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66K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1

爲期半個月的志願者活動已經結束了,在這半個月的志願者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在學校接觸不到的東西,也認識到了以前從來沒有想象到的一些狀況。給我觸動最大的是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精選16篇)

那裏的留守兒童在所有兒童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這些留守兒童基本上都是跟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也有些是和自己的叔叔阿姨住在一起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當地國小階段的留守兒童又在所有留守兒童中佔相當大的比例,他們都散居在家裏,再加上生在貧困的山區,所以根本就沒有機會接受正規的學前教育。雖然學前教育在我國現階段還不屬於國家的義務教育,但是這一階段的兒童在行爲習慣的形成和智力開發等方面正處於十分關鍵的時期,應該一起高度重視。

我問了一些當地的留守兒童,大部分留守兒童都很渴望學習,積極向上,希望自己以後能夠考上名牌大學,爲國家做貢獻,也有些留守兒童只是希望自己能和父母一起生活,有個溫暖的家,還有一少部分根本就沒有理想和抱負,對於未來是一片茫然。

大部分留守兒童的家庭經濟都很困難,父母都是爲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才外出打工掙錢,但是與此同時由於父母一方或者雙方都不在孩子身邊,造成家庭對於孩子管理不周,關心不夠,教育不當等給留守兒童的感情和心理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長年在外務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幾年都難以給孩子打一個電話、寫一封信、見一次面,以此維繫親情,勾通思想,傾聽煩惱,鼓勁上進,給孩子予以足夠的關懷。有的父母多年不與孩子見面,致使孩子遺忘了父母的像貌,更談不上有何親情。

有的留守兒童由於缺乏有效地約束和教育,導致經常不按時上學,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同學等行爲,有的留守兒童很少說話,經常自己一個人在那裏發呆,總感覺是悶悶不樂的樣子。還有大部分留守兒童由於自己的現有監護人文化程度很低,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又很差,很多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與孩子和教師缺乏必要的溝通,甚至部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連孩子在學校的哪個年級、哪個班、哪個是班主任都不知道。所以從來都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孩子自己也沒有把學習放在心上,所以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都很差,有些甚至國小沒有畢業都放棄學業在家裏閒呆着。

農村留守兒童是我國現階段中一個很特殊的社會羣體,他們仍然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他們很需要社會的關注,來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如今,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他們已經採取了相關的措施來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留守兒童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已經有些好轉。

但是留守兒童問題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僅僅依靠家庭和政府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發動社會各界來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形成關注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好當今留守兒童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加快國民經濟的發展,保證國家快速平穩地前進。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2

參加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快x年了,這麼長時光以來,我覺得我做的還遠遠不夠,但還是有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我在活動期間一共帶過兩個孩子,兩個都是跟父親一齊生活的單親家庭的女孩,她們是孩子中的一個特殊羣體,我覺得我們就應給予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多的關愛。他們這個年齡是比較敏感的年紀,自尊心又個性強,因此我們就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透過我的工作,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與大家分享。

一、要有愛心、耐心

對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更缺少愛,更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社會的關注。因此,我們作爲代理家長要努力從生活上、學習上給他們無微不至的愛,從小事上細節上多關心他們。時刻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及時溝通。除此之外,在結對子時應儘量讓男生與男孩子、女生與孩子結對,這樣他們之間可能共同話題要多些,方便了解孩子。我帶的女孩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孩子跟親戚住在一齊,她有時就會跟我耍小性子,我覺得應給予她更多的關心,包容她,而不是因此而疏遠她。

二、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外出務工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忙,缺少父母的溫暖和教育,這對學生心理產生極大影響。留守兒童一般內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較脆弱。另一部分學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經常往家裏寄錢,有的甚至給孩子買了手機,加上監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成大把花錢、逃學上網、吸菸喝酒、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爲,這樣的學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蠻橫。針對這一特點,我覺得我們就應多跟他們交流,給他們傳遞一些健康用心的思想,引導他們合理用錢,讓他們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體會父母的不易,讓他們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爲了使他們生活更好。學校也要多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讓學生不要花太多時光在網吧裏。另外,開展心理質詢活動,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幫他們少走彎路。鼓勵、組織留守兒童們多參加業餘活動,以填補父母不在身邊的空虛。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們不能在父母身邊撒嬌,和父母一齊享受天倫之樂,所以他們的思想上難免會出現空虛,又由於他們有比別人多出來的超多的時光無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確引導,他們很容易養成自閉的性格或是迷上打遊戲等不良的嗜好。針對這種狀況,我推薦學校平時多引導他們進行讀書等有益的業餘活動。

三、加強對留守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

大多數留守兒童由於缺少父母的監管,自制力差,脾氣暴躁,往往因爲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安全,造成極壞影響。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作爲學生,我沒有太多課餘時光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而且也不太適合,這樣反而會影響我們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所以應由學校來實行,從電視上、網絡上、多蒐集一些實際例子,對學生進行教育。

四、多進行家訪,及時瞭解狀況

對於這些孩子,要多進行家訪,及時瞭解他們的狀況,與他們現有監護人進行交流,授予他們家教的方法,讓這些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兒童,能夠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問題及時和學校溝通,並能與學校教育同步,從而到達很好的教育效果,這樣既能讓兒童們勞逸結合,又能讓他們構成必須的生活規律,要善於和兒童交流溝通,讓他們從監護人身上感到親情,進而對監護人產生依靠性和信任感。

總之,我們要努力孩子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互動交流活動,瞭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狀況;瞭解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狀況和家庭狀況;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並採取針對措施,帶給必要的幫忙。用關愛、親情爲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並讓每一個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不再無助,在學校同樣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期望能對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有所幫忙,幫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3

我校高度重視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根據上級要求我校進一步積極探索和完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機制,建立了有利於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社會、學校和家庭共同參與的社會支持網絡,取得了新的成效。我校全體教師對在校留守兒童給予特別關注,無論在生活上、學習上、幫扶上對其總是予以優先照顧,多獻上一份愛心,想方設法消除其孤寂的心理,讓他們與正常的兒童一樣健康茁壯成長。如活動參與方面,留守兒童優先;在貧困生資助方面,留守兒童優先;在學習輔導方面,留守兒童優先……

