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通用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5.55K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

很榮幸在學校田主任的帶領下參加了奎屯教育局舉辦的班主任技能大賽。雖然活動已經告一段落 , 但那一幕幕精彩的畫面至今讓我不能忘懷。感謝學校給我提供這個學習、交流的機會 ,。本次大賽分爲三個部分:一是教育故事敘說;二是情景答辯;三是才藝展示。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通用19篇)

通過觀看,我發現班主任技能大賽中的每一個環節大家都精心的準備了很多遍,每一個環節的.內容都令我回味無窮。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環節 ,教育故事的敘說,聽着大家講述着各自的教育經歷,感受着她們的喜怒哀樂,我都被深深的感動着。我想比賽的結果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班主任的工作有時用語言是無法言表的,作爲班主任我們都能感受到彼此的辛苦和甜蜜!

選手僅僅用10分鐘的時間將自己的教學故事敘述出來,他們的教育智慧就在這短短的一刻時間裏,體現的淋漓盡致,把會場的氣氛帶到了一個情感的世界裏,選手們把自己在教育過程中那感人的故事,用準確的語言逼真的講述着,從非常鮮明和細微之處把感情色彩演繹的既通俗又不失幽默。

在情景答辯的過程中,我感動優秀班主任教育能力的高強,字字句句又體現了他們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們愛,對生活的愛。而賽場本身就充滿着和諧關愛。看得出他們對班主任工作的熟練程度,根據所抽到的具體內容,進行主題分析,學情分析、確立活動目標、重難點等,後預設達到的效果。 各種主題的答辯都很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習和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體現民主、平等、融洽和諧的人文氣息,重視對學生動機、興趣、習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有一定的感召力和感染力。優秀的班主任都能用有節奏感的,清晰簡捷的語言把答辯設計流暢的、整的敘述出來,真是讓我讚歎不已。

優秀的班主任大多是多才多藝,或琴棋書畫,或說唱彈跳;裝扮或高雅、或活潑,總能讓美在學生中間閃耀。他們懂得生活,熱愛生活,他們勇敢,且堅韌不拔,他們懂得用智慧武裝自己,他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推銷自己,鍛鍊自己,充實自己的機會。學生喜歡和崇拜這樣的麻辣老師,就自然地親其師信其教。給我印象較爲深刻的是模仿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那個老師的語言能力和有感情的朗讀的能力,真是我學習的楷模。

本次比賽自己收穫很大:老師們的從容、淡定、睿智讓我明白成功來源於多年的積累和準備,老師們多才多藝的一面更讓我懂得“厚積薄發”的道理——有厚積纔有薄發。同時也讓我明白新時期的班主任們,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風雨兼程,疲倦了但不懈怠,讓智慧和堅強伴隨着大家在教育這片廣袤的沃土中徜徉!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2

本學期我參加了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的網上培訓,收穫頗多。在研修期間每天,我堅持觀看視屏講座、學習案例、積極參與在線研討、相互交流評論、撰寫研修感言,忙得不亦樂乎。在這次網絡研修中,我觀看了全部的在線視頻。在進行學習的同時,我還結合自己學習的實際,將所學與班級情況進行對比,積極進行反思,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同時和其他學員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交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爲了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後能再上一個新臺階,現總結如下:

通過培訓瞭解了什麼是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就是將教學實踐、教學研究和培訓進修密切結合的教師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其實質是把教育科研的方法論與長期堅持的教學研究結合起來,把教師培養作爲核心工作目的的研究取向。新課程校本教研是以中國小教師爲研究主體,以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爲研究的對象,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教育教學現象進行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總結經驗於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爲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很多研究表明:教師是在課堂的拼搏過程中成長。關注教師,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對與他們息息相關的課堂上發生的事情的關注。任何遠離與教師息息相關的課堂生活的理論與研究都很難對課堂教學產生直接的促進作用。聚焦課堂就是在促使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迴歸正題。

通過這次培訓,我更加認爲教研必須從課堂中來。教學即教研,讓教研的時間從課堂上來。解決教研時間問題,課堂教學不是簡單操作,而是運用藝術,充滿智慧的過程。課堂教學的藝術和智慧要靠教師即時的觀察、分析、判斷、思考。換句話說,也就是要靠教研來獲得。所以,教學過程本身也是教研過程。在課堂上採取邊教邊研的形式,更有利於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教研更具實效。我體會到:學會教學即教研,其最大的優點在於,在不增加自己額外負擔的前提下,能增加教研的機會和時間,讓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積極參與網絡研修,多看看同行們對於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和思考,並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評論,及時與各位博友溝通交流,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使自己能夠更及時的瞭解外面的世界。1、自主學習模式。我學習教學理論、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後制定自培計劃,並實施計劃,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本次研修中我認真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等規章,自覺把師德教育和學校的各項活動結合起來,能夠做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爲人師表,自尊自律,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勇於創新,儘量使自己成爲教書育人的楷模,成爲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好教師。

本次培訓,匯聚了各學校的骨幹教師,每位培訓教師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的外部條件也非常相似,但也存在着許多的差異,爲我們之間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一個交流平臺。因此,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爲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過程中,學員們在交流過程中,瞭解到學校的新課程開展情況,並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新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新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培訓時間是短暫的,但是留給我的記憶與思考是永恆的,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與一名優秀教師的差距所在,對於今後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將以此爲起點,讓“差距”成爲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3

人類社會已步入充滿竟爭的二十一世紀,在這信息時代,人們對知識的獲取、信息的獲得的方法與途徑已不再具有唯一性,而是空間、多維性了。體育課作爲向學生傳授體育的基礎知識、讓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技術、形成一定的運動技能、發展體育的綜合素責與能力、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的一種基本形式,其教學的形式與方法也同樣地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體育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是體育教學面臨的一項首要任務,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對跑幾步單腳起跳越過一定高度的橡筋這個單元進行反思。

一、教師指導方面

要給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教師應該用一顆童心對待學生。教育是針對人的,而且是初爲人的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我們必須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師只有懷着一顆童心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也只有這樣,師生纔會成爲朋友,課堂纔會成爲樂園。

1、在本單元的指導思想上,我從一開始就用自身良好的情感、語言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映,使學生主動學習,營造了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圍,把更多的“情”和“愛”注入了教育教學,給學生以足夠的心理安全感,這樣,學生帶着信心和勇氣主動地投入了自主性的學習活動。

2、給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教師把富有激勵呼喚、鼓舞和關注性的語言當作傳遞情感的靈丹妙藥。在教學過程中,我就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把命令式的、居高臨下式的語言轉化成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語言,把生硬冰冷的語言變成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親切的語言、對待學生的和藹態度是爲了給學生一個輕鬆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過程中我還以自身的動作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互相合作、交流、比賽中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教學任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本、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

