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7K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1

今年,我認真參加了紀律教育月活動,通過一個月的警示紀律教育,我全面理解和掌握了“算好‘五筆帳’,走好人生路”的精神實質與深刻內涵,要把它落實到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去。一個人能不能走好人生路,關鍵要算好人生的“政治賬、經濟賬、健康賬、親情賬、自由賬”這“五筆帳”。算好了,就能心明眼亮,走好人生路;反之,免不了利令智昏,走錯人生路,落下終生遺憾與愧疚。如何算帳,走好人生路?決定於一個人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我們只有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才能算好“五筆帳”,走好人生路。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7篇)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不是生而具有,而是靠自己培育。爲此,我們每個人要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培養自己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爲核心,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做到愛國愛人民愛事業,把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把個人成就和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在樹立理想中規劃人生,確立人生目標,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質、道德情操、個人修養和遵紀守法意識,樹立積極、勇敢、向上精神和學習、工作、生活信心,正確面對人生、面對社會現實,不斷髮揚和光大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使自己成爲講道德、重品行、作表率的模範。

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做一個講品行、有道德的人,必須加強學習。我們每一個人要通過個人自學,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接受黨的優良作風和優良傳統教育,培養高尚道德情操,保持昂揚奮發的精神狀態。要把學習作爲第一需要,樹立先進學習理念,把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倡導良好的學習風氣,實現學與思的互動,達到知與行的統一,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爲走好人生路提供智力保障。要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佔領自己的精神世界,成爲最高精神理念,具有鮮明時代感和人文特色,具有愛崗敬業精神、公平公正高效精神、務實拓新精神、廉潔爲民精神、團結協作精神。要學習我國傳統優秀文化,如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報國爲民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思想,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膽忠心思想,以中華先烈的崇高思想情操和優良道德品質武裝自己的頭腦,在新時期繼續發揚光大。

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把握人生道理、領悟人生真諦、體會人生價值、實踐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要堅決拒絕低級趣味的知識傳播,爭做文明生活的倡導者、傳播者和宣傳者。在選擇生活情趣上,要做到有利於陶冶情操,有利於完善人格,有利於提升人生價值;要做到政治上的清醒與堅定,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要緊得住誘惑,要加強品行修養,節制不良慾望,保持艱苦奮鬥作風,自覺做到不追求物質享受,不沉湎感官刺激。樹立健康的生活情趣,要擇善而交,要多同普通羣衆交朋友,多同基層幹部交朋友,多同先進模範交朋友,多同專家學者交朋友,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和政績觀。

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跟算好“五筆帳”,走好人生路緊密相關,互爲呼應,缺一不可,同時,也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我們下定決心、持之以恆,始終注重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天天算“五筆帳”,認真走人生路,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形成濃厚氛圍,那我們就能算好“五筆帳”,走好人生路,無愧於黨對我們的培養教育,爲祖國和人民幹一番事業,實現完美人生。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作爲一名黨員,一名人民警察,我要時刻以張桂梅老師爲榜樣,學習她堅定信念、對黨忠誠的優秀品質,學習她淡薄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的高尚作風。牢記人民警察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踏實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踐行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3

通過聆聽英模教育及警示教育大會通報,我深刻的認識到此次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重大意義。作爲一名法院幹警,必須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一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堅持和擁護共產主義,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處處要用黨紀國法約束警示自己。二要以案爲鑑。牢記警示教育,汲取深刻教訓,警鐘長鳴,加強廉政建設,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和警醒意識。三要努力提升自己。不斷加強學習,注重政治素養與業務水平的提升。在今後的工作中,做到嚴守底線,恪盡職守,爲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服務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力量。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4

陶行知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於教育改革並付諸實踐。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這本書,受益匪淺。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 “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現實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學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對學生的教師教學情況的調查中發現,學生喜歡同現實生活、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繫的知識;學生喜歡能用生活的事件來解釋學科知識的老師。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麼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於他的精闢和深刻,同時感嘆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是我們現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着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

