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華生的育兒理論心得體會(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W

讀華生的育兒理論心得體會 篇1

關於孩子飲食和睡眠習慣的培養女兒從生下來一直都是我一個人帶的,爲了讓孩子有個健康的身體,同時也讓我自己輕鬆些,從她9個多月斷奶後就開始刻意在飲食和睡眠上培養好的習慣(因爲餵奶期間很難調整)。我覺得孩子能吃能睡了,身體自然會好;孩子的生活有規律,大人也好安排做家務的時間會輕鬆很多。飲食習慣應該在孩子一歲前就開始培養了。首先是吃飯時間要定時。主要是午餐和晚餐的時間,我是安排中午11點半,晚上6點半左右給孩子吃飯的。不要因爲出去玩或者跟朋友聚餐就錯開了孩子正常的吃飯時間。

讀華生的育兒理論心得體會(通用3篇)

二是要固定吃飯的位置。孩子從會坐開始就坐BB凳吃,吃飯的時候不玩玩具,不看電視,不要人分散她吃飯的注意力。如果最後孩子不想吃了,我從來沒勉強過她,也許她不餓或者胃口不好不想吃,我的做法是讓她自己吃,然後我走到能看到她的地方去洗衣服。

三是要什麼都給孩子吃,不要養成挑食的習慣。我是從加輔食的時候開始吧,只要她能吃的,都給她吃,而且三天爲一個週期,保證不重複同樣味道的東西給她吃。我是每天一餐麪食,一餐米飯或粥。剛開始一段時間每天的麪食都是吃麪條,後來發現沒那麼喜歡吃了,於是我換了雲吞,第一次孩子吃了40個小云吞(一歲多點的時候吧),一連吃了幾天,總是覺得是不是太多了,後來減少爲30個。到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很多東西都能咬了,於是我每天都做不同的菜給她吃,什麼菜都給,買梅柳肉(很嫩)切小些和菜一起炒,大人也一起吃。關於睡眠習慣,我的孩子是11個月就養成現在的睡眠習慣了。在9個多月斷奶之前,我的孩子白天要睡三次,每次都是三十分鐘(誤差不超過兩分鐘),晚上因爲戀奶,一個小時要吃一次。

因爲是一個人帶孩子,我晚上睡不好,白天又要做家務,給孩子煮粥,做一家人的晚飯,孩子醒的時候是不能做的,只能利用她白天三次睡覺的時間,每次只有半個小時,每次都象打仗樣。所以孩子斷奶後,我開始刻意培養她的睡眠時間。午飯吃完後,活動半個小時,然後沖涼睡覺,時間長了,孩子就有了條件反射,躺下一會就睡着了,一般都是從12點多睡到3點多,晚上也是先沖涼,然後上牀,9點多入睡一覺到天亮。因爲吃飯和睡覺都比較規律,孩子能吃能睡,所以一歲八個月送到幼兒園的時候,我一點都不擔心,看見她哭我也沒有覺得焦慮。我想這麼小的孩子,只要能吃能睡不生病就行了。到今天,孩子上幼兒園整整八個月了,已經完全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從2月份去幼兒園到現在,因爲生病只是請過一次假,暑假也在留園。孩子很喜歡幼兒園的生活,在幼兒園學會很多好的習慣,比如脫鞋後襬放整齊、玩具玩後主動收拾起來、與小朋友交換玩具等。

讀華生的育兒理論心得體會 篇2

速讀專家建議,家長應當在孩子國中畢業之前,要堅持給孩子讀書,儘管這時候孩子早已能夠自己閱讀。大多數孩子在13歲之前,聽力要比閱讀能力高,因此他們能夠從聽家長給他們讀書的過程中汲取許多知識。給再大一些的孩子們讀書,也能使你向他們介紹一些他們自己不可能去攻讀的書籍。我儘可能長時間地堅持給孩子讀書,而且有些時候,我還會讓孩子們給我讀書。馬文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時不時地給我讀書。年幼的馬文生性活潑好動,有時不能靜坐下來聽我讀書。但後來,自從實行了我們倆輪流給對方讀書的.方法,他就能夠靜坐下來,專心致志地聽我給他讀書,並認認真真地給我讀書。當我們閱讀詹姆斯·夏洛特的書時,我首先給他讀一章,然後就一邊做些針線活,一邊聽他給我讀另外一章。我們合作得非常默契,彼此都從中體會到無窮樂趣。

家長如果能讓自己的孩子愛上讀書,那麼讀書的歡樂將伴隨他或她一生。當洛伊·約瑟夫只有2歲的時候,他的爸爸媽媽就開始給他讀書了。到8歲的時候,洛伊就迷上了讀書,每逢得到一本好書,他就如飢似渴地閱讀,有些時候甚至躺在牀上打着手電筒讀書。“早上你會很疲憊的。”洛伊的爸爸對他說。

但洛伊仍然廢寢忘食地讀書,爸爸被他的讀書精神感動了,親自跑到商店給他買來了一個漂亮的檯燈,並允許他每天晚上可以晚睡15分鐘,在這段時間內挑燈夜讀。如今,44歲的洛伊每晚睡覺前,都要坐在牀上讀一會兒書。我也是如此。而且只要有人願意讓書本伴隨孩子成長,那麼不計其數的其他人都將如此。祝願我們的孩子在琅琅書聲中,早日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

讀華生的育兒理論心得體會 篇3

在美國,很少見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祖父母沒有撫養孫輩的義務。同時因爲人工費用高昂,只有極爲富裕的家庭才請得起保姆,因此育兒的擔子只能落到父母身上。養兒育女在美國,曾完全被當成母親的職責。後來,女權主義者從男女平等,提高婦女地位的角度出發,呼籲父親多分擔育兒義務。在這種觀念的引領下,一種新的時尚潮流應運而生——父親育兒。購物中心、各種遊樂場所,隨處可見抱着、用小籃提着、揹着、或是推着可愛寶寶的大男人。父親分擔育兒職責成爲一種時尚,在美國的中等收入家庭中尤爲盛行。

據報道,美國有兩百萬父親選擇留在家裏帶孩子,而讓妻子去工作養家。這麼做的家庭有的是因爲妻子收入比丈夫高,有的是因爲丈夫更有耐心,更喜歡陪在孩子身邊。這些“全職爸爸”樂此不疲,還利用互聯網結成各種組織聯盟,互相交流育兒心得,上演活生生的“奶爸團”!

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近二十年來,心理學家與兒童發展專家逐漸發現,父親分擔育兒職責,對兒童的健康成長髮育起着重要作用,某些作用甚至是母親無法替代的。研究發現,由於大多數男性與女性行爲方式的不同,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母親抱起孩子時,動作往往非常溫柔,可很多父親卻和孩子玩得更“瘋”,從生理和心理上給孩子帶來更高程度的興奮。有研究表明,嬰兒早在兩個月大時,就能分清過來抱他的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是父親來了,他會全身緊張,心跳和呼吸加快,準備好和父親“瘋一場”。這種外在刺激對嬰兒的大腦發育很有好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