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錦集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4W

下面是爲你準備一些關於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作文,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愛國主義影片觀後感錦集

電影第一書記觀後感

電影第一書記,這是一部描寫一位優秀共產黨員無私爲老百姓造福的真實故事。感人致深,催人淚下。

電影第一書記講述的主人公叫沈浩,沈浩出生於安徽省蕭縣聖泉鄉孫秦莊行政村,組織派他到安徽省小崗村掛職鍛鍊,任第一書記。20xx年到小崗村工作以來一直爲小崗村的發展兢兢業業,沈浩到任後,先是搞來了50萬爲村裏修了路,然後又弄來錢給每戶村民蓋了房子,接着又弄來了錢,每戶發放2萬元補助。接着就是拉項目,找投資,搞土地流轉。在橋樑成功橫跨京滬鐵路線的一瞬間,我們情不自禁地爲小崗村喝彩,也爲沈浩的不懈追求喝彩!沈浩在小崗村一干就是六年,六年中,真正展現了一個真正的人民公僕的形象。他從來不以一個省派幹部的姿態去面對村民,不擺官架子,不說官話,每件事他都身體力行、不辭辛苦。沈浩爲了做工作,曾被人打過。六年中,有辛酸、有委屈、有孤寂、有思念,他從不抱怨,從未退縮,他,經受住了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最終實現了爲小崗村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夙願。

從沈浩的身上,讓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作爲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博大胸懷,優秀共產黨員就要象沈浩同志那樣,有理想、有抱負,要甘於清貧,樂於奉獻。影片中, 從沈浩與同學的談話就能體會的到。當別人把到農村掛職鍛鍊當作鍍金的跳板時,而他卻將熱愛的小崗村做爲自己人生理想的平臺,用新的價值觀實現了對理想的追求。可以說是沈浩改造了小崗村,也是小崗村造就了沈浩。最根本的原因是沈浩把工作當作事業,不計回報。

“過年了,沈書記要正要回家,一位老奶奶擋住了他,邀請沈書記吃上一口好親手做的年飯,鄉親們越聚越多,越聚越多,當晚沈書記吃醉了……”,“當沈書記掛職期到的時候,鄉親們聯名摁上了自己的紅手印,硬是不讓沈書記走,沈浩因病去世,村民們第三次摁紅手印請求上級把他永遠留在小崗的時候……”,爲什麼村民對沈書記有這份深情,有這份感激,那是因爲愛。正是沈書記爲理想奮鬥不止的博大情懷和崇高精神,正是他對小崗村的那份愛、對小崗村人民的那份樸素的深情厚誼。小崗村的人民已經離不開沈書記了。

20xx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崗村動容。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安徽曙陽縣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沈浩在小崗村臨時租住的房子內去世,年僅46歲。沈浩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職責。沈浩的事蹟已在全國各地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走進了每個人的心中,令人感動,讓人難忘。

沈浩是偉大的,他的偉大在於他付出的,很多事情是我們一般人做不到的,不管我們是承認或不承認。爲了小崗村的發展,他付出了巨大的心血,默默地承受着“不能盡孝贍養母親,不能盡職培養疼愛女兒,更無法去盡一個丈夫的責任”。巨大的繁重的工作壓力也日復一日的摧垮了沈浩的身體,可以說沈浩爲了“事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可貴的,有人死的重於泰山,有人死的輕於鴻毛。沈浩雖然死了,但我相信他將會永遠活在小崗村每一個人的心中。

電影主題曲做人,“清清白白,勤勤懇懇,不求光環,不求繽紛,只願做棵禾苗深深紮根……”,這也是對優秀共產黨員沈浩同志的詮釋,沈浩對人生價值的追求,爲我們每一個黨員如何樹立正確的時代價值觀樹立了一座豐碑,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

從沈浩的身上,讓我更加認識到,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得到什麼,而在於給予什麼。願我們的國家出現更多這樣勤政愛民的人民公僕!

電影第一書記觀後感

七月一日,北京下起了小雨。

在去參加電影第一書記首映式暨圖書沈浩日記首發式的路上,我給自己準備了一包紙巾。根據八個月前在小崗村採訪的經驗,這是有必要的。當時的情景,是媒體同行們集體潸然淚下,不能自已。

早就聽說這部電影從主演到配角都是由知名演員來承擔,首映式也果然星光熠熠。

當片頭的音樂響起,鳳陽縣的古城牆在一個長長的寫意鏡頭中出現時,那被明星吸引的注意力跑了回來,觀影的人們安靜了。

沈浩故居、房東家的廚房、小崗村的牌坊、大包乾紀念館、紅手印……這些符號,很快勾引了回憶。而修路、建房、遷墳等等情節,也是熟悉的故事。

然而也有全新的感受。相對於在採訪過程中聽人描述、查看資料而想象的嘲,電影的畫面、聲音等等帶來的,是更直觀具象的衝擊力。比如,影片所呈現的沒有修路、建新房之前的小崗村,與我所見到現在的小崗村的巨大反差,更讓人感到沈浩工作的意義,他所付出心血的意義。

電影以沈浩的猝然長逝開頭,以女兒的一段深情而堅強的告白結尾。突然發現,0分鐘的時間裏,事先準備的紙巾並沒有派上用場。有落淚卻沒有失聲痛哭,某些細節的處理甚至是幽默的,引發觀者的會心一笑。總體來說,這個電影並不是一顆“催淚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