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方法心得體會怎麼寫範文(精選11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1W

教育教學方法心得體會怎麼寫範文 篇1

5月4號的下午,我有幸參加了我校“職場化教育模式下的項目教學法培訓會”,培訓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現場觀摩了我校歐小麗老師和彭小偉老師的兩堂項目教學案例,第二部分是薛愛科老師對我們進行了一場關於項目教學法的培訓。培訓會上,教委領導、我校楊校長分別作了重要講話。整個培訓會歷時4個小時,我獲益不小。

教育教學方法心得體會怎麼寫範文(精選11篇)

一、現場感受了項目教學的過程。

歐小麗老師展示的是“禮服設計項目教學”。由於時間關係,前期準備階段我們並沒看到,重在項目實施、展示彙報和總結評價階段。其中重點又在項目實施階段。在這階段,我們發現,每一個小組的成員分工明確,組內每一個成員都有事可做。而且鍛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展示彙報階段,由小組長上臺介紹本小組的作品名稱、作品含義以及項目過程的體驗。我認爲:這個過程不但是一個展示彙報,同時也是對學生口才的一次訓練,鍛鍊了學生的膽量。在總結評價中,學生通過自評、互評,明確了自己與他人的長處與不足,從而認清自己,爲以後的學習明確努力的方向。不過,我有個疑問:在設計製作過程中,有個學生一直在作記錄,爲其他組員打分,那麼,她自己是不是就失去了一次動手製作的機會呢?

彭小偉老師展示的是“精密平口鉗制作”。其亮點在於:1. 在項目認識階段,教師展示圖片和實物,作完介紹後,由學生思考製作精密平口鉗的工種和方法,調動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2. 自建團隊並推選小組長,推選出的小組長還要上臺陳述理由,鍛鍊了學生。製作前的組內分工讓學生意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3. 對學生進行了學習提示,提醒學生要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如學習包、網絡,技術顧問等。教學生學會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

二、認識並感受到了項目教學法的好處。

1. 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在項目教學中,真正體現了學生爲主,教師爲輔的教學指導思想。遇到問題得學生自己去解決,教師只是起到一個指導的作用。

2. 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真正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教師不再是把方法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給學生一個挑戰自我的機會。

3. 有利於職業態度的培養。類似生產車間的的環境,培養了學生的行爲習慣;生產製作過程中要求必須規範操作,培養了學生的安全意識;要求學生必須按時完成任務,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成果質量的要求,在於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

4. 項目教學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這主要體現在:統一領導與服從配合相結:推選出小組長後,大家必須服從小組長的領導,聽衆安排;項目分工與合作完成相結合:組員分工明確,由小組長領導大家一起共同完成任務。

5. 項目教學法可以體現教學相長。在教學項目的設計及前期準備中,教師也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

三、幾點思考:

1. 項目教學法設計前期準備工作量大,如果每個技能培養內容都做成項目教學,需要花費非常多的時間跟精力。當然,等第一遍做好形成教材後,以後實施起來就輕鬆多了。

2.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跟推廣對教師要求較高。要實施項目教學,往往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教師團隊,展示的這兩堂課就是如此。這個教師團隊必須精誠團結,同心協力,才能做出一個相對完美的實施方案。

3.對實訓設備要求較高。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實訓設備,以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做事。

4.對學生作息時間的管理需相對靈活。比如有的學生做事比較慢,可能在學校統一的課堂時間內無法完成,他就得“加班”。

總之,項目教學法好處多多,我校的項目教學尚處在探索階段,如果實施到位,對學生技能及情商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教育教學方法心得體會怎麼寫範文 篇2

5月16日,嘗試教學理論的創立者邱學華先生來到我市舉辦教學觀摩課和嘗試教學理論講座。我有幸欣賞到了一堂別開新穎的國小三年級數學課——《小數的認識》,並認識了邱學華老師,初次接觸到嘗試教學法。利用嘗試教學法教學的方法觀點鮮明,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即:從嘗試到講解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而且在各個不同的階段(例如嘗試、自學、討論等)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嘗試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強調教師恰當的主導作用,使師生共同活躍在探索知識的認知過程中。這種教學方法的推廣和運用,除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自學能力之外,更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改善學生害怕學習數學的心理,同時減輕學生的功課負擔,使學生從沉重的學業負擔中解脫出來。

以前,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以由教師先講解,然後學生練習,而嘗試教學法改變爲先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自學課本和相互討論,依靠自己的努力,通過嘗試練習,去初步解決問題,最後教師根據學生在嘗試練習過程中的難點和教材的重點,針對性地進行講授。這樣一種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緊密、有機地結合起來的教學方法,對的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進,起到了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嘗試教學法的基本模式是:準備練習——出示嘗試問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第二次嘗試練習。準備練習是發揮舊知識的遷移作用,以舊引新,爲學生解決嘗試問題做好鋪墊;出示嘗試問題是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提出嘗試問題,以嘗試引路,引發學生進行嘗試;自學課本是爲學生嘗試活動中自己解決問題提供信息,課本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載體;嘗試練習這一步是學生嘗試活動的主體,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去解決問題;學生討論這一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並進行合作交流;教師講解這一步確保學生掌握系統知識,也是對學生嘗試結果的評價;第二次嘗試練習,一堂課應該有多次嘗試,通過不同層次的嘗試活動。

我認爲嘗試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做到“先練後講,先學後教”。教師先講例題,學生聽懂了以後再做練習,這是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的位置。現在突破這個傳統模式,把課倒過來上,先讓學生嘗試練習,然後教師針對學生嘗試練習的情況進行講解,先讓學生嘗試,就是把學生推到主動位置,做到“先練後講,先學後教”。

另外,我們在上課時有兩點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課題,提出教學目標。

上課一開始,立即導入新課,及早出示課題,開門見山,不要兜圈子。課題出示後,教師簡要提出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明確這堂課的學習內容,也可啓發學生“看到這個課題,誰來先說說,這堂課要學習什麼內容”,讓學生自己說出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學生知道了學習目標,才能更好地主動參與。有些教師上課先來一大段的複習、鋪墊,直到把新課講完,纔出示課題。這樣上課,學生一開始就矇住了,教師講了半天,學生還不知道這堂課學什麼,怎能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呢?

