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全面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心得體會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3W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居於引領地位的戰略目標,我們所有奮鬥都要聚焦於這個目標。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四個全面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心得體會。歡迎借鑑。

四個全面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心得體會
四個全面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心得體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無論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還是在世界發展史上、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都具有極爲重大的意義。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千年求索、百年奮鬥的歷史性成就。回顧幾千年的歷史,豐衣足食一直是中國老百姓最樸素的追求和願望。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從救亡圖存到推翻三座大山,從改變一窮二白麪貌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不斷推進改革開放,一直在爲過上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奮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3億中國人不僅將全面解決溫飽問題,而且將過上比較殷實富足的生活,這將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般的偉大跨越。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基礎、關鍵一步。全面小康和民族復興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兩個相互聯繫、交互交融的階段。我們今天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就是在爲實現中國夢而奮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誌着我們向着實現中國夢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將成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對人類社會的偉大貢獻。從世界範圍看,把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帶進全面小康社會,使世界1/5的人口解決溫飽並過上中等偏上的生活,堪稱史無前例的偉大創舉。第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偉大勝利。中國能夠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標誌性勝利,折射出科學社會主義的真理光芒,有着重要的理論價值、實踐價值和歷史價值,對於增強廣大幹部羣衆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意義。現在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階段,攻堅克難的任務艱鉅繁重。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到20xx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是有機統一的“姊妹篇”。指出,要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不全面深化改革,發展就缺少動力,社會就沒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國,國家和社會就不能有序運行,就難以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系統和穩定系統,交織、交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之中。

全面深化改革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處於關鍵部位,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最鮮明的品格。回首過去30多年,每一次重大改革的成功都給黨和國家注入新的活力,給事業發展增添強大動力。面向未來,只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攻克頑瘴痼疾、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才能使我們事業發展的“動力系統”不斷升級,使中國道路越走越寬廣。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關鍵在“深化”,重點在“全面”。強調“改革”,就是要始終高舉改革的旗幟不動搖,自覺服從改革大局、服務改革大局,勇於自我革命,敢於直面問題;強調“深化”,就意味着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有勇氣、有膽識、有擔當,敢於啃硬骨頭、闖難關;強調“全面”,就表明改革不是某一領域、某一方面單兵突進,而是以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爲總目標的全面、系統改革,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使各方面改革協調推進、形成合力。必須時刻牢記,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則、有立場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改弦更張。必須增強政治定力,把握正確方向,決不能在根本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

全面依法治國是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石。法治是現代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深刻啓示我們: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全面依法治國,既是對歷史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必由之路的深刻認識。法治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的。只有靠法治,才能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持續性、長期性的制度保障,才能堅持好鞏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制度基石。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正確認識和把握黨與法的關係。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高度一致的,這種一致性就是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我們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相統一,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

全面從嚴治黨是鍛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強領導核心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只有黨強,事業纔會強,國家纔會強,民族纔會強。要看到,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黨肩負光榮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擔在了肩上。90多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巨大成就,沒有辜負人民的期望和重託。面向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任重道遠,我們依然在“趕考”的路上。能不能繼續交出人民滿意的答卷,關鍵在我們黨的自身建設,也就是能不能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能不能始終保持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要看到,全面從嚴治黨,是經受考驗、化解危險的必然要求。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是長期、複雜和嚴峻的,“四種危險”也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只有從嚴治黨,大力反腐倡廉、切實轉變作風,才能使我們黨頂得住各種風險考驗,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所謂“全面”,就是包括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紀律、反腐倡廉建設各個方面,是全方位、全領域的。保持先進性,就是要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的要求,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人民的前列,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始終作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保持純潔性,就是要堅持不懈加強思想理論武裝,堅決同各種違背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想作鬥爭,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堅定不移祛除影響黨的肌體健康的病症和毒瘤,始終保持黨的思想純潔、組織純潔、作風純潔,保證我們黨永不褪色、永不變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