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精選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82K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1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也在猶豫,這句話是否有意義呢?想了許久,結論是有的。那人生彷彿飄在空中的塵埃,終將落定。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精選19篇)

自古以來有多少豪傑勇士在歷史的石碑上鐫刻下自己的名字,又能有多少人享盡榮華富貴最終老有所終。其實,無論你是偉人抑或是罪人,無論你富有還是貧窮,也只會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留下自己的一雙淺淺的腳印,在歲月的侵蝕消磨中被世界所淡忘。李白和杜甫才高八斗,爲後世留下了無數華美絢爛的詩篇,卻也只是在異鄉孤獨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詩人普希金點亮了俄國黑暗的夜空,卻倒在了情敵丹特的槍口下。拿破崙曾經馳騁歐洲,鞭及大海,卻無奈憂鬱地成爲他人的俘虜。這樣的例子實在數不勝數,當然也不乏許多遺臭萬年得罪人,秦檜謀害忠臣岳飛,卻也能安度晚年;本﹒拉登打破了世界的和平,而仍然下落不明,其實人生就像一場遊戲,總會有game over的時候,就看你怎樣享受這場遊戲的過程。

阿來筆下的主人公便已看透了世間的爭鬥,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他是傻子,但他實際上纔是真正的聰明人。他生活在一個如此動盪不安的時代,他愛好和平,不願與他人爭鋒相對,這使周圍的土司對他俯首稱臣;他寬容大度,面對自己不忠的妻子,仍能和好如初;他重仁重義,把兩個奴隸看成自己的朋友;他珍惜愛情可以爲愛情赴湯蹈火。最重要的是,他看破紅塵,輕視生死,對待自己的仇人如朋友。所以當一切如塵埃落定時,他可以坦然面對,不留下一絲遺憾。

有人說,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就是那些最傻的人,其實的確如此。當一個人放棄了權利、金錢的時候,也就是最幸福的時候。因此享受過程比獲得結果更重要。

現如今,面對如此多的誘惑,爲什麼不拋棄慾望,愛自己所愛的人,幹自己想幹的事,追求自由和夢想呢?畢竟一切終將塵埃落定,你說呢?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2

農曆臘月十九,據電視上說是50年不遇的大雪。回家的心被大雪土封在了他鄉,學生本在這一天到校分析試卷,只得吩咐家長陪同孩子連同成績單一起拿回家,這是一個孩子半年來的收穫。

作爲我,早就已經很無聊了,總想找點事做做,於是從圖書館借回幾本書便回家了,它們是《塵埃落定》、《西廂記》、《漂亮老師與壞小子》。上篇日記提到了塵埃落定,只知其表,不知其內,還理所當然搬上自己的日記,覺得心裏挺慚愧的,想到先人也寫這些東西,他們和自己的想法是一樣的嗎?總想看看。

打開書,便如飢似渴的看了起來,心簡直提到了嗓子口了,因這作者在第一節便描繪到大雪,和我眼前看到的是多麼的一致!

“這天早晨下了雪,是開春以來的第一場雪。只有春雪纔會如此滋潤綿密,不至於一下來就被風給颳走了,也只有春雪纔會鋪展得那麼深遠,纔會把滿世界的光芒都匯聚起來。

滿世界的雪光都匯聚在我牀上的絲綢上面。我十分擔心絲綢和那些光芒一起流走了。心中竟然涌上了惜別的憂傷。……”寫得多好!

作者以一個傻子的身份描繪了新中國成立前藏族地區土司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作者以傻子爲本書的主人翁是本書的精妙所在,土司的大少爺是大家心目中公認的聰明人,二少爺是個衆所周知的傻子,但更多的時候,傻子做事卻比聰明人好很多,戰爭期間,投機取巧,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得到了數不盡的金銀財寶,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妻子,而聰明的哥哥卻打了敗仗。它說明了一個問題:不要把傻子當真傻,也正像齊白石老人家說的:“糊塗,難得湖塗”;不要以聰明自居,更不要自作聰明。

書中的主人翁傻子是個愛僧分明的人物。對他的“老師”他一直有好感,不管她多麼老了,是不是別人老婆;對自己漂亮的妻子一直視爲掌上明珠,儘管對他不忠;雖是自己家族的仇人,隨時都可能殺他,但卻能夠成爲自己的朋友。土司制度最終被推翻,他的死不是逼不得已,漢人(紅軍)沒有要了他的命,而是曾經的土司(他爸)的個仇人,他朋友來尋了仇,他沒有逃避,他覺得理所當然。

書中多次提到一個場面,說到傻子每天早晨醒來都要問:“我在哪裏,我是誰。”我想這並不是一個傻子真正需要問的問題,而是作者提醒我們每個人時刻都應該提醒自己的問題:不要迷失了自我。一個傻子都不停在反醒,我們聰明的人能有幾個有這樣深刻的認識。

