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8W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

教師要適應社會的發展、時期的挑戰,堅持健康的心理尤爲重要。教師要幹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強烈而持久的教育動機,有很高的工作積極性。很難假想一個對教育工作毫無興趣的人,會努力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5篇)

經過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我的收穫很大。學習了許多專業的心理知識,以前很多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我真正認識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經過了此次學習,我真正感覺到了不僅學生要堅持心理健康,教師本身也要堅持心理健康,而這個問題一直是被我們大家疏忽的。教師常常要做學生的心理工作,給學生排憂解難,而教師的心理壓力又由誰給解決呢?教師這個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羣體,由於自身的社會角色和所承擔的社會任務,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及社會的認可的不對等,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迷惑和壓力。

教師的工作環境是學校,每天和自己的上級同事,又和自己的服務對象終日在一起工作。社會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針對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時間段來服務,而老師的服務對象是人——成長中的人,並且肩負着領導他們成長的重擔。那種八小時以外時間還在爲自己的學生的成長和未來殫精竭慮的事情,是不做此項工作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做教師根本就是一個累身更累心的活計。那麼,教師怎麼樣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呢?

一,要開闊自己的視野,讓自己的業餘生活豐盛起來。就我個人而言,運動是一個調節身心的好方法,找幾個朋友,在運動場上大汗淋漓後,不僅疲勞的身體得到了鍛鍊,有材料指出:運動時,身體內部會分泌一種物資,俗稱“快樂物資”——會讓人們放鬆,高興。

二,要有知心朋友。時常和他們聊天,好的,不好的;得意的,失意的:大的,小的……把心事跟大家傾訴,是緩解心理壓力的好辦法。

三,利用好你的假期。對於平時假期少的教師,可以選擇鄰近的地區遊覽,逛逛市區,或者去故鄉有名的景區遊覽。當然。教師的兩個長假是你放鬆自己調節情緒的最佳時間。

四,照顧好家庭。什麼都不順利的時候,家是你永遠的避風港灣。永遠不要試着只顧大家,不顧小家。最後的可能是會失去兩個家。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穫是巨大的,體會可能浮淺,一點建議僅給同行們參考,當然,切記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體健康!器重我們自己的心理,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優勢,找到自己的不足。盼望我們都能堅持開闊的心情,良好的心態!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2

我有幸參加了龍灣區組織的第二期農村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上崗C證資格培訓,感覺收穫很深。通過這五天的學習培訓,提高了自己對心理健康課的認識,對心理健康課可的目的及任務有了深刻的瞭解。上星期五下午在實驗國小又聽了兩位老師的心理活動課,使自己又進一步的認識到了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最佳途徑,是現代學校的標誌。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良方是“愛”,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愛的集合,它該包括——像母親熱愛孩子一樣無私,像父親熱愛兒子一樣嚴格而慈祥,像戰士熱愛祖國一樣忠誠,像兄長熱愛弟弟一樣寬厚,像姐姐愛妹妹一樣溫柔又體貼,像哲學家熱愛真理一樣執着而癡迷。熱愛學生是班主任工作藝術的一塊基石。

一、用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教育學告訴我們,自我意識是個性形成水平的標誌,也是推動個性發展的重要因素,它主要表現爲對自己以及周圍環境人際關係的認識。在班級管理中,一旦學生犯了錯誤,我對學生的教育一般都採用先表揚後批評的方法。我們看電視時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鏡頭,老虎等兇猛的動物在進攻前首先是身體向後撤退,爲什麼撤退呢?是爲了更好的進攻!這種以退而進的方法,用到批評學生一個缺點的時候,不妨先表揚他的優點,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作爲班主任應該善於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放大學生的優點,真心實意地進行讚揚,然後再指出他的缺點,我發現學生就樂意接受批評。

二、善於發現問題,耐心誘導

在班級的第一次家長會時我發現班級裏的大部分孩子跟父母之間的相處都有問題,他們不願意與父母交流溝通,而家長們對待他們的方式不是專制就是順從。於是我利用班會的時間,召開了”感恩的心”主題班會,讓孩子們感受父母的愛,我再趁熱打鐵,放學後我有意在佈置作業時讓孩子們寫一封信給自己的父母跟他們說說自己的心裏話感謝他們的愛。反饋回來的結果很好,有些家長看到了信以後甚至感動得流淚了。我想,只要孩子和父母各自敞開心扉,他們一定會成爲無話不說的好朋友,這樣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三、讓“日記”成爲師生溝通的橋樑

我認爲日記是我瞭解學生的一個好的途徑,平時我班學生一週大概要寫2—3篇日記,內容主要是寫寫自己最想說的話。從他們的日記中我可以發現他們是怎樣的孩子,有什麼困難需要我們幫忙的。當他們在日記中闡述煩惱時,我會在她的日記下方用正確方式安慰他,引導他走出困境。當他們寫的是開心的事時,我會寫些與他共享快樂的語言,並表示感謝,感謝他給我帶來快樂,當然我們聊的面很廣,學校的事,家裏的事,社會上的事等等都是我們愛聊的話題。在日記的牽線下,我們成了好友,在這過程中,他們的心理健康指標無形的得到提高。

分享彼此的日記成了我和孩子們的一個習慣了,我在他們的日記中越來越瞭解每一個孩子,而他們也由於日記要給我看而有了一定的壓力,每一篇日記都不能糊弄,堅持到現在語文老師跟我反映,他們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

