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3W

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 篇1

1960年5月24日,人類史上中國人首次從喜馬拉雅山北坡登上珠峯,令世人震驚,王富洲、屈銀華、貢布成爲家喻戶曉的登山勇士,如今這部《攀登者》電影,又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登山精神。

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精選12篇)

登山精神就是要有勇於攀登、不怕吃苦、胸懷天下,團結合作,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的精神。登山精神是讓我們更好的去結合實際做好我們要做的事情,實現我們的目標。

扶貧攻堅好似登山,一座山登完了,還有山需要攀登,人生不到生命的盡頭,就要奮鬥不止。扶貧攻堅如登山,循徑而上,則是在創造扶貧工作的輝煌。然而路途艱險,一路上重巒疊嶂,需要每個人付出代價。扶貧攻堅如同一座山峯,我們要想完美的成效就要勇於攀登,努力攀登。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們登山如此,現在我們的扶貧攻堅也是如此,只要我們努力了,就沒有無法逾越的障礙;只要我們努力了,就離我們預想達到的成功更近了一步;只要我們努力了,相信到20xx年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 篇2

《攀登者》講述了在沒有高科技支持,沒有先進裝備護航的情況下,中國登山者們在全世界望而卻步的珠峯北坡,用血肉之軀,鋪就登頂之路,他們搭就“中國梯”,爲世界打開通道,他們告訴世界,創造人類第一次,這就是攀登精神!

攀登精神是黨員幹部的靈魂。當前,我們正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最關鍵的就是要“學”在實處,還要“幹”在實處。“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初心使命”,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做到“步步爲營”“穩紮穩打”,才能讓人民羣衆從黨員幹部的幹事創業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攀登精神是黨員幹部的信念。正是有了這種泰“攀登精神”,纔不怕山高坡陡,不懼道路崎嶇,向着既定目標勇往直前。無論在多麼惡劣與被動的境遇中,中國共產黨人前進的腳步始終未曾停歇。有着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凝聚起不可阻擋的歷史洪流,推翻了三座大山,翻身成爲了國家的主人。從此,泱泱華夏、烈烈神州,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近百年來,我們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每一步發展變化,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順應人民生活的需求,讓自然與發展同步,人類與山川共榮。這走過的每一步,都是那樣的實實在在,那樣的堅持不懈。

攀登精神是黨員幹部的目標。當下,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勇敢追夢的新時代,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是執着的追夢人。我們,爲趕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成爲了新時代的見證者、開拓者、建設者而自豪。我們只有團結一致、不懈奮鬥,夢想纔會照進現實,“會當臨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邁纔會爲我所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回首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xx大以來的輝煌成就,讓國人振奮,讓世人矚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是如此的鏗鏘;放眼未來,以十九大爲新的起點,新時代的巨輪正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望魏巍泰山,聽松濤澎湃。在民族復興的路上,我們都是扛着重擔的“登山者”。此刻,怎不心潮起伏?面對祖國的發展,人民的希望,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虛度韶光,還有什麼理由不像泰山挑夫那樣去奮鬥呢?“一步踩不實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只要是對人民有益的事情,就要立即“幹”,腳踏實地地“幹”,持之以恆地“幹”!新時代東風勁吹,登山者豈敢懈怠?讓我們飽蘸追夢的激情,做一名新時代的“挑山工”,實實在在地“走”,走出人民幸福的大道;勤勤懇懇地“挑”,挑起民族復興之重任!

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 篇3

電影真實再現了1960、1975年中國登山隊勇登珠峯的壯舉,電影纔開始10分鐘就讓人淚目,算是第一個小高潮。

作爲一部主旋律電影,又是在祖國70週年華誕上映的獻禮片,這部電影的表現可以算是很不錯了,就像在映後交流時兩位老師說的那樣,這部影片就是對祖國最好的祝福。

稍有不足的地方個人感覺有兩點,一個是配音和演員口型有時候會對不上,有時會讓人有些齣戲。

另外一個是感覺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在有限的時間(120多分鐘其實不短了)和影片的剪輯上會讓人覺得有些用力過猛。

很敬佩主創團隊們爲這部電影做出的努力,在珠穆朗瑪3個多月的實地拍攝也爲影片加分不少。總體說來,還是很看好這部電影在國慶檔的成績,畢竟演員實力放在哪兒,內容表現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可以期待一下。