一個聰明的人說自己傻,其實他不傻。

一個聰明的人說自己不傻,其實他不一定聰明。

一個傻子說自己傻,其實他不一定傻。

一個傻子說自己不傻,可能他真的很傻,很傻。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3

在開展“講學習、重品行,築就美好精神家園”主題教育活動中,我讀到了由郭明義著《幸福就是這麼簡單》一書,屢屢引發我的聯想,在當今時代如何學習雷鋒?怎樣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築就美好精神家園?這本書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郭明義同志從小就開始崇拜雷鋒,希望像雷鋒一樣,做一個爲人民服務的人。從國小四年級起,每天早晨提前到學校給同學們生爐子,看到別人在自己的幫助下享受溫暖和快樂,心裏就感到幸福;他資助貧困學生,從幾個、十幾個累計到了現在 300 多個。他曾經資助的一名女孩子來信,大學畢業後,被上海一家大型船舶公司錄取,年薪一二十萬現在也學着幫助別人,他就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和幸福感;他義務獻血,光獻血本就 54 本,總共 6 萬多毫升,正好裝 6 個純淨水大桶;……人心總是善的,總去做好事,總去一點一滴地幫助他人,改變現實,社會就會越來越好。但是郭明義實際生活過得很清貧,結婚多年,家無餘財。只陪愛人逛過兩次街,一件像樣的禮物都未曾給她買過;他們和女兒現在還住在 40 平方米的小房子;……但是他做了這麼多好事,改變了那麼多人的命運,心裏由衷地感到自己的幸運和幸福。他說:“每每想起一件好事,就多一份幸福,並把幸福帶給更多人。”“幸福就這麼簡單”,其實並不簡單。曾經記得毛澤東同志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事。”郭明義立志做雷鋒一樣的戰士,愛崗敬業、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無私奉獻,幾十年如一日地以實際行動詮釋着雷鋒精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

我被郭明義的實際深深感動着,感動他無私的奉獻,感動他真誠的付出。他所給予的不僅僅是物質上或金錢上的幫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勵和關懷。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瞭解郭明義,越來越多的人蔘與進去,跟他一起資助人、一起鮮血、一起獻髓。用廣博的愛包容着這個社會包容着這個社會的“貧困”。這種博愛在這個時代是如此珍貴、如此地可遇不可求。因此,希望更多的人學習他、跟隨他。也許我們做不到郭明義同志的那種程度,但至少我們可以學習他珍貴異常的精神,對每件事情都能認認真真的完成,熱愛我們的供水事業,在本職崗位上盡心盡責地工作,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就伸手拉他們一把,勿以善小而不爲。讓世界充滿愛,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溫暖,體會到幸福。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4

《十萬個爲什麼》裏有許多深奧的祕密,也有許多常識性的知識,《十萬個爲什麼》主要講的是生活中的疑問,它還給我們介紹了許多過去的事例,比如:星星爲什麼會發光、人爲什麼會打呼嚕、人爲什麼會做夢,打蛇爲什麼要打七寸,鱷魚的眼淚是怎麼回事,含羞草爲什麼會害羞,地球上的生物是怎麼產生的,爲什麼會有月食等等,這些都是平時生活中我們會想到的難題,十萬個爲什麼讓我瞭解了生活中的許多知識,這本書不但增長了我的知識還開闊了我的眼界。這是一本科普知識大全,一本令我百看不厭的好書。這裏面的每一篇文章都蘊含着豐富的知識,它讓我開闊視野,提高學習興趣。

以前,我並不瞭解月亮,總以爲月亮上有宮殿、嫦娥和玉兔。讀了這本書後,我才明白:月亮是一顆冷冷清清的,沒有空氣的星球,並不像我想象的哪像美麗,相反,他還有一點令人厭惡。

《十萬個爲什麼》中給我們介紹了一些有趣的自然現象:海水爲什麼發藍?爲什麼會有地震?四季是怎樣形成的?從這些問題中我明白了許多常理,解開了我心中的謎團。

《十萬個爲什麼》中介紹了一些小常識:爲什麼地震前狗會不停地叫喚?原來狗比人類聽覺高,自然也就聽的遠,聽的聲音小,也能聽見。爲什麼雨後會有彩虹?爲什麼“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讓我知道了許多“爲什麼”。

“大蛇爲什麼要打三寸和七寸?”書中告訴我們,打三寸,是因爲三寸是蛇脊椎骨最容易打斷的地方,打七寸是因爲七寸是蛇的心臟部位,如果蛇的心臟被打碎,蛇自然就沒命了。

《十萬個爲什麼》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它讓我知道世界的許多奧祕,宇宙的龐大;讓我知道了科學的無窮力量,知識的無窮無盡,豐富多彩。

《十萬個爲什麼》是一本很棒的書,建議大家讀一讀,你就可以成爲一個有用的人。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5

