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教育》讀後感(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5W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

今年暑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國教育名著叢書中《人的教育》一書。本書是一本著名的教育論著,分別論述了學前和學校教育的重要作用。作者福祿培爾是德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19世紀新教育的倡導者之一,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被稱作“幼兒教育之父”。他的關於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活動,是他一生活動的主要方面。這本書是一部泛論兒童時期學前和學校教育的書,對我們國小教育有很多的啓示。書中,福祿培爾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天性,反對強制性教育和壓制兒童的發展,重視兒童積極活動和發展兒童個性以及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意義,主張人的一切發展階段教育的連續性等理念。

《人的教育》讀後感(精選20篇)

在本書中,福祿培爾闡述了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今後來學前教育的發展有着很深的影響。福祿培爾把人的教育所涉及的年齡範圍劃分爲幼兒期、少年期(少年早期)和學生期(少年後期)三大發展階段。在他看來,受教育的人在各個發展階段上必然會按照自己的使命顯示出自己必須實現的各種功能。學前教育在人的教育的整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幼兒期是人的發展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書中寫到:“人的整個未來生活,直到他將要重新離開人間的時刻,其根源全在於這一生命階段,不管這未來生活是純潔的還是污濁的,是溫和的還是粗暴的,是勤勞的還是怠惰的……他(她)將來對父母、家庭和兄弟姐妹的關係,對社會和人類、自然和上帝的關係,按照兒童固有的和天然的稟賦,主要取決與他在這一年齡階段的生活方式。”如果兒童在這一年齡段遭到傷害,假如存在他身上的他的未來生命之樹的胚芽遭到損害,那麼他必須付出最大的艱辛和努力才能成長爲強健的人,必須克服最大的困難在其朝着這一方向發展和訓練的道路上避免這種損害所造成的畸形。所以,他把學前教育有機地列入整個人的教育的過程,看作人的真正教育的開始,明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人的教育》一書中,福祿培爾提出了家庭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幼兒期,人的教育主要是託付給父母和家庭的,兒童與家庭成員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因此要給缺乏教育知識的父母提供內容和方法上的指導。我覺得作爲兒童的父母懂得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策略是非常必要的,父母的教育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父母在平時要有意識去學習瞭解一些育兒方法,避免錯誤教育對幼兒產生不利影響,給美好人生造成傷害,給人生成長造成障礙。

對兒童的教育應順應自然的原則,是福祿培爾教育理論體系的一條重要原則。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因此,“教育、訓練和全部教學與其是絕對的、指示性的,不如更應當是容忍的、順應的,因爲在純粹採用前一種教育方式下,人類那種完美的發展、穩步或持久的前進將會喪失。”福祿培爾拿園丁修剪葡萄藤作爲比喻:“葡萄藤應當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會給葡萄藤帶來葡萄,相反的,不管出自多麼良好的意圖,如果園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的順應植物本性的話,葡萄藤可能由於修剪而被徹底毀滅,至少它的肥力和結果能力被破壞。”教學中一定要順應少兒的天性,耐心的指導,不能強制性地教育壓制兒童。與讓兒童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的主張一致,福祿培爾重視兒童個性的發展;“在作爲人類一員和上帝兒女的每一個人身上包含並體現整個人性,但他在每個人身上是以完全固有的、特殊的、個人的、獨一無二的方式被表現、被塑造的……”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人爲本,因材施教,要千方百計保護他們做事的積極性並予以肯定和支持,尊重他們正確的觀點,從而促進他們和諧發展,健康成長。

書中還說道,遊戲在學前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實這對於我們國小教育來說,遊戲也是很好地促進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低年級學生尤其如此。因爲遊戲會直接影響兒童的生活和教育,遊戲能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一個能幹的、平心靜氣的、堅忍不拔的堅持遊戲的兒童必然會成爲一個能幹的、堅忍不拔的、能夠以自我犧牲來增進別人和自己幸福的人。福祿培爾爲了讓兒童開展遊戲和其他活動,設計出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統一到多樣、循序漸進、合乎邏輯聯繫的遊戲和作業體系以及配套活動玩具,因此也就有了他著名的“恩物”,這套教具對發展兒童的智力和創造性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他還主張爲兒童創設活動條件,如讓孩子在自己的花園裏種植植物,組織他們手工製作等。因此,學校應該爲學生開展更多的興趣活動,讓學生能夠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教師要引導他們做有意義的事情,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福祿培爾作爲歷史上的一位著名教育家,近代學前教育的奠基人,他的學說的重大價值早爲外國教育界人士所重視。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體系,不僅需要研究我國教育的歷史和現狀,總結我國教育的經念,而且需要研究外國教育的歷史和現狀,借鑑外國教育的經念。這本教育名著,在中外教育史上有很大影響,對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很有指導性,非常值得一讀。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

我是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師,平日裏耕耘在教學一線,忙忙碌碌的,用在閱讀上的時間就少了,但是對書本的渴望卻越積越多。在上一學期我有幸參與到特級教師黃詠梅工作室中,工作室開展的“閱讀閱快樂”活動點燃了學員們閱讀的熱情,也激發了我擠出時間來閱讀的源動力。在指導老師黃詠梅老師推薦的閱讀書目中我看到了《人的教育》這本書,我一下子就被書名深深吸引住了。有個發自內心的聲音對我說一定要選它,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爲什麼呢?身爲一名一線教師,我們該關注的不正是人的教育嗎?書名引發了我教育理念的共鳴,利用假期我如飢似渴的讀完了這部教育名著,可謂“收穫滿滿”。

一、瞭解了福祿培爾的生平事蹟,拓展了眼見。

福祿培爾是19 世紀德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他出生在德國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自幼喪母,父親整日忙碌無暇管教,繼母對他也很冷漠。因而福祿培爾的童年是孤獨、寂寞的。童年的遭遇使得福祿培爾對兒童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推動他創辦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幼兒園,並探索、研究及實踐了一套完整的幼兒教育體系,寫下了著名的教育論著《人的教育》,在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理解了福祿培爾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要順應兒童發展的內在規律。

通讀《人的教育》全書,可以看出福祿培爾是一位虔誠的徒,他認爲既然人性是神性的派生,而神是全智、全能、全愛的,所以人性也是善良的,天生就有一種發展的可能性。這是一種性善論的觀點。基於人性本善的認知,福祿培爾得出了教育的基本規則,教育要儘量順應兒童發展的內在規律,要爲兒童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不能去破壞兒童的天性,除非這種天性遭到破壞,否則不應採取任何的干預措施。我們可以看到這一規則認知在今天依然有着廣泛的、強大的影響力。

三、《人的教育》一書對現代德國教育的影響深遠。

德國是資源缺乏的國家,在歐洲國家中人口最多的,科技發展很高,腐敗水平低。許多跨國公司的總部像大衆、戴姆勒(Daimler)、西門子(Siemens)和寶馬都位於德國。它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依靠的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羣體。德國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完美的系統著稱。可是對於兒童,嚴謹的德國人似乎多了些寬容,他們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甚至於對於那些在常人眼裏的“問題”兒童,他們也能找出孩子閃光的一面。德國的兒童教育能達到今天的高水平絕對有教育先行者福祿培爾不可磨滅的功績。

四、福祿培爾在他的教育實踐中非常強調情感教育,並把“教育適應自然”作爲其一以貫之的重要原則。

福祿培爾把對人的教育和對自然物的栽培進行類比後指出,在對待自然物方面,我們的做法常常是正確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需要動植物健康茁壯地成長,就必須給它們提供適宜、寬鬆的環境,要反對揠苗助長,要反對粗暴的干預和意志的強加。但是,在對待人的問題上,人們卻會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儘管人與動植物的成長遵循的是同一條法則,但人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卻喜歡把他們當作橡皮泥,認爲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隨意地塑造,結果是孩子的成長與他們的天性背道而馳。爲此,福祿培爾呼籲,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時要適應孩子的本性,讓他們遵循其規律自由地成長,就像我們對待花園中的葡萄藤一樣。

五、我們倡導的“生本教育”可謂對《人的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當我讀到這一段文章自然而然的聯繫到我們今天在教學中倡導的“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由華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思樂教授主持開展的,由課題研究帶動的大型教育整體改革實踐。生本教育主張教育應實現由“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轉變,即把爲教師的好教而設計的教育轉向爲學生的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實現學生積極、主動、活潑、健康地發展。從“教育適應自然”和“生本教育”的觀點看,教師的使命是什麼呢?就是爲學生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爲學生的生長提供自由支配的時間,另一方面是爲學生的生長提供專業的好老師。如果說學生的天性就是與生俱來的種.種稟賦,那麼,教育就要爲這些稟賦的生長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從詞源學上講,希臘文的“學校”(school )本身就是從“閒暇”(shule )中派生出來的。在希臘人看來,到學校上學就意味着從日常瑣事中抽離出來,有充裕的閒暇,可以專注地體驗和沉思,在這種體驗和沉思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生長。

更多在本書閱讀中的收穫數不勝數,無法一一列舉。我在閱讀中趟過了書籍的長河,在靜思中感悟了教育的真諦。閱讀是與古老的睿智的作者用書籍去溝通交流;閱讀是對靈魂的一種洗練,閱讀還是對教育先知思想的傳承。閱讀是幸福的、閱讀是快樂的,這樣的幸福與快樂真是多多益善。帶着閱讀的幸福與快樂,投身於不平凡的教育事業中去,“餘願足矣”。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3

福祿培爾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19 世紀新教育的倡導者之一,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他出生在德國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自幼喪母,父親整日忙於教區事務,繼母對他感情冷漠,因而,陪伴小福祿培爾的是一個孤獨、寂寞的童年。童年的不幸使得福祿培爾對兒童產生了特殊的感情,也推動他創辦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幼兒園,並構築起了一套完整的幼兒教育體系,寫下了著名的教育論著《人的教育》,由此開創了教育史上的一個新紀元。

