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精選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W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

1、結合生活累積經驗充分調動課堂靈動性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精選18篇)

由於數學知識抽象嚴謹化,程式化,字符化,所以就數學課堂本身來說是缺乏熱情,課本知識過於死板,課本教材割斷了生活與教學的密切聯繫,這就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在數學教學中儘量把學和玩兒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學中玩兒,在玩兒中學,營造一種輕鬆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更容易吸收接受。比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這一課時,可以說:在一個晴朗的夏天,一隻美麗的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捉蚊子,這時飛來了一隻美麗的小蝴蝶,繞着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生氣了,小蝴蝶卻笑着說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帶着小蜻蜓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小蝴蝶說在圖形王國裏它們三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爲什麼小蜻蜓要這麼說呢?這樣的教學就把學生帶到了一個童話的王國裏面,讓學生有無限的想象,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就顯得數學的教學與學習不那麼枯燥無味了。

2、尊重個體差異針對性教學加強實踐操作

學生在先天與後天都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先天上的智力一般,有的先天在數學上就有天賦,有的後天努力,有的後天鬆懈,學生們都是不穩定有很多的問題存在的,那麼,教師就應該針對這些個體差異,制定針對性教學的方案。只有因材施教,教學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那麼教學才能順利的開展,從而充分的發揮出教師的主導性作用,才能使學生的才智充分的發展,充分的被挖掘出來。任何的學習都應當付諸於實際,這樣才能充分的體現出學習的作用,實踐也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活動,特別容易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從實踐中最大的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在非常愉快的活動玩耍中將課本枯燥乏味的抽象知識牢記在心,更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是快樂的學習。

3、多表揚學生樹立起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信心

數學的學習確實需要很多的天賦,人生來就是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就是在學習上人們所說的天分,有的同學腦子很靈活接受能力就快,數學和語文不一樣,不像語文有那麼大的靈活性,數學的公式是死的,所以學習起來就會比語文有侷限性,現在的許多教師很容易偏愛一些學習好的學生,而忽略掉一些學習上比較吃力的學生,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教師應當多偏愛那些學習比較吃力的學生,這樣才能消除學生在學不會的基礎上更加害怕,牴觸畏懼數學的學習,多給這些學生機會,並且在學生作業的評語上下下功夫,多給予一些表揚,激勵的評價,多給這些孩子一些鼓勵,關注,讓這些學生感受到自己沒有被忽略,並且對他們抱有深深的希望,才能讓這些學生如沐春風,更加敢想敢問,這樣才能使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每個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老師可以製作一些小紅旗小紅花作爲獎勵發給這些學習困難上的學生,多表揚,才能促進這些學生主動的學習,嚐到學習上的甜頭。

4、對自己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加以反思

教學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教育紕漏,或者教育方法不得當,導致收到的教學成果也甚微,所以要經常的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整理,從而得出一套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年輕的老師這點尤爲重要,因爲經驗不足,所以更應該重視反思,因爲數學的程式化符號化以及脫離實際的課本化枯燥在所難免,所以及時的反思,來積極的從學生的角度改革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並與學生多交流,積極汲取學生的意見建議,一定不能夠以自己的主觀意見爲依據,限制學生的思想,教師不僅要學會教學,更要學會學習。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任何的教學方式都是不完美的,所以教師進行教學上的反思更是對自身的提高,既有利於學生的發展,也有利於教師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

5、關於課堂的互動性

衆所周知,課堂提問是教學內容中必不可少的,而提問也是需要有技巧的,很大一部分的老師比較喜歡提問優秀的學生,這樣在課堂上不耽誤時間,教學成效快,但是這樣就容易使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產生被忽略不重視的感覺,從而就會導致這部分學生自我放棄,這些學生被遺忘到角落裏面,得不到表揚,也得不到批評,一定要激發那些不敢舉手回答問題,膽小如鼠的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

6、案例研究分析

比如說有這樣一個教學的例子可以借鑑說明一下,一位老師出了一道數學應用題,一套辦公桌椅的價錢是108元,其中辦公椅子的價錢是辦公桌的八分之五,那麼椅子的價錢是多少?這道應用題在教師的引導作用下得出了結論,並且用許多的算法得出了椅子的價錢,但是當教師準備做出小結的時候,有學生提出了質疑,並說一張辦公桌不一定就是配用一個椅子,可以是兩把椅子三把椅子,這樣就不是這樣的結果了,教師聽後就非常不耐煩的斥責學生想的太多,並且打斷學生的思路想法,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現在的灌輸式教學依舊很嚴重,教師們並沒有做到以學生爲中心,充分的尊重學生的思想與想象力,非常的自我,我行我素,這樣就失去了教育本身的意義。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中還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和需要改革的地方,教師應該在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以後,仔細的分析總結一下自己教學內容中缺乏什麼,課堂內容設計是否合理,怎麼樣才能讓數學使學生們感興趣,怎麼樣教學才能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提出問題,才能直接的知道學生的疑惑之處,才能更有利的進行教學。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2

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在這幾年的時間裏我對國小教學工作有了一些體會。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1、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羣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二、積極提問,貫穿課堂始終

課堂上他們有的可能連書本都不拿出來或不翻開,甚至還會說話打鬧。這時如果採用提問的方式的話,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並且去思考提出的問題,但是提問時,不能只提問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爲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提問要有均勻性,不能反覆提問某個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消退的。

三、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慾望

1、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爲鋪墊。

2、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總之,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3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新教材爲引導學生獨立進行正確的數學思維、推動新課程教學改革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了理想、寬鬆的空間。在以往應試教育和舊的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一般採用的是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講課追求講深講透,一步到位。對精講多練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認爲精講多練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訴給學生,然後相對於公式、定理的應用,編擬出很多題目要求學生做,大搞題海戰術,從而使學生理解爲學數學就是做題,而做題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學生學到的不是數學,而只是解題技巧。數學新教材的最大特點是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爲主線,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我們要充分注意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從實際出發,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會學生學習、思考和探索,使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作爲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我們的課堂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充分發揚民主,扮好自己的角色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還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爲全體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學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師不能代勞。教師的主要任務應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恰當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學生的數學知識和能力是他們自己悟出來的,做出來的,不是老師硬教出來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獲得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使他們覺得每項知識都是他們經過實踐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學生的許多數學知識和能力可以由學生自己在思考實踐中感悟得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獲得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使他們覺得每個知識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與課堂的教學實際,設置合適的問題去激發學生的思想,一句鼓勵的話,可能會催生一個牛頓;一個表揚的眼神可能會誕生一個愛迪生;一個關鍵的問題,可以產生一節活力課堂,也可能會給課堂帶來一場轟轟烈烈的變革。這樣,在適合學生的問題引導下,各個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思維緊緊地圍繞教師的指揮棒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發揮,思維得以充分激發和展現,整個課堂就顯示出了極大的活躍性、民主性、尊重性,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儘可能的激發,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同時也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三、努力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觀念

