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4W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感恩,表示對別人所給予的幫助或罪行懷有感謝之意。感恩是一種發自內心、真誠感激之情。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品德,是一種責任意識。懷有“感恩之心,報恩之情”是一種高尚的道德修養和思想情操,也是一種人文精神和生活態度。如果一個人常懷關愛之心、報恩之情,他的心胸將更加開闊,人格將更加完美。相反,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漠,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於學生來說更爲重要。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一、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一)感恩是一種品德

人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爲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生命將得到滋潤。

(二)感恩更是一種責任

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的修養,也是人之常情。對於今天的廣大青少年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的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感到世界原來是那麼美好。只要我們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會也將會更加和諧。

(三)懂得感恩纔會付出

有人說善良的本質就是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對別人的幫助,哪怕是一點、一滴,我們都應當懷感恩之心。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應當成爲每個人的美德。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纔會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尊敬師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勤奮學習,真愛自己。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能學會包容,贏得真愛,贏得友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擁有快樂,擁有幸福。我們就會明白事理更快地長大,我們就能夠擁有一個美好未來。

二、國中生感恩存在的問題

中國有句古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可見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感恩、報恩是相當重要的。在不少文學作品中我們很容易找到知恩必報者的影子,也很容易找到對知恩不報者,甚至是恩將仇報者的唾棄。然而從教幾年來我發現時下的中學生感恩的心在漸漸蒙塵,對家國之恩,父母之恩,師長之恩竟漸漸渾然不覺,反而滋生出越來越多的抱怨之聲。

(一)國中生缺乏對祖國的感恩概念

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學習條件都比過去要好很多,國家在教育上的重視與投資也越來越多,我們應該感謝我們的國家,然而學生們很少能意識到這一點,它們大多以爲家長出錢我來上學與國何干。當他們得到一點點外國教育優於中國的消息時,就會大肆的發牢騷,甚至會把我們中國的教育批個體無完膚。他們看不到“兩免一補”的實施國家需要投入多少資金,看不到國家爲實現義務教育所作的努力。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他們都視而不見。

知恩纔會報恩,感恩的心已經失去了感受的能力,又怎能期盼會有報恩的行動呢?爲什麼在我國真正的困難時期我們有那麼多的有識之士對我們的祖國不離不棄?是因爲他們感念祖國的養育之恩,熱愛祖國的這方土地。當今的國中生還會再有像錢學森那樣的人嗎,還會像他那樣放棄外國的優越條件來報效祖國嗎?當然這不能僅僅責怪學生,社會風氣的影響,家長過分誘導的影響,更多的我以爲這是我們教育者在這方面教育的缺失。

(二)國中生缺乏對父母的感恩情懷

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父母在不遠游”、“悠悠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讀讀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句子吧,這樣的句子這樣做的人不勝枚舉。而我們當今的中學生又是怎樣看待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怎樣對待父母的呢?

對“感恩,你第一個會想到誰?”這一問題的調查數據顯示,80%的學生想到的會是自己偉大的父母親。70%的城鎮的學生會記得父母親的生日,但只有53%的農村學生記得父母的生日。假期裏,53%的學生忙於同學聚會和自我娛樂外,而陪父母逛街和聊天的同學並沒有太多,47%都只是偶爾這樣做。此現象的原因,主要在於家長都忙於自己的工作,沒有太多的時間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雖然大部分同學們都能體諒父母親的奔波忙碌,但能主動表達的感恩之情的同學卻又並不太多,有的甚至經常與父母吵架。

(三)國中生缺乏對師長之恩的回報

在學校裏,面對老師的辛勤勞動,學生們是否學會了感恩?老師不管有多累,只要看到學生哪怕只有一點進步,老師都會忘記自己的勞累,爲學生感到高興、爲學生的成功慶賀。當老師看到學生學習上出現了滑坡,學習習慣散漫的時候,對學生提出了警醒或批評,學生能否體察老師們的關懷之情,對他們感恩呢?有一位老師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不需要太多的榮譽和讚美,我們只喜歡“老師”這兩個字。這種樸質的語言無疑是老師們共同的心聲。在路上見到老師時,主動打招呼是最基本的禮貌,更是對老師的一種尊重,調查顯示,有94.32%的學生都能主動與老師打招呼,其中65.71%的女生是不管老師認不認識她都主動向老師問好,但男生中,只有45.07%能做到這點,其餘更多的是隻與相熟的老師打招呼。

除了在日常中主動與老師打招呼外,在教師節到來時向老師說一聲“節日快樂”也是很基本的禮貌,教師節的設立正是學生們對老師表示感謝的好機會,經調查,只有48.98%的學生能在教師節或其他節日到來時向老師表示祝福,更有7.1%的學生從來沒有在節目上送上祝福。

三、加強國中生感恩教育的對策

感恩教育是當前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教育可以通過多種生活活潑的方式進行。學校開設的各門學科都蘊涵着豐富的感恩因素其中,語文、思想品德教材中就有許多感人至深、充滿着濃濃親情的課文,如八年級思想品德中的《我知我家》、《我愛我家》等等,這些都是對學生感恩教育的重要資源。筆者作爲一名思想品德教師,在自己的教學過程已不僅僅滿足於對學生基本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一)教育學生學會感恩父母

1、教育學生謹身節用,懂得體貼父母

一些國中生不顧家庭經濟條件,電視廣告上最新推出什麼,他們就攀比着吃喝什麼,什麼最流行,他們就穿什麼;什麼最高檔,他們便用什麼。用父母的血汗錢爲自己買面子,給同學點歌,慶賀生日party。一些工薪階層的父母爲了滿足孩子的慾望只得勒緊褲帶,那些虧損企業提前下崗的學生父母更是苦不堪言。針對這一現象,先是佈置學生開展下一次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讓班級幹部收集古今中外名人論節儉的警句和名人故事,接着,請部分家長給我寫信——亮家底、講苦衷、提希望。

去年5月,班級舉行了一次由關工委老幹部、學生家長、兄弟班學生代表共同參加的報告會,同學們在聽了一名虧損企業下崗職工講他爲了使讀國中的兒子不在同學們面前“掉碴兒”而節衣縮食的事例後,一個個慚愧地流下了眼淚。報告會之後,班上向全校學生提出了“生活節儉,不向父母提出過份要求”的倡議,同學們紛紛自覺執行,在全校引起強烈的反響。

2、引導學生仿效榜樣,學會尊敬父母

“敬”是“孝”的重要內容。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認爲:“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大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對於父母,不僅要“養”,更要“敬”,否則與犬馬無異。現在的中學生多爲獨生子女,多被父母視爲掌上明珠,他們對父母缺乏應有的尊敬和禮貌。家訪時,一個因患腦溢血而致半身不遂的家長曾聲淚俱下他講述了她的孩子張, 她在鄰居面前丟人現眼,經常在家摔盤子、砸碗,甚至爲出窩囊氣而對母親拳打腳踢。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有意識地安排張擔任“紀念母親節專刊”的編輯,讓他在課外時間接集一組名人孝親的故事,這一期班刊摘登了房玄齡爲繼母盡孝、陳毅親手爲病母洗尿布等古今名人孝親敬母的故事。在母親節這一天,又讓全班同學每人講一個在家“孝”、“敬”父母的實例,再由班幹部對他們“孝”、“敬”的言行作出評價。一次次地“旁敲側擊”,對張觸動很大。與此同時,還讓班上幾個個頭較大的女生星期天輪流到張家爲他母親洗衣褲、牀單,打掃衛生。第二學期,再次家訪時,張母親拉着我的手誇她兒子“變了,變得像換了個人似的。”

(二)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中

感恩教育無處不在。將其有機的融入到日常教學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聽語文教師的作文審題課《最讓我感動的事》,竟有很多學生不知道應該寫什麼,經過教師的再三啓發,學生所想起的事情也寥寥無幾,而且,有些學生認爲這些事情都是父母、老師或者別的人應該爲他做的,不值一提。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感恩教育的契機。主題班會“感恩的心”,班主任老師引導學生策劃,選材,組織,主持,聽着學生深情地回憶令自己感動的往事,從他們晶瑩的淚花裏我們讀到了感恩教育的成果。學校舉行愛心結隊幫扶活動,當學生接過學校贈送的學習用品時,那發自內心的感激與優異的大學聯考成績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的回報