由於受到德國絕對唯心論代表人物(謝林、費希特等)的影響,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帶有非常強烈的神學色彩;又由於受到法國啓蒙思想家盧梭和瑞士民主主義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等人的影響,福祿培爾在他的教育實踐中非常強調情感教育,並把“教育適應自然”作爲其一以貫之的重要原則。

福祿培爾認爲,人作爲一種理智的生物,與石頭、植物、動物一樣,都是上帝的創造物,服從於同一條發展規律,具有同一切事物共同的本質,即上帝精神。也就是說,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統一於上帝的,人性也應統一於神性。既然人性是神性的派生,而神是全智、全能、全愛的,所以人性也是善良的,天生就有一種發展的可能性。基於這種性善論的觀點,福祿培爾認爲教育應該是容忍的、順應的,教育要儘量順應兒童發展的內在規律,要爲兒童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不能去破壞兒童的天性,除非這種天性遭到破壞,否則不應採取任何的干預措施。

福祿培爾還運用比喻來論證“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他在《人的教育》第10 頁上寫道:“爲進一步接受大自然的教訓,葡萄藤應當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會給葡萄藤帶來葡萄,相反地,不管出自多麼良好的意圖,如果園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順應植物本性的話,葡萄藤可能由於修剪而被徹底毀滅,至少它的肥力和結果能力被破壞。”他把對人的教育和對自然物的栽培進行類比後指出,在對待自然物方面,我們的做法常常是正確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需要動植物健康茁壯地成長,就必須給它們提供適宜、寬鬆的環境,要反對揠苗助長,要反對粗暴的干預和意志的強加。但是,在對待人的問題上,人們卻會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儘管人與動植物的成長遵循的是同一條法則,但人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卻喜歡把他們當作橡皮泥,認爲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隨意地塑造,結果是孩子的成長與他們的天性背道而馳。爲此,福祿培爾呼籲,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時要適應孩子的本性,讓他們遵循其規律自由地成長,就像我們對待花園中的葡萄藤一樣。

回到我們的中學教育,如果我們需要培養的不是一臺考試的機器,而是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健康活潑的有生命力的人,那麼我們在辦學時也應該要遵循“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盧梭曾經提出“教育即生長”的觀點,這意味着生長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在生長之外並沒有其他的目的,比如說考高分、上名校、謀求好職業等等。當然,考高分、上名校、謀求好職業不是不重要,但它們不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的,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讓學生健康地生長,生長好了,成了一個優秀的人,其他的目的就能水到渠成的實現。

從“教育適應自然”和“教育即生長”的觀點看,學校的使命是什麼呢?就是爲學生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一方面是爲學生的生長提供自由支配的時間,另一方面是爲學生的生長提供專業的好老師。以葡萄藤的生長爲例,自由就像充沛的陽光雨露,教師就像專業的園丁。

如果說學生的天性就是與生俱來的種.種稟賦,那麼,教育就要爲這些稟賦的生長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從詞源學上講,希臘文的“學校”(school )本身就是從“閒暇”(shule )中派生出來的。在希臘人看來,到學校上學就意味着從日常瑣事中抽離出來,有充裕的閒暇,可以專注地體驗和沉思,在這種體驗和沉思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生長。所以,學校在安排功課時不應太密集,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才能順應他們的本性並發展他們的稟賦。

適宜的環境的另一個要素就是專業的好老師。其實,教育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影響,好的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有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老師,通過他們去影響學生。老師當然要傳道、授業、解惑,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形成一個場,通過這個場來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和世界觀。什麼是名校?名校就是有一個懂教育、有眼光的名校長,凝聚了—批德才兼備的好老師,影響出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好學生。

總之,教育要適應自然,就要以學生的生長爲終極目的,要爲學生的生長提供陽光雨露(自由的時間)和配備專業的園丁(專業的好老師)。如果這些方面都具備了,也就掌握了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4

作者福祿貝爾,是德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是近代學前教育的奠基人。他創立了一種對當時來說是新型的學前教育機構,並以“幼兒園”這個獨特的名稱命名,可以說是首倡者。

書的第一篇是總論,作者寫的很抽象。靜下心來,細細的品讀,才能夠有所理解,並且真的受益匪淺。作者認爲,每個人都具有上帝精神,即他的本質。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人的本質在他的身上得到發展和表現,成爲覺悟,並使這種覺悟在人的生活中發揮作用。人的本質具體是指什麼呢?它是“構成自然本質並永久地顯現在自然中的東西”。本質是自然的。“失去了上帝和自然,我們必須求助於人類的智慧和才智,我們只能建立空中樓閣。”對於幼兒來說,好奇、童真、善良……都是自然的,是兒童本質的體現。因此,學前教育的目的就在於讓這些天性得到充分的體現與發展。兒童從剛剛出生到這個世界上起,人們就應當按照他們的本質去理解和正確對待他,讓他自由地、全面地運用他的能力。現在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學到別人不會的東西,各種興趣班,暑期班,培訓班越來越多。爲了強調某些能力和肢體的運用而犧牲其他能力和肢體,這是幼兒教育中不可取的。

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是福祿培爾教育理論體系的一條重要原則。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因此,“教育、訓練和全部教學與其是絕對的、指示性的,不如更應當是容忍的、順應的,因爲在純粹採用前一種教育方式下,人類那種完美的發展、穩步或持久的前進將會喪失。”作爲教育者,如果永遠以領導者自居,對學生進行命令和干預,讓教育和教學起着毀滅的、阻礙的作用,反過來是害了孩子。

在幼兒的生活中,作者也有其獨到的見解。在沒有其他活動物體存在時,不能讓幼兒獨自呆在牀上或搖籃裏,這樣不僅會使身體虛弱,也是產生心理上嬌嫩和脆弱。幼兒的臥牀從早期起不應過於柔軟,也不能用羽毛的枕頭。而飲食始終只能是養料,唯一的目的是促進體力和智力活動,兒童的食物應該儘量簡單,以能夠維持兒童的生活所需,使他在體力和智力上達到同樣程度的發展爲限。教幼兒站立和步行時,我們不應當使用柺杖和繩子。在幼兒的成長中,他會自己發現自己有走人的教育讀後感1000字路和站立的力量,自然的學會這些技能。這些觀點,涉及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對於兒童過分的保護,並不能讓他們最好的成長。適當的放手,讓幼兒在“艱苦”的環境中學會生活,在困難中學會堅強。有利於他們身體的發展,又有利於他們心理的鍛鍊讓他們成爲獨立、堅強、自信的人。

福祿貝爾把人的教育時期分爲兩個階段:幼兒期和少年期,幼兒期又分爲一般嬰兒期和幼兒期,少年期有分爲少年期和學生期。在幼兒期,幼兒把他以前內化的東西重新外化,在這一階段,感官發展非常重要。少年期,外部的東西成爲內部的東西,即學習的過程。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他們學習的動力所在。作者認爲,這一時期的家庭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家庭生活對兒童來說就是他生活的榜樣,會對他的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而擔任學生期的人的教學任務的主要是學校。在這一節裏,福祿貝爾對學校的性質、任務、教學內容、教育方法等學校教育問題作了論述。

“恩物”是福祿貝爾設計的一套活動玩具,爲了讓兒童開展遊戲和其他活動,因爲他十分重視遊戲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他認爲遊戲是兒童發展的,這一時期人的發展最高階段。在遊戲的過程中,幼兒能夠盡情的享受快樂。但可惜的是,作爲成人我們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這種快樂。對於兒童的遊戲,他們不僅不積極的參與,還採取各種行爲進行阻止。認爲玩泥巴太髒,玩水衣服會溼……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遊戲。而往往只有這些兒童自發選擇的這些遊戲才能顯示出他未來的內心世界。一個遊戲着的兒童,一個全神貫注地沉醉於遊戲中的兒童是兒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現。此外他還主張爲兒童創設活動條件,如讓孩子在自己的花園裏種植植物,組織他們手工製作等。我想,現在幼兒園裏設立的植物角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對以後生活的預習。所以,每一個大人都應該重視這個時期的遊戲,給予充分的支持。

《人的教育》爲我們講述了幼兒教育中的各種問題,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雖然整本書看下來,我還有很多地方並沒有真正的讀懂,我想,以後我還是應該再仔細的讀。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5

全書共分爲五章,第一章總論,首先,福祿培爾從自身信奉的哲學觀出發提出了他的教育觀。他指出教育的作用就要順應人的本性去激發和推動它有意識地和自覺地、完美無缺地表現上帝的精神並加以發展。其次,他提出了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從這一原則出發,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並注重他們的個性的發展,同時,他還提出了人是不斷髮展的觀點,並強調人的各個發展階段之間的連續性。第二章幼兒時期的人。福祿培爾從嬰兒期的發展與撫育和幼兒期的發展與教育這兩個方面進行了具體闡述,他指出嬰兒期既是一個吸吮期也是一個撫育期,對嬰兒來說,尤爲關鍵的是其身體感官以及四肢的運用。

第三章少年期的人。福祿培爾主要論述了兩個問題:少年期的發展與教育和家庭生活對兒童的影響,他認爲少年期是使外在的東西內化爲自身擁有東西的渴望,這種渴望可能通過遊戲得到滿足,然而,能充分滿足這種渴望的乃是他們的家庭生活,對少年期的兒童來說的家庭生活是其生活的楷模,會對他的生活產生強烈的影響,父母應當讓兒童學會分擔家庭中的事務,不應拒絕孩子幫助做事的自發要求,而應加以支持和肯定,讓其自然良性的發展,另外,他認爲兒童的情感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第四章學生期的人。福祿培爾從學校的性質和目的,教學內容學校與家庭的關係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與論述。第五章整體的概觀與結論。福祿培爾指出,由於我們過多地錯誤壓制兒童身上的多方面的精神傾向,因此,極爲有害地干預了兒童的本性,尤其要認識到,在兒童的發展和教育中被耽誤和被忽視的東西往是無法挽回的,爲此他強調,我們應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們身上靈性的普遍形成上,放在真正人性的形成和發展上。

