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6W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1

從2月份上網課開始,或許我們這些國小班主任就成爲了一個個爲了學生操碎了心的老師吧!管理老師、學生,甚至於管理學生家長的工作都需要我們班主任一一去落實。過去一個電話可以叫到學校來開會的學生家長,現在因爲特殊情況,甚至都出現了聯繫不上的情況了。這讓我們這些班主任頭一次意識到帶班是那麼的艱難。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精選17篇)

這一個月線上帶班的過程中,我深刻意識到國小生的網課,其實是可以適當削減的。不是說我們這些做老師的要偷懶,而是實踐證明,這麼小的孩子在上網聽課的過程中,他們並沒有很好的吸收進去老師傳送給他們的知識,這不能怪這些孩子們,畢竟換作是一個成年人,很多也是沒辦法在線學習的,這是線上課程的一大弊端,但教育部有通知,我們這些班主任也就不得不把班裏的同學和老師組織起來進行網課的學習。

在這一個月裏,我首先需要管理的就是我們班級的各位授課老師。還好這些授課老師到底是專業師範學院畢業的老師,他們對於線上教學雖然也有擔憂,但他們做的非常好,克服了自己在家辦公不方便等的各種困難,如質如量地完成了對學生們的線上課程。尤其是一些女老師,爲了讓孩子們在視頻教學過程中看見一個精氣神兒不錯的'老師,她們還會早起化妝。這些都是我線上帶班過程中備受感動的事情!

也許不懂我們這些班主任工作的會以爲我們其次要管理的班級的學生,但其實不是的,我們這些國小的班主任,其次要管理的是國小生的家長。國小生年級還很小,你沒辦法對他們直接進行管理,這就需要我們這些班主任與家長們處好關係,只有管理好了這些家長才能進一步的去管理他們的孩子。不是我偏見,很多學生的家長還並不成熟,你稍不留神,也許就會讓家長不願意配合了,這樣的情況,受苦的就是孩子們了。所以我在這一個月的線上帶班中,使出了十八般武藝,讓我的學生家長積極配合我的工作,順利完成了我的線上帶班計劃。

線上帶班,在快要結束的時候再回看,已經沒有剛開始想象的那麼難了。這即使對我們班主任的一次考驗,也是對學生、學生家長以及授課老師的一次考驗,還好我們一起努力完成了。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2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對如何進行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有了更進一步較深刻的認識。新的《品德與社會》課程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帶來了新氣象。引導兒童“學會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和勇於探究、創新的科學精神。

一、理解課程的目標,準確把握課程功能、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把握課程的精髓。思想品德課程設計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教育等內容爲橫座標,以成長中的我、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爲縱座標,作爲內容整合的邏輯。教師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在課程目標下,教師自身應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現代信息素質,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有開闊的視野,善於分析綜合信息,教師一定要通過學習後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

二、課程素材來源於兒童生活。社會課程是以迴歸生活爲基本取向。作爲國小的課程,它所要回歸的當然是兒童的生活。它是受到老師和學生們歡迎的。對於兒童來說,他們的受教育歷程本身就是生活”。以往我們忽視了生活,只追求教育在未來的結果,同時也忽視了教育自身作爲生活的意義和價值。這次課改注重了兒童們在與老師、同伴、課程教材、教育環境等等中的相互作用。課程是從生活出發,讓兒童過好他們的.教育生活、課程生活。我們要讓學生學習過一種健康、安全、積極愉快、有愛心有責任心、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那麼我們的課程生活首先就應當是這樣的。正是出於這樣的觀點,我們在標準和教材設計中所倡導的課程文化是一種兒童文化,它應當充滿“童趣”和“童樂”,我們所建構的課程生活是一種快樂、積極有意義的生活,促使兒童在這種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並從這種生活中得到身體的、精神的滿足。

三、過程性評價方式:

1、過程性評價強調評價主體的多樣化,而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對評價的要求也強調評價主體的多樣化。根據教學內容分別採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點評、以及家長評價等評價方法。

2、教師對學習小組的評價和小組個人的評價。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一些交流與分享的競賽活動。各小組分別從瞭解服飾、飲食、居住、婚俗、節日、禮儀、禁忌等方面選一項內容接受任務。爲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教師和學生共同制定評價標準。評價各組交流展示的情況、小組合作的情況、以及各組傾聽的質量等等。各組也會制定評價組員的一些標準。評價學生在組內學習的態度、對小組的貢獻、與人合作的情況等。通過分享交流競賽,指出各小組需要努力的方向,並根據各組的不同表現,分別評出最佳發言人、最佳編輯獎、最佳表演獎、最佳聽衆獎等。

新課程重視和關注人與自然關係中的倫理道德。改變了以往所形成的對待自然的奴役、征服的態度。長期以來人類都是以我爲中心,競然提出要征服自然、戰勝自然的錯誤口號。由於遭到自然的報復,人類纔開始清醒起來,形成了對待自然的新的倫理道德,那就是關愛自然,保護生態,呵護地球。新課程認爲,以上這些都是新的歷史時期要求新一代形成的新的倫理道德觀。這些倫理道德都是更具有人性魅力的,它們更多關注的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與合作,相互之間的融合與協調,它們更符合人的求善求美之本性。新課程倡導這些更富有人性美的道德,它也必然具有了更加迷人的魅力!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3

教育是慢的藝術。“零起點”就是讓教師收回啓蒙教育權,按照教育規律,保護好孩子的求知慾,讓孩於滿懷對世界的好奇,輕鬆快樂地出發。

“零起點”課題實驗半年來,我深深的感受到:“零起點”的課堂教學是“零起點”教學工作的主陣地,教師的執行力是“零起點”教學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下面結合一年級下冊《比一比說一說》談談我對“零起點”教學的幾點反思。

一、圍繞零起點教學積極實踐,探究科學的操作策略。

1.情境引路,培養興趣。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情境教學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越是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越能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對100以內的數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會比較大小,爲進一步理解數的意義,學習本課知識作好了鋪墊。但是由於學生年齡小,雖然對“多一些、少一些”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對“多得多、少得多”學生生活經驗少,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授本節課時我把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背景下,積極從現場教學環境中尋求、開發教學資源。在上課伊始,我就用了比身高、比體重的情境。我首先請一位同學上臺,並問大家:比一比我倆的身高,你有什麼想說的。因爲要和老師比身高,大家的學習情緒一下高漲,教室的學習氛圍異常濃厚。接着我又請兩位同學上臺比身高,比體重,大家都爭先恐後的舉手。我深深的感到,像這樣的情境導入,就是關乎他們自己的事情,學生更熟悉更關心,也更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並逐漸讓學生體悟到數學真的就在自己身邊。