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教育,善於開啓學生感受生活、學習探索的興致,教師是一個活的教科書,孩子從“活”的書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燒值,更高的照亮度,爲祖國、爲民族、爲千百萬人的成長做出一份自己的貢獻,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前進、感悟和探索。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5

英模精神是時代發展的豐碑,是民族精神的脊樑,更是英雄隊伍的顯著代表;弘揚英模精神是新時代的社會共識,更是公安隊伍進一步鑄牢忠誠警魂、汲取奮鬥力量的精神食糧。我們要以身邊的李來建、張仁政、賀兵等英模的英雄事蹟爲學習榜樣,學習他們人民至上,一心爲民的公僕情懷。

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忠誠擔當、不懼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真真正正把全心全意爲人民羣衆服務落到實處,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把羣衆的每一次求助和報警接待好、處理好,讓人們羣衆在每一次求助和每一件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讓民羣衆有更多的安全感、獲得過、幸福感。建設一支人民羣衆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公安鐵軍。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6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展,進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課堂就是老師教學理念必須高效;學生所獲必須高效;教學投進產出必須高效。高效課堂可以回納爲高效果、高效力、高效益。那末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當留意哪些題目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爲學生營建有益於自主學習的課堂環境

二、爲學生創設真實具體、生動有趣的題目情形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誇大在課堂教學中爲學生創設題目情境,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從自己熟習的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培養學生的思惟能力及數學素養。在爲學生創設題目情境時,題目的選擇非常重要,首先要做到有趣。由於創設題目情境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情趣,若題目不能引發學生對數學產生愛好,這樣的題目不可取。其次是題目有數學味。若題目中數學含量很少或根本不含數學題目,這樣的題目也不可取。最後還要留意題目有挑戰性。要有挑戰學生思惟的功能使學生在數學思惟得到極大的開發與發展,但是在爲學生創設題目情境中要留意,不能爲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更要留意創設題目情境所佔時間不宜太長。

三、讓學生在課堂上活動起來,參與到數學教學中往

新的課程標準誇大數學教學應讓學生參與,讓學生活動,特別是思惟活動,誇大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換,動手實踐。而給教師的定位與原來數學大綱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師是知識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這就是說整個教學的課堂應成爲學生活動的場所,讓他們自己往發現題目,往解決題目,往動腦、動手,往創新。只有這樣做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纔會好。

總之,科學的學習方法爲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條件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進步課堂效力。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7

在提升課堂品質的過程中,學校應該特別注意,不能把理想課堂和其他工作割裂開來。理想課堂的工作應該成爲研發卓越課程工作的根本奠基工作之一;理想課堂的工作也應該成爲完美教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理想課堂工作所遵循的一些原則,也可以成爲家校共育活動、大講堂活動等的一些原則。歸根結底,所有的教育之道都是情理相通的。

在學校推動理想課堂這一過程之中,有一些特別的方法,需要我們更有技巧地掌握。

隨時聽課法

在學校應該養成一種習慣,每位教師都認爲隨時被人推門聽課是一個正常狀態。

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更多真實的課堂才能夠被研究者和推動者所掌握。在進行推門聽課的過程中必須要記住,儘量以對課堂的優點進行表彰的方法來開展隨時聽課這一行動;否則,隨時聽課,就會越聽越緊張,越聽越不開心,這種方法就不可能真正持續下去。只有把隨時聽課法變成一種對優點的發現、對成績的讚揚;同時,從暗地裏變成對更多不足的掌握,才能真正讓隨時聽課法贏得人心,纔可以更好地堅持下去,並且更真切地推動老師們對理想課堂的認可,以及主動希望改變自己的課堂,提升自己課堂品質的信心和動力。

體系教研法

學校中開展理想課堂的體系教研,和區域開展的專題教研類似,從方式、方法上沒有大的不同,但是,從整體的細節把握上,學校需要進行不同的整體安排。

對於區域來說,推動理想課堂行動,推動的就是全員的教學技藝的提高,但是對於學校來說,人力、時間都不足,而課堂又是平時必須要實戰的場所,這就需要學校在教研中應該結合具體的教學任務,纔能有規劃、有目標地完成理想課堂教研。

