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三生教育的心得體會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2W

“三生教育”包含“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個目標點,其目的是通過認知以及實踐讓學生包括教師認識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以下本站小編爲你帶來學習三生教育的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學習三生教育的心得體會
學習三生教育的心得體會篇1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學校德育範疇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 生存教育” 。“生命教育”,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關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視生活,瞭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關心他人和集體,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生存教育”,強調“學習生存知識,保護珍惜生態環境,關心社會和自然,強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

以“三生教育”爲學校德育的抓手,以“三生教育”作爲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將學校的德育工作涵蓋在“三生教育”之中,將學生的教育,師德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統籌在“三生教育”概念中,有針對性、有效地開展德育活動,打造出學校的德育品牌。

如今,許多孩子的生命意識淡漠,缺乏對生命應有的熱愛、尊重與珍惜。不少人往往因爲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放棄生命,給家庭與社會帶來了悲劇與不幸。“三生教育 ” ,有利於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培養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態度,增強愛心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在人格上獲得健全發展。有利於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境,強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 有利於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確立正確的生活觀,追求個人、家庭、團體、民族、國家和人類幸福生活的教育。只有通過“三生”教育,正確引導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享受生活,纔算是實現了現代教育的目的。

9月1日,在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以知識守護生命”中,桑棗中學的校長帶領同學們,把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刻,全校2300多名師生僅僅用了1分36秒,全部撤離到安全地帶的奇蹟進行了生活的情景再現,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了怎樣“以知識守護生命”。 “生、老、病、死”乃自然之法則。生生不息使自然界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給各種物種搭建了展示自己生命多姿多彩、頑強拼搏的平臺,使得自然界生機勃勃、絢麗多姿、豐富多彩。人類的出現,文明的產生,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和感悟,使我們更加的敬畏生命,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神聖。孤身智救雙親的七歲小救星袁媛,是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城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她一夜之間家喻戶曉,成爲全國人民熱議的焦點人物,成爲全國中國小生學習的榜樣,老師、學校的驕傲和自豪,真正詮釋了怎樣“以知識守護生命,使生命更加頑強”。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育人,即教育是成長、成人、成才和服務社會的有效的載體。國之根本在於人,人才興則國家興,人才強則國家強;人才興旺,教育先行;教育成功,“三生”爲重。

通過對三生教育的學習與教學,我們認爲在今後的工作中應以樹立正確的現代教育理念爲先導,以理論聯繫實際爲根本,以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爲基礎,以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融合爲核心,以加強實踐環節、促進知行統一爲關鍵,不斷創新具體教學方法。要徹底改變單一灌輸式、簡單說服式、被動接受式、整齊劃一式的方法,提倡啓發式、互動式、因材施教式、主動發現式、滲透教育式、分類分層式的方法。要大力推行主體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索性學習和說理教育法、情境陶冶法、榜樣示範法、實際鍛鍊法、疏導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具體方法。

其次要根據學段特點的培養目標及學生的年齡特徵,特別是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確定“三生教育”的具體目標,建立多元的“三生教育”評價體系。對“三生教育”的評價,既要關注結果,又要關注方法,更要重視過程;既要強調終結性評價,又要強調診斷性評價,更要重視形成性評價;既要突出評價指標的多樣化,又要突出評價方法的多樣化,更要重視評價主體的多樣化。

作爲一名教師,育人的根本就是要使學生有健康的心智,有實踐能力(包括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創造能力、富有愛心和責任感。我們認爲,對學生來說物質貧困固然可怕,但精神貧困更爲可怕。物質貧困孩子上不了學,政府都在資助,但精神貧困卻是資助不了的。我們要通過“三生教育”,使我們的教育精神不流失,提高學生的精神素質,提高他們的能力,健全他們的心智。

學習三生教育的心得體會篇2

感謝各位領導對我的關心和信任,給了我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這次培訓了兩天時間,主要接受了幾位專家分別講述了“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幸福生活。”三大主題。使我深刻體會到了“三生教育”在各級學校開展的重要性,使我深刻了解了“三生教育”的重要意義。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更進一步的認識到了“三生教育”這個新的教育理念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義。“三生”即“生命、生活、生存”,“三生教育”的首倡者是雲南省教育廳廳長羅崇敏先生。雲南省已於20xx年秋季學期起在78個試點縣市區的幼兒園,國小三、五年級,國中一年級、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一年級,普通高校一年級或二年級,把“三生教育”課程列入必修課或限定選修課,把三生教育作爲德育的基本內容、素質教育的基礎工程。在此之前,雲南省教育廳組織編寫出版了三生教育系列教材,並列入免費教科書,此外還將“三生教育”師資培訓納入教師隊伍建設整體規劃。當“三生教育”這個課程進入課堂,不禁好多人質疑,什麼是“三生教育”?那到底什麼是“三生教育”呢?“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簡稱。所謂“三生教育”要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和行爲過程。也就是要通過整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力量,激發學生的主體認知和行爲實踐,最終達到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標過程。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通過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最終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要以個體的生命爲着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係的過程中,促進生命的和諧發展。