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 篇4

先看了《我和我的祖國》點映後,再看得《攀登者》,這兩個片子的差距真的太大了,《攀登者》前二十分鐘的攝影剪輯還能製造緊張感,畫面中的大風大雪還是有震撼力的,但越到後面剪輯就開始混亂了,切得鏡頭也很生硬,音樂更是奇怪,一登雪山就開始加大音量刻意製造氣氛,但貌似觀衆都很無感,一到愛情戲部分,音樂就開始煽情漸弱,兩種音樂直接互切… 再說一下劇情,影片爲什麼給了很大部分的愛情戲,井柏然和黑牡丹的愛情線的意義是什麼呢,黑牡丹的原型只是中國第一個爬上珠峯的女登山者,但片子裏把她塑造得略顯傻白甜。章子怡和吳京的愛情說得過去,但影片最後吳京登上珠峯,畫面是吳京在珠峯埋化石和回憶與章子怡在圖書館的場景互切,最後畫面定格在他們在圖書館隔着桌子兩手相牽,影片的基調好像一下子定義成愛情片了槽點實在太多說不完啦,但演員還是很努力,只是導演編劇不太行吧!

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 篇5

首先,《攀登者》不是紀錄片,所以,不能用“歷史真實”來評判。對於歷史素材,劇作有沿用、也有取捨,更有很多虛構,比如歷史上1975年那次登頂是比較順利的,但爲了電影的戲劇性,對這次登頂做了一波三折的重新演繹,加入了大量細節和誇張,前後三次衝頂,有挫折,也有犧牲,蕩氣迴腸,這是電影吸引人必須要有的,關鍵是能否邏輯自恰。

其次,應該說頗爲意外的,《攀登者》並不那麼刻意煽情!至少,和這個極易煽情的主題相比,電影在大部分時間內的表達都還是內斂的,人物情緒沒有故意大幅度誇張,儘管也必然會用到慢鏡、配樂等手段,不過大體上還是在以一種驕傲,但不誇耀;凝重,卻不賣慘的狀態進行講述。總體來說,電影完成度OK,劇本良好,演員的表演、攝影、服化道都是加分項。

1960年和1975年前後兩次登頂珠峯,前一次作爲故事背景出現,所以,僅用回憶的方式交代,但短短几分鐘,畫面信息非常豐富,《攀登者》的開篇完全打五星!在最多20分鐘的時間裏,就建立了整個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無論是細節還原,還是當時人們的心理狀態,剪輯迅速、信息量十足!開篇的飽滿和跌宕,甚至讓人產生“沒看夠!是不是有點兒太快了”的感覺!不過,這種對比之下,後面第二次登頂的濃墨重彩,就多少顯得有些拖沓了……

《攀登者》上映之前,人們的主要期待都是在“演員陣容”上,這一點,確實是“名副其實”,每個人的表演都很出彩。

最出彩的肯定是張譯飾演的曲松林!

吳京的方五洲也非常棒,他自己也特別努力,甚至拼命,但這個角色相對於曲松林來說,身上的矛盾衝突沒有那麼尖銳,人設也更加完美,所以,可能就不如將戲劇衝突集於一身的曲松林那麼打眼,讓人印象深刻。當然,這種對比不過是毫釐之間,關鍵是兩個角色之間相知相惜、又相愛相殺的兄弟情太耐人琢磨了!

喝酒那場戲裏,方五洲一句“你會選擇殺了我麼?”曲松林一句“完成任務後,我會下去陪你”,將兩個人的性格和生死時刻的決斷表達得淋漓盡致,讓人唏噓不已,也由此埋下了最後和解的伏筆。如吳京在採訪中反覆表達過的,兩人拍攝時完全沉入了角色中,甚至脫開了劇本,彼此間情緒的對撞和互相成就,讓這個片段華彩萬丈!

另一個讓人拍案叫絕的片段,是兩人最後的和解,只有一個擁抱,只有一句“兄弟”,卻讓畫面產生了極強的衝擊力!就像點映當天,張譯在回答我提出的關於對“兄弟情”的理解時回答的那樣,最簡單的動作和語言,反而最有穿透力!這也是我對這部電影在處理兩人關係時,最爲激賞的一點,隱忍和剋制的表達,力道遠勝於煽情!

