合理要求,已經不應當,不滿足就鬧,更是錯上加錯。當孩子提高不合理要求時,家長應堅決拒絕,孩子也許就不那麼哭鬧了。孩子的哭鬧往往是家長態度的助長結果。

5、排除或減少來自祖輩的干擾。中國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溺愛孩子,是一個普遍現象。如果不住一齊,如果一家三代四代同住,年輕的父母也許會操更多的心,因爲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另一方面還要教育老人,並且教育老人比教育小孩難度往往更大。

6、教孩子學會寬容和大度。多鼓勵孩子到孩子中去,在孩子與孩子交往中,鼓勵孩子懂得謙讓、寬容和大方在。能夠讓孩子邀請朋友到家裏做客,家長就熱情接待,這樣能讓孩子學會熱情待人,同時家長的熱情也讓孩子在朋友中很有“面子”,很有自信。切不可怕把家裏搞亂而不讓孩子的朋友來家裏,更不能對孩子的朋友冷淡,那樣會讓孩子很丟面子,讓自我在朋友中擡不起頭,同時也疏遠了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7、培養孩子的職責感、勞動觀念和吃苦精神。此刻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多數青少年不會勞動,沒有吃苦精神,缺乏職責感,能夠說99%的原因都來自家庭教育。讓孩子吃的好,穿的好,不勞動,過度保護,這都是孩子沒有職責感、不愛勞動、不能吃苦的根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