如今,許多學生的生命意識淡漠,缺乏對生命應有的熱愛、尊重與珍惜。生命教育旨在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一個生命的誕生,意味着一種無限的喜悅,同時也有着一份無法抵擋的痛苦,人們不是常說:“自己出生的那一刻,正是母親最痛苦的一刻”。爲那來之不易的生命,爲了母親那份疼痛,我們就要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重視自己的生命,珍愛生命,在需要我們關注的生命裏,我們也需要清楚的認識到,生命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個連載,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它都不會在你的背後,留下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還可以從來,它絕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走過去就無法回頭。

紀潔芳教授在講這個主題的時候,例舉了許多例子,讓我們觀看了影片,其中,使我印像深刻的是這部影片,日本一個小沙彌跟他師傅生活在一個島上,這個小沙彌是一個六七歲活潑可愛調皮的男孩,一天他划着船到島的對面去玩,可開心了。看到水裏的小魚,他把它捉住用一根細線綁住再綁一顆小石頭在上面就放了,又看到一隻青蛙,也把它捉住綁上一顆石頭又放了,小青蛙艱難的遊着,後來又看到一條蛇,他又把它捉住,用同樣的方法綁住蛇再放了它,他的師傅看到了,(請問:如果你是小男孩的師傅,你會怎麼做呢?)到了晚上,他的師傅也用一根繩子綁了一塊石頭在小男孩的身上,天亮了,小男孩發覺自己身上有塊石頭,就說師傅我很不方便,很不舒服,快把我的石頭解下來。他的師傅說,那些小魚,青蛙,小蛇你把它們綁着,它們舒服嗎?你去找到它們,把它們放了,我再給你解開,如果它們死了,你就一輩子揹着這塊石頭,師傅嚴厲地說着。(請問同學們,小魚,青蛙,小蛇死了嗎?開發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小男孩找到了小魚,卻死了,小青蛙很幸運沒有死,小男孩趕忙放了小青蛙,小青蛙歡快地遊走了,小蛇也死了,死得很慘,皮都磨跛了,小男孩悔恨傷心的大哭起來......他的師傅運用了親自體驗法,讓小男孩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培養了孩子的愛心。

二、生存教育

生存是人的本能,現實生活中的種種侵害對我們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我們的素質教育應該培養的是會學習、會生存、會生活的下一代。生存教育是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境,強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的教育。通過生存教育,使學生認識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樹立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正確生存觀;幫助學生建立適合個體的生存追求,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脫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夠合法、高效和較好地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臺灣專家給我們例舉了一個例子,影視明星張國榮,他是許多青少年朋友的偶像,他的一言一行讓很多青少年朋友着迷,但他從二十多層的高樓跳樓自殺了。有一個孩子心裏非常非常難過,回家後就跟媽媽說:媽媽張國榮跳樓死了,我覺得他很勇敢!(如果你是這個孩子的媽媽,聽了孩子的話後,你會怎麼想?)這個孩子的媽媽就說:快點睡覺,你明天還要考試呢。孩子的心裏還在很難過,又說:媽媽,張國榮......這個媽媽立刻打斷孩子的話:張國榮,張國榮,你就知道張國榮,明天你們考試又不考張國榮。結果,第二天,這個孩子也跳樓死了。我們要學會洞察瞭解孩子的內心,及早發覺孩子的一些不正常的體現,聽出孩子的心聲。細心的媽媽就會說:“張國榮這不是勇敢,這是儒弱,逃避責任,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對給他生命的爸爸媽媽不負責任。”我們要珍惜生命,愛惜生命,要學會跟孩子溝通,怎麼溝通,就是要關心他,瞭解他,打動他的心。我們要多角度的去看待學生,每個低成就的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一片藍天,不要用分數來論英雄。有個孩子文化課上實在是不理想,但在烤麪包大賽上得了第一名,在調製雞尾酒大賽上得了第一名。

