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愛的教育》(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1W

讀《愛的教育》 篇1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讀《愛的教育》(精選20篇)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沒有跌蕩起伏的情節,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這也是亞米契斯先生的文章的成功之處。《愛的教育》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字裏行間,都抒發了作者本人對愛的理解,這種情感是普通的,確實不平凡的。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說所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這也是爲什麼愛的教育被評爲愛的魔法書的原因。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都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只是我們對此的態度可能不同而已。當自己所擁有的要失去的時候,才知道事物的珍貴,讓一些平凡溫馨的瞬間,在自己的心中偷偷地溜走了。“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爲它無影無形,所以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它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我們往往會忽略周圍的,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的愛,加以體會,你則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如果人生是一場戲,我覺得應該給這些平凡而又難忘的瞬間一個特寫,這些瞬間也許只會成爲我們心中無足輕重的片段,被時間剪掉,那些瞬間猶如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中的一朵小小的花,但我仍願意用自己的心去迎接幸福,儘管幸福那麼短暫。

《愛的教育》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在這紛飛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竟使人們寧願葬送自己的生命來挽救愛?然而這個意大利國小生給了我答案。一個四年級國小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這一切,使人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讓人覺得很溫暖。愛比珍珠更寶貴,比糖果更甜蜜,比羣星更璀璨;愛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令人快樂,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錢買不到的感覺。愛能夠將心中的恨化爲勇氣,它使你微笑地面對生活,使你倔強地反抗命運;它是還魂的仙草,給罪人新生;他是慈愛的母親,喚浪子回頭;它既是一種獲得,又是一種犧牲。這就是人間最珍貴的愛。就如親子之愛,如此平凡,但很多人都無法感覺到。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是我們所比不上的,同時也是令人羨慕的,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就連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而面對現在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這多可悲呀!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堅信有人愛我們。”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愛我、幫助我的人,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不是嗎?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甚至“消失”,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

從別的歲月裏飄進我生命中的雲朵,不在落下雨滴,也不再颳起風雪,只把那融入大自然的愛的色彩,揮灑於我蔚藍的天空。四季的風吹動着歲月的風鈴,奏響迷人的戀曲,如流星般劃過天際,彷彿一首純真的抒情詩、一支幽婉的小夜曲,盪漾在我心頭。我感激上帝,謝謝他將我變成人類,這樣我纔有機會,體驗愛的生活。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這是最能體現愛的價值,雖然有點長,但可以簡短只去一部分。

讀《愛的教育》 篇2

他就是這樣非常頑固的一個小男孩,即使心存多愧疚,“我錯了,原諒我吧。”像這樣的話,都很難從他嘴裏說出來。時常就是心軟,也不表露出來。

讀完了這篇之後,我感受到了他的內心愛。雖然平時費魯喬。從來都不在嘴上表達對家人的愛,但是到了關鍵時刻,他卻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曲愛的頌歌,英雄的讚歌。

現在,我回想起自己的奶奶,使我更加想念和愛我奶奶。我奶奶在世的時候,對我非常的好。似乎覺得,從我剛生下來,奶奶就在我的身邊。我慢慢長大,奶奶從託兒所、幼兒園接送我。生活中照顧我、疼愛我、帶我去玩。因此,我特別喜歡奶奶、感激奶奶。我給奶奶捶背,奶奶高興地直說:“孩兒真孝順!”

奶奶很好滿足的。只要你說聲:“奶奶辛苦了”或“奶奶你真好”之類的話,再給她捶捶背、揉揉腿,她就會更心滿意足的。現在我傷心的是奶奶走了……

費魯喬走了……我們的小英雄走了……一顆美麗的童心走了……

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時間,努力爲我們這個短暫的生命之旅,留下一些美好的難忘的記憶。“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英雄,不需要豪言壯語,不需要英勇無敵,英雄之所以成爲英雄,就是一個人的努力充分展示出了人性和愛的光輝。

鎮定地迎接死亡和威脅,展現崇高的愛,費魯喬就是一個值得讚美的英雄。

讀《愛的教育》 篇3

愛在何處?我常常這樣問過自己,愛就像空氣一樣,瀰漫在我們四周,但不容易發覺。今天,我讀了《愛的教育》後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其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好孩子,敘利亞”。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貧窮的家庭,孩子又多,父親白天工作,晚上回家還要抄文件。眼看爸爸早生白髮,小敘利亞就很想幫爸爸抄,可又因爲怕爸爸不同意,所以只好每天等爸爸睡了,才偷偷起來幫爸爸抄。可他這樣抄,長期睡眠不足,上課無精打采,還次次被爸爸罵,可他還是幫爸爸抄。直到有一天,爸爸發現了這個祕密,內心非常慚愧。讀了這篇文章後我非常地感動,小敘利亞雖然出生貧困,但從沒有怨言。不但努力學習,還默默地爲家庭分憂,就算受到了責備,受到了委屈,也默默地忍了。他又何嘗不想不抄了,可是他總覺得他不抄,就像是白拿了家裏的幾塊錢似的。這是一種責任心,每當半夜想要睡覺時,就是這種信念讓他堅持下去,爲了爸爸的笑容,他就吞下了淚水,委屈。我們要學習他這種精神。

記得有一次,爸爸公司讓他打一份一千多字的文稿,可是爸爸原來的一個老同學過生,邀請爸爸去參加他的生日派對。爸爸做了這件事,又不能做那件事。於是爸爸讓我幫爸爸在電腦上打字。我心想:“我打完字還可以再玩一下電腦,這可真好,就這麼辦了。”我爽快的答應了爸爸。爸爸走後,我立馬拿出文件,打開電腦,開始打了起來。可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的,我的手都被打酸了,纔打了僅幾百字,我開始有點悔恨自己答應了爸爸。突然,我隱隱約約聽見下面有人叫我出去玩。我想了想:“反正這問文稿沒多少了,乾脆我出去玩會再回來打吧。”可是我一下去就忘了時間,下午六七點鐘纔回家,爸爸看見我只打了幾百字,便非常的生氣,說:“不是讓你打完嗎,你怎麼纔打了這麼點。”我說:“我打累了,正好有人叫我出去玩,可是我一玩就忘了時間。”我窘迫的低下了頭,爸爸只好嘆了一口氣,自己打了起來。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了自己的錯誤。