記得泰戈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偉大的,那麼,讓我來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總是謙遜的垂着他的綠蔭的。”教育事業又何嘗不是葉的事業呢?我想做好那一片綠葉,因爲生命就是一種回聲,你播種下什麼,就能收穫什麼!徜徉花間,讓我們靜心去聆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它們有的奔放,有的舒緩,有的跳躍,有的靈動,有的艱難。然而,無論怎樣,那都是他們生命的精彩綻放。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3

本學年,我擔任高一(十)班班主任。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配合政教處的工作,我順利地完成了學校佈置的各項任務。在班主任教育過程中,有順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敗,既有困惑,也有啓迪,交織着酸甜苦辣。

一、不斷提出新的奮鬥目標,尋找鼓舞學生前進的力量

班羣衆就是在一個接一個的目標的實現中逐步發展的。共同的奮鬥目標是班羣衆不斷奮進的動力,它能激發起學生的共同感情,激勵和指導全班學生朝着共同的方向前進。不斷有新的奮鬥目標,學生對自我的發展前景就充滿信心,班羣衆就能朝氣蓬勃,不斷地奮發上進。

本學年,新生入學,學習任務十分艱鉅,爲了防止部分同學因跟不上而泄氣或思想上不重視,我反覆給他們講了高一學年新課改的好處及其重要性,讓他們學習與生活相聯繫,教會學生如何進行人與人的正確交往。重點抓自覺學習行爲習慣,構成良好的學習環境。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與任課老師加強聯繫,二是抓自我的學習時光,即早讀15分鐘、自習課和晚上的晚修時光。督促課代表做好組織記錄工作,並及時總結,以便學分認定。其次,繼續抓好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工作。利用班會課請成績優秀的同學、成績進步快的同學介紹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方法。

二、構成正確的羣衆輿論,培養優良班風

羣衆輿論就是在羣衆中佔優勢的多數人贊同的言論和意見。它以議論、褒貶等形式肯定或否定羣衆的動向或羣衆成員的言行。優良的班風是指在羣衆成員中普遍具有的貼合社會道德標準的良好行爲和習慣。正確的羣衆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是良好班羣衆構成的重要標誌。它以無形的力量影響和教育學生。

首先從組織好班會入手。班會是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參與管理的一種有效形式。班會包括班務會、民主生活會和主題班會。我充分利用班會宣傳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和紀律,如課堂紀律、課間要求、考勤制度、考試紀律等,並教育學生要嚴格遵守;引導學生分析研究班羣衆中的問題,提出鞏固和發展班羣衆體的措施;制定班級公約,總結班級工作;討論班級成員共同關心的問題;定期的時事教育;處理偶發事件等等。

其次是對班幹部的培養。對班幹部,不能只是使用,還就應進行教育和培養。我經常教育他們樹立爲羣衆服務的光榮感和職責感,要求他們努力學習、團結同學、以身作則,鼓勵他們既要大膽工作,又要嚴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當然,選出的幹部畢竟不是完人,因此對他們不能過分苛求、指責,個性是在工作出現失誤的時候。對班委會的工作要經常檢查,而切要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忙,既不能包辦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給班幹部自我放手不管。我還堅持定期召開班幹部會議,組織他們學會制訂計劃及具體措施,檢查落實狀況,總結得失,並加以改善,教會他們如何分辨是非,及時阻止同學中的不良行爲。而對於班幹部在班級中的不良行爲,決不姑息,鼓勵他們以身作則並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

三、教育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教育學生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遵守學習紀律,指導學生制定好適合自我的學習計劃,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爲將來報效祖國,振興中華民族,打下良好基礎。

四、做好逆反心理學生的疏導工作

從本質上講,逆反心理是指在必須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對某類事物產生反感情緒,故意做出與該事件發展的常理背道而馳的舉動的一種心理狀態。學生中的確存在這樣一些學生,他們對老師或父母的教育常會表現爲很不服從,告訴他不能怎樣做,他偏要那麼做,甚至公開頂撞。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現。

針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不一樣成因,我從以下幾方面着手開展疏導工作:

1、確立適合青少年實際的教育目標和要求。過高的教育教學目標,過重的學習負擔,是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對學生進行品德行爲指導時,我認真分析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要求,準確把握學生品德發展階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循序漸進,不急躁冒進,儘可能避免師生對抗情緒的產生。

2、爲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創造良好的班羣衆,充分發揮羣衆規範和正確輿論的教育作用,培養健康向上的班風學風。二是用心推進班級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的用心性。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羣衆活動中展示才華,修正品德,構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3、提高教師自身素養和教育藝術水平。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構成,很多都與教師的教育方法不當有關。爲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素養,把關心、尊重、愛護學生放在首位,把學生置於與自我平等的地位,善於運用教育機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師生衝突。

4、合理利用學生逆反心理的正效應。大膽利用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用心因素,培養其創新意識和潛力,鼓勵學生提出不一樣見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案。

五、注意寓教於樂,以多種形式規範學生行爲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理解心理具有廣泛性、多樣性、綜合性的特點,單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適合人的理解心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於樂中正好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理解性。爲此我充分利用主題班會課,藝術周,科技周,校運會等活動契機,激發學生的羣衆榮譽感,合作精神。

六、有效地進行家訪或電訪

對學生進行家訪或電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這項工作開展得好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與配合,也是班主任與家長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學生的一個好機會,更是班主任與家長相互瞭解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利於增強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信任。本學年我走訪了近40多個同學,並與家長持續經常的聯繫,與家長互通信息,共同商洽教育學生的方法,樹立家長對教育子女的信心。增進了師生,師長情感,促進了教育工作。