2.教學設計層層遞進。

我首先讓學生在繪畫本上寫下3個100以內的數字,並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這些數字的大小。接着出示例題,學習用恰當的語言進行描述。在這個環節,我又用了數形結合法,通過直觀形象的比一比,啓發學生得出“多得多,少得多”的結論,通過層層遞進的思路,學生很容易理解在不同情況下如何選擇合適的語言進行比較多少的程度。

3.練習因人而異有坡度。

“零起點”的教學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從幼兒園順利的過渡到國小階段,並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同時引領學生個性成長。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應該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基於這一理念,我在設計練習題時,既有基礎練習,又有拔高練習,用逐漸提高難度的形式來達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效果,我想這也是“零起點”教學的最終目標——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4.教學方法多樣化。

一個好的方法是良好結果的開端,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節課中我採用了演示與自主探究相結合,啓發與講解相結合,觀察與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避免了教法的單一和枯燥,用形式多樣的方法吸引學生學習興趣,避免了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

二、以人爲本,注重培養學生能力。

知識的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而能力的培養則浸潤其中。這就要求我們從大處着眼,從小處着手,提高課堂效率,“零起點”的課堂教學更應注重課堂實效。

本節課我着重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估算和數感。這節課我緊緊圍繞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兩個數間的大小關係來進行。這部分內容和生活實際聯繫緊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過此類知識,但是由於一年級的學生語言基礎並不豐厚,理解能力也有限,對“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不能夠正確區分,特別是“少得多,多得多”,很多小朋友總是不自覺地說成“少得少”或“多很多”。在學生表述的意思相近時,我先給予肯定再糾正;在學生不能正確表述時,我都給予了耐心的輔導。學生在寬鬆融洽的氛圍中越說越熟練,這就爲下一步的拓展練習奠定了基礎。

唱歌要有“樂感”,讀書要有“語感”,同樣數學也是有“數感”的。其實數感是極爲抽象的,很是叫人捉摸不透。在比較兩數的時候,究竟是在怎樣的範圍內我們才說"多一些,少一些",又是達到怎樣的程度該用"多得多"少得多”,其實這都沒有一定的標準。例如"20與9比較,究竟是多一些呢還是多得多”,其實這都是在靠我們的數感來判斷。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也會根據具體的情境來判斷,但是孩子們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在把握數的相對大小時考慮得並不是那麼多。於是考慮到前面《100以內的數的認識》,讓學生通過數來感知數字之間的距離,當兩個數相距比較近時,大數在前,用多一些;小數在前,用少一些。當兩個數相距比較遠時,大數在前,用多得多;小數在前,用少得多。

三、從數學學科着手,實現繪畫與數學的融合。

數學體現的是簡潔美,繪畫體現的是藝術美,怎樣把這兩種美好事物融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正是我們課題組的初衷。在這節課的練習環節,我安排了讓學生用自己的畫筆畫一畫,表達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同學們對這個環節興趣盎然,非常的投入。

隨着課題的深入進行,我發現基於”零起點“的繪本製作對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都有着重要意義。但是怎樣把數學主題與繪畫有機的融合,我們任然需要去尋找更多有效方式。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4

一、利用基本字記憶字形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獨體字,把這些簡單易記的獨體字當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筆、減一筆或合起來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例如:“日”加一筆是“目”、“目”減一筆是“日”、

二、利用部首的變化記憶字形

許多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者換部首又能變成另一個新字,也就是熟字加偏旁、熟字減偏旁和數字換偏旁。我們可以把學過的字進行分類,讓學生說一說某一個字是怎樣由另一個字加、減或換部首得到的,充分發掘學生頭腦中的遷移、聯想功能。例如:“京”加日字旁是“晾”、“座”去掉廣字頭是“坐”、“飄”去掉風字旁,換上三點水旁是“漂”,但我認爲此種記字方法在應用上應該慎重,避免越記越繁。

三、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記憶字形

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字是形聲字,部首表意,聲旁表音。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蟲字旁,右邊讀音,整個字也讀“qīng”。從這個角度思考、講解,學生基本做到過目不忘。

四、利用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記憶字形

有一些字,老師可以抓住字形特點,編成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腦中。例如:教“遊”字時,可以告訴學生,游泳必須有水(三點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間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

五、利用象形字的特點記憶字形

課本中的“山、石、田、土、井”這一類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成,這些字與實物都有許多相似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實物圖片後再識記,輕而易舉。

六、利用列算式的練習記憶字形

除了讓學生聽、讀和進行一定量的機械抄寫之外,我們可以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求知慾,強化記憶。例如“太陽+月亮=?(明)、耳朵+太陽=陽

七、利用形體語言練習記憶字形

教記“看”字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形體語言(手搭在眼上)向遠方看。

八、利用會意字練習記憶字形

例如;教學‘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字的組成,學生自然就會說出兩個小人坐土堆;再如教學“男”時,師引導田地裏力氣最大的是男人,主要勞動力是男人。甜,用舌頭舔甘蔗就是“甜”。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5

把課堂知識與生活着的具體問題聯繫起來,讓學生課堂的學習中得到的具體應用,讓學生掌握的知識不再是死板、無用的理論。

那麼在具體的課堂中,教師作爲新一代課堂的引導者,該如何設計爲題,引導學生呢? 我認爲

一、激趣引題自學探究

激趣引題是指教師的課堂導人,自學探究是指教師提示後的學生活動,這一環節起着影響全局、輻射全課的作用。要求教師一堂課的開頭就像一塊無形的"磁鐵",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鐘,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心靈,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切人口。教師簡短的導人是爲學生自學探究作鋪墊,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進人自學探究階段。目標是挖掘學生心力,發揮其自主性,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使其終身受益。教師要爲學生自學探究提供不少於7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接受情感薰陶。學生自學探究是由學、思、疑、問四個相互聯繫的學習要素組成的,學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問,是傳統教學長期養成的惡習;而學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問,是現代教學提倡的優良學習方式。學生在自學探究中,能把學、思、疑、問連結在一起,就會給自學增添無限的樂趣和動力。因此,不必擔心學生有沒有能力,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師相信不相信學生,給不給學生自學探究的權利。能相信學生,也能給權利,學生自學探究水平肯定會迅速提高。

二、學會從書中探究知識。

自主探究就是讓學生學會獨立從書本、例題中探究知識、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數學教學中常用嘗試法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學課本知識或例題後,把所獲取和理解的新知識、新方法用以解決數學問題。如前面提到的教學"認識一位小數"時,通過量數學課本的長和寬各是多少釐米,學生無法用釐米作單位表示長和寬的準確數時,讓學生通過自學例題1來解決這個問題。在學生自學前,教師一般都要先向學生提出自學目標、要求,或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明白從書中探究什麼知識,解決什麼問題。當遇到較難的問題時,讓學生在合作中,通過討論、交流解決。這樣,經過長期、反覆的鍛鍊,學生會慢慢地學會從書中探究、吸取知識的方法。

