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一個家讀後感(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4W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1

家,對我而言永遠是那麼溫馨舒適,可對他來說,家,只是有爸爸和奶奶的破舊的房子 ;挑擔,對我而言也許很遠 ,可對他來說就是現在——國中!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精選18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做《肩挑一個家》,書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但他的故事最讓我感動敬佩。

他的故事是這樣的:他是一名國中學生,從小沒有享受到家人的很多愛,在他模糊記事的時候媽媽就離家而去,整個家庭越來越衰落,爸爸和奶奶都是體弱多病的,家中也沒有固定收入,照顧整個家的重擔就由他來撐起。爸爸和奶奶總是一次一次因突發病而去醫院,有一次,他拖着疲憊的身軀去醫院,在路上騎車時摔倒了,可他還是爬了起來。他利用中午和晚上在餐館裏打工,掙來的錢只花在給家人買營養品上。他在學校是個班長,幫助腿傷的人上下樓梯,幫助沒帶傘的人回到家中……他就是這樣,只要是有感情着落的地方,他都會肩挑一個“家”的擔子。

看完他的故事,心中的感動油然而生。一個和我們一樣的同齡人,面對清貧殘缺的家庭,他沒有退縮和抱怨,不離不棄地守護者家人,默默地挑起家的擔子。

家人生病了,他到處借錢,給家人治病。家中的農活,家務活,大大小小的事都由他來承擔,“他難道不累嗎?”我想我們都會這樣問,他累但也不累。平日裏,同學們跑了一點步就會說:“累死了,真討厭跑步。”可他有時幾個月都忙碌於家中和醫院,來來回回地跑,他難道就開心?一點也不累嗎?

他,一個14歲的國中生,家裏欠債10萬多,爸爸只是一個木匠,並沒有穩定的高收入,他體恤父親,自己在空餘時間也去打工,分擔家中的支出,而有些同學呢,過着富裕生活,每天浪費着錢,一點也不體恤父母賺錢的辛苦,自認爲是一個“大腕”,每天大把大把地花錢,淨花在沒用的地方。

他沒有享受過很多很多的母愛,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離去了,他不止一次地哭着想媽媽,可連媽媽的樣子都記不起來,父親和年邁的奶奶都常年體弱多病,也沒有給他許多關愛,可他卻毫無怨言,不離不棄地照顧爸爸和奶奶。可我們呢,天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只要大人一不“服從”,就鬧着節食,離家出走。

他只是國中的一個男生,但家裏的活,都是他來幹,比如農活,家務活,就連洗衣燒飯的事,也是由他來做。可有些國中生呢,大人叫他們乾點活,掃掃地,洗洗碗,擦擦桌子等小事,他們總會理直氣壯地大聲埋怨:“我才幾歲,你就叫我來做這個。”接着就繼續自己做自己的事,毫不把大人放在眼裏。

他,就是美德少年毛偉鵬,獨自一個人肩挑一個家。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2

在你的一生中,一定讀過許多書吧,而我就要挑其中的一本書《肩挑一個家》來寫一篇讀後感。

《肩挑一個家》是一本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書,裏面的每一件事都是包含真情實感的,都不是瞎編出來的。在書中的美德少年雖然沒有我沒那麼幸福,他們或沒有父愛,或沒有母愛,或天生就是孤兒,或父母有疾病等等,但他們表現得非常勇敢,用他們稚嫩的雙手來挑起整個家,他們的家庭雖然困苦,但他們就像家裏的“開心果”一樣讓家裏充滿快樂、開心。有些美德少年天生就是殘疾人,但他們身殘志不殘,朱恩漢就是一個列子,他雖然是一個聾啞人,文中說他想買一件西服,原來要300元,可是那位女老闆看她是一個聾啞人就半價賣出150元,對於這個數字來說我們是掏出錢包就可以買到,但對於那些貧困家庭來說,這個數字已經算是家產了,可朱恩漢並沒有因爲這麼多錢而放棄了,爲了找一份工作來賺錢,他找了又找,終於找到了一份般磚頭的活,他不僅通過工作來賺錢,他每天還通過省錢來賺錢,他小時候得了一種先天性的疾病,他每天可以領3到5元來買一瓶豆漿或一個包子來吃,但由於省錢他每天早上都不用這些錢了,對於我們這樣的生活條件一天可以領7到10元錢了,或10元以上的錢,他爲了儘快得收集150元,他鞋子破了也不買新的,而是找鞋匠補了又補,而我們鞋子破了第一時間就是買新的,他每天還撿一些垃圾來賣給廢品收購站,雖然那些錢很少,不過對於他來說,是向150元前進了一小步,終於150元湊齊了,他買了那件西服,先不是給自己穿,而是跑回家給爸爸穿上了。從這可見,朱恩漢他時時刻刻牽掛着親人。

其實,我們身邊就有許多的美德少年,只是我們沒發現而已。書中的人物和我們相比,差距實在太大了,他們無論多麼貧窮,多麼困苦,但他們的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3

以前讀過這篇史記裏的文章,當時覺得沒什麼!現在細讀一下,覺得蠻有味道的!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是從這裏開始!從此開始了,中國曆代的朝代更迭變化!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激勵無數出身低微的人發奮起來!陳涉世家裏面有很多有意思的事件,重複的發生!我對陳勝的評價嘛,三個字:暴發戶!他最後的失敗,也離不開這三個字!他根本就沒有一個政治家,一個帝王所應有的素質!