愛如茉莉,潔白純淨,沁人心脾卻樸實無聞;愛如陽光,平淡無奇,卻予人無限的溫暖,愛如春雨,沒有人一樣的狂熱,它只是細心滋潤。

讀《愛的教育》 篇4

寒假裏,我讀了《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亞米契斯編寫的。讀後使我置身於充滿愛的世界裏。

我最喜歡看的是《小抄寫匠的故事》講述了,十二歲少年裘里亞,由於家境困難,父親爲了補貼家用,除了正常的公事之外,還要堅持當抄寫員,常常抄寫到深夜。裘里亞心疼父親,夜裏等父親熟睡之後便悄悄下牀,走到父親的書房裏,拿起筆,模仿父親個筆記,用心抄寫起來。因裘里亞每天半夜起來抄寫,睡眠不足、頭昏腦脹、四肢無力,做功課時常打瞌睡,父親非常生氣,責備他。可一到半夜,他又毫不猶豫起來抄寫,一次他不小心被父親發現了,父親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懊悔自己。第二天早上,太陽高高升起,他睜開眼睛父親的頭就斜倚在胸前,睡得正香。

這篇故事裏面寫了很多感人的細節,突出了人間親情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向裘里亞和父親那樣互相心疼、互相包容,才能造就一個個幸福的家庭!無論我們生活在貧窮或富貴的家庭,知足常樂纔是硬道理!

讀《愛的教育》 篇5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愛是亙古長明下的燈塔,他定睛望着風暴卻兀不爲動,愛就是充實了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是80年代出版的刊物,於我來說,可以算是“年代久遠”了。可當我翻起這本書時,我與它的間隔便消失了。在書中,作者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或許正是這個緣故,這部作品的名字在意大利文中就叫做“心”。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從一個叫恩利科的四年級國小生的視角,寫他在一學年裏的故事,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裏行間,融入了人世間最偉大、最平凡、最樸實的愛:學生之愛、老師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展現了人性的善良與純潔,歌頌了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

要尊重每個人,不論他是何等的卑微與可笑,要記住活在每個人身上的是你和相同的性靈。在叔本華說這句話時,他已經在做了。在《愛的教育》這部書中,也有一篇這樣的小故事:

紳士的兒子諾比斯跟班裏最小的一個孩子燒炭工的兒子倍梯吵架。諾比斯自知理虧,無法辯解,就衝着倍梯氣急敗壞地罵道:“你父親是乞丐!”倍梯頓時面紅耳赤,默不作聲,熱淚奪眶而出,回到家裏,便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的父親。之後,全身黑糊糊,個子矮小的燒炭工領着兒子來到學校向老師抱怨,恰巧諾比斯的父親正在門口給兒子脫外衣,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進教室,得知事情的原委,紳士拉着諾比斯說;“照我的話這樣說:‘我說了愚昧無知的話,侮辱了你的父親,請你原諒。如果我的父親能緊握你父親的手,那將是非常榮幸。”諾比斯不情願地按照父親的話給倍梯道歉,紳士向燒炭工伸過手去,燒炭工用力緊握着。然後,燒炭工捅了兒子一把,兒子心神領會,撲倒在諾比斯懷裏,倆人緊緊擁抱……

在我們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需要尊重。然而,它卻是來自對他人的愛,對社會和世界的愛,因爲有愛,這世界才精彩;因爲有愛,人們的胸懷才寬廣。一舉足,一投足,一個眼神,一個微笑……處處灑滿了尊重的種子,愛加上寬容加上理解,就匯成了一個博大的海洋,這個海洋就叫做“尊重”。

合上這本書,我思緒萬千,回想起生活中的我,在遇到向我乞討的小孩子時,我冷眼相待,而卡羅納卻願意把自己的零花錢給一個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的同學。和他一比,我感到自己是多麼殘忍,多麼渺小。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得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稱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一切。

讀《愛的教育》 篇6

我羨慕那個主人公,那個《愛的教育》裏的主人公——恩利科。他的生活中的許多夥伴、師長和親朋:主持正義的加羅納,才華橫溢的德羅西,捨己救人的羅貝蒂,多愁善感的女老師,不苟言笑的帕爾博尼老師,和藹可親的老校長……每當課堂吵鬧,是加羅納維持紀律;每當有人欺負弱小,是他維護正義。德羅西的寬宏大量和優異成績,讓我欽佩不已。帕爾博尼老師不愛笑是因爲他失去了所有親人,但是他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兒女。善良溫和的老校長因爲失去了愛子想要離開學校,最終卻因爲學生們留了下來…作者描寫的全都是平凡的小事,卻塑造出了看似渺小但不平凡的人物,因爲他們擁有一種共同的東西,就是愛心。

在這本書中,讓我最有感觸的人物,是快樂的科列蒂,儘管他過着比別的孩子更加忙碌艱辛的生活。他可以一邊在父親的店裏大汗淋漓地搬木柴,一邊背誦“動詞的變化形式”;在看店做買賣的間隙忙裏偷閒做功課;給生病臥牀的母親煮咖啡、買藥、做飯……雖然他還是個孩子,卻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把所有事情都打理得順順利利。最讓我敬佩的是,儘管生活辛苦,他還是那麼的活潑開朗!他把辛苦的鋸木柴當作“體育課”,因爲想到父親看見鋸完的木柴會很開心。正是因爲懷有對父母的愛,才讓科列蒂把艱辛的生活過得那麼快樂。