我校在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上,從 “創、辦、建、管”四個字上狠下功夫,從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措施保障,求真務實高效等三個方面推進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大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使留守兒童和外出務工的家長能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把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爲一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抓緊抓好。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絕大多數是年邁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由於長期缺少父母的監護和教育,加之監護人管理不到位,部分留守兒童出現了留守綜合症――學習成績下降、心理出現障礙、行爲出現偏差、安全事故也有時發生。針對留守兒童令人擔憂的現狀,更加感到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刻不容緩,經過一系列籌備工作,我校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中心”。大家統一思想,明確分工,如每期活動開展都有3個人參加,其中值班幹部處理日常應急事務、班主任(退休老師)做好出勤登記、安全管理工作等、輔導老師(在職骨幹教師)做好科學文化知識輔導及開展文體活動等。

爲解決留守兒童雙休日、節假日沒人管、沒地方去的問題。我們在校設兩個室,一間是留守兒童活動室,另一間是閱覽室,作爲留守兒童活動中心的固定場所。同時按照“七個有”來建設:即有場所、有設施、有隊伍、有制度、有活動、有檔案、有成效等,實現了由幹部、教師、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等組成的隊伍,爲廣大留守兒童服務。同時,積極籌措資金,購置圖書、文體設施等,並開通了“親情電話”。

我們制定了創建留守兒童活動中心實施方案,創建工作領導組名單、基本概況、工作職責、信息卡制度、幫扶制度、聯繫制度、“四個五”愛心育人制度。對我校一至六年級在校留守兒童造了《花名冊》,擬定了每學期《教師輪流服務安排表》、《活動中心日安排表》及詳細的《工作安排表》等。這樣留守兒童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活動開展有條不紊。

每學期舉辦一次監護人培訓班。針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多爲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通過舉辦“留守兒童家長家庭教育培訓班”,該活動中心留守兒童監護人(或臨時監護人)有多人蔘加了培訓,並分發了《家教歌謠》、〈〈家庭教育集言〉〉等家教材料,受到了監護人的歡迎和好評。

開展豐富多彩活動是“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中心”的靈魂,是讓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有成效的關鍵。爲此,需要建立長效機制,結合留守兒童身心發展的特徵,分別制定了兩個學期活動的具體計劃,不僅提高留守兒童學習成績,而且增強綜合能力。我們開展的活動有:輔導學科作業、健康體檢、知識競賽、春遊踏青、心理疏導、下棋比賽、畫畫比賽、趣味健身、看科教片、每月一次的集體生日,以及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加體驗生活,主題實踐活動等。每次活動做到定時,定點,定人有序開展,大大增強了留守兒童活動中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通過心理教育輔導活動的開展,健全了留守兒童正常的心理品質,他們“學會堅強、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生存、學會理解、學會自我調解”,促進了其健康成長。留守兒童中心,性格孤僻不合羣,逆反心理嚴重,自由散漫,學業成績很差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幫扶,他們變了,變得活潑開朗了,學會尊重他人了,能夠自覺遵守紀律了,學習成績有了明顯進步。

本學期對在留守兒童工作中做出特殊貢獻的愛心人士給予表彰,並對優秀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給予表彰,調動了留守兒童的積極性,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促進了他們健康成長。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4

這個世界之所以燦爛,不是因爲陽光而是因爲你的微笑。

成爲xx學院青年志願者已經一年多了,這一年來我參加了青協組織的多項志願活動,並因也認識了許多以前素不相識的人。作爲一名志願者讓我感到無比榮幸和快樂。當我用心付出,用心感受時,便發現:其實,愛,無處不在。

還記得,20xx年的秋天,我加入了關愛留守兒童的團隊。我們文法青協與建工青協聯手組織志願者們去十一小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的愛心之旅。

愛的旅程,讓我發現,使人成熟的不是歲月而是經歷。在去的途中,我們志願者在車上一起折愛心紙鶴、飛機等,還一起練習要表演的歌唱節目。這令我頓感人生的溫暖,因爲,心靈有了溫度。一小時車程後,我們到達目的地,找到了各自要關愛的對象。我關愛的小朋友是五年級的小,她非常懂事活潑。那天,我們一起玩遊戲、贏獎品、包餃子等等,當我去到家裏時,她向我敞開心扉,講訴了她的生活。傾聽她得內心世界,看着她晶瑩剔透的瞳孔,愛的淚水強行滑過臉頰。看着她那可愛的臉龐,我心裏默默地感謝她教會了我成長。

帶着不捨與她們再見,在回來途中,一路上,視力所及是湛藍的天、潔白的滿眼的綠。這也許是因爲我們都爲這次志願行動付出了自己的真心、愛心和汗水吧。

幾米說:“迷宮般的城市,讓人習慣看相同的景物,走相同的路線,到相同的目的地,習慣讓人的生活不再變化。但是,文法青協所組織的志願活動如:探訪敬老院、無嘗獻血、義務家教、廢品回收、三下鄉等都讓我感到真情如雪片,純潔、晶瑩、涼絲絲。讓我的大學生活不再枯燥和單調,讓我的青春更有光彩。

我是個志願者,我付出,我快樂!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5

留守兒童的教育是在社會發展形勢下,學校教育面臨的新課題,留守兒童已經成爲社會關注的焦點,更是我們這些“代理家長”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作爲“代理家長”,我深知責任的重大,但單靠我們的教育是不行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配合,加強信息溝通,形成推進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的整體合力。

留守兒童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家庭方面、學校方面。

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要進一步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的過程是孩子和父母互動的過程,只有在雙方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實現交流和溝通,才能收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數委託監護人教育觀念陳舊,遠不能適應孩子成長的需求, 學校、社會要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動,以幫助委託人更新教育理念。家長學校是提高家長素質的基地,能夠幫助監護人學會與孩子溝通,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指導委託監護人如何配合好學校共同教育好孩子。 同時,縣婦聯在指導家長學校開展的同時,也要致力於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動,在廣大家長中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新觀念,引導留守兒童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宣傳普及家教知識,讓家長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確教育子女責任, 注重道德教育,更多的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家長要加強與代理監護人的聯繫,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特別是年幼的孩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家長的主要工作,孩子對事物、社會判斷力較弱,且孩子的道德發育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要使孩子成爲一個正直、善良、誠實的人,並養成良好的習慣,這需要家長在生活中時刻觀察、引導和教育。因此, 外出務工的父母不妨與代理監護人經常聯繫及及時進行交流,要求代理監護人對留守在校的子女在學習、生活和思想上進行認真教育、管理、監督,這樣,外出務工的父母就可以及時瞭解子女的情況,對子女進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導。

