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曆史博物館心得體會(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W

陝西曆史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1

7月7日,是我們來到陝師大的第5天,今天衣博士帶着我們頂着太陽,一行徒步來到了陝西曆史博物館,這也是我向往已久,期待已久的地方。來到門口,衣博士給我們辦理好門票,我就迫不及待地順着噴泉徑直走入陝西博物館的大門,來到了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展覽館面前。一進大門,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獅,襯以奔騰的黃河和黃土高原巨幅照片映入眼前,並從門口的介紹詞得知,陝西博物館的展覽館展出面積5051.64平方米,展線長1247米,分三個展廳,集中展示了陝西古代文明孕育、產生、發展的過程及其對中華文明的奉獻。展廳由7個單元組成,主要展示陝西出土的歷史文物,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大部分,形象地展現出115萬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陝西曆史。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11個朝代在陝西建都,歷時1000多年,是我國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地區,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陝西古代史是中國歷史的濃縮。在這整個參觀的過程中,我們無人不讚嘆着讚歎着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西安又作爲十三朝古都,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物遺產。我爲古人們所留下的寶貴遺產而驚歎,驚歎古人們在各個領域裏的智慧和成果,也爲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久負盛名的古城而感到自豪。

陝西曆史博物館心得體會(精選5篇)

兩個小時的時間轉眼間過去,雖然這麼匆匆一轉,沒有來得及仔細欣賞每一件文物,但是我感覺就像時空穿梭一樣,領略到了中華大地幾千年的發展變遷。正如陝博門票上的宣傳語一樣“給我一天時間,還你一萬年曆史”。

陝西曆史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2

的夏秋之際,我懷着一顆對歷史的崇高敬畏之心,興致勃勃的參觀了陝西曆史博物館,心中頗有些感觸,願講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

陝西曆史博物館是位於陝西西安的一座國家級的綜合性歷史類大型博物館。她是遵照周恩來生前的遺願建設的。該館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之日正式對外開放。它的建築外觀着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館舍佈局成軸線對稱,主從有序;由一組“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仿唐風格建築羣組成。它把唐代的古典建築風格與現代博物館功能相結合,融中國古代宮殿與庭院建築風格於一體。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區佔地6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370萬餘件。

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可謂是館藏文物數量之多、種類之全,品位之高、價值之廣泛。例如: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有千姿百態的歷代陶俑(兩千多件漢、北朝、唐、宋、元、明、清時期的陶、釉陶和唐三彩等),以及漢、唐銀器,唐墓壁畫(四百多幅,畫面面積一千多平方米)等。可堪稱是陝西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象徵。

在詳細參觀了上述諸多館藏曆史展覽物件後,我就在思索:三秦大地是我們中華民族生息、繁衍,是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而陝西西安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所在,中國歷史上最爲輝煌燦爛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都曾於此建都立國稱帝,以號令天下。

可以說,陝西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有着深厚的文化積澱,正是這種文化的積澱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而被譽爲“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陝西曆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陝西曆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即: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其中三大古國文明皆有中斷,唯有我中華文明未曾中斷,一直綿延至今。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教授曾說:後人對中華文化遺產,應抱以敬畏之心,讚頌之意,驕傲之情,欣賞之趣,而行守護之職,關愛之意,學習之心,弘揚之責。

是啊!作爲炎黃子孫,特別是陝西人,且又是一名歷史的學習與鑽研者。我覺得,我們這些當世的後輩子孫有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這一歷史使命和責任。我由衷的希望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參觀陝西曆史博物館,切身實際的感觸一下悠久淵源的中華文明史和民族文化氣息。極力呼籲廣大社會青少年朋友能夠以身作則,行使“弘揚中華之文化,傳承民族之精神,立中華之美德”的光榮傳統習俗!

