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通用2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6W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

對於充斥滿眼的娛樂與喧囂,《朗讀者》節目就像慢慢地翻開一本書,沒有驚心動魄的畫面,更無跌宕起伏的情節,隨着董卿那親切溫和的語速,觀衆情不自禁地投入、並靜靜欣賞着傾聽着。此時,每個朗讀者面帶表情,所朗讀篇章詩文、或唱首歌,都是根據自己親身經歷感受所選,或輕淡細膩如和煦的春風、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撥動並滋潤着每個人的心絃。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通用28篇)

這是繼詩詞大會後,央視又一次在一套黃金時段,推出的一檔由董卿主持的又一個好節目《朗讀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沒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週日晚央視三套、於7點半進行的重播,感悟頗深。

首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邀請了“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衝先生、知名演員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等文化領域的嘉賓,還有無國界醫生、爲妻子許下一個鮮花山谷的丈夫、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譽主席柳傳志等人。他們所處不同行業,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夢想。

節目中,有董卿對嘉賓的採訪,有嘉賓帶着不同口音的朗讀,紮紮實實地呈現出、如她給節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這檔節目跟《中國詩詞大會》,還有之前爆紅的《見字如面》氣質相仿,豆瓣評分高達9.3。“才女董卿”再次發力,請來演員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經典作品中,溫文爾雅地給了大家一碗文化雞湯。

董卿站定在舞臺中央,由衷感慨:“我當了20xx年主持人,而今彷彿回到了起點。《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們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我對於一檔有着人文精神的電視節目的追求,終於要實現了。”說的多好啊,喜歡董卿大氣知性、端莊睿智的主持風格,我在心裏默默地由衷讚歎!

其實這些大多是非專業朗讀者,隨着音樂舒緩起伏、情緒的逐漸醞釀,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加之觀衆用心傾聽,聚精會神的眼神交匯、甚至很多人眼裏閃着激動的淚花,致使掌聲不時響起, 收到臺上臺下互動和鳴的效果。

我覺得,董卿的《朗讀者》最打動人的,是幫觀衆又找了一回“初心”。董卿的解釋是,“《朗讀者》與大家的遇見,能夠讓我們彼此之間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是的,在物慾橫流、人心冷漠無情的現實社會,難尋那份值得珍惜的“初心”。

《朗讀者》的文字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合,他們自己的故事和之後的朗讀內容、在情感串聯上非常融合、恰到好處。針對不同主題,每一位嘉賓都帶着自己的故事來講述。說起做《朗讀者》的初衷,董卿說,幾乎所有綜藝節目形態她都已經嘗試過,她需要改變,這是《朗讀者》誕生的偶然性。

“讀書讓人學會思考,讓人能夠沉靜下來,享受一種靈魂深處的愉悅。可能朗讀者所朗讀的內容,我們自己也會去讀,去品味。但那與《朗讀者》的現場氛圍與感染力還是大有不同。

泡一杯香茶,在熟悉又清淡的味道繚繞中,在慾望縱橫的嘈雜中,隨着朗讀者的思緒,讀出生活的本真和美好,讀出一天的燦爛和啓迪,讓這份洗盡世間鉛華的情思、盪滌或沖淡腐臭污濁的蔓延,讓精神家園變得落英繽紛,青春常在。歲月靜好、靜美,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去感受吧。《朗讀者》等你。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製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

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製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賈平凹《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著名作家劉震雲也參加了《朗讀者》的錄製,帶有口音的他成爲朗讀者中的“另類”。董卿說她說服劉震雲來參加這個節目,是因爲兩個真誠的人最真誠的交流,“朗讀的技巧、字正腔圓並非這個節目最想展現的,換句話說技巧不是節目的核心,真情實感纔是節目最打動觀衆的地方。”

真情實感是《朗讀者》要傳遞的價值,文字的背後是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情感、真實的表達。所以,也會有平凡人帶着動人的故事來到這個舞臺。四川成都金堂縣有一個1200畝的鮮花山谷,那裏一年四季花開不敗。這個鮮花山谷是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承諾。爲了實現她想擁有一個花園的夢想,丈夫傾盡所有用十年時間打造出了這樣一個浪漫的花海。這對夫妻被邀請參加《朗讀者》的錄製,他們用共同走過的20xx年人生路,詮釋着相濡以沫的浪漫情感。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3

今天健身的時候把《朗讀者》第四期看完了,讓我感動的地方有很多,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前國家隊女排姑娘趙蕊蕊的那句“比你的腿更痛的是你的心”,在她說出這句話的那一刻,我彷彿感覺到她在和夢想說再見。

「朦朦朧朧的,有個姑娘站在十字路口,四處張望,離她不遠處,另一個她慢慢地走向遠方,她望着她,卻不知道那是不是她,她想上前去看看,卻不能移動絲毫。」

“我一直沒敢睜開眼睛,因爲我覺得,只要我不睜開眼睛,這就是一個夢,一個噩夢。”

運動員的黃金生涯可能就那麼幾年,但他們爲此付出的可能是從幾歲時就夜以繼日的努力,汗水,而且最後換來的是一個充滿傷痛的身體,可是又有誰後悔過呢?

倪萍的《姥姥語錄》裏寫着“一個人受多大的罪,就享多大的福”,人生是很公平的,小富即安是一生,大富大貴也是一生,但這兩種人所承受的必定不同,人生的路到底走哪一條,到底怎麼走,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走過,就別後悔,後悔了,就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後悔的機會的。

很期待蕊蕊的新書,還記得許淵衝老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人生,不是你活了多長時間,而是你記住了多長時間”,趁着我們還有記憶的時候,把它們寫下來,以此證明,我來過,我記得。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4

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因爲很多人都覺得朗讀是學生時代的事情。”這段話,是董卿在央視將於2月18日晚開播的新節目《朗讀者》裏的一段自問自答。的確,現在有許多事情都已經是我們淡忘的了,比如寫信,比如讀詩,但是如今隨着《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這樣的綜藝節目推出,讓大家不禁有一種恍如隔世的久違之感,也產生了發自肺腑的共鳴。

董卿轉型任製作人

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的人,肯定已經被董卿的詩詞功底所折服,她不僅反應快,而且對於嘉賓的點評也能隨口拈來詩詞應答。“腹有詩書氣自華”,董卿得到了網友們如此點贊。董卿的父親曾經在報社工作,受父親影響,她從小沉浸在詩詞的海洋。記者昨日從節目宣傳方瞭解到,從去年3月開始,董卿就開始醞釀一檔文化情感類的節目,經歷了這麼長時間的策劃和團隊構建後,終於推出了《朗讀者》,董卿擔任製作人。

