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與紀律心得體會範文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4W

法制 ,是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法規、規章。 規範 ,是指標準、範式,如政策、紀律、道德規範等。法制與規範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本文是法制與紀律的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

法制與紀律心得體會範文6篇
法制與紀律心得體會範文篇一:

通過近一段時間在市局春訓期間集中學習法制教育講座過程中,我對堅持社會主義法制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認識,特別是稅務機關幹部正確用法的不可或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近一段時間的學習討論,本人深深感到,學習全面、準確理解社會主義法制理念的本質要求和深刻內涵,堅持學法用法相結合,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和依法行政管理,特別是對稅務幹部執法人員運用法制理念指導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聽取法制教育講座的過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充分認識學法用法的重要意義,增強使命感,是學好法.用好法的前提。自覺學習法律、宣傳法律、貫徹法律,關鍵是要提高思想認識,認識有多深,決心就有多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科學有機的統一體。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可以概括爲依法治國、執法爲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的內容。我認爲要增強自己的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質,具體應該做到:一是依法治國有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確定爲黨和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法治“官”,從“人治”走向法治,從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管理,這就需要有一支法律素質較強的領導幹部隊伍,才能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方針的落實。二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爲規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先後制定了近四萬部法律法規和規章,中央提出以人爲本,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爲國家稅務機關幹部正確運用現有的法制,進行科學的管理是時代的要求. 三是自身建設的需要。一個以法爲基礎辦理各項事務的國家人員,基本的法律知識都不懂,如何能更好的爲人民服務,將是一句空話,能更好的用法,學法這個頭帶得不好,自身法制觀念就不強,嚴格執法做不到,就會直接影響到我們日常管理工作和造就良好的法制氛圍, 對新干部的成長就會有阻礙。自身教的法制不提高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對於我們這些執法幹部來說,嚴格自身的法制學習,必須放在一個重要的地位,作爲一件大事來抓。

二、堅持並運用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武裝執法幹部的頭腦。堅持與時俱進,學好法、用好法。在學好法方面,我個人認爲,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正處在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着我國綜合國力明顯增強,國際地位明顯提高,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髮展,我國社會各階層的利益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在我國經濟充滿生機活力的同時,市場經濟利益法則也影響着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也處於種種思想茲生的時期,一些個別的執法幹部由於對法制的理解過得輕浮,無法在其思想中產生震攝,使一些違法犯罪心理上產生了的僥倖,使國家和人民的財產遭受嚴重的損失。滋生和誘發違法犯罪的因素的客觀存在,都提醒我們,用法制理念武裝我們執法幹部的頭腦是十分重要的。與此同時,一些知法犯法的幹部,法制基礎意識的不斷提高,司法程序打擊職務犯罪應日益增強,對政法機關公正執法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應對新挑戰、適應新要求,需要用科學、先進、正確的法治理念武裝幹警頭腦。堅持並運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武裝我們的頭腦既是正確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嚴格依法辦事。只有將學法與用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推進各項事業順利健康發展。在今後各項活動中我個人認爲,我們應該做到:研究問題先學法,制定決策遵循法,解決問題依照法,言論行動符合法。在法制教育學習中,使我從中學到了許多關於法的知識,使我在今後的日常工作中,不斷與我的工作結合起來,使我在學法的同時也在用法不斷我的法律知識,更好爲以後的工作打好基礎。

法制與紀律心得體會範文篇二:

聞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從生活與教育的關係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更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爲真正的教育。” 教育承擔了使每一個社會成員社會化的重任,對中學生的法制教育在其中的意義更是毋庸臵疑。

人生在世,難免遇到難以抉擇的時候,但,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抉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尤其是我們青少年。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應試教育的陰影仍然存在,不少學生成了應試教育條件下的失敗者。他們年齡還小,心理壓力大,心理髮展很不穩定。

在他們身上,容易養成不良習慣,發生違法行爲,加上一些學校應試當先,忽視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極易導致上述學生造成或輕或重的法律後果,使得青少年犯罪率越來越高。因此當前爲適應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充實和完善學校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加強法制教育,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尤爲重要。

.在我們身邊,一些同學老是犯錯誤,法律紀律觀念淡薄,屢教不改。認爲:只要自己不去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小錯誤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不過俗話說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

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等壞事,不僅僅是給你個人的形象抹黑,而且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收集你失去辨別善惡的能力。漸漸地,你就會情不自禁地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果你不能夠痛改前非,繼續發展下去,那些惡習就會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會越變越嚴重。到時,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監獄了。

人之初,性本善。但由於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性格也會變得迥然不同。作爲青少年的我們,正是學習知識,樹立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學法,用法。學習法律是爲了防止自己由於無知而觸犯了法律,用法則是用法律來保護自己,不讓自己受到傷害。 多數中學生都希望獲得相關法律知識,對法律問題感愛好,但卻對法制教育感到困惑。我對本班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所有學生都希望學法、懂法、用法,但普遍對法制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所以我們應該主動地,自覺地去學習法律。其實學習法律的方式很多:可以看法制節目,可以聽法律講座,也可以閱讀相關書籍。

總之,只要我們肯去學,就不會不懂法。同學們,作爲新時代的接班人,作爲祖國的希望,作爲青少年的我們,爲了我們能夠健康成長,爲了我們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嚴於律己,改掉不良習慣,學法守法,做一個合格的當代中學生吧!