(三)感恩之心需要有意識地培養

《中國青年報》訊:上海市教委日前推出第3版《中國小生守則》。其中《中學生守則》增加了“學會感恩”等條款。我認爲:上海在對中學生感恩教育方面從體制上可以說在全國率先走了一步。當然,要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要讓孩子體驗辛苦,不吃苦就不知道感恩。“現在的孩子一遇到挫折就想不開,總是覺得這個世界欠他的,就是因爲從小習慣了接受,據《光明日報》載:來自張家口的67歲的趙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學東門口拉小提琴,爲在內蒙古讀書的女兒籌集學費,老父在街頭賣藝三年,他21歲的女兒竟毫不知情。趙老先生這種“暗地裏的愛”雖然珍貴,但不足取;愛要讓孩子知道,才能激發起他們的愛心,引起他們發自內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懷。作爲傳道、授業、解惑者――教師,我們更有責任、有義務、有意識教育學生學會感恩。記得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

(四)靈活運用多種感恩教育方法

感恩意識不是天生的,面對衆多中學生感恩之心的如此“遲鈍”,甚至沒有這種“本能”。作爲教育者,我們便要採取靈活多變的方法,營造出一種人文關懷的氛圍。

1、設計利用各種感恩情境

把感恩情境——各種人際互動情境或社會生活情境作爲感恩教育的素材。感恩情境素材包括說明情境——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節的寓言故事、童話和偉人故事;體驗情境——爲說明感恩的重要意義,設計一些比“說明情境”更隱蔽的情境,使學生獲得某種感恩體驗教育;體諒情境——爲增強學生的感恩敏感性和感恩意識而設計的,包括家庭、學校或社區生活中發生的種種人際互動事件。設計一些感恩教育情境,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感恩”的重要意義很有必要。比如說,對一個生病的學生,開始你可以故意不去看他,讓他一個人呆着,過一陣子慢慢給他無微不至的關心,他就會深切體會到被別人關照的“恩情”,以致以後遇到別人生病,他就會主動去關心別人,這樣感恩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2、故事教育法

老師可以選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話事故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講解或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明白感恩的道理。這種方法對於學生來講,生動有趣,吸引力特別大,效果應該是非常顯著的。老師用生動的感恩故事或忘恩負義的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講完故事後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或直接談看法,老師最好是加以評述來達到教導學生的目的。

3、實踐鍛鍊法

感恩教育的實踐鍛鍊法有多種表現形式。既可以是爲你的感恩對象做一件事情,如教學生親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學會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時間獻給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日子爲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動的小事情。也可以鼓勵學生把別人爲其做過的比較感動的事情寫成周記或作文,在班上宣讀。還可以指導學生親自去做、去體會,與家長、老師進行換位後做一做家長與老師的事情,從而感知父母、老師對自己的恩情。另外,可以讓學生講述他自己對感恩的認識,講讓他非常感動的事情,講讓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其自己報恩行爲的體會和感想。

學生的現身說法也是一種實踐鍛鍊法的表現方式,把發生在身邊或自己身上的關於感恩的事情講給他人聽,增強感恩教育的現實感與可能性。如一位學生對其母親大冬天爲自己暖腳而導致生病的事情記憶特別深刻,時不時會喚起對母親的感恩之情。

總而言之,感恩是國中生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唯有學會感恩,他們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勞動,在未來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多一份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快樂。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2

那是20xx年9月10日教師節。對於大多數剛入學才10天的新生來說,這國中的第一個教師節都是和國小老師一起過的,一起談談剛進國中的感受。所以我也就沒有太多的準備。結果那天上英語課時,我剛走進教室,那羣孩子便歡呼起來,大喊着:“老師,教師節快樂!”然後送給了我一大束鮮花和很多包裝精美的禮物。我感動得不得了,就臨時把那節英語課改成了班會活動。我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理想並說明原因。學生們十分高興,紛紛舉手發言。有的人說:“我想當一個醫生,因爲每次看到醫生又救活了一個病人,我都會在心底默默地感謝他們。”“我非常感謝那些辛苦的清潔工,他們把我們的城市打掃得這麼幹淨。所以我以後要發明很多很多先進的清潔工具,讓他們輕輕鬆鬆地就能把街掃乾淨!”“說得好!”下面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想做老師。”“我想當警察!”“我準備成爲一個科學家。”“還有我,我要當廚師,做的東西,免費!”“哈哈!”

就這樣,一節課在這樣輕鬆愉快的氣氛下很快地就過去。“對!”我最後總結。“學會感恩吧!孩子們!感恩是開啓理想大門的鑰匙!”臺下爆發了一陣雷鳴的'掌聲。

“呤……!”下課鈴聲響了,我跟在那些打鬧着的孩子後面走出了教室。看着眼前的“醫生”“教師”“科學家”我的心不禁一陣澎湃,眼淚也掉了下來。

學會感恩是成功的起點

一次班會課我給學生讀了這樣一個故事:“弗萊明是一個窮苦的蘇格蘭農夫,有一天他救起了一個不小心掉進糞池的小孩。過了一天,一位紳士乘馬車來到農夫家,自我介紹是那孩子的父親。

紳士說:“我要報答你,你救了我孩子的命。我想把你的兒子帶走,並讓他接受良好的教育。

農夫答應了,後來,農夫的兒子從聖瑪利亞醫學院畢業,成爲舉世聞名的費萊明?亞歷山大爵士,也就是盤尼西林的發明者,他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幾年後,紳士的兒子得了肺炎,是盤尼西林救了他。那伴紳士是上議院的議員丘士爾,他的兒子是英國政治家丘吉樂爵士。”

沒有感恩,就沒有盤尼西林的問世,就沒有千千萬萬在這種藥品的治療下獲得新生的人,人類的大家庭裏也就缺少了不知多少位像丘吉爾爵士一樣成功的人;

感恩是人性中最美麗的光環,是道德情操裏最耀眼的寶石,也是所有人成功的起點。

對正在成功的道路中努力奮鬥的青少年來說獲得成功,付出的遠比收穫的要多,感恩的心境讓我們在付出的同時,學會了感受付出所帶來快樂,而不去尋求回報。反之,以感恩的心去接受別人所給予的任何付出,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穫。這會讓我們在成功的道路上,多一些運氣,少一些阻礙。

生活中最大的誤區就是我們總會看到別人的不足,卻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總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而感恩卻能讓我們知道自己並不完美,從而接納他人的缺點,用感恩的心去和他人合作。如果他人能協助我們達成目標,總比自己單槍匹馬拼殺要多一分成功的機會。

懂得感恩的人總會受到人們的由衷歡迎,人們也願意跟他再次合作;而不懂感恩的人覺得別人幫他是應該的,就會不思回報,就得不到更多的幫助;還有一些不懂感恩的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利益後,就逃之夭夭,更是無法取得成功。

在幾年的循循善誘的感恩教育中,我班已初見成效。08年北川等地洪災時,我班籌得善款760多元。趙玉潔同學把自己的獎學金500元捐給了紅十字會,更是讓人感動不已。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時間如流水,轉眼間又到今年的暑假了,在家呆着真無聊。

媽媽不知道怎麼回事,卻要說她和爸爸要加班,把我送到姑姑家,有一轉眼,3天時間過去了,我有點想家了,便給媽媽打了個電話,剛接起來,不知道是誰,就糊里糊塗的喊了一聲媽媽,誰知道接電話的是爸爸,爸爸和我說着話,我卻沒用心聽着,說了個啥,都沒聽來,只聽清楚了一句,就是過幾天去接你。

10天到了,媽媽怎麼還沒有來,我便詢問姑姑,他們怎麼還不來接我,在我的再三追問下,姑姑把實情告訴了我------媽媽住院了,什麼,不可能,我大吃一驚,在姑姑的帶領下,我到了市醫院,找到了媽媽。在平日裏剛強的她,如今在病號服的襯托下,顯得那麼的脆弱,我跑過去,爬到媽媽的身上開始大哭。在爸爸的勸誡下,我停止了哭泣,和媽媽小談之後,我離開了醫院。

過了幾天,媽媽出院了,爸爸因爲上班忙,不能在家照顧媽媽,說以照顧媽媽的重擔就落在了我的身上,醫生囑咐過我,藥要用溫開水沖服。

於是就拿着半溫的開水,來到媽媽面前,先讓媽媽把藥吃了,

後來我學着醫生甩甩溫度計,給媽媽量起體溫來,病人不能吃油膩的食物,我於是又給媽媽熬了紅棗粥,媽媽還直誇我熬得好呢!!