董卿表示:“《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爲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爲什麼會選擇這樣的一個節目形態,她則表示在文藝綜藝領域裏所有的節目形態都已經做過了,她需要做一些改變。但是爲了這檔節目,她也付出很多,她介紹爲了剪片經常熬到凌晨四點才離開機房。

帶着自己故事來講述

說起“朗讀”,似乎更像在講故事,因爲節目中會針對不同的主題,嘉賓都帶着自己的故事來講述,節目希望呈現的是文字和個人情感的緊密結合。記者瞭解到,著名企業家柳傳志在《朗讀者》中的身份卻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父親,他要朗讀在兒子婚禮上的講話,那種緊張、興奮和幸福結合的複雜情感是他最真實的內心。世界環球小姐張梓琳要給女兒讀的作品是劉瑜寫給孩子的《願你慢慢長大》,通過文字的朗讀,觀衆也能感受到文字背後那顆跳動的心臟。

據瞭解,《朗讀者》的朗讀內容包羅萬象,有著名翻譯家許淵衝的弟子們用中英法文爲他朗讀的文學經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爲妻子獻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書》詩詞,還有賈平凹《寫給母親》這類表達集體記憶和大衆情感的作品。飽含情感的朗讀形成情緒的磁場,能夠給觀衆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

嘉賓有明星也有草根

除了節目的內容注重人和情感之外,節目在包裝上也用了許多心思。記者瞭解到,節目設置的主題形式很豐富,每期根據主題,回顧古今詩詞、文學經典、電影橋段。節目邀請到李雲迪、胡德夫等爲朗讀者伴奏,除了邀請柳傳志、鄭淵潔、蔣雯麗、徐靜蕾、劉震雲等諸多大家熟悉的各行各業名人外,有故事的普通人也可能參與朗讀,節目組希望能“高而不冷”。

雖然節目尚未開播,不過從目前流出的一些片段,已經引起了網友們非常大的興趣了,有網友表示很期待再有一檔“爆款”節目。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5

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讀者》的第一次"遇見".就像董卿阿姨在節目開始的時候說的那樣,有時候,就算遇見也沒有什麼印象,有的"遇見"卻會從此改變我們的生命。這改變生命的"遇見",濮存昕就經歷過。他小時候是一個殘疾孩子,被同學們嫌棄,體育課上跑步的時候,也沒人願意和他一組。同學們甚至還給他起了個綽號——"濮瘸子".我想,那時候的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幸運的是,他遇見了榮國威榮大夫,榮大夫爲他做了整形手術,那是他生命中的轉折點,他從此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樣了!可以跑、可以跳了!這對榮大夫來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手術,是他做的許許多多手術中的一個,也許他對此毫無印象。但對濮存昕來說,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遇見".他朗誦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師》節選,內容講的是老舍對曾經將自己領進學堂的劉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會對幫助過我的人心存感激。

還有蔣勵,他和他的三個同事都曾擔任過"無國界醫生",在戰亂和災難中救死扶傷,平均每天接受四十個新生嬰兒,在工作中,他們隨時"遇見"生死。《答案在風中飄揚》讓我們明白平靜的生活多麼值得珍惜。柳傳志"遇見"失敗,許淵衝"遇見"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見,是多麼美好,願我們一生中,都擁有無數次美好的"遇見".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6

繼春節期間央視剛剛播畢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引爆全國觀衆對於中國詩詞的熱情後,2月18日晚,央視一套三套聯合播出了董卿主特併兼製作人的又一文化綜藝新作《朗讀者》。

此間一衆娛樂綜藝節目熱鬧上演之際,《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綜藝均颳起一股清新之風,其中,《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更是一舉奪得實時收視冠軍。此番,董卿以製作人、主持人雙重身份推出的《朗讀者》,在“熱身”階段便引發關注。董卿曾介紹稱,《朗讀者》不是朗誦節目,不是語言節目,而是人生節目和情感節目,這裏不僅有在各領域推動社會進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在節目中,濮存昕第一個亮相,他講述了自己鮮爲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感謝了一位醫生,改變了他的命運。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爲何與成爲百裏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讓觀衆深受啓發。=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並分享了爲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

在第一期節目中,還特別邀請了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的著名鋼琴演奏家李雲迪,從頭到尾彈奏《朗讀者》主旋律,成爲一大亮點。中國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充滿了意境。以朗讀和訪談爲核心的節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組合,《朗讀者》首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董卿當製作人的開門紅。

壓軸出場的是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的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董卿在現場與許先生娓娓互動,許淵衝道出了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爲中外文化傳輸做出傑出貢獻的許淵衝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用年輕人的心態努力工作,感動了觀衆。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7

“朗讀亭是我特別喜歡的設置。當初我們創意是希望能夠讓普通人也慢慢地開始接受有這樣一種傳遞感情的一種手段。其實朗讀真的應該像唱歌說話一樣,我們有時候可以用這種方式借文傳情。”正如最近爆紅的節目《朗讀者》的製作人董卿的初衷一樣,朗讀亭是帶着《朗讀者》節目的使命,打通線上與線下的距離,走近每個朗讀者的身邊,將一段六十分鐘的客廳文化轉變爲一場20xx最具熱點的全民文化活動。它的推出旨在讓各行各業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裏稍作暫停,走進“朗讀亭”朗讀名篇片段,用簡單的方式呈現內心中最想表達的情愫,用發至心靈的聲音朗讀自己的人生夢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作爲《朗讀者》節目播出後抵達的第一個城市,朗讀亭在杭州迅速成爲爆款,將杭州人民的朗讀熱情全數激發,引得媒體爭相報道。浙江大學微信號發佈關於朗讀亭的文章也瞬間突破100000+的閱讀量,可見朗讀亭的備受追捧。

京杭運河畔,是朗讀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爺在亭前揮毫寫意,洋洋灑灑寫下“朗讀亭”三個大字,引發路人圍觀。緊接着,朗讀亭來到第二站杭州市圖書館,穿戲服的女子、外國留學生各行各業的人都在朗讀亭前駐足,其中,75歲的王佩英奶奶朗讀了病牀上老伴寫的情書,走出亭子時,她淚流滿面,在場的衆人也紛紛爲之動容。

