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嚴以修身心得體會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1W

如何做到嚴以修身心得體會一:

如何做到嚴以修身心得體會3篇

“嚴以修身”是“三嚴三實”中的第一名句話,可見這句話在“三嚴三實”中的分量是最高的,說“嚴以修身”就是要切實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如何做到“嚴以修身”?我個人談幾點看法。

一、要樹立堅定的政治理想信念。共產黨人的信念就是對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必須要強調共產黨人豎立的是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義,而不是什麼其它主義,現在有的同志在黨不信黨,在黨不信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去信奉什麼資本主、自由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等,這是有些黨員幹部不學習,不修身造成的,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去年開展的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提出“三嚴三實”“忠誠乾淨擔當”就是要解決這些方面的政治理想信念問題。

二、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路線。樹立正確的思想,就是要求人們的思想、觀念以及制定的方針、路線、政策與策略等主觀的東西,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客觀形勢和社會實踐,使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始終保持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毛澤東同志把馬列主義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提出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探索出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鄧小平同志科學闡述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科學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並引領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以xx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怎樣建設黨,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如何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提供了理論依據;現在的系列講話,爲我們提出瞭如何在新常態下共產黨人帶領全體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出了方向。

三、要保持先進的無產階級覺悟。共產黨人應自覺站在無產階級的階級立場,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以人民和國家的利益爲最高利益。保持先進的階級覺悟就是共產黨人應以先進理論爲指導,明辨是非,旗幟鮮明地爲黨、國家和人民的最終利益服務。《黨章》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每一位共產黨黨員,在重大問題面前,必須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處理一般社會問題時,應該自覺地從無產階級、中華民族的立場出發,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覺保持無產階級本色,謙虛謹慎,艱苦樸素,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黨員自覺堅持黨的根本宗旨,保持黨的先進性的覺悟,誠心誠意爲人民謀利益,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同人民羣衆保持魚水關係,始終保持同人民羣衆的密切聯繫。

四、要強道德情操修養。就是以共產主義的高尚道德情操去處理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嶄新的精神風貌去影響社會,促進和淨化社會風氣。《黨章》要求共產黨員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提倡共產主義道德。它要求人們自覺做到全心全意爲人民謀利益,《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爲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英勇鬥爭,不怕犧牲。這就要求共產黨員自覺做到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先公後私。只有加強個人道德修養,不斷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我們才能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纔不會在工作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四風問題”,才能使我們始終保持好共產黨人的先進性。

如何做到嚴以修身心得體會二:

修身,即通過學習、培養和鍛鍊,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儒家的倫理學說當中,修身思想佔據着極其重要的位置。在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的今天,我們還須本着吸取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學習和借鑑儒家學說中的修身理論和思想,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塑造具有完美人格特徵的“四有”新人。

修身爲本——“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礎

《禮記·大學》說:“古之慾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就概括出儒家所提倡的進行道德修養和立身治世的八個步驟: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八個步驟當中,“修身”處於承上啓下的關鍵位置,是普天之下,不分貴賤都應遵守的準則,“自天予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

儒家認爲:修身的第一要務是志存高遠。修身的目的是爲了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不僅是使自身的道德修養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和親睦族、安邦治國、教化天下,即孔子所說的“修己以敬”、“修已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也如孟子所言的“修其身而天下平”。

孔子曰:“苟志於仁,無惡也。”“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標準與理想,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目標,他立志於仁,篤守勿失,即使面以挫折、貧困,也要做到“君子窮固”,在貧窮的時候也要堅守自己的志向,由此做到“無惡”,成爲集“溫、良、恭、儉、讓、寬、信、敏、惠、仁、智、勇”等偉大人格於一身的一代宗師,萬世師表。所以,只有先立志,確立遠大的理想抱負,才能把修身變成一種主體的自覺行動,不斷鞭策自己,激發起修身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加強自我修養的錘鍊。

學思結合,是儒家加強修身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孔子的學生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立志是修身的前提和基礎,但僅有立志而不學習,終將一無所獲。“君子學以致其道。”刻苦求學、博覽羣書,既是實現個人宏圖大志的途徑,也是培養君子人格的前提和基礎,“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爲德”。