總之,經過一學年的努力,我班同學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4

10月至11月我幸參加了州班主任遠程培訓,通過二個多月的網絡培訓,我學到了許多班級管理方面的知識,使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學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專題後,受益匪淺,感想頗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學校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在現今的學校裏,如何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在中國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於學生心理障礙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說,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心理健康的內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狀態。心理健康這個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當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問題。圍繞着心理健康開展的教育,我們稱之爲爲心理健康教育。從班主任的職責來看,班主任要當好學生的心理保健醫生,促使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這是因爲心理健康是班級德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全面素質。心理健康內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謂自尊是指學生中間,或者指某個個體中間,對自己或者對自我一種積極的肯定的評價,體驗或態度。老師們都很重視對學生自尊心的培養,因爲學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爲自強、自立、自信的年輕一代,因此自尊的問題最重要。

三、正確區分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

一般來說,人的心理狀態可以分爲三種:正常狀態、不平衡狀態與亞健康狀態,與這三種心態相應,其社會行爲方向也表現出十分重要的特點。

在沒有較大困擾的情況下,學生的心理處於正常狀態之中。這種狀態之下,學生的行爲基本上預期價值觀體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徵相一致,是一種健康或者優秀的狀態。

第二種狀態是不平衡狀態。一旦發生了擾亂正常生活、引起人們消極情緒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滿足等,就會進入一種不平衡狀態,這裏指學生處於挫折、焦慮、壓抑、恐懼、擔憂、矛盾等狀態。一般來說,學生在生活過程中會不斷地經歷各種不平衡狀態,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積極主動而不是消極被動的面對不平衡狀態纔會帶來發展或者成長的契機。教育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不斷打破對象的平衡,促進其發展。對不平衡狀態的外在或內在的非建設性或傷害性處理,纔會導致所謂的“病態、變態、或偏差”。

異常行爲是學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況下發生的,是一種偶發性行爲,這種行爲在學生正常狀態下是不會發生的,它與常態行爲不同,可以稱爲“偏態行爲”。班主任如果能及時鑑別學生的行爲,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擺脫心理的危機狀態,回覆到正常狀態,那麼,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違法行爲、不道德行爲以及意外事件就會大大減少。

第三種狀態是不健康狀態,當學生處於不健康狀態時,往往會非線性地發生不適應行爲,包括反社會行爲和異常行爲。所謂“非線性”地發生,是指這些行爲的發生常常是沒有明確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關係,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國小生突然害怕方格或類似方格的所有物體,這是一種異常行爲,包括他自己在內,誰也弄不清他爲什麼會怕方格。正是由於這種非線性的特點,我們對其不適應行爲的產生就無法預測。

學生在心理不健康狀態下所發生的反社會行爲或異常行爲既沒有直接的原因,也沒有明確的行爲動機。因此,談不上是其價值觀、道德水準或人格特點的必然產物。這類行爲我們稱之爲“變態行爲”。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下不適應行爲的發生有不同的特點,作爲班主任,我們要看到廣大學生的兩個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學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學生由於學業、生活、環境的壓力產生暫時的心理不適,他們要求給予指導,以幫助他們正確應對遇到的問題。對於班主任,在面對學生髮展中所出現的心理偏差,應樹立正確的觀念,採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決;而針對極個別的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則要能夠及時甄別,並積極尋求專門機構予以解決。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5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更是博大精神。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孩子是國家的未來。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信息的來源渠道不斷增多,隨之而來的不良信息正悄然影響着中國小生,由此造成的不良後果已經逐步顯現出來。在當代各種文化的衝擊和影響下,中國小校如何利用結合各地實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切入點是什麼呢?我認爲萬事心生,中華傳統文化在幾千年社會發展中積累了極爲豐富的內涵,其中包含了大量有利於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因此,應深入挖掘其中的寶貴資源,與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開展具有國中生特色的、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實踐活動,以推進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國中生心理分析

如何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我們首先要對現在國中生的心理進行分析,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怎麼想,想怎樣。那麼國中生心理特點是什麼呢?歸納起來有一下三點:

1、自我意識高度膨脹

少年期是人類第二個自我意識發展高峯,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孩子在這個時期希望能儘快進入成人世界,希望儘快擺脫童年時的一切,尋找到一種全新的行爲準則,扮演一個全新的社會角色,獲得一種全新的社會評價,重新體會人生的意義。人際交往慾望強烈,此時學校和同伴的影響超過家庭和父母的影響。

2、性意識的驟然增長

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對異性神祕並好奇,表現出更多的關注,樂於接近異性,甚至對某一個異性若有所思、若有所失,這種關切若得不到控制將引發早戀,造成對學習沒有興趣(厭學)、上課走神,精神恍惚。

3、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思維活躍,對事物的反應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記憶能力增強。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的理解能力不斷提高,但尚不成熟,缺乏社會經驗,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自我意識的高度膨脹、性意識的增長、智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孩子本來並不成熟的心理變得十分脆弱,導致孩子們情緒波動起伏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期叛逆心理。