易滿足,不能吃苦,心胸狹隘,不會養士!這幾點就是他的硬傷,暴發戶始終是沒辦法從自身的缺陷中走出來! 暴發戶太容易成功了,所以失敗也很快,只是稱了六個月的王!爲什麼項羽能夠作本紀,而陳涉只能作世家,因爲司馬遷知道陳勝根本不是帝王的料,只有能稱得上帝王的人才有本紀!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4

席慕容,是我最喜愛的女作家之一。席慕容的文字是敏感而又細膩的,與其說是畫家的散文,不如說是詩人的散文。她的散文,文辭如水,一筆如舟,引領我們一步步走入一條條優美的水域。

我最喜歡的文章,就屬《一個春日的下午》了。“在離別之後,卻能得到一種相聚時無法得到的心情,那麼,又何妨微笑地面對這種命運呢?”人生自古傷離別。一起長大的玩伴,六年同窗的好友。當離別無可避免地到來,無盡的傷感讓人撕心裂肺。是席慕容的文章,教會了我如何勇敢面對離愁別緒。有得亦有失,換個角度看事物、看人生、看世界,你將會大有收穫。請記住,失去是爲了更好地獲得,離別是爲了再次地重聚。世間萬物,就像一枚硬幣,有正面就有反面,我們需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人生將會有不一樣的精彩。

令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應該就是《心靈的對白》吧。“世間總有一些事,是我們永遠無法解釋也無法說清的,我們必須要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無能爲力了。”記得小升中的那場考試,原本信心滿滿的我,無法直面那不能接受的分數。於是,對於命運,我有新的認識。在命運面前,我們必須要承認自己的渺小與無能爲力,有些事物是你無法爲它畫出一張準確的畫像的。或許,真的變精確了以後,那原來最美的哪一點就會消失。世間萬物,美在不可預測性。只要,我努力了、盡力了,就勇敢接受命運的安排。

《在南下的火車上》,我最喜歡裏面的一句話:“在一切的痛苦與歡樂之下,生命仍然要靜靜地流逝,永不再重回。”人的一生就像是在乘坐一輛列車,時快時慢,可永遠都在向前行駛。無論你歡樂也好、痛苦也罷,錯過了便是錯過了,列車不能回頭,人生不能重來,美麗的風景只能記在心裏。相信吧,在某一個站口,會有更爲美麗的風景。

讀《槭樹下的家》,如同一位老朋友向你娓娓道來,讓你在感懷之餘,又增長了許多人生的閱歷。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5

一週的時間,終於把“金粉世家”看完了,看完後,第一感覺就是以後再也不看悲劇了,最後哭的稀里嘩啦的,終於沒有等到期望的結局,金燕西和冷清秋隨着南來北往的列車越走越遠,而不是我期待的大團圓的結局,難道這就是生活嗎?是情節使然,還是現實本該如此呢?真是造化弄人啊,白秀珠走了,金燕西終於醒悟了,冷清秋也從大火中死裏逃生,他們原本可以在一起過着平淡而幸福的日子,可是最終確擦肩而過,怎能不讓人傷懷最近一直沉浸在“金粉世家”的劇情當中,爲最後的慘淡結局慨嘆,爲小人得志氣憤,爲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而感傷。。。。還是把這些複雜的情緒都寫出來發泄一下吧。。

總體上來說,一代金粉世家最終破敗不堪,簡單從表面來看,是從金總理的去世開始的,是一個人撐起了一個家,這個頂樑柱的垮掉直接導致了金家的衰落,可是最後的結局也是可以料想的到的,金家的幾個兒子仗着父親是國務總理在外謀得一份職務,整日不學無術,不思進取,結交一羣酒肉朋友,花天酒地。一旦失去了靠山,朋友不見了蹤影,飯碗也丟掉了,轉眼即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可以說是金總理一個人養了一幫寄生蟲,除了幾個不爭氣的子女,還有這些姨太太們。是安逸的生活磨掉了他們的鬥志,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可以說是父母教導無方。雖然說“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但是不可否認,富貴的家庭同樣會有有志之士,父母的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整個故事是以20世紀30年代爲背景的,在那樣一個“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裏,不可否認,人們的思想還是有很大侷限性的。在男女的婚姻方面,金燕西和冷清秋是敢於跳出來向封建制度發出叫板的,他們一個是衣食無憂的豪門公子哥,一個是接受了新思想新教育的的才女,因爲真愛而走到了一起,可是最終因爲命運的捉弄,還是分道揚鑣。。。而小憐和柳春江則是悲劇中的悲劇,他們的幸福斷送在了柳少爺父母的手裏,同時柳父母用這把無形的刀也害死了自己的兒子。

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感情貫穿始終,也是讓我一直很糾結的問題。一直想不明白作者爲什麼要寫出這樣的劇情,爲什麼要讓有情人如此的備受折磨還最終勞燕分飛。金燕西雖說有一身的紈絝子弟習氣,可是他對感情的執着也着實讓人佩服,另外很講義氣,爲朋友打抱不平,他也是一個討女孩子歡心的男孩子,在認識冷清秋之前,他與白秀珠情同兄妹,他只是把白小姐當作妹妹看待,可是白小姐確早對他以心相許,可是燕西卻從來沒有愛過她,直到單純美麗而且滿身才氣的冷清秋的出現,才讓金燕西頓覺愛的滋味,他用盡一切的辦法去追求冷清秋,最終博得美人芳心,並走入婚姻的殿堂,雖說他們的婚姻後來出了點問題,可是他自始至終一直愛着的是冷清秋。他們的感情故事不是我短短的幾行文字可以描述的,他追她時想盡的種.種辦法,他們戀愛期間那些唯美的畫面,新婚時的甜蜜,可以說只有在觀看的時候才能體會到。。。