前日,朗讀亭移動到浙江大學站。這是朗讀亭到杭州的第五天,當天寒風冷雨的惡劣天氣狀況卻絲毫沒有影響到朗讀亭的熱度。源源不斷的人撐着傘來到朗讀亭前排隊,僅從從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朗讀亭就已傾聽了80多位朗讀者的故事。他們中有浙大的學子,也有特地趕來的中、國小生,還有不同職業的人、不同年齡的人都聚集在這小小的朗讀亭周圍,渴望朗讀出自己內心的情感。原定晚上十點的錄製,也到接近零點時才錄完最後一個朗讀者。

一天下來,朗讀亭已經收錄了超過170位朗讀者的朗讀片段,連節目組的導演和攝像,都被杭州人民的這股熱情和毅力嚇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學者進亭子朗讀,這種狀況我還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風裏排了幾小時隊,臉上還是笑呵呵的,這在別的城市也難以想象,沒想到,杭州人爲了朗讀這件事,這麼有恆心,有耐力。

本週末,朗讀亭將會移動到浙江圖書館。相信還會有更多的人走進朗讀亭,在其中朗讀出自己的故事。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8

《朗讀者》是董卿的一次華麗轉身,有觀衆說:“董卿到底讀過多少書,這張口就來的功力也太可怕了!”

“朗讀”是一部分,“者”是一部分。“朗讀”是和文字有關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而“者”是和人有關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各種人給我們帶來的啓示。這兩部分都是我感興趣的。所以,未來節目一定不僅僅是朗讀,你首先看到的還是人,人生命之中發生的故事、留下的痕跡。所以,《朗讀者》歸根結底,就是一個人和一段文字間的關係。

這些東西不譁衆取寵,被遺忘在角落,我們今天就是要把它們打開,呈現在觀衆面前,看一眼你就知道它們有多好。我覺得好壞大家都有自己的審美。爲什麼“詩詞大會”這麼受歡迎?就是因爲這些東西我們平時忘了,央視提供這個平臺讓我們溫故而知新,大家就覺得特別滿足,因爲好的東西永遠總有需求,好的精神食糧總是供不應求。如果大家能安安靜靜地看完這期節目,覺得這篇文章寫得真不錯,我就特別滿足。如果在節目中這段沒聽夠,再重新翻一翻,回去再看一看,就更好了。其實,這本書可能就在你的書架上,只是你很久沒翻它了。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9

文化類綜藝節目《朗讀者》在央視播出,獲得了觀衆的一致點贊。《中國詩詞大會》讓大家看到了董卿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此次董卿則轉型擔任了《朗讀者》的製片人。節目播出後,董卿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朗讀者》首播的成績讓董卿十分興奮,“大家的關注給我們帶來了鼓舞”。

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與《中國詩詞大會》相似,《朗讀者》也是央視傾力打造的一檔文化類綜藝節目。這一次,“才女董卿”再次發力,請來演員濮存昕、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經典作品中,給大家調製了一碗“文化雞湯”。

談起節目的製作初衷,董卿說,她在這個行業已經做了20xx年,已經到了去做一檔自己真正喜愛的節目的時候,“再加上我個人的興趣愛好吧,因爲我本身對文學的確是很感興趣,《朗讀者》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結合在一起。”

從主持人轉型爲製作人,董卿坦言,這檔節目對自己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選擇標準與一般的綜藝節目截然不同,“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情緒感染力。據瞭解,在已經結束的錄製中,很多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的《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素人帶來驚喜感動

在首期節目中,演員濮存昕、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等嘉賓帶來了各自的生活情感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嘉賓方面,《朗讀者》採用“明星+素人”的方式。董卿說:“起初考慮的是全明星陣容,但後來我們發現,明星已被過度消費,在他們身上比較難捕捉到大開大合的人生故事,而普通人或者說一些特殊的普通人身上,真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能給人帶來驚喜和感動的一些人生經歷和感悟,所以我們堅定地採用了 星素結合 的方式。”

董卿表示,首期節目中,來自四川的“鮮花山谷”夫婦讓她覺得節目效果達到了自己的預期,“我們都沒有想到,一對很普通的夫妻還能有如此真摯、美好、單純的一種生活,他們給大家帶來了無限的想象”。

老百姓同樣能看懂

今年春節檔,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走紅熒屏,此次的《朗讀者》也是文化類節目,這是否意味着文化類節目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對此董卿直言道:“文化類節目真的很難做,我並不認爲《中國詩詞大會》或《朗讀者》得到了大家的關注,就標誌着中國文化類節目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但起碼這是一個風向標,大家的關注給我們帶來了鼓舞。”

在董卿看來,文化類節目需要更精心的設計。節目製作之初,很多人擔心老百姓看不懂這個節目。節目播出後,董卿難掩興奮之情,給記者分享了她剛剛收到的各方反饋意見。董卿說,96歲的大翻譯家許淵衝是本期節目中文化含金量最高的嘉賓,也是離普通老百姓生活比較遠的一位嘉賓,但他的講述引起了觀衆的普遍共鳴、關注和讚賞。“許老先生的情難自禁和他的可愛、執著,是真正打動人的地方。”董卿說,“對於這檔節目,我的好朋友婁乃鳴導演告訴我,第一觀感兩個字——驚了,哪裏請來的大神,在不經意間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0

你上次落淚是什麼時候?你是因爲什麼流淚?你又是爲誰流淚?淚有時候是鹹的,有時候是甜的,你嚐到的是什麼味道?

失戀的人會哭,忍受病痛折磨的人會哭,創業失敗面臨絕望的人會哭,收到家書異常想念的人會哭,歷經大學聯考錘鍊最終金榜題名的人會哭,相愛十年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會哭……眼淚是寶貴的,每一次哭泣都是內心情感的宣泄。希望哭過以後的你,可以一如既往地勇敢和堅定。

1.斯琴高娃在朗讀《寫給母親》時,用情至深,感染力超強,讓人止不住地落淚。母親雖然已經在土地下面了,但她依然能夠聽到她在唱歌,依然能夠感受到母親給予她的精神力量。她很認真很認真地告訴我們:趁父母健在,一定要好好孝敬他們,不然後悔可來不及了。有時間的話,多去陪陪父母吧,他們需要你的愛和擁抱。

2.丁一舟和賴敏的愛情是我所看到的平凡生活中最真摯也最感動的故事。他們相貌凡凡,來自農村,是生活中最普通也最常見的一個。他們沒有傲人的相貌,沒有富人的奢華,但他們擁有一顆最熾熱的心,他們在用心感受着這個世界,用愛溫暖彼此。原來,真的有人會不顧疾病,不顧出身,奮不顧身地愛上一個人賴敏的樂觀與笑容深深地刻在腦海裏,她是那樣的明媚,那樣的歡快,那樣的美麗動人。她需要的從來不是裝飾,她需要的是與他一起感受這個世界的豐富與多彩。

