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全面振興的心得體會(精選1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31K

鄉村全面振興的心得體會 篇1

很多貧困地區,貧窮和落後與人才的匱乏和短缺不無關係。貧困地區,受限於諸多的客觀條件,人才,特別是大學生難以在一些貧困的農村施展才能。更爲重要的是,由於貧窮,導致對於很多鄉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沒有底氣和勇氣。對於大學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遠農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顯得人才過剩甚至飽和。這就是長期以來困擾很多偏遠農村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加強人才工作,讓大學生不斷在鄉村振興上助力,往往就能破解很多鄉村振興發展的問題。

鄉村全面振興的心得體會(精選10篇)

新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經濟發達的地區,之所以能夠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質量發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沒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質的大學生不斷助力當地發展,經濟想要實現突飛猛進難以爲繼。因此,破解偏遠農村發展的瓶頸,就要不斷髮揮大學生的作用,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要積極打造可以讓大學生施展才能夠的事業平臺。很多農村地區,產業都比較落後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後,導致很多大學生即使去了很多農村也難以有所作爲。很多大學生到了這些地方甚至有種被埋沒、甚至最終被荒廢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如果不解決,往往就會導致農村地區與城市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人才的匱乏問題必將長存。在一些農村地區,大學生來到這些地區,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破解農村地區人才的問題,還是要不斷髮展事業平臺,讓大學生來到農村不會覺得是“遊一遊”。

大學生,是社會改革發展的財富,更是社會精英人才的重要組織部分。幹事創業,需要人才的不懈奮鬥,更是需要大學生不斷在幹事創業中不斷努力。鄉村振興,這是十九大國家的戰略部署,是保證廣大農村人民羣衆實現脫貧致富的關鍵。作爲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就需要大學生的不斷助力,爲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鄉村全面振興的心得體會 篇2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深入學習領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當前,我便民服務中心在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最多,未脫貧人口最多。這些人都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要在20__全部實現全部脫貧,任務重,使命艱鉅。這任務誰來扛着?這使命誰來擔當?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便民服務中心兩級黨員幹部帶領全中心人民尤其是貧困羣衆齊心協力來完成歷史賦予的重任。

首先要懂農業,就是熟悉瞭解黨的“三農”工作的方針政策,熟悉當前我便民服務中心“三農”情況,就是知道種地的老百姓會種什麼,想種什麼,能種什麼;養殖的農民會養什麼,想養什麼,能養什麼……會抓“三農”工作,是“三農”工作的行家裏手。

其次就是“愛農村”,不僅是愛農村秀美的田園風光,有一種從靈魂深處熱愛這塊熱土的情懷,有一種撲下身子能一頭扎進農村的動力。我在農村工作二十個年頭了,剛在農村工作的時候感覺工作很枯燥,沒意思,時間長了,就愛上了農村的山山水水,愛上了農民的`勤勞、淳樸的性格,有了一種紮根這裏的想法,每每投入做一件事情,就會覺得就有一種樂趣,一種動力,一種靈魂的昇華。

最後就是“愛農民”,就是要從骨子裏尊重他們,善待農民,和他們坐在炕塄畔上拉家常感覺到親切,不能覺得農民文化素質低,眼界低就去看不起他們,能客觀認識農民身上的缺點錯誤,而不是居高臨下的同情和施捨。

如果我們具備了懂農業的本領,有了愛農村紮根農民的情懷,有了愛農民、懂農民、將自己放身農民中的情趣,就有了做好“三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這樣才能踏踏實實投身農村,紮紮實實將黨的“三農”政策落實落地,才能把鄉村振興的規劃圖一錘一錘敲紮實。

鄉村全面振興的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4月xx日至26日我參加了山城區委組織部組織的第一書記培訓班,兩天培訓受益匪淺,感觸頗深,對我所駐的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心得體會如下:

一、建強基層組織是駐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村兩委組織健全,但凝聚力不強,得過且過,看不到和先進村的差距,抓支部帶支書,轉變兩委幹部思想尤其是支部書記思想尤爲重要,從蜀村支部書記現場介紹和前柳江支書報告內容來看,一個有思路想創業的支部帶頭人尤爲重要。