所以,不得不岔開一筆說下劇中三條明確的感情線——

李國樑&黑牡丹:這是處理最到位的一對,微妙的互動、暗生情愫、不知如何表白的羞怯等,都很戳人【插一筆,曲松林那句“我不是針對你,是……珍惜你”,一句話就把曲松林十幾年的不甘和期待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兩人悲劇性的結局相當令人動容,影片也在此時達到了一次情緒釋放的高峯,曲松林和方五洲的和解到此也順理成章。李國樑這個角色很豐滿,包括主動要求承擔衝頂任務時“我們不能永遠生活在你們羽翼之下”的表達,可以說擲地有聲!

某種程度上,李國樑這個形象是曲松林在20xx年之後的鏡像,他用自己的選擇迴應了曲松林當年對方五洲的心結,算是一次穿越20xx年的回答,由此也反證了方五洲當年的選擇無誤。

楊光&趙醫生:這一對的表現更爲含蓄些,戲份也相對較少,雖然大概率也是悲劇結局,但電影裏確實沒有明確表達。不知道是不是劇本本身就這麼寫的,他們之間情感的表達途徑,如果以苛刻的眼光考量,多少有點兒問題——以在一定程度上犧牲衝頂珠峯的專業性爲代價……當然,全片最大的彩蛋也在這裏,一定要看電影結尾的字幕哈!

方五洲&徐纓:這是電影最着力刻畫的一對,全片也是以徐纓的旁白爲開篇,最大的煽情點也是在兩人之間……但這也是最大的問題!或者擴大點兒說,是香港商業片煽情部分的通病吧。

其實可以感覺到章子怡在努力降低人物情緒表達的烈度,可因爲情節設定,還是承擔了電影的主要催淚點【很可惜並不怎麼成功】。電影中情緒化的表達基本都放在這對身上,特別是冰塔林一段更是浪漫化演繹的極致【已經基本不考慮客觀可行性了……】章子怡的表演是交足功課了,但徐纓的人設並不討喜,因爲浪漫和煽情必然影響影片客觀和內斂的整體情緒,大概有點兒非戰之罪吧!

再次,作爲高概念特效大片,冰雪的CG效果是相當不錯了,點映那天,北京高達31度,可看着電影畫面,還有些瑟瑟發抖。北坳紮營夜遇大風,是很長一段動作+特效的夜景戲,也是徐老怪擅長的……“玄幻”!一瞬間,武功高手既視感,畫面漂亮、剪輯凌厲、緊張刺激,但就是和整體的風格有些脫節……作爲商業電影,總要讓大家看得爽纔是,所以也屬於避免不了的部分。

一個小細節——方五洲在劇中爲了挽救攝影機而被雪崩壓在下面,被刨出來的時候,大家都以爲他死了,急救後,他一下子重新甦醒,說“我剛纔……歇了一下”。那個場景,看過《戰狼1》的朋友們可能都會一秒鐘穿到當時冷鋒被地雷爆炸波及,幾乎死掉的畫面裏!十幾年過去了,冷鋒變成了方五洲,而吳京還是那個吳京,有心的話,可以做疊畫,相當有穿越感。

極少部分畫面的剪輯有點兒問題,轉場突兀,甚至感覺跳畫面;服化道的年代感加分,配樂也恰到好處,最後隨着字幕響起的同名主題曲,非常有感染力!所以說,電影主題音樂,該大氣的時候就得大氣磅礴,技巧再好、再創新,但和電影的整體調性不搭,那也是費力不討好!正道而行不代表不會技巧,而是不需要使用技巧,因爲“適合”纔是最重要的。

最後,說兩句導演。

雖然看到過不止一次對李仁港過往出品影片的爭議,但我其實根本沒看過他以前的電影,所以完全沒有相關認知,也就談不上先入爲主。僅以《攀登者》而言,李仁港交出答卷不僅是及格的,而且是可以達到良好的。他能在大部分時間裏都把稍不注意就會滑向煽情深淵的主題,以相對剋制的狀態表達出來,這一點是挺不容易的。要知道,深入人心的理念,不是靠聲嘶力竭的叫喊、口號式的重複,而是在不動聲色間紮根內心的。

總之,《攀登者》整體流暢,該有的對峙、浪漫、情緒爆點、一波三折、反轉、加分的小細節、最後的昇華,一樣不缺,總體可以打四顆星!最後一顆星,給我的粉絲濾鏡!對,就是這麼任性~~~

很慶幸自己在參與此次超前點映前,就已經買好了《攀登者》從點映到正式公映的四刷電影票,這部電影何止值得看,它是值得一看再看!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對英雄的崇敬、對信仰的執着、對祖國最深沉的愛,也許就像血管裏流淌的血液,感覺不到,卻無時不在!