數月後,媽媽的病好了,爸爸也不在加班了,我們一家三口和和睦睦的過起了日子。

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現在才理解了做母親的苦和累,媽媽,你就等着我來孝敬你吧!!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4

感恩就是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內心產生認可並意欲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懷和行爲。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文明中,就有許多有關感恩的故事和語句描述:花木蘭替父從軍、王祥臥冰求鯉、黃香暖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感恩情結;“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投桃報李”“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爲真切地表達了對給予自己幫助的他人的感恩之情,是對知恩圖報這種美德的最好闡釋。這些優良的道德文化世代傳承,滋潤和薰陶着我們的民族,然而面對現實,我們發現這種傳統美德正在漸漸地從人們和孩子的身上消失。

“別讓中國現在的孩子成爲不懂感謝,不願感激,不會感動,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這是很多人的吶喊,喊出的應該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心聲:應從小讓孩子學會感謝、感激和感動。當今社會,孩子得到深愛,卻不知感恩,究其原因在於我們給孩子創造優越的物質條件的同時,忽視了感恩意識的培養,造成孩子們個性的扭曲和壞習慣的滋生。要知道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內涵,是提高孩子品德修養,幫助他們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學內容,是當今社會榮辱觀中以“感恩報德”爲榮,以“忘恩負義”爲恥的重要標誌,更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與自然,創建良好社會秩序不可缺少的文明素養。因此,感恩教育迫在眉睫,感恩教育必須從小抓起。

一、情——感受體驗、感悟恩情

感恩教育並不是直接向孩子傳授大道理,而是激發孩子內在的情感,讓他們感受體驗並在觀察和模仿他人的過程中領悟恩情。因爲幼兒的情感是直觀具體的,他們既需要成人的關心呵護,也需要體驗成人的愛意和恩情。我們要通過創設感恩的教育情境對幼兒進行積極的感化,讓幼兒受到薰陶,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感恩的情感,不斷強化對恩情的體悟。如在幼兒園裏創設自然角,動物飼養角,引導幼兒通過親手澆灌、飼養照料,驚喜地發現小動物、小植物不斷產生變化和成長,此時他們對自然的情感悄悄萌發了,在感受小動物、小植物的可愛之處,真切體驗自己所付出的愛心喜悅。由此,教師藉機因勢利導,讓幼兒感受到他們無憂無慮和快樂幸福的生活,是與父母的無私奉獻和關懷照料分不開的,激發起幼兒對父母的哺養之情的感激,自然滋生感恩的情懷,逐漸學會珍惜他人的恩情,尊重他人的感情,心懷感恩去善待周圍的人事物。

同時,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應該時刻關心幼兒,讓孩子感受到愛:如晨間接待時熱情招呼,以撫摸額頭、拉拉小手的親熱方式歡迎他們入園。在孩子不開心的時候擁抱他們,分擔他們的憂愁,在離園等待時和孩子聊聊天,安慰安慰他們,孩子生病時主動打電話到家裏關心,激發班級幼兒對生病孩子的關、愛之情。看到小植物、小動物受傷及生活中遭受着不幸的人,引導幼兒去關心同情他們,在心裏產生憐憫和關愛的感情,而對他人給予自己的關愛行爲,應該引導幼兒不惜吝嗇地說聲“謝謝”,並在內心心存感激,時時記掛他人的幫助和愛護。我們要在周圍的家庭生活中營造對幼輩關心、對朋友友善,對長輩孝順的充滿溫情的生活氛圍,在孩子的生活中培育感恩教育的沃土,把“愛”深深地紮根在孩子的心田裏,讓孩子從小感知體驗“孝敬”和“感恩”,懷一顆“感恩”的心面對生活。

對於幼兒而言,感恩教育中的“情”尤爲關鍵,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催化劑,感恩教育應在幼兒切身體驗和感受恩情的基礎上產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爲感恩的認識和實踐提供動力,並以良好的情感傾向伴隨感恩教育而深入。

二、知——瞭解認識、喚醒意識

幼兒對感恩的認識,產生於感恩的意識。豐富幼兒對感恩的認識和了解自身所獲得的恩惠和方便,並在內心產生認可,這就是對感恩的認識和形成感恩的意識。感恩意識不是天生的,面對衆多孩子感恩之心的“遲鈍”,傳統的德育說教是不夠的,只有“知之深,愛之切”,應着力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使他們知道是什麼,應該怎麼做,明白爲什麼要這樣做,從而喚醒感恩的意識,強化對感恩的認知。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不斷地在接收和施予,成長、成才、成家、立業,都在享受着別人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生活,無論是父母撫養他們,是老師教給他們知識,還是朋友給予他們友情以及其他人給予的幫助,這一切都是“恩情”。“知恩”之後,即認識到從親人、從他人、從社會那裏得到多少恩惠,我們當以更大的誠意和實際行動給予回報。因此施恩與報恩是互相促進,施恩就要報答,才能在困難之時獲得別人及時和誠懇的幫助。這是對施恩與報恩關係的認識,也是對感恩更進一步的認識,需要我們慢慢地讓幼兒認識的重要內涵。

讓幼兒產生感恩認知的方式有多樣,聽故事、看碟片是孩子最喜歡的方式之一,可以選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話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教師生動講解或組織幼兒展開討論交流,能讓幼兒明白感恩的道理。如“烏鴉反哺”“孔融讓梨”“漂母的一飯之恩”“銜環結草,以報恩德”等,這些小故事不僅使孩子對感恩的認知得到加強,從中受到良好的感恩薰陶,還喚醒他們心靈深處的善根,產生感恩意識,進一步促使幼兒形成正確的感恩認識,獲得深刻的感恩教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榜樣典範,也是幼兒獲取感恩認識的有效方式。例如,我班上有個名叫心怡的小朋友,富有愛心,只要看到班上誰東西掉了,就會自覺撿起來;小朋友摔倒了,她會把他扶起……。這時我就會馬上在全班幼兒面前表揚她:你們看,心怡小朋友多麼關心班級,圖書架上的書亂了,她會主動整理好;看到玩具掉在地上,她會主動撿起來收放整齊。老師的話剛說完,其他小朋友立刻學着他的樣子做起了好事。在心怡小朋友的榜樣示範和影響下,班級其他小朋友也自覺地關心班集體,愛心和責任心大大地增強了。通過孩子教育孩子,能讓幼兒直接地學習和模仿,形成正確的認識,產生感恩教育的良好效果。此外,成人的榜樣也是幼兒學習模仿,產生感恩認識的直接範例,教師和家長應注意自己的言行,時時爲幼兒提供認知和學習的榜樣。如教師平時對智障孩子的不盡關愛,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細心地照料他們,併爲這些孩子創設表現的機會,不斷給予鼓勵和表揚,以深厚的愛心幫助他們不斷進步,讓其他幼兒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共同獻出一顆愛心,不嫌不棄,接納關心他們,與他們結成好朋友,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從中教師爲幼兒樹立了愛的榜樣,給幼兒提供了直觀的認識,爲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愛將伴隨他們的一生。讓幼兒識恩、知恩,這是感恩教育的基礎,作爲教師、家長必須爲孩子樹立認知的良好榜樣,引導幼兒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學會知恩和感恩。

三、行——練習踐行,養成習慣

感恩教育最終應讓幼兒養成會感恩、會施恩的好習慣,從而實現“感恩”教育的情知行合一,形成感恩的自覺行爲。“行”的實現是感恩教育的標誌,孩子的品德往往是通過言行加以體現的,光說不做是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因而必須做到情知行合一,讓他們在“親近自然、融入社會和認識自我”的真實生活環境中去練習、實踐和行動,逐漸形成自覺感恩的行爲習慣。