二、傳統文化對於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

傳統文化主張修身養性,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心理調適能力。孔子積極主張修身養性,提出“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強調“心正而後身修”,進而達到“德潤身,心廣體胖”。就是說人只要具備了較高的修養,就能心懷善,心無愧怍,進而感到舒泰寬闊。孔子還提出:“所謂修身養性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惕,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進一步闡述了修身養性與心理平衡的關係。此外,《論語》中還描述了“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及“泰而不驕,威而不猛”的人格特徵,認爲“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爲也”。也就是說,作爲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內心世界,對外界各種刺激隨時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心理體驗,時刻使內心世界居於適中狀態。即保持心理的平衡。適度的自信,既不自負、也不自卑,是事業成功的必備條件。面對挫折,過於悲觀沮喪會喪失意志,而毫無所謂則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只有掌握好尺度才能成爲前進的真正動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立於不敗之地,就要將自己的心態調整到“中”,既不要“過”也不要“不及”,以坦然、平和的健康心理狀態面對複雜多變的世界。

增強適應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孟子》強調“人皆有仁、義、禮、智之心”。所謂知天命,就是能理解並實踐仁、義、禮、智,做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以禮義適應社會,適應自然。強調“君子不器”。孔子十分欽佩顏回,曾說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不僅如此,儒家還認爲耐挫是一種美德,《論語·述而》中“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強調面對挫折、遭受冷遇也能坦然接受而不是耿耿於懷。《孟子》中的“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現於世。窮則獨普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反映的是儒家的積極入世的人生理念,表達了得志則造福於黎民蒼生,不得志也要潔身自好積極豁達的態度。不僅如此,還要能“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時,還強調“小不忍則亂大謀”,對一些不順利、小挫折要善於忍讓、忍耐,以顧全大局,要有善待挫折的坦然心態,提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匹夫不可奪志”、“自強不息”等人格品質。當前國中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難,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良是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要提高國中生的抗挫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儒家思想強調的困而彌堅、挫而愈奮、百折不撓、追求進取的精神對國中生來講,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些思想對促進國中生增進心理健康、增強適應社會的良好能力起到積極的作用。

此外,自強不息,追求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實現自我價值。自強不息、積極進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的運行,是剛勁強健的,有道德的人應當效法天道,自強不息。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要想戰勝別人,首先要戰勝自己的一切弱點。只有堅忍不拔、強力而行的人,纔是一個有志氣的人。“自強不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獨立自主、奮發圖強、百折不撓、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些品質,無論對國中生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還是對他們日常的學習、生活,都具有非常好的啓迪作用。

知足常樂,順其自然的樂觀心態。中國傳統文化主張人生不要刻意去強求不現實的功利或物質需求,而要重視心理的滿足。在獲得這種心理滿足的基礎上實現“常樂”,由此可以看到國人樂觀的生活態度。無論多麼辛勞,只要有希望,便能知足常樂乃至以苦爲樂。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主張“順其自然”,提出人類要“道法自然”,返樸歸真,認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做人的德行要重視“自然之德”。老子強調“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爲而弗恃”,倡導人不要勉強去做有悖於自然規律的事情,要順其自然,保持心境的平和曠達,即不故意做作,目的就在於不扼殺事物自由發展的可能性。莊子主張不刻意追求個人生活中現實的東西,而應順其自然,強調“天然”;超越一切功名利祿,做到“無功”;忘記一切榮辱譭譽等虛名,做到“無名”。“無爲”而最終“無不爲”,從而實現“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的境界,儘管樂觀知足的心態可能會影響人的上進與追求;但從健康心理的角度看,“知足常樂”與“順其自然”卻是國中生自我保護、自我保健的健康心理和行爲的反映。

三、如何將傳統文化與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工作相結合

(1)用傳統文化對國中生教育的過程當中,學校老師應當身體力行,努力學習傳統文化,特別是對傳統文化思想的學習,爲國中生作出示範和榜樣,此外,學校老師在對國中生日常教育中應嚴格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用實際行動教育鼓勵國中生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提高道德素養。

(2)教育內容上。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充分考慮國中生的文化水平,儘可能通俗易懂,並貼近國中生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實用性,比如《弟子規》《論語》《孝經》《中庸》,以及《道德經》《逍遙遊》。

(3)教育方法上。注重國中生學習傳統文化體驗心得,加強互動交流,啓發國中生“開悟”,注重在改造實踐中落實道德細節,形式應豐富多樣,切勿“紙上談兵”。比如可以按學員的興趣將學員分爲三個興趣小組:儒家學派、道家學派以及佛學派,定期開展辯論賽,並談談學習心得,各抒己見,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4)與心理諮詢矯治部門緊密聯繫。傳統文化教育與心理諮詢矯治工作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彼此手段不同,可以互通有無,雙管齊下,以傳統文化教育引發國中生內心震撼、反思,以心理諮詢矯治爲渠道抒發感受,力爭良性工作效能。

可見,倡導傳統文化教育,有利於國中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瞭解自己、悅納自己,增強自信,並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發展自我,提高心理調適能力。

因此,要結合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使之與當代心理學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廣泛及時開展具有校園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國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實踐活動,促進國中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健全人格,以不斷適應社會發展。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6

一學期就要結束了,本班很多學生在學習方面都有了巨大的進步,心理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這既有學生本身的努力,也有家長的協助,更有教師耐心的指導,下面我就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小結

一、走進學生幫助學生。

由於國小生正值成長髮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加上獨立意識較差,所以國小生很容易發生心理行爲偏差。

近年來,國小生常出現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爲,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存在心理偏差,是由於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問題和困難時,缺乏解決矛盾,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因此,通過講故事、學生表演小品、小組討論、學生點評的方式,讓學生在寓教於樂中接受相關的知識。