比如圍繞教材某一單元的主題進行深入地探討,那麼這樣的教研就是集體備課;又比如圍繞着不同的學科進行課堂的教研,那麼這樣的教研就是了解不同學科的工作,推動不同學科進一步的發展;還可以把課堂的各類研修,和平時的其他培訓結合在一起,以公開課的形式,以觀摩課、研討課等不同的目標,進行課堂細節的打磨。

在這樣的前提下,纔可以把理想課堂做得高效,同時把日常的備課也變得高效。這樣兩相結合,真正參與教研、參與理想課堂研討的教師,在備課中可以少花力氣,那麼每個人都會以一種更好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也只有這樣顧及到一線老師具體的工作負擔,纔可以協助他們節約精力,才能更好地促進一線的教學工作。

師徒結對法

傳統中的師徒結對,現在很多學校已經很少採用了。

從教育來說,師徒結對這樣共同成長的方式,有着特殊的價值和意義。在這樣人和人之間的互動之中,好的師徒結對,不僅僅是師傅對徒弟傳、幫、帶的過程,也是師德的傳播,是一種完整的教育的濡染,當然,也就會在理想課堂的工作中更能體現出來。因爲師徒結對,意味着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更專注地一對一地進行溝通交流。師傅和徒弟互相進入彼此的課堂,甚至共同用大教室來上兩個班學生的課,彼此觀摩、互相提醒、共同研究的過程,就會成爲在工作之中潤物無聲的提高,並且因爲雙方互相能夠進入課堂,也就能夠更深入地發現課堂之中的問題。尤其是在教學經驗這一層面上,教師互相之間傳授的經驗,雖然不見得有着高超的理論,但往往是對當下最爲有效的。

需要特別注意,在這樣的過程之中,不能簡單地把師徒結對變成一個封閉式的師徒小團體,而應該把這樣的制度變成常態,師徒和師徒之間也應該互相進行交流,不僅可以讓徒弟互相競爭、師傅互相競爭,而且應該在不同時期讓同一個徒弟拜不同師傅、同一師傅收不同徒弟,從而以多種力量更好落實師徒結對這種形式,把傳統的關係轉化爲現代關係,讓教師中的師徒也能教學相長、彼此成長,從而推動理想課堂的效果最大化、最快化。

個案微研法

在生活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突發的教育事件,這樣的事件發生在課堂上,常常會給課堂教與學帶來干擾,這是困擾老師最大的問題。

這些突發的問題,雖然形式上是突發,但是形成卻有漫長而複雜的原因。老師在課堂上解決了這一次,未必就不會再發生下一次。

所以,在理想課堂的推動中,特別推薦用個案微教研的方式,圍繞課堂上突發的狀況,進行15分鐘到30分鐘內的,尤其是以年級爲單位、以辦公室爲場地的一種理想課堂教研方式。

這樣的教研,短平快、直接、針對性強,在積累之後會形成對相關問題的深刻洞察。與此同時,給老師如何處理課堂問題提供了更多借鑑之處,能在當下拿來就用,是一種特別受老師喜愛的方法。

辯論爭鳴法

理想課堂的推動中,一方面要注重傳、幫、帶,注重老教師的豐富經驗;另外一方面更要注重正確理念是否在課堂中得到貫徹和落實。

必須特別強調,正確的理念,未必就是最新提出來的,而是指真正正確的理念。因此,正確的理念可能會在新教師的心中,也可能會在老教師的心中。

在教學中有着不同的理念,就會產生不同的做法。但理念的產生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而理念的落實也是無意識中進行,對理念的修訂也就變得格外艱難。因爲一旦要扭轉一個人的觀念,必須要這個人自己從內心產生認識。如果我們在工作中生硬地去扭轉一種觀念,勢必會引發對方的反感,不可能真正地取得好的效果。即使一位老師表面上說出認同的話,可是當老師走進教室關上門的時候,一個人在行動中,一般不可能做出自己不認可的事。