後記:看完“金粉世家”後,心裏一直很沉重也很傷感,不過從這部電視劇裏面可以感悟到如下幾點:

首先,要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要有可以獨自在社會立足的本領,不要試圖依靠他人,只有自己才能靠的住。

其次,要內心充滿愛,

再次,婚姻要建立在真愛的基礎上,否則兩個完全沒有愛的人生活一輩子,太沒有意義了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6

今天把《金粉世家》讀完了,記得上學的時候就看過很多張恨水的小說,比如《啼笑姻緣》、《滿江紅》以及《玲瓏女》等,雖然張恨水寫的書很好,但都是悲劇,看後會有感傷。

以前在看完《金粉世家》的電視劇後寫過一篇文章,文中描述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婚姻,金燕西有錯,冷清秋也有錯,但金燕西一直是愛着冷清秋的,而且只愛她一個。看完書以後才發現,在結尾上面,電視劇還是修改了很多,悲劇總是悲劇,是不會以悔恨回頭爲結局的,這既是真是的人生。而電視劇只是爲了讓人們更有希望一些,但卻是不實際的。

從書中開始看起,就會知道這是一個悲劇,因爲在金燕西四個兄弟生活中,是看不到任何未來的希望的,看到後來,我想很多人都會因爲金燕西的行爲而氣憤,不過這就是紈絝子弟,相對來說他三個哥哥還能有過父親教誨,有自己的差事,雖然金家沒落,但不至於生活出現問題,而燕西只能說他本身就是一個可悲的人。而對於另外一個主角冷清秋來說,她雖有些才華,但無法和人合羣,而和金燕西的關係也是因爲一時的衝動,年輕的不成熟的想法,也是不能有任何擔待的。所以兩個格格不入,思想不同,又無法去遷就彼此的人,是不可能不成爲悲劇的。

《金粉世家》隱射了很多的大家庭,雖然表面風光,但風光背後就是衰敗,有句古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只顧玩樂的人最後只能是悲慘下場。而且也多是心眼小,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料。小說就像人生,無論你愛它也好,恨它也好,它總是真實的。我們不願意接受那些,總是事物就算是錯了,也可以有悔改的機會,但現實告訴我們,很多東西是無法修改的。能樂觀豁達的人,無論在任何境地下,只會一時的迷茫,而不會永久的衰敗;心胸狹窄的人,無論事態如何變化,他也無法接受別人的思想,所以只能讓他們那樣好了。以前我聽過一句話,我特別愛,就是醫者不醫求死之人,其實這世間求死之人又何在少數呢!

拋開《金粉世家》,我們從中學到很多東西,至少我曾去體會每個人的心理,很多東西不只是環境造成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沉澱下來真正的自我,這個自我決定我們可以接受什麼,又不可接受什麼。對於書中而言,很多人確實無法接受金燕西的冷漠以及金家要面子,但從金銓開始讀冷清秋的詩,就知道她福薄,思想較小,無論如何,文中能讓人接受的有思想的人恐怕沒有幾個吧。

思想教育決定了未來的方向,所以,任何時候不要忽略對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尤其是思想上的教育。而且,包括我們自己的思想教育,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停滯,雖然過去有無數的經驗可以追尋,但如果自己無法切身去體會,很多道理也是一笑處之。願世間多些平和,我們也可多些快樂!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7

陳勝、吳廣起義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

秦國經過數代人的經營,到了秦始皇時代,終於制六合,吞八荒,吞併六國,統一天下。本以爲是曠古鑠今,傳承萬世的基業,卻在一個“甕牖繩樞之子,甿隸之人,而遷徙之徒”的陳勝的首先發難之下,一潰而終至亡國。

史家們(包括司馬遷)分析秦的亡國,都說是因爲秦政過於暴苛,而沒有順應形勢,施行仁政。是啊,民衆們經過了那麼多年的戰亂,其實心裏是盼望着能夠過上沒有戰爭的日子,享受和平的安定。估計秦始皇是因爲慣性的問題,沒能及時的剎住車,又或者是他天生有暴力傾向,根本從意識人就沒有想過要剎車,他延續着他的暴政,說不定更加暴虐。他活着的時候,由於他足夠的強大,人們還沒敢有太大的反抗,等他身死,篡位而立的胡亥根本沒有能力掌控全局。陳涉就是在一次明知左右都是死的情況下,冒險而借扶蘇的名義自立爲王,帶頭起來反抗秦朝的。

陳勝從小就有鴻鵠之志,他在起兵的時候,就用了一句口號“將相王候寧有種乎!”,充分體現了他的心志,也完全挑起了起義民衆的雄心。他們採用了“魚腹丹書”這種老調卻屢試不爽的辦法,讓自己成功的登上王位,一呼而百喏,登時全國各地到處都起兵開始造反了。