學校方面:

完善學校教育,發揮學校教育主導作用。重點加強農村中國小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在留守兒童教育中,學校應義不容辭地發揮主導作用。學校成立留守兒童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學校各部門及班主任、任課教師的責任,形成校內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形成以學校爲主的教育管理機制。農村學校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在拓寬育人途徑上下功夫,各學校應專門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卡,全面掌握其數量、家庭及監護人、思想品德、行爲習慣、學習態度等情況。除此之外,學校還要注重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要及時主動地瞭解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心理狀況,關注他們的成長變化,學校要爭取配備心理老師,或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心理諮詢、心理矯正等教育內容,加大疏導力度,創造條件開設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課,創設心理諮詢室、諮詢信箱、親情熱線電話等,使留守兒童的行爲偏差和心理障礙得到及時矯正。以便及時疏導教育,彌補父母不在身邊的家庭教育缺失;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餘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兒童參加文明健康的活動,讓他們融入集體之中,消除孤獨感、自卑感,促使其人格的健康發展。以學校爲主的教育管理機制需要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激勵機制,控制和減少優秀教師的流失。把留守兒童輟學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學校教育中增設相關課程,加強精神、心理、生理、行爲方面的指導教育:學校要開設針對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心理課程,引導兒童走過人生髮展的關鍵時期,教育主管部門要儘快爲農村學校配齊心理教師,加強心理行爲教育課程,讓他們和其他任課教師共同對兒童的顯性和隱性的心理壓力進行疏導,幫助兒童健康、和諧發展。

農村中國小班主任和老師要給予留守兒童特殊的關愛,要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點,堅持啓發、引導的疏導塬則,強化行爲規範的養成訓練,組織班隊活動讓留守兒童學會自我管理、自我保護、自我生活,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兒童在親身體驗中受到教育,以彌補他們親情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的消極影響。

作爲班主任,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關愛留守兒童:

一、要有愛心 、耐心

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前提,在代理家長工作中應把愛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對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更缺少愛,更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社會的關注。因此,我們作爲代理家長要努力從生活上、學習上給他們無微不至的愛,從小事上細節上多關心他們。時刻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及時溝通。

二、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外出務工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的溫暖和教育,這對學生心理產生極大影響。留守兒童一般內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較脆弱。另一部分學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經常往家裏寄錢,有的甚至給孩子買了手機,加上監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成大把花錢、逃學上網、吸菸喝酒、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爲,這樣的學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蠻橫。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課餘時間講節儉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讓他們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體會父母的不易,讓他們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爲了使他們生活更好。並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另外,開展心理質詢活動,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幫他們少走彎路。鼓勵、組織留守兒童們多參加業餘活動,以填補父母不在身邊的空虛。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們不能在父母身邊撒嬌,和父母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所以他們的思想上難免會出現空虛,又由於他們有比別人多出來的大量的時間無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確引導,他們很容易養成自閉的性格或是迷上打遊戲等不良的嗜好。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平時多引導他們多讀書等進行有益的業餘活動。

叄、 加強對留守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

大多數留守兒童由於缺少父母的監管,自制力差,脾氣暴躁,往往因爲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安全,造成極壞影響。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作爲他們代理家長,我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講如何自我保護。從電視上、網絡上、多蒐集一些實際例子,對學生進行教育。

四、多進行家訪,及時瞭解情況

對於這些孩子,要多進行家訪,及時瞭解他們的情況,與他們現有監護人進行交流,授予他們家教的方法,讓這些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兒童,能夠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問題及時和學校溝通,並能與學校教育同步,從而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這樣既能讓兒童們勞逸結合,又能讓他們形成一定的生活規律,要善於和兒童交流溝通,讓他們從監護人身上感到親情,進而對監護人產生依賴性和信任感。

總之,作爲老師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生活的保護者。因此做到“叄多”、“二知”、“一溝通”很重要。“叄多”,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瞭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一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並採取針對措施,提供必要的幫助。用關愛、親情爲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並讓每一個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不再無助,在學校同樣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6

我們隊這次在xx市xx區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是“調查xx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並號召全社會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經過商議我們隊第一天的任務是派送免費涼茶,並與當地的村民進行溝通,進一步宣揚我們學院以及我們系的精神風貌,向他們講明我們此行的目的,拉近我們與村民感情,爲接下來的幾天奠定好的開端,在與村民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村民們那淳樸的熱情,當他們知道我們此次的目的以後更是用開懷的笑容接納我們的團隊。不僅如此他們還問我們這幾天的吃住問題是否解決妥當,這遠遠的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範圍,甚是感動,使我充滿了動力。

第二天我們進行問卷調查,並進行統計。我們這次更加的深入到了村民們的生活中,我們劃分區域分工合作,隨機調查,問卷調查只是一種形式,我們有機會便會與他們拉家常,感受他們幾十年來的生活變化從他們的口中讀出他們歷經的滄桑,從他們的眼神中讀出他們生活的喜怒哀樂。這次問卷調查也非一帆風順,有部分村民還是不瞭解我們的目的,對我們還有排斥的心理,我也盡所能去化解他們的這種心理,這對我也是一種考驗與磨練,用我所學的的知識去解釋給他們聽,這樣不僅鍛鍊了我的表達與應用能力,也鍛鍊了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力。在我們的努力之下,問卷調查終於如期完成。這既有我自己的努力,也有我們團隊的分工協調,我不僅更加深刻認識到知識的作用,也感受到團隊的力量。

第三天我們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對部分留守兒童進行家訪,這是我們與留守兒童及他們現時監護人直接面對面交流的大好機會,在與這些兒童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他們對父愛母愛的渴望,他們最常說的就是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在父母身邊。過多的憂慮使他們過早的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們自我覺得與其他孩子是不平等的,有的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麼概念。在與他們現時監護人的交談中我得知這些小孩平時貪玩,功課作業基本無人監督,他們作爲現時監護人也沒什麼辦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幹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無力。我覺得這不單單是這部分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是全社會留守兒童的一個縮影,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不僅體現在身體,更體現在心理。