2、儘快打開課本,引導學生自學。

課題出示後,學生知道了學習目標,應儘快打開課本,引導學生自學,讓學生通過自學課本,從課本中初步獲取知識,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形式。儘快打開課本,意思是越快越好。過去也要求學生自學課本,只是在教師講完新課以後,大約在第30分鐘時,再讓學生翻開課本看一看。“今天老師講的都在這一頁,請大家看書。”其實到這時,教師已經什麼都講清楚了,學生已經沒有興趣再看書了。這種“馬後炮”式的自學課本僅是形式而已,學生並沒有做到自主學習。自學課本要成爲學生主動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嘗試問題,用嘗試題引路自學課本,使學生知道看什麼,怎樣看,解決什麼問題。自學後應該及時檢查,及時評價,讓學生講講看懂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聽了邱學華老師關於嘗試教學的理論和一節公開課後,我對嘗試教學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也嘗試着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同時覺得這種嘗試教學法值得向各位老師推薦,我認爲一名教師總不能只有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天天都在聽你那種方法去學習,他們遲早都會厭倦的,因此我們要多掌握幾種教學方法,多點變換我們的教學形式,使我們的課堂更加精彩。

教育教學方法心得體會怎麼寫範文 篇3

嘗試教學法簡單來說,不是教師先講,而是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先進行嘗試練習,在嘗試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講解。具體來說,可分爲五步進行,所以嘗試教學法也可以叫"五步教學法"。

第一步:出示嘗試題。這一步是提出問題。數學知識大都是通過習題形式出現的。出示的嘗試練習題要同課本中的例題相仿,同類型同結構,這樣便於學生通過自己閱讀課本去解決嘗試題。

課本例題:"一商店運進4箱熱水瓶,每箱是12個,每個熱水瓶賣6元,一共可以賣多少元?"

嘗試題:"商店有20盒乒乓球,每盒有6個,每個乒乓球賣2角,一共可以賣多少元"?

課本例題:" 2+3"

嘗試題:" 3+2 "

新課開始,教師在宣佈課題時,一定要明確提出,這堂課學的是什麼內容,要求的什麼,然後再出示嘗試題、嘗試題出示後,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出啓發性的問題。如"教師還沒有教,誰會做這道題目試着誰能動腦筋,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先讓學生思考一番,這時就轉入了第二步。

第二步:自學課本。出示嘗試題後,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同時產生解決問題的願望。這時,閱讀課本例題就成爲學生切身的需要。閱讀課本前,教師可預先提一些思考性問題作指導。例如,學習異分母分數減法,〈1〉分母不同怎麼辦?〈2〉爲什麼要通分?有什麼道理?

由於嘗試題與課本例題相仿,學生經過一定的訓練是能夠看懂的。學生可通過看例題舉一反  三,學會解答嘗試題的方法。這樣帶着問題自學課本,目標明確,要求具體,效果好。因爲自學課本後,必須解決黑板上的嘗試題,自學課本的效果當時就能看到,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自學課本例題,大部分學生對解答嘗試題有了辦法,都躍躍欲試,時機已經成熟就轉入第三步。

第三步:嘗試練習。一般讓好、中、差三類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同時在草稿本上練習,教師要巡迴觀察,及時瞭解學生嘗試練習的情況。學生練習時,還可以繼續看書上的例題,一邊看一邊做。嘗試練習結束後,就轉入了第四步。

第四步:學生討論。嘗試練習後,可能一部分學生作對了,一部分學生做錯了。教師根據三類學生板演的情況,引導學生評講討論。在評講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已在嘗試講算理了。這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以及分析推理能力。學生嘗試算、嘗試講以後,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算得對不對,講得對不對。這時聽教師講解又成爲他們的迫切要求。火候已到,就轉入第五步。

第五步:教師講解。學生會做題目,並不等於掌握了知識,還必須懂得算理,理解知識的內在聯繫。因此在學生嘗試練習後,教師要進行系統講解。這裏教師的講解同過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麼都從頭講起。現在學生已經通過自學課本,親自嘗試做了練習題。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和教材關鍵的地方重點進行講解。教師的講解,可以確保學生系統掌握知識。

這五步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環套一環。在教師指導下,從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逐步解決問題。這五步並不是一堂數學課的全過程,而是"進行新課"這一環節中的五個步驟。一堂完整的數學課,與進行新課"前後,還有其他環節。因此,應用嘗試教學法,也是一堂課的一部分,還必須由其他教學方法配合,有機結合在一起應用。

嘗試教學法有一個基本的教學程序,但是,這個程序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學生情況的不同以及教學條件的變化而靈活運用。