陳勝吳廣的起義雖然是農民起義,但我認爲這隻能說明他在起義的時候的身份是農民,他的實質的目的一是爲了解當時的困境,二是爲了貪求富貴。所以,當他取得了短暫的勝利,他就被迎面而來的富貴衝昏了頭腦,開始享受並誇耀起來。他有一個從前一起耕地的朋友,當時陳涉說了一句“苟富貴,毋相忘”,朋友還嘲笑他醜小鴨想變白天鵝。此時陳涉真的富貴了,當王了,他就跑來求見,好不容易見到後,看到陳涉現在的生活是如此富麗堂皇、奢侈腐敗,在一種羨慕、嫉妒的情緒下,開始到處散播陳涉以前貧窮時的舊事,結果陳涉將他殺了,也斷絕了與故舊知交的來往。然後陳涉又任命了一些官吏,專門來督察部下的過失,以苛刻的手段對付自己不喜歡的人,於是許多將領也不再依附他了。陳涉後來之所以失敗,原因大多在此。

陳涉稱王總共只有六個月的時間。可是他卻是一支星星火種,終於引發了燎原之勢。而作爲中國封建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起義,它也具有不可忽視的歷史意義。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8

這個學期剛剛開始的時候,我的書架裏又多了一位新的“朋友”——《槭樹下的家》。吸引我的不只是那富有墨香氣息的封面,更讓我欣賞的是席慕蓉那精練而又不失淡雅的語言

細細的品味她的書,咀嚼着她那細膩的文字,我也漸漸地喜歡上了這位女作家。她似乎總能從生活中的一些平常的瑣事時悟出一些什麼,再用她那滿肚子的優美語句生動傳神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總能讓我們眼前一亮,感悟人生的真諦。

在《槭樹下的家》中,令我印象極其深刻的《生命的滋味》這篇文章。文章中寫道“讓我知道,整個人類的生命就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藝術創作,在我之前已有了開始,在我之後也不會停頓不會結束,而我的來臨我的存在卻是這漫長的琢磨過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點,我的每一種努力都會留下印記。”這一段話雖短,可是容納了生命之中最爲重要的一點。是呀,不要爲自己已經做過的事情去後悔與懊惱。因爲你在後悔與懊惱中不知不覺中已經浪費了你自己的生命與時間。如果你正在爲自己的夢想努力着,請千萬不要放棄,你千萬要記住,你的每一份努力都會留下印記。你的每一份努力都會得到回報,都會在你的最終結果中得到體現。請在人生的旅途中始終保持着樂觀積極的心態,從容地品味着人生美妙的滋味。

《愛的絮語》這篇文章在我讀完整本書之後,同樣在我的心中佔據着無法替代的位置。文章中華麗的語句將父母對我們的愛,一一具體化,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甚至是烙在了心裏。以前母親和一個少女一樣,喜愛着玫瑰,可是自從有了孩子,它代表着危險。因爲它的刺會傷到孩子。以前的母親愛奔跑,而自從有了腳很小很弱的孩子,母親必須慢慢走。以前的母親懼怕着一切可怕的事物,可是有了孩子,她們必須克服一切,必須保護孩子。母親爲了我們付出太多太多,捨棄了太多,我們不論做什麼也及不上母親對們的愛。只有用我們的愛來回報母親。

翻開《槭樹下的家》好似可以讀懂席慕蓉,讀懂生活。翻開《槭樹下的家》讓生命的真諦飛入你的思緒。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9

讀完這本書,我有許多感悟。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我十分喜愛它。相信大家都知道並且都讀過這本書,故事的內容就不需要介紹了。

看完這本書後,特別是瞭解了巴金的生平後,我真的覺得書中的覺慧與巴金本身十分相似。

殘酷的現實確也教育了青年巴金:母親死後四個月,二姐就患“女兒癆”死了。她性情溫和,從小熟讀《烈女傳》,她學到了許多封建“婦道”,知道作爲女人,要順從一切,忍受一切。那本書裏,有個寡婦因爲陌生的男子拉了她的手,她便把自己的手砍掉;有個王妃,官裏起火,她甘願燒死,也不出來,因爲怕失體面。二姐熟讀這本書後,顯得與她年齡不大相符的沉默與憂鬱。祖父生日的三天後,她的生命就結束了。

大哥的處境十分困難,巴金是非常瞭解的。大哥本來與一個從小在李家走動的巴金錶姐很好,但是這門親事後來沒有成功,他用在祖宗神位前拈紙團的辦法,選中了另一個姓張的姑娘。大哥心事成虛話,雖滿肚委曲,但也沒有反抗,也從不曾想到反抗。後來祖父死了,恰好這時大嫂懷孕,臨盆在即,這就成爲叔嬸們打擊他們的可趁之機,他們一方面在祖父靈堂前提出分遺產,一方面又認爲祖父去世不久,長房在服孝期間,在家生孩子,將與祖父在天之靈相沖,因而竟然要求大哥送妻子到城外一個偏僻的鄉村去生產,說離開家裏越遠越好。

大哥在大家庭中與長輩因循、敷衍、妥協、服從慣了,並不能接受巴金兄弟要讓大嫂留下來在家生產的建議。他最後還是拿着衣被陪着自己的夫人上轎,到城外把孩子生了下來。雖然,大嫂並不像《家》裏的瑞珏那樣難產而死,但當孩子彌月以後,大嫂抱着孩子回家,巴金看着叔嬸們臉上所顯露勝利者虛僞表情,愈益增加了他對這個大家庭的憎厭。

巴金是覺慧嗎?高家的悲劇源於李公館經歷的悲劇;鳴鳳、瑞珏、梅表姐這些悲劇人物的誕生,是巴金從李家悲劇生活的經歷中提煉出來的,這是因爲巴金所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劇,他感受的是一代人的悲劇。正是巴金在封建大家庭中經受了大量的心靈折磨以後,最後才演化成了小說《家》中覺慧的決心和眼淚。他比覺慧看到的更廣,也更深。

可以說巴金的《家》是他對自己的家族生活的記敘和諷刺。

這些便是我讀完這本書的感想。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10

終於把《金粉世家》整部都看完了。不知道是受電視的影響,還是自己心血來潮,此時,我大把大把抓着零食拼命往嘴裏塞 ,好想把喉嚨裏的一股酸味隨着零食往回吞。是徹底抓狂了,那些被我搞得七零八落的零食就這樣可憐巴巴地成了我的犧牲品!