3.我身邊也有一位乳癌患者的親戚,我希望她也可以戰勝病魔,早日康復。其實,癌症並不可怕,只是壓力帶給你太多負擔,生命是脆弱的,同時也是堅強的。每個人對生的渴望都很濃烈,我相信信念和努力可以戰勝一切。

4.一生奉獻給青藏鐵路事業的人是默默無聞而偉大的。雖然我還不曾跨越山水去領略西藏的壯美,但我謝謝這些科學家和工作者爲我們創造了條件,給了我們便利的機會去親眼目睹一望無垠的草原和沙漠。謝謝你們。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1

《朗讀者》是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據爆料,王源受邀參加CCTV的《朗讀者》第一季的收官錄製,將於近日錄影,同期嘉賓陣容強大。厲害了word源哥,如若能去,十分了不起呢,朗讀的話,源哥會朗讀什麼呢?以本人來說出個人的成長經歷,同時可以講講我們不知道的背後故事,真是很期待呢~

王源昨日受邀參加了《朗讀者》以“青春”爲主題詞的錄製,王源以少年之名,朗讀青春之華彩;以少年之意,書寫年輕的奇蹟。期待最年輕的朗讀嘉賓。

4月16日,TFBOYS組合成員王源參加央視節目《朗讀者》的錄製。

這檔節目自開播以來便是名家匯聚,製作陣容亮瞎眼。王源更是參加這檔節目的唯一一位當紅小鮮肉。

節目主持人董卿在採訪中也曾提到,很多演員主動聯繫希望參加這檔節目,但是節目組不關注流量,只想找到真正瞭解文字之美的人。

《朗讀者》節目已經播出到第九期,目測王源將是這季節目中年紀最小的朗讀者,同時也是唯一一個00後。舞臺上,王源穿着白襯衫站在董卿身旁,用清亮的聲音講述着自己較同齡人來說更爲“特殊的青春”,13歲就已成名的他在收穫鮮花和掌聲的同時,也聽到過很多質疑聲甚至謾罵聲。現場,王源笑稱以前看到這些也會不開心,還會在房間裏吐槽。但現在面對這些,16歲的王源已經變得更加從容淡定。

據悉,這檔節目將於五月播出,一起期待吧!

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有着獨一無二的青春,比別人更多幾分從容自如和溫柔堅定。王源用清亮的聲音,挺拔的身姿,追逐夢想的態度,在青春的畫紙上描繪自己的故事。猜猜朗讀者王源會帶來什麼讀本呢?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2

如今的董卿,可謂是央視一姐,而在一線主持崗位積累了豐富經驗的董卿,開始擔任節目的監製工作。近期,她負責籌備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在央視上映後,好評如潮。

縱使節目好評不斷,可是小編自作主張也來說說這檔節目的一些不足之處。《朗讀者》是一個安靜的文化節目,它慢慢的把觀衆帶到文學世界裏去了解作者的感情,每期都會有一個主題,而嘉賓也會圍繞這個主題講述自己的故事,分享文學的魅力。

第一期的節目,濮存昕分享了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柳傳志朗誦了自己給兒子婚禮上的致辭,雖然感情動人,而且應該聽着更有感觸,甚至動情落淚,但是在節目進行過程當中沒有感受到這樣的魅力。

節目組邀請了衆多的名人大家參加。對於朗讀者的這個定位也很是準確,很多嘉賓分享 的故事也是感人淚下,但是節目中如果少一些形式,多一些親近就更爲好。

但是朗讀者作爲一個電視節目又會出現這樣一個誤區,既然是朗讀者,朗讀的部分應該更加多,而不是做成一個訪談的節目一樣,這樣就顯得冗長。

現在節目纔剛剛開始,希望《朗讀者》在之後的製作過程中,更加的優秀,辦得更好。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3

對於滿眼的娛樂與喧囂,《朗讀者》節目就像慢慢地翻開一本書,沒有驚心動魄的畫面,更無跌宕起伏的情節,隨着董卿那親切溫和的語速,觀衆情不自禁地投入、並靜靜欣賞着傾聽着。此時,每個朗讀者面帶表情,所朗讀的篇章段落、或唱首歌,都是根據自己親身經歷感受所選,或輕淡細膩如和煦的春風、或如涓涓流淌的溪水,撥動並滋潤着每個人的心絃。

這是繼詩詞大會後,央視又一次在一套黃金時段,推出的一檔由董卿主持的又一個好節目《朗讀者》。我看了首播的第一期的一部分,沒看全,又在二月十九日即週日晚央視三套、於7點半進行的重播,感悟頗深。

首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邀請了“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衝先生、知名演員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等文化領域的嘉賓,還有無國界醫生、爲妻子許下一個鮮花山谷的丈夫、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譽主席柳傳志等人。他們所處不同行業,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夢想。

節目中,有董卿對嘉賓的採訪,有嘉賓帶着不同口音的朗讀,紮紮實實地呈現出、如她給節目的定位“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這檔節目跟《中國詩詞大會》,還有之前爆紅的《見字如面》氣質相仿,豆瓣評分高達9.3。“才女董卿”再次發力,請來演員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經典作品中,溫文爾雅地給了大家一碗文化雞湯。

董卿站定在舞臺中央,由衷感慨:“我當了20xx年主持人,而今彷彿回到了起點。《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們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我們遇見了大千世界。我對於一檔有着人文精神的電視節目的追求,終於要實現了。”說的多好啊,喜歡董卿大氣知性、端莊睿智的主持風格,我在心裏默默地由衷讚歎!