在家長開放日,結合學生的平時表現和家長及時交流。給家長相應的指導,讓他們多關心孩子的成長,多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

二、通過課堂教學滲透心理健康知識。

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是科學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學生心理髮展的過程,從教材內容看,各科內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學過程中滲透有關的知識,可以使學生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且作爲教育的主體,教師不僅在知識上影響着學生,而且教師的人格也會在教學的師生互動過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就構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聯繫家庭,引導學生家長關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於學生家長與學生固有的血緣關係,感情和倫理道德上的內在聯繫,家庭教育直接影響着學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學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種力量。父母在關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時,還應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認爲孩子才得壯、不生病就是健康,這是不全面的認識,事實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礙,如說謊、無理取鬧等行爲。

然而,由於認識的片面性,不少家長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夠重視,甚至採取違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這是不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的。在發現他們心理有缺陷時我們就及時與家長聯繫做到及時矯正,引導他們熱愛生活、關心他人,培養他們的責任感、獨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養成樂觀進取的精神。

在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我們深深感到在國小進行心理輔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擔負着培養下一代重任的國小教育,在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我們更應當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實踐,教師只有融入學生,才能夠傾聽學生的聲音,爲他們煩惱而煩惱,爲他們快樂而快樂。要使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發展,教師必須掌握好心理知識,遵循學生心理髮展的規律,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心理教育規律,探索學生的心理髮展,總結心理教育的經驗,與家庭、社會緊密聯繫,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工作總結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7

師生關係、家長關係和同伴關係的不協調是導致當今中國小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師生關係是最主要的因素。而當前的應試教育導致了師生關係的異化,要克服這些我們應該做的措施就是調適好師生關係,按照人際關係中的互動的規律去做。其中,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是人際關係的適應,而人類的心理變態最主要的是人際關係的失調。

我們可以從以下這幾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際互動的心理規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說無論什麼樣的人,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虛的,還是喜歡聽。所以我們教師就要抓住這一特點在教學中做出相應的措施,比如賞識、讚賞。我們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就是因爲讚賞可以改善機體氣氛,有利於搞好兒童教育,提高教師的領導藝術,可以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這些讚賞必須是真誠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況下人都是在利益相關的時候爲自己考慮的多一些,不過這也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還有就是在某種情況下會出現嫉妒之心,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及時地觀察瞭解學生,儘量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否則有的後果會很嚴重。還有一種就是就是羨慕之心,這是產生在一種美好基礎之上的。

還有就是心理歸屬感。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很懼怕孤獨、希望能夠遠離孤獨,尤其是差生,作爲老師我們應該及時地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自己也是這個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從它的閃光點出發,逐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不覺得孤獨。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擔,同時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難的時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們經常聽到現在有很多學生跳樓自殺的、離家出走的、誤入歧途的這些悲劇發生。我也在想如果我們這些教育者能夠及時地去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關心他們、去教育他們,也許就會減少這些悲劇的發生了。

通過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講解後,讓我明白,學生出現逆反、任性等問題,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並非故意和老師作對。而且,出現問題的孩子正是需要我們的包容和幫助,我們老師不應該嫌棄他們,就像醫生不能嫌棄病人一樣,要真誠地幫助他們。當我們把問題學生當成一個個研究對象“對症下藥”時,就會覺得有樂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慶幸能夠有這麼好的機會去學習,給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所以在最後幾天的學習中,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

20__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我在學習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後,我受益匪淺。它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讓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創造美好未來。

以前在我心中大學是一座充滿詩情畫意的殿堂,剛入大學時也十分興奮、愉快。但興奮和激動之後,卻發現現實中的大學原來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日復一日無限循環。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帶來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衝突。其次,大學培養目標的“高”與“空”使我對目標難以把握,覺得很困惑和迷茫。大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人才,可我卻感覺目標的內容比較空洞,目標的階段性也不明確,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標來設計和規劃自己。剛開始面對這一切,我茫然不知所措,後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面對目標失落與確立的衝突,它教會我要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生活在當今社會的人,不能單靠被動地順應環境,須主動地去適應環境,保持個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首先,一個人要能對自己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然後,客觀認識個人能力的優勢和劣勢,確定適合自己的追求目標,既不輕易否定自己,也不過高的估計自己,儘量保持適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在處理理想與現實、自尊與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會我在全面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對影響自己成長的主要心理壓力進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找準自己的主要問題,然後有針對性的學習、努力提高,適時調整。它鼓勵我積極投身實踐活動,走進外面那個紛繁複雜的“課堂”,經風雨,見世面,在實踐中受到磨練和考驗,從而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強。並從中獲得社會經驗,正視人生舞臺後面的許多真實情景,領悟人生的哲理。

人的靈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礎是心理。這門課程幫助我塑造了一個自由高尚的靈魂,爲我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指導,爲我的未來照亮了道路。子曰:“有才無德,小人也;有德無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聖人也。”大學生心理教育不僅關係到學生個人的成長,更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學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不僅關係着我們個人的德性,也與我們的前途惜惜相關。從現在開始,培養健康有益的心理。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8

通過學習心理學,我深知心理健康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因此從很早以前就比較喜歡研究心理學,只要與心理學學習有關的培訓我都非常願意參加。儘管我是個對概念接受比較慢的人,但從各種培訓中學到了許多實用的方法與策略。並能學以致用,在平時的工作中用自己學習的知識影響周圍的老師、家長和學生,而且也有些許成效。