第四天我們去義教,幫當地的留守兒童普及安全方面的知識,指導他們完成暑假作業,與他們一起娛樂、遊戲,再次感受我們曾有過的“童真”。人始終會長大,但是有怎樣的童年,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孩子未來價值觀、人生觀、榮辱觀的樹立。這種氛圍是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一起努力的。

第五天我們去了果園體驗生活,請教果農種植方面的知識,幫他們鋤草。

第六天我們去了當地村委進行這幾天的工作彙報,順利的完成三下鄉的所有工作。

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大學生活以來首次親身步入社會,儘自己能力將學到的知識用應用出去。同時也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爲以後的社會生活積累了很多經驗。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7

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活動,喚起同學們的愛心、同情心,更深刻地體會到人與人之間需要幫助、需要關愛。同時,使隊員們明白,在當今現實社會中,外來務工人員、下崗職工、外出打工者以及他們的子女,需要我們特別的關注和關愛,懂得只要我們從身邊小事做起,捧出一顆愛心,奉獻一點愛世界將到處充滿愛。

活動準備

《愛的奉獻(輕音樂)》、《生日快樂歌》、《感恩的心(輕音樂)》、表演道具等。

活動過程

活動一:猜謎語

——引出活動主題

甲: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世界上的東西分給別人越分越少。

乙:但有一樣東西卻越分越多,它是什麼,誰能說說呢?

甲:對,謎底是愛,愛是什麼?

愛是(女) 陽光

愛是(男)雨露

愛是(女)春風

愛是(男)鮮花

愛是(女)人類最美的語言

愛是(男)我們無私的奉獻

愛是心靈的呼喚,涓涓的細流在人們心間

愛是人間的春雨,像甘露灑向大地

乙:是啊!愛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念他們了嗎?

活動二“留守兒童”需要關愛

乙: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少先隊員”

甲:他卻有一個別樣的名字叫“留守兒童”

乙:“留守兒童”對父母的思念匯聚成情真意切的家書,請聽XX同學傾訴對父母的思念之情

(輕音樂)《感恩的心》

“留守兒童” XX同學讀寫給父母的信。

爲“留守兒童”過集體生日。

同學們自發表達關愛。(可贈禮物)

活動三:詩歌朗誦《感恩》

春回大地,百花爭豔,

綠柳飄飛,譜寫着一曲曲感恩的樂章。

那是紅花綠葉對大地母親的感恩;

萬里晴空,白雲飄蕩,描繪着一幅幅感人的畫面,

那是白雲對藍天的感恩。

我們沐浴着愛的陽光成長,

多少次帶着幸福的感覺進入夢鄉,

多少次滿含着感動的淚花暢想未來。

有人說——

善良的本質就是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誰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感激父母,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

感激老師,給了我們學習的本領;

感激小夥伴,給了我們真誠的幫助;

感激學校,給了我們和諧的成長環境。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去關愛他人;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勤奮學習、珍愛自己;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學會包容,贏得真愛和友誼;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擁有快樂與幸福,擁有美好的未來。

讓我們都擁有一顆

感恩的心。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相信明天會更好!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喚起了同學們的愛心、同情心,體會到人與人之間需要幫助、需要關愛。大家不僅在平時的唱歌活動中,經常深情的唱起《感恩的心》,而且更喜歡幫助別人了,在學習、活動中也少了浮躁,幹事情更加踏實。班組內吳莉小朋友就是一個突出的典型,平時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在家任性撒嬌,開展活動後的當天晚上,就主動爲爺爺洗腳,第二天早上按時起牀吃早飯,主動要求不需爺爺陪同到學校。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8

爲了給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從我校實施關愛留守兒童之日起,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在以“共享陽光、共建和諧校園”爲主題,以幫助“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爲宗旨的關愛留守兒童計劃,積極開展留守兒童教育與管理工作中。我們以家長學校、愛心家庭、留守兒童之家等形式爲載體,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留守兒童”工作網絡,爲我班留守兒童創造了一個有利於學習和生活的良好環境,使他們在情感、心理、生活、學習等方面都能與其他孩子一樣健康地成長。

一、建立機制、完善制度.

爲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我班對留守兒童專項制訂具體工作計劃,採取有效措施,落實“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定期召開留守兒童主題班會,並號召全班同學在學習上、生活上多幫助留守兒童。讓他們能安心學習,快樂生活。

二、定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

我班的x名留守兒童,、這三名留守兒童都是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由祖父母監管,由於祖父母年齡較大,一般教育能力較低且多對孩子比較溺愛,往往也無法對孩子的學習及心理等問題給予更多的有效關心。處於身心迅速發展時期的孩子在學習、生活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困惑和問題往往在家庭裏得不到解決。其監管人無法做到像對待子女那樣嚴格管教孩子,往往只注重孩子的物質需求而忽視孩子的心理需要。針對這種情況,我班利用週三隊會時間號召全班同學在各個方面都有要多關心他們。並定期召開家長會,對監護人進行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和知識的輔導。讓監護人明白那種只提供物質的溺愛教育是不正確的,使孩子身、心都能健康發展的教育才是科學的;與監護人一起分析近期孩子的思想動向、行爲習慣等表現,提供與孩子溝通的有效方法和合理建議,取得他們的積極配合。

爲進一步加強與家長及監管人的聯繫與溝通,本學期期會考試之後,我班及時召開了寄宿學生及留守兒童家長會。大多是年過半百的“爺爺”、“奶奶”,他們是“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並選定家長代表發言,讓他們講述留守兒童在家的表現和教育孩子的方法。最後班主任老師作了題爲《“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的專題講座。當聽到講述“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的缺失和家教的不當而導致的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安全問題,甚至有一部分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時,家長們感到特別驚訝和焦慮的表情寫在了這些“愛孫心切”的老人們的臉上。接下來,老人們便像國小生一樣,端坐在會議室裏,靜靜地聆聽班主任老師的家教指導。散會後,家長們還久久不願離去,他們三三兩兩地圍在老師周圍攀談起來……