怎樣靈活地運用這五步呢?根據我們的實踐,學生熟悉嘗試教學法以後,這五步就不必分得那麼清楚。例如,出示嘗試題後,學生可一邊自學課本,一邊就動手做嘗試題了,第二、第三步就一氣呵成。第四、第五步,也不要截然分開,學生討論和教師講解可以結合進行,教師參加學生一起討論。在討論中把需要講解的內容講出來。這樣做,比較自然,又節約時間。

嘗試教學法符合現代教學論思想的要求,改變了傳統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識傳授和能力的培養統一起來。嘗試教學法的應用,引起數學教學過程的一系列變化:

從教師講、學生聽轉變爲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學,先練,教師再講。

從單純傳授知識轉變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發展智力。

從被動聽講,死記硬背轉變爲主動探索、解決問題。

從技巧性教育爲主轉變爲思考性教育爲主。

“嘗試教學法”的一個顯著特點:增加了練習時間。這樣能保證學生當堂練習,當堂消化鞏固,當堂解決問題,爲我們學校提出的“節節清、課課清”的輔優補差要求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嘗試教學法的五步程序和課堂教學的六個階段融匯一體,形成一個以“解決嘗試題”爲核心的教學系統。嘗試教學法注重學生先練教師後講,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充分的時間能獨立思考問題、探求解法,再加上教師注意情感教育,教師的精力主要放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組織教學活動上,同時爲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援助,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習活動中,學生能獨立思考問題,自學課本思想集中,探求解法態度認真。

教育教學方法心得體會怎麼寫範文 篇4

5月16日,嘗試教學理論的創立者邱學華先生來到我市舉辦教學觀摩課和嘗試教學理論講座。我有幸欣賞到了一堂別開新穎的國小三年級數學課——《小數的認識》,並認識了邱學華老師,初次接觸到嘗試教學法。利用嘗試教學法教學的方法觀點鮮明,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即:從嘗試到講解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而且在各個不同的階段(例如嘗試、自學、討論等)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嘗試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強調教師恰當的主導作用,使師生共同活躍在探索知識的認知過程中。這種教學方法的推廣和運用,除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自學能力之外,更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改善學生害怕學習數學的心理,同時減輕學生的功課負擔,使學生從沉重的學業負擔中解脫出來。

以前,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以由教師先講解,然後學生練習,而嘗試教學法改變爲先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自學課本和相互討論,依靠自己的努力,通過嘗試練習,去初步解決問題,最後教師根據學生在嘗試練習過程中的難點和教材的重點,針對性地進行講授。這樣一種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緊密、有機地結合起來的教學方法,對的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進,起到了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嘗試教學法的基本模式是:準備練習——出示嘗試問題——自學課本——嘗試練習——學生討論——教師講解——第二次嘗試練習。準備練習是發揮舊知識的遷移作用,以舊引新,爲學生解決嘗試問題做好鋪墊;出示嘗試問題是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提出嘗試問題,以嘗試引路,引發學生進行嘗試;自學課本是爲學生嘗試活動中自己解決問題提供信息,課本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載體;嘗試練習這一步是學生嘗試活動的主體,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去解決問題;學生討論這一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並進行合作交流;教師講解這一步確保學生掌握系統知識,也是對學生嘗試結果的評價;第二次嘗試練習,一堂課應該有多次嘗試,通過不同層次的嘗試活動。

我認爲嘗試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做到“先練後講,先學後教”。教師先講例題,學生聽懂了以後再做練習,這是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的位置。現在突破這個傳統模式,把課倒過來上,先讓學生嘗試練習,然後教師針對學生嘗試練習的情況進行講解,先讓學生嘗試,就是把學生推到主動位置,做到“先練後講,先學後教”。

另外,我們在上課時有兩點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課題,提出教學目標。

上課一開始,立即導入新課,及早出示課題,開門見山,不要兜圈子。課題出示後,教師簡要提出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明確這堂課的學習內容,也可啓發學生“看到這個課題,誰來先說說,這堂課要學習什麼內容”,讓學生自己說出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學生知道了學習目標,才能更好地主動參與。有些教師上課先來一大段的複習、鋪墊,直到把新課講完,纔出示課題。這樣上課,學生一開始就矇住了,教師講了半天,學生還不知道這堂課學什麼,怎能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呢?

2、儘快打開課本,引導學生自學。

課題出示後,學生知道了學習目標,應儘快打開課本,引導學生自學,讓學生通過自學課本,從課本中初步獲取知識,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形式。儘快打開課本,意思是越快越好。過去也要求學生自學課本,只是在教師講完新課以後,大約在第30分鐘時,再讓學生翻開課本看一看。“今天老師講的都在這一頁,請大家看書。”其實到這時,教師已經什麼都講清楚了,學生已經沒有興趣再看書了。這種“馬後炮”式的自學課本僅是形式而已,學生並沒有做到自主學習。自學課本要成爲學生主動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嘗試問題,用嘗試題引路自學課本,使學生知道看什麼,怎樣看,解決什麼問題。自學後應該及時檢查,及時評價,讓學生講講看懂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聽了邱學華老師關於嘗試教學的理論和一節公開課後,我對嘗試教學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也嘗試着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同時覺得這種嘗試教學法值得向各位老師推薦,我認爲一名教師總不能只有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天天都在聽你那種方法去學習,他們遲早都會厭倦的,因此我們要多掌握幾種教學方法,多點變換我們的教學形式,使我們的課堂更加精彩。