瞭解、尊重孩子的發展特點,抓住關鍵期。

我們老師和家長往往會爲孩子着急:這個字怎麼總是寫顛倒呢?你怎麼總是坐不住呢?你爲什麼表達不清楚自己想說的話呢?你學英語怎麼這麼費勁呢?.......似乎這些都是孩子的錯。其實不然,孩子的身心發展是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比如說小孩子有時分不清方向,寫出來的字位置顛倒等,那是因爲物體通過眼睛呈現在視網膜上的是倒像,從通過傳入神經輸送到大腦的過程中,由於信息干擾等因素,在大腦中呈現的圖像出錯。這些問題在經過訓練後,反射弧各個環節協調了,問題就不會發生了。所以單純指責孩子不用功,是會起到反作用的。作爲家長、老師,瞭解並尊重孩子的發展特點,即使抓住關鍵期,進行適當的培養與引導,是我們的責任。

通過學習,我瞭解到人生各階段的習理髮展的特點,使我瞭解到人的心理活動基本現象,懂得了怎麼去調節去把控自我,並同進也使我在與人的溝通過程中,更注重於學會傾聽,學會觀察和怎麼樣去幫助開導他人。我覺得自己學習心理學後做任何事情比別人和比以前更有耐心了,對周圍的人也更加寬容了,對有些事情的處理方式也更加理智了。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可能幫助調節自己的情緒、心態,也可以幫助別人。願意耐心傾聽別人訴說煩惱和痛苦,讓他們可以渲泄出來,是給他們心靈以最大的安慰。

通過學習心理學,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發展自身的良好的心理品質,矯正自已的不良行爲,培養自己的高尚情操、發展自己的智力、增強自己的能力,以搞好教育工作並提高教育質量。現在是素質教育,學習心理學知識可以幫助正確認識自我,調節自己的言行。

此外心理學的學習對我們老師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在教育問題上,我們可以運用心理學的原理,進行溝通,渲泄,指導,比如通過心理學的學習,我們瞭解各年齡段的心理特點,可能預防性或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青春期的心理問題。運用心理學知識和手段對學生以科學的期望與有見地的賞識教育,努力爲學生創造參與與成功的機會,進行有目的的拓展訓練和心理活動課。

是一門並不古老但很神祕的學科,許多人都對它充滿了幻想。認爲它可以使人聰明,瞭解別人的內心世界,甚至成爲超凡脫俗的預言家。

在接觸心理學這門學科的以前,它總給我一種太神祕的感覺,總以爲它很深奧也很虛幻,但是通過這一個學期的學習,我被它的科學性,真實性所折服,可以說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與此同時我還發現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同時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心理學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也不乏應用性。心理理論固然枯燥,但配以實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讓人有一種從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覺,視野也開闊很多。心理學來源於生活,又指導生活。

對於幾乎每一個年輕人來說,似乎都覺得自己最瞭解自己;當然了,我也不例外,說實話我接觸心理學這門充滿神祕氣息的課程之前也是一直這樣認爲的。但是隨着這個學期對心理學課程學習的深入,我發現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頗:在走上坡路時,總是把自己估計得過高,似乎一切所求的東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運氣和機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爲是;在不得志時,又往往把自己估計得過低,把所遇到的困難和不利條件統統看作自己的無能,以至於做什麼事總是很極端。

心理健康,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在我沒有學習心理學的時候,我一直對這個概念似懂非懂,自認爲對"心理"有不小的心得體會,但恐怕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時至今日,在楊老師的講座下,對其認識不知不覺中已是不同往日。對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關心的莫過於其價值。同樣,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在大學裏開展心理衛生工作的意義了。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9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爲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正人先正己,身教勝於言教。教師不僅要在學業上能爲人師表,更應在人格和行動上成爲示範。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才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稱號。

面對社會的激烈競爭,教師要學會在競爭中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身心素質;通過自身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影響學生。否則,教師出現心理上的不適應,必然會引起一些不適當的教育行爲,如態度粗暴、挖苦諷刺學生和對學生冷漠等,這些不良的教育行爲對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學生具有很大的消極影響,只有教師具有正確的教育觀,較強的業務素養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培養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學生。因此,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開展的重要條件。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還必須具備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教育部頒發的《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國小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這就是說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涉及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心理測量學等多學科知識。廣大中國小教師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所必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掌握心理調適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會與學生平等相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瞭解和掌握青少年學生在認知、情感、意志、個性和社會交往等方面的主要特點,自覺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爲提高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努力奮鬥。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衝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爲嚴峻的考驗。爲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過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讓我瞭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現談談自己本次學習的心得體會: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可有私心講究誠信,要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要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平等相待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作爲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表現一個真實的自己,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爲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爲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身心兩方面內容。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心理健康教育對全面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可持續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塑造學生優良思想品德的先決條件

性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首要必備條件。一個人的性格具體地標誌着一個人的品德和世界觀,即人的性格特徵和人的思想品質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沒有健康的性格就談不上優良思想品德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個性的形成、思想和品德的訓練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提高心理素質的基礎

在學生學習中,如果一個學生心情愉快,就會調動其智力活動的積極性,易於在大腦皮層形成優勢興中心,也易於形成新的暫時神經聯繫和使舊有的暫時神經聯繫復活,進而促進智力的發展。反之,若是在煩惱、擔心、憂慮等情緒狀態下學習,就會壓抑其智力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其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認知機能受到壓抑和阻礙。事實上,一些大學生因情感、人際關係等問題而致使成績一落千丈、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衝動而違法違紀等,說明了健康的心理對智力的促進作用,也表明心理是人的一切活動的根本。