三、組建愛心家庭,做好代理家長。

爲了讓留守兒童能經常體會到家庭的溫暖,以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我班建立了班主任、科任老師與留守兒童“一幫一”結對聯繫制度,開展手牽手結對活動。讓有條件的老師在不移交監護權的情況下成爲“代理家長”,老師們通過書信、電話、座談、共度週末等形式從思想上、情感上、物質上幫助這些留守兒童,及時掌握“留守兒童”的思想生活狀況,定期到留守兒童家庭中走訪,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交流反饋他們在校期間的學習、思想、生活情況,與監護人共同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教育與輔導。大力開展非留守兒童與留守兒童“手拉手”活動。學校以班隊會、黑板報、紅領巾廣播站、電視臺等形式廣泛進行學習宣傳,倡導、組織本校少年兒童奉獻自己的愛心,伸出溫暖的手,尋找身邊的留守小夥伴,主動與他們拉起手來,結成學習、生活的幫扶對子。代理家長、留守兒童、“手拉手”小夥伴共同組成了一個“愛心家庭”。愛心家庭組建後,領導小組要求代理家長每天和孩子見面交談一次,每週和家長或監管人通電話一次,每月家訪一次。組織了豐富多彩的親情活動,使學生假期不再孤單,課餘生活不再空虛。

針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學校組織部分老師參加心理健康課程培訓,建立了一支心理輔導骨幹教師隊伍,在“留守兒童之家”中設立了“心靈驛站”,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輔導講座,對這些孩子遇到的心理問題及時進行疏導。設立了專門信箱,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引導,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困難和挫折,給他們一個傾訴心聲的地方。

四、完善硬件設施,爲留守兒童寄宿創造條件

學校教育是留守兒童教育和幫扶的重要途徑。讓留守兒童不在孤單中度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爲他們創造寄宿條件,讓他們能夠在羣體生活中獲得生活的樂趣、在教師的關懷中感受溫暖。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9

隨着生活的質量漸漸提高,生活得壓力也逐漸加大。爲了家庭能夠解決溫飽和奔向小康,有好多的人開始了外出打工的生活。一方面爲了生活,一方面爲了家裏的經濟,只有先放下家裏的小孩,外出掙錢,爲孩子的學業家庭的生活而艱苦奮鬥。

殊不知家中的孩子有的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或者在親戚家裏寄住的苦楚。從小我也是跟着爺爺奶奶長大,由於觀念跟理想不一樣,在童年時光裏,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我深有體會這樣的感受。爲此我對這次“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十分積極。我只想用自己那份微薄的熱情去溫暖那些只有過年或者幾年不見父母的孩子們。

我們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對部分留守兒童進行家訪,這是我們與留守兒童及他們現時監護人直接面對面交流的大好機會,在與這些兒童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他們對父愛母愛的渴望,他們最常說的就是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在父母身邊。過多的憂慮使他們過早的缺去或失去了童真,他們自我覺得與其他孩子是不平等的,有的甚至不知道父母是什麼概念。在與他們現時監護人的交談中我得知這些小孩平時貪玩,功課作業基本無人監督,他們作爲現時監護人也沒什麼辦法,自己有小孩,也需要幹活,或者年事已高,有心無力。我覺得這不單單是這部分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是全社會留守兒童的一個縮影,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不僅體現在身體,更體現在心理。對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我認爲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我與五(1)班_同學結了對子,她是一個學習成績中等,性格很內向的小女孩,很少與他人交流,從而養成沉默寡言的性格,上課回答問題也膽小,不敢舉手發言,針對這一情況,我就經常請班上活潑開朗的同學跟他一起玩,在班級集體活動時,讓他多與同學交流,在課堂上經常鼓勵他,我也經常與他交流,這樣他就慢慢學會與同學交流了。

二、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

_同學學習成績中等,完成作業時常會遇到困難。我找到班主任和課任老師,針對她的情況,專門拿出方案,進行補課。她的成績穩步提高了,在外打工的家長也放心了,還經常打電話和我交流。

三、關愛留守兒童的生活

留守兒童的情感波動性較大,對周圍的反應敏感性強,他們需要平等友善、關心、理解和尊重。由於父母不在身邊,他們更容易被寵壞、更容易形成嬌氣的不好習慣、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傷害。作爲教師應當採取措施使留守兒童經常保持樂觀、穩定、愉快的積極情緒,使他們獲得愛的互助、愛的激勵,從而促進其在學校、家庭的學習與生活。並引發全體同學對留守兒童的關心和幫助。

歲月伊始,未來的日子還長,在我們的空餘時間,真真切切的走進孩子們,給孩子們的童年更多的關愛。我們細微的一小步,就能促進社會的一大步,我想用我們的微薄的力量,讓更多的孩子得到愛與保護。我將親力親爲的爲夢玲小朋友帶去童年的快樂,讓她快樂得成長,擁有美好回憶的童年。我們要用關愛、用親情去爲留守兒童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園氛圍,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並讓每一個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不再無助,在學校同樣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通過這次“三下鄉”我相信我會漸漸地讓身邊的人也關注起身邊的兒童,讓他們也能得到一樣的關愛,一樣的健康快樂的成長。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10

這個炎熱的七月,我參加了淮海工學院“攜手明天,共享成長”關愛留守兒童志願服務團赴灌雲縣下車鄉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8日至7月15日的八天時間內,我跟隨志願服務團爲留守兒童送去了溫暖與慰問,宣傳了上海世博知識、地震避險知識等。通過開展素質拓展遊戲、課業輔導、家書手機短信送親情、問卷調查等方式瞭解了他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同時增長了他們的知識,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尊重了他們的人格。與孩子們的接觸與交流,豐富多采的活動內容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讓我更加理解了“紙上來的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詩的含義。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纔會體驗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與感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爲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走出校園、踏上社會,展現自我絢麗的舞臺,也是一次讓大學生能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人民的絕好機會。就從我們這次深入下車鄉留守兒童的調研活動來說,瞭解到由於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與教導,時常想念他們的爸爸媽媽,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陣心痛。但是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仍然能夠努力學習,爲了夢想而奮鬥,我不禁又感到欣慰,爲他們感到高興。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通過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我們應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自己的位置,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會實踐的意義,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知識與能力,才能在今後遇到挫折與挑戰時,用自己在實踐得到檢驗的知識與能力去解決它,克服它。社會實踐使大學生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而那些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的人,是不可能有長遠發展的。

作爲新時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掌握現代化的知識,而且還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更好的掌握知識;在實踐中瞭解社會發展,才能鍛鍊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將來能更好地投身於社會、服務於社會。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繫起來,纔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11

在這炎熱的_,我參加了大學生暑假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活動,也讓我在這個暑假過的充實而有意義。