教育教學方法心得體會怎麼寫範文 篇5

首先,我非常感謝園領導能給我們提供這次學習機會,讓我們再次認識了蒙臺梭利教學方法,並獲得了理論的提升。谷家祥老師再次把她的理論、感受講解給我們,我在本次學習中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蒙臺梭利教育的教育理念及實施方法,認識到教育是相通的,教育是無國界的,蒙氏教育是更好的讓幼兒接受新的教育幫助。使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都能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抓住孩子的敏感期進行適時適性地教育,孩子的潛能就能得到超常的發掘,就如教育家格倫多曼所說:每個正常出生的嬰兒,都有可能成爲莎士比亞、莫扎特、愛迪生、愛因斯坦那樣的人才。

本次學習分了五個方面:壞境創設、導師、蒙臺梭利教具的特點、五大項蒙臺梭利教具、蒙臺梭利教育法實施的步驟。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明白了:需要成爲蒙臺梭利教師是一個複雜的,長期性的工作,要不斷的充實知識,自我鞭策,才能提升各項能力增進自信,即使面對挫折,也能達到蒙臺梭利教師自我實現的心靈昇華。我們在學習和實踐蒙臺梭利教育的過程中,大家的觀念悄然發生了變化蒙臺梭利的許多優秀思想侵入我們的心靈。我深切的感到什麼是尊重兒童,什麼是科學的觀察和引導……

以上是我這次學習的一點體會和認識,蒙臺梭利教學有着它豐富的內涵,有待於我們一起進一步去挖掘。去延伸同時,真心的希望以後有這樣的學習機會,讓我更多地瞭解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這會使我對蒙臺梭利教育法的精髓有更豐富,更深刻,更真實的認識,跟上時代的腳步,把最先進的理念在第一時間帶給我們的幼兒!

教育教學方法心得體會怎麼寫範文 篇6

通過對教學常規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對新時期的教學常規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認爲新時期教學常規工作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深入研究新課標,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在這個前提條件下,認真領會區教學常規實施細則會事半功倍。我們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認識,行動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通過查閱教育教學文獻資料,瞭解到有效的教學系指教師通過一系列的變量促進學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學。有效的教學總是着眼於教學目標的取得。也有學者認爲,有效的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智力學習的教學;有效的教學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促進學生積極地掌握知識以及團隊工作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建立終身學習態度的教學與學習。還有學者認爲,有效的教學就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成功地達成了預定學習目標的教學。從本質上講,有兩個因素制約着有效教學:其一是教師必須明確促進什麼樣的學習;其二是教師必須安排和提供給學生獲得這種學習的學習經驗。不難看出,着眼於目標的定義,重點強調的是預期的教學目標的達成。

教學之效,結果表現爲質量。質量來自哪裏?來自日積月累的功效。這日積月累,涉及面甚廣。單就課堂教學而言,來自於每一節課,以及相關的課前深入研讀教材以至有效備課、課後根據學情差異有效佈置和批改作業、培優補差輔導、科學訓練考試、深入教學反思和習慣總結提升……。

認真推敲起來,從一定義以上說,實現教學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實教學常規。說到教學常規,大家都有話可說。但是,說起來常常不外乎這樣一些話語:備課,三次備課兩次飛躍;上課,方式轉變師生互動;作業,減輕負擔;輔導,有的放矢;訓練,講究科學;反思,教後筆記;總結,撰寫論文……。這些,都沒錯。

但是細加研究,又感覺不是那麼回事。備課,飛躍不易;上課,互動艱難;作業,負擔難減;輔導,亂矢穿空;訓練,機械重複;反思,鮮花朵朵而已;總結,論文拼湊罷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學的每一個常規環節做到精細。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個教師苦苦追求的目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注重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那就會導致活動流於形式,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我下面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一、尊重教學條件與教學內容的實際

開展課堂教學,應該以尊重教學條件和教學內容的實際爲前提,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真實有效。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課堂上,我們在選用各種教學媒體時,應遵循“簡單、實際、經濟、易操作”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適合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爲基本出發點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使課堂迴歸自然。

二、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

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我們還應充分重視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實際狀態。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時並未達到教師的期望,學過的東西學生並沒有掌握好,有時又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已經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課堂上,我們要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反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們寧可不講,讓學生先放鬆一下,活動一下。學生沒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一般也不能往下講另一個問題。也就是說,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按照學生的實際狀態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活動形式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而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作支撐。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通過有效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才能使學生對新知識和技能的感知鮮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課堂活動太過頻繁,密度過大,學生忙於配合老師應付這些活動,忽略了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課堂教學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課並不是一堆或有趣或無趣的活動的無序集合,而應該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繫的活動序列,這些活動相互強化和鞏固,從而使學習朝着教師努力的方向發展。無論教師採用何種教學形式,都要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使每個活動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能爲實現教學目標服務,這樣纔能有助於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掌握和運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學習與活動實現有機結合,使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得以完成。

總而言之,“課堂活動是實際的、千變萬化的;課堂是質樸的、創新的、激昂的;課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是情不自禁地從靈魂深處流露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的發源地。” 讓我們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做到適時適度,切實可行並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課堂教學活動從“表裏不一”走向“表裏合一”,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共同追求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

有效,是教育工作者永無止境的追求。

有效的方法多樣,途徑多條,關鍵是——

施教者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態度,要有永無止境的追求精神。

管理者要有科學的評價方法,要有寬容的態度激勵的機制。

引領者要有深入獨到的研究,平等的態度,發揮有效促進作用。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積極吸收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補充完善自己,努力縮小與其他教師的差距,力爭取得更大的成績。