某些學生不想學習或討厭學習,是因爲他們覺得學習枯燥無味,認爲學習數學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則和解題規律記熟,然後反反覆覆地做題。新教材的內容編排切實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思想,通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或我們身邊的數學事例來闡明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教材列舉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素材和形象的圖表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經常給予學生鼓勵和幫助。學習上要及時總結表彰,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樂學、願學、想學,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爲學習而勤奮,不會有一點苦的感覺。

四、關注個體差異,努力使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育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即要爲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由於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餘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新教材設計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試一試”、“想一想”、“議一議”等問題,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選用。對於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問題讓他們思考、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數學成績。

五、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提高教學效益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爲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爲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爲學生提供更爲廣闊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提供更爲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這樣做可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益。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4

一、確定適當的教學目的

教學目的既是教學活動的動身點,也是預先設定的可能達到的成果。國小數學教學目的不僅包含知識和技巧方面的要求,也包含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緒與態度等方面的要求。對目的的不同理解會形成不同的教學設計,從而形成不同程度的課堂教學。例如,同樣的?確定位置?一課,由於兩位教師確定了不同的教學目的,因而形成了兩種不同程度的教學設計。

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的是這樣確定的:?控制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並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基於這一目

的,教師給每個學生髮了一張寫有第幾列、第幾行的卡片,讓學生手拿卡片到前邊站好,然後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應的位置。在教師的領導下,通過學生彙報是怎樣找到位置的,最後達成了教學目的。從這節課的目的確定與教學過程設計來看,認知性教學目的是主體,儘管教學設計質樸,也考慮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與生活經驗,但卻造成了學生的單一認知發展,而缺少良好的情緒體驗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遇。

另一位教師對?確定位置?一課的教學目的是這樣確定的:?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摸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親密接洽,自主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念在該目的的領導下,教師首先讓學生嘗試用最簡捷的數學方法描寫班級中一名同窗的位置,然後把同窗們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加以分類比較,在此基礎上得出不同的表現方法的共同特色──都是用?第3組、第2個?描寫這位同窗在班級中的位置的。此時教師指出,其實這名同窗的位置還可以用(3,2)來表現,這種方法在數學中就叫?數對?。在師生共同研討了?數對?的讀寫方法之後,教師設計了一個遊戲活動──教師用手指一個學生,請這個學生用?數對?說出自己的位置,其他學生斷定正誤;教師說?數對?,請坐在相應位置的學生起立,其他學生用手勢斷定對錯。最後教師還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砸蛋遊戲,把代表每個學生位置的?數對?輸入電腦,同窗們隨機叫停,這位幸運的同窗就到前邊,在精確用?數對?說出想砸的金蛋或銀蛋在方格紙上的位置後就可以砸蛋了,砸中後,電腦上會涌現一句祝福的話。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但使學生感受到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簡捷性、唯一性,同時還體會到數學與生活是親密接洽的。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既控制了知識,又享受了成功,體驗了快樂。

通過對以上兩個教學設計的對比,我們逼真地感受到,要確定適當的教學目的就必需精確地處置好課程標準、教材和學生程度三者之間的關係,同時關注認知、情緒與動作技巧等目的的不同層次。

二、課前導入,注重情知相攜

學生知識的形成與情感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輔相成的。注重情知相攜,教學氣氛會更加和諧民主,學生會學得主動、活潑、愉快,整個課堂呈現出的將是和樂美好、真情流露,課堂也會煥發出智慧的光芒與生命的色彩。

如教學?可能性?這一內容時,我們創設了這樣的.遊戲:教師用一布袋,袋子裏裝有帶顏色的乒乓球,教師每次摸一個讓學生猜是什麼顏色的球,通過同種顏色和不同顏色的兩種情況,讓學生猜測,體驗到可能與不可能。交換角色,學生摸教師猜,進一步體會出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某是一種顏色的球,在什麼情況下不是同一種顏色的球。通過遊戲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輕鬆愉快中學習數學。

至此,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陡增,學習熱情十分高漲,接下來的學習便是他們懷着願意學好數學的情感積極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了。

三、組織數學活動,高效的探究與體驗

組織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也是構建素質教育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性環節。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爲了體現?做數學?的過程,作爲教師最好能高效地將課本中的書面內容轉化爲學生能夠親自參加的活生生的數學活動。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經歷有關的活動,獲得對有關知識的體驗,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儘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成功愉快的體驗,

如?圓的面積?一課是學生在已經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新知學習的。本課的學習重點是通過滲透轉化思想,使學生能利用舊知,自主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在學習中,我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首先由學生回憶,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極公式是如何推導的,類推出圓面積公式是否也可以將圓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出呢?通過設疑,學生的學習動機得到激發。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學生動手動腦,參與面廣。通過剪剪拼拼,有的拼出了近似於長方形的圖形,有的發現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就越接近於長方形。隨後,各小組進行交流反饋。在交流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深化,不僅認真聆聽同學的發言,還不斷的提出疑問或補充,更爲重要的,通過反饋,學生意識到集體的智慧遠遠超過了個人的聰明,合作使問題得到了最優化解決。

四、關注習題的優化組合,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學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習題的預設要儘量體現基礎性和發展性、層次性和整合性、應用性和趣味性。組織練習活動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例如,練習內容要有針對性、典型性,練習安排要有坡度,有層次,練習的形式要靈活多樣,練習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等等。在教?分數除法應用題?時,可出示以下兩條條件:五年級有學生111人,相當於四年級學生人數的3/4,再給3個問題:(1)四年級有學生多少人?(2)四、五年級有學生多少人?(3)三年級學生人數是四年級的3/2倍,三年級有學生多少人?這道題有3個問題,可採用分層練習:學困生做第1題;中等生做第2題;上等生做第3題。這樣一道綜合性題目,根據問題的難易度適用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實際水平與學習要求標準,設計行之有效的練習,做到巧練,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對知識進行不同層次的概括,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素質。

再如,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練習課,可設計如下練習,根據條件補充問題:?甲數是125,乙數是25, 要求學生補上:?甲數是乙數的百分之幾?、?乙數是甲數的百分之幾?、?乙數比甲數少百分之幾?、?甲數比乙數多百分之幾?等問題,然後引導學生列式解答。在學生解答完四個問題後,再將?乙數是25’,或?甲數是125?改作間接條件。這樣,可圍繞着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這一重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溝通知識間的橫向、縱向聯繫,這樣有助於學生將各個知識點聯成珠,結成網,形成知識體系,取得舉一反三、以一題帶一串、以少勝多的練習效果帶一串、以少勝多的練習效果。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5

最近粗略地學習了《國小數學發展性教學研究》一書,現在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

從教學研究的論述角度看,本書始終將眼光盯住兒童的發展性學習,始終在關注兒童的學習方式與認知發展。它教會了我們應該如何教數學。 那麼,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發展性性學習呢?根據對本書的學習,我認爲在國小數學教學中要進行研究性學習,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研究性學習,就要激發學生心靈深處的那種強烈的探求欲,使其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

