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及論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1W

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

如何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及論文

——學習黨的十六大屆六中全會學習心得

十六屆六中全會,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聽取和討論了胡錦濤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充分肯定了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通過學習全會精神,本人深受鼓舞,並有以下一些心得體會。

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發展是硬道理。這句精闢之言同樣適用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決定》也明確指出,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社會和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取決於發展的協調性。必須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爲社會和諧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同時,更加註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更加註重發展社會事業,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發展,首先是經濟的發展,這是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任何一種社會,都要以一定的經濟爲基礎。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是這樣,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是這樣。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在貧窮的基礎上也不可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黨中央提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個要求涵蓋了很多方面,需要在比較堅實的經濟基礎上,經過長期的努力,才能全面實現。在當今世界的發展大潮中,不進則退。只有加快發展,國家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只有加快發展,國家纔能有更多財力來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與慈善事業相銜接的一系列社會保障機制;只有加快發展,才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使人民羣衆能夠安居樂業;只有加快發展,才能更有成效地減少貧困,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縮小地區差距和貧富差距。因此,發展爲構建和諧社會奠定物質基礎,發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之道。

發展,其次是科學的發展。以歷史的眼光看,舊社會是不和諧的社會,其不和諧的根源和表現,首先在於階級的對立和鬥爭,其次是經濟落後基礎上形成的貧富對立等社會矛盾。在我們的社會,由於剝削階級被消滅,階級對立消失,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不和諧已經基本不存在。但是,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還不發達,貧富差距還存在,這是現階段社會不和諧現象的經濟原因,也是基本的根源之一。現階段,我們要看到,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這些與社會和諧並不是同步的,發展了不一定和諧,發展了更要注意利益關係的協調,注意讓人民羣衆能夠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因此,堅持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統籌兼顧的發展,才能爲和諧社會創造堅實的物質基礎,才能從根本上消除不和諧的現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決不會隨着經濟的發展自然而然地到來。和諧社會,要在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多方面堅持不懈的工作來實現。

建設和諧社會與加快發展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一方面,只有通過發展,纔有可能緩解和逐步解決發展中的難題;另一方面,解決好發展中的難題,注意協調發展,才能使發展更加順利、更加可持續、更加符合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 建設和諧社會,是我們在對發展問題認識上的深化。落實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爲本,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實際上都是要探索一條發展更快、代價更低、收益更大、更能夠普遍受益的發展道路。發展不僅僅是指經濟發展,更不是僅僅指GDP的增長,而是包括了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等社會發展的內容。建設和諧社會、協調發展、全面發展,這都是對發展認識上的深化,而不是否定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一條經驗,是基於我們長期社會建設實踐的總結。我們要從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佈局的高度,全面理解和把握建設和諧社會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關係、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係、與堅持深化改革和加快發展的關係。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於XX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對構建和諧社會進行了具體部署部署,這是中國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以解決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爲重點,着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遵循以下原則:必須堅持以人爲本,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必須堅持民主法治,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建設。

社會要和諧,首先要發展,必須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爲社會和諧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同時更加註重發展社會事業,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必須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和利益,引導公民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範,打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道德基礎。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必須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整合社會管理資源,提高社會管理水平,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衆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充滿活力的社會,也是團結和睦的社會,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促進政黨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的和諧,鞏固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鞏固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

要堅持協調發展、加強社會事業建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強醫療衛生服務,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強環境治理保護。要加強制度建設、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完善民主權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體制機制、公共財政制度、收入分配製度、社會保障制度。要建設和諧文化、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文明道德風尚,營造積極健康的思想輿論氛圍,廣泛開展和諧創建活動。要完善社會管理、保持社會安定有序,建設服務型政府,推進社區建設,健全社會組織,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係,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加強安全生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國家安全工作和國防建設。要激發社會活力、增進社會團結和睦,發揮人民羣衆的首創精神,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進祖國統一大業,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必須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要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領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本領,各級黨委要把和諧社會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營造環境,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要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擴大黨內民主,推進黨務公開,嚴格黨內生活,嚴肅黨的紀律,增進黨的團結統一,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要建立科學高效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明確工作分工,搞好協調指導,增強政治敏銳性,加強對社會建設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提高政策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解決好本地區本部門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要加強基層基礎工作,認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黨的羣衆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千方百計把羣衆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要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加強黨章和法紀學習教育,加強黨員幹部黨性鍛鍊和思想道德修養,健全防範腐敗的體制機制,加強對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的監督,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營造和諧的黨羣幹羣關係。