在這次活動,我們下鄉對一些留守兒童進行了採訪及慰問。活動中,我們小組採訪了3個留守兒童,年齡都比較小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是外出打工,一年很難回家幾趟,路途的遙遠,車費昂貴,只爲多省下的錢給孩子買好吃的和穿的。生活總是那麼讓人無奈,父母想念着孩子們,同樣,孩子也想念自己的父母,他們都能理解,只有更努力纔會更好

有理想,必有失去的東西,更多是無奈,當我面對我面前的留守兒童的我感觸及深,是的,我們都在追求着美好的生活,有時候,爲了,理想,爲了家人,爲了過上好的生活,不得不遠走他鄉,在外漂泊,奮鬥,留下的年邁的父母,幼小的子女。我能體會得到他們們身上承擔的壓力與艱辛。

看到這些孩子們,我突然覺得自己比他們幸福很多,從小呆在父母身邊,受盡父母的寵愛,隨着年齡的增長,也越來越叛逆。有時候還會埋怨自己的父母這也管,那也管的。現在聽到這些孩子們的回答時才明白過來有人管着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我知道了現在擁有的就應該去珍惜,不要等到失去纔來後悔。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纔會體驗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與感受。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爲大學生提供了一個走出校園、踏上社會,展現自我絢麗的舞臺,也是一次讓大學生能投身社會、體驗生活、服務人民的絕好機會。就從我們這次深入下車鄉留守兒童的調研活動來說,瞭解到由於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與教導,時常想念他們的爸爸媽媽,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陣心痛。但是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仍然能夠努力學習,爲了夢想而奮鬥,我不禁又感到欣慰,爲他們感到高興。

我所做的這一切就是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相當長時期內都會存在的現象,那麼,只要留守兒童存在,關愛留守兒童這項活動就必須深入、持久地、有聲有色地開展下去。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12

我是一名大學生志願者,我時時刻刻爲我是大學生志願者團中的一員而自豪。這次志願者服務的經歷也對我的人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作爲在學校裏的學生、作爲社會裏的個人,我們也應該學會服從、付出、充滿熱情。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會繼續努力,以黨員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理解爲人民服務。 青年志願者活動是倡導團結友愛、助人爲樂、見義勇爲的社會風氣,是當代社會注意一項十分高尚的事業。體現了中華民族助人爲樂、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業。努力做好這項事業,有利於全社會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範。這是當代大學生的行動指南,是當代青年志願者的使命,也是我們學習“三個代表”的具體體現。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願者,其實我參加志願者就是希望能給社會帶來多一點的愛。很多時候,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總會覺得缺少了愛,缺少了被關懷。尤其是隨着人漸漸長大,接觸到更多人與事的時候, 我們的思想就越來越複雜。同時我們會對這個社會越發不滿,總覺得現代社會就是一個很虛僞的社會。但是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愛,是一種對弱勢羣體的一種無名的愛。我相信憑着這心中一份愛的種子,從我做起,從我們年輕人做起,我們可以讓自己,讓別人看到這個社會始終還是溫暖的。所以從這方面看,我覺得我們更應該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我們其中。參加協會,我希望得到的只是一種體驗。

作爲一個志願者,在助人的同時,也是自助。在使其他 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時,志願者也可以從中得到思想上的昇華,學會與人溝通,學會關愛他人,也更深刻的領會到生命的意義。而且,志願者的活動,也爲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的機會,提供了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

每當面對尷尬和無賴猶豫要放棄時,每當累得身心疲憊想要停下腳步歇一歇時,總能看到無數的青春身影在召喚,總能看到無數需要救助的人在期盼。每當看到想到這些的時候,自己的委屈和辛酸又算得了什麼。有時候多一點耐心就多一點關愛,有時候多一些參與就多一份愛心。做志願者不僅僅是付出,而更多的是收穫,因爲我們付出的是汗水收穫的是快樂。這次參加關愛留守兒童志願者活動,在我感受到無數欣慰與感動的同時,也感受到每一個志願者身上煥發出來的人格魅力和志願者服務事業的無限熱情!

青年志願者活動是微小的,因爲它涉及的範圍太有限。它又是偉大的,因爲它在有限的範圍中讓老人小孩露出了笑容。讓老人小孩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與自身的價值。同時,它也提升了現代青年的精神道德,培養了現代青年的助人爲樂、團結互助的高尚品德。彰顯了我們青年的時代風貌和精神風貌。讓我們一起爲這一事業奮鬥吧! 讓我們這些新時代青年來擔負一些微弱的社會責任,奉獻出一點微弱的力量!

我渴望社會的和諧能帶來更大的繁榮,我希望我們身邊不再有貧窮。既然人生賦予我選擇的權利,我選擇做一名志願者,因爲公益事業總需要有人付出,總需要有人去擔當。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13

留守兒童是目前社會上比較關注的一件事。因爲很多家庭要外出打工養活家人,只能把孩子留在家裏,自己出去工作,不然無法維持一個家庭的支出。今天這個時代,這種現象格外多,爲此在這次的關注留守兒童的活動中,我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我們這次去的地方不是很偏遠,但是那地方也不是多富裕,屬於一個小村子,只有十幾戶人家,但是一進去,我也是感到心情沉悶了,一眼望去,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小孩,幾乎沒有青年和壯年在裏面。我們去的時候,村子裏上學的孩子還沒有回來,只有一些三四歲和上了六十的老人在,而且他們不僅要帶小孩,還要做農活,特別的辛苦。後面我們就瞭解到孩子的爸媽幾乎都出去打工了,一年也回不來幾次,村裏的兒童都特別的懂事,即使想念爸媽,也不會去吵鬧。這樣的他們真的讓人心疼。我們在晚上纔等到孩子放學回家,他們一回來就要做飯做菜,做家務,還要學習。而且據瞭解他們的學校離家很遠,因爲沒什麼錢,就只能徒步走到學校,一來一回就要費很多時間,早上起的真的比雞還早。

我能提供的也只能是一些小物資,幫不上太大的忙,雖然沒有很偏遠,但是生活也是真的難,大部分的家裏都沒有大人在,都是一些兒童,這麼小就要承受很多。這樣一對比自己,我覺得太幸福了。這次的經歷也讓我知道還有很多地方跟這裏一樣,需要去被注意到,這些兒童也需要社會的關愛和幫助。看到這些留守在家的兒童,就能知道他們的困境,正是因爲生活得不到保障,纔會這樣被留在家中,不能與父母享受在一起的時光。我能從他們的眼中看到渴望父母的愛和關懷,也能感受到他們想要去往外面的世界看看的期待。