推行的理想課堂“辯論爭鳴法”,就是組織辯論甚至辯論賽,對有關問題進行爭鳴。具體做法是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要麼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要麼是在教育書籍中所記錄的,圍繞這些案例進行不同教學方法、課堂如何開展討論。在這樣的討論中,大家各抒己見,百家爭鳴,通過集體的力量、智慧的碰撞,最終贏得更多的認同。這樣一次又一次、一人又一人的交流和傳播,將會從根本上改變一羣人的理念。

這種辦法雖然見效並不明顯,卻是一個真正能夠落實到根本的方法。如果一所學校要想真正長久的推進正確的課堂改革,必須推行正確理念的紮根。因此,以“辯論爭鳴法”構建理想課堂,是一個必須努力的方向。通過這個方法,緩慢而徹底地改變陳舊的、錯誤的教育教學理念,最終將會讓全員堅定而全面地把正確的方式方法,運用到日常的課堂中。

自評反思法

課堂,是師生的舞臺。每位教師每天都會走上自己職業的舞臺。那麼每一堂課,不僅僅是學生的課堂,更是教師的生命綻放的一段時光。在這段時光裏,教師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就像是大海中的一朵又一朵浪花,如果不及時記錄,那麼水花就迅速消散在水中,根本無法留下任何印記。

採用“自評反思法”,請老師們每天選擇課堂上的一個小點進行一次自評反思。自評反思不用長,兩三百字、甚至一條微博140個字就夠了。每天對於課堂上的內容進行反思,積累之後再在教師之間進行互相溝通、互相探討,收穫會更大。

長久的反思和積累,就可以把更多的教育智慧集中起來,把更多的教育難題也集中起來,對智慧進行分享,對難題集體攻關。無論是有針對性的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在集中羣體力量時,都會超過個體的力量,增進解決的可能。

對於一所學校的管理者來說,還應該意識到:一旦是在課堂上普遍發生的問題,就是該校教育之中存在的漏洞。從這一角度來講,“自評反思法”也是請老師在自己的實踐中,爲學校更敏銳地發現更多問題,更積極地承擔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案打磨法

理想課堂之所以難推動,是因爲每一次推動的時候都意味着真刀實槍——每一節課都需要時間、都需要人員。

所以,綜合以上種種提高方法之外,還有一種“教案研討法”:寫出合適的教案,就等於用大腦已經上過一次課,通過對不同的教案進行共同推敲修改,就是一種理想課堂的研討方法。

在生活之中,這本身就是一種常見的方法。可是,這個常見的方法,常常做,卻不見得會產生如期的效果。

因此,真正在實施理想課堂的“教案研討法”的時,要注意兩大原則:教案要少,研討要透。

第一,教案要少,指的是數量要少。每一次備課都應該結合着具體的工作來進行;同時,教案的書寫一定不能把它變成一種工作的常態。用於提供研討的教案,是比一般的教案更爲深入,不僅僅能夠有自己的做法,更能夠提供做法背後的理論支撐,最起碼是自己如何思考的、如何行動的原因。要求老師提供這樣的教案,就不能在數量上有更多的要求,不可以一次要求寫出很多的教案,而應該留有很長的、足夠的時間,供老師們進行打磨。

第二,研討要透,指的是要有深度。在研討之中,圍繞着一個教案,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夠細心,一定要很全面。只有不放過每一個問題,真正地圍繞着這個教案方方面面的問題,不僅僅指出問題的現象,更能深入分析討論問題的原因,且把問題真正地從宏觀背景到具體人物都條分縷析,還能結合着這些分析,舉一反三地舉出其他的例子進行佐證,才能真正舉一反三,通過一個教案學習更多教案,最起碼是學習到上某一類課所需要的方法和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在深入的過程中保證了品質,也保證了熱情。所以,建議類似的研討最多一個月舉行一次,正常情況下一個學期進行兩次即可。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8

如果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那麼近視就是遮住窗戶的一層白紗。所以,我們應該保護眼睛,預防近視。

近視的形成一般是遺傳,營養不良或不正確的用眼方式而導致的。其中,用眼不正確是中國小生眼睛近視的最大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來預防近視呢?