總而言之,該書系統地構建了幼兒教育理論體系,儘管我們並不贊成他的唯心主議思想,但他主張教育應適應兒童的天性,反對強制性教育和壓制兒童發展的教育,重視兒童積極的活動,重視發展兒童的創造性,重視兒童個性的發展以及強調早期教育對人一生髮展的重要意義和家庭教育的作用,主張人的一切發展階段上教育的連續性等觀點,不僅對當時德國教育普遍存在的那種機制的和機械刻板的教育方法具有革命意義,而且對當下的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具有啓發意義。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6

教育是社會、家庭的頭等大事,毋庸置疑。其中,學校教育承載的教育責任無疑是最重的,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體,理所當然真正承擔起教育的責任!而既有此責任,就表明是自己分內的事,是自己的責職和任務,理當做好!然而,做好是不容易的!從教三十年了,儘管自己一直努力着,但總是感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是越來越輕鬆,而是越來越多,越來越重。面對各種新的教育理論、理念,新的現實,常常是無所適從。

學校發給我們每人一本《剝開教育的責任》,推薦閱讀。新型奇特的題目,感覺與以往有所不同,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看看什麼是教育的責任,如何叫“剝開”教育的責任!“不要辜負了他們”,代序題目很新穎。“辜負”起題,寫的是我們語文老師佈置的作業現象,太常見了!因爲這個“辜”字太容易寫錯了,我在教學到“辜負”這個詞的時候,爲了防患於未然,通常叫學生多抄寫幾遍新詞,這很正常嘛。

可作者告訴我們:“全班同學只有五六個可能會寫錯,那麼,‘辜負’抄5遍,對於其他同學來說就是負擔,沒有必要。”“就是負擔,沒有必要。”我很驚訝。我從來沒有想過抄寫生字、新詞是負擔,沒有必要,且成爲學生的負擔。再往下讀,作者緊緊圍繞教育的“責任”展開:“我心裏說,你的責任是‘僞責任’,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來作爲自己不熟悉學生、不因材施教,甚至不思進取、缺乏能力的藉口。”看到這裏,我有些不甘,覺得作者太刻薄了,我們一線教師容易嗎,怎麼能說我們的責任是僞責任呢?

“這本書,針對課堂教學、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僞責任’,逐一加以揭示,並闡述真正的責任。我們這樣做,不是想否認我們的辛勞,更不是抹殺我們的成績。我們的發問,是我們行業的自省,源於我們教師的良知。”什麼是真正的責任、什麼是僞責任!這些問題,讓我沒有不讀下去的理由……

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是什麼?“是聽到自己的名字從別人的口中說出來”。名字,濃縮了人世間最純樸的至愛親情;名字,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的符號。親切、溫柔、甜美地呼喚着一個個名字,是對孩子真實的尊重。文章的第一個主題就抓住了我的心,《請喊學生的名字》中克拉克老師講的的故事讓我震撼,總統夫人希拉里竟然叫出了參觀白宮的每一位學生的姓名。這份用心做出的功課,贏得了所有在場學生的牢記和敬意,也贏得了我的牢記和敬重。看到這裏,我不禁想起我的兼教學科音樂,往往一個學年下來我都不能叫出三分之一的學生的名字,那些學生是不是和王陽有一樣的感覺呢?而我居然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覺得這是我的兼教學科,沒有必要記得學生的姓名,也從來沒有想到要去記住學生的姓名。慚愧與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爲自己慚愧,也敬佩作者獨特的見解。

每一個名字,背後都凝聚着一個家庭的希冀。遙想它們的最初的誕生,無不是充滿關愛、傾注溫馨,濃縮了人世間最純樸的至愛親情,包裹着對一個新鮮生命的所有祝願。它是每一個來到這世上的人收到的第一份禮物,並將一生與這份禮物相互擁有、彼此輝映。我們怎能不善待造物主創造的每一個神奇?

“讓每一個學生都認爲老師最喜歡的是自己,既包含了高尚博大的師愛,也有着了不起的教育藝術與智慧。我們應當利用一切機會,發現每一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和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老師‘最愛自己’的理由。”每一個孩子都有可愛之處,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平庸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他自身獨具的稟賦、特長、潛能,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瞭解孩子,是不是真的瞭解孩子。學校,不是禁錮學生的場所,而是一個寬容的星球,有着適合每一種植物生長的土壤。我們也不是監工,而是園丁。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兒童對優秀教師的信任的確是無限的。”“教育的祕密,就在於珍惜兒童渴望你成爲他們的朋友的願望。”所以,我們不僅是學生的老師,還應是他們的朋友。

“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世上的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不要輕易否定。我們老師從事的就是“花”的事業,請學習印度的挑水工,讓破水罐也能澆灌出“一路花香”來。

多好的書啊,沒有說教,不是理論,是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教學案例,與我們的一線教育者息息相通。我們沒有關注的細節,我們忽視了的問題,我們不以爲然的問題,作者都在這裏給了我們提醒。例:“孩子的手很小”“孩子的事不要包辦”“不妨來點‘狼性教育’”“家庭作業該誰批改”“多媒體只是一種工具”……我工作中的很多困惑都在這裏找到了支撐。我感謝推薦者,讓我有機會能讀到此書,我更感謝作者,讓我如夢初醒,受益匪淺。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我沒有辦法改變世界,沒有辦法改變他人,那麼我先改變自己吧。

“教育是爲學生打未來的底子,而不是爲教育者掙今天的面子。”在這條充滿陽光與奇蹟的教育之路上,只要播撒出無私的情與愛,付諸出強烈的責任心,我一定會有收穫的!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7

暑假期間,認真閱讀了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老師的《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此書爲我這個站在班主任工作起跑線上的人指明瞭奔跑的方向,以下兩點感觸頗深。

發現非正式表揚的魅力

在所有的管理行爲中,評價是一項需要每一位管理者特別小心的事情,因爲它本身的高利害,也因爲評價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慎用。而“非正式評價”尤其是“非正式表揚”的運用在教育教學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希貴校長在書中講到了這樣一位領導,他常常在你做了一點什麼事情之後向你伸出他的大拇指,以至於被業內人士私下敬佩地稱爲“大拇指領導”。你的一項變革、一點經驗,甚至一篇文章、一次發言,都有可能獲得他“大拇指”的肯定。雖說是沒有任何獎金、證書的表揚,卻激勵着大家不斷前行。事實上,這樣的 “非正式表揚”在日常的教學中也可以很好地運用。書寫生字時對學生個別筆畫的肯定,朗讀課文時對學生情感把握的褒獎,思考獨到時及時的鼓勵,都時時鼓舞着孩子們,激勵着孩子們。

印象最深的是身邊有這樣一位老師,堅持爲每一位孩子過不一樣的生日。他和家長們一起,收集孩子從小到大的照片做成影集,讓班裏其他孩子通過各種形式爲他留言送祝福。還會親手寫一張賀卡,將自己的愛都寫在了上面。不管過程怎樣,相信這份真情的力量是無窮的。雖然我們還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我們可以嘗試着選取真實、可信的一點,讓“非正式表揚”的潛能無限放大。

放手纔有更多的教育機會

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有這樣的感覺,對於學生初入學時的不知所措、不適應,他們表現出更多一倍的擔心和焦慮,那麼,隨之而來的是一手包辦,不給孩子留空間。這樣做,看似避免了無措的發生,其實只是將這樣的不適應、不成熟的狀態延遲而已。就像剛學走路的孩子,如果家長始終不給予孩子獨自行走的機會,那他將永遠也無法長大。如自然也就喪失了培養他們自主、自立的機會。

我想最困擾老師們的就是學生的安全問題了,而“電梯”一詞最近一直是熱門搜索詞彙,這本書中就有這麼一個關於“電梯”的小案例:有些學校在屢禁學生乘坐電梯而不見效的情況下,在電梯上裝上了限乘裝置,只有持有刷卡權限的老師才能乘坐。硬件設施一改,似乎解決了長期以來讓學校擔憂的安全問題,但同時也失去了教育的機會。李希貴校長說,如果我們不能在乘梯和禁梯這一矛盾衝突的情境中,讓學生明白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該如何使用資源,不讓學生從內心明白在一個團隊中如何以合理的方式尊重應該尊重的人,有一天一旦遇到類似的問題了,他們將仍然是令人頭疼的一羣。試想,這樣的生命體驗怎麼能捨棄,很多能力的培養都在是問題中發展,在錯誤裏成長起來的。這樣好的教育機會,我們怎能錯過!