與此,我們更加應該呼籲社會上的人去關愛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體會到他們不是沒有人去關愛的。我想只有更多人關注到他們的生活,纔會有一些改變,這些留守兒童也可以得到更多幫助,他們不再是孤單的。這次的這個經歷,真的是讓我明白了在社會上生活的不易,我是幸福的,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也應該伸出自己的雙手去幫助他人,纔算得是圓滿的。關愛留守兒童,大家一起去做才更好。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14

21世紀,是經濟蓬勃發展,突飛猛進的時代,打工浪潮似潮水一樣涌來,人們紛紛遠走他鄉,造成農村“孩子在家上學,父母外出打工”的現實狀況,孩子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親情、溫暖,因父母的遠離而缺少家庭教育的環境,從此,這些留守在家的兒童們,便開始咀嚼沒有父母之愛的“孤獨和寂寞”,成爲繼離異家庭子女之後又一值得特別關注的羣體。作爲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肩負着讓每一個兒童都應享受到平等的教育,理所當然地讓這些兒童健康成長、享受溫暖。那麼,怎樣讓這些“留守兒童”和其他兒童一樣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呢?

一、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

這些兒童離開父母后,就產生了親情離散的孤獨感,常使他們情緒低落,嚴重影響了他們學習的注意力,這時,如果我們能夠建立一種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讓這些兒童在學校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並從中找回失去的溫馨和安全感,將合理調整其心理狀態,積極地投入到集體活動中去。每個人都渴望別人的關愛,擁有愛心的班主任才能讓學生信任,讓孩子親切。於是,我給予那些留守孩子更多的關愛,無論棵內外,我用自己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讓他們感受到對他們的關愛和期待,在生活中無微不至地關心他們。我們班父母去打工,她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她的衛生習慣很差,班上有些同學不願意和她坐同桌,在一年級時她經常尿褲子,她特別膽小,又不善言談。我把她叫到房子,給她洗了頭髮,她當時臉上露出了笑容,幸福的笑容。因爲爺爺奶奶也不識字,給她沒法輔導,再加之她的速度慢,我就利用吃過午飯這段時間,輔導她的作業,講她沒聽懂的知識,漸漸的她在黑板上做題能做對了,同學們對她的看法也改變了,也願意和她玩耍了,願意和她交流了,她的性格也漸漸開朗了。看到她的進步,我笑了!

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會讓他們在學校時盡情得到老師的關愛和同學的幫助,陶醉在快樂和幸福之中,漸漸便對同學、老師、學校產生嚮往和依賴感,談化思念父母所帶來的痛苦。

二、構建新的家庭教育環境

學生的父母外出務工,學生有的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有的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有的和親戚朋友住在一起,導致家庭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兒童十分溺愛,造成兒童放蕩不羈,親戚朋友,面對他人的兒童,管也難,不管也難,造成教育空檔,在這種情況下,別說兒童能養成良好習慣,得到健康發展,只要能做到不出大的問題就已經不錯了。因此,我便進行家訪,及時瞭解他們的情況,與他們現有監護人進行交流,授予他們家教的方法,讓這些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兒童,能夠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並能與學校教育同步,從而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這樣既能讓兒童們勞逸結合,又能讓他們形成一定的生活規律,要善於和兒童交流溝通,讓他們從監護人身上感到親情,進而對監護人產生依賴性和信任感。

三、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搭建快樂成長平臺

針對部分“留守兒童”孤獨、自卑、自棄等不良心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導心理缺陷、心理障礙和行爲偏差,通過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諮詢、召開主題班會、隊會等途徑,規範“留守兒童”的心理行爲。

我班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獻愛心募捐活動,演講比賽、優秀家長評選等。讓這些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來自學生、老師、學校和社會對他們的愛,讓他們在平等、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過兒童節時,讓留守兒童通過作畫,做手工,演講等不同形式展示自己的才能,表現自己的堅毅。對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親情都無法替代的,我教育他們利用電話,架設起與父母溝通的橋樑,並把它轉化爲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的一個載體,我做到定期和兒童父母聯繫,向他們直接反映兒童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讓他們雖在千里之外,也不能忘記自己肩負的責任,並能參與到對子女的教育之中,與他們協商務必每月和兒童通一次電話,向兒童直接瞭解其學習生活情況,鼓勵他們努力向上,讓兒童親耳聽到遠方父母教誨,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一直關愛着自己,父母就在自己的身邊,讓他們知道不再孤獨,產生自信心,同時也可以減少和預防他們不良行爲的發生,利用我校開展“感恩”這項活動時,教育兒童堅持每月給父母寫一封信,向父母介紹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介紹學校中愉快的事情以及對父母的思念之情,我讓兒童給父母寫信,不僅能鍛鍊兒童的寫作能力,溝通和父母之間的感情,而且在相互的交流中,促進了兒童身心健康和人格的不斷昇華。

總之,學校和老師應給“留守兒童”以更多的關注、鼓勵、幫助。愛是教育的基石,對於長期生活在“孤獨城堡”中,處於父母“關愛缺失”的“留守兒童”,愛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應把愛放在中心位置。教師應與“留守兒童”交朋友,多關心、愛護、照顧、理解他們。在安全上,要時刻提醒;在生活上,儘可能提供幫助;在心理上,要細心觀察,多方溝通;在學習上,要多予指導;在交往上,鼓勵他們融入大班級集體中,減少其心靈的孤獨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潑開朗的學習和生活心態。關愛留守兒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與支持,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去關心、愛護、教育、幫助這一弱勢羣體。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15

留守兒童的教育是在社會發展形勢下,學校教育面臨的新課題,留守兒童已經成爲社會關注的焦點,更是我們代理家長的重點。作爲代理家長,深知責任的重大。

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前提,在代理家長工作中應把愛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對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更缺少愛,更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社會的關注。因此,我們作爲代理家長要努力從生活上、學習上給他們無微不至的愛,從小事上細節上多關心他們。時刻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及時溝通。

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外出務工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的溫暖和教育,這對學生心理產生極大影響。留守兒童一般內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較脆弱。另一部分學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經常往家裏寄錢,有的甚至給孩子買了手機,加上監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成大把花錢、逃學上網、吸菸喝酒、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爲,這樣的學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蠻橫。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課餘時間講節儉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讓他們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體會父母的不易,讓他們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爲了使他們生活更好。並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另外,開展心理質詢活動,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幫他們少走彎路。

