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示範課心得體會(精選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6W

國培示範課心得體會 篇1

轉眼這次國培計劃的遠程培訓即將結束,回首一個多月來的學習,每一天的感覺都是幸福而又充實的。近一個月的時間裏,我的專業理論基礎得到了加強,拓寬了視野,豐富了經驗,思想得到了昇華,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我覺得,這不僅是一種學習,更是一種享受。

國培示範課心得體會(精選4篇)

通過這次培訓,我得到的不僅僅是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教育理念的提升,一種帶着教育改革投身於教育事業的執着信念。“教師的一天,學生的一生”,這句話道出了教師的工作對學生人生的巨大影響。因此,我們一定要抓住此次“國培”機遇,學習、認識、反思,把學到的知識技能與理論知識運用於教學之中,捕捉教育良機,發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因素,讓學生真正能領悟教師言行中傳遞的真誠、情感、智慧,並將教師的理解、期待、鼓勵內化爲努力學習的動力。關愛每一位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我們的課堂更具有生命活力。作爲一名新課程理念下的國小語文教師,我深知本次培訓只是一種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手段,是一個開端,而不是結束。在教學上,我還需要繼續學習,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反思,不斷提高,追求更加活潑、生動、有趣、高效的課堂境界。使我在本次培訓中得到的這股清泉,細水長流,煥發出無限生機。

一個月的學習時間匆匆而過,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更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專業知識水平,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使我的學生們得到更多更好更豐富的知識,讓他們的視野更加開闊。總之,雖然工作繁忙,但能在這樣充實的時間裏學習也是一種享受,相信每一位學員都有這樣的感慨。我希望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的教學水平能有更大的提升,能夠得到學校、家長、學生的共同肯定。

國培伴我成長,促我進步。

國培示範課心得體會 篇2

通過這次“國培計劃”遠程項目的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而且在國培計劃中有幸傾聽了衆多專家和學者的精彩講解,使我對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

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訓給我許多思考,深刻的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怎樣成爲一個受歡迎的數學老師呢?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師生關係?怎樣才能……?我認爲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還需要自己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去學習。

首先,教育學生,從愛出發。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這些都是老師愛的真諦。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學生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只要有了問題時及時處理,處理的方法得當,注意和學生溝通,學生就會信任你,喜歡你。愛學生,還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又要注意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對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我們老師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師愛要全面、公平。其次,如何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愈發顯得真實、自然、厚重而又充滿着人情味,作爲數學老師的我更要關注的是蘊藏在數學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着師生共同進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善於以自身的智慧不斷喚醒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點化孩子們的學習方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驗,開啓孩子們的學習智慧。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位有心的“烹飪師”,讓每一節數學課都成爲孩子們“既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大餐”!

最後,我還認識到:一節好的數學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後續。一節好的數學課,要做到兩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數學:抓住數學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數學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數學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樂學、愛學數學。此外,我認識到:一節好的數學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數學方法,體現數學課的靈魂,使數學課上出“數學味”!而教師的“裝糊塗、留空間”也是一種教學的智慧和方法。

通過這些天的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還豐富了我的實踐經驗,更讓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使我對數學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更加熱衷於教育事業。今後,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爲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過這次培訓,多位教育專家的講解給學員們帶來了心智的啓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上的享受,讓學員們飽享了高規格的“化學文化大餐”。專家教授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收穫着專家教授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學室的王晶老師在《國中化學教材總體介紹》的講座中,詳盡地闡述九年級化學的編排體系,編排意圖,讓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教學思路豁然開朗,思路清晰,在教學中少走彎路。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學室的王晶老師、喬國才老師在《國中化學教材疑難問題解析》的講座,詳細的指出並用具體案例分析了教材的疑難問題,用更多教育案例來說明突破教材難點在教育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以前我在教學《元素》課題時,這是一個抽象概念,很難讓學生聽懂,沒辦法時就是加強練習,但是聽了兩位專家的課例分析後,用對比法教學更容易讓學生接納。因此我通過國培後,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提升,教育思路得到了轉變,教育方法得到改變。