2、注意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數學源於生活,生活充滿着數學,數學教學應寓於生活實際,且運用於生活實際:所以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溝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繫,藉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3、重視再現知識過程。要儘量讓學生自己去研究發現。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經常給學生提供能引起觀察、研究的環境,善於提出一些學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決的問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機會,多一些體驗。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6

曾經聽一位同行說過:《國小數學教學論》一書,是一名國小數學教師必讀的書,讀完之後直後悔爲什麼沒早一點讀到這本書。書中論述了國小數學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國小數學學習過程、教學過程與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對國小數學教師的教學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它有一個特點,就是本書的作者結合了現在的新課程標準以及新教材進行分析,做到理論與當今教材相結合,讀後獲益匪淺。

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介紹了國小數學概念教學、計算教學、數學問題及其教學,尤其是其中關於計算教學的論述使我對國小數學中計算教學的理解提高了一個層次,書中談到“計算更多的是一種內隱的心智活動”。下面我就結合書中的一些的觀點並結合我在計算教學中的一些體驗,談談我對計算教學的一個新的認識,即:應關注計算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

很多教師在計算教學中都喜歡採用操作的方法,本來結合操作讓學生理解算理無可厚非。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算法的建構離不開操作的直觀感知來獲取算理,但並不意味着有了操作就可以理解算理、建構算法。事實上動手操作所獲取的只是對算理的直觀感知,迫切需要教師通過有效引導來搭建平臺,幫助學生進一步內化整理,以便溝通算理與算法之間的內在聯繫。也就是說:操作不能停留在對結果的追求和對算理的理解上,還應及時概括和提煉出算法。教師在學生操作之後引導學生用語言表述出操作過程,幫助學生實現“實物操作”向“算法操作”過度,讓學生體驗從直觀到抽象的逐漸演變過程,逐步擺脫對操作的依賴,從而促使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把操作活動與知識教學緊密聯繫起來,幫助學生把抽象的思維外顯爲直觀的操作活動,學生的思維由動作到半動作半表象,再到表象思維,最後到抽象思維,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拾階而上不斷深入。

另外,課堂上讓學生充分操作,在操作中充分理解算理,這就爲抽象出算法儲備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和感性經驗,爲算法建構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此基礎上,再展開分析、比較、綜合、概括,將學生零散的經驗和認識進行整理、匯聚,幫助學生將認識進一步明晰化、系統化,從而自然地促進算法的建構。

如果僅停留在操作層面,不能讓學生在頭腦中對獲得的感性經驗進行必要的重構,而讓仍沉浸在直觀形象算理中的學生運用抽象的算法進行計算,則欲速而不達,不利於算法建構。

在這本書中,作者指出了現實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第一,不注意教學的連續性,一個單元的幾節課都採用類似的生活情境。第二,不注意問題設計的真實性,有的問題是虛構的,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第三,不注意溝通的實質性,教師只是從表面上呈現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沒有注意從本質上揭示數學問題的現實意義。對此,聯繫實際,不難發現:好多教師用“數學問題 ”+“生活情境”的思維方式來體現數學與現實的關係,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教師對數學與現實溝通問題的認識膚淺,這種簡單化和表面化的認識,成爲影響教師實現數學與現實生活深層次溝通的直接障礙。

書中提到:要用綜合的思維方式對數的運算結構教學進行整體改革,即融口算、筆算、估算和簡算爲一體。我想,在教學此類知識時,在思維方法上,應該突破原有的單一凝固的某種算法前提下的教學格局,不是用簡單的“加法”,而要用綜合的方法來關注和處理單一打破後出現的複雜的多維變化的信息,通過價值判斷和結構化的處理,形成有核心的豐富的統一。這纔是融合以後形成的“多”與“一”的統一。新形成是的“一”不是“單一”,而是有“主”有“從”、有“層次”、是多方面的和諧統一。這種融合可以喚醒學生靈活判斷與主動選擇的自覺意識,意味着學生的思維有了更大的空間,是一個更深層次的靈活主動。這纔是計算教學深層次的教育價值。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7

短短的學期教學工作快結束了,在這繁忙而充實的一學期中,我感觸較多,現將本學期自己在教學中的點滴得失作一個反思。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級數學,許多使用過這套教材的教師都普遍認爲:教材較難,不好把握。但這對於我來說,剛好是一個不錯的挑戰。本學期的教學任務也非常繁重,其中知識點包括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年、月、日的認識,分數的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以及可能性與數學廣角。其中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是本冊的重點,年、月、日的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又是本期的難點。

教學之前,我充分的備好課,同時我深知備好課是上好課的關鍵,而備好課重要的一點是要備學生,由於接手本班瞭解到學生的整體成績一般化,而且不平衡,因此,我把基礎知識的傳授作爲我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同時,也爲優秀的學生作好“能量”的儲備。

教學之中,我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去吸引學生,用多種教學方法去感染學生,促使他們喜愛數學,願意學習數學,比如,在進行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中,我利用直觀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動手摺,畫等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對待優生,我充分讓他們吸飽、吃夠;對待中等生,我讓他們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特別是對待差生學習積極性不較高,我更加的重視他們,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

教學之後,我基本做到每課後立即反思,每單元反思,及時總結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得失,以便在後面的教學中發揮優點,克服不足,同時,積極學習其他有經驗的教師的優秀經驗,聽他們的課,有什麼教學中的困惑去請教他們。經過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學生的學習氛圍有所加強,學習興趣有所提高,基本會積極主動的學習。

由於經驗的缺乏,在教學工作中仍會有許多不足,感覺時間少、任務重,對待差生的輔導仍有待加深,課堂40分鐘的效率不夠高,小組合作仍有待加強,沒有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個別學困生缺乏與他人的合作的意識等。

在下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克服我的不足,關心每一位學生,努力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在集體中積極參與,主動學習數學,感受成功的喜悅。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8

十月二十二日,我們一行八人來到南昌參加期盼已久的全國第六屆“相約名師聚焦課堂”國小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我們的仔細聆聽了華應龍的演示課《六年級總複習》、講座《讓規律多飛一會》、劉鬆的演示課《乘法分配律》、講座《國小數學情志課堂的構建》等,這兩天的培訓課程這些教師的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各有所長,形式多樣,有的將知識點用一個故事情節串起來,有的將知道點分散到闖關的要求中,有的將知識點融入到遊戲裏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

新課程實驗教材注重了兒童心理學,國小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任何事物的興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於分散。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情境中去發現新的數學知識與方法,不知不覺地進入數學學習世界。比如劉偉南老師的'《計數器的應用》就創設一個三次危機的故事讓我們明白數學研究的是變化中不變的規律,數學是不斷被發現的,並不是板釘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創設情境,依託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

二、學習內容生活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着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熱望。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學習《乘法分配律》時,劉鬆老師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抽象並理解乘法分配律,引導學生去找規律,提高比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髮現、探索乘法分配律的過程。

三、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新教材在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重視了以下活動:

1、重視操作活動。動是兒童的天性,將學生置於"學玩"結合的活動中,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如錢守旺的《分數的再認識》創設了“比一比”、“畫一畫”等多個情境,激發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使學生感受分數對應的整體“1”不同,分數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體數量也就不一樣,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數學問題。

2、重視遊戲活動。愛做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特別是國小生通過遊戲能激發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變苦學爲樂學,就會產生強烈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學習。如張齊華老師的《可能性》一課中,通過摸一摸、猜一猜、說一說等一系列探究活動,進行實驗、比較、分析、猜想,使學生親歷事件發生的必然性和隨機性,嚐到探索成功的樂趣。活動二是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活動三是一個組數遊戲,這一環節,既與課始提出的問提首尾呼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又具有一定的思維難度與靈活,有利於訓練學生思維的獨創性和開放性。讓學生從遊戲中去體驗,去感受規律,從而享有玩中學的樂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讓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理解和發展,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創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爲學習素材,吸引他們展開學習活動,並從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意義。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令我的眼界大開,領略了許多優秀老師的教學風采,爲我的課堂教學增加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希望今後類似的活動還能有機會參加,我會將學到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9

通過一段時間對國小數學練習課教學策略的研究性學習,我從網絡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對練習課的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進一步明確了練習課的任務、功能,瞭解了其基本流程和教學模式。結合我自身的教學實踐,我談談自己的一些收穫和體會。

練習課是在學生已經理解並且初步掌握了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以學生的獨立練習爲主要內容的一種課型。我認爲國小數學練習課教學設計應遵循以下特點。

一、要有“情趣”。 練習課也要創設情景,激發興趣。習題的單調或者說習題的模仿與套用等,學生學習起來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和疲勞等,所以練習設計也要注意學生的心理,創設情景,提高學習的興趣。如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聯繫實際並有一定趣味的練習,一定能讓學生樂此不疲,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從而體驗到尋覓真知和增長才乾的成功樂趣。

二、要有“坡度”、有“智慧挑戰”。 練習設計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練習課要根據知識的結構特徵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精心設計練習,做到由淺入深,有層次有坡度,環環相扣,教學節奏明快。練習課的課堂設計要合理地選擇範例和練習題。一要典型,有助於鞏固和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助於提高解題的能力。二是難度要適當,選題難度太大,超出大部分學生的思維承受能力,將影響課堂教學的進行,過多不利於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三是要通過多層次的練習,使學生在簡單運用、綜合運用、問題解決、擴展創新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識,能力得到發展。同時也要照顧到全班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水平,使他們都獲得成功的喜悅,情感得到滿足,有收益。

三、要有“生活味”。 多一些問題解決,少一些機械操作。新課程標準指出:練習的設計要圍繞着問題解決而設計,而且問題解決也成爲考試考查的內容之一。問題解決與常規練習的主要區別之一是:練習着重尋求答案,而問題解決着重解決問題的過程,着重如何尋找創造性的方法。

四、要有“內涵”。練習課課堂教學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最忌無的放矢,爲練習而練習,甚至泡製“題海”。一要深入鑽研新課標確定本階段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二要深入研究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練習課的課堂教學計劃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練習課教學過程中,應圍繞教學重點、難點來進行。選擇重點練習題、設置疑問、分析講解、啓發指導,都應有助於學生理解掌握重難點,防止無重點的滿堂練,轉移和干擾學生對重點內容的學習。要用足用好每一道練習題。認真鑽研教材,理解編排意圖,明確每一道習題的作用和功能,要根據班級特徵和學生知識水平的差異,對教材裏的習題作適當調整、組合、補充,對每一道習題都要用足、用好、用到位,發揮習題的價值。

要注重解題後進行反思或小結。學生完成題目的解答,還不能算結束,要使解題的方法牢固樹立,融會貫通,必須進行反思或小結。這部分最好由師生共同完成,應提倡、鼓勵學生通過解題後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練習課所涉及的解題和技巧。這種方法,有利於學生對新知識的鞏固和深化。

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年級,運用不同的小結方式。如,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比較弱,歸納、概括能力尚未形成。由於“圖示”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形象性,運用圖示法進行小結,適合低年級學生。

五、要有“個性”、有“自我”。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探索、練習和交流時間。要讓學生感覺是“我在練”、“我在思考”,“我在用‘心’來練習的”,而不是老讓學生感覺“老師在統治課堂,我是在爲老師而練”,要避免“匆匆過場”的現象。

總之,無論是什麼課型的課,我們在教學時既要充滿智慧挑戰,能發揮數學的思維價值又要有生活性,發揮數學的應用價值。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0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__年版)》在“教材編寫建議”中指出:優化習題設計,注重發展素養。習題的設計要關注數學的本質,關注通性通法。設計豐富多樣的習題,滿足鞏固、複習、應用、拓展的學習需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滿足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需要;滿足不同完成作業方式的需要,如綜合與實踐的習題可以包括查閱資料、校外調查、自主探索等。

習題教學就是對例題教學的鞏固,也是考察學生在一節課裏能夠學到多少知識的重要途徑,習題教學貫穿了每一個知識點,國小數學教學中有的內容還是以習題導入的。下面我結合新課標和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對習題設計的幾點思考。

一、習題教學量問題

教師爲了讓學生學會某一知識點,往往過早進入“題海”訓練模式,尤其是國中與高中的教師。在國小也有老師搞“題海戰術”,提高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要求學生除了完成課本上的習題外,還讓讓學生做課外練習或是買很多輔導練習。其實國小數學課本當中的那些習題已經是通過重重的篩選,已經足夠具有代表性和一定的難度,只要學生腳踏實地的去練習,足夠提升國小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空間思維能力,教師完全沒有必要再去額外讓學生去做課外輔導。長期進行這樣“題海”式訓練,只會使學生經常處於疲勞狀態,讓他們厭惡學習,降低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所以“減負”要從減少作業量開始。

作業的量多少合適呢?一二年級的數學作業則應以口算題爲主,每天5分鐘或每天10道即可;三四年級每天1520分鐘;五六年級每天2030分鐘。

二、習題教學目的性問題

國小數學教學中,我們教師總喜歡把習題的教學上成以老師爲主體“前部分做練習、後部分講練習”的模式,缺少給學生思考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或許有人不贊同我所說的,有讓學生到黑板上板書過呀!但是,一節課又有多長時間呢?能夠請幾個學生上黑板做練習達到效果呢?這種以個別學生爲主的“少數教學”方式只是讓少數學生得到了提高,其他學生只是略略的懂了一點點學到到了皮毛。因此,在國小數學的習題教學中,老師一定要讓學生參與進來,儘量的組織全部人都要參與的活動,多做一些互動性強、全員參與的練習,多啓發學生,多鼓勵學生,尤其是學習能力弱、練習速度慢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注,讓他們參與到數學習題的學習當中來。