教育教學方法心得體會怎麼寫範文 篇7

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應立足訓練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熱愛母語、學習母語、運用母語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啓蒙教育,培育學生愛美的情趣,健康的個性,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豐富的想象能力。筆者從事國小語文教學28年,在不斷的摸索中尋求好的教學方法,得出的結論是“以讀爲主 精講多讀”。

朗讀課文 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國小語文教學低年級主要是識字;中年級是詞語、句子;高年級是段、篇、章。大量的識字,詞語、句子的教學,段、篇、章的講解都要在閱讀中進行,故國小語文課又稱之爲閱讀課。朗讀是閱讀教學的精髓,國小語文教學的第一要務就是引導學生朗讀好課文,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從讀中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學會說話,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指導國小生朗讀課文,老師範讀課文很重要。要用普通話朗讀,讀準字音,讀得響亮,讀出感情來,不可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老師的朗讀要讓學生有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地感覺,真正起到示範的作用。在範讀的同時教學生字、新詞,讓學生在老師的範讀中學認會生字、在老師的範讀中理解新詞。

指導國小生朗讀課文,老師點撥迷津很關鍵。要點在關鍵處,撥在疑難處。朗讀技巧的訓練是指導朗讀的重點,老師要結合文章內容具體說明語言的表現形式,如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應當怎麼讀,不應當怎樣讀等。讓學生既有情感的認識,又有情理的指導,理解地朗讀課文。要讓學生知道各種標點符號所表示的不同時間的停頓,知道根據文章的內容或說話的意圖、感情作適當的強調的停頓。還語音、語氣聲調、速度、節奏都要根據課文內涵、感情色彩有和語言結構作恰當的明確的指點。學生容易讀錯、讀偏的字、詞、句老師要撥教到位。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讀正確的、理解的、有感情的朗讀好課文,才能把學生引入文之中,體會感悟作者的寫作意圖,才能幫助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運用課文中的字、詞、句,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指導國小生朗讀課文,形式要靈活多樣。國小語文教學多安排時間讀書,這是個好辦法,但一定要注重讀的方式和方法,不能讓學生死讀書、讀死書。課堂上除了老師的範讀和引讀外,應根據課文內容和教學實際,恰當運用學生默讀、齊聲朗讀、個人朗讀、分組朗讀、提問朗讀、扮角色朗讀等形式多樣的朗讀方法。還要把朗讀和複述結合起來,讓學生學會用課文的字、詞、句說自己的話,講自己的事,這樣可以誘發學生朗讀的熱情,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國小三年級語文課本上冊第8課《我不能失信》是篇閱讀課文。筆者教學時先提出“《我不能失信》這篇課文講述了宋慶齡小時候怎樣的一個故事?”“宋慶齡小時候的這個故事使我們懂得了什麼?”兩個問題,範讀了一遍課文 ,然後作了些朗讀技術指導,並提醒學生閱讀時注意體會“忘記”和“失信”有什麼區別。

讀後,將這三個問題提問學生,幾乎全班的學生都舉手了。有的說:“這篇課文記述了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有的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有的說:“‘忘記’是說了的話記不起來了,‘失信’是答應別人的事不去做。” 學生在閱讀中,該掌握的詞句理解了,該懂得的道理明白了,還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可以文章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講讀課文 培養學生理解能力

我國語文教育史上有一句千古名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意思是說書讀熟了,文章的意義自然就理解了。國小語文課本詞語雖不深奧,卻用得很到位。老師的講解只能點到爲止,講多了學生接受不了,講深了學生理解不了,甚至只能是老師越講越糊塗,學生越聽越朦朧。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反覆的朗讀,達到意會,引導進行言語的感知,使他們懂得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感悟作者情感的豐富。

講讀課文,要以讀爲主,精讀多讀。可以這樣說,課文的思想性,教育意義,不是老師講出來的,而是包含在課文中的。老師在講讀課文時要精講多讀,讀講結合。讀中有講,講中有讀。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意,讀中悟情,讀中悟語。

南宋教學家朱熹在《朱子家訓》中有言: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之豈不到乎?因此,在要求學生朗讀時應該集中注意力,用心思考,把朗讀跟理解相結合起來。教學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灰雀》一課時,筆者沒有過多的講解,只是指導學生讀。先告訴學生,《灰雀》一課寫的是列寧、灰雀和小男孩之間發生的事情。提出列寧、灰雀和小男孩之間發生了怎樣的事情呢?讓學生帶着思考,細聽老師朗讀課文。接着教學生字、新詞,指導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如何把握好有關的字、詞、句,指點哪些地方要用怎樣的語氣,用什麼樣的感情讀。佈置學生像老師範讀課文那樣朗讀全文。再就提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對小男孩的尊重和愛護?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的誠實和天真?這樣三個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因這課書對話比較多,爲培養學生的口頭髮表能力,就組織分人物進行對話朗讀。通過這些形式的朗讀,學生掌握了字詞、學會了對話,還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在老師提出讀了這篇課文有什麼感想時,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說:“愛護大自然,珍惜生命。”有的說:“誠實做人,知錯就改。”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