本人一定要以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爲指針,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立足×××工作實際,將構建和諧社會與本職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爲構建和諧社會努力奮鬥。

構建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

劉 鶴

內容提要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決定》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明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性質、特徵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切入點等事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全局的基本問題。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提出切合實際的階段性目標和任務,有重點分步驟地持續推進。《決定》正確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科學分析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問題及其產生原因,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實際出發,本着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的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遵循正確的原則。《決定》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六個重要原則是一個整體,它們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明確了未來15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方向和路徑、動力和機制以及需要把握的重大關係。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執政黨明確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是沒有先例的。中國共產黨順應歷史和時代潮流,凝聚全國人民的意願,大膽進行理論和制度創新,勇於進行開拓性的實踐探索,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和重大戰略任務。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的深化,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又一次飛躍。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科學判斷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深刻總結我們黨促進社會和諧的歷史經驗,全面分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爲推動這項偉大事業指明瞭方向。

指導思想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決定》提出,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以解決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爲重點,着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這是在我國實現社會和諧的歷史性結論,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爲促進社會和諧進行了艱辛探索。在探索過程中,我們積累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統籌協調各方面重大關係等促進社會和諧的豐富經驗,也有過“以階級鬥爭爲綱”導致國民經濟走到崩潰邊緣的深刻教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全黨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變。2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社會和諧也取得了新的進展。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對和諧社會的認識不斷深化,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開拓了新局面。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在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基礎上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深化,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方針,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明確了發展的目的是爲了人,發展的動力在於人,堅持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發展,堅持體現公平正義和利益兼容的協調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從而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根本遵循。

《決定》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還明確了三個事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全局的基本問題。

明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性質。《決定》指出,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目前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加速推進的歷史階段,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思想觀念都在發生着極其深刻的變化。我們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對着前所未有的各種挑戰。在這樣的關鍵階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在推進這項偉大事業的過程中,其建設者是全體中國人民,其享有者也是全體中國人民。這就明確了和諧社會建設的道路、體制、動力和目的,從根本上明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性質。

明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特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加以推進。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公平正義,就是廣大人民羣衆的各項權益得到保障,利益分配的機會和過程公平,社會各方面利益關係得到妥善協調;誠信友愛,就是全體人民都要誠實守信、相互幫助,各族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充滿活力,就是通過合理的制度、體制和機制創新,使各種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創造活力、創造才能得到尊重和發揮,每個社會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以調動;安定有序,就是社會基本道德規範得到廣泛認同,經濟和社會秩序井井有條,人民羣衆安居樂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人類生產活動與自然生態活動處於良性循環之中。這個總要求,是社會和諧與否的基本價值取向和主要衡量標準,也是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目標參考系。

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切入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必須從執政爲民的根本執政理念出發,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高度,從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選準切入點。這就是:以解決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爲重點,着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在治國理政過程中,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的目的真正落實到滿足人民需要、實現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利益主體多元化的條件下,不同社會羣體和個人的利益是存在差異的,又是現實的、具體的。必須以解決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爲重點,着力發展人民羣衆關切的社會事業,特別是加快教育、醫療、就業和社會保障等事業的發展;必須大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解決好收入分配秩序混亂和司法不公等突出矛盾;必須建設和諧文化,滿足廣大人民羣衆的文化需求,形成更加良好的人際關係;必須努力增強社會創造活力,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和節能降耗,推進社會組織和管理方式創新,解決好人與自然環境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方面出現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同時,從這些切入點推動和諧社會建設,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水平實現新的躍升,才能更充分地體現我們黨最根本的執政理念。