從開展自我服務實踐入手,讓幼兒承擔力所能及的勞動,爲感恩行爲儲備必備的技能。從小班下學期就開始培養小值日生,幫助分發碗筷、澆灌花草、給小金魚、小烏龜餵食。利用中、大班每週勞動日,組織幼兒清洗自己桌椅、洗曬玩具,整理學具、用具,自己疊被、穿衣、繫鞋帶等,讓孩子在自我服務中學習承擔責任,以培養愛勞動、關心集體的行爲。午餐要求做到“三淨”:碗裏乾淨、桌上乾淨、地上乾淨,使用玩具做到“三輕”:輕拿、輕放,輕使用,以對幼兒進行愛惜糧食、愛惜玩具的教育。其次,家園密切配合,大膽放手給孩子充分的鍛鍊機會:父母生病了,讓孩子來照料;父母上班累了,讓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孩子體驗父母生活、工作的壓力和艱難。公交車上讓孩子給老人讓座位;在外邊玩的時候照顧比自己小的夥伴等藉助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反覆加深孩子的印象,使孩子明白幫助別人,能給被幫助者和自己都帶來快樂。從小培養孩子學會分享與感恩,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健康的心態,也是一種社會進步、現代文明的體現。

同時,我們充分利用主題教育活動與滲透教育相結合的手段,創設教育環境,直接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我們抓住節日契機,對幼兒進行愛的主題教育。如“五一”節感謝勞動者的教育,“六一”節感謝成人培養的教育,“九月十日”尊敬老師、感謝老師的教育,“十一”國慶節的熱愛祖國的教育。並以節日爲主題滲透到各科教學活動中,在“母親節”開展了“愛媽媽”系列活動,有親子講演活動“誇誇我媽媽”,有“母愛頌”現場作畫,還有親子手工活動“花兒朵朵獻媽媽”等。在“重陽節”開展了尊敬長輩的系列活動,包括朗誦詩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您真好》、歌舞表演《感恩的心》、親子互動《我喂爺爺奶奶水果》等感恩教育內容。幼兒在唱、演、誦、畫、講、分享、製作等各項活動中,深深的體驗愛、感激愛,併發自內心的想回報愛、付出愛,此時的親情與愛心、感恩與教育得到了昇華。開展系列化教育活動之後,家長們都說:“孩子變懂事了,知道了父母的辛苦,能經常幫助我們做一些家務事,聽話了也不會吵着父母要這要那物品。”可見,主題系列活動和滲透教育活動有效地激發了愛的情感,並使幼兒親身實踐愛心行動,深化了情感體驗和認知行爲,逐漸形成了良好的感恩行爲。

此外,感恩教育還可以通過幼兒“親近自然、融入社會”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練習和踐行。如挖掘社會生活中豐富多彩的感恩學習內容——“我愛環境美”,組織幼兒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幼兒通過觀看自然風光、風景圖片或錄相、外出散步、參觀公園、動物園,春秋遊觀賞家鄉的美景,學做環保小衛士等,切身感受身邊環境的美麗整潔與大家的保潔和愛護是分不開的,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情感油然而生,也增進了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並形成了自覺打掃和保持環境整潔的習慣。我們還把感恩教育擴展到社區、家庭中,在內容上除了自我服務、家務勞動,還增加一些公益性勞動,以強化幼兒的感恩行爲,我們在世界環保日、植樹節、愛鳥周等紀念中特意安排了一些活動,如植樹節組織幼兒到綠地撿樹葉、撿石頭、垃圾,在愛鳥周帶孩子到中山公園去喂鴿子。在我們的祖國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雪災,千年不遇的地震中,全體師生員工一致行動起來,爲災區舉行捐款活動,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孩子們紛紛捐出自己的零花錢,爲災區重建家園出一分微薄的力。這種善舉使幼兒懂得關愛同胞,熱愛祖國,弘揚了奧運的精神。

感恩教育的本質目標就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別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和幫助其他的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我們要教育幼兒學會懂得感恩,那麼我們就應該從發生在幼兒身邊的事情教育起。要引導幼兒學會對父母對家庭感恩;對其他親人感恩;對教師、同伴和朋友感恩;對大自然感恩等。幼兒感恩教育實質是一種知恩圖報的教育,是讓幼兒瞭解“恩”、體會“恩”,記住所受之“恩”,並將“恩”施於需要之人的人文教育。依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幼兒的感恩教育可從情、知、行三方面入手,從不同教育層面,抓住教育契機,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有步驟地實施識恩、知恩、感恩、報恩,以共同獲取感恩教育的良好效果。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5

爲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感恩、公德、小康”三項羣衆教育動員會議精神,在全鎮上下營造“人人知恩感恩、戶戶明德守德、處處安康樂康”的良好社會氛圍。3月27日下午,八角鎮組織召開“感恩、公德、小康”三項羣衆教育動員大會,會議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劉天陽同志主持,鎮黨政班子成員、全體幹部職工、中國小校長、機關站所黨支部書記、各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等80餘人參加會議。

鎮黨委書記徐俊林從爲什麼要開展“感恩、公德、小康”三項羣衆教育、開展“感恩、公德、小康”三項羣衆教育的重大意義、如何開展“感恩、公德、小康”三項羣衆教育三個方面進行全面動員部署。他強調:開展“三項教育”是爲了全面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解決感恩、公德、小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爲實現全面小康奠定堅實的羣衆基礎。開展“三項教育”是加強羣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提升羣衆素質的有效途徑、是推動全鎮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迫切要求。八角鎮開展“三項教育”,要明確目標、把握重點、結合實際,制定措施具體,確保“三項教育”紮實開展,取得實效。要組織有力,把抓“三項教育”作爲一項中心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切實抓好落實。

徐書記要求,開展“三項教育”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鎮黨委抓思想教育、組織宣傳和發動羣衆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各黨總支、支部要把“三項教育”作爲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抓緊抓實抓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釘釘子精神、工匠精神,久久爲功,綿綿用力,爲全鎮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爲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政治基礎和羣衆基礎。爲着力打造“森林八角、美麗八角、暢通八角、產業八角、活力八角”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劉天陽對開展“三項教育”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各黨總支、支部要迅速召開“三項教育”動員會,全面進行安排部署,認真制定好實施方案,明確時間節點。二是黨員幹部要示範帶頭,引領羣衆開展好“三項教育”。三是要在組織開展“三項教育”過程中做到認識到位不懈怠、規定動作做到位、嚴格步驟不簡化、找準結合不搞兩張皮、務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6

在感恩教育活動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參與,都認爲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這次活動不僅可以讓同學們感受到了清潔工阿姨們的辛苦,更加可以讓他們學會感恩,讓同學們更加尊重清潔工們的勞動成果,並努力化作今後的實際行動。

通過這次對曹阿姨的採訪,我們瞭解到了一個清潔工的辛苦和不易,讓我們知道了我們平時無意踏過的一個腳印對清潔工們卻意味着又一次的彎腰;我們平時隨意從窗口扔出的廢棄物對清潔工們卻意味着又一次工作的開始;我們平時習慣的任意一個動作也許對於她們來說都是一種無奈……

我們的一生中,小而言之,從小時候起,就領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等到上學,有了老師的教育之恩,長大以後還會得到社會上的人的滴水之恩……然而對於每一個有恩於我們的.人,我們都要感激他們!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無論是一位清潔工,還是一位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我們都應該用自己的行動來表示對他們的感激,儘管是一句“謝謝”!一個小小的動作等等……

今天下午,我們學校開展了感恩教育活動。全校同學一起坐在塑膠草坪上,家長們坐在我們的板凳上。

活動開始了,張雲棟老師拿着話筒對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單身母親好不容易纔把自己的孩子帶大,因爲這個孩子很努力,所以他考上了清華大學,這位母親想讓自己的兒子考上博士,她就在大街上撿垃圾爲生,養活自己的孩子……張老師講的這個故事感動了全校師生,讓我們知道家長對我們孩子的關心和愛護。