這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不知道過了幾年了,忘了片名,可劇情卻歷歷在目。電影裏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女孩愛上了一個天使男孩,可他們的愛情遭受了很多挫折,最終還是以悲情告終。女孩爲了思念這個天使男孩,每天以淚洗面。她哭泣的方式就是拿一隻瓶,打開瓶蓋,然後對着瓶口,讓眼淚滴進去,淚水儲滿了一瓶又一瓶。這部淒涼的愛情故事讓人很感動,也感到很惋惜,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

跟《金粉世家》這部電視劇相比,情節上有着天壤之別,《金粉世家》要耐看得多。但 劇情頗有相似之處,也是以悲情告終。

有趣的是看到快接近末尾時,我還是以爲男女主人公會相聚在一起。因爲我看到男女主人公在火車站相逢並緊緊地相擁在一起了。沒想到的是,突然來了個大反屏,男主人雙手擁着,女主人卻突然消失了。啊,原來這是男主人的幻想,一個虛無縹緲的幻想!

多好的一對啊,可天意弄人,偏偏把這麼好的鴛鴦給生吞活剝了似地拆散了。讓觀看人的思想也隨着一波一波的浮動,看到結局,就覺得揪心。

好多看了這部電視劇的人都說,要是男女主人公最後能後在一起就好咯!可我在想:沒關係啊,可以再寫一本完美的續集啊!那又能怎樣?你改變了劇情,能改變了現實生活中的現狀嗎?作者在寫《金粉世家》時,不也正披露了現實生活嗎?

想說的、想寫的、想唱的情感太多了,發生在他人身上的,自己身上的,甚至是來不及發生而全靠想象出來的,有羨慕人家的,也有被人家羨慕的。有誰能夠做到始終如一呢?

《金粉世家》所描寫的美好的愛情故事,現實生活中也有,它發生在某一對戀人身上。也有許許多多的見證人跟祝福的人,或許有一人不能做到始終如一;或許他們中間出現了絆腳石;再或許是……有太多的原因導致了美好的愛情 。給彼此留下了缺憾跟回憶!

看了《金粉世家》之後,讓我更加覺得在這個世上,愛情不是唯一。要是你認爲愛情是唯一的話,那麼當你失去愛情後,就再也無法活下去了。除了愛情,還有親情,友情,這兩者也兼爲重要,也應值得你去好好扞衛,好好珍惜!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11

一個具有時代性的作品。講述一個出生在舊社會大家庭的青年,在社會動盪的年代,在封建禮教土崩瓦解的時代覺醒了。看到了封建社會對人性的壓抑,殺人的禮教。鮮活的,青年的生命,做了毫無價值的犧牲品。而一種麻木、忍耐、怯懦、退讓加上封建的衛道,卻仍在絞殺更多鮮活的生命。青年終於忍無可忍,憤而出走了,成個這個家庭的叛徒。

距離那個時代遠了,不讀書,那都是些無法想見的故事。我現在只是隱約記得小時候,時常聽到要破除封建迷信的話。至於封建迷信,只以爲是一些不好的東西,大概跟狐仙有關的,至於是否一定要破除,到從來沒想過。《紅樓夢》有不少人說是封建社會女性的悲劇,可我懷疑作者是否有這麼高的思想素質。他只是作爲一個小說家,把他一生的富貴和辛酸寫在紙上。至於抨擊封建禮教,反抗封建思想,我想曹雪芹不會的,那些只是後人的評說。即便書中確有這樣的影子,那也不是因爲這個目的;即便是有這個想法,也不會這麼清晰明確和堅決。可《家》卻是爲了反抗而寫的一部書。

巴金本來就生在一個反抗的年代。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犧牲的何止幾代人。歷史的車輪碾過,轍子裏滿是漿血。禮教造成的悲劇又何止幾樁,萬千的人在其中受苦,卻又令人驚異地維護和宣揚着這種禮教。魯迅是一針見血的,“滿紙的仁義道德”只看見“吃人、吃人”,吃人的人也終將被人吃。但我還是驚訝,幾千年一直都是這樣,談不上反抗。曹雪芹不是真正的反抗。真正的反抗是在帝國轟然倒塌,思潮開始涌入麻木的中國,從一批不肯簡單地上吊作犧牲品的人開始。巴金生在一個反抗的年代,他寫的這部小說就是爲了反抗。

這本書我不敢說他寫的很好。但題材是很好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會產生怎樣驚人的效果!可想而知,會掀起一個潮流,激勵一代青年,點亮一代人的思想,所以說這個作品屬於那個時代。現在讀起來,是一種遙感了,畢竟在他們的努力下,時代變了。

最近正在看一篇長篇小說: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雖然暫時只看完《家》這篇,發現巴金老爺爺對其中的人物刻畫可謂是活靈活現、惟妙惟肖,讓我銘記於心。深刻的感受到巴金老爺爺不愧爲偉大的作家。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12

家,一個愛、溫暖、避風港的象徵,但在巴金筆下的這個舊社會中的家卻是惡魔、監獄、劊子手。

小說中,有很多情節讓我感到悲憤,感到惋惜,感到痛心!但我暗暗爲自己慶幸,因爲吃人的封建禮制已被前人埋葬,我應當感謝他們。在無數的可憐的生命做了陪葬品後,一些可愛的勇敢的人奮起而攻之,打碎了,幻滅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到來,從前飽含女子血淚的舊路我們不會重蹈,這是最大的幸運!