二、落實基礎制度保障黨員羣衆權利

值班制度、三會一課制度、黨員活動日製度,四議兩公開等逐步落實,保障權利運行在合規合法的軌道,保障黨羣幹部合法權益。

三、發展黨員爲基層組織提供人才保障

把年輕人,能人,發展爲黨員,改變黨員結構,爲基層組織提供人才保障。

四、謹慎選擇適合該村項目

在村兩委幹部尤其是支書想幹事的前提下,謹慎選擇項目,做到萬無一失。

五、用心用情做好駐村工作

把軍王莊村作爲第二故鄉,用心用情開展工作。目前我村需要改進提高落實的工作非常多,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去完成,一定會得到老百姓的認可。

相信在區委組織部的支持下,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我有這個決心,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鄉村全面振興的心得體會 篇4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魂,振興鄉村文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但是,長期以來,受制於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鄉村文化建設面臨諸多困境,農民不再珍惜傳統文化:無論是拜金主義盛行,傳統價值觀念扭曲,還是不良風氣的傳播賭博、天價禮金等惡習的侵染……現實的鄉村無法安頓農民的靈魂,進而也無法安放一個有五千年農耕文明傳統的中華民族的靈魂。因此,加強鄉村文化建設,要讓傳統文化延續下去、把綠水青山保護下來,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振興鄉村文化需開展文化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基層文化活動,才能讓鄉村文化真正活起來、火起來。當下,農村地區文化發展滯後,“好山好水好無聊”,是回鄉青年的調侃,無疑是對部分農村文化生活跟不上時代節奏的生動反映。在感慨農村春節“千家萬戶搓麻聲”時,其實更應多想想,如何更好地滿足農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爲人們的精神需求多配一些可以安放的空間,無論是傳統廟會節慶活動,鼓勵開展秧歌、社火等異彩紛呈的文化活動;還是各鄉各鎮自導自演新潮“村晚”,結合地區實際,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才能驅動鄉村優秀文化精神的再現與重塑。

振興鄉村文化需豐富文化內容。不同年齡層次的農民對農村文化活動的認同和參與呈現顯著差異。當下,大多數農村地區老年文化活動比較紅火,卻忽視了青年文化活動。很多80後、90後不願意留在農村,不僅是因爲城裏收入高,而且是因爲城市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城市文明對他們有着巨大吸引力。如何針對不同羣體開展相應的文化活動,是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的一個緊迫課題。農村文化建設不能搞“大鍋飯”,只有區分不同羣體,增強農村文化建設的針對性,才能使優秀文化內化於農民心中,指導他們的行爲和實踐。

振興鄉村文化需建設文化陣地。文化陣地是文化發展載體,是羣衆文化生活開展的依。在當下紛繁複雜的思潮中愈發凸顯出文化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然而農村基層文化場所建設仍然十分滯後。在全國範圍實施的“農家書屋”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圖書、報刊來源有限,部分科技、法律書籍內容陳舊,書籍的種類比較單一,特別是貼近農民實際的種植、養殖等方面的書籍較少,而更值得關注的是,農家書屋已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爲數不多的亮點所在。文化場所是鄉村文化發展的根基,是文化活動開展的依託。故而,應加強文化陣地建設,爲鄉村文化發展築牢根基。

鄉村全面振興的心得體會 篇5

10月中旬,有幸赴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參加了集安市鄉村振興專題域外培訓班。在市委組織部的精心組織安排下,本次培訓班教學內容豐富,學習形式多樣,行程安排緊湊,實地教學點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可借鑑性,令全體學員開闊了眼界、轉變了思路、受益匪淺。現將參加本次培訓班的所學所思所感彙報如下:

一、主要經驗做法及啓示

本次培訓先後實地參觀考察了義勒力特嘎查孔雀產業園、三合村朝鮮族民俗館等十餘處教學點。這些教學點可以說各具特色、各有所長,但總體上看它們主要是突出抓好黨建引領這個“牛鼻子”,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深挖文化潛力,重點打好“農文旅”產業融合這張牌,在實現“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的同時,同步實現“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烏蘭浩特市的經驗做法啓示我們:

一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黨建引領。古廟村黨支部創新建立新時代新型農民“雙星”管理體系,採取“季度評星、積星換分、年末掛星、表彰十星”機制,對全年十項評比內容全部達標且未出現“藍星”現象的,授予“十星級文明戶”稱號並給予精神、物質獎勵,切實以黨的建設涵養了村風,淳樸了民風,培育了家風。三合村黨支部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整合全村耕地資源,帶領全村社員種植水稻,每年村集體收入100餘萬元,社員年均增收3萬餘元。

