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軍節心得體會:人民軍隊的創建與發展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4W

在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週年之際,有必要回顧我軍成長的歷程,對“中國革命爲什麼要走武裝鬥爭的道路”等重要問題予以科學的回答,進而深刻認識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這對於人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八一建軍節心得體會:人民軍隊的創建與發展

走武裝鬥爭的道路是中國國情決定的

任何國家的革命鬥爭採取何種形式、走什麼道路,都取決於所在國的國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主義革命,發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這個特殊的國度,有着特殊的歷史進程、經濟基礎和政治結構。舊中國在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進入近代以後,由於帝國主義的經濟掠奪、武裝侵略和政治控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解體。隨着瓜分中國的狂潮涌起,帝國主義列強與中國封建勢力相勾結,把獨立的中國逐步演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

**革命初期,面臨的社會環境是軍閥割據和軍閥混戰。辛亥革命樹起了資產階級**共和制的旗幟,但並未改變中國社會的性質和結構。在“擁護共和”的幌子下,袁世凱竊取了總統職位,成爲最高統治者。他逆歷史潮流而動,悍然恢復帝制。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成許多派系,形成軍閥割據的態勢。以段祺瑞爲首的皖系軍閥把持北京中央政權,以馮國璋爲首的直係軍閥盤踞江蘇、江西、湖北等省,以張作霖爲首的奉系軍閥控制東北三省,山西閻錫山以及西南、中南地區的滇系軍閥、桂系軍閥、湘系軍閥、粵系軍閥等也各霸一方。各系軍閥爲了爭奪地盤和勢力範圍,連年混戰,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種局面維持了十多年,形成了中國近代史上獨特的軍閥統治時期。民國初年的中國軍閥,對外代表着帝國主義的在華利益,對內代表着封建地主階級利益,是外國侵略勢力和中國封建勢力結合的產物。不論是大軍閥“武力統一”的幌子,地方軍閥“聯省自治”的號召,還是小軍閥“保境安民”的聲明,其目的都是要搶奪地盤,排除異己,鎮壓反抗,而他們維繫統治的手段就是戰爭和暴力。軍閥們堅信的鐵律是有槍即有權,武力強就能支配一切。正因爲如此,當時人們把中國社會的特徵稱之爲“武人政治”。

反動軍閥統治下的中國,在外部沒有民族獨立,受着帝國主義的壓迫;在內部沒有**制度,受着封建勢力的壓迫。在這樣的國度裏進行革命鬥爭,沒有**議會制度可以利用,不允許也不可能開展合法鬥爭。

再看革命的對象。中國革命的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革命對象是武裝到牙齒的敵人,反動統治的力量異常強大,十分頑固,決不會輕易退出歷史舞臺。這些都表明,中國不同於歐洲資本主義國家,不可能走議會鬥爭的道路。中國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戰爭,而主要的組織形式是軍隊。

早在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就有過關於暴力革命問題的討論。1920年底,毛與蔡和森的多次通信中針對教育救國論、科學救國論和實業救國論等社會思潮,指出理論上說得通、事實上做不到,歷史上凡專制主義者、帝國主義者、軍國主義者,非等到人家來推倒,絕沒有自己肯收場的。他們一致認爲,中國必須採取階級戰爭無產階級專政的俄國式革命。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時,一大制定的綱領中也明確規定:要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瞿秋白、周恩來等也提出過民衆武裝的問題。儘管當時的認識是初步的,但反映出黨內已萌發武裝革命的思想。

