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生涯心得體會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3W

教師是教育的主導力量,那麼教師應當怎麼來寫一篇教育生涯心得體會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教育生涯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我的教育生涯心得體會範文

我的教育生涯心得體會

我曾在一本教育雜誌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愛心是感化教育的一方良劑,真誠的關愛可以溶化學生心中任何一座冰山”。

細細咀嚼這句話,聯想到平時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具體事例,我意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它是教育教學的基礎與保障,也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班主任,在踐行德育工作方面,我與孩子們之間的故事讓我對以德育人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我們班有個學生小亮有明顯的厭學情緒,對學習很排斥,整天喊苦喊累,學習態度消極,作業不及時交,上課走神。作爲班主任,我深知我需要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質量與情緒變化,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全面、愉悅的發展。因此,我試圖探尋、分析他的厭學原因,希望能“對症下藥”。通過側面瞭解,我得知,這個孩子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因爲父母離異而覺得不光彩,而他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又比較粗暴,經常對孩子打罵。慢慢的,小亮對家庭,包括對學校生活產生一種厭惡感。孩子的逆反心理比較嚴重,這與家長不當的教育方式不無關係。所以要真正教育和引導好他,單靠學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於是,我和家長進行了深入全面地溝通和交流,徵得了家長對我的支持與配合。同時,我也開始特別留意這個學生的表現,我發現他有時遇事表現得特別脆弱。在與家長的交流中,他的母親也提到過,孩子經常會陷入憂傷低沉的情緒中,不願意主動傾訴,更不願意向家人訴說自己的苦惱。瞭解到這些情況,聯想起這個學生平時很少主動和老師溝通,連身體不舒服都是託其他同轉達給老師,課上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等種種表現,我恍然明白了,原來他的厭學和成績的起伏不定,一直以來都與低沉脆弱的情緒有一定的關係。

自那以後,我開始更加細緻地觀察他,走近他。與他多交流,努力挖掘他身上的“亮點”,鼓勵他參與班級的各種活動,和同學們一起去完成老師分配的工作,勇敢地發揮自己的特長,用自己的行動和努力贏得同學們的讚賞。有時候,哪怕僅僅是件小事,只要是他身上的“閃光點”,我都會及時地大加表揚,我想用自己的言行讓他了解,他在老師的眼中與其他同學一樣,都是很棒的,以此來激起他的自尊心,逐步喚起他追求進步的動力。

還記得那一次,當他得知我想由他帶領全班同學朗讀英語課文的時候,他的眼睛瞬間充滿了神采。此後的幾天,他每天都在認真準備,甚至會帶着在準備過程中產生的諸多疑問多次主動找到我,請我來幫他糾正發音。看到他努力的樣子,我由衷地高興。是啊,多好的孩子啊!只要給他機會,我想,他一定會綻放得特別美好。果然,悟性高、進步快的小亮出色地完成了領讀課文的任務。當他第一次在班裏流利地讀出英文時,同學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了他,這讓他重拾信心,備受鼓舞。

自此,與小亮的相處漸漸變得融洽了起來。他開始主動與我談話了,也不介意我談他的家庭了,我告訴他對於家庭的變故,要理智地看待,鼓勵他無論人生遭遇什麼不幸,都要勇敢面對,並且友善地提醒他,不要過多地怨恨家長,不攀比,不給家裏再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學會自理,學會做家務,體諒母親的艱辛。聽了我的一席話,眼前這個一度很逆反、很脆弱的孩子竟然無比贊同的用力點了點頭,我想,他真的變了……

現在的小亮開朗了許多,課間偶爾會聽到他爽朗的笑聲,願意接受老師的建議,並能很認真地完成老師交辦的任務,也願意更多地融入到集體中來。小亮的變化讓我很欣慰,其實,像小亮這樣單親家庭的孩子,宛若海面上行駛的一葉孤舟,內心往往是敏感而脆弱的,作爲班主任,需要在師愛中加入一層母親般的疼愛,給這類學生以更多的關注。

《學記》中說“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者也。” 也就是說育人包括人與人的交往在於理解,理解是溝通的橋樑。作爲班主任,在育人的過程中,理解就是要知道學生的心,瞭解他個人以及家庭特殊的地方,以便對症下藥,送上關愛、送上體貼,才能走入他的內心世界,拉近與他的心理距離。這實際上就是德育的的最好體現,幫助學生避過驚濤駭浪,渡過暗礁,順利地走向生活的彼岸。今後,我也會時刻將德育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做學生溫暖的心靈港灣。

我的教育生涯心得體會範文

“猴子”是同學們給他起的綽號,當我第一次聽同學們這樣叫他時,我覺得真的太形象了,一是形似,他又瘦又高,真的像個瘦猴。二是他真的像只猴子一樣毛毛躁躁,總是問題不斷。