其實這些大多是非專業朗讀者,隨着音樂舒緩起伏、情緒的逐漸醞釀,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加之觀衆用心傾聽,聚精會神的眼神交匯、甚至很多人眼裏閃着激動的淚花,致使掌聲不時響起, 收到臺上臺下互動和鳴的效果。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4

“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因爲很多人都覺得朗讀是學生時代的事情。”這段話,是董卿在央視將於2月18日晚開播的新節目《朗讀者》裏的一段自問自答。的確,現在有許多事情都已經是我們淡忘的了,比如寫信,比如讀詩,但是如今隨着《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這樣的綜藝節目推出,讓大家不禁有一種恍如隔世的久違之感,也產生了發自肺腑的共鳴。

說起“朗讀”,似乎更像在講故事,因爲節目中會針對不同的主題,嘉賓都帶着自己的故事來講述,節目希望呈現的是文字和個人情感的緊密結合。記者瞭解到,著名企業家柳傳志在《朗讀者》中的身份卻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父親,他要朗讀在兒子婚禮上的講話,那種緊張、興奮和幸福結合的複雜情感是他最真實的內心。世界環球小姐張梓琳要給女兒讀的作品是劉瑜寫給孩子的《願你慢慢長大》,通過文字的朗讀,觀衆也能感受到文字背後那顆跳動的心臟。

據瞭解,《朗讀者》的朗讀內容包羅萬象,有著名翻譯家許淵衝的弟子們用中英法文爲他朗讀的文學經典,也有來自成都“鮮花山谷”的丈夫爲妻子獻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書》詩詞,還有 《寫給母親》這類表達集體記憶和大衆情感的作品。飽含情感的朗讀形成情緒的磁場,能夠給觀衆強烈的代入感和共鳴。

記者發現,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些與文化有關的綜藝節目就被網友形容爲了“清流”。這些節目裏沒有娛樂搞笑,卻並不嚴肅說教。除了《朗讀者》,還有一些文化類的綜藝節目,其實也值得一看。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5

如今的董卿,可謂是央視一姐,而在一線主持崗位積累了豐富經驗的董卿,開始擔任節目的監製工作。近期,她負責籌備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在央視上映後,好評如潮。

縱使節目好評不斷,可是小編自作主張也來說說這檔節目的一些不足之處。《朗讀者》是一個安靜的文化節目,它慢慢的把觀衆帶到文學世界裏去了解作者的感情,每期都會有一個主題,而嘉賓也會圍繞這個主題講述自己的故事,分享文學的魅力。

第一期的節目,濮存昕分享了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柳傳志朗誦了自己給兒子婚禮上的致辭,雖然感情動人,而且應該聽着更有感觸,甚至動情落淚,但是在節目進行過程當中沒有感受到這樣的魅力。

節目組邀請了衆多的名人大家參加。對於朗讀者的這個定位也很是準確,很多嘉賓分享 的故事也是感人淚下,但是節目中如果少一些形式,多一些親近就更爲好。

但是朗讀者作爲一個電視節目又會出現這樣一個誤區,既然是朗讀者,朗讀的部分應該更加多,而不是做成一個訪談的節目一樣,這樣就顯得冗長。

現在節目纔剛剛開始,希望《朗讀者》在之後的製作過程中,更加的優秀,辦得更好。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6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從文字中獲得過快樂。與其說朗讀者在傳播文字,不如說也在傳遞文字背後的人生”。董卿的話道出了本次尋找的意義,聲音傳播情感,情感滋養人生,“我就是想好好讀書”,董卿尋找的是朗讀者,更是關於文字、關於閱讀最原始的熱愛,最原始的快樂。

央視作爲國家電視臺,對於創新節目的要求,首先是從社會價值出發。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電視市場中沉得下心的文化節目卻是稀缺資源。大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的出現,正是在喧鬧娛樂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

央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說:“《朗讀者》的出現絕對不是孤立的,中國的電視節目太需要一檔有文化價值的節目來滋潤我們的心田。《朗讀者》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製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

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製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賈平凹《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7

如約而至,我又走進了今晚的《朗讀者》,傾聽感悟不同的人不同的經歷所擁有的相同的陪伴。今晚《朗讀者》的主題是陪伴,看完了心裏卻久久難以平靜。

陪伴,可以有很多種,可以是很多類。今晚的陪伴,豐富、飽滿、深情、純粹、溫馨,每一段都閃閃發光打動人心。父親鄭洪昇陪伴鄭淵潔一路寫作,母親陶豔波陪伴兒子楊乃斌求學十六年,蔣雯麗作爲防艾大使陪伴艾滋病患者十四年,林兆銘五年時間獨自陪伴受傷野生動物,妻子唐國妹陪伴丈夫喬榛共抗惡魔。每一段經歷,每一個故事,每一種陪伴,都彰顯着人性的光輝,都帶給我深深的感動,而我想說的是這位母親的陪伴。

楊乃斌八個月大的是失去了聽力,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災難。母親陶豔波爲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幸福的生命,拒絕孩子上聾啞學校,從國小開始就帶着小凳子成爲兒子的同桌,陪着兒子上國小、國中、高中、直至大學畢業,十六年的同桌,十六年的母子陪伴,十六年的辛酸磨練,終於讓兒子成爲有用人才,讓兒子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母愛,細膩、深沉、無私、堅韌。

這一段陪伴,看得我無法抑制地淚流不止,內心的感動和震撼無以言表。楊乃斌的朗讀《不爲什麼》詮釋了母親十六年陪讀的唯一理由,這個孩子是不幸的,他在那麼小的時候就失去了聽了,無聲的世界裏他該是多麼的寂寞。可是,這個孩子又是幸運的,他有那麼一位偉大堅強智慧的媽媽,作爲他的耳朵讓他聽到了聲音,讓他學會了正常的表達,過上了像正常孩子一樣的生活。成長,充滿了坎坎坷坷艱辛磨難;成長,又有多少驚喜和欣慰。十六年來的種種滋味,也只有這對母子心裏知道。

女人一旦成爲母親,就是同時擁有了菩薩心腸金剛之身,陶豔波無疑是最有說服力的,她會讓多少人肅然起敬慚愧不已呢?

當媽媽的要不斷學習,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反思,陪着孩子成長需要耐心和細心,也需要智慧和修養。我想,今後的我還得提高自身修養,因爲這是一生德修行。

以前,我總想當媽不容易,但要努力當好。現在,我認識到了,僅僅是盡我所能還不夠,而是要竭盡全力。

有人說,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是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會很燦爛地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着別人的花綻放了,自己的那一顆還沒有動靜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長大,陪着他她沐欲陽光風雨。如果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也不要着急,因爲他是一棵參天大樹。

總有一段文字影響生命的成長,總有一個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跡。但願我們的陪伴,是孩子一生最溫暖的記憶。

傾聽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這也是成長中的自修。

今晚的陪伴,讓我爲女兒寫下這段話: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陪伴,是最溫暖的力量;陪伴,是最純粹的關愛。

陪着你,願你慢慢長大!

願你――我的孩子,慢慢長大!媽媽願意陪着你,陪着你。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8

自去年3月起,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就開始醞釀一檔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籌備接近1年的時間,今日起每週六、日黃金檔CCTV1和CCTV3將聯合播出。節目每期一個主題詞作爲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首期節目以“遇見”爲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在犀利吐槽蔚然成風的時代,以朗讀爲核心的全新嘗試能否引領新的文化風潮?