中國共產黨人真正走上武裝鬥爭的道路,則是在大革命失敗之後。毛在黨的八七會議上提出:“秋收暴動非軍事不可,此次會議應重視此問題,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堅強起來注意此問題。……以後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毛文集》第1卷第47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毛後來在總結中國革命的經驗時,把武裝鬥爭與統一戰線、黨的建設一起稱爲克敵制勝的三**寶,明確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武裝奪取政權,是戰爭解決問題。”強調革命戰爭“是中國革命的特點之一,也是中國革命的優點之一”,“在中國,離開了武裝鬥爭,就沒有無產階級和共產黨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務。”(《毛選集》第2版第2卷第541、544頁)以毛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沒有照搬城市武裝起義奪取政權的現成模式,而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首先在敵人統治薄弱的農村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這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選擇。

沒有人民的軍隊就沒有人民的一切

中國的特殊國情決定了武裝鬥爭貫穿於中國革命的全過程,而要開展武裝鬥爭必須有一支共產黨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沒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新型人民軍隊,武裝鬥爭就無法進行,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勝利。人民軍隊的創建,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國民黨反動派逼出來的。1926年7月,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爆發。以葉挺獨立團作爲先遣隊,國民革命軍在湖南、湖北戰場上首戰告捷,接着又向江西、福建戰場和浙江、安徽、江蘇戰場迅速推進,所到之處得到了工農羣衆的有力配合和支援。北伐戰場的節節勝利,使北洋軍閥分崩離析,國民革命形勢大好。竊取北伐領導權的蔣介石乘機收編軍閥部隊,擴充自己的實力,國民革命軍從出師時的八個軍發展到四十多個軍。羽翼漸豐的蔣介石在帝國主義和江浙財團的干涉、拉攏、利誘下,迅速向右轉,加緊與中外反動勢力勾結,仇恨和壓制工農運動的傾向日益公開化,以軍治黨,以軍干政,直到向共產黨人和革命羣衆舉起屠刀。從上海“四一二”政變到武漢“七一五”分共,國共兩黨的合作從矛盾分歧走向徹底決裂,革命形勢急轉直下,北伐勝利成果毀於一旦,數以萬計手無寸鐵的共產黨員和工農運動骨幹倒在血泊之中。蔣介石集團背叛革命,依託在北伐中壯大起來的武力,建立起新的軍閥統治,國民革命軍大多成爲維繫反動政權的工具。

中國共產黨人在血的教訓中徹底覺醒,深刻認識到,沒有一支共產黨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中國人民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解放,即使取得一些局部勝利也會喪失殆盡。人民也在挫折中切身感受到,沒有人民的軍隊就無法實現和維護人民的利益,甚至人身安全也難以保證。他們熱切期待着人民軍隊的誕生,推翻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獲得徹底的解放。正如毛所說:“爲創造中國人民的軍隊而奮鬥,是全國人民的責任。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對於這個問題,切不可只發空論。”(《毛選集》第2版第3卷第1074頁)創建人民軍隊是黨在大革命失敗以後的當務之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以周恩來爲書記的前敵委員會發動了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隨後又爆發了毛領導的秋收起義,張太雷領導的廣州起義,以及遍及全國各地的近百次武裝起義。中國共產黨開始進入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 {八一建軍節心得體會:人民軍隊的創建與發展(2) //歡迎您訪問範--文.之.家} 導革命戰爭的新時期。

有了黨獨立領導的軍隊,並不等於這支軍隊自然成爲完全新型的人民軍隊。要把以農民和起義官兵爲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能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黨需要做大量艱苦的工作。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核心問題是確立和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三灣改編確定支部建在連上,連有黨支部,班排有黨小組,連以上設黨代表,營團設黨委,部隊統由黨的前委領導,爲人民軍隊建設奠定了牢固的組織基礎。古田會議糾正了非無產階級思想和單純軍事觀念,明確規定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從根本上劃清了新型人民軍隊和一切舊軍隊的界限,強調加強紅軍的政治工作,並提出在軍隊內部實行**制度,建立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的新型關係,爲人民軍隊建設指明瞭正確方向。