20xx年文理分班後,他很快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行爲習慣明顯比其他同學差很多,自由散漫,自制力差,我都懷疑他的座椅上是不是帶着釘子,所以他才如此坐立不安。每次需要用學案,他總是會拿出一堆卷子埋頭在裏面找着,但永遠找不到要用的那一張。每節課二分鐘鈴響後,他鐵定用百米衝刺的速度撲入教室.......我一次次找他談話,他都虛心接受,堅決不改。我感到頭疼不已。不知該如何才能讓他有所改變。我找他高一班主任瞭解情況得知,這個男孩比其他同學小了整整三歲,跟他同齡的孩子應該上八年級,他其實就是個還沒長大的孩子。我恍然大悟,其實這個孩子並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麼差,一切的一切也許只是因爲他還小。作爲一個只面對高中年齡段孩子的我來說,對於國中生的教育並不熟悉,於是我努力調整着自己,嘗試換一種方式對待他。看到他的書桌比較亂,我會在課間他不在的時候幫他整理;看到他學有所惑時,我會慢慢講給他聽;看到他課間打鬧打翻了我在教室裏養的多肉植物時,我雖然心裏很生氣但還是安慰他“沒關係,不要緊”.....當我慢慢改變後,他也慢慢變了, 變得越來越穩重,越來越懂事。尤其是高三後,他變得非常刻苦努力,成爲了班裏最上進、進步最大的學生。元旦晚會上,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偷偷地爲我準備了生日會,當着全班同學和任課老師以及幾位家長的面,深情地給我讀了他寫給我的信。聽着他細細訴說着對我的感激之情,字字句句真情流露,巨大的幸福感讓作爲老師的我滿含熱淚。那封信我一直珍藏着,我想,那是我收到的最美的“告白”。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最終考上了滿意的本科院校。20xx年的教師節,我收到他的微信:“乾媽,節日快樂。我可能是你帶過最小的學生,但也是受你影響最大的學生,你改變了我太多。如果沒有你,我可能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裏混日子,染着一身的壞習慣,是你讓我明白了我需要什麼,我以後應該是什麼模樣.......”每年的暑假、寒假他都會回來看我,會用自己打工賺的錢給我買小禮物。我請回來看我的畢業生們吃飯,他執意要給我微信轉賬,理由是他們長大了賺錢了,應該孝敬老師了....... 那個男孩真的長大了。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在一年四季不同的時間開放。真正的園丁,不會在意花開的時間,他所能做的就是用心對待每一朵花,精心養護。不以當下評斷任何一個學生,尊重每個學生的差異,靜心等待花開時刻。作爲老師,最

我的教育生涯心得體會範文

我作爲第一次帶畢業生的“新”班主任,可謂是“摸着石頭過河”,有過慘痛的教訓,也有過聊以慰藉的成就。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慢慢積累了一些經驗。

剛入高三不久,我發現一些愛搗亂的學生上自習課都安靜下來了。上學年,我最頭疼的事就是看自習課了。自習課總是有學生小聲說話,而且此起彼伏,需要我不停地維持紀律。而現在,如果我不在班裏,自習課的紀律依然很好。除了臨近大學聯考,學生開始緊張起來這點原因,我想也和我經常適時地表揚他們有關。

之前有次參加培訓,我聽到授課老師講的關於表揚學生帶來改變的故事,我就想不妨也試一試。回來以後,我先是抓住學生每天一點點的進步誇獎他們。比如,當我看到垃圾桶周圍沒有垃圾,我就會誇他們“知道自覺愛護教室環境了”;上自習課我總會表揚幾個學生“一節課都在埋頭學習,真的很認真”。然後,對於平常愛搗亂或是不愛學習的學生,我也總會抓住他們表現好的時機誇獎他們。

因爲中、大學聯考的緣故,學生們有十天假期,我想他們應該玩瘋了,自然開學前兩天的上課紀律好不到哪去。但是開學以後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上自習課時竟然沒有一個學生討論無關緊要的事,幾乎每個人都在埋頭學習。開學第三天的一節自習課上,我認真地表揚了他們。我說:“原本以爲十天假期回來大家會很浮躁,上課紀律會很差,但是沒想到開學這兩天自習課同學們沒有一個閒聊或無所事事的。我真爲你們的變化感到欣慰。”因爲考試臨近,爲了緩解他們的壓力,我接着說:“其實,大家看似對成績無所謂,但是我知道你們在心底都希望自己能取得一個好成績。說實話,與成績相比,我更看重你們有沒有百分之百努力過。你們的路還很長,這一次考試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什麼。只是,我希望你們清楚自己的長處,並能在每次考試中突出長處。而且我也堅信,你們每個人都有無窮的潛力,一定能夠做到這一點。”說完,我看看學生,孩子們都很沉默,也許這些話讓他們有所觸動吧。

學生是正在成長中的人。之前的我只看到了他們“正在成長”而沒看到他們作爲“人”的本質。所以我經常訓斥他們這裏沒有做好,那裏沒有做好,而忘記了他們有着尊嚴和對於成功的渴望。其實,成年人都會因別人無意中的一句讚美而開心一整天,更何況是孩子呢?

反思我之前的教育行爲,曾經,我只是不斷地提要求,學生們不免因覺得我的要求太高太多,不合作、反抗或者乾脆放棄。而現在,通過表揚和嘗試理解學生,我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有些行爲我雖然不接受但是我可以理解,然後讓他們明白怎樣做纔會得到老師的肯定。這樣,他們不但會感覺到被別人理解了,而且還會希望被肯定而不斷做出正確的行爲。這些行爲又不斷地被表揚從而得到強化。久而久之,好習慣就自然養成了。可以說,包容和表揚爲他們提供了改變自我的動力。

當然,這一點還不足以讓學生產生徹底的轉變。但是,卻足以拉近我與學生的距離,讓我更加熱愛我的工作。著名文學家、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說:“教師並非教書,而是教育學生。”“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教育應該以“愛”爲依託,愛學生,愛工作,這樣才能真正稱得起“老師”這樣一個稱呼。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一次意外收穫,今後我會用它度量自己的教育方式,並貫穿自己的整個教育生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