本期節目中,濮存昕講述了自己鮮爲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要感謝誰?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爲何與成爲百裏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又有哪些另類之處?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並分享了爲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她又將爲誰朗讀?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翻譯家許淵衝也受邀到場,追憶往事,他道出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

已爲中外文化傳輸做出傑出貢獻的許淵衝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驅動他活到老譯到老的原因是什麼?走過一個世紀,他又帶來了哪些直擊心底的人生感悟?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19

《朗讀者》定位爲文化情感類節目,通過節目中嘉賓的朗讀,讓觀衆感受文學之美、聲音之美和情感之美。

蔣雯麗分享與艾滋病患者“親密”故事

從20__年開始,蔣雯麗已經做了十五年的預防艾滋病宣傳員了,她說當初只是有這樣一個願望,想做一些好事、善事,結果一做就是這麼多年。蔣雯麗與先生顧長衛合作的電影《最愛》就是以艾滋病感染者爲背景,而片中就是找了這羣感染者來拍攝。在《朗讀者》訪談中,蔣雯麗談起了電影拍攝時的幕後故事:她要求劇組工作人員和艾滋病感染者們同吃同住。值得一提的是,今晚在《朗讀者》的現場將會出現神祕嘉賓,讓蔣雯麗感動不已。

“同桌媽媽”16年陪讀 兒子以朗讀感恩母親

除了蔣雯麗分享與艾滋病患者“親密”故事外,另一位感動無數國人的“同桌媽媽”陶豔波也將和兒子楊乃斌一起走上《朗讀者》的舞臺。因爲16年堅持陪伴患有聽力障礙的兒子楊乃斌讀書,“同桌媽媽”陶豔波曾獲評“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0

今天,我觀看了《朗讀者》這個大型綜藝節目。這個節目是由著名主持人董卿阿姨主持的。這檔綜藝節目的總主題是:一個人,一段文。而今天第一期的主題是:遇見。

通過這檔綜藝欄目,我學習了朗讀的方法與技巧,學會了怎樣讓朗讀帶有感情。欣賞着他們朗讀文章的聲音,我彷彿身臨其境。

朗讀的人來自不同行業:有成功人士柳總、有無私奉獻的無國界醫生、也有創建鮮花山谷的夫婦、還有詩譯英法唯一人的許淵衝老爺爺……朗讀的內容也豐富多彩:有濮存晰朗讀的老舍散文《宗月大師》,來感謝人生路上幫過他的人、有無國界醫生朗讀的《答案在風中飄揚》,來表示她們對和平的渴望,也有朗讀《朱自豪情書》的夫婦,來表達他們對彼此的愛意……

看完《朗讀者》以後,我對朗讀的興趣更加濃厚了。我一定要在今後的日子裏,朗讀更多的書籍。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1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從文字中獲得過快樂。與其說朗讀者在傳播文字,不如說也在傳遞文字背後的人生”。董卿的話道出了本次尋找的意義,聲音傳播情感,情感滋養人生,“我就是想好好讀書”,董卿尋找的是朗讀者,更是關於文字、關於閱讀最原始的熱愛,最原始的快樂。

央視作爲國家電視臺,對於創新節目的要求,首先是從社會價值出發。曾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電視市場中沉得下心的文化節目卻是稀缺資源。大型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的出現,正是在喧鬧娛樂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種社會責任的擔當。

央視資產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說:“《朗讀者》的出現絕對不是孤立的,中國的電視節目太需要一檔有文化價值的節目來滋潤我們的心田。《朗讀者》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來朗誦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製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

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製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賈平凹《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後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2

《朗讀者》中的眼淚不少,但細細想來,這些眼淚,與文章本身,有多大關係呢?

濮存昕和醫生的故事感人,卻多多少少和老舍與宗月大師的故事隔着層皮;姚晨作爲一個媽媽感激月嫂,和魯迅感激自己的保姆阿長又存在着些許出入。人設和情感與文章最恰切的一段,恰恰不是來自本土,而是我早先並不看好、香港的羅家英、汪明荃夫婦。他們的幽默、淡然、豁達、開朗,才正應了馮驥才的《老夫老妻》,既沒有搶戲,又很合適。

當我看到羅家英和汪明荃拌嘴,突然感到比眼淚更加深刻的力量,那是兩個經歷了幾十年風雨的人,看透世事的平靜。

雖然他們的故事是喜劇收場,但相信許多的悲情故事,也能被演繹得哀而不傷。因爲,我們要向孩子傳達的是,比感動更遠的領悟,是即使面對苦難,也能平靜處之,淡然微笑的風度。

學會節制,比只會哭泣更重要。

學會內心深藏悲愁卻不顯露,而不是滔滔不絕去訴苦抱怨。

《朗讀者》好,但它更像藝術人生,講的是嘉賓的故事;但如果它更專注文章,學會控制情緒,我會給更多掌聲。

有人會說,讀書的境界本來就分爲兩層,一是我注六經,二是六經注我,也就是說一種是用自己的話解釋好文章,一種是用文章的觀點來說自己的故事,《朗讀者》顯然屬於後一種,它的境界更高呀!

這種觀點似乎也說得通,但對於孩子,連第一種我注六經都還沒有親自體會,直接給第二種不應該是過度拔高嗎?

所以,如果要給孩子看《朗讀者》,還是先讓他讀文章,看書,讓他理解原文的內涵,再看節目更好。

反觀也還算熱的《見字如面》,請兩位教授來解讀文章,就來務實得多。但無奈,比起一本正經地討論文本,還是煽情火得快!