同時教師還應讓學生在思考中學會動作,那麼我相信這樣學生對動作的理解會得到進一步的加深。

二、組織教法方面

在組織教法上我採用了形式多樣的學習方法,即有集體練習又有分散練習、既有個人練習又有小組練習,既有上肢練習又有下肢練習,使學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學生學得高興學得愉快。

在單元第二、第三課次的活動中我改變了以往表揚勝利的隊伍與鼓勵落後的學生的教學形式而採用哭與笑來表現輸贏的形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認爲這充分的讓學生的情感得到表現,發揚學生的個性,但美中不足的是該形式只適合低年級學生而且不宜過多應用。我想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也能跟學生一樣積極的思維,那麼通過教師引導才能讓學生的思維和創想才能得到提升。

三、教學思想方面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我基本上貫徹了二期課改的精神,一切以學生爲本,以學生身體健康爲第一的教學指導思想。

1、引導學生主動地、積極愉快地學習。

我充分地運用了各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主動地、積極愉快地學習。使學生在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的課堂氛圍中,參與教學過程。例如在學生練習跑幾步單腳起跳越過一定高度的練習中有一個女學生在原來的小組裏是跳得很高都達到了好的男同學的標準,這時我細心的觀察到了,就馬上讓這個女學生進行了示範並進行了表揚,然後把這個女學生調到了好的男同學一組進行練習,這種情況教師應在課中處處可尋,只要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持之以恆,那麼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髮展爲本的二期課改精神才能真正的得到貫徹。

2、注重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在課中教師應充分地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將學生的好奇心轉化爲求知慾,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運用各種遊戲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使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的連接不感到枯燥,學生在整節課中都表現出良好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這對學生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在結束時,我想要說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素質的培養,這是關係到學生全面成才的關鍵。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從對教育負責、對國家負責的角度重視和加強這項工作。特別是體育教育工作者,要結合實際,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體育理論,重視學生個性能力的培養,鍛鍊學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把受教育者培養成全面發展的跨世紀人才,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紀的必然要求。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4

一、研修回顧

本學期我參加了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的網上培訓,收穫頗多。在研修期間每天,我堅持觀看視屏講座、學習案例、積極參與在線研討、相互交流評論、撰寫研修感言,忙得不亦樂乎。在這次網絡研修中,我觀看了全部的在線視頻。在進行學習的同時,我還結合自己學習的實際,將所學與班級情況進行對比,積極進行反思,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同時和其他學員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交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爲了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後能再上一個新臺階,現總結如下:

一、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儲存能量

通過培訓瞭解了什麼是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就是將教學實踐、教學研究和培訓進修密切結合的教師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其實質是把教育科研的方法論與長期堅持的教學研究結合起來,把教師培養作爲核心工作目的的研究取向。新課程校本教研是以中國小教師爲研究主體,以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爲研究的對象,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教育教學現象進行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總結經驗於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爲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很多研究表明:教師是在課堂的拼搏過程中成長。關注教師,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對與他們息息相關的課堂上發生的事情的關注。任何遠離與教師息息相關的課堂生活的理論與研究都很難對課堂教學產生直接的促進作用。聚焦課堂就是在促使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迴歸正題。

二、教研須從課堂上來

通過這次培訓,我更加認爲教研必須從課堂中來。教學即教研,讓教研的時間從課堂上來。解決教研時間問題,課堂教學不是簡單操作,而是運用藝術,充滿智慧的過程。課堂教學的藝術和智慧要靠教師即時的觀察、分析、判斷、思考。換句話說,也就是要靠教研來獲得。所以,教學過程本身也是教研過程。在課堂上採取邊教邊研的形式,更有利於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教研更具實效。我體會到:學會教學即教研,其最大的優點在於,在不增加自己額外負擔的前提下,能增加教研的機會和時間,讓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三、參加多種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質

積極參與網絡研修,多看看同行們對於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和思考,並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評論,及時與各位博友溝通交流,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使自己能夠更及時的瞭解外面的世界。

1 、自主學習模式。我學習教學理論、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後制定自培計劃,並實施計劃,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2、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本次研修中我認真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等規章,自覺把師德教育和學校的各項活動結合起來,能夠做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爲人師表,自尊自律,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勇於創新,儘量使自己成爲教書育人的楷模,成爲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好教師。

四、同行交流,取長補短。

本次培訓,匯聚了各學校的骨幹教師,每位培訓教師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的外部條件也非常相似,但也存在着許多的差異,爲我們之間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一個交流平臺。因此,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爲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過程中,學員們在交流過程中,瞭解到學校的新課程開展情況,並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新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新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培訓時間是短暫的,但是留給我的記憶與思考是永恆的,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與一名優秀教師的差距所在,對於今後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將以此爲起點,讓“差距”成爲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5

學習了微課,我知道了微課是指基於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以內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鍼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在教育教學中,微課所講授的內容呈“點”狀、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微課不僅適合於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

那麼,我認爲“微課”其實就是無生上課,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說課”和“答辯”等環節,是一種教研的新形式。

通過學習,我瞭解到微課可以使用手機、數碼相機、DV等攝像設備拍攝和錄製,也可以使用錄屏軟件錄製的音頻或視頻,錄屏軟件有Camtasia Studio、Screen2swf、屏幕錄像專家等。同時,製作微課還有很多要求:

(一)錄製時調整電腦分辯率爲1024*768,顏色位數爲16位。ppt儘量做到簡潔、美觀大方。(儘可能使文件小,易於傳輸)

(二)時間須嚴格控制在五分鐘左右。

(三)內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煉,在五分鐘內講解透徹,不泛泛而談,若內容較多,建議製作系列微課。

(四)在編寫微課內容時,基於教學設計思想,完全一對一地“啓惑”“解惑”。

(五)微課在內容、文字、圖片、語言等上須正確準確無誤。

(六)微課講解時,聲音響亮,抑揚頓挫。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詳略得當,不出現“你們”、“大家”、“同學們”等大衆受衆式用語。

(七)若在講解中使用課件,課件有視覺美感(建議ppt儘量採用單色,突出簡示潔之美)。

(八)視頻畫質清晰。

(九)建議能看到教師頭像。“PPT+視頻”的錄製模式下,頭像不遮擋教學內容。

(十)要有片頭片尾,顯示標題、作者、單位等信息。

(十一)視頻格式爲:Flv、Mp4,視頻尺寸爲:640*480或320*240。音頻格式有:AAC (、aac, 、m4a, and 、f4a), MP3, and Vorbis (ogg and oga)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6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不僅是把信息技術作爲輔助教或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來營造一種新型的教學環境,以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爲特徵的教與學方式,從而使傳統的以教師爲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使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在整合時決不能一概而論,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際整合中運用“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理論進行教學設計,再結合各門相應學科的特點建構出多種多樣、實用有效、易於實現學科課程整合的新型教學模式。