張老師又讓我們找一找家長的白頭髮又多了幾根,臉上有沒有皺紋?家長的手暖不暖和,衣服穿了幾件?他還讓我們跪在家長面前,讓家長重新看到我們生出來的樣子。

我們抱着家長,都感動地流下了眼淚,真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7

作爲一名大學生,首先,我必須感謝學校讓我獲得了此次的大學生助學金,讓我可以在有保障的物質環境中安心,專心的學習和生活,感謝各位領導和老師對我所付出的關心和愛護。

我是一個來自大山的孩子,大山賦予了我善良、正直、誠實的品性,卻沒有給予我優越活環境。我家中有五口人,有兩個妹妹,其中一個目前正面臨會考的壓力,而另一個,已然在外闖蕩,作爲家中的長女,我無法承擔起那本應該由我承擔的責任,沒法盡那些本應該由我盡的義務,這是我一直覺得很對不起家人的地方。由於家所在的地方比較偏遠,所以全家只有靠勞動力來應付生活,原本,在我進入大學,每月的生活費,每年的學費,對於我那原本就不怎麼充裕的家庭,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負擔,這讓我的家人一直處於半喜半憂的狀態,喜的是,自己的孩子終於如願以償,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外面的世界,而憂的,卻是那如山一般壓在他們身上的錢。

我一直都知道,大學是一個可以不斷讓人進步,不斷讓人學習到更多新東西的大環境,而對於我這樣一個家庭並不優越的學生而言,大學更是一個可以不斷充實自我,不斷邁向成功的階梯,所以學校設立的大學生貧困助學金對於我而言便具有了非凡的意義,貧困生助學金的幫助,不但大大減輕了我家的經濟負擔,讓我的大學生活和學習得到了一定的物質保障,讓我能夠更加安心與專心的學習,而且還增強了我的感恩心,讓我更加懂得了知恩圖報,培養了我的生活中的自信心,增強了我的社會責任感,讓我更加懂得了如何來回報學校、老師、同學所給我的幫助。

十於年的寒窗苦讀,我終於在我們美麗的校園裏開始了我的大學之旅,也在這個地方真正放飛了我的夢想,開啓了我人生的新篇章。而在這一段歷程中,大學生貧困助學金給我帶來了太大的幫助,它幫助了我來實現我的理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說,它減輕了我家庭的負擔,我會合理的運用這些錢,爲自己的學習生活環境打造良好的物質環境,我會更爲努力的學習,努力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身文化修養和專業知識水平,爭取抓緊大學四年的每一分、每一秒、絕不虛度時日,爭取做一名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合格人才,將爲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一份力量,也能爲母校爭一份光,也爲自己的家庭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所以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會更加努力,爭取獲得更爲優異的成績,以優秀的自己,回報你們對我的關心和愛護。

成功學家安東尼曾經說過:“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一顆感恩的心,時時對自己的現狀心存感激,同時也要對別人爲你所做的一切懷有敬意和感激之情。”所以,在這裏,我再次對給予我幫助的校領導、老師和同學衷心的說一句:“謝謝你們!”謝謝你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給予我的幫助,在未來的路上,我會將你們在我身上付出的一切,向更多的人傳遞,用我自己的愛心,來回報社會,爲更多的人謀福利!

用自己的信心和勇氣,來見證自己未來的成功和希望,我會用青春的激情和毅力,懷抱着那一顆恩的心,爲自己創造更爲美好的明天。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8

我們在父母的厚愛中成長,我們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同學,你有沒有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的現象?希望我們能從活動中找到答案!

同學們,如今的我們是家庭的寶貝,我們在父母的溺愛中生長,有許多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平時同學之間的相處,學會與人合作、互相支持、互相諒解,需要付出、或者可能要做出某種犧牲。我們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在班集體中,懷着一顆感恩的心,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係,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愛同學愛集體。大愛無邊!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不僅僅是感謝愛過我們和幫助過我們的人,而是在心存感激的同時,以同樣的愛意和熱情去回報周圍的人,回報生活和社會。

在學習中,在生活上,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困難,一定都需要別人幫助。“人心齊,泰山移”。我們爲何不能伸出友愛之手,幫助別人一把呢!生活需要我們幫助別人,需要我們感激幫助我們的人!你在感激別人的時候,把這種力量用到其他需要幫助的人身上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我們身邊的人,多好啊!我們回報幫助我們的人,我想還可以把這種感恩的心用在別的地方不使我們的光陰虛度,來回報關心我們的人。

一個經常懷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蕩,胸懷寬闊,會自覺自願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爲樂。而那些不會感恩的人,血是涼的,心是冷的,帶給社會的只能是冷漠和殘酷,這樣的人如果多了,社會就會變成冷酷而毫無希望的沙漠。我們鄙視他們,不屑與他們爲伍。

感恩,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有“知恩圖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說法,也有不少感人肺腑的關於“感恩”的傳說故事。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也包含着感恩情結。這些優秀的道德文化,曾經薰陶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們生活在先輩們用智慧和汗水改變了的世界中,我們遠離了矇昧和野蠻,遠離了茹毛飲血、風餐露宿的時代。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先輩,心存感激。

我們不必去捕魚狩獵,卻能品嚐到美味佳餚;我們不必去採桑織布,卻能享受到錦衣華服。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同輩,心存感激。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貪婪與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與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與虛榮;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獻。

對我們擁有的一切,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同時,我們還應該知道自己所肩負的責任。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9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父母的心得體會。從小到大不知父母爲我們付出了多少,卻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我們的人生之路總是陽光明媚,晴空萬里,到底哪一纜陽光最耀眼呢?有的人說是優異的學習成績,有的人說給予別人的幫的,而我認爲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最燦爛的陽光應該屬於知恩圖報,感謝幫助我成長的每一個人。是的學會感恩是一種情懷,學會感恩更是一種情操。

記得我還在小的時候,我得了重感冒,我家商醫院有點遠,爸爸媽媽輪流揹着我一直往醫院跑,從他們焦急的神態中,從他們悉心的呵護中,我深深的體會到父母對我發自內心的愛。有一天,爸爸用自行車馱我去醫院,我坐在後面發現爸爸騎得變慢了,已經持續有一個多月都是往醫院跑,爸爸是太累了,我的病讓他身心疲憊。我無意中發現爸爸頭上的一些白髮,啊,爸爸變了,變老了。我在他的身上看到歲月的滄桑,看到了生活的艱辛,就是大山般的父愛,我依然感受着他的溫暖和他的愛。

記得那是我住院的一個人晚,天非常冷,外面下着大雨,吹着冷咧的風,爸爸剛剛下班回來就忙着做飯給我吃,可是突然等到他來到的時候我想吃米線,爸爸聽了我說的話後什麼都沒有說,又淋着大雨出去給我買,天黑了,風更猛了,雨也下得越來越大,爸爸還一心想着我,怕我餓又冒着大雨跑着回來,看着爸爸慈祥的面容和他凍紅的雙手,我的眼淚不停的流了下來,心裏一遍又一遍地說:“您真是我的好爸爸!”我長大以後,我一定要讓您過上好日子,冬天是寒冷的,而爸爸做的一切,卻彷彿是陽光,溫暖我病痛的軀體,又似暖流,融進我愁苦的心坎,爸爸的關愛撐起了我戰勝病魔的信念,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我康復了。

從跨出醫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告訴我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做出一番事業多掙一些錢能給父母的生活減少一些負擔,我現在都一直堅定着這個信念努力努力的掙錢,希望有一天讓我爸爸媽媽能夠想去哪裏玩就去哪裏,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能讓他們過上一點好的生活,父母爲我付出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能爲他們做些什麼?我常常這樣問自己,哪怕是爲他們做一下飯、洗一洗衣服、陪他們散散步等。我想他們也會感到他們的付出是很值得的,學會感恩,學會報答,不讓他們爲我們操心,讓他們多休息一會,我盡我所能給父母留下最難忘的產好的時光,讓他們開心,讓他們驕傲,這是我的責任。