三、習題教學效率問題

孔子曾經說過“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而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很忽略了這一問題,在平時習題練習中只要求學生做,將答案對一下。使得教學效率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大大降低。這樣的教學就讓學生錯過了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知新”。著名教育家波利亞非常重視“回顧”在解題中的作用,他認爲解題的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回顧”,學生可以通過“回顧”鞏固他們的知識並發展他們的數學能力。在習題教學中“回顧”也是非常的重要,它對解題思路、過程和方法、結論的檢驗與反思。在習題教學中不斷地回顧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自我評價水平,同時也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數學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習題教學方法問題

在國小教學的課堂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學完之後“一問三不知”,這是老師只注重結果忽視了教學的過程和啓發的問題,學生抄作業的現象就是由此而來。數學中習題教學其實跟其他課型的教學一樣,要靠學生自己掌握解題方法,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之功效。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適當採取一些通俗易懂的、簡單的、能提高學生興趣的習題教學方式,來提高習題教學效率。在教師講授習題時語言要簡單明瞭,儘量讓知識化繁爲簡、化難爲易,讓學生聽的懂、學得明白。另外教師不要總是讓學生去做一些難度的,晦澀的數學題目,這些題目只針對一些有超常智力的學生,長久的讓學生“碰壁”會讓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抹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滋生學生的厭學情緒。

學生的天性就是好動好玩,對於我們這個奇妙的世界充滿好奇,在習題教學中,儘量的要讓學生不感到枯燥無味,老師可以儘可能的將習題設計得有趣味,將它們與生活中趣事聯繫起來。如:學習“加減乘除混合運算”時,爲什麼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這時候可以讓學生思考自己在商店買商品時,買3支筆和2個本子共用了多少錢?學生就會發現自己的確是先算乘除再算加減。由於這些問題與學生自己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在學習時候就充滿興趣。再如:學習“認識時間”時,讓學生回憶每天什麼時候起牀?什麼時候上學?你是怎麼知道時間的?學生通常會對他們自己的生活中的事情比較感興趣,教師應該緊緊抓住這一點進行教學。

五、習題教學評價問題

教學中恰當的評價總是能激起人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習事半功倍。在國小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合理的進行評價,將學習情況反饋給學生。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及時的發現自己的問題與不足,另一方面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反思自己,制定新的教學方法。如,及時積極表揚那些能提出新的解題方法的學生,對於他們的發現給予讚揚和鼓勵,對於那些能“中規中矩”按照老師要求完成習題的學生給予肯定,對落後的學生不斷的激勵等。尤其要照顧在學習上需要幫助的學生,可以採用“優幫差”的模式(小老師模式),讓學習優秀的學生有成就感,學習弱的學生也受到來自同伴的啓發。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1

一、以口算的基本訓練作爲計算教學的突破口。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任何筆算四則計算,實際上都是分解成一羣基本口算題進行運算的。如果基本口算熟練的學生,筆算速度就快,正確率也高。因此,計算教學中,口算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堅持每節課1-2分鐘的基本口算訓練。口算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和熟練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學中長期不懈地訓練,所以我們規定了每節數學課必須在開始時安排1-2分鐘地口算基本訓練。口算形式、方法多樣化。在教學中,凡需要計算的,儘量與口算訓練結合,能口算的堅持讓學生口算。不僅如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多樣形式交替進行口算訓練,強化訓練速度、密度,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理解和掌握計算法則是課堂計算教學的重點。

(1)遵循認知規律,讓學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尤其是低中年級學生更爲突出。在教學中,我們通過形象直觀使學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不僅讓學生知其然,更重要的然他們知其所以然。

(2)運用“遷移”規律,促進計算法則的掌握。在計算法則教學中,主義喚起學生對原有知識的回憶,尋找新舊知識的最佳結合點,運用舊知識的遷移學習新法則。

(3)重視算法指導,在計算的合理性、靈活性上下功夫。在講情算理、揭示規律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解題的技能、技巧,使解題過程既正確,又合理。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靈活運用所學的運算法則、定律,使解題過程最憂化。

三、新課程提倡算法多樣化。

在計算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可以充分地讓學生髮揮知識遷移的優勢,進行大膽地嘗試,體現自主學習的特點。鼓勵算法多樣化,它爲我們瞭解學生的認知狀況提供了第一手資料,能有的放矢地採用各種手段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一定要及時對“多樣化”進行“優化”,尋求簡潔、容易、快速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與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點,領悟不同方法的優劣,作出合理的判斷和價值評價。

四、保證課堂練習的時間。

改變課堂上翻來覆去說“算理”,擠佔了練習時間,少安排學生的課堂練習,影響了學生基本計算技能的形成。新課程提倡個性化學習,張揚學生的個性,但是計算教學的目標是多元化的,其中重要的是,通過一定量的練習,讓學生學習掌握一定的高效、統一的運算方法和熟練的技能,要求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同時還應注意計算方法合理、靈活,並在練習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興趣。所以,我們有必要留有足夠的課堂練習時間,如每節課留5—8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計算練習,並隨時隨地反饋練習中的問題,教師進行糾正,還要關注計算練習後的反思。加強練習之後的反思,能提高學生的分析和判斷能力,有利於總結經驗,提高練習效率。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2

一、競賽目的及方式:

爲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同時展示學生在數學學科學習中的學習成果。我校上週,在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開展了數學競賽。競賽以卷面答題的形式進行。試卷力求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還注重考察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學習潛能。比賽過程中,同學們思維敏捷,筆走如飛,在規定時間內,大部分同學都能正確快速答題,展示出良好的數學計算素養。此次活動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同時更有助於樹立學生認真、細緻、耐心,不畏困難的品質。這樣的活動深受老師、學生、家長們的歡迎。今後我們將繼續把此活動常規化、系列化,進一步營造更加深厚的學習氛圍,爲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競賽中出現的問題有:

1、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還是不太熟悉,在比賽中很多同學拿到題目對基本的定力概念還掌握不夠,導致不敢下筆,對於做的題目沒有把握,拿到題目想半天都沒有思路。

2、學生的對競賽是做題的實踐安排不合理,很多同學在前面的體目花了大量的實踐,導致後面的題目沒有實踐完成。

3、學生的考試經驗不夠,對於選擇題不會做的,有的同學選擇空着不做,不知道隨便填一個。

4、學生隊知識的實踐應用還不夠,書本知識和現實脫節,如在競賽中,出現“打折”一詞,很多同學不知所云。對很多日常中應用到的知識不知道,比如說到平方米誰都知道,到時公頃卻無人知曉。

三、體會:

1、針對本次競賽出現的問題我覺得,我們在教學中不應該“難”和“多”,更應加強數學基本知識的學習,把基礎知識學好,纔是重中之重,“難”和“多”只有在牢固的掌握基礎之後才做的事。

2、在每次的考試後不應該考完講完便完了,還應該給學生學生分析試卷,出題的方式及考試的經驗,比如做題的順序應是是由前到後,由簡到難。

3、在教學中要多將知識聯繫實踐生活,把書本和實際生活聯繫起來,我們的學習應是爲將來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做準備的,不應該脫離現實生活。在講課中我們應當要改學生補充將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張某某

20xx年10月31日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3

國小數學中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爲體現這一新理念,我努力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與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在認真聽講,課堂練習的同時,有更多的機會去親自探索,去操作實踐,去與同學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結果及成功的快樂,從而真正實現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

一、操作實踐 啓迪思維

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的聯繫,思維就得不到發展。開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其實質是學生手、眼、腦等多種感官協同活動並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它不僅能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而且能啓迪大腦思維,對所學過的知識理解更深刻。

二、自主探索,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自主探索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通過自己獨立探索和發現,從而獲取知識的過程。教師在此過程中只起點撥引導作用。自主探索,主要體現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上。因此,只要學生自己能看懂的,就指導學生自己看;只要學生自己能講出的,就鼓勵學生大膽說;只要學生自己能夠實踐的,就創造條件讓學生自己動手做。總之,只要學生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

(1)兩步混合運算中,沒有括號時,只有加減法,怎樣算?