在這樣一個大家庭中,梅、琴、鳴鳳、瑞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結果。梅,因母親的態度而與覺新擦肩而過,並早早地做了寡婦,在與覺新重逢後,又因自己的感情不能抒發而抑鬱成病,吐血而死;琴,讀了幾年書,積極地與覺民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約”的婚姻,在覺新和覺慧的幫助下最終取得了勝利,真心地在一起,過着幸福的生活;鳴鳳,好一個烈女子!爲了自己純潔的愛情,不惜拋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毀了自己,我真佩服她在這個封建大家庭中毅然選擇這種壯烈的方式反抗;瑞鈺,一個善良貞靜的人兒,任人擺佈,因肚子裏的孩子受到衆人的排斥,被趕到城外的一間陰暗潮溼的房裏,而他的丈夫覺新太懦弱,導致了她在生下雲兒後離開人世,這使我憎恨迷信,憎恨懦弱。這些女性人物表現出了在封建社會裏有太多的人做了許多不必要的犧牲品。

三兄弟的性格大不相同。作爲大哥的覺新樣貌清秀,品學兼優,本有着大好的前程與美滿的夢,但在吃人的封建禮制面前他不敢揹負不孝的罪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着別人難以明瞭的苦衷,博得長輩們表面上的暫時的友好對待,但他得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有!失去了所愛的梅,失去了賢惠的妻子,失去了無數個反抗的機會,甚至還做過封建禮教的劊子手,逼二弟覺民完婚,但最後,他有了一點覺悟了,他終於幫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這個可怕的“家”;覺民擁有進步思想,但不堅定,他是處在守舊與進步之間,然而,就是這樣,他憑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幫助,贏得了琴——一個進步的充滿自信的新女性;覺慧,不但擁有進步的思想,而且意志堅定,他帶着一個單純的信仰,不放棄,向目標大步走去,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有一絲遺憾,覺慧的反抗爲他贏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終於擺脫了這個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爲了事業失去了愛情,犧牲了一個原本美好的生命。高老爺的封建思想、整個社會制度、整個迷信奪取了多少人年輕的生命!

“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我會和巴金一樣記住:青春是多麼的可愛,我們正處於美好的青春歲月中,我們充滿了激情,我們的心裏洋溢着愛!那麼就讓它作爲我鼓舞自己的源泉吧!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13

讀完《金粉世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冷清秋與金燕西最後成了悲劇,這雖然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果。但或許是從電視上看了過多的泡沫劇,結局美好。突然看到張恨水《金粉世家》這個淒涼的結局,有點難以接受。

"一個是大家公子,一個是小家碧玉;一個生於富豪,一個生於貧困;一個像熾熱向日葵,招搖炫目,一個如清雅的百合花,溫和賢淑;一個習慣歌歡舞悅,一個飽具才情詩意。"在兩人熱戀之時,並不察覺到雙方各自的差異,怎麼看大家都是順眼的。或許在熱戀的時候,冷清秋就被甜蜜的愛情衝昏了頭腦。當然不可忽視,母親和舅舅的價值觀,人生觀也或多或少地影響着清秋。雖然母親口口聲聲說無緣無故接受別人的禮品不太好,但她卻一次又一次地接受金燕西送到屋裏的東西。

而金燕西爲了得到冷清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他瘋狂地追求,他專門在清秋隔壁家租一套房子,辦詩社。只要清秋家有什麼困難,他就第一時間出來幫忙解決。終於冷清秋抵擋不住金燕西的甜言蜜語,揮霍金錢的浪漫,她的情感防線漸漸倒塌。他誤以爲金燕西就是她可託付終身的丈夫,她踏進了金家,過起了她曾經所厭惡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可清秋依舊未改她高冷的作風,即使她已經改變了生活環境,來到了金家。金燕西和他的姐姐、朋友打麻將。清秋則不玩。金燕西出外面玩耍交朋友,冷清秋也和丈夫的朋友相處不來,她也不出去。這已經暗示了燕西與清秋兩人生活的脫節,他們的志趣愛好根本就沾不上邊。而清秋看不慣金家僱女傭這一做法,她曾天真地以爲,只要我不僱女傭,人人不僱女傭,那麼就不會有辛苦的女傭出現。只是她不明白,金家這根深蒂固的規矩怎麼能說改就改。不久金銓倒下,金家衰敗,清秋要面臨柴米油鹽的現實問題,可她曾以爲可以託付終身的丈夫,卻毫無擔當,依舊放蕩不羈,到處玩樂。他們的婚姻漸漸破碎,