1、堅持每天做幾次眼保健操,促進血液循環,加快眼睛的新陳代謝速度。

2、學習時要做好“三個一”:手離筆尖要一寸,眼離書本要一尺,胸離桌子要一拳。

3、學習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每過一段時間就眺望一下遠處的綠色植物,或閉目養神,以減少眼睛的疲勞程度。

4、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不要在過強或過弱的燈光下學習,不要長時間玩電腦等等。

5、多鍛鍊身體,多吃含有維生素a,胡蘿蔔素等的食品,保持膳食的營養均衡。

6、保持用眼衛生,如不要用髒手揉眼睛等等。

7、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讓眼睛得到最好的休息。

近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所以我們要保護眼睛,預防近視,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絢麗多彩!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9

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一些農民不再守着家中僅有的土地,紛紛走出家門到外面闖天下。於是農村出現了大量的“空巢”家庭,也就產生了這樣一種特殊的羣體――留守兒童。

分析留守學生的現狀,他們大多屬於“愛”的缺失、祖輩的嘮叨,獨處時的孤單,課餘時間的無聊,沒有父母的關愛,缺少同齡孩子的樂趣,等等,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自卑孤僻、冷漠不合羣、不愛學習、不愛說話等幾乎成了這一特殊羣體的共同心理特徵。如何對這一特殊羣體給予特別的關注,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曾經有這樣一個留守孩子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我接手教一年級時,班上有一位這樣的小男孩。他是個留守兒童,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一年到頭很少回家,一直跟着奶奶生活。上課時,我發現他總是習慣地盯着桌箱,手中一直玩弄着什麼東西,根本就沒聽課。我故意叫他起來回答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他也會回答一兩個像樣簡單的問題,這一點讓我知道了他並不笨,能學好。這時我發現了新的突破點,那就是隨時關注他,讓他自己充滿自信心。首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後才能提高學習成績,成績提高了自然對學習有興趣。我經常給他的監護人打電話,建議她多關注孩子的學習,規範一下他的學習行爲。平時也少不了對他進行心裏疏導,他聽了,重重的點了點頭。沒想到這一招一出,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每堂課上,他都積極舉手發言,哪怕是回答錯了,我都趁機表揚了他。看到他那高興勁,我的心也高興得像花兒一樣。緊接着我就測驗了單元試卷,發現了他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又趁機打電話給他的父母及監護人。希望他們一定要配合我一起鼓勵他、教育他。後來,這個男孩好像變了一個人,各種行爲習慣變好了,期末考試成績也提高了許多。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聆聽了全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英模事蹟報告會,我倍感鼓舞與振奮。她們都是平凡崗位上的平凡人,但她們捧一顆爲民初心,點滴體現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宗旨;她們懷一腔英勇熱血,不懼危險與邪惡;她們幹一番精彩事業,在崗位上取得了奪目成就。我們要以教育整頓爲洗禮,以英模精神爲指引,築牢忠誠之魂,永葆乾淨之色,實踐擔當之本,做合格的政法幹警。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11

通讀《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影響孩子一生的頭三年》這本書後,我將其操作特點概括爲四項:無表揚,不懲罰,有鼓勵,設界限。人們常常把表揚和鼓勵混爲一談。正面管教則建議父母可鼓勵,但不要表揚孩子。這涉及到一個重要概念,即“自我價值感”。本書第2章指出:“真正的自我價值感並不是來源於被愛、一大堆好東西,而是來自於擁有能給孩子帶來處理生活中的起伏和失望的能力感和適應能力的技能。”表揚會讓孩子把關注點從完成事情本身的成就感轉移到他人的評價上。但生活是殘酷的,不會永遠有啦啦隊跟在孩子身邊。鼓勵則是具有針對性的,只針對孩子的行爲提出肯定。不懲罰,則是源於對孩子大腦及生理髮育特點、階段性的瞭解。