人民軍隊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展開武裝鬥爭,必須有一個保存自己的落腳地和打擊敵人的出發點。毛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向井岡山進軍,開闢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在白色政權的包圍中建立起紅色政權。在井岡山根據地的示範和推動下,全國各地先後建立起贛西南、閩西、瓊崖、閩浙贛、湘鄂贛、左右江、鄂豫皖、湘鄂西、陝甘寧等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逐步改變了敵我力量的對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直到取得全國性的勝利,已經成爲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

人民軍隊爭取戰爭勝利,不僅要有勇敢頑強的戰鬥精神,而且要有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毛、朱德根據革命戰爭的實踐,總結出一整套紅軍作戰的戰略戰術原則,游擊戰有“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運動戰又有誘敵深入、避強擊弱、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等方針。隨着戰爭環境和作戰對象的變化,人民軍隊的戰略戰術也在不斷調整。抗日戰爭時期的敵後作戰,實行持久戰和獨立自主山地游擊戰的方針。解放戰爭時期,積20多年之經驗,提出十大軍事原則,標誌着黨領導革命戰爭的指揮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從而極大地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軍事學說。

人民軍隊擔負着新的歷史使命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標誌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終結,中國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開闢了新的紀元。隨着中國共產黨從革命黨轉變爲執政黨,人民軍隊的使命也從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奪取全國政權轉變爲保衛勝利成果、維護新生的紅色政權。新中國成立之初,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在國內,國民黨殘餘武裝仍盤踞於西南、西北、華南地區和沿海島嶼負隅頑抗;大批特務、土匪和各種xx勢力還在進行破壞活動,新解放區政權尚未完全建立、社會仍不穩定;工農業生產衰退,物價飛漲,失業嚴重,人民生活困苦,國家財政困難。在國際上,帝國主義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對我國實行軍事遏制、政治滲透、經濟封鎖的政策,新中國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和威脅。

軍隊是國家政權的主要組成部分,奪取政權要依靠軍隊,鞏固政權也要依靠軍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人民軍隊是鞏固人民**專政的堅強柱石,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建國初期,人民解放軍繼續執行戰鬥隊的任務,向大西南、大西北和華南地區進軍,殲滅了二百餘萬國民黨殘餘部隊,解放了大片國土,同時調動大量兵力在各地執行清剿土匪和特務的任務。在中央確定的軍事打擊、政治瓦解和發動羣衆相結合方針的指導下,解決了數以百萬計的匪特,根除了延續幾十年的匪患,穩定了社會秩序,保護了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當朝鮮戰爭爆發,戰火燃燒到鴨綠江邊,新中國安全受到外部威脅的時候,中國人民又組織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經過近三年的浴血奮戰,把以美國侵略軍爲首的所謂聯合國軍趕回到三八線,保衛了遠東和平和新生的紅色政權。人民解放軍在完成戰鬥隊任務的同時,又承擔了工作隊的職能,參加新區的土地改革和社會建設,建立人民政權。此外,人民解放軍還積極投入恢復國民經濟的繁重工作,爲醫治戰爭創傷,改善和提高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爭取國家財政狀況的好範文之家提供整理}轉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建國初期,人民解放軍忠實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努力爲人民服務”的神聖職責,在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鬥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不愧爲黨絕對領導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革命軍隊。實踐證明,革命取得全國性勝利並建立人民政權以後,人民軍隊不是可有可無,不能“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祖國的安全、穩定和建設,人民的和平安寧,仍然離不開人民軍隊。建設一支擔當起保衛祖國、建設祖國重任的強大國防軍,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中國的迫切需要,也是億萬人民的意志和願望。

中國進入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人民解放軍面對國內外深刻變化的戰略格局和複雜環境,擔負着繁重的任務和神聖的責任。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使命是爲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爲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爲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爲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回顧人民軍隊80年艱難而輝煌的戰鬥歷程,立足現實,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深信這支久經考驗的人民軍隊一定能夠在黨的創新理論指引下,推動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促進軍隊建設又好又快的發展,不辱使命,再立新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