這次培訓使我感觸最深的是盧老師和張老師演示的兩個教學案例,運用信息技術很好地將英語學科與信息技術深度整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可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並不是簡單地應用課件進行演示的輔助教學,而應該是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與課程的“融合”。信息技術不再只是演示媒體或工具,而應該作爲一種基本素養無處不在。在課堂上不一定要有華美的課件展示,教師也不要過多地板書、講授和滿堂灌,而是把教師的“講”讓學生的積極參與活動所代替,使學生由“聽講”、“記筆記”的學習方式更多的變爲觀察、實驗和主動地思考,以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從而實現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的目地,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化抽象爲具體學有所悟,而這恰恰是他們自主探究的結果。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希望通過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理念”教學理念的理解與摸索,能夠利用信息技術開一堂實踐課。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運用網絡等教學手段,用信息技術來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學習任務,呈現給學生一個交互化、信息化的課堂。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7

隨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基於網絡和計算機的信息化教學如火如荼地開展。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採用基於信息技術的教學形式,學習的各個層面都打上了信息技術的烙印,學習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通過信息化教學的闡述,要在信息化教學中實現有效、深度學習的途徑。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爲中心,教師利用教科書、板書及其它教學媒體作爲教學手段與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則像海綿吸水般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信息化教育的教學模式可描述爲:以學生爲中心,學習者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協作與會話等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當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意義建構並用其所學解決實際問題。

社會在不斷進步發展,信息化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作爲一名,如果止步不前,那麼就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就不能勝任教育工作,要認清形式,勇於挑戰,樹立信心,不斷學習,用新知識和新技術來完善自身素質,用技術進行終身學習,實現自身教育水平得到持續發展,在不同階段都能勝任工作。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8

本學期我參加了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的網上培訓,收穫頗多。在研修期間每天,我堅持觀看視屏講座、學習案例、積極參與在線研討、相互交流評論、撰寫研修感言,忙得不亦樂乎。在這次網絡研修中,我觀看了全部的在線視頻。在進行學習的同時,我還結合自己學習的實際,將所學與班級情況進行對比,積極進行反思,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同時和其他學員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交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爲了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後能再上一個新臺階,現總結如下:

一、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儲存能量。

通過培訓瞭解了什麼是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就是將教學實踐、教學研究和培訓進修密切結合的教師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其實質是把教育科研的方法論與長期堅持的教學研究結合起來,把教師培養作爲核心工作目的的研究取向。新課程校本教研是以中國小教師爲研究主體,以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爲研究的對象,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教育教學現象進行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總結經驗於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爲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很多研究表明:教師是在課堂的拼搏過程中成長。關注教師,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離不開對與他們息息相關的課堂上發生的事情的關注。任何遠離與教師息息相關的課堂生活的理論與研究都很難對課堂教學產生直接的促進作用。聚焦課堂就是在促使以校爲本的教學研究迴歸正題。

二、教研須從課堂上來。

通過這次培訓,我更加認爲教研必須從課堂中來。教學即教研,讓教研的時間從課堂上來。解決教研時間問題,課堂教學不是簡單操作,而是運用藝術,充滿智慧的過程。課堂教學的藝術和智慧要靠教師即時的觀察、分析、判斷、思考。換句話說,也就是要靠教研來獲得。所以,教學過程本身也是教研過程。在課堂上採取邊教邊研的形式,更有利於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教研更具實效。我體會到:學會教學即教研,其最大的優點在於,在不增加自己額外負擔的前提下,能增加教研的機會和時間,讓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三、參加多種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質

積極參與網絡研修,多看看同行們對於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和思考,並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評論,及時與各位博友溝通交流,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使自己能夠更及時的瞭解外面的世界。1、自主學習模式。我學習教學理論、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後制定自培計劃,並實施計劃,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2、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本次研修中我認真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等規章,自覺把師德教育和學校的各項活動結合起來,能夠做到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爲人師表,自尊自律,廉潔從教,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勇於創新,儘量使自己成爲教書育人的楷模,成爲學生、家長、社會滿意的好教師。

四、同行交流,取長補短。

本次培訓,匯聚了各學校的骨幹教師,每位培訓教師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的外部條件也非常相似,但也存在着許多的差異,爲我們之間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一個交流平臺。因此,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成爲每位培訓人員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的一條捷徑。在培訓過程中,學員們在交流過程中,瞭解到學校的新課程開展情況,並且注意到他們是如何處理新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新課程教材的把握與處理。在培訓中,我們不斷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間的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培訓時間是短暫的,但是留給我的記憶與思考是永恆的,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與一名優秀教師的差距所在,對於今後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將以此爲起點,讓“差距”成爲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9

通過學習微課,知道微課可以講解一個知識點,還可以是一個實驗,也可以是一個系列的問題等等。突破重、難點。講解要清晰明瞭。自己嘗試做了幾個小微課,一個是電阻的串聯,圍繞電阻串聯一個知識點,將知識點明確展示。

一、學生學習效果較好。

其實微課是指利用10分鐘左右時間講解一個非常碎片化的知識點、考點或作業題、考試真題、模擬題的一種微視頻。這種視頻有着短小精悍的特點,即視頻長度短,主題小,設計、製作、講解精良,學習效果震撼令人難忘。

二、微課雖然是一個短小的視頻,但它也具有環節上的完整性。

微課雖展現的是某個教學重難點的知識,但就這個知識點而言,它也有導入、過程和小結。因此,我們在製作微課的時候一定要清楚這一點。

三、在學習製作微課時,我也有一些小收穫。

如:我們不僅可以利用錄屏軟件來錄製微課,也可以使用手機或者攝像機。其實手機和攝像機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時老師們說,教學中的某個知識特別難,而課堂上的時間又有限,老師兼顧不到每一位學生,也許某個孩子理解能力弱,沒跟上老師的思路,這一部分就落下了,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採用手機或者攝像機,準備好紙筆,這個時候老師就只需在紙上進行解題,解一道題最多也就用3、4分鐘,既簡單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題步驟。

四、拋除偏見

之前總覺得微課在我們這個技術相對落後、孩子自學能力較弱的環境下根本就是天方夜譚,但現在我有了一點點轉變,當時我們心裏都有着一個共同的疑惑——孩子課堂上在老師的眼皮底下都不認真學習,在家有可能一遍一遍,讓孩子利用微機課或者是自習課去觀看,這樣大部分人都在學習,避免孩子偷懶的情況。所以,對於我們國小而言,國小生的自制力和學習主動性本來就弱,這種“家校翻”根本就不適合,所以,我們只能利用微機課和自習課讓孩子去觀看微課。