三、預防學生精神疾病的發生,提高心理素質

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其身心健康狀況不僅影響本人、家庭、學校,更重要的是關係到我國現代化事業的興衰成敗。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起預防作用,又可以使學生中暴露出來的某些心理問題得到及時解決,這對於他們的健康成長將起到積極作用。

發揮學生自我教育的功能與作用,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學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可在學生中成立心理健康協會等學生社團,建立起學生心理互助機制,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動性。心理健康可定期對學生心理協會會員等進行培訓,使他們瞭解常見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現,提高他們的心理諮詢技能,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開展助人自助的羣衆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使其成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朋輩輔導員”。

總之,學校要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斷完善預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將個體輔導與團體教育相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習相結合,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着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然而,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於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因素,這次能夠參加曹教授心理健康的學習。我感到非常的榮幸。經歷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等內容的學習。經過一天的學習,使自己提高了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現對這次心理健康學習談一點自己膚淺的體會。“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應,是人的各種行爲的準則,是個體進行的社會活動思想基礎”。從這個定義上我們就不難看出認知對於人的心理的影響。通過本次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研修班的學習,我對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認識。下面談幾點體會:

一、從曲連坤老師所講的(心理教師的職責和定位)中我認爲,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

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衝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爲,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牲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二、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三、通過閆淑賢老師主講的(教師心靈探索工作坊)的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爲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在20xx年10月10日,我聆聽了白老師關於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講座,白老師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來講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追求心理健康。我受益匪淺,感想頗多。在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不僅僅是按自己的要求要學生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也不僅僅是提高所謂的學生成績和教學業績,而是要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習優秀是同等的重要,在教學過程中作爲教師的我們可能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沒有做到更好的關於學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更多的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我想就此問題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需要教師經常檢查自己、反思自己。

我認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過培訓,我感受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爲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通過教師的心理健康的學習,我知道了教師必須腳踏實地的做好本質工作,還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結合我的實踐經歷和周邊情況,我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做了認真地分析。我認爲,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社會的轉變期,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來自升學、就業、競爭等方面的壓力,各種不可測的變數,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過去與現在雖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審視我們目前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對症“下藥”。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爲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一、氣氛和諧,方法靈活。

對於國小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小,感知、思維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識經驗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力爭做到深淺適度,精講巧練,符合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經驗。語文教學,關鍵在於一個“活”字,作爲國小語文教師,要容忍、寬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偏執,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熱愛、尊重、理解、相信每一個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要以表揚鼓勵爲主,要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適時地選擇一個既合本意,又易於爲學生接受的實事求是的表達,打動學生的心絃,引起他們的共鳴,使得課堂成爲平等、和諧、圍爐夜話般的溫馨境地,在輕鬆和諧的氣氛中,讓學生想說就說,敢於表述不同意見,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從國小生的心理髮展上來看,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還不能自覺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於對物體進行綜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確,無意性和情緒性明顯;在注意上,國小生是無意注意佔優勢,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異刺激所吸引,此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也在發展,但還達不到完善的程度。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方法上,應該精心設置,有意注意、無意注意交替出現,教學中可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學具,也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例如多媒體電腦等,化抽象爲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我們還可以推出課本劇,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創造、加工並演出,合適的篇目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評,從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語文實踐中。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輕鬆愉快中獲取了知識。

二、樹立榜樣,陶冶性情。

在國小語文教材中,選入了大量文質兼美的優秀篇章。同時也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爲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的科學家;有爲保衛祖國,忠貞不屈,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鋼鐵戰士;有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勤勤懇懇的農民;有熱愛學習,人小志大的紅領巾;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民總理等等,古今中外,無所不包。這是一條極其精美、豐富的人物畫廊,老師應該讓學生在認識這些人物高尚靈魂的同時,引導學生把這些人物形象作爲榜樣,樹立在心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或是具體、明確,或是間接、潛移默化地教育了學生,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心靈得到了淨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我們可以先讓學生觀看電影《周恩來》,讓學生通過影片初步感知周總理的偉大人格。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字裏行間所蘊含的人民對總理的真摯情誼,並啓發學生理解人民爲什麼如此尊敬和愛戴周總理。課後可以讓學生蒐集有關總理生前事蹟的資料,並舉行一個彙報會,再讓學生討論自己應該怎樣學習周總理。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理解周總理一心爲公,爲祖國、爲人民甘願奉獻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讓學生把這一形象作爲榜樣牢固樹立於心中。

三、盡情渲泄,保持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種消極的心理體驗,此時,人總有表述的慾望,所以說“一吐爲快”。國小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較差,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激動和爆發。遇到高興的事就喜形於色,連蹦帶跳,碰到困難和挫折就垂頭喪氣,甚至哭泣。爲了能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把自己的心事傾訴出來。老師、家長、同學都可以是傾訴的對象。然而這些人不一定就會那麼及時地,時地隨時隨地地傾聽你的訴說。從而,作文本便成了學生最忠實的.聽衆。在作文教學中,老師要設計一些便於學生表達內心情感活動的作文題目,例如《老師,我想對您說》《媽媽,您聽我說》《今天我真高興》等等。鼓勵學生要在作文中講真話,表真情。還可以鼓勵學生多寫日記,隨時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緒影響和干擾時,及時地在日記中渲泄出來,從而擺脫消極的心理體驗,使自己的心境始終保持活潑、開朗、穩定、充滿朝氣。同時,也有利於教師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適時進行疏導、教育。