非常小的孩子,大腦尚在發育,對事情前因後果的理解力和經驗都很缺乏,尚未有成熟的判斷力和預見力,往往會做出一些令大人頭疼的行爲。正面管教對此提出了一個“發展適應性”的概念,認爲孩子不應因爲其年齡而對應的行爲而受到懲罰,這會打擊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懲罰只會取得短期效果,久而久之,甚至會讓孩子養成自卑、懦弱的性格。然而,孩子的行爲也必須有界限,這不僅是爲了讓孩子能適應社會規則,更是爲了孩子自身的安全。孩子需要反覆嘗試才能確認界限。正如本書第4章指出的:“任何一個有自尊的孩子都會感覺必須迫近你設定的界限,並且會時常對它們進行試探,只是爲了確信那些界限是不可動搖的。”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12

作爲一名黨員,一名檢察幹警,應當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樹立廉政意識,責任意識,在服務人民羣衆中踐行初心使命。民事行政檢察工作事關人民羣衆切身利益,抓住案件質量是我們的重要本職工作。

在與羣衆溝通和交流中尤爲重要,既要體現司法威嚴,也要體恤羣衆之苦,儘量在公平正義的角度幫衆老百姓解決和處理好案件中帶來的問題。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這句話始終在我心裏,是的。不管是什麼樣棘手的案件,一切都應當考慮到羣衆的利益根本。黨就是靠着羣衆才日漸強大,一切都需要依靠羣衆,爲羣衆着想。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13

通過觀看《忠誠·榜樣》主題教育片,作爲長沙中院的一員,我有四點感想:一要學習安志、於勇、劉文軍同志勇於鬥爭、善於鬥爭,在本職崗位練就過硬本領,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敢於當先鋒、打頭陣,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二要學習靳曉、文勇、劉傳仁同志,做政法幹線的“老黃牛”,甘於奉獻,默默付出,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腳踏實地,在平凡的崗位發光發熱。三要學習範登峯、李治明、鄒小華同志,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做到一身正氣、司法爲民,以堅定的信仰、堅決的行動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四要學習鄧繼紅、楊曙光、劉輝同志,牢固樹立羣衆觀念和公僕意識,用愛心、用耐心、用真心,積極爲羣衆排憂解難,做百姓貼心人。我將向各位英模看齊,踏實工作、奮勇爭先,爲人民羣衆服務,爲我院發展貢獻力量!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14

20xx年1月18和19日爲期兩天的微課程教學培訓,在x市北方大廈石門會堂隆重召開。x省中國小教師微課程設計與應用培訓會暨黎加厚教授微課程專題報告會在此舉行。來自全省教體系統的教育局長、教研員、中國小校長、主任及各學科骨幹教師近800人,聆聽了x師範大學黎加厚教授《微課程教學設計與應用》的報告。黎教授是一位學識淵博、精神矍鑠、和藹可親的老人。他深入淺出的講解,幽默風趣的話語,精彩的案例,伴隨着不時傳來的陣陣掌聲,讓廣大教師們經歷了一次頭腦風暴。

在第一天的理論培訓中,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類似我縣現推廣的生本教育課堂)。這與傳統的“老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課堂模式,我們稱之爲“翻轉課堂”。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並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了重新規劃,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

自此,“翻轉課堂”成爲教育者關注的熱點,並被加拿大的《環球郵報》評爲20xx年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在我國,x市江津聚奎中學和x市海珠區第五中學相繼開始了翻轉課堂的教學實驗。在翻轉課堂中,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爲學習者構建出個性化協作式的學習環境,有助於形成新型的學習文化。本文通過探究翻轉課堂的起源、概念與基本特徵,在分析國外實施案例的基礎上,構建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型,並分析了實施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以期爲我國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借鑑。

在19日這天的技術培訓中,各市區百餘名學科骨幹教師學習了製作微視頻的幾種技術,體驗了在教學平臺上創建微課程,並按照分組精心設計,通力合作,分別運用衛生紙和筆、prezi和錄屏製作、手機錄像和紙筆等方法,在短短几個小時之內就創作了數十個精彩紛呈的微課程,老師們認真執着的敬業精神在這裏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這次培訓爲我省的教學改革注入了豐富的時代內涵,讓全省教師又一次感受到了理念的衝擊,真正讓老師們領會到了微課程“微而精,小而奇,內容少,蘊意深,從小處入手,解決一個問題”的獨特魅力。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15