目標任務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提出切合實際的階段性目標和任務,有重點分步驟地持續推進。未來15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階段,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準確把握未來的發展趨勢,認真分析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是提出這一階段和諧社會建設的目標和任務的基本前提。總的來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至少有五個新變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社會領域出現新矛盾。我國在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時,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日益凸顯,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關係羣衆切身利益的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引起廣泛關注,各種形式的人民內部矛盾大量出現。在社會結構急劇轉型的歷史時期,如何處理好增長與分配的關係,努力實現充分就業,妥善處理各類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

經濟增長面臨新制約。隨着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的加快,我國經濟增長遇到了新的制約。勞動、資本、自然資源、技術這四大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正發生很大變化。自然資源的約束全面強化。由於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加上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土地、淡水、石油等資源的制約尤爲嚴重,生態環境的壓力日益加大。與此同時,經濟結構變化對勞動力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勞動力總量過剩和結構性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在快速增長過程中,怎樣使社會財富快速增加,人力資本不斷得到提升,資源消耗大幅度下降,生態環境明顯好轉,是我們不能不切實加以解決的現實問題。

社會心理出現新變化。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基礎的變化,我國社會的心理狀態也出現了新變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人民羣衆的參與意識、維權意識普遍增強,對加強民主法制的要求和變革社會管理體制的要求十分迫切,對保護產權和各項法律賦予的公民權利的要求也日益強烈。與此同時,一些社會成員心理失衡、誠信缺失、道德失範,成爲引發社會不和諧的因素;一些領域的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引起廣大人民羣衆的不滿。

改革攻堅出現新特點。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確立。改革開放的強大動力,使我們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走完發達國家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才走完的歷程。下一步,改革將出現一些新變化,全體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要求更加迫切,社會管理體制和經濟管理體制等改革同步推進的重要性不斷上升,政府改革成爲深化改革的重點。深化改革必然要調整各種既得利益,這使改革的難度明顯加大。

和平發展面臨新環境。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最大的變化之一是逐步成爲大國開放經濟,國內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不斷加深,新一輪技術革命所引發的國際分工和生產組織方式變化正對我國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國內經濟發展對國外資源和市場的依賴程度日益提高。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全面提升,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在逐步擴大。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直接影響國際資本的流向,對重要商品價格也產生重大影響。還要看到,我國的和平發展明顯受到大國勢力的制約,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威脅着我國的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面對這些新情況、新變化,《決定》正確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科學分析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問題及其產生原因,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實際出發,本着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的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其主要內容是:

――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就是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不斷用法律形式加以完善;就是要使廣大人民羣衆依法參與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管理;就是要不斷完善法律體系,確保司法公正,維護司法權威,切實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權益,保護人權和產權。

――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會就業比較充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就是要做到:城鄉、區域發展二元結構強化的勢頭得到扭轉,高收入和低收入者比重較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斷擴大的“橄欖型”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確保這個格局的分配秩序逐步形成,按勞分配爲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社會主義分配製度進一步規範,機會和過程公平的分配秩序使分配結果趨於合理,全體社會成員的人均收入水平普遍提高,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新的進展,廣大人民羣衆的家庭財產普遍增加。通過經濟結構調整和體制創新實現充分就業,在提高城市社會保障水平和統籌層次的基礎上,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備,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有較大提高。就是要做到:政府的公共財政體制框架進一步完善,各級政府的事權和財權更加合理,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教育、醫療、就業、社保等公共產品的質量顯著提高,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政府職能轉變有較大進展,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更適應廣大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良好道德風尚、和諧人際關係進一步形成。就是要做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道德規範取得廣泛共識,九年義務教育得到普及,廣大人民羣衆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明顯提高,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社會風氣蔚然成風。