王潔老師做了題爲《校本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專題講座,向我們介紹了先進的教研經驗。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和促進每位學生更好發展離不開校本教研的有力推進,校本教研是促進中國小教師理論素養進一步提高的一個有效途徑,這個講座中王老師爲我們指點迷津,明確了校本教研的方向。

還有《如何認識和解決中國小生學習困難問題》,有樑威等三名專家,對中國小生學習困難問題怎麼去認識,怎麼去對待,怎麼去解決做了精闢、深入細緻的講解,也爲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提供了更多理論上的支持。

還有專家教授們的講座《九年級化學教材與課例分析》,《中國小教師科研成果的主要表達形式》。每一個講座都是豐富多彩,有血有肉,有滋有味,讓我們深受啓迪,如獲至寶。

授課的專家教授,每一位身上都閃現着許多亮點,他們廣博的學識,睿智的思想,篤實的精神,對教育的熱愛都融入在生動精彩的講座中,深深地影響和感染着我。我從專家教授們的課程講座中感悟到,教師的價值在於內外兼修,在於人格與專業的共同提升,在於對教育的激情和對教

在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視頻錄象,通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爲今後從事化學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如沐春風,受益匪淺。我得到的不僅僅是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教育理念的提升,一種帶着教育改革投身於教育事業的執着信念。“教師的一天,學生的一生”,這句話道出了

教師的工作對學生人生的巨大影響。因此,我們一定要抓住此次“國培”機遇,再學習、認識、反思,把學到的知識技能與理論知識運用於教學之中,善於捕捉教育良機,發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因素,讓學生真正能領悟教師言行中傳遞的真誠、情感、智慧,並將教師的理解、期待、鼓勵內化爲努力學習的動力。關愛每一位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我們的課堂更具有生命活力。

國培研修學習的過程,也是我不斷成長的過程,從課改許多實驗區的有關教改資料看,新課程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講座從各個角度剖析了教師在日常工作存在的問題,學習過程中會自覺的聯繫自己的實際,哪一點我應該改正,哪一點我應該繼續發揚。做到心中有數,今後的教學中少走不少彎路。經驗的積累不在犧牲學生,這也許就是最大的收穫。在金秋十月,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農村骨幹教師培訓學習。首先我要感謝領導給了我這個普通的國小數學教師這樣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這次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禮。”這次培訓收穫最大的是前輩們對我思想上的衝擊。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爲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名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

目前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很多時候讓我們無所適從,我們很多時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無策,而這次培訓學習猶如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四天,但這十四天裏,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全新的教學舞臺。吉林省教育學院每天爲我們安排了風格不同的名師,每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期間總共聽了8場專題講座,6節案例教學,5個專題報告,3個參與式培訓,3次互動交流。分別是來自吉林省教育學院王姣姣的《課堂教學行爲的反思與優化》;副主任宋海英的《基於問題解決的教師行動研究》;東北師大附小副校長趙豔輝的《把握教學本質,提高教學有效性》;松原市教育學院教授王麗傑的《課堂教學心理學解析及策略》;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孔企平的《研究數學教學,促進教師發展》;東北師大教科院教授孔凡哲的《數學課標研製修訂的幾個問題》;松原市扶余縣教師進修學校國小部主任王景成的《統計圖表怎麼教》;吉林教育學院教研部副主任何鳳波的《綜合與實踐領域教學研究》8個專題講座。以及來自長春是第一實驗國小楊宇的《練習課的教學設計》;東北師大附小省骨幹教師王豔玲的《舉例教學技能》;浙江金華站前國小校長俞正強的《國小數學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幾個顯性階段》;北京市昌平區城關國小校長特級教師柏繼明的《讓反思成爲一種習慣》;吉林省二實驗學校特級教師王成的《教學智慧的建構》5場報告。5節案例教學《長方體正方體》、《負數的認識》、《雞兔同籠》、《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圓的認識》。3次參與式培訓分別是《國小數學教材有效使用策略》;《國小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分數的教學》等,還有學員4節課堂教學彙報等。