讀完科列蒂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假如我生活在那個時代,也必須像他一樣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擔,我能做到嗎?答案當然是不能。我們幸運地誕生在幸福的時代和家庭,從沒嘗過生活艱辛的滋味。雖然我覺得自己也忙得夠嗆,上不完的課外班,做不完的習題,跳不完的繩,練不完的舞蹈和樂器,似乎時間永遠都不夠用。我會向媽媽抱怨自己的遊戲時間都讓給了那些看似無趣的學習,總在想辦法逃避。可是跟科列蒂相比,我的忙碌是多麼的幸福!父母和老師盡力地爲我們創造學習條件,讓我們將來能擁有更加豐富多彩的人生,這就是他們給我們的愛呀!我也明白了爲什麼《愛的教育》這本看似普通的書,一百多年來始終暢銷不衰。她就像一盞燈,照亮了我的心靈。

讀《愛的教育》 篇7

愛的教育,以一篇國小生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一個國小生的所見所聞,使我感受到生活中的人們是多麼的需要互相幫助,互相理解,互相關心,而這種幫助、理解和關心,都離不開一個最最根本的東西——愛。讓我懂得了生活中不能缺少人與人之間的愛。

愛是什麼?我帶着這個令人深思的問題,打開了這本書。讀過後,我不禁潸然淚下。這樣一本小小的書裏,蘊含着數也數不清的充滿着愛的故事,一件件的雖說都不是什麼大事,但卻都能反映出故事裏人物的心靈是何等的高尚,何等的富有愛心。他們像烙印一樣,深深地印在我麼心靈深處,使我懂得了生活中不能缺少人與人之間的愛。

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愛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身邊,卻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就說父母的愛,在我們生病的時候,是他們沒日沒夜的守候着我們,細心地照料着我們,白天上班,晚上守夜,勞累至極卻沒有一句怨言;在我們陷入困境時,是父母陪伴在我們的身邊,鼓勵着我們,給我們信心;晚上,在我們休息後,他惡魔你會給偶我們一個溫馨的吻,道一句晚安。這些都表現出父母對我們親切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愛是什麼?這本書並沒有給我們明確的講解它的含義,而它的意義卻已隱藏在書中的字裏行間了,現在我可以充分的回答這個問題:愛,是對祖國的熱愛,是對父母的敬愛,是對老師的敬重和終生不忘,是對周圍人的關心,是對窮苦人的同情,是對殘疾人的尊重和幫助……愛是溫暖的春風,它能融化人們心中的冰雪;愛是溫柔的雙手,它能撫平人們心中的累累傷痕;愛如空氣一般,是看不見也摸不着的,卻能夠瀰漫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帶跟每一個人。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時間。只有爲別人花費他們,我們的生命纔會開花,纔會更有意義。

讀《愛的教育》 篇8

上週四放學回到家,女兒就跟我說:"媽媽,老師推薦的書《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們家有。我們今天學的《爭吵》就是從這本書選出來的,你快看看。"我就拿起她的語文書閱讀那篇《爭吵》。而女兒也抱着那本《愛的教育》專心地又重讀了一遍。讀完後說:"媽媽,你也來讀,我們都來寫讀書心得。"我說"好。"

我認真地閱讀,讀完之後,很受感動,安利柯,一個才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就能那麼認真地觀察,寫出那麼感人的故事。並且很佩服安利柯的爸爸,在平時能注意教育方式,方法,適時地引導孩子,塑造了安利柯良好的品質和性格。

其中有一篇《斯戴迪的"圖書館"》,介紹家境並不富裕的斯戴迪,雖然買不起很多書,但他一有錢就會攢起來,再去書店買書,他爸爸發現了,特地幫他買了一個帶有綠色簾子的書架,讓他來擺放這些書。他將這些書擺得整整齊齊,書脊上的書名閃着金光,種類很多。他非常愛惜這些圖書,有空的時候就會拂去書上的灰,吹掉書內的浮塵,所以他的書仍像新的一樣。同學來,他也只拿書給同學看,而不玩別的東西。他爸爸還經常鼓勵他,說他有毅力,一定會成功的。

安利柯覺得自已的書都用得破舊了,應該向斯戴迪學習,並認爲從他那可以學到很多,很佩服他。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斯戴迪是很不錯的小孩,他喜歡看書,並能愛惜書籍。安利柯也很不錯,觀察得細緻入微。能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虛心向同學學習。兩個小孩的爸爸在教育小孩子方面都處理很好。斯戴迪的爸爸發現小孩子愛讀書,能及時給予幫助和支持,並適時給予鼓勵。而安利柯的爸爸也能經常和小孩交流和勾通,適時引導和教育,是我們家長學習的榜樣。

而安利柯的媽媽也是一個富有愛心的人,給安利柯樹立了榜樣。使得他也經常去關心同學,幫助同學。從《小閣樓》這篇故事中就可以看出。安利柯的媽媽帶安利柯和他姐姐去給報上說的一個貧困女人送一些布。到她家才發現,原來她是安利柯同學克洛西的媽媽。克洛西的爸爸去美國,平時就靠他媽媽賣菜養家,現在他媽媽生病了,家裏的傢俱都賣光了,克洛西連寫字的桌子都沒有。但他還是很認真讀書,且不因爲自已家境不好而難爲情。看到安利柯,衝他笑了笑,安利柯也跑了進去,擁抱克洛西。他們互相拉起手來。安利柯的媽媽很受感動,把錢包裏的所有的錢都掏出來給了克洛西的媽媽,又親了親他。出來還忍不住哭了,平靜後夸克洛西學習用功,懂事,要安利柯向他學習,並要多關心他。

安利柯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真的很幸福,爸爸媽媽能跟他交流與勾通,並以身作則,起榜樣作用,適合給予引導和教育。

讀《愛的教育》 篇9

安利柯對社會上發生的一些事情而引發了感想做的紀錄。但是從中我們能看到很多東西。在安利柯眼中的世界裏,“好人”和“壞人”有明顯的區別。“好人”是善良,誠實,會尊敬他人的人.“壞人”則是會欺騙、邪惡;心術不正;做錯事不知道悔改,只會推卸責任的人。你看,是不是很簡單?所以我們要用一種更簡單的眼光去看別人。其實人都是善良,純真和溫暖的,用另一種眼光看別人,看社會,這就是《愛的教育》教給我們的。