我的班級曾經有一位女同學。很長時間以來,我發現她的膽子很小,上課從不敢主動發言,特別對考試很緊張,答題時顯得謹小慎微。前不久,我在批閱她的日記時,發現這位同學對自己的父親“積怨”很深,認爲父親對自己極爲“兇狠”,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父親親生的,其措辭令我很是震驚。課後我立刻找到這位同學,同她談話,對她進行心理疏導。此後,我又趕緊與她的父親取得了聯繫,向這位父親通報了孩子近期的表現,以及孩子的心理負擔,並同他探討了教育孩子的方式問題。交談中,孩子的父親主動認識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過於簡單粗暴,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也過於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過重,表示要和老師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動找到了我,告訴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談了很久。她也認識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夠成才,只是方法不夠好,並表示今後要多理解爸爸、媽媽。在此後一段時間的觀察中,我發現孩子開朗、活潑了許多。

四、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教學物質環境。

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

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如校園的戶外場地富有變化,則具有激發國小生多種經驗,誘發國小多種活動行爲的功能。在活動場內,設計豐富多彩的設備和材料,使處處充滿綠色和生機。教室是國小生主要的活動空間,我們力爭使室內寬敞明亮,溫馨舒適。所佈置的內容隨着教育目標、季節變化而變化。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國小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國小生情操,充實了國小生生活,激發了國小生的求知慾,培養了國小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五、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

校園的教育教學精神環境是指校園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及校園校風、氛圍等,它包括國小生生活、學習和遊戲的人文因素和活動空間。

心理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對認知與情感的關係,作了這樣一個生動而貼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反過來講,如果離開“情感”這塊“肥沃的土地”,也就結不出“良好的發展”的果實。

1、平等相待學生,跨越陳舊的“代溝”。

在課程改革環境下,要求教師轉變心態,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權威態度,以親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距”。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爲得到鼓勵、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圍中,就能盡情釋放自己潛在的創造能量,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問,首先就是創設和諧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悅的氛圍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緊張、冷漠的氣氛會大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如何減輕消除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壓力,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一種良好心態?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心靈得到溝通,理念得到認同,情緒得到調節,行爲得到訓練,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學得懂、學得好、學得輕鬆。這樣不僅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的精神。當學生的思維、情趣、愛好都有了張揚的空間時,就會走進老師和老師攀談併成爲朋友,爲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全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2、師生真誠相對,理解鑄就成長。

在人際交往中,真誠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爲他人着想。作爲教師,在學生面前必須表現一個真實的自我,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蒙臺梭利說:“教師不僅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心理學家,因爲他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許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訴我們:不理解何來教育。我們只有通過各種途徑,深入地理解我們的學生,才能達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爲一名老師,一名心理輔導員,如果不理解兒童的心理情感,不與他們真誠的相處,他是難以順利開展工作的。隨着社會的不斷變化發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斷地變化着。社會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唯有積極探索,適應新情況,敢於面對新問題,才能不斷地發現兒童的最新動態,走出一條與時俱進而不會落後的道路。

現代的教育觀認爲,教師不應該是教育的主宰,不應該再有權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強迫的教育方式其實是把軟刀子,不但否定了學生的權利和尊嚴,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而且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創設寬鬆、和諧的氛圍,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用真誠換真誠,讓學生切實感覺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使他們從心裏接受你善意的意見與建議。

3、傾注真心真愛,促進感情內化。

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爲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爲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來關心、維護孩子的心理健康,讓他們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發展,成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有用人才。

關於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首先,通過本次學習,結合我的工作實際,使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在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爲:學習與考試焦慮、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際交往障礙、性格孤僻抑鬱、自卑心理嚴重、對新環境不適應等等,並且在近幾年呈上升趨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可是,不正確的關注,反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更嚴重的後果。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預防爲主的,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不應該只針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應該是有他們的各自作用的;不應把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地理解爲一門增加學生負擔的學科,而應該具有促進學生各方面健康成長的獨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論,不要我們教師誠惶誠恐,而應該是講究藝術,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式應該是形式多樣,時時處處注意的問題。

其次是對教師的重要性.作爲教育者我們要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以身作責,所以具有卓越的專業知識技能固然重要。但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與健康心態也勢在必行。的確,有的教師患上“職業倦怠症”。影響了身心健康也波及了學生,真應該重新校正一下心裏運行航向,有利於自身發展更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教師常常要做學生的心理工作,給學生排憂解難,而教師的心理壓力又怎樣解決呢?聽了這次心理健康培訓,這個問題已經迎刃而解。我們總教育孩子興趣是的老師,那我們就把自己的興趣培養起來吧。你看那些靠出苦力搞裝卸工作的人們,他們要付出多少汗水,才賺到並不可觀薪水。而且我們是坐在辦公室、站在班級裏,風吹不着雨淋不着,多麼幸福!這就叫知足者常樂!看一看我們每日的工作,雖備講批輔考,看似緊張忙碌點。但樂趣太多了!教學相長使我們知識愈加淵博。教師是這個社會的一個特殊的羣體,由於自身的社會角色和所承擔的社會任務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及社會的認可的不同程度等,也許會給自己帶來一些困惑和壓力。但只要我們盡力了,凡事都問心沒愧了。保持良好的心態去面對!有正確的人生觀就會締造連城的人生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