無論是這些報告還是授課,都讓人耳目一新。特級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平易近人的教學風範,令人高山仰止。他們“以學定教,關注學生促進發展”,“讓反思成爲一種習慣”的教學觀給了我深深地震撼,他們課堂上那種渾然天成,對比鮮明的教學風格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現在腦海裏回映還是特級教師上課是信手拈來的精妙發問,形象生動的講解,令人如沐春風。我想這些充分體現了他們平日教學基本功相當過硬,所以纔會達到現在教學隨心所欲的境界。

印象特別深的是柳繼明老師的報告《讓反思成爲一種習慣》中,提到教師教學中需要轉變觀念的問題,以前感覺這些理念很空洞,但在柳繼明老師的報告中,覺得是那樣的觸手可及。她說要因材施教就是要了解每一個孩子,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爲數學家,而是數學家小的時候也不都是天才。而且我們的教育不是要把每一個孩子都培養成數學家,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他提出數學教育重點是教育,以知識爲載體,促進人的發展。

俞正強老師的講座《國小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幾個顯性階段》讓我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有了全新的定位。俞老實說:名師不一定是好老師。是的,好老師一定是品德高尚,平易近人,研究型的教師,一定是業務精湛,願意爲學生多花時間,多花力氣的教師。作爲一線教師的我,我想自己達到了讀懂教師“教學設計”第二階段,但課堂缺乏的是生成空間,我也採用了啓發式教學,但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需要使“教學設計”達到最優境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俞老師課堂講座中的幽默、詼諧、風趣,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肢體語言在課堂中起到點睛的作用。

孔企平老師在講座中提到有效教學,使我對有效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他說,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不需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實現。因此他認爲教師、學生及數學課堂教學都必須進行角色轉換,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真正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而數學課堂必須成爲數學學習和交流的重要場所,教學有效與否,要通過學習來體現,有效的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的發展,教師必須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具有一切爲了學生髮展的思想。

王成老師在專題報告《教學智慧的建構》中提到了評價方式的智慧。在教學中評價學生應運用激勵性、引導性、靈活性、角度多元化等評價方式,運用常識、表揚的語言,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暗示,看到學生的閃光點並一一加以肯定,學生可能會因爲教師的一句表揚而使陰霾的心情雲收雨霽,使平淡無奇的日子絢爛繽紛,甚至可以發跡他的一生,所以我們不要吝嗇表揚讚美之詞。10多位教授、專家、特級教師從微觀的角度給我們展示了涉及教育教學多方面領域的精湛講座,讓我們從全新的視角瞭解了當今數學教學中最前沿的理論和研究,也讓我今後的教學和研究得到了方法上的指導和方向上的指引。

其實,培訓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十四天的培訓學習是短暫的,但是給我的記憶和思考卻是永恆的。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綜觀目前我的教學,最注重的似乎就是學生的學習成績,簡單的說就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它就是我們教師的生命。於是整天圍着學生轉,課內效益不高,就利用課外補,花了大量時間,出現了學生累我更累的局面。

反思我的課堂,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已有的數學經驗。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審視嚴謹系統的數學,並以自己多年習慣了的教學方式將數學“成人化”地呈現在孩子們面前。

如何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愈發顯得真實、自然、厚重而又充滿着人情味,作爲數學老師的我更要關注的是蘊藏在數學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着師生共同進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善於以自身的智慧不斷喚醒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點化孩子們的學習方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驗,開啓孩子們的學習智慧。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位有心的“烹飪師”,讓每一節數學課都成爲孩子們“既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大餐”!