唯有堅定政治信仰,方能;唯有對黨絕對忠誠,方能堅守初心;唯有錘鍊過硬作風,方能踐行使命。綿陽檢察系統的三名先進個人通過視頻錄製的形式,分享了各自辦案過程中對自己影響、印象最深的案件等內容。他們是我們綿陽檢察隊伍中的模範代表,其先進事蹟彰顯了在崗敬業、擔職盡責、默默奉獻的優秀品德。新的歷史起點,新的發展階段,我將學習和發揚三位同志的優秀品質,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砥礪前行,時刻不忘黨的宗旨,時刻不忘人民期待,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踐行檢察幹警的時代使命。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16

通過這一階段的師德學習,我感觸頗深。如今,新的課程標準從課程功能、課程理念、課程內容、課程評價等方面入手,用改革的精神構建了全新的課程體系,對我們國小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我們在邊研究邊實施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疑難和問題。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達到既教書又育人,首先要堅持“德育爲首”的原則,嚴於律己,和學生一道同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思想作鬥爭,始終用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

我認爲在工作中應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一、忠於教育事業。

我們要以自己的職業爲自豪,爲培養現代化人才而勤勤懇懇、恪守職責,不可見異思遷,要立志爲教育事業貢獻畢生。爲了勝任傳授知識和技能的使命,在知識和技能的來源上要由“源於教材”向“開發課程資源”過渡,要由“單兵作戰”向“聯合作戰”過渡,利用週六教研日教師集體聯合攻關,把自己鍛造成學者加技師型的高水平教師,爲培養高素質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熱愛學生。

我們要以赤誠之心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親人和帶路人,既耐心教育又嚴格要求,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教師熱愛本職工作很重要的是體現在熱愛學生身上,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從而建立起“尊師愛生”的融洽關係。這不僅僅是師德的基本要求,也是達到教育目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有的教師對學生始終是一副嚴肅的表情,對學生的過失或錯誤,不分青紅皁白,一頓猛批,甚至在全班同學的面前毫不留情面,這樣往往會傷了學生的自尊,結果造成師生的對立。當然我不否認嚴師出高徒,但要嚴的有理有章法,絕不可形成學生表面“敬你”,心裏恨你的師生關係,這樣是絕對達不到育人目的的。

三、嚴謹治學、實事求是。

我們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工作中要保持嚴謹的治學態度,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不能將不知以爲知,否則既誤人子弟更是損壞了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記得自己在上師範的時候,期末複習期間,遇到了一道自己做不出的數學問題,我邀同學一起去請教我們的授課教師,當時那位老師一時也做不出(我們已感覺出來),就想搪塞過去,說什麼這不是重點,讓我們先去複習其它內容,結果使同學們不僅對這位老師的業務能力產生懷疑,更對其師德產生疑問。

四、言傳身教,以身作責。

教師的職業特點是與學生面對面的實施教育,因此,咱們就必須言傳身教,以身作責。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作爲常常是最好的教材。比如文明禮貌、遵紀守法,安全生產等,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首先不能違犯,要以實際行動爲學生做出表率。伊索寓言裏有這樣一個故事:“螃蟹媽媽教誨自己的孩子說,你們應該學會直着走路,不要橫行。小螃觸們說,那麼媽媽,你走給我們看。”可想而知,這位螃蟹媽媽只好吃窘了,在身教上她是失敗的。它明知橫着走路不美,想教育自己的後代改變這個固疾,恰恰自己身教不到,則言教無以附焉。推而廣之,如果我們當老師的不注重自己形象的塑造,小則失之於教容教態的檢點,大則失之於品德情操的修養,久而久之,就會使自己的言教在學生中失去威信,甚至使部分學生視莠爲良,亦步亦趨誤人子弟。