法制與紀律心得體會範文篇三:

上星期,全校師生在學校的安排下,聆聽了市普法辦主任王關雲和各分管法制領導的“送法進校園”法制宣傳講座。時間雖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但我的感想卻頗多。

在我們身邊,一些同學老是犯錯誤,法律紀律觀念淡薄,屢教不改。認爲:只要自己不去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小錯誤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俗話說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等壞事,不僅僅是給你個人的形象抹黑,而且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漸漸地,就會使你經常情不自禁地犯這樣那樣的錯誤。

如果你不能夠痛改前非,繼續發展下去,那些惡習就會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會越變越嚴重。到時,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監獄了。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趨勢,便是證明。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才乾的時期,可塑性很強。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強,意志脆弱,自控力不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一步步走上不軌之路。這樣的事例在我們身邊是經常發生的:某市一個成績本來很優秀的學生,受了一幫壞朋友的引誘,經不住誘惑,在街上玩了一個通宵:泡酒吧、喝酒、抽菸„„,從此就漸漸地沉淪下去,不能自拔。後來竟發展到結夥搶劫!最後被公安機關抓獲,受到了應有的制裁。這不是又給我們敲了一記警鐘嗎?我們正處在花樣的年華,詩樣的年齡,誰願意在失去人身自由的地方度過本該非常美好的日子呢?

雖然我們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但也時常受到侵害。現在儘管有老師、家長的保護,但他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呵護着我們,況且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父母,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獨立生活的。所以,自我保護也就成了我們中學生防止自身受到傷害的必要措施了。中學生大多時間都在學校,所以往往我們受到傷害都是因爲同學之間的衝突造成的。爲了避免同學之間產生矛盾,應該嚴於律己,不能自己去惹事生非,挑起事端,導致別人對你的不滿,輕則吵架,重則就會出現結夥鬥毆,事故也會隨之而發生。到時,不僅會給自己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還會使你受到肉體上的痛苦和心靈的折磨,後悔也來不及了。

相反,如果同學們都尊重別人,互相謙讓,真誠待人,這樣一定會樹立起一個文明的集體,你也會因尊重別人而受到別人的尊重,怎麼還會受到他人傷害呢?我認爲同學們,女生應該追求“淑女”形象,男生應該學做“紳士”。何爲“淑女”?又何爲“紳士”?“淑女”應是一個說話語言得體,不說髒話,不與同學嬉戲打鬧的形象;而“紳士”則應體現出:舉止文明,做事說話沉穩,動作不粗魯,尊重他人等。這樣,同學之間不僅會建立起真摯的友誼,我們的校園也會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文明景象。哪裏還會出現打架鬥毆,漫罵別人等不文明的事呢!

總之,我相信通過法制講座的學習,我們的學生與老師一定會學法、懂法、用法,用法律來武裝自己。

法制與紀律心得體會範文篇四:

在週三下午六點中我們在一號樓聽了法制講座,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的時間,但是大家也頗有感觸。法律彷彿是一張無形的網,看似虛若無物,無聲無影,但卻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當一個邪惡的念頭剛剛閃過,法律無形的雙手便悄悄地靠近,當法律有大網在你身後展開,這就說明你觸碰了法律的底線。 我們身邊,一些同學老是犯錯誤,法律紀律觀念淡薄,屢教不改。認爲:只要自己不去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小錯誤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俗話說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等壞事,不僅僅是給你個人的形象抹黑,而且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

漸漸地,就會使你經常情不自禁地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果不能夠痛改前非,繼續發展下去,那些惡習就會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會越變越嚴重。到時,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監獄了。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趨勢,便是證明。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才乾的時期,可塑性很強。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強,意志脆弱,自控力不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一步步走上不軌之路。

來給我們講座的警官跟我們說了很多示例,很多關於學校裏的,因爲某同學違規用電導致宿舍失火,還有銀行卡密碼告訴很多人導致卡里的錢被盜„„這樣一說出來發現問題都很嚴重,但到自己做哪些事的時候又覺得沒什麼,這就說明我們缺少日常的防範意識,缺少法律意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不去使用違規用電器,將自己的私人財物保管好,加強法律意識有防範意識。

人人都得遵紀守法,生命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能活着,什麼都能重新來過。可一旦觸犯了法律,不止是自己進監獄,家人也跟着憂心痛心,這樣不值得,我想這個道理作爲一名大學生也沒人會不懂。

遵紀守法,平安快樂。這句話一點不假,讓我們學會遵紀守法,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在法律這把保護傘下我們的生活更加快樂,幸福!

這次法制講座給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使同學們深深感悟到遵守校規校紀的重要性。爲了我們能夠健康成長,爲了我們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嚴於律己,改掉不良習慣,做一個合格的當代大學生吧!