我們不禁唏噓,冷清秋和金燕西,經過愛情的轟轟烈烈,卻還是經不過婚姻的平淡,最終愛如潮水乾涸,兩人形同陌路。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我想說,愛情是婚姻的滑油劑。有了愛情婚姻才能持續下去,但是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面對婚姻,我們有許多現實問題需要面對解決,如柴米油鹽,生兒育女等一系列的問題。這時候相愛的兩個人的三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致的三觀,會讓兩人不會在一些事情上有太多的意見不合,然後婚姻繼續。而相愛的兩人志趣相投,性格互補,則會爲生活增添許多樂趣。思想上能與愛的人交流,兩人才不會越走越遠。可很顯然,冷清秋與金燕西的價值觀有太大的偏差。愛情冷淡之後,金燕西厭煩了冷清秋的孤芳自傲,而冷清秋也對放蕩不羈的富家少爺束手無策。冷清秋經濟上不獨立,她與金燕西的家族貧富差距過大,再加上她的作風,她自己都感覺到自己說話的分量微不足道。這是個愛情悲劇,它在警醒着當代那些"寧願在寶馬車上哭,也不願在單車上笑的人。"婚姻真的沒必要追求兩個極端。

曾看過一本叫《女孩子富養,男孩子窮養》,書中的一個觀點我十分贊同,說到女孩子要經濟獨立,有自己的高度,不要一有追求者就立馬撲上去。男孩子要從小吃苦耐勞,長大要有自己的事業,不要讓自己因爲經濟原因,而心儀的女孩離開自己,更不要成爲一個敗家仔。《金粉世家》這部作品折射出當代的許多問題,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14

讓讀書人有錢,讓有錢人讀書。 今天,讀了國中九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陳涉世家》,它選自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是前面的大部分文字。《史記》敘事嚴謹真實,史料可靠,善於記事寫人,後世奉爲史文學的典範,魯迅讚譽其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世家”是其中一種,主要記諸侯之事,因陳勝(字涉)首事發難反秦,功大,他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袖,故編入此列。這篇課文我上國中時也學過,如今重讀,覺得十分熟悉和親切,其中的句子“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至今難忘。

本文先寫陳勝年輕時胸懷“鴻鵠之志”,接着寫在秦末民怨沸騰的大形勢下,他與吳廣造出聲勢、輿論提出口號,發動民衆揭杆起義,民衆擁立他爲王的過程,最後寫勝利進軍,建立政權。

課後附錄了《史記·陳涉世家》的結尾文字,我以前沒有讀過。主要寫陳勝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淡忘“故人”,聽信讒言,濫殺無辜,自立爲王僅六個月就被人殺死。

全文高度評價了陳勝的歷史功績,又沒有掩蓋他的錯誤和歷史侷限性,啓發我們應客觀地看待歷史人物的功過得失。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15

《家》這本書讓我5261感悟很深,《家》這部書是4102以中國封建禮教1653下的大家庭爲背景,闡述了在那個時代的青年們如何被摧殘。

巴金是以自己的大家庭爲背景完成這部小說的。在高家這個大家庭中,主要人物有高老爺子,他是整個家庭封建禮教的主人,也是整部小說悲劇的創造者。高覺新是高家的長孫,是一個擁有現代思想的進步青年,無奈卻因要繼承家庭,順承父輩的意思,而斷送了大好前程,成爲封建主義的奴隸,並在進步思想與封建思想中間夾縫求生。高覺慧是高覺新的同胞弟弟,他同樣是愛國的進步青年,他厭惡自己的家庭,並且支持自己的二哥覺民逃婚,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時他也干預追求自己的幸福,大膽的同丫頭鳴鳳談戀愛。或許這樣的事發生在現代是很正常的,但在那個時代的婚姻都是講究門當戶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此便可看出高覺慧的確是一個用於衝出封建禮教的進步青年。

當然,高覺慧是一個正面的例子,但在封建社會下,更多的是悲慘的例子。比如高覺新,他的婚事原本可以很順利,不想高覺新的繼母和梅的母親在牌桌上發生矛盾,於是梅的母親一氣之下就退了這門親事。而高老爺子居然用抓鬮的方式來決定覺新的婚事。而覺新的人生悲劇並沒有就此停止。在接下來的幾年裏,他又遇到了他的初戀情人梅,覺新便在梅雨現任妻子瑞鈺之間非常矛盾,結果梅卻因爲覺新而含恨而終,而瑞鈺卻因難產而死,他縱有萬般無奈的怒火卻不敢發泄,這一切都因爲封建禮教與他自己的不反抗主義而造成的。

覺慧並不像他大哥那樣軟弱,他決定挑戰象徵封建主義的爺爺,支持並幫助二哥覺新逃婚,並在他的撮合下,他的二哥覺民終於反抗成功並能夠與表姐琴在一起。他自己加入新青年的社團,與社團成員一起出版《新青年》這本雜誌來指責所謂的政府軍隊對學生與百姓們的傷害。儘管他們到處受到政府的打擊與排擠,還幾次被警告必須要停止出版,但他們並沒有停止與惡勢力的鬥爭。繼續想辦法出版《新青年》,但命運似乎也與覺慧開了一個玩笑,他的戀人鳴鳳要嫁給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爲妾,而鳴鳳因爲覺慧而不願嫁給別人爲妾。無奈之下選擇投河自殺。覺慧因爲鳴鳳的死,大受打擊,一氣之下決定離開這個令人窒息的封建家族。所幸的是在他的大哥和二哥的幫助之下,他離開這個家,走向一個新的天地,上海。