不管是“非正式表揚”還是“學會放手”,都需要我們去用心去理解每一位孩子,發現他們的細微變化,及時地引導,感受他們的需求,適時地幫助,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成長的力量。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8

這個暑假,學校發給老師們人手一本教育專家林格所著的《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一看書名,我就一楞,《教育是沒有用的》,心裏充滿了疑惑,急切地想把書看完。

這本書的書題“教育是沒有用的”,其實這裏的“教育”所指的是“傳統教育”,並不是指所有的教育。他對傳統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進行了批評,繼而提出了新的適合學生的好的教育。

文章第一章就提出當今教育的困惑,即學生的厭學。接着指出導致當前中國學生厭學的三個非體制原因。後面幾章都是作者用大量教育教學案例闡明他的教育觀點和方法。主要是教育者從生命發展規律出發,怎樣用心靈引導孩子的心靈,激發生命本來的潛能,讓孩子主動學習。

對於“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去”這一點,我是有深切的感受。中國傳統教育有個特點就是“說教”,一提到這個詞,大家腦袋裏就浮現一個畫面:長輩在訓斥,晚輩唯唯諾諾地聽,完全沒有平等。現在有一部分家長、老師有所覺悟,但整體上還是家長和孩子,老師和學生沒有平等話語權。

其實改變一個人的行爲就是要從改變他的內心開始。比如有些人沉迷網絡,那樣連續上網真的很辛苦,但是他們自己不覺得。如果單位要他多加班,他會覺得特別累,因爲他心裏不平衡。所以如何讓學生不是爲了父母讀書,而是自己要讀,還真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7月31日,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的科學家錢偉長逝世,又引發了去年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辭世後社會發出的感嘆“爲什麼現在就培養不出上世紀那樣的人才?”確實,不論社會、家庭的條件,還是各方面對教育的重視,應該說現在都是出人才的時代。中國科學界的“三錢”(錢三強、錢學森、錢偉長)和國學界的“兩錢”(錢鍾書、錢仲聯)的成就,都是“一心評古今文章、兩腳踏東西文化”的“複合型人才”。 錢偉長進入清華讀的是文科,日本侵略中國,他說我要學造飛機大炮,轉學物理,終成文理皆通一代大師。基於自己的成材經驗,錢偉長提出推倒“四道牆”,即破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破師生之間的牆,破科系之間的牆,破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牆。

現在的教育,學生從小就不是自主讀書,一切都是家長、老師、升學安排好了,全以功利爲目的。英語是任何升學、晉級都必須的,所以全社會都來學英語。3歲就被父母送到培訓機構學英語的孩子比比皆是,還有更小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學習就是在課堂上,老師給他上課。有的學生離開了老師,離開了課堂,覺得不知道還能幹什麼。這樣學習方式培養的學生,還能指望他能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啊?中國的教育每個人都被卡死了,容不得你動彈的。卡在最底下的是學生,他只能每天在學校、家、培訓班這些地方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作業。很小的年齡就說沒時間,有時有點自己的愛好,卻因爲時間原因只能忍痛割愛。

確實,教育是沒有用的,這種不顧學生的感受、不能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的教育不光是沒有用,還是有害的。它不知道打擊了多少學生的自尊心;不知道毀掉了多少學生的想象力;不知道磨滅了多少學生的學習熱情;……

可是怎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真正傑出的學生,才能提高中國的創新競爭力呢?這個問題牽涉的面太廣了。20xx年溫總理在看望錢學森時,錢老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回過頭來看,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

據說溫總理20xx年拿這個問題請教國內最有名的六所大學校長和教育專家,他們的回答是:要培養傑出人才,關鍵是教師;要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高校大改革大發展起來之後,應該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還要做強高等教育。

這種回答其實是不能讓錢老和總理滿意的。

確實,以前的大學就做大做強了?以前的基礎教育的教師就和高等教育貫通起來了?我看就是所謂的“做大做強”,什麼都是急功近利,害了教育,害了國家。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藝術教師,看了教育的太多問題也無能爲力,只能在我能把握的課堂,在我面對的學生盡綿薄之力。那麼以後我要做哪些思考和改變呢?

文章提出“家庭教育的無效,是因爲父母說得太多。學校教育的低效,也來自老師們的耳提面命。”確實,要留給孩子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改錯的時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也犯過不少錯,有的現在想來真是可笑,幸虧沒有老師和家長看見。如果像現在,整體生活在老師和父母的眼皮底下,還不知道會認爲,是個思想品德多不好的孩子。很多問題是有年齡階段的,孩子所犯的毛病是相同的。這些問題會像小河不停地流一樣,過段時間一看,問題沒有了。

我們總是很急躁,急於把學生都培養成各方面優秀的學生。其實我們自己中學時,就學過孔子的教育名言“因材施教”,可是真正用於教育的又有幾人?你瞭解自己的學生嗎?你尊重他們的思想嗎?我自己都覺得自從當上老師後,越來越喜歡說,有了兒子後,更是變本加厲,每天都演練“苦口婆心”這個成語。這一年來,我也思考了很多。想一想,學生每天在家裏聽家長教育,到學校聽老師教育,還有上課外班的時間,也是不停地塞。所以一定要留給孩子時間好空間,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在一起,他們自然會開展遊戲,互相交流,在活動中會提高課堂學習中學習不到的能力。

以後我盡力要留給孩子思考和活動的空間,保護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這將是個艱難而長期的任務,希望我的教育能是對孩子真正有益的教育,不要辱沒了“老師”這個神聖的稱呼。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9

《教育是沒有用的》這個書名吸引了我,於是沒事就捧起書本看上一段,讀到第四章中的“包容之美”時,我的心被觸動了。一個媽媽用自己的包容和諒解身教了自己的孩子,讓孩子也擁有了一顆包容的心。那麼作爲一名教師,擔負教育孩子的使命,是不是更有責任把包容和諒解這朵芳香“玫瑰”傳遞給我們的孩子?

嚴是愛,寬也是愛。寬容是以心對心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去包容學生的過失,去化解學生的不良情緒。作爲教師,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們應設身處地替他們想想,不能因爲一時的衝動而失態,給學生心靈造成傷害。

還記得教過的一個男孩子,就稱他“小五”吧。小五不笨,知道爲他人着想,但做事很拖拉,尤其是寫作業,再加上好玩、有點懶,以致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尤其是自己覺得有難度的作業,就望而卻步索性不寫。我多次找他談心,他也會信誓旦旦地承諾以後會及時完成,但好上一段時間後便會“舊病復發”。一天放學時,作業組長向我彙報,他又沒交作業。當小五看到我站到他面前盯着他時,他低下頭,心虛地不敢正視我。當時我真想痛罵他一頓,都說事不過三,我都記不清他是第多少回沒交了;都說忍耐是有限度的,我都不記得一忍再忍地找他促膝長談過多少回了。但看到他低着頭,不安地揉搓着手中橡皮擦的樣子,我知道是他身體裏那股自由散漫的勢力再一次打敗了他想要進取的心,說不定此刻他也正在懊悔不已。現在對他一頓痛罵或許能消點我此刻心頭“恨”,但對他有用嗎?我強壓住火說:“小五這幾天已經在趕着補各科作業了,而且也補上了不少,我相信他今天放學前一定能把語文作業補好交給我的。”聽我這麼一說,他低着頭的臉一紅,也停止了揉搓橡皮,緊緊地捏着橡皮靜靜地坐着。 “利用下課時間抓緊做吧,我等你。”聽我心平氣和地說完,他頓了一下,就開始安靜地補作業了。放學前,我收到了他的作業本。看着他帶着淺淺的微笑一身輕鬆地離開,我慶幸自己當時沒發火,我寬容了他也寬容了自己。此後,雖然他還是有作業沒按時交的情況,但次數越來越少了,他也會盡他所能地儘快補好。

像小五這樣某一方面後進的學生,他們的進步的過程是一個反反覆覆的過程,我知道自己不能急於求成。對於他們,我讓自己把更多地把目光放到他們的每一點進步上,在他們出現反覆的時候,幫助他們保持學習的信心。相信這些孩子會感受到老師的這份寬容,會感受到老師爲他們着想的心,會真心地尊重和愛戴老師。

教師以包容之心對待學生,久而久之,也會把這種智慧和美德潛移默化到學生身上。使他們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懂得只有學會包容,做到寬厚待人,才能化解矛盾,消除隔閡;纔能有益於人的身心健康,才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融洽;才能搞好同學之間的團結。這些也正是現代社會提倡的“學會合作”的重要條件之一。當然,包容並不等於放縱,並不是毫無原則的一味退讓、忍耐。包容的前提是對那些可以寬容的人和事。包容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嚴格,應該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事而別。

疏鬆的土質能使植物更加茁壯成長,寬鬆的環境能讓心靈更加健康發展。教師的包容能造就一個和諧寬鬆的氛圍,更能造就一顆顆健康明淨的心靈。

《教育是沒有用的》讀後感

《教育是沒有用的》這本書的作者,是教育專家林格。他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親自走過1200多所學校,考察過20多個國家的教育狀況,探究中國教育內涵發展與突破之路,被譽爲“堅持用腳做學問的人”。書中的一些鮮活的案例和觀點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

有這樣一個案例:以前農民種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牽好的繩索和格子,整齊地種植到農田裏。這個方法在我國沿用了約三千年,農民插秧後腰酸背痛,苦不堪言,但是水稻並沒有因此而增產。20世紀,我國開始了一項重大的農業改革,應用拋秧技術,把培育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天女散花”似的隨意地拋向水田裏,結果徹底解放了生產力,且實現了增產增收。

“插秧”?還是“拋秧”?初看起來十分奇怪,勤勞的沒有得到相應報償,悠閒反而享受着豐收的果實,這似乎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古訓。細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貫注了人們豐收的意願,卻破壞了秧苗自由生長的規律;反之,看似放任的拋秧卻爲秧苗提供了充足的空間,保護它的自然生長。

原來,拋秧是一種比插秧更科學、更有效地方法。看來,拋秧不僅解放了人,而且也解放了秧苗!

仔細一想,教育也同此理。我們的老師、家長如農民,我們的孩子就是秧苗,而今天的教育卻更像是“插秧”,那麼多的規矩,人爲控制孩子的生長,結果老師和家長累得苦不堪言,而我們的孩子也“長勢不良”、“產量低”。

不是嗎?