(2)兩步混合運算中,沒有括號時,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怎樣算?

(3)兩步混合運算中,有括號時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4)三步混合運算與兩步混合運算有什麼區別。

(5)提出自己的疑問,並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們根據自學提綱積極參與到自學活動中,在解決問題中獲取了新知。營造出主動積極的學習氛圍,實現了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

三、合作交流,激發創新情感

討論交流,合作學習是在學生獨立學習,並參與所學知識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討論或互相幫助去共同解決問題,以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它是現代學習的重要方式。它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興趣和認知能力,更能激發學生創新情感。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合作交流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形式。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相互聯繫,相互貫通地體現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它並不一定以單一的形式呈現。這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在主動的、互相啓發的學習活動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逐步形成創新意識,真正實現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4

三年級一班有學生56名,經過訓練,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有了較大的進步,上課能懂得怎樣聽講,知道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能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同學之間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團結。

一、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一班有學生56名,經過訓練,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有了較大的進步,上課能懂得怎樣聽講,知道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能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同學之間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團結。個別學生知識的掌握較差,有些學生現在還是不會閱讀課本,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等。

二、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1.學生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學生初步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4.學生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其他的經驗和總結:

1、運用恰當的教具、學具。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獲得知識。直觀有效地利用多媒體的聲、像、色,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成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數學課教學中,教具和學具的選用是否恰當,對於學生獲取知識的影響,體現的很明顯。讓學生用學具盆中的數字卡片擺出算式,比讓學生在作業本上寫出結果要方便,而且組成一個數時,更能顯示“擺”的優越性,注重微機在課堂中的使用,用各種有趣的動畫形象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效果。

2、數學課上,強化了知識的趣味性,以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結合事例和史料對學生進行了學習目的的教育,如:數學家的故事,讓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了任何一個數學家的成功後面都包含着他的辛勤汗水。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因此,在上學期我注意了課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激發了學生參與的興趣,學生在數學課中感到新穎有趣。並得到成功的滿足,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學生樂在其中,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了學生的意志力,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3、挖掘數學中知識美的因素,數學本身具有無窮的美妙,認爲數學枯燥,沒有藝術性,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數學知識的內在魅力,可以誘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數學符號、公式的抽象美,數學知識的協調美,數學語言的邏輯美,數學比例的技巧美,引導學生去探索數學知識的規律,收到了良好效果。

4、通過數學遊戲培養興趣的目的,愛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絕大多數學生對數學遊戲都有濃厚的興趣。例如:撲克、幻方、火柴等都可納入數學遊戲中,學生在玩中學,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同時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很善於動腦。

5、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繫,發展思維,培養能力,當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後,把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習的知識聯繫起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學生立足實際,面向未來,進一步實現素質教育。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5

一、數學教學中的基本思想

在數學領域中數學思想方法不計其數,每一種數學思想方法都閃爍着人類智慧的火花。但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決定有些數學思想方法他們不易接受,而且要想把那麼多的數學思想方法都滲透給學生也不現實。因此,應該有選擇地滲透一些數學思想方法。

1.數形結合思想方法。

數和形是數學研究的兩個主要對象,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一方面,抽象的數學概念和複雜的數量關係,藉助圖形使之形象化、直觀化、簡單化;另一方面,複雜的幾何形體可以用簡單的數量關係來表示。在數學教學中,由數想形,以形助數的數形結合思想,具有可以使問題直觀呈現的優點,有利於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識記和理解;在解答數學問題時,數形結合,有利於學生分析題中數量之間的關係,豐富表象,引發聯想,啓迪思維,拓寬思路,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抓住數形結合思想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數形轉化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遷移思維能力。

2.集合思想方法。

集合是數學的重要理論和解題工具。國小數學教材中蘊涵着大量的集合思想,集合的思想和概念滲透於數學教學和各個階段,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集合思想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愈來愈廣泛,其體現形式愈來愈豐富多彩。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要把含在教材中的集合思想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滲透,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採用直觀手段,利用圖形和實物滲透集合的思想方法。

3.化歸思想方法。

化歸是數學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種思想方法。它的核心是以可變的觀點對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變形,就是在解決數學問題時,不是對問題進行直接進攻,而是採取迂迴的戰術,通過變形把要解決的問題,化歸爲某個已經解決的問題,從而求得原問題的解決。其基本思想是:將待解決的問題甲,通過某種轉化過程,歸結爲一個已經解決或者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乙,然後通過乙問題的解答返回去求得原問題甲的解答。這種化歸思想不同於一般所講的“轉化”、“轉換”,它具有不可逆轉的單向性。它的基本形式有:化難爲易,化生爲熟,化繁爲簡,化整爲零,化曲爲直等。在國小數學中蘊藏着各種可運用化歸的方法進行解答的內容,讓學生初步學會化歸的思想方法。如:教學圓面積的計算方法,這裏要推導出圓面積公式,在推導過程中,採用把圓分成若干等份,然後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這裏把圓剪拼成近似長方形的過程,就是把曲線形化歸爲直線形的過程。

4.分類思想方法。

分類是根據教學對象的本質屬性的異同按某種標準,將其劃分爲不同種類,即根據教學對象的共同性與差異性,把具有相同屬性的歸入一類,把具有不同屬性的歸入另一類進行分析研究。分類是數學發現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如果對學過的知識恰當地進行分類,就可以使大量紛繁的知識具有條理性。一般分類時要求滿足互斥,無遺漏、最簡便的原則。如整數以能否被2整除爲例,可分爲奇數和偶數;若以自然數的約數個數來分類,則可分爲質數、合數和1。幾何圖形中的分類更常見,如學習“角的分類”時,涉及到許多概念,而這些概念之間的關係滲透着量變到質變的規律。其中幾種角是按照度數的大小,從量變到質變來分類的,由此推理到在三角形中以最大一個角大於、等於和小於90°爲分類標準,可分爲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銳角三角形。而三角形以邊的長短關係爲分類標準,又可分爲不等邊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又可分爲正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通過分類,建構了知識網絡,不同的分類標準會有不同的分類結果,從而產生新的數學概念和數學知識的結構。