此生無悔入華夏 千古高風說到今。

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 篇6

攀登珠峯與核試驗對於人類發展並沒有起到推進作用,把它們放到一塊來說,發現它倆有一共同點:人活着便是爲了掙口氣。

這口氣太難掙了,爲了這口氣太多人犧牲,太多妻離子散,太多太多。但是他們有退縮嗎?沒有。很多人看到有吳京在的電影,就覺得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沒有錯,有多瞭解中國的過往,必然會愛中國更多些。而且不僅僅是愛國主義,是人性,人性即能黑暗到一定地步,亦能光輝到一定境界。

中國是一個在苦難中壯大的國家,拿命搏纔有今天的輝煌。人會不惜命嗎?不會,但他們知道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們去做。珠穆朗瑪峯的高度是8844.43米,國際上最後採用了中國標準,用命換來的數據,終於把這口氣給掙着了。

脫離歷史背景,單看這部電影,如此選材,必然得與惡劣天氣對抗,假如單單是要宣揚所謂的愛國主義,大可以選擇相對舒適環境的題材,唯有這生生不息的愛國精神吸引着這幫擁有赤子之心的人,這珠峯精神,不就是中國精神嗎?

現在的中國之所以能夠傲立世界,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像登頂隊員這樣強大的靈魂支撐。我們的國家沒那麼完美,但又有哪個國家是完美的呢?有問題,去解決,去完善。

最後,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

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 篇7

攀登是成功了,電影卻翻車了……

一開始是抱着較大的期待去的,畢竟是國慶檔這麼一來頭,卡司也是陣仗不小。[以下按觀影時序展開評價和思考,含輕微劇透]

從徐纓(章子怡飾)這個角色的回憶展開,讓我有點意外,儘管這種敘述模式在電影中並不少見,但據此前對這部影片的認識,敘述者爲登山隊員似乎更合理一些。看完我才明白,第一視角給了徐纓,八成就是爲了給後面的愛情線做鋪墊……

片子進入插敘,開始講登山。雪山實景拍攝,場面確實震撼,運鏡和特效可以說到位了,風聲、冰裂開的聲音、鐵鏈崩斷的聲音都讓人身臨其境,心也跟着揪一下。(那時候覺得,蠻好蠻好)

可是,老隊長好像都還沒說臺詞呢,就領盒飯了?!於是方五洲(吳京飾)接過重任,帶領雪山F3實現首次登頂。其實片子到這裏,“爲捍衛領土而登山”這個主題就基本結束了,也讓人很意外,畢竟此前宣發的重點都集中在這一主題,影片三分之一還沒過就結束了。這就要說到敘事節奏問題了,雖然F3的生活經歷了大起大落,但是就情節而言,始終缺乏小高潮。我甚至產生了一種想離場的衝動,這我在以往的觀影體驗中是沒有的。那時看了看時間,放映還不到一小時。

後來因種種原因,時隔多年又有了更多次攀登。登山隊召集了新成員,方五洲依然是一員猛將(這身體素質真是好啊!)可是曲松林(張譯飾)卻因爲第一次攀登時凍壞了腳,被切掉了半個腳掌,與接下來的登山任務無緣。新人物的加入,稍微豐富了一下電影的內容,但也僅止步於此。因爲編劇們似乎並沒有把着力點放在羣像的刻畫上,角色一多每人平均戲份減少,失去了展現人物弧光的空間。靠感情戲顯然不能彌補這一欠缺啊喂,可在如此有限的時長裏,加塞了兩對人物的感情戲,這樣的人物處理真的不明智。況且正面的塑造本就容易臉譜化,英雄人物更甚。演員的演技都沒有問題,實在是劇本給的空間太少了,着實可惜……但配音多處跟口型對不上,有點不太應該(不過不清楚是不是因爲審查等不可抗因素,所以不妄加評判)