――全社會創造活力顯著增強,創新型國家基本建成;社會管理體系更加完善,社會秩序良好。就是要做到:全社會更加團結和睦,公平競爭機制更加完善,現代產權制度進一步健全,全社會的創造能量充分釋放,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社會生產力得到不斷解放和發展。在整合社會管理資源的基礎上,形成政府與市場分工明確、上級政府與基層政府分工合理、各類社會組織服務功能完善的互補型網狀結構,更好地適應社會結構轉型的需要,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的方便感和安全感。

――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就是要做到: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全面降低能源和其他資源的消耗水平,以切實解決危害羣衆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和生態問題爲重點,使廣大人民羣衆喝上乾淨的水、呼吸上新鮮的空氣、享用上安全的食物,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在明確提出這些主要任務的基礎上,《決定》強調,要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持續努力,實現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目標,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基本原則

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必須遵循正確的原則。《決定》首先提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判斷。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是不承認矛盾,而是要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努力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使發展更平衡、利益更兼容、關係更融洽。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現實課題。要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盡力而爲,有重點分步驟地持續推進。這就要求我們既從財力物力的可能出發,解決人民羣衆最關心的矛盾和問題,又不能超越經濟發展階段和生產力發展水平,作出不切實際的承諾。總之,要本着實事求是的原則,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紮紮實實地加以推進。在這兩個重要判斷的基礎上,《決定》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遵循的六個重要原則:

必須堅持以人爲本。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做到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可以看出,《決定》的指導思想突出了人民利益的問題,目標和主要任務圍繞的核心問題也是人民利益,同時又把堅持以人爲本作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則,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和政府的執政理念,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

必須堅持科學發展。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只有經濟社會發展了,社會財富增加了,才能形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雄厚物質基礎。隨着我國經濟發展環境和制約因素的變化,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就必須堅持科學發展,科學發展纔是硬道理,這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發展觀唸的與時俱進。堅持科學發展,必須堅持“五個統籌”,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真正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必須堅持改革開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以改革爲動力,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這就要求:適應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同時,加快社會領域改革的步伐,大膽進行制度創新;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措施的協調性,逐步形成體現公平正義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體制機制,使和諧社會建設獲得堅實的制度支撐;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和諧,建立健全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

必須堅持民主法治。這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客觀要求,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全面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穩步推進國家管理行爲的法制化、規範化;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基礎發生的新變化,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廣泛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使廣大人民羣衆依據法律更大程度地參與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

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改革就沒有動力,不發展就沒有物質基礎。但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社會穩定,妥善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做到以改革促進和諧、以發展鞏固和諧、以穩定保障和諧,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建設。黨的領導是我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和諧社會建設是爲了人民,和諧社會建設要依靠人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必須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維護廣大人民羣衆作爲和諧社會建設者和享有者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羣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真正形成促進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這“六個必須”的原則是一個整體,它們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明確了未來15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方向和路徑、動力和機制以及需要把握的重大關係。我們要按照這些原則的要求,紮實工作,開拓進取,努力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的進展。

《人民日報》 (XX-11-03 第09版)

學習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百問百答

本刊特請學者冷溶、蘇榮、遲福林、許耀桐、高新民作答

○社會主義的本質與本質屬性是一回事嗎?○爲什麼說,沒有民主就沒有和諧社會?○“黨內和諧”的主要含義是什麼?

○怎樣理解“社會主義就意味着和諧”?