三、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學習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而上課的效果應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作,使每位學生真正身體力行走進新課堂,學習新知識。俗話說:“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通過分組分工,爲了一個問題,大家激烈討論,無論結果如何,單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竭盡全力。在這樣的氛圍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不少收穫。

四、激活思維,強化能力

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問題的意識,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在教學中,努力爲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造就相互交流的環境和氛圍,以輪流結成對子、合作小組、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討論、提問、補充、訂正等形式開展數學探討活動。給學生充分展示、發表自己對數學問題的看法的空間。在教學每一個內容時,我都是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再把自己探索的看法、結果在小組中或在班級上發表、討論,最後達成共識。每節課在學生學完全部新知識後,都激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求異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五、結束語

合作探究學習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將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爲主動學習,有利於提高課堂效益,有利於學生學習、思維、合作等方面能力的培養,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6

隨着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教育部一些列的通知、意見的發佈,作爲一名即將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家長,我心裏充滿了焦慮,不給一、二年級佈置家庭書面作業,同時從嚴治理,全面規範校外學科類培訓,那我兒子入學後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質量、學習成績如何保證呢?

風物長宜放眼量,開學後在潞河中學附屬學校一系列的落實“雙減”工作實施後,我心裏的焦慮漸漸消失,轉而是兒子在這幾個月突飛猛進成長帶來的欣喜。潞河中學附屬學校有效的減輕了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兒子利用下午在學校輔導的時間基本完成了課後作業,回家後只是在我們幫助下複習一下當天功課。同時潞河中學附屬學校通過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加強學科組、年級組作業統籌,通過佈置作業目的明確具體、作業類型豐富多彩、綜合施策嚴格控制作業完成時間、加強作業的層次性、倡導個性化作業等手段來合理調控作業結構,做到了四個轉向,作業觀從工具到發展、作業分析從隨意到嚴謹、作業設計從割裂到整體、作業評價從判斷到增值;還通過單元整體教學與分層作業的設計與實施來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來提升學生完成作業的效率,達到了讓學生鞏固並掌握課堂學習內容的效果,實現了以學生爲本、遵循教育規律、着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良好的行爲習慣讓學生終身受益!一年級是培養學生養成學習習慣的最佳階段。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潞河中學附屬學校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不僅關注知識的零起點,還關注生活、習慣的零起點,做好幼小科學銜接。老師們上課時擅長帶動課堂氣氛,鼓勵孩子們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時不時地提醒孩子們注意力集中,注意聽講!

我兒子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養成了很多好習慣,從以下幾方面來說一說:

第一,兒子的責任心更強了,更加願意關心和幫助身邊的人了。放學回家,經常和我們說幫助老師整隊,提醒同學自習課不能說話,有同學向他借文具他借給了等等。在家也更願意幫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幫我遞個東西,幫媽媽拖地、擦桌子等等。

第二,兒子更加願意與我們分享課堂上學的知識了,放學回來經常在家裏的小黑板上給我們講今天學的內容,語文的拼音怎麼寫,數學的計算如何列豎式,和我們比賽口算,英語的字母如何佔格,音樂課學的歌怎麼唱,體育課隊列練習,彩泥課做的小動物,美術課畫的畫分別是什麼等等,正是通過這種分享,讓他對課堂學習的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

第三,兒子更加喜歡運動了,每週堅持練跆拳道和籃球,跳繩從最開始每次只能跳幾個,到現在一分鐘能跳六十多個,正是這些體育鍛煉給成長中的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助力,飯量的增加、睡眠質量好、精力充沛等等,保證學習和生活的高質量。

第四,堅持了每天閱讀的好習慣,從最初的我們給他讀,到現在自己能讀一些簡單的書籍,通過閱讀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從人物傳記到天文地理和他最喜歡的各類武器、車輛、機械等等。

第五,喜歡接受新事物,對未知事物有探索的興趣,學校發佈開展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的通知後,我們給他演示了Python和Scratch編程的一些效果,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在我們的幫助下參加了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獲得了三等獎,同時也積極的學習Python和Scratch編程的相關課程。

第六,更加合理的使用手機、電腦、ipad,看動畫片自己通過ipad用投影儀投出來保護視力,並能控制觀看時間,手機、電腦也是配合一些網絡課程才使用,平時很少主動使用。

第七,兒子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完成了從一名學齡前兒童到國小生的角色轉變,基本適應了學校的各項教學環境,能夠完成各科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並在這期間顯著提升了溝通技能和動手能力,在平時的課堂練習和小測驗上取得的成績和結果符合我們家長的預期。

以上只是簡單羅列了一下我兒子在這幾個月的學習中養成的一些好習慣,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一些問題,比如做某一件事時注意力不夠集中不夠專注,坐姿不能時刻保持挺直脊柱,握筆姿勢經常不正確,情緒有時控制不好等等。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們家長積極配合學校老師的各項工作,與學校一起構建教育良好生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讓我們家長欣喜的不僅僅是兒子在學校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更欣喜的是潞河中學附屬學校採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手段來落實“雙減”工作,切實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重視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也希望潞河中學附屬學校培養出更多人格健全、志正修遠的潞河好少年。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7

識字寫字是一項長期而又重要的教學任務,要養成好的寫字適應是特別別容易的,學生適應的形成是一具別斷積存、螺旋上升的過程。因此我經常給家長髮校訊通,向家長宣傳學生良好寫字適應培養的重要性,要求家長積極配合,與老師通力協作,齊抓共管,共同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適應。

爲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適應,我在平時的課堂板書、批改作業中都注意書寫的規範性,展示給學生的是一具個端正、規範的漢字。關於學生來說,他們看到的是一具個活生生的寫字“標本”,從而使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現將自己的具體做法與大夥兒分享:

一、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低年級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適應,書寫規範,端正,整潔。在每學期的第一節課上,我總是先教學生執筆辦法,並將書寫姿勢的要領“頭正、身直、臂開、腳平”八個字和“一尺、一拳、一寸”三個一端端正正寫在黑板上,然後逐個說解並示範,讓學生記住並一具個指導、指正,讓他們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儘管在實際的教學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別盡人意的事情;如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別一會兒就發生執筆錯誤等,但我們能夠用上我們的耐心爲其指正,並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評價,給其鼓舞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對寫字越來越感興趣,如此寫字教學才幹更好地開展下去。