二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規劃先行。烏市按照“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的理念,堅持規劃先行,堅持全域規劃,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科學決策、統籌推進,做到鄉村振興、全域旅遊有的放矢。此次培訓最大的感受就是,考察地的行政村一街一路皆有景觀,一草一木均有設計,特別是歸流河沿岸,可以說到處是公園、處處有美景。

三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產業驅動。烏市秉承“宜耕則耕,宜牧則牧,全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理念,對優勢資源的使用利用幾乎達到了極致。正如古廟村牆體文化中的一句話:“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家變商家”。義勒力特嘎查孔雀產業園以孔雀飼養、繁殖起家,經營範圍逐步增加到孔雀標本製作與銷售,孔雀羽毛工藝品製作與銷售及休閒觀光服務等,孔雀園已從封閉的產業基地轉化爲開放式遊園。每年夏季,日接待遊客500人次左右,第三產業已成爲產業園主要收入來源。

四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文化振興。烏市各地均把文化振興作爲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抓手,不遺餘力地深入發掘自治區厚重的紅色文化、蒙元文化、農耕文化、遊牧文化,爲全域旅遊的發展注入了靈魂。三合村深挖朝鮮族民俗文化,建設了三合村朝鮮族民俗文化館,打造了朝鮮族體驗園區,拉動以生態農業爲主的第一產業,以稻米加工爲主的第二產業和以旅遊、民俗文化、服務爲主的第三產業,促進該村全方位、多元化振興發展。

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生態爲本。

二、對我市鄉村振興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是在科學規劃上做文章。按照“既有區域特色、又有個性亮點”的規劃原則,聘請經驗豐富的規劃設計單位高標準編制全市鄉村振興總體規劃。各鄉鎮可在全市總體規劃框架內,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突出特點的制定本地規劃。同時將各類規劃納入建設整體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形成城鄉一體、相輔相成、互促共進的規劃體系。

二是在產業興旺上做文章。產業振興既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要務,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休閒農業,全力構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增加羣衆收入,有效解決村美和民富的關係,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和全域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在文化挖掘上做文章。隨着旅遊市場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單純的山水遊、鄉村遊越來越難以滿足遊客的需求。哪裏的`文化底蘊深厚、哪裏的文化挖掘的好,哪裏就越容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要深挖抗聯、抗美援朝紅色文化、高句麗歷史文化、朝鮮族民俗文化等文化內涵,進一步提升全域旅遊精神內涵,突出具有集安特色旅遊產品的研發生產,延長文化產業鏈條。

四是在生態保護上做文章。全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新農村,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堅決落實“河長制”,堅決打好“碧水青山藍天”保衛戰,達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將農村垃圾、污水、綠化美化作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環節抓實抓好。

鄉村全面振興的心得體會 篇6

四月的清晨,微風徐徐,陽光明媚。我跟隨爸爸媽媽驅車迴翔安老家。我已經記不清回老家多少次了,只記得,每次回來,都能看到家鄉的變化。爸爸說,老家雖然和島內市區隔海相望,直線只有十幾公里,但是以前由於交通不便,從島內回家一趟,需要花費兩個多小時的路程。但現在不一樣了!自從翔安海底隧道通車後,從市區回老家的時間不到半小時。由於交通的便利,老家的開發建設速度很快,到處呈現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我們的車子剛進入村口,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整齊的大字——"美麗西濱,濱海新村",看了讓人精神振奮。爸爸指着標語對我說:“這一句簡短有力的口號,不僅是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縮影,還是全村人民建設幸福家園的信心和決心,更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聽完爸爸這段話後,我真爲我的老家在這西濱村感到自豪!

我們繼續向村子裏面走, 你看,那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新房子,獨家小院,花草環繞,還有那悠然自得又氣宇軒昂的中華田園犬護家,這種景象,我想在城裏應該很難找到吧。以前,村裏的人們以討海爲生,現在很多人都做起了生意,海鮮館的生意可好啦,從島內專程來吃飯的人很多,中午吃餐飯還得排隊等候呢!奶奶看着這番景象,激動地對我說:“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小汽車,連接新機場的濱海東大道從老家經過,老家的人們,到島內市區逛街,到北站乘坐高鐵,都是非常快捷方便,我們老家再不是以前偏僻落後的樣子了!”“是呀,現在村口的馬路都漂亮多了!”媽媽接着說道。