我愛我的父母,普天下的孩子們都愛自己的父母,讓我們一起對我的父母說一志:“您辛苦了,我們愛您!”讓我們一起行動,知恩圖報,學會感恩,冬天就不在寒冷,黑夜就不在漫長,幸福快樂就時刻陪伴在你、我、他身邊。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現在的小孩子由於都是獨身子女,家裏人都看得重,讓孩子們養成以自我爲中心,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學會感恩,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是很多家長都感到頭痛的事情,父母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含辛茹苦,無怨無悔,但我們的無私付出能否得到孩子的理解呢?我認爲孩子們不能理解。因爲有一次,兒子對我說:“媽媽,我一點也不幸福”,聽了這句話,我的心都涼了半截,你說不幸福?我就問他,什麼是幸福?在他眼裏的幸福是天天有好吃的,好玩的,沒有人約束他們的行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作爲家長,我們把焦點全部都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未來的前途上,都忽略了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我們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爲,及時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要不然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就算文化知識水平再高,也會成爲一個自私冷漠,沒有人情味的人。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課題,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課題,因爲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纔會生活得更富足,更美好,如何要孩子們有一顆感恩的心呢?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學會感恩,現在的孩子攀比心較爲嚴重,只知道一味的向父母索取,要這樣要那樣,總之,別人有了他必定要有,卻不知道父母掙錢艱辛,作爲家長讓孩子在體會父母關愛的同時,讓孩子瞭解父母養育他們的艱辛,更要給孩子感恩的機會,如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爲家裏,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整個過程中,使孩子懂得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感激父母。

其次,要孩子懂得,如何感恩,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受到別人的幫助,家長要利用各種時機,在孩子的心底播種善良種子,讓他們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孩子將他人恩惠銘記在心,增強責任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憐憫,懂得尊重,與人爲善。

再其次就是培養感恩的心,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爲就是一種無聲語言,言教不如身教,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說服力,孩子的感受是最深刻的,因此,我們做父母平時無論工作多忙,在假期都要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雙方的老人,過年、過節,老人生日和孩子一起爲老人購禮物,朋友送來稀有的食物首先給老人留一份,在家庭中,父母、孩子間要相互尊重,關愛,體貼,要共同承擔家庭責任和義務,又要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相互間,多用:“行”“謝謝!”“對不起”等語言。

最後教孩子會感恩。過年時要教孩子熱情接受爺爺、奶奶及其他親屬送的禮物,並表示感謝,回到家裏都要求妥善保管,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教師節,讓孩子親手製作賀卡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美好祝願;父親和母親節,給爸爸,媽媽說幾句感謝的話語,表達生活中感覺很幸福的一點一滴,現在孩子喜歡過生日,我們可以多利用生日時候教育孩子家長告訴孩子:孩子的生日是媽媽的受難日,講媽媽懷孕的辛苦。

一個經常懷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蕩,胸懷寬闊,纔會自覺自願地給人幫助,主動融入家庭,親近社會,教會孩子懂得深深的感恩吧!讓我們的世界會因此變得更和諧,讓世界變得璀璨耀眼!讓世界充滿關愛、真情!讓世界變成美好的人間。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1

學會"感恩",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爲,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爲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學會感恩,先要學會知恩,要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西方的感恩節就是要教化人們學會感恩。讓孩子學會感恩,關鍵是通過家庭、學校的教育,讓孩子學會知恩、感恩。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纔會少了許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首先,感恩教育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做。如果我們只知道奉獻,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勞動和付出呈現給孩子從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無從感受到社會和人們對他的恩愛。近日有一則新聞說:來自張家口的67歲的趙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學東門口拉小提琴,爲在內蒙古讀書的女兒籌集學費。老父親在街頭賣藝三年,他21歲的女兒競毫不知情。趙老先生這種"默默的愛"雖然珍貴,但不足取;愛要讓孩子知道,才能激發起他們的愛心,引起他們發自內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懷。

其次,感恩教育應以活動爲載體,讓青少年從活動中體驗感恩,並回歸現實生活,從點滴做起,在生活中實踐感恩。它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實現自我完善,最終回報生活。

感恩,在中國曆例子很多。民族英雄袁崇煥去世後,佘家義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孫孫,生生死死,守墓遺訓,口口相傳,17代人爲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國家、民族的大義之上。就是在今天,在我們身邊也不乏感恩的事例。在金訓華烈士墓地守了37年的陳健,理所當然地成了CCTV20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37年前,在一次與洪水搏鬥搶救國家財產時,金訓華救了陳健的命。在金訓華犧牲後,陳健決心義務爲戰友守墓,併發誓要“一輩子陪着你。”爲此,他再沒離開過遜克縣,一直爲烈士掃墓守靈。

學會"感恩",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爲,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居多,他們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個大人圍着他們轉,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真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了。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爲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學校的德育工作應該重視感恩教育,讓讓孩子學會知恩、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恩,社會的關愛之恩,軍隊的保衛之恩,祖國的呵護之恩……從家庭學校開始,學會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經常懷着感恩之心,纔會心地坦蕩,胸懷寬闊,自覺自願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爲樂。

讓孩子學會感恩,要培育感恩意識。每天的晨間談話是很好的集中思想教育時間。三年級的孩子還小,給他們講大道理是聽不進去的,我就利用他們喜歡聽故事這個特點,給他們聲情並茂地講《感恩父母》中的故事。講到感動之處,我與孩子一起眼含淚花,說話聲音哽咽。慢慢地,孩子明白了父母生養他們並不容易,行爲上也發生了變化:知道在父親節和母親節的時候,打個電話回家,祝他們節日快樂;回家的時候,會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不過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做這些事可能只是一時興起,或者是爲了得到老師的一聲表揚,要讓感恩成爲他們良好的品質,還需要老師做進一步的引導。如背誦感恩的詩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爲他們使你體驗生命;感激撫養你的人,因爲他們使你不斷成長。感激幫助你的人,因爲他們使你度過難關。感激關懷你的人,因爲他們給你溫暖。感激鼓勵你的人,因爲他們給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爲他們開化你的矇昧……”教育學生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心懷感恩之情。

這樣把感恩教育貫穿於德育工作始終,使學生常懷感恩之心,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於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爲他們的存在,我們纔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悅。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爲的快樂,對有困難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對別人對環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學生擁有了感恩之心就會更加熱愛班級、學校、家鄉、祖國、世界,就會對他人充滿了愛心。也就擁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礎。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2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落,我一樣會珍惜”一聲聲的歌曲,牽動了我的心絃,使我也不由自主的唱了起來。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校安排了一個《感恩教育》講座,是著名的關燕老師演講的。她的話語,是那麼的剛勁有力,使在場的所有人都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關燕老師舉了好幾個父母爲我們付出的例子,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有一位母親,她女兒的臉受了傷,醫生說要用皮膚來補上它,母親一聽,毫不猶豫的對醫生說:“醫生,我願意用自己的皮膚來補上女兒的皮膚”說完,她留下了眼淚,接着,又對醫生說:“醫生,我求求你,救救我的女兒吧!什麼我都能爲你幹,我願意爲你做牛做馬,只要你能救我的女兒!”聽了這個故事,雖然只是一個兩三分鐘的故事,但是,它觸碰到了我的心靈,使我淚流滿面……

是啊,父母爲我們付出了這麼多,他們並沒有要求我們要還給他們些什麼,他們是那麼的無私,那麼的偉大!他們,能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我們,在危險時刻,他們對我們不離不棄,而我們呢,我們給了他們些什麼?罵他的一句話嗎?跟她頂嘴嗎?惹他生氣嗎?這些,難道就是我們作爲子女回報他的嗎?