三、生活教育

人不僅要活着,還要追求有質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生活教育就是幫助學生獲得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確立生活目標、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樹立正確生活觀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學會與他人合作,有利於更好的適應社會生活。同時我們不僅要適應生活,更要努力創造幸福生活,選擇綠色的生活方式、學會學習、樹立理想都是我們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臺灣專家通過許多生命鬥士的故事講述了這個問題,畫家謝坤山在一次工作中意外失去了雙臂和一隻腳。然而他通過自己頑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生活自理,還幫家裏做家務,拖地等等,還練成了用嘴畫畫的傑出畫家。看到這裏,大家都很難想像這是真的,但事實卻是如此。在教學活動中,孩子觀看了影片時,就會提出很多問題:老師,他怎麼吃飯?怎麼刷牙?怎麼小便?這時就讓孩子親自體驗,沒有手,用嘴咬着筆畫畫,孩子就會覺得很困難,會說:老師,口水會流到紙上,老師嘴酸......孩子就會體驗到謝坤山畫家的意志力是多麼堅強,感受謝坤山畫家面對困難,對生活也沒有失去勇氣,依然露出亮麗的笑容,依然用他的快樂去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感受到自己健健康康的真幸福。在教學活動中,用講的不如用看的,用看的不如用做的,就是要讓學生親自去體驗,去感受。“三生教育”的教學活動就是要觸動孩子心靈的靈魂深處。

好過不好過都是一天,我們不如快快樂樂的去過每一天,換種角度,換種思維去面對你的困難,你的不滿。有個老婦,不管天晴下雨,天天都生活在難過痛苦當中,原因是她有兩兒子,大兒子是賣鹽的,小兒子是賣傘的,當天晴的時候,她就擔心小兒子的傘賣不出去,當天下雨的時候,她又擔心大兒子的鹽不好賣,所以她天天都生活在痛苦當中,一天,有個人就叫她這樣想,當天晴的時候,你就想到你的大兒子的鹽真好賣,當下雨的時候你就想到你的小兒子的傘真好賣,老婦人這樣一想,果然,心裏好受多了,心情也好多了。

總之,“三生教育 ” ,有利於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培養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態度,增強愛心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在人格上獲得健全發展。有利於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境,強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有利於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確立正確的生活觀,追求個人、家庭、團體、民族、國家和人類幸福生活的教育。只有通過“三生”教育,正確引導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享受生活,纔是素質教育的根本所在。

生命可貴,生命無價,教書生涯,短暫而快樂,希望各位老師寓教於樂,“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幸福生活”,積極爲“三生教育”創造成果,作出貢獻,延續生命的價值!

學習三生教育的心得體會篇3

爲了促使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健康的提高生存價值,明確生命的意義,實現生命的價值;關心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推而廣之關心朋友、他人的生命安全;掌握生存技能,強化生存意識,把握生存規律;瞭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獲得生活體驗、情感體驗,樹立正確生活觀念。最終把學生塑造成一個比較有社會公德心,能應對生存壓力,以及樂觀心態的合格社會公民。

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通過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最終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要以個體的生命爲着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係的過程中,促進生命的和諧發展。

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名校》這部電視劇,我記得其中一個片段,講的是張一百老師把自己妻子分娩的全過程刻錄成光碟,作爲教材,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一種生命的珍愛教育。母愛的偉大,生命的可貴!

生命、生存、生活,對我們來說,生命是根本,沒有生命,談何生存呢?而生存是關鍵,沒有了生存作基礎,生活不可能稱其爲生活了。生活也恰恰是我們擁有生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方向和目標。 儘管張一百老師的教材因爲種種原因而沒有真正的實施,但是從中我們不乏發現很多東西,“三生教育”已經引起重視了,也有學校將其納入了現今的課堂中,成爲了發展學生德育的一部分!想想看,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事物,哪一樣是沒有生命的?縱觀宇宙,似乎很難找到。很多事物都賦予了一種人性,而其中的人更是高級的了,那麼生命對我們來說,又何其寶貴!生命的意義何在?母親的十月懷胎,誰能體會那種辛苦?母親的分娩,對一個孩子來說,是種給予,一種生命的給予;孩子的出生呢,對一個父母來說,不僅是愛情的結晶,更是一種生命的延續。如果親眼看到母親分娩的全程,那麼你會比看着記錄下來的片段,更加的震撼生命的開始,母親的偉大,也會因此而更加地愛護自己,珍愛生命的來之不易! 還記得“5*12”地震中那個含着母乳存活下來的嬰兒嗎?母親不僅給了她生命,而且爲了挽救她的生命,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孩子,如果你還活着,記住媽媽永遠愛你„„”,一條尚未發出的信息,記載了多少感情和愛,傳遞着千言萬語,同時給人們的震撼和啓示也是數不進的!因此“三生教育”更是引起了衆人的共鳴,所以把其納入學生的德育教育之中,是一種時事趨勢,更是一種客觀需要。讓學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存的價值,生活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體味生命的可貴,生存的美好,生活的樂趣。