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洛馬格那的血》。故事講述的是一個雜貨店的孩子,由於賭博輸了錢被奶奶發現了,奶奶語重心長地教導了他,並訴說了如何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孩子雖然嘴上沒說,心裏早已被打動。正在此時,一場噩夢降臨,兩個強盜闖入家中,一個用刀威脅老人,另一個搶了錢,正當他們離開時,老人認出了其中一個,那強盜立即要殺人滅口,一刀向老人刺去,孩子捨身護住了老人,自己卻被刺中。強盜逃走後,孩子不顧自己的傷,還安慰着老人,最後因失血過多而永遠地告別了這個世界。

故事當中有高興也有憂傷,有懂事也有調皮;有對先生和身邊優秀人物的尊重和敬佩,也有對嫉妒者和以強凌弱者的不屑一顧與厭惡。“在學校裏,無論什麼階級的人,都成了平等的友人了。”;“賣炭者的兒子與紳士的兒子平起平坐。”告訴人們意大利孩子在學校是如何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地學習與生活的。

書中提到了這樣許多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級學生洛佩諦爲了救一個站在當街的一年級學生,而趕在車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卻被車子軋斷了一條腿。同學、老師、校長都紛紛稱讚他是“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一個小男孩因爲受別人羞辱而氣憤地將墨水瓶丟向欺侮他的同學,不想卻丟在了剛走進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並沒有盲目地責怪他,而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弄得一清二楚,並“請”肇事者親自承認錯誤。最使我感動的是一個名叫《小抄寫員》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叫敘利亞的五年級學生,爲了分擔父親工作上的壓力,深夜悄悄地爬起來,替父親抄寫白天沒有抄完的稿子,爲貧困的家庭換得一點微薄的生活費。剛開始,他不知情的父親還以爲是自己的抄寫速度加快而高興,可是不久便發現敘利亞上課打瞌睡,功課成績也從頭幾名降了下來,不免對敘利亞感到失望。敘利亞自己也感到很痛苦,不知道該怎麼做纔好,直到有一天,父親看見了深夜伏案抄寫的敘利亞時,才恍然大悟,父親一下子把敘利亞抱到牀上,滿懷愧疚地對他說:孩子,你辛苦了!爸爸錯怪你了”。還有《掃煙窗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一些故事都令人潸然淚下。

讀了《愛的教育》使我感受到一種純真的友情,博愛的親情。無私的師生之情。這些都是人間最美的情感。亞米契斯以一個國小生的名義,通過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他在學校、校外的所見所聞,並且寫成一個個很小的故事。讓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份情感。充滿愛心、獻身教育事業的老師;對孩子關懷備至、拳拳之心的父母;清純善良、活潑可愛、見義勇爲、心靈高尚的國小生,還有那使安利柯永生難忘的國小校園生活。它會讓你感動,讓你讀起來就好象在充滿愛的海洋裏翱翔。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陽光之愛可以熔化冰雪,春風之愛可以萌發草木,雨露之愛可以滋潤禾苗······愛是無處不在的!這就是“愛”真正的含義。

讓世界充滿愛,這就是我們夢想的天堂!

讀《愛的教育》 篇10

讀了《愛的教育》之後讓我明白,這人世間最珍貴的,最需要的就是“愛”。“愛”會影響到人一生的成長,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更是一門藝術。

《愛的教育》中讓我感悟最深的是文章中主人公的父親了。他爲了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他採取的措施不是沒完沒了的嘮叨,也不是粗暴的警告,而是溫柔如春風吹拂楊柳般的勸導。這位父親爲了說服自己的孩子要用功讀書,給他的孩子舉了很多已經投入工作的人也不忘讀書的例子,讓他的孩子更進一步地瞭解讀書的重要性。這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孩子爲了讀書而刻苦努力着,而你也要做這千千萬萬裏孩子中的一員。

這位溫和的父親用他堅韌而親切的筆觸敲開了孩子的心扉,因爲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最能打動這個年幼的男孩心靈的是什麼。他從不仗着自己是個父親而在兒子面前裝做高高在上的一個大人物,而是學會和兒子溝通,猶如知心朋友一般地親切。他教育兒子要想成爲一個男子漢最重要的就是“勇敢”,勇敢地去面對成長中的種種困難和種種挫折。如果有對不起哪個朋友的事,要勇敢地去道歉承認錯誤並請求原諒。這難道不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嗎?

文章中母親那“愛”的教育也讓我感受頗深。一次,她的兒子閒在家裏,所以她就領着兒子到畸形兒學校去,卻讓她的兒子留在校門口,不讓他進去。出來後對這兒子說:“我之所以不讓你進去,像你這樣體質健康的小孩進去給那些不幸的殘疾兒看見,他們是多麼傷心,有可能他們還會自暴自棄。是的,對於那些殘疾兒來說他們的心裏都有一塊陰影,現在好心人的幫助早已把陰影拋在腦後了。如果在讓他們看見那些比他們自己健康而又更快樂的孩子,就等於重新再揭他們的傷疤。所以這位母親教育兒子要爲別人着想,要有着一顆善良的心。無論誰遇到了困難都要伸出一雙溫暖的手去幫助他們。

雖然《愛的教育》只是一個孩子的成長日記,但是卻給了我無比深刻的感受。我也要向書中具有良好品質的人物們學習。學會關心別人,用一顆熾熱的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幫助迷失了方向的小孩找到回家的路。讓無依無靠的老人感到溫暖,讓在異國他鄉的人不再孤單,讓這世界到處都充滿歡聲和笑語。所以我自己要做好榜樣帶動身邊的所有人。對於父母的嘮叨,我應該好好的理會;對於老師對我的要求,我應該去實踐;對於同學對我的意見,我應該去採納。因爲我知道這都是對我的”愛“的教育。

讀《愛的教育》 篇11

暑假裏,跟同學逛書店,隨手從書架上拿了一本書,本想隨便翻着看看,結果我竟站着看書近一個小時,我自己都感到驚訝,這本書竟然如此吸引我!