此外,還有類比思想、組合思想、極限思想等,在國小數學教學中都應注意有目的、有選擇、適時地進行滲透。

二、國小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策略。

1、在數學內容準備和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概念既是思維的基礎,又是思維的結果。恰當地展示其形成的過程,拉長被壓縮了的“知識鏈”,是對數學抽象與數學模型方法進行點悟的極好素材和契機。在概念的引進過程中,應注意:解釋概念產生的背景,讓學生了解定義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揭示概念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綜合概念定義的本質屬性;鞏固和加深概念理解,讓學生在變式和比較中活化思維。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領悟和掌握數學思想方法

在平時教學中注重依據基本數學思想,在解題時注重與學生分析、探討解題思路與策略,在解題後帶領學生進行回顧,如本題應用哪些知識或概念,利用哪些基本技能,體現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還有哪些解法(一題多解)還有哪些題可藉助本題的解法(多題一解)。經過長期這樣的訓練,能大大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在探索過程中,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領悟隱含於數學問題探索中的數學思想方法,使學生掌握關於數學思想方法的知識,並對這樣的“知識”消化,並吸收具有“個性”的數學思想方法,逐步形成應用數學思想方法指導思想活動。這樣遇到問題時,學生才能胸有成竹,從容對待。

3、在知識的歸納總結和複習中概括數學思想方法

在平時教學複習中,要以思想方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將各個知識點,引導學生在解題訓練過程中以數學思想爲主線,並進行知識點概括與歸納整理,從不同內容、不同角度、不同問題、不同方法中尋找同一思想。把數學思想方法納入教學計劃中,有目的、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思想方法的提練、概括的過程。對於習題的選擇不可以條塊分割、涇渭分明,應在知識網絡的交匯處選題,有意識地設計隱含着數學思想方法的習題、高頻率再現,精心安排,恰到好處的點拔。特別是章節複習時,在對知識複習的同時,將統領知識的思想方法概括出來,增加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意識,從而有利於學生更透徹地理解所學知識,提高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中最精彩、最本質、最有價值的東西。正如日本著名數學家、教育家米山國藏指出:“科學工作者所需要的數學知識,相對地說是不夠的,而數學的精神、思想與方法卻是絕對必需的;數學知識可以記憶一時,但數學的精神、思想與方法卻永遠發揮作用,可以受益終生,是數學能力之所在,是數學教育根本目的之所在。”總之,數學教學必須着眼於現代化,以適應21世紀教學教育發展和社會的要求。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提煉數學思想方法,將數學知識真正建立在數學思想方法基礎之上,用現代數學的思想方法指導學生掌握數學的核心內容,並且能將知識和方法用於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6

我是一名國小數學教師。自從來到國小任教以來,我才發現:不僅是隔行如隔山,就算是同一個行業的不同階段工作方式也有着如此明顯的不同。所以現在我只能算是一個新手,在數學教學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缺少經驗。作爲一名新教師,我需要學習很多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還要學習跟學生相處之道,因此工作十分的忙碌辛苦。但這幾年也是我教學生涯最快樂的。真正進入工作的狀態後,我的身心都重新得到了洗練。在這幾年的時間裏我得到了一些教訓,並且對國小教學工作有了一些體會和個人理念。

1、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在教學中,主要以鼓勵爲主,如一年級的小朋友,很常見的問題是計算的速度慢和正確率低。而這兩個問題對孩子的數學學習影響最大,也最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我考慮從培養孩子的計算能力開始。利用數字卡片、算式條、速算本來對孩子進行訓練,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如果孩子上課時能第一個算出結果,那肯定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會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不過,計算訓練比較枯燥,我還用星級方式進行鼓勵,比如三十題正確二十五算3星,積累星星可以換獎品、兌紅旗等。"興趣"是孩子各種創造力,求知慾的原動力,只要孩子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就會無止境地去追求、去實踐、去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體會到,凡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獲取知識過程的學生,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求知願望強烈,數學素質會得到較快發展。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學習轉變爲創造、主動學習。

生活是最好的教師,現在國小數學教學目標也強調讓孩子在學習中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確實,認識人民幣,認識鐘錶,加減,統計,質量單位,長度單位等低年級孩子的學習內容,都在生活中可以得到很好的練習。

2、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賞識教育是對孩子的保護。老師是孩子最直接、最親密的保護者,我們不僅要保護孩子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更要保護孩子的心理安全。可能孩子與孩子之間存在着差異,也可能有的孩子在學習成績上不如別的孩子那麼優秀,同時也可能學習起來缺乏自信,調皮搗蛋,與老師對抗等等,在這些方面我們作老師的反思過自身嗎?比如我們與孩子的問題之間有什麼聯繫呢?我們是如何想象孩子的呢?在他稚嫩的肩膀上能扛些什麼呢?他的小腦袋裏究竟在想些什麼呢?他的眼睛滴溜溜、骨碌碌的轉着在尋找着什麼呢?在孩子每天所表現出的行爲之中我們發現了孩子的什麼,以及我們對孩子抱着什麼幻想呢?等等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對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能學會自信;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能學會自愛。有時我們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熱情的表揚,都可以在孩子身上轉化爲無窮的動力。因此,我們一定要精心呵護每一顆美好而脆弱的心靈。當我們的愛注入孩子心田時,我們的愛就會轉化爲孩子對知識和世界的熱愛,從而促進孩子良性發展。

賞識教育是對孩子的期待。孩子的學習不是單純的、封閉的、沒有情感色彩的接受過程,而是雙向或多向的、開放的,具有情感色彩特別是具有積極、愉悅和快樂的情感色彩的情況之下,才能收到出奇的效果。所以如果孩子能在學習中不斷的自我肯定與被肯定,那麼它就會表現得和我們所期待的一樣,當他取得成就與獎勵之後,就會出現以成功促成功,優秀上更加優秀的效果。

3、信任,是孩子成長的滋補品

有人說,信任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道德關係。朋友之間、同事之間貴在信任。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也同樣需要信任。

心理學家認爲,追求信任,這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是每個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個人奮發進取、積極向上、實現自我價值的內驅力。信任的心理機制對兒童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具有積極的鼓勵作用。 從教育效果看.信任是一種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在學校教育中,老師的信任可使學生感到他們與老師處於平等的地位,從而對老師更加尊重、敬愛,更加親近、服從,心裏樂於向老師傾吐。這既增進了老師對同學內心世界的瞭解,又使老師教育學生更能有的放矢,獲得更好的效果。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不愉快。這時,學生可能會表現出自信心不足或情緒的低落。老師如果能夠在此時適時地給孩子以欣賞、鼓勵和支持,對學生來說,得到的不僅是一種安慰,更多的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同時也會增強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及信賴。