其實微課的製作相對來說較容易,但是如何設計導學案,在教學內容的哪一環節設計微課,用怎樣的方式設計孩子們容易理解纔是最難的,也是我學習之後一直思考的問題。

在今後的課堂上,我會不斷去嘗試、爭取能讓微課伴着孩子們一起進步。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0

我通過學習明確了加快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類已走進以信息技術爲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資源已成爲與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戰略資源;信息技術正以其廣泛的滲透性、無形值價和無與倫比的先進性與傳統產業結合;信息產業已發展爲世界範圍內的朝陽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信息化已成爲推進企業發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則成爲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現在結合本人幾年來對信息化建設工作認識淺談心得體會如下:

1、信息技術對教師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識的認識上,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充實自己。現在的學生更是聰明,他們不僅能在學校裏學習知識,還能通過電視、網絡等多種途徑學到更多的知識。因而,教師必須有一種超前意識。

2、良好的信息素養是教師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當今社會,一名優秀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絡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就不能成爲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3、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教育系統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躍的因素。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新知識,可以與同行交流經驗,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

4、掌握信息化技術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信息化的水平已經成爲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準,機關信息化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大力促進各級機關信息化建設,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爲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應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把握現代化信息技術,是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5、把握信息化技術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將信息化技術應用於各類工作中,有助於整合資源,有助於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術是新型的科學教育技術,能彌補陳舊工作方法的不足,傳統的工作老套套費時費力,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現代化信息技術用於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6、積極應用信息化技術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實踐是學習的目標,也是提高應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實踐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才能在應用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中學習並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7、終身學習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社會在不斷進步發展,信息化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作爲一名教師,如果止步不前,那麼就不能適應現代發展的需要,就不能適應現代工作的需要,要認清形勢,勇於挑戰,樹立信心,不斷學習,用新知識和新技術來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現代工作的需要。我感到自身的學習纔剛剛開始。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1

我通過學習明確了加快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類已走進以信息技術爲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資源已成爲與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戰略資源;信息技術正以其廣泛的滲透性、無形值價和無與倫比的先進性與傳統產業結合;信息產業已發展爲世界範圍內的朝陽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信息化已成爲推進企業發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則成爲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現在結合本人幾年來對信息化建設工作認識淺談心得體會如下:

1、信息技術對教師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識的認識上,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充實自己。現在的學生更是聰明,他們不僅能在學校裏學習知識,還能通過電視、網絡等多種途徑學到更多的知識。因而,教師必須有一種超前意識。

2、良好的信息素養是教師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當今社會,一名優秀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絡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就不能成爲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3、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也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教育系統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躍的因素。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新知識,可以與同行交流經驗,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

4、掌握信息化技術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信息化的水平已經成爲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準,機關信息化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大力促進各級機關信息化建設,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爲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應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把握現代化信息技術,是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5、把握信息化技術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將信息化技術應用於各類工作中,有助於整合資源,有助於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術是新型的科學教育技術,能彌補陳舊工作方法的不足,傳統的工作老套套費時費力,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現代化信息技術用於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6、積極應用信息化技術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實踐是學習的目標,也是提高應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實踐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才能在應用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中學習並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7、終身學習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社會在不斷進步發展,信息化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作爲一名教師,如果止步不前,那麼就不能適應現代的發展需要,就不能適應現代工作的需要,要認清形勢,勇於挑戰,樹立信心,不斷學習,用新知識和新技術來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現代工作的需要。

我感到自身的學習纔剛剛開始。

在今後的學習與工作中,我會加強業務上的學習,多進行一些實際操作,爭取讓自己的業務水平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我會把這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身的工作和學習中,通過學習和實踐鞏固學到的知識,利用學到的教學方法、積極開展學科教學活動、不斷開拓,爲信息技術教育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2

11月29日,在金沙鄉中心國小校微機室進行了微課製作培訓,本次培訓活動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我的心田。該培訓由陳修明主任主講。在這次的培訓學習中,主要涉及兩個重要的知識點:一個是到底什麼是微課程,另外一個就是微課程的製作方法。非常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個學習和進步的機會。

首先陳主任用風趣幽默的語言爲我們講解了理論知識,我知道了“微課”的時長一般爲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因此,相對於傳統的40或45分鐘的一節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爲“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微課”主要是爲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於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複雜衆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通過陳主任的講解,使我更正了以前對微課的一些錯誤認識。

隨後,欣賞了優秀的微課,觀看王校長的微課示範後,大家讚歎不已。當欣賞了很多微課,個人感覺很簡單,迫不及待地着手準備了。第一步是確定微課的知識點。正是複習期間,就選個習題試試。信心滿滿地開始錄製微課了只有試過後才明白“看花容易繡花難”。整個錄製過程我都快要崩潰了,“意外”太多。重錄了N多遍,好不容易吧,在再也不想錄了的念頭控制下,保持了點理智,完成了錄製過程,點擊“保存”,這下是大功成了吧?可是不知道它被保存到哪去了,當時心裏的急啊,不能用言語來形容。搜索程序和文件,找不到。這個錄製微課的軟件幾乎是英文,咱不懂啊,再找開它,反正是稀里胡塗地,那個認爲消失無蹤的東西又出來的剎那間,心裏真是比撿到金子還更高興。記錄下令人“抓狂”的微課錄製過程,對初探微課的老師說一句話“磨刀不誤砍柴工”一定要先把錄製微課的相關理論知識吃透,再來實踐哦!

通過本次培訓活動,讓我掌握了一些微課的製作方法,在以後的工作與學習中,我將學以致用,使教學更爲生動有趣。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3

一、運用信息技術,促進課堂的轉變。

之前,自己總是簡單的認爲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就是運用多媒體教學,直到今天聽了教授的講座才深知自己知識的匱乏及思想的落伍。原來信息技術包含着諸多的內容,而且在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瞭解了當前新媒體新技術發展的趨勢,聽到了信息技術領域的一些新名詞,如未來教室班班通寬帶、雲計算、電子書包等,而且通過媒體真正感受到這些技術的有效性及有趣性。當前,一大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爲技術應用就是“做課件,放課件;課堂就是電子交互白板技術功能的展示廳”。殊不知多媒體在於輔助教學,不能全盤代替傳統的教法;不能把教室當成電影院,不能使課件成爲影片,不能讓學生成爲觀衆,更不能讓教師充當放映員。我們教師應把技術整合到課堂中去,靈活地運用資源輔助教學,轉變課堂。