現在的學校教育如同“插秧”。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不是訓練人。而我們的學校總有許多的校紀班規,要求學生“不準這樣”“禁止那樣”,甚至連上課時學生的坐姿也有統一的要求。而至於學生的學習,學校早已經牽好了一根繩索,那就是上課、作業、考試,沿着這根繩索的目的就是爲了考得更高的分數,考取更好的學校。

現在的家庭教育更像是“插秧”。父母給孩子定好了各種各樣的計劃,學習這樣,學習那樣,要怎麼怎麼吃飯,該如何如何做事。甚至有的父母連孩子的未來都已經設計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早已經牽好的繩索按部就班地長大、生活。

插秧式的教育,最終的結果是苦了老師和家長,害了孩子。學生完全爲提高成績而學習,夜以繼日地做着老師佈置的作業,沒有時間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沒有精力去感知世界的人文變化,機械地圍繞一本書、一支筆、一張課桌度過天真的青春……

時代要求把兒童從片面追求升學率中解放出來,不用功課把他們的業餘時間填滿,給他們活動的自由,讓他們有自由支配的時間,使他們的知識、情感、意志、能力及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

要創新就要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去實踐、去思考。有屬於自己的天空。當然,我們教育者應該引導學生巧妙地安排時間,以真正達到解放的目的。

教育,呼喚拋秧式!給孩子適宜的土壤,充足的條件,然後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自主發展,孩子的生命終將長得生機勃勃、積極向上。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0

假期,學校給老師準備了一道豐盛的精神年貨,那就是《教育是沒有用的》這本書,作者是林格。說實話,在之前並沒有聽說過,不免在想,是什麼樣的大教育家敢說出這麼狂妄的話,於是對這本書的好奇之心更濃,只想一睹爲快。

看到封面,標題的下面是一個問句:你還在用錯誤的方式教育孩子嗎?於是明白,教育並不是沒有用的,是要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封面的下方寫着百所知名校長聯名推薦,作用就是化解全民教育焦慮,拯救家長和老師。由此來看,應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書的第一頁,就是格林十大觀點。這些觀點真真切切的反映了教育的現狀,是啊,那個孩子願意在被管制的情況下學習,學校有老師盯着,家裏有父母盯着。時間長了,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可升學壓力又在不斷的刺激老師、家長,將分數作爲衡量學生的標準,爲了這個竟然有了可怕的國民共識,其中林格老師有句話說的很幽默:全中國的家長沒在一起開過會,但有一句話異口同聲:孩子,只要你有了好分數,其他的一切都不要管。這真是一個可怕的國民共識。

老子也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具體而言,就是迴歸到教育純真,到底什麼纔是教育?

我想真正的教育應該是有人性的。除了知識,要教給學生善良、自信。有這樣一個故事:在美國,有三名學生即將通過面試分別被大學錄取,A。第一名學生是一位可愛的女生,成績全A,小鋼琴家,能歌善舞,家境優越,從小接受很好的教育。B。第二名學生是一位肯尼亞裔的女生,她的成績平平,父親是鐵道工人,母親是超市收銀員,家境貧困;更要命的是她的聽力自小還有障礙,但是她一直堅持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C。第三名學生是一位西班牙裔的男生,他的成績略微有些差,父親是個在監獄服刑的罪犯,他從小就缺失父愛,跟母親住在一個犯罪率很高的社區裏,家境十分貧困,經常要申請政府救濟金。

如果你是錄取委員會中的一員,面對上面三位學生,你會做出什麼順序的選擇呢?

如果你是一箇中國大學招生辦的老師,你的答案一定會是A——B——C,因爲按照中國大學的錄取考覈制度,一定是按照成績至上的“法則”來選擇的。中國所有的名牌大學都是希望招到成績最優秀,“素質”最全面的學生。

如果你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你可能會選擇B——C——A,因爲殘疾人和窮人家的孩子值得同情。

而在美國,有兩所大學的錄取委員會也面對過這樣的考題,只是他們的考題沒有這麼完整。他們面對的答案都只有兩個,而且他們必須單選。

第一所大學是有“小常青藤”之稱的斯坦福大學,它面對的答案只有A和B兩個,在一個成績優秀素質全面的女孩,和一個有聽力障礙、成績平平的學生面前做選擇。他們的答案令人驚訝,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而放棄了前者。

爲什麼呢?他們的答案是:這個孩子雖然成績平平,但是我們能在她身上,看到她勇敢地克服了巨大的苦難,我們沒有理由,不讓一個刻苦的孩子,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第二所大學是赫赫有名的貴族大學艾姆赫斯特學院,它面對的答案只有A和C兩個,在一個成績優秀素質全面的女孩,和一位成績不夠好,且犯罪家庭出生的孩子之間做選擇。這所大學的老師們的答案居然也出人意料,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而放棄了前者。

這又是爲什麼呢?他們的答案是:這個孩子面對的狀況十分危險,因父親而揹負道德壓力的他,隨時可能陷入犯罪陷阱,作爲一所旨在教人向上的大學,沒有理由不讓一個這樣處境的學生,獲得教育機會,因爲這個受教育的機會,可以堅定他對人生的信心。

這兩所學校都是美國一流的大學,他們有着一流的錄取系統和標準,這種標準近乎苛刻,但是充滿着人性光輝。

我們常說,教是爲了不教,不教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創造。用無爲培養學生的有爲,有爲是讓學生自由,全面的發展。因此,真正的教育在於“於無聲處響驚雷”,孩子學會任何東西,最終都要通過自己的內化,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無爲而無所不爲,不教而教。

教育應該是一種心與心的感應,讓孩子在心靈上得到溫暖,在心靈的碰撞和感動中獲得成長有用的教育是一種鼓舞、一種激勵。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用潔淨的靈魂去感應另一個靈魂,傳遞精神力量。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1

學習,尤其是走上工作崗位之後的學習,是每個人職業生涯中的大事,這樣的學習是我們職業(專業)成長說不可缺少的。在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中,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都會伴隨着不斷的困惑和疑慮。這些困惑和疑慮,有些事我們經過自己的思考努力可以解決的,有些則是我們不能解決的,甚至我們的同事、前輩也不能解決。那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只有一個途徑——學習,以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對我們教師來說,就是要從經典的教育論著中汲取營養,以這些營養來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發展自己,進而解決我們職業生涯中的困惑和疑慮。

業餘時間我閱讀了朱永新教授的理論專著:《我的教育理想》。這本書內容豐富,知識全面,是朱永新對教育的理解和感悟,許多見解都是針對現實教育生活中的問題提出的,以及發達國家有關教育的具體的政策和做法,是一本很不錯的書。

但是這本書對我們一線的教師來說,我感覺總的來說作用不大,尤其是不能解決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的問題,書中提到的只是一些教育的理想,理想是脫離現實的,有些甚至和現實是背離的,所以對於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遇到的困惑的解決時沒有多大的作用的。在這裏我不是說我做到了“我心中理想的教師”的要求,只是我感覺作爲教育來說,他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尤其是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不是每個教師自身能決定的,這要取決於整個中國大的教育環境。中國現在大學聯考制度不變,教師,尤其是高中的任課教師,就只能踏踏實實地搞應試教育。用簡單的學習擠佔學生的時間,擠佔學生的休息時間,擠佔學生的玩耍時間,讓學生在宿舍、教室和餐廳三點一線之間奔忙,所有這些都是爲了分,爲了考試中學生的分數能高一點,在學生的生命力除了分,其他什麼都不是,什麼都不該想,但是正是這些分,給學生造成了多大壓力,每次考試後,看着那些成績下降的學生,他們苦悶,他們情緒低落,甚至痛苦失聲,我能做的是什麼嫩,只能好意安慰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的心情好受一些,緩解一下他們的壓力。但是安慰之後,一轉身,我就又開始給他們壓力,上課提問他們,不會了抄寫10遍,我會繼續給他們髮捲子,催他們及時交作業。不光是我,每個老師都是這樣在做,誰也不會心慈手軟的,看看我們祖國的花朵吧,一個個十七八歲的生命,本應該是活潑的生機勃勃的生命,一個個變得老氣十足,小老頭(太婆)似的,我看着他們的樣子,一陣陣心痛,但是我沒有辦法,心痛得只想丟下手中的粉筆,心痛得甚至不想幹教師,但是我知道,即使我離開講臺,還會有人補上,別人可能比我做得更過火。所以,我還是不能走,我要留下來,我要想辦法,讓我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能學得快樂點,讓他們的成長不只伴隨着壓力,不只伴隨着永遠也捨棄不掉的分數。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想讓自己成爲一個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想讓他們知道,他們因爲分數下降帶來的痛苦,我願和他們一起承受。只要我的存在,能讓他們的痛苦減輕一點,能讓他們成長得相對快樂一點,我就心滿意足了。

所以,《我的教育理想》這本書,應該讓那些制定教育政策的人看,應該讓他們多看,以儘快改革當前的這吃人的教育體制,解放我們的孩子,解放我們每一個教師,讓我們都從考試分數的夢魘中走出來,去迎接教育生活的春天,我們都能看着孩子們想快樂的小鳥,飛翔在潔淨的藍天白雲之下,飛翔在春花爛漫中,飛翔在快樂的學生生涯。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2

尊重生命,尊重學生,把課堂變成學生自己的舞臺,也許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可它成爲我們的教育思想了嗎?它體現爲我們的教育行爲了嗎?郭思樂生本教育從“以學生爲本,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引申出“以人爲本,以生命爲本”,揭示了教育的真本。強調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本性,把一切爲了學生作爲教育價值原則。生本教育的目標“以學生的生命價值爲出發點”,其目的是“以學生的生命價值爲體現”。強調不能壓抑、控制人的自然生命。強調人的生命價值和智慧價值。一反“超越生命,超越人的自我發展的追求”的教育。

杯子裝水,原本平常,郭教授卻能從中發現智慧。杯子越薄,邊薄,裝的水越多。邊是“體”,裝是“用”,而教學的目的如同讓學生用杯子喝水,老師的教是“體”,學生的學是“用”,邊薄水多,就是教少而學多;反過來,教得多,就學得少。老師把一切講得通透,學生還學什麼呢?所以郭教授認爲,教師的角色只是“培根”,知識也好,德行也好,教師只是讓它們在孩子們的心中紮根,接下來就是孩子們自己的感悟。所以生本的課堂是先做後學、先學後教,以學定教。課堂上老師說得少,學生就說得多,老師做得少,只是引導學生觀察、活動、閱讀、思考,學生從中感悟了,就形成他們頭腦中穩定的精神財富。一切相信學生,高度相信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老師是依託學生資源,喚醒學生,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焰,讓他們自主地學習。學生成爲教育真正的主人,課堂成了學生展示生命精彩的舞臺,這不正是教師職業意義之所在嗎?