聽着奶奶與媽媽的對話,我回想起爸爸經常說的`一句話:“我家出門走幾步路就是大海了。”是的,你看家門口的張埭橋水庫,就是大海帶給全村人民的寶貴財富。以前沒有規劃和建設,處於雜亂的狀態。現在正在規劃建設面積91.84萬平方米的溼地公園,這裏有國家級保護動物紫水雞和白鷺,生態環境將得到大大改善!還有位於村旁翔安隧道頂的揚帆公園,許多年以前,這裏還是一片荒蕪之地,經過建設者的辛勤付出,如今已經開發成面朝大海的開放式公園,成爲了家鄉人民的活動場所,有跑步的,打排球的,散步的,跳繩的,在健身器材上運動的,人們和綠化樹木相映成畫,一副春意盎然,人類和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象。奶奶說趕上好時候了,她要在家鄉過着幸福的養老生活。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老家的人們正在用海的胸懷,討海人的氣魄,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建設屬於自己的濱海新村!

鄉村全面振興的心得體會 篇7

一條小船,誕生一個大黨,紅船領航,乘風破浪。她給人們指引着前進的道路。讓人們擼起袖子加油幹!從而過上幸福的生活。

週末,我有幸去了三都鎮頭村,參觀了鎮頭大隊。這裏記錄了我們爺爺輩的那一代人是如何一步一個腳印修建水庫,讓6000多畝田地得到灌溉,莊稼大獲豐收的。看着牆上的11個故事,那些故事圖文並茂,栩栩如生,我也如同走進了那崢嶸歲月。聽老輩人講當時那個時代修水庫,沒有大型機械,開山採石、鑿壁砌壩,全憑着人力,一塊幾百斤重的大石頭,要8個人才能勉強擡動。當時鎮頭村11個大隊1000餘人三班倒,發揮了愚公移山精神,無論三九寒天草鞋破,還是三伏天熱似蒸籠,隊員們輪班也不停歇,就連村裏的`小孩也組成童子軍,放學來搬石頭。這樣連續奮戰了6年才建成了水庫。世人都說愚公的精神感動上蒼,移走了那座山,但是鎮頭村用鐵鍬和扁擔,靠着“愚公移山”的勇氣,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創造了鎮頭村水庫的奇蹟。

時至今日,革命先輩們依然持之以恆地爲百姓造福,讓後人享受着前人無私付出的福祉;未來的年輕人敢於手握接力棒,擔負新使命,以新業績向新時代致敬,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奮力譜寫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新篇章。正如鎮頭村水庫上題的詞:愚公移山,改造中國。這就是愚公移山,知難而進。美麗中國的建設,昭示着中國人自強不息,埋頭苦幹的可貴精神,鑄就的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砥礪奮進的優秀品質。理想,需要愚公移山精神,中華民族,更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在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上,他們立下愚公移山志,擼起袖子加油幹,不忘初心,勇於擔當,敢闖敢試,爲實現致富中國夢,成就自己的事業而努力拼搏;每一次與困難作鬥爭,每一次實現自身的理想,對於勇敢的中國人民來說,都是一場苦難而又輝煌的遠征,都是實現理想中堅定的一步,艱苦卓絕,卻又意氣風發。我們的革命先輩們這種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埋頭苦幹,勇敢無畏,捨己爲人,高風亮節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秉承老一輩的革命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幹,讓我們的國家更繁榮昌盛。

鄉村全面振興的心得體會 篇8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化農業,不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人才引領。唯有大量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業農村人才紮根基層、建設農村、服務農民,方能確保各項惠農政策落地見效,讓羣衆真正得實惠。各地要利用好人才第一資源,依靠人才引領鄉村振興,在鄉村振興中培養造就人才,爲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激勵年輕幹部下沉基層,當好鄉村振興“勤務員”。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農村村容村貌改觀明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但也應該看到,部分農村發展觀念還較爲落後,一些幹部工作方法偏向保守,與新時代對幹部能力素質的新要求還存在差距,這就迫切需要一批頭腦靈活、思維開闊、學習能力強的年輕幹部傳好鄉村振興“接力棒”。要樹立服務基層鮮明導向,激勵引導年輕幹部以廣袤農村爲考場,以鄉村振興各項目標任務爲考卷,深入田間地頭傾聽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紮紮實實爲羣衆解決農產品生產、銷售等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要出臺激勵保障措施,從經濟待遇、辦公條件、健康保險等方面給予全面保障,在幹部提拔重用等方面向基層傾斜,讓年輕幹部在農村能紮根、有盼頭。