這本書的名字叫《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讀這本書,我心裏一直在涌動着一份感動,原因是這本書裏處處洋溢着一種令人感動的愛,至今難以忘懷。

這本書的形式很新穎,是以日記的形式展現在讀者面前的。全書共100篇文章,它主要講了安利柯從新學年開始一直到一學年的結束所發生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淋漓盡致,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書裏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的事,善良的人,以及他們平凡的日常生活。像賣炭人、小石匠、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敘述,把我們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

每月都有一個故事,稱作每月故事。如洛貝諦捨身救人,卡隆的高尚品德……但最令我感動的還是安利柯的媽媽。當她的孩子安利柯生病後,她是那樣無微不至的關懷着自己的孩子,她可以置自己的尊嚴於不顧,上街乞討,甚至連自己的命都不管不顧,一心只盼望孩子快點好起來,替孩子分擔病痛。

人人都說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愛。 安利柯的媽媽是偉大的,而我的媽媽也是偉大的。以前,年小的我不理解媽媽的苦衷,不理解“嘮叨”“囉嗦”的真正含義。當母親冒着嚴寒、頂着酷暑拖着疲憊的身體下班回到家時,還要爲我完不成作業、打遊戲生氣。小時候,每當爸爸出差了,媽媽每天都要天不亮就起牀給我準備早餐…..總之,只要是爲了我,媽媽從來都沒說過苦、說過累。她無論多忙,回家多晚,都會抽出時間來檢查我的作業。現在我上國中了,也開始慢慢體會到媽媽的不易了。

我想:媽媽是上帝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她無私地爲我們奉獻自己的一生而不圖一絲回報,這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真實的感悟。今天我才明白了原來自己以前體會到的母愛是那麼浮淺!

母愛是大公無私的、母愛是不求回報的、母愛是無怨無悔的,《愛的教育》的確給我上了人生的第一課。

讀《愛的教育》 篇12

教育中的愛是什麼?讀了《愛的教育》,對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師愛是一種依戀的心情,是一種奉獻精神,是一種極端負責的態度,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愛心能架起師生關係的橋樑;愛心能春風話雨,澆灌每個莘莘學子;愛心能薰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慾,養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是的,親密融洽的師生關係,敬愛的老師對自己的影響,常會令人終身難忘。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實驗的效應我想就是愛的結果。愛是神聖的,師愛偉大!

師愛是陽光雨露,學生是花朵禾苗。對學生的愛既要象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對學生一視同仁,又要對一些缺少愛的同學有所傾斜。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一書中也說“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羣體是不幸的,因爲他們長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是的,“愛”只一個字,但做起來談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倘若爲了某種利益去虛僞地愛學生,一旦目的達到便不管了,這樣反而事與願違,甚至扭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我想,愛對一個人的品格、一個人的底蘊,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今後的成長都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把整個課堂比作是河牀的話,那麼師愛是浮動在整個河牀上面最耀眼、最燦爛、最動人的浪花,是大海富有生命的潮汐。“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詮釋了愛的內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用“愛滿天下”辦教育,不也正是有愛的奉獻精神嗎?!教育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師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稱職的教師。愛是學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學生生命成長和發展的原動力,也是生命中一種創造性的聚合力量。

教育中有愛,有助於學生個體生命的舒展,有助於學生個體生命的涌動。正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願我們老師心中有永不枯竭的無限情愛,愛滿校園!

《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已看了許久。書中有許許多多生動、感人的小故事。我對其中的幾個故事記憶尤新。這個雙休日,我又翻開了它,當我讀到這幾個故事的時候,我仍眼眶泛淚,深有感觸。

故事《佛羅倫薩小抄寫匠》的主人翁是一個在讀四年級的十二歲小男孩。他是家裏的長子。父親把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希望他學習用功,將來找個好工作來養活全家。因爲他們現在的生活非常拮据,父親爲了養活一大家子人,每天要幹好幾份活。白天工作,深夜還要爲別人抄寫郵件上的郵籤條來攢錢。小男孩非常得懂事,他看到父親爲這個家這樣得勞累,他就在父親睡覺的時候,偷偷地起牀,來到書房幫助父親抄寫,睡眠時間就少了很多,影響了他的學習,當父親瞭解到孩子在學習上有退步的時候,還天天責怪他,可小男孩心裏雖然很委屈,但仍繼續深夜抄寫。當父親知道小男孩是爲了家人,爲了他的時候,深受感動,才明白自己錯怪了孩子。

每次讀到這個故事,我都會被這個小男孩深深感動着。他只有十二歲,但已經懂得了關心家人,爲自己家分擔責任。而我的孩子也是四年級,年齡也與他相仿,而他最多考慮的是自己。因爲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不愁吃、不愁穿。他們對輕易獲得的東西不會珍惜。他們感受不到只有付出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相應的東西。還有如今的孩子都是被全家人寵愛着,他們喜歡聽好話,受不了委屈,只碰到一點困難就要找大人幫忙,而不會自己想辦法解決。

我覺得兒子的班主任老師上次組織的“今天我當家”這個活動非常好。通過那次活動,孩子們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也懂得了自己是家裏的一份子,也要在能力之內幫家裏做一些事情。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像故事中的小男孩那樣懂事!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作,作者以一個國小生的名義,通過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並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裏,用以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

書中的主人公恩里科是一位國小四年級的小男孩,他生長在一個充滿愛與信任的家庭裏,他天性純良,觀察敏銳,是一個樂觀進取的好少年。他的健康成長與書中所描寫的真誠寬厚的人際之間的愛是息息相關的。

泰戈爾曾說:“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睛望着風暴卻兀不爲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愛”是什麼?我想,“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充實而無憾。

書中講到的人間各式各樣的情感,每一種都能震撼人心。愛國心,我們之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忠心地熱愛着我們親愛的祖國的?你也許會對我說:“你別跟我講大道理。”難道我們就沒有感到這是多麼令人戰慄的冷漠!《少年愛國者》就爲我們上了極其震撼的一課,說的是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從巴塞羅那乘船回家鄉意大利熱那亞,途中許多虛僞的人爲了擺闊施捨了很多錢給他,其中有幾個人在挖苦少年國家的人民是:“下等的公民、強盜。”這個怒不可遏的少年憤怒地把這些錢幣擲向了施捨給他錢的人的腦袋上,並且嚴正地怒吼:“我不要那些說我祖國壞話的人的東西。”