生本教育強調把可以交付的教學交付給學生。教師儘快地讓學生自己活動起來,去獲得知識,去解決問題,把可以託付的教學託付給學生。此時,學生處在真正自主的狀態中,他的潛能得到激發,他的天性得到發展,他的收穫像鮮花怒放。這樣的依靠學生、爲學生設計的教育和教學,就是生本教育體系。它正如着名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寫下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種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閒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生本課堂強調把學生作爲教育資源來開發和利用。學生的全部既有經驗、智慧、知識和學習內在積極性都以成爲教師的教學所用,以成爲動力之源,能量之庫。

生本是一種理念,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但在踐行的過程中肯定會碰到這樣的問題,那樣的困惑,就讓我們從諦聽教育的春天一書中獲得更多的教育智慧吧。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3

讀了<<我的教育理想>>一書,細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是我對未來的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教育的偉大使命是使人們從無知走向成熟。作者書中用精闢的語言勾畫了二十一世紀教育理想的燦爛和輝煌,使人們對未來的教育充滿信心。

文章中作者從我心中的理想學校開始,用遠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尋未來教育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教育是一種理想的事業,它是指向未來的。教育藉助於理想才能使人類對教育的至高無上的追求變爲現實,才能使教育由“此岸世界”躍升至“彼岸世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充分把握處於未來社會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來教育發展的特點,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發展,才能使中國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教育的理想是爲了理想的教育。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們永恆的主題。沒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動中洋溢着激情、詩意,也不可能有優質的教育。爲了未來的教育,我們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是,光靠滿腔的熱情和遠大的理想是遠遠不夠的。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門更應該認真思考,什麼是教育?教育爲了什麼?《我的教育理想》一書從各個角度,運用了平實而有哲理的語言討論了“教育”這個課題。《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有十五個論題,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是從超越現實的理想層面,對教育的主要載體或承擔者所作的應然性追究,包括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校長、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父母等五個論題,這實質上體現了作者的“教育理想觀”。相信無論是教師、校長、學生還是父母看了,都會有所啓發。中篇是從教育政策的層面,對目前中國教育領域中一系列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在宏觀上的探索,旨在爲教育的決策提供理論參照,這集中體現了作者試圖將教育理想轉化爲實踐或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接軌的願望,是教育理想的進一步深化,是對教育理想的理性探求。下篇則從教育預測的層面對未來中國教育發展的走勢及發展前景的展望,其中既體現了作者對中國未來教育發展所充盈着的熱情與信心,也體現了作者對中國教育改革進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缺弊的憂思,展現了作者在把握整個教育的時間序列與空間聯繫基礎上的“教育百年觀”。

通讀全書,我們認爲它有如下幾個明顯特點:

第一,教育理想與教育現實相結合。

第二,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實踐性與科學性、整體性與開放性的統一。再次又切入對中國德育改革與創新的關注,提出了中國道德教育目標、內容、方法、體制等創新的具有較強實踐價值的具體構想。

第三,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

第四,教育熱情與教育沉思相結合。

此外,《理想》一書的文風也清新自然,不落俗套。作爲以史見長的學者,作者不追求目前學術界較爲流行的思辯、玄論之風,文筆自然樸實,既無玄而又玄的自我陶醉式的所謂闡釋、推究,又無艱澀難懂、半生不熟的古文式語句,更無洋腔洋調,讀來令人平白生趣,津津有味。讀者可以比較輕鬆地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其基本思想和觀點。而這一點,確實是學術理論界應大力提倡的。 我深信:教育的理想會奏響新世紀中華民族的英雄樂章,理想的教育會開創新世紀中國文明的燦爛輝煌!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4

在沒有接觸李希貴這個人之前,我就已經聽過他的“語錄”,比如“當學校把教師放在第一位的時候,教師也會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沒有倉庫的學校是一種理想,它其實是想告訴人們,學校裏不應該有庫存起來的資源”、“跳出教育看教育,需要擦亮我們的第三隻眼睛”等等。這個暑假裏,我從《面向個體的教育》裏真真切切地領略了李希貴博大的教育思想,並從中得到了不少的震撼和啓發。

李希貴是現任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歷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評估中心主任,同時也兼任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學會理事等等。他先後主持多項國家級課題,其中《語文實驗室計劃》被列爲國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級教師計劃”,並獲山東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但縱使頭頂着這麼多閃光的頭銜,卻反而使得他的師生觀和教育觀更加矚目。

一、師生觀

北京十一學校裏,李校長高舉“學生第一”的大旗。爲了創建孩子們嚮往的理想學校,他們讓選擇成爲學校的主題詞,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讓每一個人都成爲自己的CEO。班主任成爲了主任導師,和其他幾位擔任導師的相關老師組成一個教育團隊,分別負責學生的人生導航、心理輔導和學業指導。而教師在學校的辦學目標實現過程中處於第一位,纔會協助校長落實他心中教育理想。“我認爲關注學生應該先從關注教師開始。教育是塑造人的事業,塑造學生美好的人生。這個目標,只能通過教師來完成。”“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任何關愛,只能通過人的傳遞,才顯得真切、動人,誰都沒有辦法改變。一位教師,在校園、在課堂舉手投足間,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他可以春風化雨,也可以讓學生‘近墨者黑’。”

二、教育觀

一次,在高一新生的錄取中面臨着一個兩難選擇,一位在馬術方面已經很有造詣但會考成績差距很大的學生報考了十一學校。是錄取還是放棄?學校校務會經過討論,打破常規錄取了這樣一個“特殊的孩子”。他們的想法就是寧肯放棄百分之百的重點率,也要爲各類不同個性的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要爲老師們的教學創造更加寬鬆、和諧的氛圍,將學校真正建設成一所屬於孩子們的學校。“教學大綱、教科書規定了應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是沒有規定應給予學生的最重要的一樣東西,這就是:幸福。我們的教育信念應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裏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也是讓李希貴至今感到震撼的話。

身爲一名幼兒園老師,我也應該從關注孩子本身開始。我們要用一雙慧眼發現那棵樹,那棵樹一定與這棵樹不太一樣,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則需要在河邊茁壯,有的習慣於雲山霧罩,有的卻渴望陽光普照……發現那顆樹,需要我們提供適宜的土壤、水份、氣候、養料,需要一個適宜的生態環境,需要我們的教育情懷。“我深切地感受到,當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煥發自我潛能,發揮自我價值、成爲最好的自我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就真的贏了”。這是李希貴校長的切身體會,我想,《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定會讓我們換一種理念、換一個思路,換一個視角來看我們的孩子,放大教育的的智慧和力量,以塑造孩子美好的人生爲方向而奮鬥!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5

朱永新是蘇州市副市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他著有《中華教育思想研究》、《我的教育理想》等著作。

拜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其中幾句話深深打動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與無私的奉獻。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義的情懷。教育需要機智,需要把握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輕的心跳昂奮地工作。教育需要恆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與探索。”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叩問自已:我是不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我發現,我對上述問題的回答缺乏信心。於是,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直以這些標準來激勵自己,要求自己,促進自己。

一、理想是我前進的目標。

理想是人們奮鬥的目標,有了它纔有了前進的航向。有一則故事:三位砌磚的工人正在工作,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他們的回答各不相同。一個說“砌磚”,一個說是“賺工資”,而第三個則自豪地說:“我正在創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正是有了這一遠大的理想,後來這個人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築大師,而另兩位工人則一生默默無聞。

教師從事的工作是爲了學生的一生髮展負責,歷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需要每位教師都爲自己設置一個目標,使自己的行爲能鎖定在這個目標上,不斷地進行自我挑戰。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我,面對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熱情,追求真理的執着,被深深地感染。我蹲下身子走進他們中間,和他們一起徜徉於學習的海洋,一起採擷智慧的火花,我快樂着孩子的快樂,煩惱着孩子的煩惱,幸福着孩子的幸福。我愛教育事業,因爲教育賦予我嶄新的生命;我愛學生,因爲學生賜於我無限的動力;我更在乎學生,僅僅因爲學生在乎!隨着新課改的到來,我不禁產生困惑:如何上好數學課?帶着困惑,我樂此不疲地追尋着我心目中理想的數學課堂。現在的我心中經常追問,什麼是真正的教育?愛因斯坦說:“教育應該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爲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爲一種艱苦的任務來負擔。”我豁然開朗。因爲有了這些追問,才使我的工作和生命更有意義。

二、認真是我工作的態度。

回首這二十多年的工作,我用一個詞概括我的工作態度,那就是認真。認真是一種嚴謹的工作態度,而“態度決定一切”。學生是正在成長的、具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個體,這無疑要求我要像對待綠葉上的露珠一樣認真精細的善待每一位學生。

如何讓學生享受教育,享受語文?課堂是基點,是生命的源泉。一直記得一位名師的話:“用一生的時間去備課!”我感覺到這句話的份量,正是在它的指引下,踏踏實實地鋪展我的教育歷程。我認真學習教育新理念,創造性使用教材,爲學生創設富有情趣和挑戰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課堂中時而靜謐無,時而歡呼雀躍,激烈的男女擂臺賽總是讓他們忘了下課,即使下課也意猶未盡。在探究學習中,學生愛動腦筋了,會動腦筋了,膽子小的敢上臺了,膽子大的儼然一個小老師。他們每一個會心一笑使我欣慰,每一個搖頭皺眉使我不安,促使我深刻反思,及時調整。正因爲時刻把學生裝在心裏,才使我堅持上好每一堂課,才使我教學能力得到提高,爲學生的生動活潑發展,撐起一方藍天。