注:三秦大地:歷史上楚漢相爭之時,以秦都咸陽爲中心,關中地區被楚霸王項羽一分爲三,封給了當時的秦朝三位降將。即司馬欣封塞王,管轄咸陽以東地區,建都櫟陽(今西安及臨潼一帶);封董翳爲翟王,管轄陝北地區,建都高奴(今陝西延安);封章邯爲雍王,管轄咸陽以西地區,建都廢丘(今陝西興平)。此三王互爲犄角之勢,共同防禦遠在漢中之地的漢王劉邦,故稱“三秦大地”。

陝西曆史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3

5月26日,我們集體參加了學院組織的青馬工程陝西曆史博物館參觀活動,經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爲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裏建都。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別具特色。它將中國古典宮殿建築和庭院建築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色彩協調,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建築風格,同時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澱,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爲“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陝西曆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陝西曆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陝西曆史博物館展廳面積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線總長2300米。展廳跨度大,層位高,視野廣闊,照明設備靈活多用,通風設施好,裝飾古樸典雅,給人凝重、舒暢、清新之感。整個陳列分爲序廳、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和已開闢爲國際畫廊的中央大廳等幾個部分。序廳位於中央大殿前端,陳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獅(唐順陵石獅複製品),襯以黃河巨幅彩照,引導觀衆去領略由黃土黃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陝西曆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爲陝西古代史陳列,它以歷史進程爲線索,選取各時代的典型文物進行組合陳列,來揭示陝西地區古代社會文明發展狀況。該陳列展廳面積4600平方米,共三個展室,分爲七個部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選的20xx餘件珍貴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藝術追求的豐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興起與鼎盛的青銅器,反映秦掃六合統一天下氣勢的青銅劍、經機、兵馬等,以及顯示秦漢奮發崛起精神的鋼建築構件、大型瓦當,還有反映封建盛世繁榮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銀器和唐三彩等,並配以遺址模型、圖表、照片等輔助展品。系統地展現了自115萬年前至1840年陝西地區的古代歷史。由於中國古代社會周、秦、西漢、隋唐幾個盛期都是在陝西地區建都的,所以該陳列以這幾個時期爲重點,既突出反映了陝西地區古代燦爛的文化,也反映了這幾個時期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

專題展覽廳位於序廳西側,陝西青銅器珍品展和陝西曆代陶俑精華展是陝西曆史博物館首次推出的兩個專題展覽。展廳面積約2600餘平方米,展出文物600多件(組)。其中陝西青銅器珍品展選取這個陝西曆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橫斷面,從種類與用途、銘文與書法、造型與裝飾、隨葬與窖藏、青銅鑄造工藝五個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銅器260件(組),整個青銅器展室給人一種厚重凝鍊的感覺。陝西曆代陶俑精華展展出文物341件,以時間爲序,分爲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個階段,分別以神武鷹揚、氣勢古拙、神韻質樸、儀態軒昂、典雅華美、灰色凝練、餘光明媚爲主題展示了陝西乃至中國陶俑的發展過程。

其中展示了八大類,還有字畫、版本、經卷、織物、骨器、木器、漆器、鐵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現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漫步在五個大的展覽廳中,可以感受到陝西洶涌、博大的文化,在博物館的幾個小時中,我們一舉跨越了從公元前21世紀到現代社會。通過一件件的文物,我們無聲的與古人默默對話,感受着幾千年甚至數千年勞動技術結晶所帶來的衝擊。思想接受着歷史大浪的沖刷,歷史推着我們的好奇發笑。通過這次活動相信同學們對歷史文化也會有新的體驗和理解。