綜合來看,影片值得稱讚的是取材和特效。但是對於取材的切入點,展現太倉促,而特效又因爲對幾次攀登的重複展現慢慢失去吸引力,相似的航拍、手持鏡頭、特寫及跳切容易讓觀衆產生疲勞。所以,我認爲電影完成度並不高,像是一篇圍繞主題思想但不太合格的命題小作文。

【個人向】子怡姐姐現在這個年紀還能演少女,這種狀態好讓人羨慕啊……

吳京身手真好,聲音始終偏小夥子,但是考慮到人物的年齡跨度,感覺後半段聲音處理地更穩重低沉一點可能會更好……

以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登山的時候不要當扛相機的那一個?!(慘還是李國樑最慘)

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 篇8

上海電影人獻給祖國70華誕的電影《攀登者》是一部氣勢恢宏、極富視覺衝擊力的大片。在1960、1970物質匱乏年代裏,中國登山隊員實現首次從北坡登頂世界最高峯珠穆朗峯的壯舉本身蘊含了大量看點,極寒氣候、缺氧環境、險峻的大山、陌生的征途、瞬息萬變的極端天氣,構成阻擋主人公登頂的重重障礙,使得影片在呈現人與自然搏鬥的視覺奇觀之外也擁有飽滿的情節張力。

然而《攀登者》真正動人之處卻並非情節和畫面,而是全片洋溢的一種精神,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攀登者精神。這種精神貫穿全片、蕩氣迴腸,讓我們走出影院仍激動不已。在筆者眼裏,或者說在《攀登者》這部影片裏,這種攀登者精神有豐富的。

所謂攀登者精神,首先是一種不畏艱險、排除萬難、人定勝天的大無畏精神。 衆所周知,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瑪峯被稱爲世界第三極,常年被厚厚的積雪覆蓋,登上它需要超強的體力、耐力和高超的技巧,這是一座讓人望而生畏的神山。而從常年得不到日照的大山的陰面,也就是位於我國境內的珠峯北坡登頂更是難上加難,前無古人。然而,沒有什麼困難能嚇到英雄的中國人民。1960年,在國家還處在三年自然災害的艱苦條件下,中國登山隊員硬是以簡陋的登山裝備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北坡登頂。此後,又在1975年再次登頂,並完成了首次覘標測繪,測得珠峯的高度爲8844.43米,這一高度後來爲世界採用。

攀登者精神還是一種堅持不懈、久久爲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事實上,中國的兩次登頂珠峯都並非一帆風順。第一次登頂是在原定的中蘇聯合登山隊突然解散,中國人一缺經驗、二缺裝備的情況下完成的。不幸的是由於這次登頂沒有留下影像資料,國際上一直有質疑的聲音。以影片中的方五洲(吳京飾)爲代表的中國登山人即便在“”動盪的歲月裏,也從未放棄再次登頂的目標,始終默默訓練、保持體力,終於在20xx年後,收到了國家再次組建登山隊的召喚,完成了二次登頂的夙願。胡歌飾演的登山隊員楊光在經歷了登頂失敗並承受截肢之痛後,幾十年不放棄,終於在暮年完成了全球第一例靠假肢登頂的壯舉。

攀登者精神還是一種甘爲人梯、甘於奉獻的自我犧牲精神。 片中,吳京飾演的方五洲在第一次登頂時爲了協助隊友征服8680米處的第二臺階——一處無法固定鋼錐的4米高峭壁,一處讓英國登山家無功而返的天然屏障,毅然決定讓隊友踩着自己的肩膀上去,在極度缺氧的環境裏冒着生命危險搭起了人梯,而張譯飾演的曲松林爲了避免踩傷隊友脫掉了登山靴,以至於凍傷腳趾留下殘疾。此後,曲松林雖然無法再次登頂,但他承擔起了訓練新一批隊員的重任,甘爲1975年二次登頂的人梯。胡歌飾演的登山隊員楊光則是因爲途中休息時把睡袋留給需要的隊友,自己在高寒的風雪中苦熬,纔不得不截肢的。中國人之所以歷經幾千年的苦難而愈挫愈強,就是因爲有這些甘爲人梯、甘於犧牲奉獻的民族脊樑在。