認真的人會時時處處都完善細節。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作爲認真的教師,應懂得:教育無小事,事事爲育人;教師無小節,節節皆楷模。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我一直用它規範自己的言行,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在與學生交往中我用一雙認真的眼睛,對待學生成長中的問題,見微知著,及時指點,對於成長中的亮點,善於捕捉,及時鼓勵。

三、學習是我進步的階梯。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學會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是教師最緊迫的任務。勤於學習,充實自我,這是成爲一名優秀教師的基礎。向書本學習,向同事學習,利用網絡學習,向實踐學習,向孩子學習,是我學習的法寶。

向書本學習,博覽羣書。一本好書像一艘船,能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教育名人薛瑞萍說:“教書的人啊,自己先就不讀書,這可怎麼得了!”所以,我要求自己用有限的時間“讀”最多的書,用眼睛用耳朵,用雙手,用心靈……我讀教育名著,讀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馬卡連珂、杜威、陶行知、魏書生……大教育家偉大的理想閃爍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輕的心;我讀教育報刊,讀到了優秀教育理念和教學設計,它們是我工作的好幫手,形影不離的好夥伴;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學修養、道德素養,所以經典的文學名著更不應該束之高閣,而成爲我們平時經常享受的精神食糧。

利用網絡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熟練的運用計算機獲取、傳遞和處理信息。記得我最早接觸的是人教論壇,在那兒碰到了很多優秀敬業的老師,他們和我一樣年輕,卻已經取得了很多的成績,這無疑給我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

向實踐學習,實踐出真知灼見,實踐長才幹。在學習借鑑中嚐到甜頭,在嚐到甜頭中不斷學習,我大量閱讀各種教育教學雜誌,由看教案發展到看論文,由此我成了學習的好手;然後在不斷學習中不斷實踐,在不斷實踐中不斷反思,思考教學成敗,思考創新教法;接着在不斷反思中不斷總結,在不斷總結中不斷提煉;最後在不斷總結中不斷交流,在不斷交流中不斷昇華。我的教學水平就是這樣慢慢得到進步的。

向孩子學習,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樣的,孩子們的世界有獨特的色彩、旋律和內涵。教師要和他們一起喜怒哀樂,要和他們共同成長,要成爲他們中的一分子。我經常抱着一顆非常年輕的心,與他們溝通,去理解他們,才贏得了他們的喜歡和信任。

一本書上講到教師應當有三歷:學歷、經歷和閱歷。我不一定能行遍萬里路,讀遍萬卷書,但我會使自己成爲一個永不停止讀書、探索、思考、寫作的人,讓它們成爲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習慣。“講臺上循循善誘,身後留下的,惟有藏書萬卷。”這便是熱愛讀書,積極進取的我的真情告白。

如果汗水可以積攢,我們的黃河將會更長,如果信念可以堆積,我們將樹起另一座泰山。又是在一本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教育家和教書匠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是教書匠甘於平凡,而教育家追求卓越。”我想我會選擇追求卓越。儘管我離卓越還相距甚遠,我所做的很微不足道,比我優秀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但我一直相信厚積才能薄發,認真的人最接近成功!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6

知道竇老師的名字,大約七、八年前。一次學校例會,校長提到向竇老師學習 ,我記住了她的名字——竇桂梅。

再之後,縣教育現代化創建,我所在的教學點有了網絡,在無緣親歷竇老師的講座和課堂魅力時,我從網上搜尋了不少關於竇老師的資料,比如《葡萄溝》的教學視頻,比如她博客中的“玫瑰寄語”。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她的《葡萄溝》教學,信手而來的“一架葡萄”——出衆的簡筆畫,畫葡萄的顏色、嘗葡萄乾的味道,雖然愚鈍看不出其中門道,但就是覺得新穎、生動。

區振興閱讀評選活動,激發了我再次讀書的熱情。本校圖書室的“小”而“閉”,使我想出到中心校圖書館借書來讀,反正教研活動總要去的。開學初,在書架中尋找,“竇桂梅”三字映入眼簾,《回到教育的原點》就此擺放案前。斷斷續續的讀,做摘抄筆記,計劃六月前讀完, 5 月 22 日晚,與燈下寫此讀後感。

一、 讀書——“不管怎樣,總要讀書”

“工資再低也要買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工作再忙也要讀書”,想必竇老師的這句話大家都熟記於心。“讀書,是每個語文教師專業成長必需的生活方式”,我也越來越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我們語文老師教給孩子的是母語,內涵着的是母語文化、民族文化,我們肩上擔負着是民族文化的傳承!現實課堂中我們有沒有對母語教學的簡單甚至粗暴?答案是肯定的。如何改變?惟有讀書!知識成倍的更新,我們當初的哪一點老底早已落伍。讀書中,我們將從經典那裏汲取根部的營養,讀書中,我們將更加堅定自己的教育信念,並在理想之路上漸行漸遠。

我慶幸,我還是一個愛讀書的老師,我還是一個努力指導孩子讀書的老師。讀書,讓我對工作還抱有一份熱情,讓我對生活也體會更多。無論如何,我還會讀書。

二、 閱讀——主題教學的精華

竇老師在“三個超越”的概念之上進一步提出“主題教學”的概念。

“立足於語文教材,並從文本的言語內容和言語形式中,獲取具有促進兒童生命成長價值的核心詞語即‘主題’,其體驗、發現的詞語稱之爲‘主題教學’”。圍繞主題教學,竇老師在她的清華附小開展了“共讀、共教、共寫,共同成長”的系列活動 ,詮釋了主題教學的內涵。根據現在我對蘇教版教材的簡單理解,我們現在的單元教材就有一個主題的因素。然而我們整合時並沒有像竇老師他們那樣解讀的透,拓展的深。如何做到深入主題備課,關鍵還是我們老師的內涵要豐富,這就需要多讀書,增加自身的文化素養。

三、 職業良心——專業教師的煉就

竇老師在書中不止一次說過,教師是個良心活,必須有一種宗教的情懷去面對,我想,那就是信仰、執着。

現實中,我們能有多少老師能做到呢?溫飽型的生存狀態,家庭和社會的過多期待,行業內部名利的明爭暗鬥,又讓多少老師能靜下心來教書?

要讓老師對自己的職業產生信仰,首先民生問題要解決好,要讓人們覺得所從事的職業確實是崇高的,是值得去獻身的。需要行業的公平、社會的公平。在良好的社會氛圍中,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不讓社會的壞風氣侵蝕到我們行業的內部。試想,每位老師都能安貧樂道、淡泊名利,整個教師羣體必然有一股正氣。

教師需要多讀書,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崇高。當我們的周圍多的是濃濃書卷氣的老師,我們的周圍就會多一些對職業的信仰,就會有更多的人去感受大國工匠精神,就會把教師職業真正當做良心活。

本着一顆對孩子、對教育的良心,我願讀更多的書,潛心學問,潛心育人,力求修煉成一位專業的教師。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7

開學四天了,每天備課,上課,忙忙碌碌的,每天都有各種情緒。每日課後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都不自覺的進行反思,反思自己今天的課堂中,有做的不夠的地方,反思如何才能做的更好。也許這種自我反思在自己的範圍內太封閉,但是我還要向老教師們去學習優秀的經驗。我讀了李希貴老師的《面向個體的教育》,有了一些小小的感悟。

李老師在書中說“不要把學生培養成和自己一樣的人。”是啊,我非常贊同他的觀點。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着自己獨立的個性和愛好,和不同的精彩人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放手纔有更多的教育機會,對於“放手”這個詞的理解,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尊重並相信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時間、空間,和自主權,讓學生觀察、思考、發現、創造,體驗活動的樂趣,教師要把握大的方向,並給予指導。

俗話說:“多讀書心中有主,多寫筆下就生花。”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閱讀他們有興趣並且能夠培養他們內在文化素養的書籍。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

選擇一種合適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在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尋找和完善,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所以,我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出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

《面向個體的教育》帶給我很多的感觸,也讓我明白教育和學習一樣是長時間的事情,不應該帶有功利心去看待,我要多讀書,多向周圍的老教師學習教學經驗和智慧,使自己成爲一名合格的優秀的教師。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8

靜靜地品讀於漪先生《教育的姿態》,其實這本書中並沒有專門論及“教育的姿態”這個話題,但“椎心的憂思

竭誠的期望”、“讓生命之花綻放”、“尋找教師之根”、“一輩子學做教師”、“活在價值體系中”和“記憶與情緣”6個章節中的每一篇文字都是對“教育的姿態”最好的詮釋。作爲一名年輕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動于于漪先生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字裏行間我更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輩教育工作者希望教育要回歸“愛”和“人”上,去幫助學生實現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發展的誠意。

柏拉圖曾用他的老師蘇格拉底的話說:“教育是從一個洞穴中把囚徒的靈魂引出來往上升,達到真實之境界。”我想這是對教育對神聖的定義,這會使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對自己從事的事業肅然起敬。前幾天在廣州參加生命教育的培訓,在旅途翻看《教育的姿態》,於漪先生也說:“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是啊,曾經的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但現在的教育環境下,老師卻並沒有那麼的“神聖不可犯”,不誇張的說教師成了“高危”職業,我們甚至在自己的權益被侵害時也無法得到合理的維權,我們有了些許抱怨,我們開始對那些因原生家庭出現問題而無法救贖的的孩子感到無力與迷茫,我們開始思考真的是“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嗎?