如今的中國,已經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走得穩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勢愈發複雜的情況下,中國仍面臨着來自經濟、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戰,我們不能安於現狀,讓我們每一個參觀的同學懷着對中國璀璨文化歷史的感受和理解更應該以高度的責任感投身於學習和實踐,繼續革命前輩們奮鬥終身的事業,積極發揮現代大學生團員的特色,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5月26日,我們集體參加了學院組織的青馬工程陝西曆史博物館參觀活動,充分感受了中國歷史的源遠流長和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經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爲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裏建都。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別具特色。它將中國古典宮殿建築和庭院建築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色彩協調,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建築風格,同時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澱,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爲“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陝西曆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陝西曆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陝西曆史博物館展廳面積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線總長2300米。展廳跨度大,層位高,視野廣闊,照明設備靈活多用,通風設施好,裝飾古樸典雅,給人凝重、舒暢、清新之感。整個陳列分爲序廳、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和已開闢爲國際畫廊的中央大廳等幾個部分。序廳位於中央大殿前端,陳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獅(唐順陵石獅複製品),襯以黃河巨幅彩照,引導觀衆去領略由黃土黃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陝西曆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爲陝西古代史陳列,它以歷史進程爲線索,選取各時代的典型文物進行組合陳列,來揭示陝西地區古代社會文明發展狀況。該陳列展廳面積4600平方米,共三個展室,分爲七個部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選的20xx餘件珍貴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藝術追求的豐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興起與鼎盛的青銅器,反映秦掃六合統一天下氣勢的青銅劍、經機、兵馬等,以及顯示秦漢奮發崛起精神的鋼建築構件、大型瓦當,還有反映封建盛世繁榮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銀器和唐三彩等,並配以遺址模型、圖表、照片等輔助展品。系統地展現了自115萬年前至1840年陝西地區的古代歷史。由於中國古代社會周、秦、西漢、隋唐幾個盛期都是在陝西地區建都的,所以該陳列以這幾個時期爲重點,既突出反映了陝西地區古代燦爛的文化,也反映了這幾個時期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

專題展覽廳位於序廳西側,陝西青銅器珍品展和陝西曆代陶俑精華展是陝西曆史博物館首次推出的兩個專題展覽。展廳面積約2600餘平方米,展出文物600多件(組)。其中陝西青銅器珍品展選取這個陝西曆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橫斷面,從種類與用途、銘文與書法、造型與裝飾、隨葬與窖藏、青銅鑄造工藝五個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銅器260件(組),整個青銅器展室給人一種厚重凝鍊的感覺。陝西曆代陶俑精華展展出文物341件,以時間爲序,分爲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個階段,分別以神武鷹揚、氣勢古拙、神韻質樸、儀態軒昂、典雅華美、灰色凝練、餘光明媚爲主題展示了陝西乃至中國陶俑的發展過程。

其中展示了八大類,還有字畫、版本、經卷、織物、骨器、木器、漆器、鐵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現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漫步在五個大的展覽廳中,可以感受到陝西洶涌、博大的文化,在博物館的幾個小時中,我們一舉跨越了從公元前21世紀到現代社會。通過一件件的文物,我們無聲的與古人默默對話,感受着幾千年甚至數千年勞動技術結晶所帶來的衝擊。思想接受着歷史大浪的沖刷,歷史推着我們的好奇發笑。通過這次活動相信同學們對歷史文化也會有新的體驗和理解。

如今的中國,已經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走得穩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勢愈發複雜的情況下,中國仍面臨着來自經濟、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戰,我們不能安於現狀,讓我們每一個參觀的同學懷着對中國璀璨文化歷史的感受和理解更應該以高度的責任感投身於學習和實踐,繼續革命前輩們奮鬥終身的事業,積極發揮現代大學生團員的特色,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陝西曆史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4

故宮,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文化古蹟,我們有沒有親身體會到故宮的人文魅力呢?我沒有親身遊覽過故宮,這是很遺憾的。但我讀了黃傳惕的《故宮博物院》,彌補了這個遺憾。

黃傳惕用平實的語言,描繪了故宮的宏偉,猶如身臨其。

作品首先介紹了故宮的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築中的地位、總體佈局和藝術風格。 讓我們簡單的熟悉了故宮。

其次介紹了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後面的小廣場爲界把故宮分爲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築。以一遊覽者的眼光介紹了從前向後的遊覽故宮所看到的一切。,以總分的說明順序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章故宮博物院。接着介紹了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分別介紹了它們的作用。