在朗讀面前,每一個讀者都是平等的,他無關乎名望、地位、金錢、曲折的經歷,你可以飽經滄桑,也可以不諳世事,閱讀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套用簡愛那句話,我們的靈魂穿過書本,站在作家面前,我們是平等的。

唯有熱愛書本身,纔會給孩子終身閱讀的習慣,並賦予他們豐富的精神、情感世界。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3

如約而至,我又走進了今晚的《朗讀者》,傾聽感悟不同的人不同的經歷所擁有的相同的陪伴。今晚《朗讀者》的主題是陪伴,看完了心裏卻久久難以平靜。

陪伴,可以有很多種,可以是很多類。今晚的陪伴,豐富、飽滿、深情、純粹、溫馨,每一段都閃閃發光打動人心。父親鄭洪昇陪伴鄭淵潔一路寫作,母親陶豔波陪伴兒子楊乃斌求學十六年,蔣雯麗作爲防艾大使陪伴艾滋病患者十四年,林兆銘五年時間獨自陪伴受傷野生動物,妻子唐國妹陪伴丈夫喬榛共抗惡魔。每一段經歷,每一個故事,每一種陪伴,都彰顯着人性的光輝,都帶給我深深的感動,而我想說的是這位母親的陪伴。

楊乃斌八個月大的是失去了聽力,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災難。母親陶豔波爲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幸福的生命,拒絕孩子上聾啞學校,從國小開始就帶着小凳子成爲兒子的同桌,陪着兒子上國小、國中、高中、直至大學畢業,十六年的同桌,十六年的母子陪伴,十六年的辛酸磨練,終於讓兒子成爲有用人才,讓兒子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母愛,細膩、深沉、無私、堅韌。

這一段陪伴,看得我無法抑制地淚流不止,內心的感動和震撼無以言表。楊乃斌的朗讀《不爲什麼》詮釋了母親十六年陪讀的唯一理由,這個孩子是不幸的,他在那麼小的時候就失去了聽了,無聲的世界裏他該是多麼的寂寞。可是,這個孩子又是幸運的,他有那麼一位偉大堅強智慧的媽媽,作爲他的耳朵讓他聽到了聲音,讓他學會了正常的表達,過上了像正常孩子一樣的生活。成長,充滿了坎坎坷坷艱辛磨難;成長,又有多少驚喜和欣慰。十六年來的種種滋味,也只有這對母子心裏知道。

女人一旦成爲母親,就是同時擁有了菩薩心腸金剛之身,陶豔波無疑是最有說服力的,她會讓多少人肅然起敬慚愧不已呢?

當媽媽的要不斷學習,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反思,陪着孩子成長需要耐心和細心,也需要智慧和修養。我想,今後的我還得提高自身修養,因爲這是一生德修行。

以前,我總想當媽不容易,但要努力當好。現在,我認識到了,僅僅是盡我所能還不夠,而是要竭盡全力。

有人說,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是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會很燦爛地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着別人的花綻放了,自己的那一顆還沒有動靜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長大,陪着他她沐欲陽光風雨。如果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也不要着急,因爲他是一棵參天大樹。

總有一段文字影響生命的成長,總有一個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跡。但願我們的陪伴,是孩子一生最溫暖的記憶。

傾聽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這也是成長中的自修。

今晚的陪伴,讓我爲女兒寫下這段話: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陪伴,是最溫暖的力量;陪伴,是最純粹的關愛。

陪着你,願你慢慢長大!

願你――我的孩子,慢慢長大!媽媽願意陪着你,陪着你。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4

朗讀因愛而生,爲人而讀

“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因爲很多人都覺得朗讀那是學生時代的事情或者說它只屬於一小部分人。不,朗讀屬於每一個人。”

這段作爲《朗讀者》的開場白,擊在了每位觀衆的心裏。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爲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這是這檔節目的自白,也是出彩之處。重點放在挖掘人的百態——每位嘉賓帶來的不是乾巴巴的選取片段,而是自身的真實寫照,自己的人生感悟。

既然名爲“朗讀者”,那讓誰來朗誦就顯得尤爲重要。節目的嘉賓設置沒有一味地追求大牌,而是採用“明星+素人”這樣葷素搭配的巧妙結合。在2月18日第一期節目中,明星陣容包括表演藝術家濮存昕、世界小姐張梓琳、聯想創始人柳傳志、著名翻譯大師許淵衝,還有鮮花夫婦周小林 殷潔,無國界醫生志願者蔣勵這樣的普通人。

在節目設置中,更是看出了節目組的獨具匠心。每一期設置一個主題,配上董卿的闡釋,再選擇相關聯的嘉賓和朗讀的作品。第一期的主題定爲“遇見”,每位嘉賓都結合自己的故事選取最觸動自己的一段文字進行朗讀。還設置了開場曲的演奏和結尾的彈唱。此番用心在綜藝節目中實在是少見。

央視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5

提起張艾嘉,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往往都是——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女人。而對於女人來說,“故事”幾乎就等同於她的“味道”。

作爲一個明星,張艾嘉從不刻意遮掩自己的年齡。在節目中,當被問到如何界定年齡的味道時,她坦言:“一切都來得很自然,逃也逃不掉。”而對於女人的味道,張艾嘉也用自然來形容:“味道是要被品嚐的,我相信味道是來自於你自己人生的態度,你怎麼看待自己,那你散發出來的東西是自然的,那個就是你自己的味道。

曾經,李宗盛爲張艾嘉寫的一首《愛的代價》被無數人奉爲最能代表愛戀成長的經典。但在當時,張艾嘉還覺得這首歌的名字“有點土”。而前兩年再唱這首歌的時候,張艾嘉卻發現自己的心與這首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這個心經歷過更多的事情了,就覺得歌裏面幾乎每一句都是一個畫面和故事,所以特別感傷。”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6

又是開場熟悉的音樂,同樣是那麼伶靈動耳的旋律。溫柔的燈光下出現一個和藹的舞臺。節目一開始彷彿就暗示人們這是一場心靈深處的旅程,那是青春、眼淚、過往以及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交織,當它要來臨時,這一切都給我們以親切的徵兆。

我曾以爲那些在舞臺上呼風喚雨,在電視裏顰蹙舉眉的影視明星多少都有些攀炎附勢,在羣衆的眼前全副武裝,在自己的工作圈裏人前人後。也許是我太過於不堪,讓我不相信那些外部形象。我心裏的演員之所以能稱作演員。哪怕是在現實裏,他們也或許戴着面具,進行着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本期《朗讀者》中的一位嘉賓演員—姚晨。她一出場便讓我想起了那個武林客棧愛憎分明的郭芙蓉。記憶裏的印象猶如一股暖流,好像在記憶深處找到的一些欣慰吧。

她的朗誦是《阿長與山海經》,節目泠然的配樂奏起,她翻開了書本。幾站燈齊刷刷地對準了她。現場一片寧靜,猶如世界誕生前夕一般,神祕而充滿期待。也不知何時,她的話語出現,打破這好似延續不絕的靜謐。她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彷彿真的帶人坐入時光機,帶着些灰色,來到魯迅的故鄉,見到南牆邊的小鎮。看到穿長袍的故人,看到梳着長辮的魯迅,一起那個穿着素樸,滿臉褶皺的阿長。看到到阿長的好,聽到阿長的切切察察。最後不禁沉浸於此在“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遠在你的懷裏永安她的魂靈”中,穆懷感傷。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是在無數個獨一無二的長短面背後,我們都有一顆最初善良的心,猶如阿長。在演員姚晨傾情朗讀下,我真真切切地走進了一個世界,並總愛沉思每個人的得失,猶如多愁善感的.黛玉。我喜歡揣測每一個人,經歷地多了。不免習慣成自然。其實那些所謂看透塵俗,患得患失的人。也不過是一個自以爲是的阿長吧。