還有友情。同學之間的友情,是一直以來陪伴我們的成長、生活和學習的守護者。而又有多少人忽視了它的存在!書中的主人公恩里科和他的同伴之間的吶喊,是最最誠摯的友情。在我們的身邊也不是沒有,但是它又能打動我們中的幾個人?駝背的內利,拄柺杖的羅貝蒂,他們要是出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想我也不能肯定會全心全意地幫助他們。大人們的價值觀早已滲透到我們的心中,我們時常可以聽到家長對孩子說:“某某的成績那麼差,你少跟他在一起玩。”“你看,某某的功課那麼好,你要跟她多做朋友啊。”這些或多或少地帶着功利的色彩,吞噬着我們純潔的友情,使我們的天真越來越少,心計卻越來越多。這一切都是因爲冷漠,對待純真的冷漠。

當然,書中最令我心潮澎湃的是父母與子女間的親情和孩子們對父母親的依戀和熱愛。其間有一對子女聽到父母親生意遭受了挫折,便主動向母親要求放棄今後的禮物,甚至在飲食方面也要有所節制。着一切讓父親聽到了,第二天這對父母買來禮物,悄悄放在熟睡中的孩子們的枕下。

《愛的教育》描繪的各種愛如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情誼、鄉國之戀……近乎完美,讓人流連忘返。正如夏丐尊先生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稱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讀《愛的教育》 篇13

媽媽從新華書店帶回了一本《愛的教育》。整整的一天時間,如飢似渴地讀着,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接下來的一個星期,又細細地品味着這本書,我慢慢地融入了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裏……

作者埃·德·阿米琪斯從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恩利科的角度,描寫他在學校裏發生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富有哲理,讓我沉思領悟,有的辛酸哀傷,讓我潸然淚下,有的輕鬆有趣,讓我捧腹大笑。這些關於愛,關於教育的故事,將永遠讓我銘記在心。

愛與親情

“您要永遠記住我,替我親親媽媽,親親爸爸……還要親親小妹妹路易吉娜……” 當菲魯其奧的脊背被刀子刺穿,將要死去的時候,他留給家人的最後一句話,不是“我很痛”,也不是“我想活着”,而是囑咐外婆,要傳達自己對家人的愛意。

掩上書本,我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的眼淚早就流了滿面。這是一個多麼堅強的同齡人。他爲了救他的外婆,用自己弱小的身體擋住了兇手的砍殺。一開始,菲魯其奧是一個很不孝順的孩子,他曾經讓他的外婆傷透了心。但是,這一次,當危險真正來臨時,菲魯其奧卻用生命守護了那個一直愛着他的人。

是的,正是“愛”,觸發了一個會打架會賭博的“壞”孩子藏在內心的力量。菲魯其奧的本質是不壞的,他只是驕縱和頑劣。面對這麼一個野孩子,外婆痛哭流涕、苦口婆心地教導他,希望他能做個好孩子。爸爸溺愛他,又希望他某天能幡然悔悟,做一個意志堅強,慷慨大方的人。他的家人,始終沒有放棄他,這給菲魯其奧帶來了改正缺點的動力。

像我們這樣的孩子,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有時候會頑皮,會惡作劇;有時候也會因爲我們的漫不經心、蠻不講理,傷了爸爸媽媽的心。但是,親人們和老師們,給予了我們最大的愛與寬容,就像海上的燈塔,永遠指引着我們朝着正確的方向遠航;也因爲他們的愛,我們的內心愛的種子,也正慢慢地成長,總有一天,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愛與尊嚴

“我心甘情願幹這種事。但我絕不給德國人幹。爲我們自己幹事,我樂於去幹。要知道我是倫巴第人。”這是一位年輕的小哨兵的話。當軍官交給他一件既光榮又危險的任務時,他毫不猶豫地做出這樣的回答。

這個孩子生活在硝煙瀰漫的年代,看到的是閃閃的刀尖,聽到的是隆隆的炮聲,承受的是來自敵人的凌辱。當他知道自己能爲自己的祖國獻上一份力量時,他,把內心的驚恐、一切的危險都拋在腦後,他想的只是——“我是倫巴第人”。

從小到大,我一直接受着愛國主義教育,聽過很多感人的故事,也知道了,愛國就是把個人的生命價值和祖國的榮辱聯繫在了一起。但是,我還是經常問自己,什麼是愛國,尊嚴又是什麼?這一次,我從我的同齡人——小哨兵身上找到了答案。“愛國”不僅僅只是喊幾句口號,唱幾句國歌,而是,我們的心靈深深地感受到“祖國即我,我即祖國”這種蘊意,並被這種蘊意所觸動時做出的行爲。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我還是一名國小生,還沒有機會做偉大的事情。但是媽媽告訴我,一個十歲的孩子,愛國就是愛自己,愛家人,愛老師,愛同學,愛朋友;愛國就是認真學習,愛護環境,有尊嚴地生活着。

在《愛的教育》這本書中,不僅有菲魯其奧的臨終託付,小哨兵的慷慨激昂,還有很多很多。堅強的卡羅納,失去了母親,強忍着悲痛去上學,那一雙溫暖的手給予了他多少安慰啊;經常嘲笑別人的弗朗蒂,卻讓自己母親蒙羞,他的行爲遭到了校長和同學們的鄙視,他又是多麼後悔;經常幫助父母砍柴的克萊諦,得到了大家的讚揚,真令人羨慕;膽小怕死的波列科西,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家庭勞動、學業、書法、品德等方面的二等獎,難道不是我學習的榜樣嗎?