二、重視基本筆畫練習。

漢字是由最基本的橫、豎、撇、捺、點、提、折、鉤八種筆劃組成的。所以,寫好一具字,就要寫好它的每一具基本筆劃。而每一具筆劃都須記憶起筆、運筆、收筆三個過程。我從開課的第一天就注重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筆劃指導,教他們怎麼起筆、行筆、收筆。儘管他們有時別能理解,但對未來的學習有着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教學“豎”畫時,我給學生編了形象的順口溜:寫豎畫,認真分,有垂露,有懸針,用力垂直向下伸。垂露圓,懸針尖,豎畫基本上走直線。再如教“撇”畫時教材上只說了撇畫的幾種形式,至於怎麼樣才幹寫好,學生依然弄別清晰,我就又總結了寫撇畫的口訣:寫撇畫都一樣,長短彎歪要適當,起筆重,收筆輕,收筆都要撇出尖,認真觀看才美麗。從一開始就讓學生練就紮實的基本功,爲將來的寫字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勞逸結合,激發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國小生的注意力別穩定、別持久,且常與興趣緊密相關。生動、具體、新穎的事物,較易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注意,而關於比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們則別感興趣,因而別易長時刻地集中注意力。我在教學時結合國小生的年齡特徵,既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關注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度”.在教學中努力注意教學辦法和形式的變化,從而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固然也應注意課間的歇息。在教學中我也別斷創設有效的教學環境增強學生們的興趣,設計一些遊戲,讓學生們寓教於樂,從玩中學會寫字。如在教學“回家”一詞時,我引導學生們想象:“回家”寶寶玩累了,誰能夠把他倆送回家呀?激發起學生的熱情,然後指出要字時要注意的要領,哪個筆畫先,要在田字格的哪起筆等,讓學生把這兩個字“擺放”正確,讓漢字寶寶舒舒暢服的,如此一來,學生的熱情便會一觸即發,寫起字來也會認仔細確實。

四、正確評價,樹立自信。

當學生沒有鑑賞能力時,要緊是教師的評價。在批改作業時,應要緊以鼓舞爲主,儘量尋覓學生的閃光點,大到一具字,小到一具筆畫,都適當給其確信,假如哪個孩子有了進步,就在班上表揚,特別是班裏字寫得不行的孩子,更要給其充分的關注。惟獨如此才幹更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寫字熱情。我還經常在班裏開展寫字評比活動,讓學生多多參與,並將好的作品展示在班裏作爲宣傳,樹立他們寫好字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寫字慾望。

總之,寫字教學是一項長期而持久的工作,更是一門新的教學藝術,惟獨遵循規律,在實踐中別斷探究,才幹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順利實現寫字教學目標。幾年的寫字教學,讓我與學生共同成長了,我一定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再接再勵爭取更大的進步。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8

近兩年來,我區中國小都在大力推進學本式卓越課堂的教學實踐活動,我們有幸多次參觀並學習,讓我獲益匪淺。作爲一名教師,我覺得應該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下面我談談我在學習和自己在進行學本式課堂教學中的感受。

首先要相信學生,學生能完成的事情教給學生完成。我覺得學生只要多聽,多看,多做,多說,多練,是可以學好數學的;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興趣,只要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就會體會學習的快樂,我覺得還是應該多表揚學生,多肯定學生,讓學生多感受成功,培養學生從心裏喜歡數學。我所聽到的熊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一直是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所以在課堂提問上,問題不能缺少思維價值,否則小組學習爲討論而討論,爲探究而探究,形成“表面熱鬧”,小組討論中必須注重實效,多關注學生學習是有效性,包括優秀的、中等的、學習困難的學生都要有收穫;在課堂上,提出的難度與坡度的問題,學生要有足夠的思考空間,問題讓學生感興趣;抓住數學的根,有針對性的做題練題。要注意課堂教學中隨時捕捉學生的學習信息,指導學生調整、完善自己的學習過程與方法,在課堂上不斷教學生總結過程方法,學會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分類思想。這樣,就逐漸實現注重教師的教向關注學生的學轉移。

我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困惑,比如學習過程中學生做過的題還是容易出錯,課堂中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時總覺得效果不夠明顯,小組在表述自己小組成果時,我發現學生真的是要說出自己每一步怎麼走的時候,他就寸步難行了,並且在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中,總有少數學生不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或者是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造成課堂紀律有點凌亂。針對這種情況,我安排學生再練同類題,不斷反覆,先口頭講一遍,再寫一遍,對紀律渙散的學生進行教育,時間浪費過多,造成課堂教學內容卻難以完成,這也是一個比較矛盾的問題。如何有效的解決這些課堂中出現的一些矛盾,看來我還需要進一步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爭取早日解決這些困惑,提高教學效率。

人是有潛能的,一個人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潛能就會超常釋放出來。我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挖掘學生的潛能,讓他們的潛能在課堂上得以釋放。把學生的機能充分發揮出來,學生就對學習有了興趣,有了熱情,日積月累,每天學生都發自內心的做他喜歡做的事情,學生喜歡數學,一定會把數學學好。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9

伴着虎年歲尾的腳步,帶着兔歲年初的激情,又一個學期在繁忙之中悄然而過。回首往昔,我寫字中心一路走來,細細碎碎,大大小小,收穫滿滿。我們細加盤點,竟發現:汗水中,綻開朵朵笑顏;足跡裏,飄灑陣陣芳香。寫字各項工作,在我校開展得有板有眼,如火如荼。本學期,我中心克服重重困難,創造條件,與相關教師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如下工作:

一、優化寫字教學,取得可喜成績。

本學期,我中心加強了師資力量,補充了兩位寫字專職教師,一位是我校書法元老裴德忠老師,一位是北董校區硬筆高手萬明則老師。他們二人,是我中心得力干將。其中,裴老師任五年級毛筆寫字課,實行的是“一課一畫教學法”。課上,裴老師或講解,或板書,或手教,或示範,在師生的默契配合下,毛筆字的技法掌握了,病筆消失了、筆畫漂亮了……學期末,學生竟學會了點、橫、豎、撇、捺、鉤、折、提8大類基本筆畫,30多小類組合筆畫。可謂收穫豐厚!

還有我們的萬老師,更是碩果累累。他所帶的是三、四兩個年級的寫字課,課時多,任務重,困難可想而知。即便如此,萬老師也一絲不苟,誨人不倦。至學期結束時,三、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硬筆字坐的姿勢,執筆規範,基本筆畫,主要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以及部分獨體字和合體字。除此之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萬老師還能把寫字與識字教學相結合,自創了合體字“以聲爲主,服務語文”的新方法,取得了一箭雙鵰的好效果。針對學生的硬筆作品,萬老師又實行了“間週一評”、“作品成冊”等特色舉措,將評出優秀、合格、進步、待合格四個等級的按類結集成冊,以鼓勵學生學而有成,更上層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幾個月下來, 三、四年級各班學生硬筆作品集平均每月每班2本之多,現已累計達數十本!