熟讀課文 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國小從三年級起開始習作,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必須思考的問題。唐代詩人杜甫自有感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後人又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說法。國小生“讀書破萬”、“熟讀唐詩三百首”,實在沒有必要和可能。但熟讀課文,積累一些妙詞佳句,學會謀篇佈局,爲寫作打下基礎是非常必要的。國小語文課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出自名家之作,是引導學生入門習作的最好範文,讓學生先“吃透一本”,再“觸類旁通”,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就能就能觸景生情,就能把文章寫好。

所謂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指導國小生作文要從培養學生說話開始,要把讀與說,說與寫有機結合起來。閱讀重在吸收,說話重在傾吐,寫作重在運用。讀是寫的基礎,讀是寫的前提,讀是寫的培訓。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要創造性地使用課文這個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國小三年級語言上冊有課《秋天的雨》,作者用詩的語言,詩的感情,描述了秋天的特點,帶給人們秋天美的感受。教學時老師要重點指導學生帶着課文描寫了秋天哪些特點,是怎樣描寫這些特點的兩個問題讀好課文,熟讀課文。學生掌握了課文詞彙和寫作方法,儲存在腦子,到時候寫類似文章就能運用自如。筆者教學這篇課文後,組織學生到貴港天平山國家森林公園搞了一日春遊,回校後佈置學生以這次春遊爲內容,自由命題寫篇作文。有個學生以《春風》爲題,模擬《秋天的雨》寫了一篇文章,寫出了春風把溫暖帶到人間,把溫暖送給大自然,把溫暖灑向田野所發生的種.種變化,描述了春風吹拂,萬物生機,百花爭豔,欣欣向榮的景象,展示了春天的美。這雖然是模仿,卻也走出了原文,對於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是了不起的成績。

綜合上所述,筆者認爲國小語文教學,只有抓住以讀爲主,精講多讀,才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才能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才能進入國小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

教育教學方法心得體會怎麼寫範文 篇8

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應立足訓練學生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熱愛母語、學習母語、運用母語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啓蒙教育,培育學生愛美的情趣,健康的個性,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豐富的想象能力。筆者從事國小語文教學20xx年,在不斷的摸索中尋求好的教學方法,得出的結論是“以讀爲主 精講多讀”。

朗讀課文 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國小語文教學低年級主要是識字;中年級是詞語、句子;高年級是段、篇、章。大量的識字,詞語、句子的教學,段、篇、章的講解都要在閱讀中進行,故國小語文課又稱之爲閱讀課。朗讀是閱讀教學的精髓,國小語文教學的第一要務就是引導學生朗讀好課文,讀出韻味,讀出感情,從讀中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學會說話,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指導國小生朗讀課文,老師範讀課文很重要。要用普通話朗讀,讀準字音,讀得響亮,讀出感情來,不可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老師的朗讀要讓學生有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地感覺,真正起到示範的作用。在範讀的同時教學生字、新詞,讓學生在老師的範讀中學認會生字、在老師的範讀中理解新詞。

指導國小生朗讀課文,老師點撥迷津很關鍵。要點在關鍵處,撥在疑難處。朗讀技巧的訓練是指導朗讀的重點,老師要結合文章內容具體說明語言的表現形式,如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應當怎麼讀,不應當怎樣讀等。讓學生既有情感的認識,又有情理的指導,理解地朗讀課文。要讓學生知道各種標點符號所表示的不同時間的停頓,知道根據文章的內容或說話的意圖、感情作適當的強調的停頓。還語音、語氣聲調、速度、節奏都要根據課文內涵、感情色彩有和語言結構作恰當的明確的指點。學生容易讀錯、讀偏的字、詞、句老師要撥教到位。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讀正確的、理解的、有感情的朗讀好課文,才能把學生引入文之中,體會感悟作者的寫作意圖,才能幫助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運用課文中的字、詞、句,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指導國小生朗讀課文,形式要靈活多樣。國小語文教學多安排時間讀書,這是個好辦法,但一定要注重讀的方式和方法,不能讓學生死讀書、讀死書。課堂上除了老師的範讀和引讀外,應根據課文內容和教學實際,恰當運用學生默讀、齊聲朗讀、個人朗讀、分組朗讀、提問朗讀、扮角色朗讀等形式多樣的朗讀方法。還要把朗讀和複述結合起來,讓學生學會用課文的字、詞、句說自己的話,講自己的事,這樣可以誘發學生朗讀的熱情,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國小三年級語文課本上冊第8課《我不能失信》是篇閱讀課文。筆者教學時先提出“《我不能失信》這篇課文講述了宋慶齡小時候怎樣的一個故事?”“宋慶齡小時候的這個故事使我們懂得了什麼?”兩個問題,範讀了一遍課文 ,然後作了些朗讀技術指導,並提醒學生閱讀時注意體會“忘記”和“失信”有什麼區別。

讀後,將這三個問題提問學生,幾乎全班的學生都舉手了。有的說:“這篇課文記述了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有的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有的說:“‘忘記’是說了的話記不起來了,‘失信’是答應別人的事不去做。” 學生在閱讀中,該掌握的詞句理解了,該懂得的道理明白了,還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可以文章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講讀課文 培養學生理解能力

我國語文教育史上有一句千古名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意思是說書讀熟了,文章的意義自然就理解了。國小語文課本詞語雖不深奧,卻用得很到位。老師的講解只能點到爲止,講多了學生接受不了,講深了學生理解不了,甚至只能是老師越講越糊塗,學生越聽越朦朧。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反覆的朗讀,達到意會,引導進行言語的感知,使他們懂得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感悟作者情感的豐富。