作者描寫的雖然是十九世紀的故事,但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彷彿就在我的眼前;一個一個感人的故事,彷彿就發生在我的身邊,他們是如此貼近我的心靈。愛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愛教育了我,如何面對困難,面對他人,面對生活,更教育了我,如何理解親情,理解尊嚴,理解愛國。

讀《愛的教育》 篇14

在我的書架上,各種各樣的書都有,可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愛的教育》,這是一本詮釋愛的書。

《愛的教育》的作者是亞米契斯,他以日記題寫了意大利的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的一學年的經歷,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裏的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對女兒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殷相盼,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的愛和友誼,對祖國神聖的愛,無不留溢於紙上,動人心魄。直到最後安利柯轉學了,大家的十分難過,我也爲此感動的心酸酸的。

愛,是無邊無際的;愛就在你的身旁。請瞧:春天的光照耀着你;夏天的綠葉遮蔽着你;秋天的風清爽着你;冬天的雪歡快着你。這難道不是愛嗎?這難道不是已經愛充滿人間了嗎?

正如羅蘭所說的:愛是什麼的火焰,沒有它,一切都將變成黑暗。還有彭莎爾所說的:愛別人,也被別人愛,這就是一切,這就是宇宙的法則,爲了愛,我們才存在,有愛慰藉的人,無懼任何事,任何人。

看了這本書,讓我體會到了愛,也讓我認識到了愛,只有關愛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關愛。

讀《愛的教育》 篇15

假期裏,我看了一本意大利亞米契斯着的《愛的教育》,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僅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纔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愛的教育》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教師如此細膩的用行動教會孩子怎樣去愛。《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明白,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裏,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教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愛能夠使人絕處逢生,愛能夠使浪子回頭,愛又能夠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教師!當安利柯的教師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爲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教師的坦誠深深地打動了我!他讓我們意識到,教師或家長用平等的目光看待孩子是多麼重要!

這本書教會我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從換位思考做起,學會理解、諒解和寬容。這不僅僅是大人們的事,我們逐漸長大了,很多事,同樣也需要去理解辛辛苦苦教我們的教師,和養育我們的父母。

讀《愛的教育》 篇16

泰戈爾曾經說過:“愛是恆古長明的燈塔,它定睛望着風暴卻不以動,愛就是充實了生命,正如盛滿了酒杯。”在看《愛的教育》時,故事中的情節深深地感動着我,使我不禁好幾次流下了淚水。我並不在意這本書的文化價值有多高,只要這本書流露着真情實感,讓人看了流連忘返,這就是一本好書。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纔會感受到愛。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世界。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啓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的周圍,因此常常會被我們所排除,可是我們的生活可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但是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國家爲榮的尊嚴與情緒。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古往今來,有多少愛的真情故事啊,可見,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裏,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愛。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是愛,使我們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愛,給予了我們內心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是寬恕的,愛又是包容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愛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溫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在今後的日子裏,讓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裏。

讀《愛的教育》 篇17

輕輕地翻開《愛的教育》的扉頁,抱着崇敬之心閱讀每一篇愛的故事。每讀一篇,心中就翻滾起愛的波——是母愛,或者是友愛……

朱利奧一位鐵路職員的長子,因爲生活的拮据以至於他的父親找了一份抄抄寫寫的工作。而長期夜以繼日的工作使父親疲憊不堪,孝順的朱利奧默默地每夜十二點替父親抄寫。日復一日的抄寫使父親掙的里拉日益增多,卻使朱利奧的學業日漸消沉,更重要是,父親對他喪失希冀。朱利奧想過放棄,可每夜十二點的抄寫,卻成了一個雷打不動的規矩,當冷漠已久的父親發現時……

合上書,波瀾起伏的心潮混雜着一種莫名的感動。是兒子對父親的那份濃濃的關懷?是父親對兒子的望子成龍?不是朱利奧的乖巧、懂事?更是……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用心與心匯成的感動——愛。

“愛”其實在生活中的表達方式並不單一,有時候,是個微不足道的手勢;有時候,是一句噓寒問暖的問候;有時候,是一個鼓勵性的眼神;有時候,則是爲給他人默默無聞的幫助。

從這篇《佛羅倫薩小抄寫匠》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什麼叫“孝順”。它不是偉大的代名詞,它是一種不善言辭卻意蘊萬千的子女對父母的愛。這種愛是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表達的。

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我也要以“孝”和“愛”的要求對待家中父母。因爲,他們不僅是我至親至愛的人,還是哺養我的親人,“父母”是最崇高、最親切的稱謂了。

在他們閒暇之餘,我要爲他們泡上一杯濃濃的熱茶,消除他們整天的疲憊,使舒心和安逸陪伴他們左右。

在他們工作之餘,我要多爲他們捶捶背,也許,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片心意,會使他們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和暖暖孝心,愛。

父母含辛茹苦地將我培養,在我身上寄予了殷切希望,他們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就是對我濃烈的愛嗎?而我呢,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像小抄寫匠對父母一樣,體諒、理解他們的困擾,分擔他們煩惱,使他們眉宇間少幾分急躁;額角少幾道因種種麻煩而增添的皺紋;青絲中少加雜一些因焦慮而恣意橫生的白髮。讓他們嘴角揚起,臉上綻放出燦爛和發自內心的笑靨。讓憂傷因爲無機可乘而乖乖逃之。也許,這就是我該做的,該盡的孝心吧。

我掩卷深思着……

“《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我喃喃着。真如題所言,每讀一篇故事,就受到了愛的洗禮,被愛教育着。

讀《愛的教育》 篇18

——培養學生的愛心愛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教育在線中的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着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從內心來說,自己一直希望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希望能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

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把自我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相互提高。學會幫助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裏的人同地獄裏的人一樣都是圍着一口鍋,拿着兩米長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裏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裏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地獄裏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裏拿着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裏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後再被別人喂。由於有了先己後人和先人後己之別,於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裏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裏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裏像聖經裏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裏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恆的!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爲: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爲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爲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爲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爲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

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偉大,是神。”此時此刻,我內心閃現出的這一句話,不由得讓我相信老師的偉大的。