二、運用信息技術,實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

在今天的講座中,教授都對傳統的'教學與信息技術輔助下的教學進行了對比,傳統的教學老師講,學生聽,講授在課內,內化在課外,不管學生會不會老師都講,教授指出,學生不是一張白紙,會的爲什麼要講?而運用信息技術輔助顛倒了課堂,即老師把知識重難點及自學提綱運用雲服務發送到學生的電子書包,每個學生都能運用電子書包裏的教材及學習工具展開預習,這樣完成了講授的過程;課堂上是互動的過程進行內化。由此,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理念,達到了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效果。

三、運用信息技術,使學習無限化、有效化。

傳統的教學學生學習內容是有限的,侷限於教材,即便有學生平時也看一些課外閱讀書,但很有限。隨着科技的發展,現在學生可以運用電子書閱讀來拓寬自己的視野,未來還可以通過電子書包進行移動學習,而且還可以運用電子書包進行互動學習。

因此,老師的學習,老師的與時俱進顯得尤爲重要,學習吧!要終身學習!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4

說起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我們多多少少都有所體會和感想。兒時的板書在大學課堂裏不再扮演主角,我們在下面也不用辛辛苦苦的記筆記(如果課堂老師允許拷課件的話),白花花的粉筆灰也不再隨着老師的步伐漫天飛舞。。。。漸漸的,最初的新鮮感慢慢消退,時不時還會對着老師一張張播放的幻燈片發呆,不禁懷念曾經的傳統課堂:不辭辛苦的老師默默地在那黝黑而實在的“土地”上耕耘,一堂課下來整個黑板就是一幅畫,裏面澆築着看得見的汗水和心血。

然而,當年的我們仍舊滿腹抱怨:枯燥無味的課堂,一成不變地牢記知識,抽象的理論無法理解。新的教學模式未出現之前,我們總能敏銳地覺察到它的弱點,無奈於當下的條件,打破傳統的慾望如此強烈,以至於對所謂的素質教育頂禮膜拜。

快速發展的科技沒有使我們失望,課堂教學也跟着沾了光,教師裏面不斷引進新鮮玩意兒,一切變化都讓我們既興奮又充滿期待。我們的學習環境越來越好,亮堂的教室和嶄新的電腦也給我們帶來了愉悅的心情。不僅如此,我們更容易得到最新資源,可利用的學習平臺也不可計數。一切信息混雜、衝撞的火花令我們思考,鍛鍊我們的創造性思維在多樣性的環境中出奇制勝。雖然我們有時會感到萬分疲勞,對豐富的學習資源也無動於衷,但終究這是一個好的變革,更佳的學習環境,我們暫時得懈怠之後要明白資源環境的寶貴應抓緊時間好好學習。就如我們學校剛建好的新圖書館就是我們的良友一樣,好好利用便可提升自我。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5

在市教育局組織領導下進行了爲期十天的學習培訓,培訓內容涉及中職教育形式、中職教學重點、中職教改動向,讓我對中職教育的認識更加深刻,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再反思;通過專家講座、學科課程理論分析加實驗演練活動形式,將我領入plc技術課程這一新的教學領域。

幾天的培訓學習到:1、對教學資源與信息技術相整合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深刻理解。2、運用現代最先進的教育教學資源爲學科教學服務,對運用培訓所學教學設計的理解和運用。3、深處感受到了國家對我國中職教育做出巨大資金投入所帶來的劃時代的歷史意義。4、從我本人來說,我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教育教學任務更重、責任更大,從內心深處暗暗地提高了對自己的要求,今後的工作一定有更大的進步!

通過這段專業化的培訓,使我深受啓發,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思維方式,新的課程評價觀,強烈衝擊着現有的教師教育體系,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會在加快工業化的步伐,大力發展中職教育的同時,迫切要求廣大教師加快學習,進修,儘快提高專業化水平。教師勞動不同於一般的勞動,教師的專業包括學科專業和教育專業兩個方面。學生是教師的勞動產品,教師的專業水平的高低反映產品質量的好壞。

作爲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不僅具備教師的基本能力和素質,還要有豐富的現代新型知識和實踐能力,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做到“會”、“熟”、“精”、“專”是我們這一批年輕教師的培訓目標,以後會在教學中不斷的去充實自己,成爲一名真正的專業教師。

來博雅的半年時間裏,我一直從事中職語文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了很多令人難以接受的事情。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老師似乎一個人在唱獨角戲,諸如此類現象時有發生。和其他同事交流後,大家共認這種現象在中職校絕非個別,如何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的喜好,已成爲語文教學中迫在眉睫的新問題。爲了有效地提高學生能力,在教學中,我拋開了語文教材對學生的束縛,並不一味的爲學習課文而教授語文課,因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普遍忽視學生的口才訓練,中職生的口才表達能力弱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交際和求職,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口才訓練很有必要。本人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對中職生的口才訓練做了一些探究,中職生的口才訓練要注重一些環節,要有明確的措施和方法,注意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講練結合,以練爲主,多方面訓練學生的口才交際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口才表達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爲學生的求職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正所謂,學讀書,更要學做人,我們現在面向的中職學生,主要爲國中階段的“三差生”即學習“差生”、品德“差生”、行爲“差生”,要使他們成爲從事某種社會職業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除了在專業學習中學好專業知識之外,我認爲語文課就是他們提高自我素養的一個最好的陣地,因此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語文教學中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當然這也是我的語文教學中一直奉行的一點,中職語文教學不同於中學語文教學,帶有鮮明的職業特色,即:中職語文教學定位在爲專業學習服務,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注重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上。因此在課堂內,我非常注意一下三點:⑴關注社會生活,培養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2)關注人文精神,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3)關愛學生情感世界,建立健康自信的情感體驗。在充分考慮本校中職學生認知因素和心理特點的同時,針對中職語文教學現狀,我在語文教學中採用的的具體策略是:(1)生活上,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2)教學中,以情激情,以情育人,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及專業情感;(3)評價時激發鼓勵,讓學生體驗成功。

因爲從教經驗有限,僅有以上拙見,希望自己能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出更好的教學心得!