攀登者精神還是一種團結一致、相互協作、共克難關的集體主義精神。 中國登山隊在國家條件艱苦的歲月裏能夠完成北坡登頂珠峯的壯舉,上有國家的重視和支持,擠出經費支持購置必要的裝備,支持訓練,還有當地駐軍和藏族同胞在高寒地區修築道路、保障後勤。具體到登山隊,則離不開氣象、通訊、醫療、後勤各部門的協作和保障,離不開現場的指揮。雖然最後登頂的只有幾個人,但是整個登山隊卻是由數百人組成。章子怡飾演的徐纓作爲一位留蘇回國的氣象專家就爲登山任務的指揮和實施提供了有效的氣象資料和及時的氣象預警。作爲非職業登山運動員,在高海拔地區工作,他們面臨的危險一點也不比登山運動員差。但爲了保障任務完成,無數幕後英雄都在默默奉獻着,因爲集體主義精神早已浸透在共和國一代的血脈裏。

攀登者精神更是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愛國主義精神。 1960年中國人的攀登珠峯與今天登山運動愛好者們征服天險不同,既有宣示主權的目的,也有爲中國人爭氣的目標,是一次爲國登頂。祖國利益高於一切,愛國主義是引領攀登者們的最高精神。正是爲了祖國利益,攀登者們纔不畏艱險、勇於攀登,才自我犧牲、甘於奉獻,纔不計得失、團結協作,才堅持不懈、久久爲功。因此,觀衆在電影《攀登者》中感受到的不是一種征服自然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中華民族昂首世界之林的民族自豪感,是一種生爲中國人、深愛共和國的愛國情懷。

因此,在我們感謝包括香港電影人在內的電影工作者所付出的辛苦、讚許他們的藝術才華的同時,也必須認識到,電影《攀登者》的成功,首先在於這一歷史事件及其所體現的攀登者精神偉大而寶貴,同時得益於我們廣大觀衆是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驕傲的中國人。

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 篇9

說來也很巧,20xx年在西安培訓的時候爬過一次“雪山”,記憶中的那座山叫太山?因爲當年爬那座山給我留下了太多的陰影,在今後的將近四年的時間了就再也沒有接觸過山之類的活動。而四年後的20xx年正好有機會去了一趟西藏,這次西藏之行又讓我重新爬起了雪山(那座山的名字我也記不太清楚了),可能是因爲山下有解放軍吧,纔給了我這次爬山的勇氣。這次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腳下開始爬山的,可能因爲爬的時候太興奮了吧,當時並沒有感覺到太多缺氧反應。

但晚上回到賓館後,吃飯的時候缺氧的反應就越來越劇烈了,頭開始又暈又疼,晚上也因爲缺氧而導致睡眠很不好,在第二天醒來的時候,頭疼得感覺要炸掉,最後不得不吃藥;據說劇組拍戲的時候也在西藏那邊拍,真的很敬佩。再說一下那邊氣候,據說西藏二月份的時候,那邊氣候是真的冷,有的路都要被封掉。雖未親身經歷過西藏的冬天,但經歷過西藏的七月份就知道冬天的冷是真的難以想象的,例如:我當時爬完山後,因爲踩到泥坑中,而不得不導致自己去從山上融化成水的河流中洗腳,本來覺得不會太冰冷,但我腳放進去的瞬間就後悔了,真的太冰冷了吧。不過山上的景色真的很不錯,登的過程中真的值了。

更巧的是這週一,我被領導辭退,正好有一週的時間無所事事,然後失意的我逛B站,看到這個《攀登者》主創見面和放映活動,就不抱太大希望的報名了,沒想到被選中。之前的一些“雪山”和西藏的經歷吧,讓我對這部電影的題材特別感興趣。可能最近經歷的挫折比較多吧,自己的淚腺就很發達,在看的過程中幾經淚目,並且提心吊膽、咬牙切齒地爲劇中的人物生命安全擔憂。劇情就不劇透了,在看的過程中就覺得這次票房又穩了,啊哈哈哈哈哈哈。emmm...放映後的主創見面會,對吳京路轉粉,感覺劇外的吳京更親切隨和,沒有一點大牌的感覺;劇中的吳京有點超神,可能劇情需要吧。