很多時候,我也常在內心對自己說:要愛孩子,和孩子平等地進行交流,心與心地交流。但是一段時間以後,卻又變卦了。沒有了耐心!或許是因爲自己對教育教學的規律沒有吃透,也或許是自己的魅力還不夠吧;或許是自己缺少理論的指導,沒有實踐的恆心吧。如何育人,如何去與學生零距離接觸,捕捉學生的一舉一動,成爲“孩子王”,是我一直思索的問題。讀了《愛的教育》後使我豁然開朗,真心地“蹲”下來與孩子進行交流,就會走進學生的心靈,想他們所想,思他們所思,憂他們所憂。真誠地孩子們打成一片,怎麼會看不到孩子心中的世界!古人云:“信其師,親其道。”

愛工作、愛自己的職業同樣非常重要。經常聽老師抱怨“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學校佈置的一些額外工作任務,他們都以沒有時間來推託。還有很多老師怕上公開課,究其原因之一:忙啊!一節公開課得準備幾個小時;原因之二:怕啊!精心準備幾個小時還不一定能上好,一見有人聽課心裏就緊張害怕。所謂的“忙”“怕”,也許是自己的文化底蘊不足,對自己的工作還不是那麼熱愛。蘇霍姆林斯基提到的那位有30年教年的歷史老師課上得那樣精彩,以致視導員都聽得入迷忘了記錄。當別的老師問他花多長時間來備這節課時,他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我們的老師能用終身的時間來準備一節課嗎?能用15分鐘的現場時間準備出一節好課嗎?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教師的課堂設計應適合本班學情,根據學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那麼這樣學生就會樂學了。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確實還需要不斷的學習,用豐厚的知識去充實自己,不是有句話“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嗎?”。

如果剛畢業時這桶水還是滿的,假如不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我們的知識就會忘記一些,這桶水就會漏掉一些,當時間過去了十幾年乃至幾十年時,我們的知識也許只限於教科書那些了,比學生多不了多少,這樣怎麼能上好課?怎麼能不怕上課?如果我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的補充知識,那時間每過去一年,我們的知識就會增添一些,一桶水也許會變成一缸水,一河水,量變可以引起質變。“那我們上課時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了。”還會怕上課嗎?還會嫌時間不夠用嗎?“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爲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凸現知識的樂趣。在課堂上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學生聽,不照本宣讀,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們真正愛上“語文”,愛上“數學”。

“教師要學會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權威,敬畏生命。“敬畏真理”這是毫無疑問的,課堂上,當教師在知識傳授時出現錯誤,要勇於承認、及時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敬畏權威”就是對那些有德之人,有廣博知識的人,有才華的人,把他們當成是我們隊伍中較爲優秀的普通一員,既學習他們的長處,也寬容他們的不足。“敬畏生命”這使我聯想到“尊重”兩個字,每一個學生都值得我們尊重,尊重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人格,並不能把他們當成“小孩”來糊弄。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着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讚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裏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裏擊起快樂的迴響。

古人說得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存在着許多美好,也有許多的缺憾,就看我們有沒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賞它。“欣賞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來自於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爲理解了生活而升騰起的對生活的摯愛”。雖說我們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是一份崇高的職業,可經歷中仍難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悅的回憶,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陣陣苦痛,但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們足夠熱愛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點感動,哪怕這感動並不是美好的。可以這麼說:有着缺憾的人生,纔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賞缺憾的人生,纔是美麗的人生。

讀《愛的教育》 篇19

偶然得到了這本《愛的教育》,因爲成爲了自己的書,所以也沒急着去看,反而將它擱置一邊任其生灰塵.直到一天翻開,我就覺得非要看完不可了.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在一學年十個月裏記載的日記,構成了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全書以一個"愛"字貫穿始終,這不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嗎

愛究竟是什麼 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爲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爲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裏,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啓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常有家長拽着自己不聽話的孩子,慷慨的對老師對老師說:"他(她)要是不聽話,你就狠狠的打."時代發展到21世紀,我只能把這話理解成爲善意的謊言.教師不適合充當暴力實施者,面對一羣素質參差不齊的學生,我們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場持久戰,師生之間的一次簇膝長談恐怕對於部分學生收效甚微,所以在師生之間建立一條"有情,有意,有恆"的道路,則更行之有效.書中給我的啓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這就是《愛的教育》給我的啓示.

讀《愛的教育》 篇20

最近我讀了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愛的教育》,故事講述了國小四年級學生安利柯在十個月中所寫的日記,其中所描寫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與平凡的事情,卻處處流露出真實而感人的情感,讓我幾次潸然淚下。書本中介紹的人物:待人和氣、品學兼優的代洛西,善良而正直、樂於幫助弱小的卡隆,身殘志不殘、毅力頑強的奈利……,他們一個個都用平凡的事例向我們展示着身邊平凡而又真摯的愛,讓我感動不已。

讀完這本書後,我知道“愛是陪伴,陪伴我們看書遊;愛是對孩子嚴格要求,愛是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愛是責任,是對他人的幫助與關心。”我們每個人都要有愛心,學會愛護家人,幫助別人,承擔責任。

在這本書裏,我知道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嚴厲是爲我們好,是希望我們能夠更加努力與堅強。知道了,幫助別人自己也能快樂。

這本書裏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事,在這本書裏,我很羨慕安利柯有那麼多好朋友,也敬佩卡羅納樂於助人的品質、更同情納利的不幸。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就是卡羅納這個人,卡羅納是納利的“保鏢”,他是一個既勇敢又善良的人,經常幫被欺負的小同學。其中他幫助的納利是個殘疾人,右手骨折,還有點駝背。就因爲納利的駝背,經常被其他同學嘲笑,甚至還有同學還用書包打他的背,而每次卡羅納看到都會勇敢的站出來說“你們誰敢再欺負納利,我就跟你們沒完!”他總是這樣勇敢的站出來幫助納利不被其他同學欺負。

讀完後我被卡羅納的勇敢和善良感動,我覺得我們要向卡羅納學習,做一個善良勇敢的人,要幫弱小的同學,不嘲笑殘疾人,要做一個樂於助人的孩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