講讀課文,要以讀爲主,精讀多讀。可以這樣說,課文的思想性,教育意義,不是老師講出來的,而是包含在課文中的。老師在講讀課文時要精講多讀,讀講結合。讀中有講,講中有讀。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意,讀中悟情,讀中悟語。

南宋教學家朱熹在《朱子家訓》中有言: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之豈不到乎?因此,在要求學生朗讀時應該集中注意力,用心思考,把朗讀跟理解相結合起來。教學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灰雀》一課時,筆者沒有過多的講解,只是指導學生讀。先告訴學生,《灰雀》一課寫的是列寧、灰雀和小男孩之間發生的事情。提出列寧、灰雀和小男孩之間發生了怎樣的事情呢?讓學生帶着思考,細聽老師朗讀課文。接着教學生字、新詞,指導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如何把握好有關的字、詞、句,指點哪些地方要用怎樣的語氣,用什麼樣的感情讀。佈置學生像老師範讀課文那樣朗讀全文。再就提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對小男孩的尊重和愛護?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的誠實和天真?這樣三個問題,讓學生自讀課文。因這課書對話比較多,爲培養學生的口頭髮表能力,就組織分人物進行對話朗讀。通過這些形式的朗讀,學生掌握了字詞、學會了對話,還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在老師提出讀了這篇課文有什麼感想時,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有的說:“愛護大自然,珍惜生命。”有的說:“誠實做人,知錯就改。”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

熟讀課文 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國小從三年級起開始習作,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必須思考的問題。唐代詩人杜甫自有感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後人又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說法。國小生“讀書破萬”、“熟讀唐詩三百首”,實在沒有必要和可能。但熟讀課文,積累一些妙詞佳句,學會謀篇佈局,爲寫作打下基礎是非常必要的。國小語文課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出自名家之作,是引導學生入門習作的最好範文,讓學生先“吃透一本”,再“觸類旁通”,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就能就能觸景生情,就能把文章寫好。

所謂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指導國小生作文要從培養學生說話開始,要把讀與說,說與寫有機結合起來。閱讀重在吸收,說話重在傾吐,寫作重在運用。讀是寫的基礎,讀是寫的前提,讀是寫的培訓。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要創造性地使用課文這個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國小三年級語言上冊有課《秋天的雨》,作者用詩的語言,詩的感情,描述了秋天的特點,帶給人們秋天美的感受。教學時老師要重點指導學生帶着課文描寫了秋天哪些特點,是怎樣描寫這些特點的兩個問題讀好課文,熟讀課文。學生掌握了課文詞彙和寫作方法,儲存在腦子,到時候寫類似文章就能運用自如。筆者教學這篇課文後,組織學生到貴港天平山國家森林公園搞了一日春遊,回校後佈置學生以這次春遊爲內容,自由命題寫篇作文。有個學生以《春風》爲題,模擬《秋天的雨》寫了一篇文章,寫出了春風把溫暖帶到人間,把溫暖送給大自然,把溫暖灑向田野所發生的種種變化,描述了春風吹拂,萬物生機,百花爭豔,欣欣向榮的景象,展示了春天的美。這雖然是模仿,卻也走出了原文,對於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是了不起的成績。

綜合上所述,筆者認爲國小語文教學,只有抓住以讀爲主,精講多讀,才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才能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才能進入國小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

教育教學方法心得體會怎麼寫範文 篇9

一個嶄新的21世紀時代來臨,人類的文明也開始向一個新的里程邁進。新世紀社會將是一個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這個資訊社會也必將會廣泛地影響和支配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在教育層面上來說,隨着新世紀的到來,也必將會改變我們今後的學習模式,特別是在教學方法、教育技術、課程發展、教育效能等各個領域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以前,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以由教師先講解,然後學生練習,而嘗試教學法改變爲先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自學課本和相互討論,依靠自己的努力,通過嘗試練習,去初步解決問題,最後教師根據學生在嘗試練習過程中的難點和教材的重點,針對性地進行講授。這樣一種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緊密、有機地結合起來的教學方法,對的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進,起到了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現在把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簡述如下:

第一,嘗試教學法強調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來嘗試練習,所以教學過程中便具有基本訓練題、準備題與嘗試題的進行。“溫故知新”便是嘗試教學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學生從複習舊知識的活動中,使其認知結構再度獲得同化或順應,也增強兒童的信心。進而利用既有的知識與技能去探索教師所提出的嘗試題。基本訓練題與準備題的呈現方式,視教材的內容選擇不同的題目和不同的方式來引導,常用的方法有快問快答法、分組遊戲競賽及小組蒐集資料報告等,這些都是學生較樂意進行的活動。

第二,嘗試題的設計,決定了整個嘗試活動的流暢性,多以發散型的多元思考題型呈現,且與課本的例題相似,讓學生藉以自學課本,操作學具及共同討論,來嘗試解決問題。嘗試題的呈現方式可採用多元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擬問題情境、自由聯想、屬性列舉、分合法、再定義等。選用多樣化設計的教學情境,提供學生以準科學家研究過程與原則來進行學習。經由各自獨立研究思考之後,再由各組討論,共同努力從困惑中運用能力所及的科學方法,或從自學課本中得到的信息,來探索問題的解法,併爲小組爭取榮譽。

第三,使用嘗試教學法,會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於學生心中,但“精熟學習”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須培養學生的能力。所以進行第二次嘗試練習時,往往可配合課本與習作的題目來進行,或口頭問答,或形成性評量等等。應用嘗試教學法後,可以發現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增強,常能舉一反三,不需要教師題題講解,可節省時間。應多讓學生共同訂正,因爲通過合作學習,大家都能互相幫助,使程度不一的學生能漸趨靠近,有利於提高整體的學習成效。