鼓勵、組織留守兒童們多參加業餘活動,以填補父母不在身邊的空虛。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們不能在父母身邊撒嬌,和父母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所以他們的思想上難免會出現空虛,又由於他們有比別人多出來的大量的時間無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確引導,他們很容易養成自閉的性格或是迷上打遊戲等不良的嗜好。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平時多引導他們多讀書等進行有益的業餘活動。

大多數留守兒童由於缺少父母的監管,自制力差,脾氣暴躁,往往因爲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安全,造成極壞影響。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作爲他們代理家長,我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講如何自我保護。從電視上、網絡上、多蒐集一些實際例子,對學生進行教育。

對於這些孩子,要多進行家訪,及時瞭解他們的情況,與他們現有監護人進行交流,授予他們家教的方法,讓這些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兒童,能夠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問題及時和學校溝通,並能與學校教育同步,從而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這樣既能讓兒童們勞逸結合,又能讓他們形成一定的生活規律,要善於和兒童交流溝通,讓他們從監護人身上感到親情,進而對監護人產生依賴性和信任感。

總之,作爲老師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生活的保護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溝通”很重要。“三多”,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瞭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一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並採取針對措施,提供必要的幫助。用關愛、親情爲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裏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並讓每一個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不再無助,在學校同樣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2022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 篇16

留守兒童的工作在我們重慶是非常重視的,各個學校都很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以及他們的身心健康。我作爲一名班主任,理所應當要對我班留守學生格外關注,特別是要關注像某某同學那樣的雙親外出打工、心理健康有問題的留守學生。通過研究和實驗,塬來“愁眉不展”的某某同學又變得“喜笑顏開”了。下面就談談某某同學“愁眉不展”的成因分析和“喜笑顏開”的演變回顧。

一、“愁眉不展”的成因分析

父母背井離鄉,爲“創造美好的生活”去了浙江打工。他們除了回家和孩子一起過春節外,一出去打工就很少有聯繫。某某同學缺少了父母的經常性關愛和監護,又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重要時期,由祖父母教育意味着由文盲來撫養他。因爲他的祖父母多是亂喊亂叫,只怕孫子磕着凍着,雖有教育孫輩的精力和體力,卻沒有教育孫輩的能力,也不會有教育孫輩的文化素養,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從他上課喜歡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的舉動,我可以知道他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來獲取同學們的信任、讚許;但因爲回到家卻感覺沒人關心、陪伴、傾訴,所以就逐漸養成我行我素的性格——作業不及時完成,電視機陪伴做作業,不講個人衛生;心情不順時常罵人,處理事情不能沉着冷靜,而且愛管閒事,喜歡亂插嘴。因此,他難以和同學和睦相處,只是孤鳥一隻;同學碰一下就以爲是在打他,自然而然就哭了起來。在受到同學欺負和嘲笑以後,回到家就自我封閉,自暴自棄;對祖父母的牴觸心理就越來越重,往往採用千聲不開口等過激行爲來回應;結果綜合分析能力日漸消煺,成績跌落難以提高,愁眉不展。

二、“喜笑顏開”的演變回顧

我從某某同學的思想動態、學習態度、言行表現各方面入手,處處留心觀察,進行訪問和談心,發現問題及時詢問了解,時刻注意關心和愛護他。比如: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時常利用放晚學以後的時間與他溝通,面對面地指導學法、批改作業、輔導功課,教給他漢字的書寫筆順規則,讓他揚長避短,改掉那些壞習慣,幫助他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當他取得進步的時候我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就激勵與困難做鬥爭,讓他永擎不斷奮進的火炬。還有,在安排座位時,我安排了一名學習有潛力、上進心強的同學與他同桌,幫助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課堂上專心聽講,作業與時俱進,學業與日俱增。

我積極與某某同學的代理監護人祖父母溝通,與村支部書記某某同志取得聯繫,把家訪工作落到實處。我在家訪中積極指導他的祖父母認真履行監護職責,幫助他們對某某同學進行有效的教育、管理、保護,建議並指導他利用電話與父母溝通,感受父母的親情,祛除他們心理上的障礙,進行全程跟蹤管理。記得有一次放晚學,他爺爺接他來了,可不知什幺回事,某某在和同學拌嘴。他爺爺看見以後,就把他拉上摩托車準備走了。可就在上車時,那幾個同學發怒了,一起圍住他,用腳使勁地蹭他的摩托車,揚言叫他第二天別來上學。晚上,他爺爺打電話把事情告訴了我。我說:“明天你送他上學來吧,我在學校等你。”第二天,他來了,我把那幾位同學也找來了。經過了解,那幾位同學還在爲某某七年級年級時罵他們的事情而故意找茬呢。我狠狠地批評了那幾位同學,並且讓他們當面認錯道歉、握手言和好,保證改正錯誤。從此,某某同學心裏踏實了,臉上逐漸地有了微笑,學習也更加勤奮了。

我從學校內外生活中的小事去具體關愛他。我時常幫助他正確處理好每一件小事,讓他知道哪些話應該說,哪些話不應該說;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引導他多與同學溝通,做個文明學生,用微笑面對每一天,少與同學斤斤計較,努力做到心胸開闊,不鑽牛角尖,幫助他消除與同學之間的積怨,把自己融合到集體中去,想方設法使之樹立自信心,在興趣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在主動中學習。

你瞧!某某同學的母親終於不外出打工而在家陪伴他了;他本人現在也成熟多了,學習積極性日漸高漲,學習成績穩中有升,放學以後也能夠一個人大膽的走路回家了;同學們不但不再欺侮他,而且時常與他一起探討問題,一起遊戲,一起作業。五年級期末考試語文59分,數學60.5分;六年級開展實驗以後,備受班主任等全體師生的關注,心情逐漸開朗起來,期會考試語文68分,數學74分。

實踐證明:假如我們教師、父母都能從生活的具體小事中、學習的點點滴滴中給留守學生真實的關愛,那孩子們的世界將會陽光燦爛,人人都能喜笑顏開!

當然,農村“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留守學生,關注留守學生問題。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站在對後代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與家庭、社會各界密切合作,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心理健康,爲祖國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