法制與紀律心得體會範文篇五:

本週星期三下午,同學們在市教育局的安排下,聆聽了 “送法進校園”法制宣傳講座。時間雖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但我的感想卻頗多。 在我們身邊,一些同學老是犯錯誤,法律紀律觀念淡薄,屢教不改。認爲:只要自己不去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小錯誤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俗話說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偷油,大時偷牛。”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打人,罵人,甚至偷竊等壞事,不僅僅是給你個人的形象抹黑,而且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漸漸地,就會使你經常情不自禁地犯這樣那樣的錯誤。

如果你不能夠痛改前非,繼續發展下去,那些惡習就會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會越變越嚴重。到時,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監獄了。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趨勢,便是證明。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才乾的時期,可塑性很強。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強,意志脆弱,自控力不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一步步走上不軌之路。這樣的事例在我們身邊是經常發生的。

雖然我們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但也時常受到侵害。現在儘管有老師、家長的保護,但他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呵護着我們,況且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父母,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獨立生活的。所以,自我保護也就成了我們中學生防止自身受到傷害的必要措施了。中學生大多時間都在學校,所以往往我們受到傷害都是因爲同學之間的衝突造成的。爲了避免同學之間產生矛盾,應該嚴於律己,不能自己去惹事生非,挑起事端,導致別人對你的不滿,輕則吵架,重則就會出現結夥鬥毆,事故也會隨之而發生。

到時,不僅會給自己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還會使你受到肉體上的痛苦和心靈的折磨,後悔也來不及了。相反,如果同學們都尊重別人,互相謙讓,真誠待人,這樣一定會樹立起一個文明的集體,你也會因尊重別人而受到別人的尊重,怎麼還會受到他人傷害呢?我認爲同學們,女生應該追求“淑女”形象,男生應該學做“紳士”。何爲“淑女”?又何爲“紳士”?“淑女”應是一個說話語言得體,不說髒話,不與同學嬉戲打鬧的形象;而“紳士”則應體現出:舉止文明,做事說話沉穩,動作不粗魯,尊重他人等。這樣,同學之間不僅會建立起真摯的友誼,我們的校園也會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文明景象。哪裏還會出現打架鬥毆,漫罵別人等不文明的事呢!

這次法制教育講座給同學們上了一堂很好的“政治”課,使同學們深深感悟到遵守校規校紀的重要性。同學們,爲了我們能夠健康成長,爲了我們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嚴於律己,改掉不良習慣,做一個合格的當代中學生吧

法制與紀律心得體會範文篇六:

近期我局開展“樹立法治精神、守紀律講規矩,加強制度建設,規範內部管理”的主題學習討論活動,在活動中間,我們還認真學習了視察遼寧時關於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的重要講話。通過學習,我體會頗深。

一、樹立法治精神、守紀律講規矩是稅務幹部適應新常態的需要 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地方稅收入面臨增速換檔期、結構調整期和基數消化期“三期疊加”的複雜局面,組織收入的難度和壓力前所未有。面對異常嚴峻的形勢,地稅系統應順勢而爲,主動調整工作思路,堅持統籌施策,做到精準發力,牢牢抓住組織收入的主動權。而抓住組織收入的主動權,必須樹立法治精神,堅持組織收入原則,做到應收盡收,既不能收過頭稅,也不能私自減免稅;必須守紀律講規矩,樹立大局意識,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當前與長遠、個人與集體的關係,絕不能各行其是,因小失大,以私廢公。樹立法治精神、守紀律講規矩,要求稅務幹部要以身作則,團結協作;要個人服從集體,下級服從上級;要保證政令暢通,令行禁止。

二、樹立法治精神、守紀律講規矩是黨員幹部必須具備的品德 作爲黨員幹部,必須具備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一個具有法治思維的人,必須敬畏法律、崇尚法治。要以法律作爲觀察、思考和判斷的依據,要以法律作爲說話辦事的底線。

作爲黨員幹部,要學會守紀律。強化紀律意識和服從意識,做到從遵守和維護黨章入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做到知大知小、知進知退、知榮知辱、知是知非。

作爲黨員幹部,更要講規矩。要學會懂規矩,遵守規矩,維護規矩,明白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做到不越“雷池”,不亂“章法”。

樹立法治精神、守紀律講規矩,要求黨員幹部始終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公道正派,不徇私情。要廉潔自律,樹立良好的形象。

三、樹立法治精神、守紀律講規矩是每個公民安身立命之本 “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爲什麼大家都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但仍要違反交通規則,甚至還冒着生命的危險呢?這折射出人們規則意識的淡薄和法治觀念的缺失。只有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增強每個公民的法治觀念,才能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而每個公民必須樹立法治精神,才能適應法治社會,只有懂得法律,才能遇上問題“討個說法”。

鄧小平同志說過:“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因此守紀律對我們每個公民來說尤爲重要,我們要按國家和社會的紀律辦事,社會秩序纔會正常,人民纔會安居樂業;講規矩,不僅要順應自然的規矩,還要講爲人處事的規矩,要做到遵守規矩,按章辦事。全社會每個人都應守紀律講規矩,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堅守的共同行爲規範和道德修養,是每個公民的基本道德標準,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