在機場,我和從事學生心理研究的郭老師閒聊,說起了班裏滿是負能量令我擔憂的小高,他的一句話卻讓我醍醐灌頂,一下子清醒不少,郭老師說:“所有的心理輔導都是建立在信任上的。”其實道理都懂,但當身處困境時,我們更多的是希望能尋求到救贖,在面對的“小高”這個特殊的個體時,我更多的是希望能夠立竿見影,找到一種特效藥去救贖這顆孤獨的靈魂,但此刻經郭老師一提醒,我突然想到了於漪先生在《教育的姿態》中寫到:“教育本是細水長流的事業,最忌諱急功近利,‘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我們看西南聯大,抗戰時期最艱苦的時候,培養出了許多人才,幾十年後,現在的院士有很多都是西南聯大走出來的。教育不是你今天種子撒下去,明天就長出來,那是不可能的。教育本來就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陶冶情操。”

那天回去,我把廣州買的特產拿了一些給小高,我塞進她的口袋假裝隨意的說:“張老師去廣州出差,給你帶了點吃的。你記得帶回去吃哦!好了,好好回去上課吧!”看的出來,孩子滿是疑惑,但我卻什麼也沒有說破,就如於漪先生說的:“我們的教育就是要打開學生的心門,教育是教心的工作,不知心無法教心”。小高這個個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將自己的心門封閉了起來,誰都走不進去,那既然如此,我就只能從微小的地方入手。這些手信她能接受也好,不能接受也罷,目前我能做的就只有這些,其他的就交給時間吧,希望在細水長流的時光裏,我能收穫到小高對我的信任,慢慢打開心門。但在這裏我們需要切忌的是,於漪老師所說的“細水長流”是指有教育行爲的循循善誘而並不能把撒手不管看成靜待花開。於漪老師認爲,一個人知識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彌補,而道德缺陷是無法用知識來彌補的。所以我們在教育中需要去敬畏每位學生的生命,遵循他們的成長規律施以切合身心發展的教育。小高此刻的內心是封閉起來的,如果我們靜待花開那或許在她還不太成熟的自我認識中會扭曲對世界的理解與認識,所以我希望通過自己一些暖心的行爲讓她對這個失望的世界重新燃起希望,育人先育心,育心要知心,知心要敬畏,或許小小的手信起不了什麼大作用,但是我想此刻的我就是在孩子心靈深處耕耘,或許今天還不能收穫,但一天天的積累,一次次的努力,一點點的引導,總會讓有些讓我驚喜的,比如昨天課堂上她那認真的模樣,比如她那嘴角揚起的笑……此刻,我堅定地認爲:“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一個雞蛋,從外面打破,成爲了破雞蛋;而從內部打破,則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教師唯有用一顆“愛生”之心掌握其成長規律,對學生的生命心存敬畏,纔會真正地去走近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真正喚醒學生的生命自覺。我想走近於漪先生,細讀《教育的姿態》讓我們更加堅定“用心耕耘,以期收穫”的教育理想。

於漪先生有一句名言:“與其說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不如說我一輩子學做教師。”願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像於漪先生那樣,在教育這條道路上永遠保持行走的姿態。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9

我感覺到每天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文字,那是身心的放鬆;每天讀一些自己需要的文字,那是精神的享受。如今我已經養成了每天讀幾頁或讀幾行字的習慣,那種感覺比起以往只在假期裏看很多字要幸福難忘的多。真正感覺到在一寸光陰裏讀書比看電視劇多了一些創造的空間。爲此,我學會了投資,投入的最大成本就是買書。

每晚翻開前段時間買的郭思樂教授的《諦聽教育的春天》,總被書本的第一句話深深的打動着——“沒有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它吹拂過山川和田野;沒有人能夠知道教育的發生,只有當它讓學習者的心靈揚起風帆;沒有人能夠知道孩子們的靈魂,只有當他們自由地思考和實踐。”我看到有好多朋友都把這句話作爲自己的QQ簽名,前段時間我也看到周秋豔老師寫上了開頭一句:沒有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它吹拂過山川和田野。原來我們都被深深感動着。初次看到這段話,心裏並沒有理解這些話所包含的意義,但就是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帶着這樣的震撼,拜讀了郭思樂教授的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書中用樸實的語言分享了生本的理念,傳播郭教授的教育思想。書中“毛估估的智慧”、“杯子邊上的智慧”、“培根”的表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生本最重要的是要相信你的孩子,書中說道“有很多事情,並不是因爲不可能做到我們才變得失去信心,而是因爲我們失去了信心才變得不可能做到”。深刻的道理如同涓涓細流,緩緩流入我的心田。毛估估的智慧,陳述的是聰明的農民買豬時只是目測估量豬的價值,買回來後就讓它自由地自然地生活,長大後是論斤稱重的。郭思樂教授從這一個現象中看到了我們的孩子,看到了教育本身,並從中悟得智慧。讓人茅塞頓開。農民選擇對待生命的方法對待小豬,我們教育的對象何曾不是鮮活的生命!把人當作生命來進行教育。

我們經常在喊:尊重生命,尊重學生,把課堂變成學生自己的舞臺。這是不是停留在口頭上,體現在形式上?每次公開課,賞析課,交流課,都是讓我們學習教育的舞臺,可這舞臺太小,成不了我們的教育思想。那是我們平常給教育畫蛇添足,導致了學生在太多的灌輸中喪失了學習的靈性。“毛估估”在解決生本的自由發展和終端評價矛盾時,郭教授進行這樣的類比:學習的階段就必須學習,睡覺的時間就要睡覺。不要把整個學習階段變成備考,如同農民不在小豬生長期間,爲了放心天天稱重驚擾它。我們不必質疑孩子自己學習的效果,學生本能地生長,自由地發展,到了結果的季節,就會各種各樣的果實掛滿枝頭,因爲孩子的學習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我們要做的是保護生命的活躍,激揚生命的積極,讓學生自由地發展,如同小豬自然地生活。我們不是常說好學生並不是老師教育出來的,那是他生命的能力。多麼簡單的道理!毛估估的智慧再次喚起了我們的思考,也把生命教育的思想深深印進了我的心中。

杯子裝水,原本平常,郭教授卻能從中發現智慧。杯子越薄,裝的水越多。邊是“體”,裝是“用”,而教學的目的如同讓學生用杯子喝水,老師的教是“體”,學生的學是“用”,邊薄水多,就是教少而學多;反過來,教得多,就學得少。老師把一切講得通透,學生還學什麼呢?所以郭教授認爲,教師的角色只是“培根”,知識也好,德行也好,教師只是讓它們在孩子們的心中紮根,接下來就是孩子們自己的感悟。

學習的基本過程是自己的悟,無論是學習以前的知識或通過智慧而產生的新的知識可達到的地方,或是不可達到的地方,人的智慧和知識的拓展全在於悟。沒有人的悟,所有的教育都是低效或無效的。而現在我們的孩子的問題就在於,學生缺少自主性,無悟可言,於是教學和教育氣血不足,而導致我們的所有的投入,都近於無用。只有放手讓學生儘可能自主地去悟、去學,才能形成更高級的智慧品質。所以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爲孩子們提供思考的空間,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這就要求老師要設計好每節課的前置性作業,使每個學生通過先學都有收穫或疑問,在課堂上纔會出現很多讓老師都無法預料的驚喜。在欣喜這些驚喜的同時,老師們還要機智的處理這些驚喜,否則可能會扼殺了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沒有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她吹拂過山川和田野;沒有人能夠知道教育的發生,只有當它讓學習者的心靈揚起風帆;沒有人能夠知道孩子們的靈慧,只有當他們自由地思考和實踐。”《諦聽教育的春天》,扉頁上的這段話讓我在思考沉澱之後看到了孩子們。亡羊補牢,爲時不晚。我夢想着學生歡天喜地地來,依依不捨地走,他們比任何時候都喜歡讀書學習。

雖然,現在這樣的景象存在於我們的一個遐想當中,雖然要達到這樣的景象非常的困難,有很多的雖然,但是就像開頭說的那句話一樣“有很多事情,並不是因爲不可能做到我們才變得失去信心,而是因爲我們失去了信心才變得不可能做到”。只要有對自己有信心。對孩子有信心。

郭教授的這本《諦聽教育的春天》我還沒有讀完,但對所讀的這些內容產生了共鳴。我也很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處在那樣的一種和諧的教育氛圍當中,只要我繼續讀書,堅持實踐,相信會妙不可言。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0

“沒有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她吹拂過山川和田野;沒有人能夠知道教育的發生,只有當他們讓學習者的心靈揚起風帆;沒有人能夠知道孩子們的靈慧,只有當他們自由地思考和實踐。”翻開郭思樂教授的諦聽教育的春天一書,就被扉頁上的這番話,深深的打動着,初次讀到這段話,並沒有完全理解它的深刻內涵,但它的確給人留下了一種心靈的震撼,帶着這樣的震撼,我用心品讀了這本書。

諦聽教育的春天是郭教授的教育思想隨筆集。書中用樸實的語言分享了生本的理念,傳播郭教授的教育思想。書中展示的生本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狀態。生本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強調要充分地調動和利用學生資源,強調把學生的學習儘早地交付給學生,教師儘快地讓學生自己既活動起來,去獲得知識,去解決問題。

就化學教學而言,要學好化學就要爲學生提供大量的實驗機會,讓學生通過實驗結合實踐活動體驗化學無處不在,在活動中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積極思維和主動參與“做”而獲得的數學知識,纔是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且最有實用價值的知識。因此,化學教學中需重視幾方面:首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化學實踐活動的機會;其次,充分引導學生通過操作、親身實踐學習化學;再次,給學生化學活動的自由度,充分展示個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大腦和雙手真正動起來;才能讓每個學生用自己內心的體驗參與化學學習,並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髮展過程;才能讓學生在這種體驗和參與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從而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