我承認,我曾經也做過這些事情,而且,我也沒跟他們道歉,因爲,我沒有這鼓勇氣,但是,我知道自己錯了……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3

今天,我早早的起了牀,並且還準時說看了山東衛視的感恩教育。

于丹老師主要講了三點。分別是第一: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重老師,懂得感恩。知道感恩;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正確教導在人際交往的一些技巧;三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和自強以及自信等抵抗挫折的能力。千萬不能嬌生慣養以便養成依賴他人的心。

在他的講述中,讓我感到很慚愧。同時也讓我腦子一亮想起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孩喜歡在一棵大樹下玩,他每天都來,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滿面地對大樹說:“你看別的孩子都上學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沒有”。大樹說:“你把我結的果子摘了去賣,你就有玩具了。”以後,孩子只有秋天纔會來大樹下。過了幾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對大樹說:“別人都有房子了,可我沒有。”大樹說:“你可以把的樹枝砍了做房子。”又過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對大樹說:“別人都漂洋過海了,可我沒有。”大樹說:“你可以把我的樹幹砍了做獨木舟。”中年把獨木舟推進海里走了。漸漸的中年長出了一根根白髮,他來到樹樁前,樹樁問他:“我已經是一個沒有用的樹樁了,你也不會理我了!”這個人說:“不,我會一直陪你曬太陽。”

這正是我們的父母完成了對孩子一生的成全。而我們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還常常惹父母不高興,還讓他們生氣。有時他們打了我們,我們心中充滿了憎恨,但你仔細看看他們打你的那隻手,在不斷的`哆嗦,他們不是不敢打你,而是下不了手,不忍心去打你。俗話說得好:打是愛,罵是親啊!但我們早在憤怒中把這句話給置之度外了。在我們的一生中無私而又不求回報的養育着我們。孩子們,我們要懂得感恩,要勇敢承擔愛與責任。

想要擁有不一樣的人生,就要親自點亮自信的明燈。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4

我是一個普通的人,資質平平,不是個性出色的,但是我有一個別人很難擁有的東西,就是感恩。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素有羊羔跪乳,烏鴉反哺之美德,人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之美德。我的父母與我很少有時光待在一齊,但是在兒時,他們教會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學會承擔職責,學會感恩。我記得小時候每當有好東西吃好的衣服穿的時候,母親就會說,這得多謝我和你爸爸,每一天那麼努力的工作,才換來了這天的富裕生活。我很禮貌地對父母說一聲多謝。中國人很忌諱孩子對自我說多謝,那是因爲他們感覺那樣做太見外。所以此刻的我們習慣性的把父母的東西當做是自我的。

感恩,就就應從細節做起。學會感恩,是每一個人的職責。感恩,不貴重,每一天下班後,放學後,和父母聊會天,給父母泡杯茶,在父母病了的時候,端茶送水,或者給父母洗一次腳,這都是感恩。感恩,不僅僅僅是感恩父母,老師,朋友,社會,生活,都是感恩的對象。感恩社會給你這麼一個平臺,感恩老師的教誨,感恩朋友同事的幫忙。纔有了這天的你。對你身邊的人說聲多謝,不是客氣,是感恩。

我們每次都會被感恩教育感動得流下眼淚,但是那裏不需要我們的眼淚,需要的是我的實際行動。就正如我上方所說的,很細小的舉動,都是感恩。記得有個大學教授給學生們佈置的作業是:給父母洗一次腳,結果完成作業的人寥寥無幾。口口聲聲的說,我們要學會感恩。但是感恩了嗎?沒有,洗腳都做不到,何談感恩?我想這位教授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簡單的洗腳,而是讓學生看看,父母以前爲了生活爲了你有多辛苦,看看他們腳上的死繭,學會感恩!感恩的並不僅僅僅是父母,而是所有人!

我想,每一天對身邊的人說一聲多謝,並不是什麼難事。你要學會說多謝,才懂得感恩。每次憲哥和父母吵架的時候,想一想,父母這麼做是爲什麼?再做決定!

感恩生活,從點點滴滴做起!從說一聲多謝開始!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5

作爲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世人對此職業的尊重;無時無刻不在心底充滿着擁有神聖職業的那種自豪。而在自豪的同時,我也深知,自己所擁有的神聖,所擁有的光環,所受到的尊重,無一不來自黨和社會的關懷,來自家長的信任,來自學生的期待,來自親人們默默的支持。

感謝黨這個溫暖博大的懷抱,讓我從小沐浴在社會主義的陽光下,健康成長。是黨把我培養成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使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社會各界慷慨解囊扶助教育事業,黨和政府給予教師及教育工作無限關懷。這扶助、這關懷似一股股暖流,涌動在教育工作者的心田,時刻激勵我們不辜負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我們的期望。

感謝可愛的學生們,感謝這份光榮的職業。這份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讓一批天真的孩子來到我們的身邊。他們是我們工作的動力,是我們事業成功的源泉。這求知的孩子,是我永遠的朋友,歡樂、憧憬、奮發,構成了師生之間和諧的樂章。當我們默默地目送孩子們在自己的教育下滿載知識,滿載人生的理想踏上高等學府的時候,他們將成爲我們人生價值的昇華和延續。是他們使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我甘願做一顆星,照亮孩子們前行的道路;做一個天使,爲孩子們插上奮飛的翅膀。我將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他們。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6

軍訓的八天已經過去了,對我們這羣大學生而言對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深遠的影響。回頭看看,軍訓的日子有苦有樂,有淚也有笑,但掌聲覆蓋了所有的傷痛,留下的只是團結與歡樂。

隊列訓練是作爲一個軍人必須要做好的。在其中的軍姿應該是隊列訓練中最基本的一項,兩腳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夾緊,收臀,小腹微收,挺胸擡頭,收下顎,挺頸,兩眼平視遠方;兩手自然下垂,五指併攏,食指貼於褲縫。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是要做的標準而且要能堅持很長時間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站的時間一長就會覺得異常的累和苦。再加上天氣,頭上頂着白花花的太陽,腳下是滾燙的水泥地,不一會就汗流頰背,時間一長,頸,腰,膝,腳就受不了了。有好幾次,我感覺自己快站不住了,可是我咬咬牙還是挺過去了。

軍訓,就讓它成爲人生的一段豐滿的記憶,在歲月中醞釀,然後在幾個親友聚雜一起的時候再把珍藏着的那些溫馨的片段捧出來,沉醉其中,享受感動吧!

今天是軍訓的第七天,我們複習 着前幾天的軍訓內容,並且學習者新的東西。那鐵的紀律,嚴酷的訓練就是我們的軍訓,我們不斷的進行着枯燥的訓練。

有時在太陽底下站軍姿,站得腳軟頭暈,眼冒白光,每一次訓練都是汗水的洗禮,每一天的生活都是進行意志力的抗爭,但即使軍訓再苦再累,我們也要聽過去,這種鋼鐵般的意志遍佈整個訓練操場。

火熱的太陽無情地炙烤着大地,然而即使太陽毒辣,我們卻在運動場上揮汗如雨,盡心的練習,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太陽狠,然而狠的卻是我們鋼鐵般的毅力。是啊,付出總有回報,你看那動作,雖然沒有軍人那麼標準,但也有一股陽剛之氣,這是我們付出與回報的必然,這是用汗水澆灌的成功花兒的綻放。

炎炎烈日讓我們更加堅強,軍訓的第8個早上,我們開始了隊列訓練,看過了教官的示範動作,輪到自己做的時候,才知道遠沒有那麼簡單,光立正就有好幾個要領,教官一聲令下,什麼收腹、挺胸,擡頭平視前方,還有什麼兩手緊貼褲縫,兩腳腳尖自然分開60度,向左轉、向右轉、向後轉……光聽聽指令就已經讓我們暈頭轉向了,可是,大家還是一絲不苟地訓練,努力達到教官的要求。還有,記得在炎炎烈日下,我們每一個人在煎熬着走姿不停的折磨,在旁觀同學的鼓勵下,教官的督促下,我們帶着“團結就是力量”這個口號,把走姿走的最標準。有的同學帶病堅持練走姿,在隊伍中暈倒了。即使她沒有堅持到底,但是她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官只給上廁所的同學5分鐘時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回到隊裏,如果已經是超過10分鐘了,嚴厲的教官爲了讓我們理解作爲一個軍人遵守時間的意義,讓我們對着太陽站了半小時的軍姿……。想一想,再多的苦我們也挺過來了,未來面對困難還有什麼克服不了的?真爲自己感到驕傲。呵呵……

軍訓是一個強者的天地,生命在這兒將奏出最強的音符。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這幾天的軍訓生活,在軍訓所經歷的“酸甜苦辣”,在將來都會成爲我們最最珍貴的回憶……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7

感恩是開啓實現理想大門的鑰匙

那是20xx年9月10日教師節。對於大多數剛入學才10天的新生來說,這國中的第一個教師節都是和國小老師一起過的,一起談談剛進國中的感受。所以我也就沒有太多的準備。結果那天上英語課時,我剛走進教室,那羣孩子便歡呼起來,大喊着:“老師,教師節快樂!”然後送給了我一大束鮮花和很多包裝精美的禮物。我感動得不得了,就臨時把那節英語課改成了班會活動。我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理想並說明原因。學生們十分高興,紛紛舉手發言。有的人說:“我想當一個醫生,因爲每次看到醫生又救活了一個病人,我都會在心底默默地感謝他們。”“我非常感謝那些辛苦的清潔工,他們把我們的城市打掃得這麼幹淨。所以我以後要發明很多很多先進的清潔工具,讓他們輕輕鬆鬆地就能把街掃乾淨!”“說得好!”下面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想做老師。”“我想當警察!”“我準備成爲一個科學家。”“還有我,我要當廚師,做的東西,免費!”“哈哈!”