●我們要建設的和諧社會與歷史上各種所謂的“和諧社會”有何不同?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開篇就明確了:我們要構建的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其理論根據是馬克思主義,與歷史上各種所謂的“和諧社會”有本質的不同。

和諧社會是人類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不同國家、民族都曾有人用各自的語言對這樣一種理想社會作出各種各樣的描述。空想社會主義者明確使用了“和諧社會”這個概念。但這種理想的社會狀態在歷史上是不曾有過的,原因在於諸多條件不具備。首先是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最直接的原因是存在着剝削制度和階級壓迫。馬克思、恩格斯描述未來理想社會最具代表性的那句話,正是從這個角度切入的。他們說:“代替那存在着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所以,儘管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人們都向往和諧社會,也出現過某些所謂的“太平盛世”;但是,由於存在階級對立的對抗性矛盾,這一理想的社會狀態從根本上說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便是當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如此。

●社會主義的本質與本質屬性是一回事嗎?

簡言之,“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而“本質屬性”,按照馬克思的說法,是事物的本質在一定關係中的表現,既反映事物的根本性質,又反映基本特徵,從這兩個方面區別於其他事物。社會主義的本質,我們已經很清楚了。那麼,什麼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呢?就是社會和諧。社會和諧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了社會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及以前的社會形態的根本區別。所以,它是對社會主義本質屬性的精闢概括。(以上由中國社科院常務副院長冷溶作答)

●怎樣理解“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我們黨不斷探索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爲促進社會和諧進行了不懈的奮鬥和努力。在實踐中,我們黨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不斷髮展的基礎上,促進人與自然界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真正地解決,在促進社會全面發展和進步的基礎上促進每個人自由全面地發展,形成一個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社會主義生命力和優越性之所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活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和諧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構建和諧社會,沒有社會的和諧就建設不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爲什麼說和諧社會理論是對唯物史觀社會形態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唯物史觀認爲,人類社會是一個從低級文明走向高級文明、從單面發展走向全面發展的過程。馬克思曾依據兩個標準對社會形態做了兩種劃分。一是根據生產關係標準將社會劃分爲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二是根據人的發展狀況將社會劃分爲三種社會形態: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一個顯著特徵,而個人的全面發展又是一種社會形態。這充分說明了兩種不同社會形態的劃分的內在一致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人爲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一根本原則和要求顯然是以唯物史觀的社會形態理論爲基礎的。同時,《決定》明確了我們現在所要構建的和諧社會的性質和定位,強調其是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社會;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主要舉措。這些內容拓展了把握社會形態的理論視野,是對唯物史觀社會形態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在“什麼是社會主義”問題上,我黨先後形成了哪些重要認識?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緊緊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問題進行不懈的探索。從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是共同富裕的社會,到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再到社會主義必須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現在,我們党進一步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該是和諧的社會主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越來越豐富。(以上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蘇榮作答)

●怎樣理解“社會主義就意味着和諧”?

和諧,是指世間的事物處於均衡、協調、平順的發展狀態。由於社會主義致力於人的解放、幸福和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因此,這樣的社會不存在尖銳的矛盾衝突,必然充滿和諧性。社會主義就意味着和諧。早在18XX年,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就撰寫了《全世界和諧》一書,說明了和諧社會的制度與組織狀況。1824年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創辦“新和諧公社”,進行和諧社會實驗。1842年,德國空想社會主義者魏特林在《和諧與自由的保證》中,把資本主義稱爲“病態社會”,把社會主義直接稱爲“和諧與自由”的社會,並且指出,新社會的“和諧”不是“個人和諧”,而是“全體和諧”。馬克思曾經稱讚這本書是工人階級“史無前例光輝燦爛的處女作”。後來,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進一步徹底地主張,未來社會不僅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而且在人與自然之間,都應該形成和諧的關係。

●爲什麼說,沒有民主就沒有和諧社會?

在我們黨提出和諧社會的六大基本特徵中,民主被列在首要位置,這透徹地揭示了民主問題與和諧社會具有極其緊密的內在關聯性,同時充分表明了民主對和諧社會其他特徵所具有的極端重要性。沒有民主,就沒有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和安定有序可言;實行民主,就是實現了最大的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和安定有序。可以說,沒有民主就沒有和諧社會。

據此,我認爲,和諧社會首先是民主建設,或者說是政治建設。固然,經濟建設是執政黨的中心任務,但列寧在談到經濟與政治的關係時曾經明確指出,任何經濟問題都包含政治問題、體現政治問題;經濟與政治相比,政治不能不佔到首位;執政黨無論何時都必須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問題,要有政治眼光和戰略。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無論是從國體還是從政體講,構建和諧社會也都必須實行社會主義民主。(以上由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作答)

●建立公共服務體制對緩解貧富差距有什麼重要作用?