中職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6

浙江省杭州市職教研究中心張金英:經過實踐,我們感到這套《語文》教材編排得體,選文合適,繁簡得當,重點突出,非常適合現在職校學生的實際。我們知道,由於這套教材成書不久,現在使用範圍還比較小,因而我們衷心希望有更多地區的職業學校一起來使用這套教材,那麼,我們就有機會交流並得到更多同行的指教和幫助。

數學基礎版

河南省洛陽市第三職業中專董新姣:人民教育出版社職業教育中心新編的中等職業學校(數學(基礎版)》教材,以教師的理解和貫徹實施新課程所遇到的問題爲線索,注意運用感性語言的艱深晦澀,最大限度地體現了新課改精神和新課改理念。中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技藝型人才,教材的發展和完善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新教材抓住了這一點,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條條框框,突出了實效性、實用性;科學性、新穎性,注重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不失爲中等職業教育的典範性教材。

數學提高版

深圳市電子技術學校周朝陽:我們認真解讀、領悟了新課程體系中蘊涵的思想,樹立了正確的教學觀念,並根據新教材的要求改變自身的教學行爲,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了可喜成績。我的體會是,用人教版新教材有利於轉變教學思想,有利於激發教學興趣,有利於改變教學方法,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

我校通過用人教版職高《數學》教材的實驗,成功地進行了從“知識傳授”轉變爲“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學實踐,讓學生形成了良好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思維品質,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數學素養有了長足進步,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我校在全市職業高中助學統考中連續三年獲得第一,在廣東省高職類大學聯考中數學單科每年都有800分以上的好成績。學校xx年獲得“市優秀教育教學先進集體”、“廣東省職教先進單位”的榮譽。我也成爲深圳市首批數學教育名師。

山東省濰坊第一職業中專數學教研組吳碩、徐剛:我校教師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對其中所體現出來的新理念、新思路感受頗深。新教材處處能體現出“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學原則,並以近代數學思想和方法爲指導,進行適當更新,對基本內容進行了再創造。新教材能順應信息時代發展的需要,內容編排合理,主次分明,充分考慮到了教學一線封師使用的方便。新教材體現出了國家教育部所規定新大綱的要求,引入了許多近代數學的思想和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注重基礎又兼顧新知,體現出了時代氣息,我們一線教師對於這本教材感到非常滿意、非常適用。

物理提高版

山東省威海市教學研究室王成:教材遵循《中等職業學校物理教學大綱》,符合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實際,運動和能量的思想貫穿始終,濃墨重彩於最具活力的物理知識,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從生活實際中尋求知識的應用,體現時代特色,滲透現代科技的最新成果,適合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實際。

山東省榮城市第四職業中專鄒積羣:從整體上看,教材版面美觀大方、插圖活潑精美、內容充實合理、結構科學流暢。

化學基礎版

天津瀛海職專郭維英:教材在注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基本實驗技能方面突出了職業教育的特色,非常適應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狀況,與以往教材相比,在編寫風格上有很大變化,構建了一個較爲合理的結構,每章均由章頭圖、正文、討論、閱讀、資料、家庭小實驗、本章小結、習題八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有其特定的功能,各部分又自然地構成一個統一的體系,反映了教材在編寫過程中的精心設計和科學嚴謹的編寫風格。

根據市教育局的具體安排,xx年8月9日至8月16日在市財校參加了爲期8天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學習,這次培訓學習,使我在教育教學理論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受益匪淺,爲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展開了新的視野,現將學習中的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如下:

一、目標明確,組織有序,安排合理。

此次培訓目的是爲了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發展。經過市教育局的精心組織安排,市財經學校的大力協作,各參加學校的高度重視,整個培訓過程緊張有序,課程安排合理實用,教學儀器完備。

二、主講教師準備充分,語言生動,授課內容貼近教學實際。主講教師在課前進行了充分的授課資料準備,實例生動,課堂氣氛活躍,學員積極參與,有力的促進了教學任務的有序進行,給廣大受訓教師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使培訓的效果最大限度的留在學員的腦海中。

三、學員學習認真,參與熱情高。

培訓的內容針對教學實際中的困惑提出瞭解決問題的途徑,課程設計的形式新穎,互動性強,有效的提高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每位學員都非常認真。

1、提前預習。爲了在培訓中能更好的理解主講教師的授課內容,預習在學員中蔚然成風。

2、聽課認真。全體學員都專心聽講,有的學員既在書上勾畫,還要在筆記本上認真記錄。

3、討論熱烈。課堂教學中,大家踊躍參與,發言積極,特別是一些平時可能不喜歡發言的學員也在主講教師的鼓勵、激勵下融入到討論的激烈氣氛中。

4、團結互助。在整個培訓期間,學員們談論的中心就是教育技術以及教育技術的應用,但是每個人的學習基礎有差異,學員之間的互相幫助成爲學習過程中的一大亮點。

5、作業仔細。對於考察學員學習情況的作業,學員們都按照要求及時、準確的完成,把準確的學習信息及時反饋給主講教師。有的學員還自我創設情景,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

四、效果明顯,影響深遠。

這是一次務實、高效的培訓。實用的培訓內容、新穎的培訓形式、緊張互動的課堂環境,使習慣於老式“填鴨培訓”的老師不適應,給所有參加培訓的學員帶來了挑戰,在緊張的學習中感到充實。培訓使全體受訓教師接觸到了新的教學理論,提高了把多種媒體資源應用於教學中的水平,在教育教學的理念、教學過程的設計、開發及評價等方面展開了全新的視角,必將對今後的教學實踐產生深遠的影響。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7

電子白板是指交互式的電子白板,它是由硬件——電子感應白板和軟件——白板操作系統集成而成。它的核心組件由電子感應白板、感應筆(或教鞭)、計算機和投影儀等組成。教師可以在白板上隨意書寫及調用各種素材、應用軟件或網絡資源進行教學,是一種具有很強的人機交互性的教學設備。

一、電子白板的優勢與不足

電子白板作爲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新一代工具,有着其它多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1、電子白板集傳統的黑板、計算機、投影儀等多種功能於一身,教師用白板組織教學,能夠充分利用白板操作系統中某些功能,使知識與概念的講解和演示更加清晰明瞭。

2、白板課件即時生成性強,白板課件中未預設的內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即時生成與調整,已經預設的內容也可以根據需要出示或不出示。

3、電子白板在課堂教學中使得學生多種感官同時使用,對於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4、有效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顯然,電子白板教學對創造有效教學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許多地方的許多教師都以此作爲課題來研究。

但是,與任何新事物一樣,電子白板在應用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問題或不足,有產品本身的,有使用者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

1、有的電子白板必須使用專用感應筆進行操作,而電子白板只能感應一支筆,使得板書不能幾位學生同時進行;又由於有的電子白板反應速度不夠快,造成數字界面切換有延遲,會相應地影響師生情緒。當然,現有的廠家已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再需要感應筆來書寫了,任何筆都可以在電子白板上書寫。

2、熟練操作不容易,工具比較多,多級菜單及在各種工具之間轉換比較麻煩,還需要記住哪個工具在什麼地方,要運用熟練還需要時間磨合。

3、電子白板的教學很容易搞成多媒體展示,使得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不深,沒有成爲課堂的主人,多數時間只是被動的聽和看。