就這樣,一節課在這樣輕鬆愉快的氣氛下很快地就過去。“對!”我最後總結。“學會感恩吧!孩子們!感恩是開啓理想大門的鑰匙!”臺下爆發了一陣雷鳴的掌聲。

“呤……!”下課鈴聲響了,我跟在那些打鬧着的孩子後面走出了教室。看着眼前的“醫生”“教師”“科學家”我的心不禁一陣澎湃,眼淚也掉了下來。

學會感恩是成功的起點.

一次班會課我給學生讀了這樣一個故事:“弗萊明是一個窮苦的蘇格蘭農夫,有一天他救起了一個不小心掉進糞池的小孩。過了一天,一位紳士乘馬車來到農夫家,自我介紹是那孩子的父親。

紳士說:“我要報答你,你救了我孩子的命。我想把你的兒子帶走,並讓他接受良好的教育。

農夫答應了,後來,農夫的兒子從聖瑪利亞醫學院畢業,成爲舉世聞名的費萊明?亞歷山大爵士,也就是盤尼西林的發明者,他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幾年後,紳士的兒子得了肺炎,是盤尼西林救了他。那伴紳士是上議院的議員丘士爾,他的兒子是英國政治家丘吉樂爵士。”

沒有感恩,就沒有盤尼西林的問世,就沒有千千萬萬在這種藥品的治療下獲得新生的人,人類的大家庭裏也就缺少了不知多少位像丘吉爾爵士一樣成功的人;

感恩是人性中最美麗的光環,是道德情操裏最耀眼的寶石,也是所有人成功的起點。

對正在成功的道路中努力奮鬥的青少年來說獲得成功,付出的遠比收穫的要多,感恩的心境讓我們在付出的同時,學會了感受付出所帶來快樂,而不去尋求回報。反之,以感恩的心去接受別人所給予的任何付出,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穫。這會讓我們在成功的道路上,多一些運氣,少一些阻礙。

生活中最大的誤區就是我們總會看到別人的不足,卻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總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而感恩卻能讓我們知道自己並不完美,從而接納他人的缺點,用感恩的心去和他人合作。如果他人能協助我們達成目標,總比自己單槍匹馬拼殺要多一分成功的機會。

懂得感恩的人總會受到人們的由衷歡迎,人們也願意跟他再次合作;而不懂感恩的人覺得別人幫他是應該的,就會不思回報,就得不到更多的幫助;還有一些不懂感恩的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利益後,就逃之夭夭,更是無法取得成功。

在幾年的循循善誘的感恩教育中,我班已初見成效。08年北川等地洪災時,我班籌得善款760多元。趙玉潔同學把自己的獎學金500元捐給了紅十字會,更是讓人感動不已。

學會感恩是贏得尊重的.重要前提.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8

今天一堂語文課上,我又一次聆聽了感恩父母的演講,心靈又一次受到強烈的震撼。彭成老師小時候的苦難經歷和長大成才後回報父母的`言行讓我感動不已,讓我感慨萬分。

“可憐天下父母心”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世上又有多少孩子能真正懂得父母的苦心?恐怕爲數不多吧。人都有一個共性,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爲了不要那麼多後悔,我們就應該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好好學習,報答父母。

父母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母親十月懷胎,冒着生命危險生下我們,父親更是辛勤勞作,用汗水支撐起一個家。他們將所有的愛都傾注給我們,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我們。然而,很多青少年卻不體諒父母,總是站在與父母對立的一面,甚至有人嫌棄父母的文化層次低,嫌棄父母落伍,這些都是不對的思想行爲。如果沒有父母,我們決不會來到世界,更不會生活在這多姿多彩的世界,所以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不應嫌棄父母,拋棄父母,多爲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體諒父母。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有時也會無意犯錯,可能會傷及我們自尊,但是我們不應與父母計較,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爲我們好,可能方式有些欠妥,我們應包容父母。他們的勞動也很辛苦,如果我們不僅不感恩,反而呵斥父母,只會讓父母在疲憊中多一些失望。相反,如果我們在父母身邊多關心他們,就會讓他們在勞動中增加更多動力,何樂而不爲?

我們以後應當更加關心父母,發奮學習,讓父母勞有所得,勞有欣慰!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19

這一次,爲了迎接感恩節,我們大學舉辦了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爲主題的活動。這是我第一次面對這個節日,因爲這個活動讓我對感恩有了清晰的認識。

在這次活動中,我真的感受到了感恩節的節日氣氛,第一次回憶起我以前是否對我的父母和老師表面感激。我發現沒有,所以我特別內疚。父母養我這麼大,我一直自然地享受着他們的照顧,但在福中卻不知道。現在我已經上大學了,成年了,但我從來沒有向父母表達過我的感激之情,總是認爲父母應該對我所有的'好處。這個活動讓我意識到我從來沒有親自感謝過他們。所以當學校通知我舉辦這樣的感恩活動時,我非常高興。活動內容是給家長和老師寫一封感恩信,然後選擇寫得好的評價,讓全校師生投票。看到這一點,我果斷報名了,從班長那裏拿起寫信的信紙回宿舍寫。這是我第一次寫紙質版的信。我真的很興奮和緊張。

參加這個活動,其實我只是想用寫信的方式表達我一直想表達卻無法表達的感激之情。寫完信後,交給班長參加比賽,我的心已經平靜下來了,因爲我認爲活動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知道如何表達我的感激之情,尤其是作爲父母的女兒和老師的學生,我能回報的是在大學裏努力學習,讓自己在未來變得更好,不要讓家裏的父母擔心,也不要讓老師失望。我的父母生下我,撫養我長大。這樣的善良不能用三兩句感謝來回報。他們仍然喜歡看到我過得很好,所以他們不必太擔心。我的大學離他們很遠。我能做的就是否則他們會擔心我。爲此,我決定每週打幾次電話回家報告安全,長假回家陪他們,用實際行動感謝他們,回報他們。老師教我知識,他的恩情很大,我在這個節日裏,一對一教過我的老師送去節日祝福,不忘老師的恩情。

活動也結束了。雖然我寫的信沒有進入前三名,但我很高興,因爲我理解感恩的本質意義,寫這兩封信只是給自己一個表達感激的機會。感謝這個感恩節的到來,讓我感激,不要忘記父母的善良,不要忘記老師教知識的善良。

國中生的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篇20

在人生的成功征途上,每個人都不會一帆風順。當我們自己取得了成功後,除了要感謝自己的努力付出之外,更重要的是時時刻刻都不要忘了感恩曾經給我們機會和扶我們走向成功第一步的人,因爲,是他改變了你的一生。

他們從五千年的歷史煙塵中走來,把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中國元素注入時代風尚;他們向新的文明高地走去,胸懷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對祖國人民的摯愛,英雄般肩負起民族大義的旗幟和社會和諧的重任;他們是崛起於阡陌的標杆,是凸立於泥土的羣雕,是社會風潮裏從不搖擺的定向儀。他們一遍一遍地刷新歷史的經典和道德教科書,一遍一遍地提煉着社會的核心價值和“論語新編”關鍵詞,讓不同的風景集結在同樣的主題下,使當代中國的史記變得厚重而溫暖。他們是光、是燈、是暖,是冬日裏的陽光,是長河上的航標,是寒夜裏的火爐,璀璨的人性光輝燭照每一孔心靈的窯洞,提升着這個社會的整體溫度。

是生命在交換生命,是博愛取代了私人情感,他們將淚強下嚥,將撕心裂肺的疼痛留給自己你看,那一片藍色天空在閃光,那是人性耀眼的光芒。

昨日淚流滿面,模糊了的視線看不見,那些美麗動人的臉,心靈卻久久氾濫着感動的波瀾,不能停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