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苗寨心得總結800字(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2W

遊苗寨心得總結800字 篇1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個山川秀美、民風古樸的地方,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居住着全國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國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興千戶侗寨都坐落於此。

遊苗寨心得總結800字(通用3篇)

走進黔東南,就好象進入了綠色世界,苗嶺深處的雷公山自然保護區及劍河百里闊葉林,很少有人跡化自然的痕跡。原始森林茫茫蒼蒼,珍禽異獸自由出沒,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空氣清新。

黔東南有舞陽河、清水江、都柳江;還有龍鰲河、高過河、杉木河、野洞河、八舟河等,全州境內大小河流2900多條,條條溪河清澈見底,這裏有一個國家級六個省級風景名勝區。

來到黔東南,你回感覺到這不僅是空間的轉移,而是時光在倒流,豐富的民族歷史文化積澱,使這裏還保存着唐代髮型、宋代服飾、明清建築、魏晉遺風,居住在這裏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長期勞動和生活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民族傳統文化。他們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綠樹成蔭。村寨來客,熱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攔路、攔門的禮儀,最高的貴客到來,攔路酒達十二道之多。穿着盛裝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動人的歌聲表示歡迎,相與同樂。灑脫粗獷的小夥子吹起蘆笙芒筒,迎客進寨。

黔東南是貴州東線民族風情旅遊的中心,有“百節之鄉”的美稱,民族傳統節日數以百計,異彩紛呈,猶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風情博物館。

黔東南是“蘆笙的故鄉”“歌舞的海洋”,蘆笙與歌舞交相輝映,已成爲聞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絲萬縷的蘆笙金曲,悅耳動聽的苗族飛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鬥牛場面,風情別緻的苗家吊腳樓,堪稱民族工藝一絕的苗族銀飾、挑花、刺繡、蠟染等,無不閃爍着東方文化的光芒。

遊苗寨心得總結800字 篇2

我已記不清去過西江苗寨有多少次,有時是陪着親戚朋友,有時也帶着家人,更多時候是陪同外地來的客人。凱里很多人都厭倦了去西江苗寨,但我不然,從不厭倦,每次去了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每次回來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更加眷戀和嚮往西江那種華麗詞語也無法表達出的自然和諧之美。

比起長城、故宮、江南小鎮、蘇州園林,西江的建築談不上宏偉壯觀,西江的文化底蘊談不上悠久富庶。然而,到了西江您會發現,西江的美不僅僅是依山傍水層層疊疊的吊腳木樓,不僅僅是濃郁古樸的民風民俗,也不僅僅是香甜的米酒醉人的飛歌,西江苗家人的板凳舞、蘆笙舞熱情而奔放,西江的苗家人真誠、熱情而好客,西江的長桌盛宴讓您留連忘返,西江的糯米餈粑又香又甜,西江的夜色美,西江的村邑美,西江的山美,西江的水美,西江的人更美!如果您還要問,西江到底是怎樣地美?西江的美是“用美麗回答一切”!這是餘秋雨先生對西江的讚美。

西江因美每天迎來數以千計的遊客,工作和居住在凱里的我自然也成了西江的常客,我也因此自我陶醉。每次來到苗寨,感受一番獨特的迎賓攔門酒,這是一種古老隆重的禮儀,以此迎接遠方尊貴的客人,以此表達苗家人的真誠和敬意,慈祥的苗族寨佬敬上一碗清香的攔門酒,喝下一口,甜甜的,醇醇的,再來一口!一進寨門,揚起木槌在餈粑槽裏盡情地擂上幾槌,吃上一口香甜軟軟的糯米餈粑。欣賞了神奇的吊腳木樓,漫步在青石板上,欣賞着街兩琳琅滿目的銀飾和身着豔麗服飾滿臉笑容的苗族姑娘,然後到獨具風格的露天舞場近距離感受那神祕、熱情奔放的苗族歌舞,這就是西江的美!

來到西江,您可以欣賞田園風光,您可以欣賞雲間梯田,西江的夜色更是美。夜幕降臨,千家燈火馳目輝煌,彷彿一尊巨型牛角屹立閃爍在曠野星空下,更加璀璨迷人,更加神祕悠遠。在苗家小店聆聽動人的苗族敬酒歌,喝上一口香醇的苗家米酒,吃上一鍋美味的`苗族酸湯魚,那種感覺象神仙!