接着總結介紹後三宮的彩畫圖案。遊覽完觀全景,從景山離開這次故宮的旅行。全文條理清晰,內容簡練,語言真實準確而又不失生動。以一個遊覽者的身份帶領我們走完故宮,讓沒有去過故宮的人也可以領略到故宮的建築奇特和文化底蘊。

陝西曆史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5

在七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去了首都博物館,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首博,可以說首博帶給我的是太多的震撼。看到首博第一感覺就是雄偉壯觀,氣勢磅礴,即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現鮮明的現代感。和以往我參觀過的軍博是截然不同的,它的建築風格和我曾參觀過的國家大劇院有幾分相似,有一種非常的後現代感。

一進博物館就是一個大廳,大廳裏有指示牌,上面清楚地介紹展區的分佈。博物館總共分爲5層,分爲東區西區。

首先我來到的是“古代繪畫藝術精品展廳”,這裏陳列的是明清繪畫作品。對於繪畫作品我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的門外漢,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畫家通過筆墨丹青,揮灑出的那種意境深邃、飄逸、青幽、惟美的精神世界。順着二層的螺旋結構我來到了三層的“明清書法藝術精品展”,以收藏或流傳於北京的明、清時期的名家墨書精品爲主線,展示北京書法藝術的特色。

四層有“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以反映燕國青銅器文化面貌爲主線,從鑄造技術、造型、紋飾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銅藝術。四層還有“京劇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臉譜,戲服,聽戲的茶樓,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戲劇,能真實親切感受到當時來茶樓休閒的人,那種自在享受的心情。四層還有我最關注的也是看的最仔細的“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它分宋遼金、元、明、清四個展廳,以宋遼金至明清時期北京地區重要遺址、墓葬、窯藏出土文物爲主。該展覽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個歷史時期出土及傳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國古代陶瓷發展史各階段發展軌跡,集中體現了中華瑰-中國古代瓷器藝術的歷史風貌。

這裏有太多讓我吃驚,甚至是讓我震撼的作品。很多我以前只在書上見過,沒想到這次可以見到實物,這讓我非常的興奮。有一件工藝絕對堪稱精細,那就是景德鎮窯青白釉戲劇舞臺人物紋枕,此瓷枕雕鏤成戲臺形式,戲臺上珠簾漫卷,衆多演員正在演出一場戲劇,反映了元代戲劇流行的社會風尚。瓷枕鏤雕精細,集建築、舞臺與瓷塑藝術於一體,表現出元代戲劇藝術的面貌及景德鎮窯工高超的制瓷工藝。瓷枕裏邊的人物、舞臺竟也雕刻的如此精緻。而且它的舞臺樑柱、欄杆都非常的細,真怕輕輕一碰就會斷掉。不知道怎麼會保存到現在還這麼完整。真是讓我激動感慨萬分!陶瓷展廳裏的很多展品都太讓我大開眼界了,可惜記憶有限,不能在這裏一一列舉了。真希望還有機會,讓我看的更仔細一些。

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四層,來到了五層。五層是“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分爲新石器至南北朝時期、隋唐至遼金時期、元明清時期三大部分。本展覽從展現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發,反映了北京地區的玉器發展史和藝術特色。我非常喜歡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純淨,有些可以說是晶瑩剔透,看了就讓人喜歡。五層還有“老北京民俗展”,在這個展廳隨處可見用小泥人模仿當時婚慶熱鬧喜慶的場面,透露出當時純樸的民風民情。除了這些還記得有剪紙展,風箏展,北京小吃展,服飾展。

時間就這麼匆匆過去了,沒有辦法,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首博。真想讓我的家人也來看看,絕對不枉此行。留給我的是太多驚奇,太多的震撼,同時讓我更進一步的瞭解我們的祖國,學習到了不少知識,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