挖掘鄉土人才興村活村,當好鄉村振興“主力軍”。鄉土人人才來源於民間,成長於鄉土,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熟悉農村村情及農業生產規律,且大多身懷一技之長,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金種子”。要充分重視和用好鄉土人才,改變過去鄉土人才發展“不溫不火”“任其自然”的局面,不斷健全和完善鄉土人才的培養激勵機制,在“全國十佳農民”“農業產業發展帶頭人”等遴選資助項目上予以傾斜,讓“土專家”“田秀才”在資金政策支持下脫穎而出,做給羣衆看,帶着羣衆賺。要強化鄉土人才技能培訓,特別是信息化背景下發展農村電商等方面的技術技能,讓鄉土人才的理論實踐知識與新時代接軌,迅速成長爲引領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引回外出能人返鄉創業,當好鄉村振興“突擊隊”。部分外出能人產業發展理念先進,創業有成,回鄉興辦實業、帶動羣衆致富有着資金、技術和理念上的優勢。要注重引回品德素質較好、報效家鄉意願較強的外出能人返鄉,實現人才迴歸、資金迴流、創業回鄉,有效填補部分貧困鄉村經濟基礎薄弱、缺乏主導產業等掣肘短板。要大力扶持迴歸能人領辦創辦新興產業、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結合村情實際發展特色項目,壯大支柱產業,有效激活集體經濟。同時,要在政治經濟待遇、政策支持、後勤服務等方面予以保障,爲能人在村安心創業提供良好環境。

鄉村振興,人才爲先。各類人才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不負時代使命和人民期盼,在廣袤農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偉大征程中貢獻力量。

鄉村全面振興的心得體會 篇9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農業現代化,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一要提高農業科技化水平,建設主要農作物、經濟作物的種子庫,培育高產優質品種,積極向羣衆推廣,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同時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應用好無人機、“生物兵器”等工具,加強對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二要保護和發展基本農田,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防範化解土壤污染問題;同時加大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力度,積極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提高耕地生產效率。

三要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市場主體向農戶提供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信息技術等服務,帶動農戶發展。

抓好“農民”知識化,不斷做好農村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一要引進人才不斷“加血”,針對大部分農村“失血”十分嚴重的`問題,實施本地在外人才引進工作,依託本村項目、鄉愁、生態等資源,激發人才回鄉創業就業的動力,並以村集體土地、扶貧資金、勞動力等入股方式助力人才發展規模化經營,帶動農民發展;同時積極引導本地鄉賢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動員鄉賢返鄉創業,推動產業、資金、技術“三迴歸”,促進信息、文化、人氣“三迴流”。

二要培養人才不斷“造血”,做好農村後備幹部人才培養,選拔培養以返鄉大學生、鄉賢、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爲主的後備村幹部,依託黨校、職業學校開展集“入庫管理、教育培訓、對接服務、理論研究、實踐探索、成果展示”功能於一體的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學院,建強農村帶頭人隊伍;同時積極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培育造就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抓好農村宜居化,持續提升基層公共服務能力和農村人居環境水平。一要因地制宜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在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的基層上做好村莊規劃設計,系統開展農村綠化、硬化、亮化工程,積極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協調規範農村房屋建設,統籌農村生活區與家畜養殖區設置,切實提高農村人居生活環境。二要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改善農村黨羣服務中心條件,完善鄉村水、電、路、氣、通信、廣播電視、物流等基礎設施,鞏固提高農村學校、村衛生室設施條件,提高基層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能力。

鄉村全面振興的心得體會 篇10

全面推進文化振興,留下鄉村振興的“濃濃鄉愁”。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

要堅持黨建引領文化振興,弘揚優秀文化、文明鄉風。優秀文化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塑形”。指導農村基層黨組織出臺村規民約,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羣團組織、農村社會組織和羣衆活動團體作用,用好村組活動場所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廣泛開展農民喜聞樂見、樂於參與的羣衆性文化活動,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引導羣衆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紅色教育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強化農民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集體意識和“主人翁”意識。

文明鄉風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鑄魂”。尊重農民羣衆的主體地位和作用,重塑農民對於本土文化的信心與價值追求,通過傳承鄉村文化,留住鄉愁記憶。大力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努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鄉村,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注重鄉村底色的保持,保護好鄉村這一傳統文化的“棲息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