4、老教師的牴觸情緒與新教師的緩慢成長之間存在矛盾。當人們聊起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時,往往是城鄉之間與貧富地區的差異。可事實上,對待現代教育技術不同年齡段的教師身上是有不同體現的。對於年齡較大的教師而言,他們內心深處是排斥技術的,所以會唱出種種不同的反調;即使年輕一點的教師對新技術會上手快一點,可並不意味着很拿手,畢竟交互技術是橋樑,而教學設計纔是關鍵,即交互技術與課程之間的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會是簡單的鍵盤加鼠標。

5、備課時間比以前增多。沒有現成的PPT要自己製作,沒有現成的素材要自己尋找,再將這些組織起來還要巧思加時間,如此一來有的教師吃不消,導致這些教師不願使用電子白板。

6、教學中教師要呈現電子白板上的內容要站在白板前,不能實現遙控,也就是說不能在學生中間邊走邊講,如果能做到站在教室後面也能控制電子白板就更好了。

我從教十多年來,親歷了多媒體教學進課堂的各個階段。今年在校領導的多方努力下,我校教室也安裝了電子白板,把一線教師從“黑板加粉筆”的單調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儘管電子白板有如上所述的一些不足,但優勢有目共睹,我舉雙手歡迎這個新事物,因它代表了課堂教學的新方向,是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因而就我在教學中不斷使用和探索,思考着這個新事物的未來。以下結合自身經驗談談幾點使用體會。

二、電子白板仍需與傳統黑板有機結合

黑板是教學中呈現教學內容和師生交流互動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功能單一。電子白板改變了這一切,用多種信息技術實現了化大爲小、變小爲大、化靜爲動、變動爲靜、自主控制等,填補了傳統黑板教學的不足,深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

教師在電子白板上可自由書寫,隨意標註,筆跡可快速變色,用橡皮擦功能可刪去不需要的板書;用資源庫功能可以將結論性板書保存下來;用照相機功能,可以根據教學需求適時重放。電子白板不僅把黑板的功能全部體現出來,還根據教師的設計和學生的需求擴展、優化、提升了許多黑板的功能。一塊黑板的容量有限,已往數學老師的做法是邊寫邊擦,可能學生還沒看清楚,已被擦除,可教師也有苦衷——黑板就這麼大,板書又這麼多!而電子白板可以隨時新建一個新屏幕,且屏幕可以上下左右移動,還可以放大縮小,實現滿屏展示,不急於展示的可遮屏處理,要突出顯示的可用探照燈處理,讓學生更清楚地觀察教學內容。一節數學課中,教學設計的元素衆多,板書設計是其中之一。電子白板的書寫和保存功能,讓數學老師從此不再爲黑板不夠大而煩惱,黑板無限擴大,寫過的可以隨時調閱,也可以對的留下、錯的就改、不滿意再改,取代了過去近乎於僵化的板書過程,大大優化了課堂教學,提升了教學效果。

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卻不可忽視黑板的優點。其一,教師的板書過程是一種解題格式的良好示範,且好的板書常常是學生摹仿的對象,直接或間接地對學生進行藝術薰陶;其二,教師板書的時間是學生認真觀察、動腦思考的時間。可見,現代教育技術介入課堂教學,的確省去了不少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是也出現一定的負面效應。若不重視黑板的優點,學生可能會失去動手能力。因此筆者認爲在電子白板環境下的課堂教學中,更應注重黑板書寫——教師的板書示範、學生上講臺的板書練習,讓兩者有機結合。因此在電子白板教學中黑板還是應該有它的一席之地,不應忽視它的存在,也不應失去它所應該發揮的作用,因爲它是培養學生動筆能力的一片黑色沃土。

總之,電子白板進入教室是教育方式的一個重大變革,教師做爲新課堂改革的主力軍,理應更快更熟練地掌握電子白板的使用,並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電子白板是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手段,它已有的各種功能正被廣大一線教師按照自己的需求與課堂教學融合在一起,潛在功能有待於廣大教師去探索與實踐。但願有條件的教師都來探索與思考,讓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8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研究》心得體會銀光國小馬蘭霞

隨着教改以及有效教學的深入,國家對信息設備的資金的大量投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了,信息技術如何融入課堂,這對全體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使得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出現了捉襟見肘的現象,或者說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出現了難以化解的矛盾,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談幾點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更新教學理念。

1、利用網上學習交互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傳統教學過程以教師爲中心:從教學內容、策略、方法、步驟,都是教師事前安排好的,學生大多處於被動地參與。而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優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創設以學生爲中心、教師爲主導的交互式學習環境。留給學生自主權、選擇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實踐活動。讓課堂富有吸引力,實現人機交互,師生、生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刺激多種感官,激發學習興趣。利用可愛的動物卡通、動聽的音樂強烈的刺激學生的視聽器官,引出的問題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觸發了孩子在整堂課中都積極動手、動腦,以探究他們的好奇心。最後鞏固練習環節教師大膽創新,將其設置成動畫。通過師生互動,幫學生找出他的錯誤。整堂可看、可聽、可說、可操作,腦、眼、耳、口、手並用,學生注意力集中,興趣濃厚,讓一節抽象的課堂“活”起來。

二、固守傳統之憂與現代信息技術濫用之患

1、傳統思維定勢的形成,限制教育的進步與發展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多以教師講授爲主,課堂上,學生只記結果而不研究結果如何得來;只聽不思、唯書至上、爲師獨尊等。這些傳統的習慣極大地影響者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成爲批判、探究精神發展的瓶頸。

傳統課程的弊病主要表現在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和有效提高學生的素養、創新能力,具體表徵爲:

(1)、課程內容陳舊,過於強調學科體系,脫離社會實際。

(2)、課程實施基本以課堂、教師、書本爲中心,難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課程管理統得過死,難以適應不同地區和不同學生的多樣化要求。

2.現代信息技術過度濫用,束縛教師課堂設計能力。

計算機作爲輔助手段引入課堂教學,計算機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需要一個較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教師和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還欠熟練,同時,缺乏專家和相關理論指導,缺乏合適的網絡課件或工具平臺,會使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本身難以系統化,顯得零敲碎打。若教師自制課件,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反而耽誤自身的教學任務,影響學生學習效果。

爲了“趕上”教學改革步伐,有的教師上課,不論什麼類型什麼內容的課,也不管合適不合適,一堂課從頭到尾,不寫一個粉筆字,全用電化設備打出來,似乎這纔有新意,才符合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精神。而教師一節課的主要任務只有不斷點擊鼠標,挖空心思的讓學生圍繞事先設計好的課件運行流程轉。更有甚者,一些公開課、觀摩課,幾乎演變成了各種電教實力、電教手段的大比拼,而教育教學的靈魂——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品格的塑造等人文素養卻蕩然無存。