此外,我還認識到:一節好的數學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後續。一節好的數學課,要做到兩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數學:抓住數學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數學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數學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樂學、愛學數學。此外,我認識到:一節好的數學課,不要有“做秀”情結,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數學方法,體現數學課的靈魂,使數學課上出“數學味”!而教師的“裝糊塗、留空間”也是一種教學的智慧和方法。

國培示範課心得體會 篇3

一、引言

“培訓有終點,學習無止境”是每次培訓的期望之一,信息時代是一個新知識、新方法、新理念、新思想等等不斷出現的時代,作爲這一時代的教師則需要不斷地學習,才能讓我們已有的知識、方法、理念、思想等得以更新,得以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所以學習是唯一使我們頭腦中的“水”“活”起來的“源泉”。現代教育技術以快捷、高效、簡明等特點,讓我遠程學習相關的課程。這就包括了公共課、專業課和校本研修課程。這就促進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家引領活動的深入、廣泛開展,又結合教學實際,以人爲本,以教爲本,加強合作,相互切磋,取長補短,不斷養成自我學習與反思的習慣。研修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研究意識,以研究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我一個新入職的教師受益匪淺。

二、培訓中參與的活動

在本次培訓中,我結合自身的教學與同仁們探討的問題主要有:“淺談國小數學作業批改”,“國小數學佈置作業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課如何才能讓學生認真聽課”,“如何實現差轉優”,“怎樣讓學生對數學課感興趣”,“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課如何才能讓學生認真聽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優差均衡”等等。同時參加的主題研討活動主要主要包括“如何培養國小生數學學習興趣?”,“如何能準確的把握學情?”,“先學後教的方法是怎樣的?”

三、參與視頻答疑活動

讓我收穫如下: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學習是教師站穩三尺講臺的前提;教師需要不斷交流,交流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只有在交流中學習纔會高效、快捷;教師需要不斷研究教學、研究自我、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新課標,才能不斷充實自我;教師需要發展的業餘愛好。

四、回顧提升

在培訓初期我提交的最困惑的問題是:能夠解決國小中段課堂教學的有效、可行的現實操作策略。經過學習後,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是需要教師全面瞭解學生,精心研讀《新課標》,從學生中找到學生的知識起點,認知特徵;從《新課標》中找到該學段學生的預期目標,找到達到目標的辦法,並進行合理恰當的評價。我希望在今後的培訓中可以解決的問題能夠涉及到教師專業發展,農村校本課程研發,以及人類學習的內在機制等等。當然以上這幾個問題也是我今後要探尋的問題。

國培示範課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x月x日,我們從貴陽乘機來到北京,走進招待所,各自到本學科班主任那兒報到,領到了國培10天的培訓安排,我欣喜若狂,翻開國培計劃20xx——貴州省骨幹教師短期集中培訓項目————北京師範大學國小數學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學員手冊,直奔培訓目錄,北京師範大學爲學員們安排了《有效課堂哪兒來》、《國小數學校本課例研究》、《創建兒童喜愛的數學課堂》、《我就是數學》、《改善教的方式,促進學生快樂的學》等內容。看到培訓內容及執教人,心中狂喜,真是日有所思,培訓鑄就。

我想,通過這次培訓,我將帶回更多的有效育人策略和方法、兒童喜愛的數學課堂去激勵喚醒孩子們,讓這些有潛力,但尚未成熟的孩子從苦學上升到樂學,敢想、敢說、敢做、敢問、敢疑,做到人文合一的教育。其實,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我們的孩子是活生生的人,我們不能爲追求某種利益而注重“雙基”“兩能”教學,把“四基”中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進行淡化,“四能”中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化,這樣的教學沒有充分尊重、理解、善待、讀懂學生,這樣又如何體現課標要求: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所以這次培訓是一次質的飛躍。

9月x日,走近北京師範大學,“學爲人師,行爲世範”(學爲人師,就是要使“學”能成爲後學的師表。行爲世範,就是要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夠成爲社會中的模範)的校訓指引激勵着我,使我更有着對教師職業的執着、追求與付出,同時也是快樂的享受,因爲我們擁有了最美好的事物——孩子,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心態、自然的感情、善良的祈願,我們何樂而不爲呢。