生存是一個人生命的繼續,是一個人適應環境的關鍵。

一切空幻中的現實也許是現實中的空幻,只有踏踏實實地邁出堅實的步伐,才能在平淡中尋得一份真,走完人生的每個驛站。存在着是如此的美好,像那天邊出現的彩虹,午夜盛開的曇花等等,雖然短暫,給人留下的不僅是種享受,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彩虹不和白雲爭奪天空的碧藍,曇花不和百花爭其鬥豔,僅在屬於自己的時間和地盤上出現,它們的存在只是爲了綻放。能夠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如此的美好,不僅可以享受世界的美好,還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有的人可能會常常撫往追昔,忘記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忘記了去把握自己,抓住機遇。但那種似幻尤真,似近尤遠的東西,太過模糊,何必去較真兒它是否存在呢?

儘管青春正在漸漸逝去,儘管在規則和潛規則的夾擊中,世故、麻木甚至冷漠不斷侵襲而來,但我時刻告戒自己:打開內心明淨的部分,以一種奔跑的力量,點亮理想的光芒,牽動向上和向善的情懷,永不止息„„雖然高聳入雲的的高樓,把天空切割得很碎,人羣擁擠,卻彼此冷漠,綠草茵茵,卻只是點綴。太多的秩序,太多的規則,簡直讓人喘不過氣來。看似流動性很大的空間,實際上卻很淤堵,一個人想要在這樣的空間裏奔跑,非得學會生存不可,不然四處都會碰得頭破血流。

學會生存,在不同的環境之中,在不同的人羣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安全感。“三生教育”教我們的第二個方面就是要學會生存,體味存在的魅力!

在當今人才競爭的社會裏,到處都有優勝劣汰的跡象。我們就是最好的證明,只有平時踏踏實實,認真打下基礎,才能成爲衆人中的佼佼者。勝利對於人們來說是公平的,要想取得勝利,就必須依靠平時的付出。

“適者生存”,對於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適用的。

孟子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生就是像冷開水衝的果汁一樣,開始的幾口,果汁沒有完全溶化,便帶有絲絲的苦味;過一會兒,果汁基本上溶化,開始有了原味;喝到底的時候,果汁全部溶化,甜味會讓你從頭爽到腳。這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在擁擠的城市,停一下匆忙的腳步,望一望飄揚的旗幟;在人羣洶涌的地鐵站,讓一輛列車開過,靜候下一輛車的來臨;在徹夜難眠的夜晚,推窗,接受月光的朗照。

有一份閒淡的心情,無所事事地在太陽下洗眯着眼睛;把身上那些緊繃着的零件鬆一鬆,不緊不慢地東扯葫蘆西扯瓢;心存感恩,手有餘溫,樂呵呵地知道前程。

這些都是人們的一種生活態度。“三生教育”不僅告訴我們生命的可貴,生存的美好,還讓我們瞭解到很多生活的樂趣。帶我們發現美,體味生活中的愛,去發現那些細微的感動。花瓣在桌上留下鮮豔的痕跡,使人心動不已;李易安的“舊時天氣舊是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又讓人感慨;甚至《聖母抱基督哀慟像》中聖母臉上那沉睡中含蓄的悲情也深深打動着很多人。

生活是種方向,也是目標。無形中牽引着我們向前邁進。睜開惺忪的睡眼,聞到陣陣香味的早餐;乾淨街道旁的青青碧草;困惑時朋友的援手,都讓我們想到了感謝,感謝父母的關愛,感謝小草爲環境增添了優美,能讓我們更舒適地生活,感謝朋友之誼„„

生活需要我們誠心對待,用心去感悟生活的意義。風雨來了,要守住門。苦難來了,要守住神。面對日常生活的消解,要守住詩。面對夜夜來臨的黑暗,要守住燈。這樣我們纔可以禁受住生活的磨練和考驗,使自己變得更堅強,更好地面對生活。

生命爲前提和根本,生存爲基礎和關鍵,生活爲方向和目標,這樣的“三生教育”,不管是對學生還是老師,都有着很大的意義,因此我們應該更好、更全面地宣傳和貫徹下去,把它做到實處,讓我們的世界到處充滿愛,充滿歡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