寫字教學的輝煌成果,是以上兩位教師的自豪,更是我寫字中心的驕傲!

二、寫字作業初見成效,優秀教師脫穎而出。

寫字,不論是毛筆字還是鋼筆字,字字都是我們教師“顏面”。字寫得好壞,如其德,如其言,如其行,一句話:如其人也!尤其是我們教師,爲人師表,字之不佳,何以教人?本學期,儘管我們的學校環境千瘡百孔,不盡人意,但我中心的寫字工作還是一如既往,教師的寫字作業在上學期鋼筆字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毛筆字,真可謂是軟硬兼施,兩全其美!11月中旬,我中心會同已過關的6位書法精英,在實驗室對老師們已上交的軟、硬兩筆作業進行了嚴謹、認真、細緻的評判,共評出9位教師順利過關,他們是:軟筆字過關者--李倩(大)、閆惠芳、劉豔、樑凡;硬筆字過關者--萬明則、柴雪芬、閆惠芳、陳旭琴、宋柳青和郭林。祝賀你們,你們是書法的佼佼者,是大家的好榜樣!

在這裏,我中心還要大力表揚如下8位教師,他們的寫字作業不但書寫認真,而且次數也多。本學期,他們積極上交作,個個均超10次!這些閃光的名字是:雷海珍、舒洪芳、段麗虹、呂長保、孫銳玲、宋柳青、張玉萍和茅珍年。天道酬勤,春華秋實。我們希望以上教師再接再厲,繼續努力,爭取早日考覈過關!

三、規範寫字姿勢,夯實啓蒙基礎。

一年級新生,因爲在幼兒園未能得到正確的寫字入門,致使相當數量的學生寫字姿勢不夠規範。其一,是坐的姿勢不規範。其二,是握筆姿勢不美觀。這二者,距我寫字中心的標準相差甚遠,具體表現,在此不再贅述。根據半學期的仔細觀察,我們發現,新生的寫字姿勢非但屢教不改,而且,還愈演愈烈!針對目前現狀,11月下旬,我中心利用兩個下午自習的時間,對一年級7個班級新生的寫字姿勢進行了詳細而規範的輔導,徹底糾正了他們中錯誤的坐姿及握筆姿勢,爲新生後續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寫字準備。

鮮花燦爛,有目共睹;荊棘叢生,何曾忘卻?斗轉星移,學期將盡,我們回眸身後的足跡,或深或淺,或彎或直,已然漸行漸遠。這四個多月來,我中心按照學期初的計劃做了應做的工作,而且有聲有色,令人欣慰,可是,也仍有部分計劃未成事實,具體羅列爲:

1. 教師的粉筆字展示沒有按計劃進行。原因是,本學期校固工程時斷時續,打亂了我中心正常的工作安排。爲了保證小黑板的安全,同時也爲了保證教師的寫字興趣,所以就沒有再組織教師進行粉筆字展示。這是我們的不足。下學期,此項活動定會重整旗鼓,輝煌如故,讓老師們在小黑板這塊黑色的沃土上,精心耕耘,一展伸手,寫出自己的生命底色!

2. 教師們的寫字作業上交狀況不夠理想。截止到今天,我中心收到老師們的寫字作業總計85人,其中,6人上交次數過少,不足4次!究其原因,不言自明。另外,作業的用紙和格式也存有不足,這些,均有待於我中心查漏補缺,精益求精,把相關工作做得更細、更多、更好!

寫字,我們的顏面;輝煌,我們的追求。爲了學生的發展,爲了自己的成長,讓我們潛下心來,拿起手中的筆,寫出一個個秀美的文字,活出一個個精彩的日子,譜出一篇篇精彩的人生華章!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作爲一名多年教國小高年級的語文教師,我深知一個孩子在接受低年級教學時識字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會對他今後的繼續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因爲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 “多認少寫,及早閱讀”,即把“認寫同步、全面要求”調整爲“認寫分開、多認寫、加強寫字、降低難度”。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識字提速”,有利於國小生儘早、儘快儘可能多地認字,及早進入利用漢字閱讀的階段。今年,我有幸教一年級語文,一段的識字教學我感受頗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看起來很容易,其實並不然。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閱讀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我要想讓孩子更多的識字量,在教學中要多種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性,使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識字教學,從而識字的目的。

1、調動學生生活經驗,聯想識字

語言文字來源於生活,最終還應該回歸於生活。聯繫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識記效率,還可以使他們靈活運用。

例如,教學“玉米”的“玉”字時,我問:“你們認識這個東西嗎?”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我知道,這是玉米。它在春天播種,到夏天就可以吃了。”“玉米味道很好,又香又甜。”“玉米還可以磨成面蒸成饃,還可以做成爆玉米花……”

這個教學過程涉及到了學生的生活領域,調動了學生對“玉米”的感性經驗,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羣,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爲“娃娃”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

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地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

2、激發興趣

在教學而過程中我利用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學習生字。用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的生字。這樣記憶起來就比較簡單。同時在上課的時候還可以利用遊戲的方法來加深印象。讓一些同學來扮演偏旁,一些同學來扮演學過的生字。讓他們通過找朋友的遊戲來記憶生字取得的效果不錯。

我還利用, 減一減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學過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變成新的生字。學習的過程也可以變成一個遊戲過程,讓學生來扮演不同的生字,讓他們說去掉哪一個部分就可以變成新的生字了,這樣課堂的氣氛也活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記住的生字就多了。

猜一猜就是把字變成一個字謎讓學生來猜;講一講就是讓學生把生字編成一個個小故事講出來。畫一畫就是讓學生根據字要表達的事物畫出來,再和生字進行比較。通過這些方法加上輔助的遊戲學生學習生字就充滿了樂趣,也大大的提高了識字量,省去了重複書寫給學生帶來的負擔和壓力。

教學生字有很多種的方法,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以後,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或分小組學習生字。不但提高了學生自學的能力。還讓學習生字成爲了種樂趣。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組織一些比賽來檢驗學生學習生字的效果,及時調整學習的方法,讓識字教學成爲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亮點。

3、教給識字方法

教學是以動態形式呈現出來,而結果則以靜態形式存在於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爲了孩子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律。同時發現學生當中普遍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學生看到一個學過的字一下子讀不出來,但是他馬上口中唸唸有詞地把這個字所在的兒歌念出來,等唸到這個字時,就想起讀音來了。這個現象給了我們很大啓發: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學生會認,離開它,學會就不會認,說明學生並沒有真正學會這個字,教師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讓學生能從本課會認過渡到在其他語言環境中也能認識。