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 篇10

愛情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可能是朝夕相對的甜蜜,也可能是生離死別的不捨,但究其根本,都是彼此認同、相互期盼迴應。70後成長到及笄與弱冠之齡時,大多處在中國跨越了艱難時代而欣欣向榮的時刻,遑論在繁榮富強中成長的80後與90後。所以,我們很多人對“奉獻”的感受,始於“養兒方知父母恩”,對愛情的認知,來自“陌上少年足風流”。

但是經歷過創業以及創業過程中共同承擔責任、經歷磨難的團隊,對於爲了追尋共同的理想而奉獻自我,一定感同身受——只因都是過來人。不同於軍警隊伍的紀律、服從,這種源於愛情的奉獻精神是無需教導而自發產生,並且支持自身克服各種艱難而矢志不渝勇往直前。徐纓對於方五洲的感情,正是這樣:方五洲對於攀登的情結,是“不破樓蘭終不還”,對於徐纓的感情,是“匈奴未滅何以家爲”。方五洲沒有訴諸於口,但是藉着登山筆記,含蓄地表達了心意。這是那個年代愛情的樣子,也是最符合以攀登爲畢生追求的方五洲的表白。

徐纓是另類的“不愛紅妝愛武裝“,在那個年代,她不僅接受了方五洲帶回的珠峯化石,也足夠勇敢地在臨去蘇聯進修時要求方五洲的表白。徐纓對着逃之夭夭的砸窗鍵盤俠大喊的時候,發泄着最後的不甘,說出了她不忍對方五洲施加壓力卻滿腹委屈的話語。這一點小小情緒化是一個女孩子的人性,但未掩蓋徐纓巾幗不讓鬚眉的情操——試問有幾個人,能夠爲了支持所愛的人在風雨飄搖的環境中繼續追尋前途未卜的夢想,放棄朝夕相對而選擇遠渡重洋到未知的環境與期限中錘鍊自己的技能,學成歸來不改初心,毅然決然奔赴他身邊去共同奮戰?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管鮑之交的矢志不渝,在任何時代的洪流中,始終閃耀着知己的光輝——愛情最美好的樣子,原來是基於彼此理解與信任支持!

紅顏知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小說中的明月心之於公子羽,歷史上的武曌之於李治,可遇而不可求。在《攀登者》中,方五洲何其有幸,與氣象學家徐纓相識相知。爲了這樣一位以青春與學識相報的紅顏知己,難道他可以無動於衷嗎?雖然在愛情與理想需要選擇的時刻,方五洲是毫不猶豫的,所以面臨必須的抉擇時,他放棄了迎接鴻雁傳書多年後終於歸國的徐纓,因爲在那一天他要去重組的登山隊報到;但是在徐纓需要幫助的時刻,他孤身一人在雪域中救助她,這誠然是一個血肉之軀的情感選擇。雖然這浪漫主義情懷引導了一出雪嶺相逢的奇蹟,不過鑑於稀有的氣象專家組全團失聯,經驗豐富的登山專家方五洲的採取行動並不違揹人性與規律。

雖然徐纓再也無法與她心繫十五年的方五洲長相廝守,但她知道方五洲在她的幫助下這次必然登頂,沒有枉費她多年在氣象學的深耕,那麼在臨終時必然是感到幸福的。方五洲拿着天線時的求婚,在那一刻已經只是形式——爲了同一個理想而共同奮戰在一線的兩個人,當然是心意相通的,哪還有什麼不明白呢?

那塊埋在珠峯頂上的化石,是方徐二人的定情信物。方五洲在登頂時帶着它,也說明了他對徐纓的認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這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 篇11

一部登山片子大家肯定都知道登上去了,只能劇透人物走向了咯。標明瞭有劇透,點進來說我劇透就沒意思了咯)超級開心能參加b站的點映會提前看到了攀登者這部影片!!整部電影雖然主旋律較重,但是還是把整個故事完整的展現給觀衆,能夠震撼感動到觀衆。我旁邊的漢子和姑娘們哭的稀里嘩啦的。