五、結合課程,滲透德育。

每門課都有其特點,每門學科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一些人生哲理,只要我們認真研究,深入挖掘,結合所講的內容對學生進行人生觀、道德觀教育必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在給國小三年級學生介紹電子計算機時。我首先和學生一起分析了計算機無所不能的一面,然後我說計算機實際是很“笨”的(這時學生會感到詫異),因爲它只能認識0和1兩個數碼,而學前班的同學大多也能認識0——9十個數碼,我們前面分析的它的“無所不能”是通過非常非常快的運算速度來彌補的。由此,我借這個例子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勤能補拙”、“揚長避短”的道理,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六、結合具體情況。

學生情況是複雜的,每一屆、每一班都各有各的特點,作爲老師應靈活機動,針對具體情況引導啓發學生。有一年我接一個後進班級,入學一段時間後我發現這個班的學生自卑感比較強,通過座談發現,這個班的學生絕大多數家庭經濟狀況差學習成績不理想。對此我提出了“自尊、自愛、互幫、向上”八個字,在全班展開討論,通過討論啓發同學們要用優異的學習成績增強自尊心,用團結互助增強同學友誼和班級凝聚力,並將“自尊、自愛、互幫、奮進”(採納學生建議將“向上”改爲“奮進”)確定爲班風,掛在後黑板上方,隨時激勵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一年後這個班的學習成績明顯提升(統考測查的),而且同學之間及師生間關係很融洽。

七、要有積極向上的人格品質。

關於“近朱者赤”,有人做過調查,學生羣體的人格品質和班主任的人格品質趨於一致。比如嚴謹的班主任班級風氣嚴謹,活躍的班主任班級氣氛活躍;教文科的班主任,班級學生大多愛好文學;擅長體育的班主任班級的體育成績不會太差;性格內向的班主任的學生大多穩重,性格外向的班主任的學生顯得活潑。比如,兩個在“六`一”學校歌詠比賽中都未取得好成績的班級,其中一個班主任對自己班的學生說:“這次沒有取得好成績不要緊同學們好好總結一下,分析分析原因,下次一定要,也一定能取得好成績。”而另一個班主任則對自己班的學生說:“歌詠比賽只不過是一次活動,是副科,同學們不要看的太重,你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在語文、數學的學習上取得好成績比在歌詠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重要的多。”咱們先不考查這兩位班主任的說法對與否。但可以看出由於他們的人格品質不同,導致他們對同一件事採取了不同的取捨態度,這不同的態度當然也會不自覺地影響着學生的人格品質。總之,教師一定要用積極向上的人格品質,去影響正處在成長期的、可塑性很強的學生。

校園教育心得體會 篇17

在學校的推薦下,有幸拜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讀完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在面對兒女出現的各種意想不到的“狀況”時,作爲母親的我處理這些“狀況”比以前冷靜了許多,不再那麼衝動。

《正面管教》一書由美國簡·尼爾森所著,以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魯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爲基礎,系統而詳細地闡釋瞭如何運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培養孩子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

書中反覆提及的一個關鍵點。和善能夠抵消過於堅定造成的反叛、抗拒、挫傷,堅定能夠抵擋過於和善造成的驕縱、操縱、寵溺。

讀了《正面管教》之後,我開始嘗試讓孩子參與解決問題,這一點也是正面管教一個比較重要的工具和核心概念,很多正面管教工具都是在這個工具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比如自己做出選擇,那麼孩子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他有自己的自主權選擇權,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對自己的決定去負起責任。可以培養他的責任感。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讓學生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學生慢慢的開始喜歡上音樂課。

給予鼓勵,鼓勵方式就是擁抱。家庭中在孩子小一點的時候,還會多一點擁抱孩子,一旦孩子大了,特別是到了青春期了,擁抱少了,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和肯定。我們要學會去鼓勵孩子,要不斷地在生活中鼓勵他們,去滋養我們孩子,滋養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

針對困擾着大家的衆多問題,作者理論聯繫實際的分析既淺顯易懂又非常透徹、深刻,可謂觸及靈魂。它讓我真正懂得了爲什麼過去的很多做法、想法是錯誤的;更讓我清楚地知道了,我今後應該怎樣做,纔會對孩子、對自己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