童心純真,童心無邪。孩子們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卻閃耀着智慧的光華。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如能以滿腔的熱情爲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讓識字教學百花齊放,那麼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爲一種樂趣。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11

識字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培養讀寫能力,識字是前提。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那麼如何落實學生的主人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呢?我認爲應該採用多樣化識字教學方法。

一、激發興趣,提高識字效率。

1.巧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興趣。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利用多媒體創設一定的情境,就能極大地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儘快地融入到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例如,教學“祖國四季景觀”爲主題的詞語時,就可以從網上下載一些圖片,讓孩子們盡情地觀賞美景的同時,高效地識字。另外,多媒體還可以動態地演示字的結構、筆順及書寫規律,能加強學生記憶,提高識字效率。

2.利用教材優勢,再激發學生興趣。年級教材在識字課的編排上有着獨具匠心的特點。每單元安排獨立的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大多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韻文形式,非常易於朗讀。如識字4、識字7是“知識性的兒歌”識字,另外還有字謎識字、“兒歌”、諺語識字等。其中,“三字經”、“兒歌”、“字謎”、“諺語”等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燦爛的奇葩,有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教材這一特點,如找來“三字經”古代識字教材介紹給學生,還可以利用教室後面的黑板報開辦“字謎欄”、及“諺語欄”等,經常把“經典的字謎”、“傳世的絕對”和“民間諺語”等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既識了字,又受到了我國的傳統文化的薰陶。使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3.課堂想方設法,保持學生興趣。我們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地使學生保持興奮狀態,在不覺負擔中認識生字,就會使識字教學的效率大幅度地提高。那麼怎樣有效地保持學生興趣呢?我們可以多采用圖文結合、讀演結合、識字與生活結合等方法。

4、國小生好勝心強,一提起比賽,他們就來勁了,所以在識字時,穿插一些比賽,能提高教學效果。如開火車比賽,教了生字後,開兩列火車比賽,看哪組同學讀得又快又準,就評出哪列火車開得又快又好;又如組詞比賽,教了生字,讓學生口頭組詞,看誰組得多;又如說話比賽,讓學生用當堂學的詞語說話,看誰用的詞多。這些比賽,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相得益彰。

二、採用直觀手段。

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的變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國小生的注意,而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一個學生都不約而同的迷上“動畫片”。針對這一現象,識字教學時,可以多媒體聲像系統爲先導,通過多彩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誘發學生探尋知識的強烈願望。如教“春”字,先出示“三個小朋友在陽光明媚、楊柳依依、草綠花紅的環境中游玩”的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使他們形象感受“春”是四季中第一季的含義。接着,憑藉畫面上三個小朋友在陽光中游玩的情景,與漢字“春”建立起識記聯繫,把“春”分解成“三”“人”“日”三個部件,讓學生根據畫面意思編識字兒歌:“三個小兒樂悠悠,紅日晴天去春遊。”然後,小結識字方法後指導書寫。這樣通過動畫、兒歌等形式,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中識字,效果十分理想。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識字

閱讀是識字的目的,也是識字的途徑。因此識字和閱讀是緊密聯繫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識字。文中識字,主要是在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有識字意識。如學生自讀課文時,畫出不認識的字。識字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如何從衆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每個學生個體、個性的方法呢?這還需要我們,乃至於更多的後繼者們來不斷地探索,還需要爲全面、快速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開展更多、更好的嘗試。但不管探索和嘗試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會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總之,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就會探索出更爲科學的教學方法。這樣,我們一定能完成《課標》限定的識字量,開創識字教學的新局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12

1、調動學生生活經驗,聯想識字

語言文字來源於生活,最終還應該回歸於生活。聯繫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識記效率,還可以使他們靈活運用。

例如,教學“建”的“玉”字時,我問:“你們認識這個字嗎?”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我知道,我家門口就有建設銀行的,所以我認得到建字。”“老師,我從電視認識了這個字。”“我爸爸是個建築工人……”這個教學過程涉及到了學生的生活領域,調動了學生對“玉米”的感性經驗,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羣,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爲“娃娃”或“生字寶寶”,讓學生與這些生字寶寶交朋友,讓識字過程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

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地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

2、激發興趣

在教學而過程中我利用加一加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學習生字。用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的生字。這樣記憶起來就比較簡單。同時在上課的時候還可以利用遊戲的方法來加深印象。讓一些同學來扮演偏旁,一些同學來扮演學過的生字。他們通過找朋友的遊戲來記憶生字取得的效果不錯。

我還利用, 減一減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學過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變成新的生字。學習的過程也可以變成一個遊戲過程,讓學生來扮演不同的生字,讓他們說去掉哪一個部分就可以變成新的生字了,這樣課堂的氣氛也活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記住的生字就多了。

猜一猜就是把字變成一個字謎讓學生來猜;講一講就是讓學生把生字編成一個個小故事講出來。畫一畫就是讓學生根據字要表達的事物畫出來,再和生字進行比較。通過這些方法加上輔助的遊戲學生學習生字就充滿了樂趣,也大大的提高了識字量,省去了重複書寫給學生帶來的負擔和壓力。

教學生字有很多種的方法,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以後,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或分小組學習生字。不但提高了學生自學的能力。還讓學習生字成爲了種樂趣。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組織一些比賽來檢驗學生學習生字的效果,及時調整學習的方法,讓識字教學成爲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亮點。

3、教給識字方法

教學是以動態形式呈現出來,而結果則以靜態形式存在於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爲了孩子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律。同時發現學生當中普遍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學生看到一個學過的字一下子讀不出來,但是他馬上口中唸唸有詞地把這個字所在的兒歌念出來,等唸到這個字時,就想起讀音來了。這個現象給了我們很大啓發: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學生會認,離開它,學會就不會認,說明學生並沒有真正學會這個字,教師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讓學生能從本課會認過渡到在其他語言環境中也能認識。

純真、無邪的孩子們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卻閃耀着智慧的光華。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如能以滿腔的熱情爲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讓識字教學百花齊放,那麼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爲一種樂趣。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13

特別感謝學校能給我這次成長的機會,校領導和英語組全體成員全程陪伴,他們手把手指導我去圍繞着教學目標,教學實施和教學效果一遍又一遍地不斷磨課,下面我談談關於“零起點”教學磨課期間的幾點收穫:

一.教學目標必須明確。

通過本節課的磨課,我更加明確了以後的教學方向,我應該去認真解讀教材,解讀課程標準,以後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必須明確再明確,在教學過程中,緊扣教學目標,偏離教學目標就猶如小船在大海中航行偏離了航向,把握不好航向就很容易觸礁和翻船。我們身處於信息化時代,教學資源豐富,如何用精挑細選的教學資源來服務於我們的教學?教學的手段是多樣化的,如何讓孩子們在輕鬆,歡快的語言環境中習得語言?在備一年級clothes第二課時時,我深深的理解了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否則的話我就會淹沒在豐富的教學資源中,迷失自我。

二.課堂是學生的舞臺。

教學手段是多樣的,而教學目的只有一個,只有真真正正服務於學生的,以學生爲本的,從學生實際的學情出發的備課,纔是真實的備課。原則上不能超越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更不能增加教學的難度。吳校長如是說。本節課通過“秀一秀,說一說”活動,嘗試讚美他人的服裝。上課伊始老師創設情境:我們學校將開展一場服裝秀活動。接下來,老師走到講臺前,展示自己的服裝。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輪流展示自己的服裝,並用語言描述服裝。爲了增強課堂活動的趣味性,創設童謠,鞏固服裝類的詞彙,最後帶領學生用走秀的方式展示服裝。本節課緊扣教學目標,符合一年級小朋友的學情。但是,本節課中,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整堂課還是老師爲主導的課堂,沒有還給學生,課堂應該把課堂還給孩子,讓孩子圍繞教學目標盡情的展示自我,像音樂老師聶晶晶一樣讓孩子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裏盡情的舒展自己,可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像數學老師曹穎穎那樣爲每一名學生備好一份教具,就可以巧妙的解決我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不利於表達的問題,畢竟我們這個季節屬於初春,天氣乍暖還寒,我們幾乎還穿着冬天的服裝,而我們學習的是夏天的T-shirt,dress,skirt,shorts穿着,如果學生們手中拿着這些教具小衣服進行搭配豈不更利於學生的表達。在我以後的教學中,更應該向語文老師慄玉潔學習,讓學生在語篇中感受文字之美,隨文識字。

三.自我蛻變才能優化課堂。

審視我自己的課堂,深刻地剖析自己的教學問題,無論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的教學,我再一次認識了“零起點”教學的重要性,“零起點”教學強調教師按照課程標準進行教學,既不拔高教學內容,也不加快教學進度,結合全體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情開展教學,因材施教。只有我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科核心素養,才能去發展和服務於學生的核心素養。“零起點”教學更加註重學習基礎的養成,包括理解、邏輯和表達。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通過這次“零起點”教學活動,我將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的發現問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14

根據《新課標》教學大綱要求,國小生必須學會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在低年級就要掌握20__個左右。如何培養低年級的識字能力,鞏固提高識字效果,一直都是教學工作者需要探索的問題。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學習生字的課堂效果都比較好,但遺忘速度快,回生率高,學生往往學了後面的生字,忘了前面學過的生字,複習前面的生字,又忘了後面的生字。反反覆覆,識字效果總是不盡人意。在正常狀態下,人對字詞的記憶一般是短時記憶來完成的。心理學家曾指出:短時記憶如果經過反覆重現或進一步加工,就會轉爲長時記憶。

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循環記憶識字教學法,學生的識字鞏固率大大提高,特別是後進生的效果比較明顯。總結起來就是:少寫多復現,再認得鞏固,循環牢記憶,巧練促樂學。

循環記憶識字,避免了片面追求寫字數量的機械重複。有很多老師在佈置作業時,生字無論是多與少,一律要求學生一個生字抄寫幾行,老師以爲:多寫就能多記,但事實卻總是事與願違,學生連續寫同樣的字,寫多了,就會把寫字當成機械的體力勞動活,寫生字的過程僅僅是手動的過程,大腦並沒有參與其中,甚至有個別學生還會產生一些反感情緒,識字效果不理想。因此,對學生的寫字訓練不能只講數量,不求質量。漢字是複雜紛繁的,而識記是在規律可循的。把寫字與“循環記憶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減輕學生學業負擔,而且提高了識字效益。

循環記憶識字教學法主要分爲:課中循環、課後循環和週期單元循環三種類型。

1.課中循環。課中循環是根據課程內容,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識字能力進行教學。這是循環復現的重要環節。在教學時,可由偏旁部首帶出學過的字,再引出生字;也可根據熟字,再學習生字。課中循環可以針對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形式多種多樣,從而達到反覆識字,鞏固識字的效果。

2.課後循環。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時間短,每節課所學的字比較多。教師在教完生字後,應加強寫字訓練。我在佈置學生抄寫本節課的生字新詞時,每個只寫一個,數量不宜多,同時加插抄寫上一篇課文的生字。課中循環主要指對上一篇課文學完的生字進行再認教學。這是針對遺忘規律而安排的循環再認過程。通過“少寫多復現”來達到防止遺忘的教學目的。

3.週期和單元循環。週期和單元循環是指對一週或一單元學過的詞語通過一而再、再而三地週期復現鞏固識字效果。這些復現都是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的。在一週或一單元中出現的詞語要求學生會讀,知道大概的意思,並鼓勵學生用學過的生字進行一字組多詞,豐富詞彙。同時,我每週都安排聽寫,通過聽寫及時檢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及時的查漏補缺,鞏固識字效果。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15

有幸在我們自己學校聆聽了楊德發教授的“學本教學”專項報告會。短短一天的時間,我感覺自己在不斷地成長,收穫頗多。

楊教授結合自己數十年的教學經驗,理論聯繫實際,針對什麼是教學?什麼是教學方式?爲什麼要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如何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什麼是學本式教學?什麼是請教式教學?這六個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卓越課堂的一個模式,即先學後導、互助展評;三大特徵,即先學、互助、展評;三中心,即學生中心、學習中心和體驗中心的核心觀念。給我們思想帶來巨大共鳴的同時,也爲我們下一步開展高效教學提供了重要借鑑和參考。結合目前自己課堂教學實際,深入反思楊教授所提出的觀點,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我就自己印象深刻的三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關於學生先學的觀點。

楊德發教授通過剪一張紙的遊戲導入提出了先學後導的模式。先學即學生自主學習,其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自主學習把學生激活而不是教死,是爲了避免思維方式的單一化、同質化、模式化。這也是爲什麼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區別所在,在傳統教育中提倡“先教”,而現代教育中提倡“先學”。

二、關於小組合作學習的觀點。

楊德發教授在講座中闡述了小組合作學習,即學生互助學習的重要性。指出合作學習有利於矯正傳統學習方式所帶來的固步自封的缺陷,倡導競爭中的協作,改變畸形的競爭文化;有利於彌補教師羣體化教學所帶來的輔導不足與指導不力,確立學生是最大教育資源的新理念,形成“點對點”的精準幫扶機制與管理格局;有利於改變傳統講授型課堂的教師主講、學生接收、生生獨立的局面。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防止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這點我非常贊同,不克服這個問題是很難真正高校的。