看了這次節目,我更喜愛姚晨了。喜愛她精湛的影視,喜愛她袒露靈魂的朗讀,喜愛她真誠潔白的內心。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7

沒想到會看的淚流滿面。不論是濮存昕花白容顏回憶榮國威大夫救治其改變命運的感恩、國際醫生對戰火中兒童的祝福、柳傳志簡單質樸的婚姻致詞,還是是朱生豪情詩下相戀依舊的愛人、劉瑜真摯的母愛,又或是耄耋老人醉心翻譯事業,每一段真情點滴,都讓人熱淚盈眶。

來不及一一去了解朗讀者本身的故事,但是他們帶來的一段段文字,卻可以細細品讀。

濮存昕帶來的是《老舍散文》中的《星月大師》。大師筆下總是那種淡淡的情懷,平靜的敘事,卻包含真情。“沒有他,我也許一輩子也不會入學讀書。沒有他,我也許永遠想不起幫助別人有什麼樂趣與意義。”在成長的歷程中,誰又沒有遇到過需要感恩的人呢。

《答案在風中飄揚》那一聲聲質問,那一句句“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作者鮑勃·迪倫對戰爭的質疑、無奈和無國界醫生蔣勵面對超出救治範圍的孕婦,感覺到的無力、無助以及快要崩潰都讓我們更加祈盼和平。

柳傳志的《寫個兒子的信》更是一個平凡父親對兒子的真情告白。“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麼行業,你都是我的好孩子”正如當初自己的父親將這句話告訴柳傳志一樣,如今他又把這句話告訴即將邁上人生新起點的兒子,這種減壓式的鼓勵放手讓兒子去闖,和我們走出家門父母的那份殷切關懷毫無二般。

已經太久沒有看到這樣的愛情,二十多年仍處於熱戀中,爲彼此讀情詩。當他們讀着朱生豪的情詩,雙目對望走向彼此,就像董卿說的,我還很少羨慕一種生活,但你們描述的這種生活,真的讓我特別羨慕。一起看花、看星星、看月亮,這樣的日常,確定不是詩人筆下的臆想。“醒來覺得甚是愛你”真實得彷彿可以看到晨光中你熟睡的模樣。“要是世上只有我們兩個人多麼好,我一定要把你欺負得哭不出來。”你捨得麼。“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愛而不得,即爲羈絆。朱生豪和宋清如沒有長久的過上這樣的生活,但卻成了鮮花山谷夫婦真真實實的日子。

認識劉瑜是看她的《民主的細節》、《觀念的水位》,在她親和俏皮的文字中是對公共社會的滿滿關懷,而這篇《願你慢慢長大》則是擊中心底的柔軟處。面對百天的小女兒那種深愛、期待,忍不住給她列下來一條條。“這個清單已經太長了是嗎?對品格的寄望也是一種苛刻是嗎?好吧,與其說媽媽希望你成爲那樣的人,不如說媽媽希望你能和媽媽相互勉勵,幫助對方成爲那樣的人。”多麼通達的母親,不以自我意識綁架子女,只希望她快樂成長。“小布谷,願你慢慢長大。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願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最後壓軸出場的是亞洲首位獲得北極光文學翻譯獎的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譯作就來不及讀了,不過這位還精力旺盛的老人確實可愛到我了。在解釋道自己名片上的“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唯一人”,笑着說自己是實事求是,“大家不知道看了沒有,反正是書在那嘛。”講到翻譯林徽因的《別丟掉》是因爲喜歡一個女同學,自己也笑起來了,但是憶及當時的愛而未得,雙目盈淚,充沛的情感不能不引人動容。講到翻譯時,譯文的比別人好,比以前的自己好,這種樂趣無人可以剝奪。在講活着不是活了多少日子,而是有多少可以記憶的日子,一句“還有不知道哪位作家說的了”真的是將可愛的真性情體現的淋漓盡致。

其實我最開始看的時候,看到節目將訪談和朗讀結合起來還是有質疑的,但正如節目最開始董卿語言真摯,包含深情的介紹這檔節目“將值的尊重的生命和值的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朗讀者。”本來還質疑主持人是否應該在訪問別人時表露過多個人情感,卻突然意識到她只是和我們一樣的傾聽者,和我們一起感動其中。

第一期雖然都是好文,遇見這樣寬泛的概念放上去也沒錯,但主題不夠明確。可以想象作爲節目第一期,又想有深度,又要有影響力,還有有收視率,選擇時的糾結。

“總有一段文字影響生命的成長,總有一個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跡。”“朗讀,屬於每一人。”期待下一期節目更多的好文和好故事。

2023年觀看CCTV朗讀者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28

今天健身的時候把《朗讀者》第四期看完了,讓我感動的地方有很多,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前國家隊女排姑娘趙蕊蕊的那句“比你的腿更痛的是你的心”,在她說出這句話的那一刻,我彷彿感覺到她在和夢想說再見。

「朦朦朧朧的,有個姑娘站在十字路口,四處張望,離她不遠處,另一個她慢慢地走向遠方,她望着她,卻不知道那是不是她,她想上前去看看,卻不能移動絲毫。」

“我一直沒敢睜開眼睛,因爲我覺得,只要我不睜開眼睛,這就是一個夢,一個噩夢。”

運動員的黃金生涯可能就那麼幾年,但他們爲此付出的可能是從幾歲時就夜以繼日的努力,汗水,而且最後換來的是一個充滿傷痛的身體,可是又有誰後悔過呢?

倪萍的《姥姥語錄》裏寫着“一個人受多大的罪,就享多大的福”,人生是很公平的,小富即安是一生,大富大貴也是一生,但這兩種人所承受的必定不同,人生的路到底走哪一條,到底怎麼走,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走過,就別後悔,後悔了,就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後悔的機會的。

很期待蕊蕊的新書,還記得許淵衝老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人生,不是你活了多長時間,而是你記住了多長時間”,趁着我們還有記憶的時候,把它們寫下來,以此證明,我來過,我記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