這就是我對嘗試教學法的一些心得體會,盼望諸位朋友不嗇指正。

教育教學方法心得體會怎麼寫範文 篇10

這段時間我通過學習《有效教學》,深有感觸。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願學。情境的創設關鍵在於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濃的情導入新課,形成問題。提出的問題要擊中思維的燃點,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裏的學習效率。學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學習熱情激發起來,萌芽學習興趣,認知系統開始運轉。

我覺得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切實作到有效兩個字應該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立足點。除了教學的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師還應該考慮到教材的重組與延伸

2、仔細推敲教學方法。隨着網絡的的普及,教師可以利用的資源是越來越多了,教師交流教學方法的渠道也是越來越廣,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教學內容往往有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3、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練習。學生吸收知識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聽說讀寫各式練習情況往往往直接影響着學生課後練習的正確率。

4、製造寬鬆融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心態更加有利於學生投入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具體還應從一下幾個方面開始抓:

1、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學生是由於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比如遭到諷刺,挖苦;受到不應有的干涉,與家長、同學、教師發生矛盾,尤其是當和教師發生矛盾時,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專注與學習。

2、對學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學生是因爲教師、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爲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產生了負罪感和內疚感,因此也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這樣也就不能去聽教師所教的課程了。

3、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有的學生是因爲我們教師沒有適應人本教育,沒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觀念和習以爲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爲。同時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4、教師要幽默

有的課堂過於死板,氣氛過於沉悶,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他更不會去學了。學生很喜歡幽默的教師

5、教師要講究對學生評價的方法

評價很重要,無論是課堂評價還是學生的自評、互評都要準確。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學生之間的評價要把握好,不要使學生的自評、互評變成自我誇耀、自我貶低,或互相進行攻擊、互相挑刺,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6、教師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和鼓勵者。教學中要儘可能地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準備好充足的學習材料,爲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供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自覺、自由的活動中積極、主動、探索式學習。

所以爲了做一個好教師,一個能被學生認同的好教師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佈置在教學環境中,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範,既不能把課堂管死,又不能讓課堂太活躍,影響了課堂紀律。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爲規範必須要明確,要說到做到,然後還要對學生付出真誠的關愛,哪怕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不要去傷害學生。

我們既要承認激勵賞識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認它存在着一定的侷限性,這纔是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懲戒要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爲前提,批評時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語氣,講究“度”。我們教師只有做到了這些,才能被學生認可、接受,那麼就不會再有教不好的學生了。

教育教學方法心得體會怎麼寫範文 篇11

中國小教育改革轟轟烈烈,但傳統的 “ 注入式 ” 、 “-- 言堂 ” 仍普遍存在,在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等方面還做得不夠,學生自學能力弱。創造能力低,這種情況在我們欠發達地區顯得尤爲突出。在當前美術課教育中,也存在同樣的弊端,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繪畫興趣,束縛學生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不利於培養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開拓型人才。嘗試教學理論,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主張“先試後導,先練後講,先學後教”,具體操作是 “ 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 ” ,採用靈活多樣的嘗試策略,爲教學理論注入,新鮮血液。筆者認爲美術課以練爲主的學科特點非常適合運用 “ 嘗試教學法 ” ,中學美術教學界有借鑑運用嘗試教學理論的必要, “ 嘗試教學法 ” 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大有用武之地,有利於推動美術教學改革,充分發揮美術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功能,促進全體學生在素質教育中均得到同步發展和提高。嘗試教學法在中學美術課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 “ 先試後導 ” 實現了美術教師角色的換位。

“ 先試後導 ” 是指讓學生根據教學目的先自己進行嘗試。教師根據學生的嘗試情況再進行指導,強調先讓學生試一試。“ 先學後教,以學爲主:先練後講,以練爲主 ” ,充分體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的精神,改變了教師主宰課堂的現狀,實現了教師角色的換位。這正是當前實行創新教育所必須的。

二、 “ 先練後講 ” 實現了美術自學能力的培養。

“ 先練後講 ” 是指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先練習,教師在學生練習的基礎上再進行講解。當前,許多學生在美術課上習慣於聽教師講解後才進行練習,根本談不上動腦筋自學。而嘗試教學法將從一定程度上改變這種現象。嘗試教學法,從問題開始,經自學自我解決間題,再經討論纔去聽教師講解,是有主體意識的學習。

三、 “ 先學後教 ” 實現了美術創新能力的培養。

“ 先學後教 ” 是指讓學生先自學,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再進行全面系統的教授、嘗試教學法衝破了 “ 注入式 ” 的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先讓學生大膽去嘗試運用繪畫技法或進行手工製作。對於沒有教過的繪畫技法,看不懂的畫面效果或腦中還未成形的製作方法,學生能夠憑藉已有舊知識大膽地嘗試,通過自學相互相討論,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嘗試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在不斷地嘗試中獲得新知和能力,注重培養他們試一試的精神,長此以往,便逐步形成了創新精神和能力,不斷提高創造美的能力。

在中學美術課中運用嘗試教學法.強調學生的參與性,自主性、學生藝術思維能力的創造性等,着重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使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主動、輕鬆,視學習爲樂趣。嘗試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模式,只要我們美術教育者不斷摸索與實踐,定能讓這顆現代教學中的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