當前,導致貧富差距擴大的因素比較多,也比較複雜,其中的重要因素是公共服務的不到位和分配的不合理。例如,這些年教育與醫療費用上漲過快,大大高於中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併成爲拉大貧富差距的因素之一。有學者估計,在導致收入分配差距的各種因素中,教育因素約爲20%。XX年,我國名義城鄉收入差距爲3.2:1,若把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等社會保障因素考慮在內,有學者估計我國城鄉的實際收入之比已達5~6。按照這個分析,公共服務因素在城鄉實際收入差距中的比例大概在30%~40%左右。因此,未來幾年在進一步解決腐敗問題的同時,要以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爲重點解決再分配問題,緩解貧富差距,爲建設和諧社會提供體制保障。

●當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不和諧因素,是因爲改革造成的嗎?

隨着改革的深化,我國出現了基本公共產品供給缺失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人把這種不和諧的產生同改革劃等號。我認爲,這是不符合實際的。

第一,這些矛盾和問題不是市場化改革本身的問題,而且也不可能通過單純的市場化改革來解決。市場經濟不是萬能的,它有自己的作用範圍,即在私人產品領域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但是,寄希望通過市場化改革來解決基本公共產品供給短缺的問題是不可能的。

第二,這些矛盾和問題的產生又同市場化改革相聯繫:一方面,市場化改革推動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大多數人在基本解決溫飽以後,迫切需要滿足基本的公共需求;另一方面,市場經濟也有其缺陷,突出表現在公共產品供給方面的失靈。

第三,市場的作用與政府的作用相互補充。市場與政府分別在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領域發揮作用,兩者同等重要,不可相互替代。

(以上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作答)

●“黨內和諧”的主要含義是什麼?

黨內和諧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新概念。筆者認爲,其含義是豐富的,但最主要的含義,應是指黨內關係的和諧。具體地說,指黨員與黨員、黨員個人與黨組織、黨的上級組織與下級組織、各部分組織之間、黨的領袖與黨員、黨的領導者與領導集體、常委會委員會與代表大會等方方面面的黨內關係,包括黨內權力結構設置、運行等,能夠按照科學與民主的精神大致和諧發展。

●既然要“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那能否直接把黨內的經驗推廣至社會?

黨內和諧與社會和諧相比,有相通之處,但並不完全一樣。黨內有統一的宗旨、指導思想,有嚴格的組織制度和紀律,內部整合的範圍、內容不完全同於社會整合,整合的難度也相對小於轉型時期的社會層面。社會層面則要複雜得多,其思潮多元,價值觀多樣,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條件下的社會的運行更有其獨特的規律,不可以簡單將黨內經驗照搬至社會。

但是,二者又有許多相通之處:一是黨的執政理念是立黨爲公執政爲民,以人爲本,其意義無論對黨內還是黨外,都是一樣的。二是黨員生活於社會中,社會問題必然要反映到黨內來,黨內問題也同樣可以反映在社會中,解決黨內問題對社會就有啓示作用。三是在社會利益羣體多元格局時代,黨員的社會成分複雜化,與社會利益羣體的分化是同步且同質的,對黨內的整合與對社會的整合就有類同之處。四是政府機構、社會團體中的骨幹有許多人是共產黨員,黨內和諧有利於形成黨對社會層面的有力領導。五是黨風廉政狀況直接影響到和諧社會的建設,影響到人民羣衆對黨的滿意度,消除黨內不良現象,構建和諧的黨內關係,有利於全社會的安定團結。正因爲如此,我們強調“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以上由中央黨校教授高新民作答)