三、“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優化整合——素質教育和時代發展的必然。

1.教學設計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的優化整合。

精美的畫面與學生生活經驗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學生們的審美感。運用了多媒體展示,激發了學習興趣。然而,仔細揣摩,不難發現有的教師僅把電腦作爲一個展示圖形的工具,學生還是沒有擺脫“跟隨着老師學習”的傳統模式。有的教師則真正懂得充分利用網絡的廣闊性和互動性,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大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讓學生動手實踐,動腦發表自己的主見。一比較,便凸現出某些教師的教學設計,真正充分運用了信息技術手段和網絡優勢,以有效輔助活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延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要求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再僅僅“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會學”上,逐步要求學生能利用信息技術自主解決問題。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要求學生課前通過各種渠道分小組統計家庭垃圾袋、一次性筷子、自來水和電的使用情況。上課時,生與生、組與組之間交流統計結果,並對結果進行討論。得出垃圾袋濫用帶來的“白色污染”,浪費木材、能源、破壞生態環境的結論。在此過程中,學生利用一定的手段,呈現信息、分析原因、解釋所用的查詢策略,並根據不同成員提供的信息,自主運用不同的統計圖(表),對自己認知結構進行重新建構。這種組內生生互動、組際互動、師生互動等網絡多向互動方式,極大地擴展了學生進行知識探究的自主性。在這種寬鬆的網絡學習氣氛中,學生暢所欲言,每個學生既是學習者,又是課堂學習資源的創造者。有效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求異思維、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四、加強學習,用適應現代教育的信息技術武裝教師的頭腦

在現代社會中,廣大教師要學好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理念,要注重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同時還必須要加強學習教育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注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創造高質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必須要以教師的知識結構更新和教學的基本素質提高爲起點。教師只有努力適應時代的要求,具備適應現代教育的綜合素質,並在教學中廣泛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信息素質不斷提高,推廣信息技術,最終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

因此,學校應該逐漸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的培養,學校可利用備課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和班班通教室加強對老師的信息技術的培訓。從最基本的計算機認識開始,到會使用幻燈片製作簡單的課件,通過網絡搜索素材,保持更新,加強學習與溝通及動手實踐,應用到教學中去,從而加強對計算機的使用效率。

關於信息化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9

20xx年11月30日,12月1日,12月2日,我有幸參加了蘇州市高新區區域教育信息化應用培訓高級研修班,轉眼間參加東北師大的培訓已經結束了,回顧這幾天的學習生活,我們忙碌着,卻充實着,快樂着。我對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認識,當今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爲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爲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特別是對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本知識課件的製作上。以下就是我在這次培訓中的心得體會。

非常感謝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教育局、蘇州市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與東北師範大學理想信息技術研究院聯合舉辦《區域教育信息化應用高級培訓班》,讓我有幸能夠與東北師範大學和華南師範大學的教授零距離接觸。11月30日早上,學習培訓在蘇州實驗中學的多功能報告廳舉行了一個簡單而隆重的開幕式,開班典禮上許多領導都到場,足以表明培訓班的要求之高,檔次之高,各界領導對教師教育信息化發展之重視。加之來自不同縣市區的同仁們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鑑工作經驗、思路方法,我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

一、新精神,新理念,瞭解新形勢

1、開課第一天我們就學業習了教育信息化的定義及發展趨勢、規劃和思考。《區域教育信息化應用高級培訓班》,旨在通過集中系統地培訓,全面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進一步提升對教育信息化工作重要性和緊迫羽的認識,準確把握新時期教育信息化的深刻內涵和核心理念,進一步更新思想觀念,明確工作思路和舉措,加快推進區域的教育信息化進程。應用是根本,教師是關鍵,普及是目標。

2、作爲一名教師,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的需要。還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等)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化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

二、專業知識方面

1、聆聽了黃寶國老師“差點教育理念下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策略研究”,黃老師講課風趣幽默,讓我感受到,以學生的需要爲根本出發點,瞭解學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以師德爲先,能力爲重。由於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所以需要我們每個人終身學習。黃老師綜合國內外教育情況,提出了適用於中國的差點教育,差點教育的基本內涵是尊重差異,研究差點(學生的發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弱點和強點),縮小差距,真正的高貴不是優於別人,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共享差別。通過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協調發展、綠色生態、開放包容、共享雙贏來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2、劉明老師講了關於“互聯網+”時代的教師信息素養,劉老師運用各個小的軟件,將信息技術與當前教育實現無縫連接,劉老師認爲做好學校教育信息化就像修煉一門武功,其中有硬件建設、教師發展、教學與科研、學生成長、空間與資源。互聯網+時代的老師要學會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碎片化學習、草根學習、微型學習、泛在學習,我們要具有互聯網思維,利用思維導圖學習,製作各種各樣的微課,方便學習。

3、華南師範大學的柯清超教授講述的是“互聯網+時代的學校發展與教育創新”,柯教授的講座,讓我懂得了國內外教育的側重點,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做事要有情懷,以任務形式驅動的學習方式可能更適合於學生的接受。信息時代需要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目前處在新舊兩種學校系統並在時代。互聯網重塑教學形態,像基礎教育中出現了翻轉課堂、自組織學習等;高等教育裏有各種各樣的視頻公開課,MOOC實現了教育資源全球化;還有繼續教育當中的混合、雲課堂,翻轉課堂等等。讓我深刻體會到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正在由封閉走向開放。

4、學習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的八大基本模式:優化新課堂教學設計;掌握信息技術“潛在”的教育教學功能;理解整合的實質;明確整合的目標;準確診斷確定“整合點”;優化“整合點”內容的資源設計;物化“整合點”資源設計的成果,將其轉化爲媒體資源,工具軟件,智能軟件等;恰當有效的應用整合資源達成有效的教學目標。

5、要“以人爲本,育人爲本,發展爲本。”作爲教師要尊重終身教育觀,做好解析者,示範者,組織者,啓迪者,指導者,給漁者,促進者。學生終身學習、發展觀。做到主動參與,自主,探究,交互,合作,會學習,會活用。要以優質的數字化學習環境爲支撐創新,因材施教。處理好尊重鼓勵,民主平等,學會合作的師生關係。

通過幾天的培訓,使我深深體會到我們必須站在教育教學改革需求的角度,融會貫通朱教授的講座內容,不斷學習、消化,對技術的應用要把握好度,不能將電子白板代替黑板,更不能被技術捆-綁。教育信息化在兩個課堂的建設中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要把兩個課堂的建設做好做實,使教育信息化能力不斷提升,真正達到教育信息化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教育也要時代化,要融入到現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這個信息的時代,這個信息的社會。

總之,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我受益匪淺。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努力把所學到的教育信息化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使之真正爲教育教學服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