影片上半部分就我個人而言哈感覺節奏有些不大對,省略或者着重的地方有些不太妥當,但是到了後半部分感覺慢慢的出來了,人物的性格逐漸開始顯露。在這裏我真的要表達一下對張譯老師的愛意,他的角色真的是這部電影裏最飽滿的一個角色,人物性格的塑造與變化是最完整的一個。我最感動的點就是他開始哭的時候qaq,超級帶動我,完全忍不住。當然章子怡的演技也沒的說哈,一開始演一個少女完全不出戲,在她所能發揮的空間裏完成的很好。吳京演的也很出色,雖然還是有點戰狼的感覺,大家可以數一數他在電影裏飛撲了多少次哈哈哈。胡歌啊井柏然啊陳龍啊大家的演技都挺不錯。至少讓觀衆感受到了當時登峯的困難,大家的決心。井柏然角色李國樑的死從電影開始就有在鋪墊。倒是章子怡飾演的徐纓的犧牲讓我措手不及,原本還以爲她與吳京扮演的方五洲的愛情會是he.......不過犧牲了倒是令人更加深刻。

然後當然不足之處還是有的,稍微我覺得缺少一些當時那個年代的特色,沒有與當時的背景太融合。其次bgm真的太多了哈哈哈哈哈哈,沒有背景音樂的片段太少,而且都是那種氣勢磅礴恢弘的音樂,有種強行將觀衆帶入愛國感人的情緒,會有點疲憊。最後參演人員也挺多的,主要篇幅都在主角身上,配角們的刻畫就稍微欠缺了些。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也是國產片裏的佼佼者了,能感動觀衆,講好故事,值得一看。

2023電影《攀登者》觀後心得素材大全 篇12

昨天我朋友說一句話挺對的:主旋律的電影其實挺好拍的,因爲基調已經定了。

攀登者沒拍好,說實話真的是挺匪夷所思的,因爲這個演員陣容和題材,按理說,就按照最簡單的故事線拍出來都不會太差。

可結果是這電影還是拍砸了。讓我們來看看導演到底是進行了哪些騷操作

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故事連貫性太差了,各種片段強行剪輯到一起。

吳京回憶自己第一次珠峯登頂,吳京和章子怡跑酷表白,吳京受委屈下鍋爐房,井柏然和藏族姑娘掉冰溝里人工呼吸,楊光和大夫說自己爲了父親的夢想,雪山拉練等等,混亂的拼湊到一起,看的人忍不住想問導演:你到底想表達什麼?友情?愛情?父子情?

想展現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情感當然可以,但是和主線配合不好,硬凹,就成了一鍋粥。

另一個問題是電影的節奏。上來就是一段宏大音樂背景下的登頂回憶,讓人忍不住問一句電影已經結束了是嗎?電影本義如果是想講愛國和登山,就應該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節奏,纔會有中間或結尾情緒高潮的爆發,但是這個電影怎麼做的呢?意圖激動人心催人淚下的bgm幾乎貫穿整個電影,後續的二次登山會碰到狀況,例如雪崩,成員犧牲,登頂等大場面在吳京的第一次回憶和後面的雪山拉練中都伴隨着bgm反覆出現了,因此本來應該情緒緊張,情節高潮的點看到後面已經覺得乏味。

其次,這電影的梗太爛了,井柏然和藏族姑娘一起跌落冰溝,然後人工呼吸,吳京章子怡愛而不能在一起,最後子怡吐血而亡,成員們吸着氧發着抖聽他們倆談戀愛這種情節,讓人懷疑導演是偶像劇看多了嗎?還是那種中國臺灣古早偶像劇。以及第一次登珠峯吳京選擇保張譯的命不要相機,後面就對應井柏然爲了相機犧牲自己,同時大聲命令隊友一定要登頂的情節,導演,這種對比手法真的看的人昏昏欲睡,在井柏然要當隊長的時候全電影院的人就知道你要這樣拍了,而且你竟然能毫無懸念的就出現這段情節,當時我就理解了導演,他只是一個上班摸魚完成任務的普通人!

再者,bug太多了,比如子怡是氣象學家,張譯作爲副指揮卻一次又一次不聽她的,還是讓大家沖沖衝。再比如在雪山裏,談戀愛要大聲吼,找人要大聲吼,跌落懸崖臨死前命令大家的時候還在大聲吼,同志們,會雪崩的啊!

至於後期配音和口型對不上這種問題都懶得說了。

說實話,看電影的時候,能感受到演員的身體和精神都很辛苦,付出了足夠體力和感情,整體感覺就是挺可惜的。

電影本身想傳達的愛國主義和攀登情懷,在這鍋粥中變成了空洞乏味的口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