西江之美,不僅僅是自然之美,應是人與自然間和諧的美;西江之美,還在於即使往往來來的過客和外來文化的衝擊,也打破不了它數百上千年來仍然保持的寧靜和悠閒。我更喜歡漫步在盤繞村間的青石小道,欣賞着苗家門前繡花的女孩,欣賞着涼亭裏、石墩和風雨橋上悠然自怡的老人,此時此刻彷彿忘記了城市的喧譁和工作的壓抑;我更喜歡漫步在夏日清澈靈淨的白水河邊,聆聽潺潺的水流,欣賞着堤上槌衣的苗家姑娘,欣賞水裏嬉戲着光溜溜的孩童,此時此刻我彷彿回到了鄉村成長的童年。在這裏,我找到了暫時的平靜,在這裏是我們“心靈疲備的家園”,這也許是我眷戀西江的原由。

遊苗寨心得總結800字 篇3

“觀西江、知天下苗寨”。

看到這個廣告語,感覺所有的苗寨在它這裏失去了光輝,不可否認,它引起了我的注意。儘管寒冬臘月、我還是奮不顧身的來到了這個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西江”,從貴陽市出發,坐火車經過3小時,我來到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級市凱裏市,車費35元。下車的第一感覺,現代化與少數民族建築相結合都市,把我與貴陽林市文化截然分開,我迫不及待的買票從凱運司出發前往雷山縣的西江鎮。大概45分鐘,懷着緊張的心情,我看到了,木質品的山門,上面書寫着六個大字“西江千戶苗寨”。我趕緊坐上電瓶車,我想去看看這個世外桃源,因爲文化不同,我請了一位導遊,她給我帶路指導。西江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村寨。這裏由10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這裏展示着苗族發展的史詩。

聽說在西氏族遷移來之前,這裏居住着的是苗族的“賞”氏族,猶豫戰亂原因,西氏族遷移至此,“江”的“西”是指西氏族,而在苗語中“江”通“討”,意思是西氏族向“賞”氏族討來的地方,因而得名。說到苗族首先我們想的的會是蚩尤,三苗,九黎,楚蠻,武陵蠻等等。不錯,苗族支系衆多,根據《林蔭記》這裏是蚩尤的直系後代。進入村寨,我看到這裏的人身穿長袍,包頭巾頭帕,而且是黑色的,有人給我說這裏是“黑苗”也就是“長裙苗”。一眼望去,我看見白水河穿寨而過,河面上有一座風雨橋,是用於關風蓄氣,擋風摭雨,現在人用於乘涼。除了風雨橋,就是“吊腳樓”了,分平地和斜坡吊腳樓,是穿鬥式歇山頂結構,一般三層,第一層用於放勞動工具和關家禽,第二層是廚房,客廳和臥室,堂屋外側建有獨特的“美人靠”,苗語“階息”,用於刺繡,乘涼和注意有一句歇語“美人靠上靠一靠,不是美人三分俏”,第三層用於放穀物,當然有的是閨房,全是木質結構。向前直走,只見一個露天廣場,走進一看,我來的`是時候,十點,苗族歌舞表演,有苗族飛歌、銅鼓舞、高排蘆笙舞、反排木鼓舞等等。不管是節目還是服飾都是精美絕倫。當我轉身,看臉了幾個大字“以美麗回答一切——餘秋雨”。

這就是餘秋雨先生對它的回答。有句話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這裏是“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這裏的人兒,熱情淳樸,過苗年節,吃新節還有十三年舉行一次,一次舉行三年的牯藏節,這裏有自然純手工的刺繡,服飾,銀飾,有具有少數民族風情的飲食(酸湯魚)等等。一步一個腳印,我往山頭走去,經過了蠟染坊,苗族文化博物館,看到了護寨樹,到達山頂的鼓藏頭家,原來這裏也有一系列的自然領袖。如:“方老”地方最高領袖,“寨老”寨裏最高領袖,“族老”某一族家族領袖,“理老”負責民間糾紛,“榔頭”負責治安,“鼓藏頭”負責祭祀,“活路頭”相當於農業部部長等等。

站在山頭,看着夕陽西下,是一副農耕文化與田園風光,這裏的人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夜晚,我踏上了觀景臺“萬家燈火、矚目西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