在博學的同時,還要注意“慎思”,即對所學內容的倫理思考和對自己言行的自我檢查,這是加強自我修養的重要一環。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恩而不學則殆。”學思二者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係。學習必須以“思”爲中心,抱着思考的態度去學習,用學去養思,才能自造爲聖人。正是基於此,孔子提出“君子九思”的主張:“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如何“思”,那就要不斷進行“自省”,時時檢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自覺地進行道德監督,儘量減少缺點,努力改正錯誤。常言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現實生活中,從不犯錯誤的聖賢是不存在的,關鍵是對錯誤持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孔子曰:“過則勿憚改。”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過而能改,則善莫大焉。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不斷加強自省自律,知過必改,有過即改,這樣,“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不但要博學,還要時刻反省自己,這樣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會犯什麼過錯。

孔子曰:“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作爲君子,就要反躬求己,嚴格要求自己,遇事多從自身找毛病,“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一個人只有不斷地反省自己,認真查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並不斷給以修正,改過遷善,才能塑造至善至美的人格。

要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僅有學、思的問題,更重要的還有“行”的問題。“行”,即道德實踐,是孔門“四教”(文、行、忠、信)之一,歷來受到儒家太師們的高度重視。《禮記·中庸》曰:“力行近乎仁。”只有努力進行道德實踐才能達到儒家所追求的“仁”的理想境界。荀子指出:“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爲不成。”任何遠大目標、理想必須靠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實現。只有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知行合一,不尚空談,把對道德的認知落實到具體的道德實踐中去,不斷深化對道德情感的積澱,才能更好地規範自己的行爲,成爲具有良好品德的君子。

如何做到嚴以修身心得體會三:

中央組織部要求全國組織系統學習貫徹“三嚴三實”要求,即“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是廣大黨員幹部的爲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準則,也是做好新形勢下組織工作的重要遵循。

“三嚴三實”既是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則,也是幹事創業的行動準則,體現了內在自覺與外在約束的辯證統一。“三嚴三實”從錘鍊黨性、用權爲民、爲政清廉、求真務實、敢於擔當、公道正派等方面,深刻闡明瞭新時期作風建設的新要求,是黨員幹部的修身之本、爲政之道、成事之要。“三嚴三實”質樸凝練、微言大義,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要義,充分體現了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的本質要求,充分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嚴從實的鮮明執政風格。

習總“三嚴三實”要求,“嚴以修身”排在第一個,下面就如何“嚴以修身”談幾點體會。

修身,是指修養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儒墨道也都講過修身,最出名是儒家《禮記•大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過:靜以修身。《論語•子路》,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爲什麼要修身?正所謂“其身不正,何以正人?”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最後才能守得住繁華。

怎麼樣才能做到嚴以修身?我覺得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

一是修人格。人格是人生成敗的第一根源。卡爾•波普爾(當代西方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他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很推崇——如果我們過於爽快地承認失敗,就可能使自己發覺不了我們非常接近於正確。如果想要擁有從未有過的東西,那麼必須要去做從未做過的事。以前看《山海經》的時候,十分喜歡戰神刑天的故事和形象,男人就應該屹立不屈,永不言敗,勇往直前與命運抗爭。只有在拼搏失敗之後,才能用所謂“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來安慰自己。

二是修性格。太史公曰: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蘇洵亦有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處變不慌,遇事不驚,工作中,事業中,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對已經發生的錯誤不必後悔遺憾自責不斷,應該沉着應對,及時採取補救辦法,取得成績也不必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應該平和心態等閒視之。曾經看到一段話感觸很深——1.01的365次方=37.8,0.99的365次方=0.03,積跬步以致千里,積怠惰以致深淵;1.02的365次方=1377.4,0.98的365次方=0.0006,只比你努力一點的人,其實已經甩你很遠。

三是修涵養。《無常經》有言:世事無相,相由心生。應遠離淺薄、低俗、下流,平常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多傾聽批評。對事不對人,不戴有色眼鏡看人,不盲目跟風,不以成敗論英雄。每天花點時間看看國學、哲學、人文、自然,多瞭解一些時事大事,看有意義的新聞和精彩的微電影,多看有深度的雜誌,鑑賞些戲劇和音樂,瞭解人間百態。

四是修生活。人無禮而何爲,財非義而不取。——〔明〕施耐庵。古人亦有云:人非善不交,物非義不取。惡語傷人,非財害己。熱愛生命的人,必定也熱愛生活,沒有生活追求,美好便失去了吸引力。生活中,不必如事業般轟轟烈烈精彩紛呈,淡泊名利,不爲名所累,不爲利受罪,平平淡淡就好,淡泊,才能追求到真正的自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