巴金以自己的形象創造這個人物覺慧,我非常喜歡他,有自己的思想,敢於創造機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才象我們現代人一樣,有蓬勃的生命力。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16

陳勝吳廣起義,司馬遷寫入世家,歷史課本說是司馬遷有魄力,實則非也。

我細讀史記,以爲司馬遷寫史記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銜接,因爲紀傳體的缺陷就是人與人銜接的不是很好,雖然更具文學性。爲避免這一缺陷,司馬遷只能爲更多的人立傳,尤其是人網中的結點處,由於相當大一部分的人和事都必須與此人聯繫上,所以才專爲此人立傳,敘述一下此人的主要事蹟,拔出蘿蔔帶出泥,自然可以從側面敘述其他人物。

陳勝吳廣起義雖然失敗,但它是打響反秦的第一槍,尤其是很多的反秦諸侯都與他們有聯繫,所以才寫入正文。司馬遷寫史記,重點的是一個史實,以他的爲人,決不會因爲個人好惡而將一無所謂的人寫入史記。這纔是它真正的偉大之處。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17

《家》這本書很早就收到了,但是一直斷斷續續的讀着,以前總感覺讀這種書會很枯燥。但是當你仔細的讀完,並且認真的去體會,就會發現,還是這種書有味道。

《家》這本書是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中的一部,用巴金先一貫的語言風格,質樸,明朗,親切自然,本色而熱情,以家庭爲主題,折射一個時代的特色和問題。

《家》這本書通過對一個四世同堂的封建家庭的沒落,分化的描述,通過不同的人物性格,反應了不同的人物命運。不反抗,不想改變,只能是註定要悲劇過完一生,這裏的代表人物就是覺新。他的不反抗,美好的戀情沒了,守舊,妻子被封建迷信吞噬了生命。但是他也能接受新的思想,只是在大環境的影響下,沒有了行動。沉穩而意志力不堅定。而弟弟覺慧,雖然性格激進大膽,在現在看來還有點冒失。但是敢於反抗,勇敢的參加反帝反封建的活動。敢於爲了愛情同封建禮儀做鬥爭,最後走出了家庭,也算是一種小勝利吧。還有丫鬟鳳鳴對愛情的大膽。等等的人物性格,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給予我們勇於改革和創新的動力,不管碰到什麼坎坷和挫折,都要堅定信念衝下去,千萬別像覺新那樣一生充滿遺憾和內疚。要像覺慧那樣敢於拼搏。哪怕最後失敗了,也是人生中的一筆財富。就像現在的很多年輕一代,他們有着很先進得想法,但是很多人都會瞻前顧後的考慮很多問題,沒有走出最後一步行動的步伐。也就沒有了成功的可能,走了最後一步,很大機率會失敗。但是努力了,爭取了。即使最後沒有結果,也是一種別樣的結果。

《家》雖然是一部批判那個時代的書,但也向我們年輕人昭示着青春的無線可能。年輕的我們,只要有激情,有夢想。無論前進的路有多麼的崎嶇。但是有愛,有努力,幸福也會不遠了。

《家》一本好書,使我受益匪淺,也是的我將會繼續讀下去巴金先生餘下激流三部曲的剩餘兩部。從而汲取營養。

肩挑一個家讀後感 篇18

元旦三天假,女兒帶回席慕蓉的散文集《槭樹下的家》。

我曾在青春少年時代讀過席慕蓉的詩集,說不出的感動,說不出的感傷,淡淡的,輕輕的拂過我的心頭。而讀她的散文集還是第一次,並且是在步入人生的三重角色(爲人女,爲人妻,爲人母)後,那些她生活的點點滴滴,看似平凡卻很感動,讀來樸素但卻深刻。一個故事,一次思索,一種頓悟,更讓人體會到一種平凡卻不會貧乏的生活。

也許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能靜下心來讀書的人已經很少,而能品讀散文的人就更少了。 讀散文,能陶冶性情,不僅是一次文學的暢遊,更是一種精神的享受。

將書捧在手中,心靈隨着文字的躍入而怦然跳動,這些浪漫悽美的文字在心中激起陣陣漣漪!追憶似水年華,那麼多溫暖 而珍貴的回憶在心間一點點地暈染開來,像一湖回憶的水面,常因幾顆不經意的石子,盪開美麗的漣漪。晚上枕着書兒入睡,更感覺是一次心靈的自由翱翔。

也曾想將生命中的點點滴滴淨化爲淡淡的文字,把深藏在心中的感覺牽引出來,把生命中極爲珍惜的這一部分保存下來。在落寞的時候可以回到對自己是那樣熟悉和那樣親切的環境裏,在和自己極爲相似的人羣裏停留下來,細細品味,珍藏。然後安心地去生活,安心地去愛與被愛。

恍若十幾二十年過去了,在這紛繁複雜的人世間,自己的心情、自己的經歷也一直在變。那些留有少年青春痕跡以及成年後的記憶、喜歡單純、喜歡簡單、喜歡花草樹木、喜歡自然界裏的一切風花雪月……也隨着一次次變動而漸少漸失。

而在這二十年後,隨着《槭樹下的家》,我才發現,所有的都清晰地躍入腦海中,以前的那些痕跡,其實一直都存在,從來不曾消失。

原來,有些東西真的是一直都存在的,不會因時光的流動而改變。原來,這種喜歡簡單美好的心情,一直都在,從不曾改變。即使現實生活是多麼瑣碎繁雜,也一直喜歡從自然的美好中尋求心靈的安靜,單純的喜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