構建和諧社會是爲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規範收入分配秩序搬去一塊絆腳石。

收入分配不公,差距過大,在和諧社會的理念下,解決這一問題得到了更爲強勁的支撐。在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如何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規範收入分配秩序,來爲構建和諧社會搬去一塊絆腳石。 當前中國社會收入分配不公,已經到了一個“節點”。一方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有數據顯示,在XX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就遠在3倍以上;另一方面,我國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已超過0.4的國際警戒線。此外,地區間的貧富差距也很大,中國東部最富省份與西部最窮省份的人均GDP差距達10多倍。

當然,比這些數據更能讓人產生痛感,更具有說服力的,還是直觀的現實形態。一些社會羣體之間矛盾突現,欠發達地區人們艱澀的生存環境,低收入者的無限悲苦目光,這些種種現實的困頓與苦難,最重要的肇因之一,就是收入分配不公。這也是對和諧社會的最大挑戰之一,因爲它破壞社會公平,影響社會安定,同時也影響經濟發展的效益。而諸如“公平”、“安定”與“效益” 這樣的元素,恰恰就是一個和諧社會必備的因素。

人與人之間利益關係的平衡,是和諧社會的核心。要想使這種利益平衡成爲現實,就無法繞過糾正收入分配不公這樣的選擇。XX年10月,十六屆五中全會強調分配製度要“更加註重社會公平”,首次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則進行了修正; XX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緩解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收入分配事關每個人的利益,此次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探討如何進一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必將吸引更多人的關注目光。

儘管我們可以肯定政府在糾正分配不公方面的努力與決心,但理性告訴我們,解決分配不公這樣的大課題,無法一蹴而就,甚至,我們必須爲解決分配不公做最困難的估量。畢竟,這一課題順利解決,將意味着我們這個社會不同的利益集團之間的博弈力量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長久以來,諸如壟斷性行業的高收入問題、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公務員工資制度、公車改革問題以及其它種種收入不透明問題儘管備受詬病,但這些事關他配的改革卻始終無法得到實質性推進,無疑,這都爲解決分配公平可能遭遇的困難提供了現實的警喻。

這是因爲,當前造成收入分配不公,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相關體制存在着重重積弊,比如,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期間出現的種種管理空白,城市二元經濟結構的影響,市場體制不健全與政府對市場運行監控不力等等。正是相關制度規則不公,一些公權力得不到有效制約,使某些強勢者能以非法或掠奪的方式搶佔社會資源,使廣大公衆無法以競爭的方式,依託個人努力方式獲得合理的利益回報,從而造成分配不公,這也是爲什麼當前社會存在諸多利益矛盾與衝突的重要原因。

顯然,要想實現分配公平,就必須使社會的各種利益主體都能夠在制度約束與市場競爭下各得其所。要實現這一點,政府部門必然要直面體制弊端,要有勇於自我糾錯的決心,政府職能權限必須界定清晰,政府的相關改革措施要真正敢於觸及某些利益集團的根本利益,惟有如此,方能實現對相關分配不公平的制度進行全面清理,重新建立起符合和諧社會需要的利益均衡機制,使社會更趨於和諧健康。

無疑,這也意味着糾正分配不公必然面對強大的阻力與壓力,從另外一個層面看,這樣的阻力與壓力,更是一種提醒與敦促,那就是,在分配製度改革上,政府必須拿出足夠的勇敢與決心,必須爲應對困難與阻力尋求更好的準備。那麼,這種勇氣與決心從哪裏來呢?那就是廣泛的民意支撐與利益訴求。試想,分配製度讓少數人成爲既得利益者,不能讓廣泛的社會羣體享受改革和經濟發展成果,這樣背離公平與正義的不公平制度,只會造成社會中的利益關係進一步惡化,影響政府的公信力與政府形象。所以,對凝聚着強大民意支撐收入分配改革,我們有理由充滿期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