三是關於先練後講的觀點。

傳統課堂通常採取的是教師先講,學生後練,即教師講授方法和示範例題在先,學生在老師講完之後,按照老師的教學思路和方法進行練習。這樣導致學生的學習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方法,難以有自己深入體會和創新方法。先練後講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練習在前,老師講授在後,學生在自己練習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各自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再通過教師的點評和講解,獲得新的啓迪和發現,從而有益於學生創新問題解決的思路與方法。

在我校進行全面鋪開進行課改的形勢下,提高課堂實效的教學改革背景下,楊德發教授帶來的卓越課堂的全新理念和可行的方式方法,帶給我們很大的啓發。反觀自己的課堂教學,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自己也越來越知道到底該怎麼教學。一堂高效的課堂,首先必須有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也就是一節課所要解決的主問題。圍繞這個主問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諸如小組教學、合作學習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方式,真正把課堂歸還給學生,讓他們樂學、願學,做學習的主人。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16

最近我校進行了關於“零起點”教研觀摩活動,很榮幸參加了本次活動,使我得到鍛鍊。《可愛的小象》這節課的背後是整個音樂組成員以及藝術組成員的共同成果,是她們的幫助,讓我得到了成長,在此表達感謝。之後在吳校長的帶領下進行了多學科融合教研交流會,下面是我關於本次活動的感受與反思。

音樂課的備課不同於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學科,我認爲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的放在某個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我認爲學習豐富的音樂、樂理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應該以學生喜愛音樂,喜歡音樂課爲主,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興趣爲目標,這纔是最重要的。以下是我對於《可愛的小象》這節課的過程反思:

一、首先是在備課過程中的設計反思:

在設計《可愛的小象》這一課時,我就先給自己設計幾個問題以提供思路,例如:“設計怎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怎樣導入纔可以一下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節課當中?”從最初設計的視頻導入,實踐後效果不佳,改爲舞蹈導入。一個小舉動,以最快的速度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節課當中。

二、其次是在試課過程中的不斷反思:

《可愛的小象》爲一年級教材中的演唱內容,如在設計律動時,本意是幫助學生記憶歌詞,從聆聽的第一遍就加入律動,對歌詞步步加深。但在試課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從聆聽開始就加入律動,學生無法做到耳到、口到二合一。最後達不到演唱的目的。最後將此環節放到最後,在仔細聆聽,認真演唱之後來展示律動,纔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以及小組演奏環節,教師可以適當的放手,讓學生自主練習,提高學生的節奏把握,充分的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

三、最後是課後進行全面反思:

這次公開課是我的教學生涯的第一次嘗試,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在這方面我的教學經驗還很薄弱,未曾找一個嶄新的,具有創意的教學方法突破口。再設計教學環節時還是一步步的聆聽,模唱,跟唱,分組唱的這樣一個教學常規去做的。在這一點上可以嘗試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聆聽感受,而不是根據教師的安排,去被動欣賞。

零起點教學對於我們來說,僅僅是個開始,我們不能只把零起點教學用於這段活動期間,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把零起點教學常態化,根據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不斷思考,不斷探索,讓零起點滲入我們每節課當中。我知道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更加努力,更加註重全體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科學習方式,讓課堂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國小網課教學心得體會 篇17

第一次上臺講是到實驗國小的第二週,上的雖然不是專業,但是依然非常緊張,畢竟第一次面對真正的學生講。

根據老師和以往師姐們的經驗,正式上前的第一堂,講好紀律很重要。所以在第一次上之前,自己列了幾項需要跟他們講清楚的規矩,然後就去上了。

我教的是四年級個班的綜合實踐。雖然班級不一樣,但是面對新老師的反應,可以說是很一致了,有着好奇,有着“擺脫”舊老師的雀躍,也有着對未知的新老師的膽怯。在個班分別講紀律的過程中,全程一直板着臉,班上的學生也是安安靜靜地聽着,這個時候,就覺得他們很乖很聽話。但是接下的日子,讓我覺得自己太天真了。

三、四年級的孩子,應該正處於不同於一、二年級對老師的恐懼,熟悉老師教學的一套方法,也沒有五、六年級的學生懂事的狀態,所以對於他們的心理,感覺非常難把握。上綜合實踐時,或許是我的聲音太小了,也或許是我的內容對於他們說太過簡單,讓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會了,這節學不到什麼東西,所以上的時候有說話的,有做其他作業的,也有畫畫的或者做其他事情的,堂上十分混亂。

下之後認真想了一下,覺得綜合實踐這門程不能完全按照書上講,因爲書本的知識學生們可能都知道了,所以覺得無所謂。後在結合本上,又加入了其他因素。比如講到校園,我就先介紹了自己的學校,給他們看了學校的圖片,這些圖片瞬間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一個個地都在“哇~哇~哇~”地驚歎着。介紹完以後,就讓他們給老師介紹一下他們自己的校園,他們也非常地積極。雖然還是有同學不聽在搗蛋,但是比之前有好轉。

上快一個月,這期間,自己也一直在適應與改變,在不斷地解決自身的問題。作爲一名老師,想要講好一門,最重要的應該是要讓學生感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吧!講的時候,可以用學生們喜歡的、感興趣的方式,結合他們的生活進行授。

學生都是好學的,都是具有強大的好奇心的。就像介紹學校,他們對老師的學校感到非常好奇,而且跟自己生活的環境非常不一樣,他們感興趣,所以上的時候非常認真。再比如講到食品安全的時候,從他們的生活實際出發,問問他們下有沒有去學校附近的小商店買零食,會買些什麼,再出示一些他們比較喜歡的零食的圖片,給他們講講零食的一些成分和對身體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會聯繫到他們平時會去市場上買菜,要怎麼樣分辨蔬菜果肉的好壞,他們都非常感興趣,堂上每個同學都想發言說一說。

但熱鬧的堂,往往紀律就是一大難點,學生們興奮起,是很難停下的,通常需要叫好幾遍。但我覺得紀律管理需要慢慢找出方法的,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裏,還是需要不斷地觀察學習。當然,本里重要的知識還是要認真落實到的,可能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但依然要踏踏實實地落實到位。

在這一個月的教學中,讓我深有體會地意識到,教學真的不是一容易的事情,你需要不斷地去改變,去適應,去創新,才能將一門講的生動有趣。儘管教的不是專業,但是依然能爲以後教授專業積累許許多多的經驗與膽量。並且在教學期間,還在不斷地去聽,不斷地汲取專業教學的經驗,爲以後專業的教學積累經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