10天培訓很快結束了,在這次培訓中,我受益匪淺,有專家錢志亮《有效課堂哪兒來》、劉京莉《分享綠色課堂》等的經典培訓,全國特級教師吳正憲、華應龍、徐長青有效課堂設計及剖析,骨幹教師閆雲梅、葉曉宏等教材結構及課例分析:

有效課堂哪兒來,首先要求教師精心備課,備課要以課程標準爲基礎,準確定位,然後深入教材,從教材中讀出知識內容,讀出學習過程,整體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接着對學習者特徵進行分析,學習者特徵進行分析有利於把學生納入教學資源中,爲教學目標的設定與調控,教學過程的展開與實施,教學環節的控制與把握,提供科學的、嚴謹的依據和保證。其次是有效的上課,課堂中要處理好、設計好提問和理答及追問,竭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並有意識地爲他們發現疑難問題、解決疑難問題架上橋樑和階梯,從而引導他們一步步登上知識的殿堂。再次要處理好課堂的意外生成資源,不要回避問題、規避“風險”,要積極應對,使課堂教學在動態生成中得到完善,使學生在動態生成中得到有效發展,從而真正讓課堂教學呈現出靈動的生機和跳躍的活力。

通過傾聽全國特級教師吳正憲、華應龍、徐長青有效課堂設計及剖析,我體會到了三位教師的教學藝術:

吳正憲老師的課,“教”的色彩很淡,“商量”的氛圍很濃,“爲什麼”很多,留給學生的“空間”很大,這是一個讓人產生親切感的環境。

華應龍老師的課,用“和諧”兩字來描述和理解他的教育教學藝術之精典最恰當,他的數學教學個性亮點:即數學人文素材及東方文化的有意識而自然的滲透。

徐長青老師的課,簡約教學,動態的以建構執行建構的活動,所謂建構,就是找到知識的類他性,還原知識的原型,建構活動,促進學生快樂的學。

這三位特級教師上課風格各異,但他們在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總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沒有“越位”,他們的課堂是激勵、喚醒孩子的課堂,真正體現課標要求: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通過聽取閆雲梅、葉曉宏等骨幹教師的講座,我明白了什麼是課例研究、“課例”是一個課堂教學改進的實例,是對教學改進過程中的問題和教學決定的再現和描述(“講課堂教學背後進行研究的故事”)。“課例研究”試圖有主題、有目標、有方法、有基點地研究一堂課如何改進,而且這個改進過程對於我們改進一類課有所啓發,收集案例、整理與分析、提出解決難點的策略,在策略指導下形成新的案例。反思我設計的課堂,只凸顯顯性知識,而隱性知識、數學思想方法(化歸、數學模型、數形結合、演繹、完全歸納、不完全歸納、觀察、類比等)力度不到。現在,我可以有方向、有步驟、有目的地反思我原來的案例,抓住案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問題解決的策略,形成新的案例,使自己的教學更有效。

在這次培訓中,我領悟到國小教育的本質:教育是傳授知識、啓迪智慧、完善人格,爲兒童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基。於是,我重新定位自己的學習、育人、工作方向:

一、博覽羣書:數學教育類、兒童心理類、科普類、哲學類等,從書中快樂成長、啓迪智慧、開啓心門、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內在素質和修養,做數學學科德育中的重要人物,利用學校這個平臺傳遞人類精神的火種。

二、做育人數學教師:育人數學教師即讓學生把隱性知識(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顯性知識(知識與技能)一同帶出數學課堂。在教學中要教出數學基礎、教出數學味道、教出數學品味、教出數學境界、教出人文精神,爲兒童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基,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成長中學做真人、懂自律、負責任、有毅力、會自省。

三:讓課堂更有效:找準每節課的核心價值,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操作性實踐經驗、模型、圖形與實物等可視的經驗、數學語言、數學符號等抽象思維經驗),體現核心價值。注意處理好課堂中的提問與答理及其追問,利用好課堂的意外生成資源,真正把課堂落實到綠色有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