作爲一名教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到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我覺得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我們不能單純地以成績好壞來劃分好生和差生。因此,對待學生我都一視同仁。在日常工作中,我還注意發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他們樹立自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教育好他們,把他們培養成材,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我清楚地意識到,教育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要做好是很困難的。但只要我付出真心和努力,就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7

20xx年9月26日,我有幸在舊縣國小參加武勝縣國小數學千課大賽觀摩課活動。我看到各片區的每一位參賽老師都以自己的特色詮釋着數學課堂教學中生命的對話,親身領略着她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着她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着她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特別是民族國小的遊紅老師,她很好的詮釋了武勝課改。

1、我深刻感受到:國小數學源於生活,體現於生活。 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爲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調整學習的方向,是關鍵時刻予以適當的點拔的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來編材。如民族國小的遊紅老師講的《郊遊中的數學》,以學生去嘉陵陽剛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租車和購票的問題來貫穿全課。這都是與生活貼近的知識,學生聽起來親近,求知慾就強,要突破的願望就強,做起題來積極性高,也體現出教學面向學生,面向生活,反映現實生活,學生易於接受,從而激發了學生內在的認知要求,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從而,更好的啓迪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了較高的培養,也實現了“生活經驗數學化。”

2、體現生本教育,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課堂上,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比如:中

華國小余鴻輝教師講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憑藉個人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及獨有的人格魅力駕馭着課堂,引導學生在猜一猜、擺一擺、算一算等數學活動中“直觀感知、主動參與、探索實踐、自主建構,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輕鬆地學會了知識。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也給了學生一種集體榮譽感。

3、精彩的導課非常重要。參賽的教師幾乎都精心設計了課堂導入,有的以猜謎遊戲、拍手遊戲、看圖等活動導入新課,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自己組織的教學活動中。好的導課可以拉近師生距離,使學生的向師性更強,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4、教師評價要及時到位並且多方位。教學過程中,幾乎每位教師都注意了及時評價及激勵評價,對學生的讚揚和鼓勵不斷,如“你真細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在學生的心裏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於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5、注重“板書”的設計與書寫。每位老師的板書列出了本節知識點,並且將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用線畫出,使本節知識清楚明瞭。

6、靈活運用多媒體課件和電子白板進行直觀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每一節課都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識更直觀,更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

差距,向這些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8

國小六年級學生經過兩個學段數學生活的體驗和感悟,初步形成了“三維目標”。但頭腦中的數學知識仍處於原始積累階段,較爲零亂無序,尚未構築起清晰的網絡結構。在實際應用時渴望及時準確地反饋、重現。這時幫助學生對所有數學知識回眸,顯得十分重要。能滿足學生學習的積極“心理嚮往”,對已有的知識再學習,既有利於知識的系統形成,又有利於對知識的進一步昇華。

我校六年級數學教研組,通過集體備課、座談討論,將教材編排體系和相關的教輔資料分類整理,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就實施有效複習進一步提高數學質量爲話題,在優化複習時間、複習策略、複習方法、效果檢測方面作出有益探索。

一、歸類整理,穿珠成線

本冊教材總複習共有整數和小數、簡易方程、分數和百分數、量的計量、幾何初步知識、比和比例、簡單的統計七大知識板塊。我們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先分類複習,再綜合練習,將相關知識點安排在每個課時中,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在腦海中重組,構建正態分佈圖。按單元編寫每個課時教案時做到精選習題,精講多練;精心預設,精彩生成;及時鞏固,狠抓課時目標達成工作。也就是條塊分割,各個擊破,實現習題引領——概念重現——新題探討——生活感悟應用的良性循環。

二、注重聯繫,構建網絡

數學知識點之間總是相互聯繫的。如同一根鏈條那樣,各個環節既可獨立成型,又可相互呼應,形成整體。爲使總複習更加有效,提高複習效率,給學生以新鮮實用之感,在綜合練習時,儘可能沿着以相關內容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質—計算法則或公式—知識應用的體系,突出知識的縱向和橫向聯繫。

如:把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各部分名稱,四則計算法則,相互關係,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簡算定律;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分解與合成;分數——除法——比——比例的聯繫與區別,基本性質的具體運用;數的整除遷涉到的相關知識列表展示,動態生成;把口算與筆算方法有機融合;將式題——文字題——應用題相互轉化訓練等,努力揭示規律,發散思維,更加完善地建構學生的認知結構。實行先易後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感悟多種學法的複習策略,真正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情境中,用有效學習時間,理解記憶概念,強化說理訓練,優化複習目標達成過程,編織完整的知識網絡,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三、兼顧差異,因材施教

不容置疑,由於總複習中涉及的知識面廣量大,複習時間短暫,複習內容跳躍性大,複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具有“新鮮感”,也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功感”,班級學困生普遍存在心理焦慮。爲使他們擺脫知識基礎缺陷和生活經驗不足,學不得法等因素的影響,我們教師應進行換位思考,學會期待,保持持久的耐性,把特別的愛奉獻給他們,走進他們心靈,實施分層複習,點點滴滴地幫助他們補習功課,複習淺顯的知識點時,多提問他們。較爲容易的數學語言,引導他們說出來。

對那些有解答願望的習題,指名板演時教師可作必要的個別點撥,欣賞他們解題過程的閃光點。複習是尊重差異性,保護全體學生的自尊心,開展“小先生助學”行動,鼓勵全體學生自學與小組互動相結合,對易錯難解習題則實施學生感悟與教師相結合的辦法,爲每個學生設計複習目標,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位學生在各個複習環節學有所得,學有所悟,獲得成功體驗。還建立了課外學習小組,同學間相互啓發,相互幫助,實行星級評價,增強學生自覺獲得數學知識的自信心,促進每位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認同”。多搞題組辨析,各種題型比較分析,一題多解的訓練及多種綜合練習,啓發學生既活用知識,又昇華知識,形成本領。

四、活化資源,梯級檢測

複習效果總是在具體的檢測中顯現的。我們緊緊圍繞數學課本內容,領會總複習編排體系和總體達成目標,活化資源,有意地整合省編的資料,選取有價值的題型,在能力培養上下功夫,創設數學生活情境,改進複習方法,開展有意義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指導例舉、類比、學會直觀演示、實驗操作、畫圖分析題意、寫出數量關係式的方法,運用觀察、理解、抽象、推理、聯想等思維方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歸納、和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每節複習課上努力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啓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及時進行有梯度習題的練習,有的放矢地把各種題型貫穿於整個複習過程中,與學生共同享受螺旋上升式效果檢測的愉悅,進而獲得總複習的全面豐收。

我們的期盼:

根據木桶理論和皮格馬利翁效應,我們教師總是期盼每位學生都成爲優等生,但事實告誡我們這是不可能的。因而面對浩如煙海的數學習題,師生都深感茫然,進入總複習階段總覺得有做不完的事,學無止境,追求就無止境,習題的廣度和深度更無法估計。我們期盼數學命題人,將試題(包括附加題)的區分度、難度、可信度控制在課本思考題範圍之內。讓我們共同迎接國小數學的又一個新的春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