午後,靜謐的陽光瀰漫,濃濃的茉莉花茶飄散,陽光斜照在身上溫暖而又安詳。

一縷縷溫和的風,翻動菲薄的書頁,嗅到淡淡的墨香。詩詞的世界裏,每一個字眼,都像跳動的音符,譜成了每一首詩,每一首詞,每一支曲。

詩詞裏的韻,悠長悠長。

王昌齡的是“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清輝澹木木,演漾在窗戶。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可謂是韻無窮。“鬆月生夜涼,風宗滿清聽”那山水韻傳千古的清音,寂夜裏聽見別有一番風味。“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桫百里泉”,萬壑千山到處是參天的大樹,到處聞杜鵑啼聲,山中處處有泉水飛流而下,遙遙看去好似懸在樹梢。“風梨花初帶夜月,海常半含朝雨。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每一首詩詞意蘊如此動人,寄意深長。

詩詞裏的情,感天動地。

《長恨歌》裏所描寫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密綿綿無絕期”。帝王由此而悲的愛情,超越了時空的阻隔和生命的極限,最終達到永恆的境界。《長相思》中“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杜牧的詩“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白眷。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擾似墜樓人”。時光流轉,繁華已不在了,這隨風飄落的花似當日含情墜樓的綠珠,美麗但卻薄命,思之讓人汗顏。“問世間情爲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鵲橋仙裏所寫“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詩詞裏的愁,愁斷柔腸。

《江城子》裏“韻華不爲少年留,恨憂憂,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逝去的春華不會停留,心裏的愁什麼時候才能罷休,飛絮落花時候心裏更是愁腸百結,《醜奴兒》裏“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而今盡識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歷盡滄桑,飽嘗愁滋味之後,回想起少年時代愛上高樓,爲了賦詩強說愁,少年時是故做愁態,怕人不知自己有愁,可如今愁滿柔腸,卻不知從何說起。《清平樂》裏“別來春伴,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文學也。偉人英雄,歌以詠志,達官巨賈,誦以怡情,志者學人,習之修身。

讀詩詞樂之,樂在意韻無窮,書籍是智慧的翅膀,書籍中一切事物都被美妙的文字賦予了活力,日月星辰,江河山川爲我們織就了一簾盛放着芬芳的夢。

快樂源於讀書,特別源於讀詩品詞。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6

有些感動,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有些心情,我不知道該如何訴說。讀《陳情表》,給我的便是這樣一種感受。

讀第一自然段,他命運如何坎坷,我不同情;讀第二自然段,他選擇如何艱難,我不同情;而讀到第三、四自然段,我卻無法不爲之動容!“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致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爲命,是以區區不能費遠。”讀到這裏,我知道,作者早已把自己生命與祖母生命融合一體,祖母生命一點一點消逝,他自己的一部分生命也在一點一點離開。“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待此,我明白,作者已是在用自己生命換取一次報恩的機會。

親情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爲它常始於相依爲命,而終於傾力報恩。《陳情表》,便是最典型地體現了這種偉大的、深刻的感情。

相濡以沫,不曾相忘於江湖。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7

在這次“東教青年杏壇”讀書活動中,我從推薦的閱讀書目中我選擇了美國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裏德曼所寫的世界是平的。因爲他的名字吸引了我。世界怎樣會是平的呢?

老實說,近一個月的閱讀,很多地方是囫圇吞棗,有的地方甚至根本看不懂。這本書與其說是介紹經濟全球化,不如說是一本以經濟全球化爲主題的長篇新聞通訊。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起初我的腦子是一片混亂的,感覺就像在看一份電子產品說明書,篇幅長、計算機專業術語過多。世界上使用電腦的人越來越多,但並不表示所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托馬斯弗裏德曼不愧是讀者身份,他用幾近煽情的手法、生動的事例和大膽的想象來解讀經濟全球化,讓我不得不被這洶涌而來的經濟全球化所鎮住,同時也深感自我知識的匱乏。

世界是平的告訴我們,競爭的平臺已經被推平了。試看今日的世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免受競爭所帶來的衝擊,能夠不享受因爲合作所帶來的極大豐厚的回報。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競爭與合作,因爲競爭與合作帶來了整個世界的變化,促進了人類禮貌的發展和傳播。在我們的工作和事業中同樣不可缺少競爭與合作的因子,我們每一天從事這簡單而又繁重的工作,在這個看似簡單平凡的工作中同樣蘊含着競爭,從各人的工作態度到職責心,從個人的學習本事到工作技能無不打上競爭的烙印,社會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競爭場所,任何時候誰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誰就能享受勝利者的喜悅。

我是讀不太懂這本書的,但還是收穫到了緊迫感,做爲一個年輕人,我僅有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識,不斷地鞏固已學到的知識並運用到實踐中,努力工作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我的立足之地。

我聽到了一個故事。在非洲,羚羊每一天早上醒來時,它明白自我必須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快,否則就會被吃掉。獅子每一天早上醒來時,它明白自我必須超過跑得最慢的羚羊,否則就會被餓死。所以不管你是獅子還是羚羊,當太陽升起時,你開始奔跑。

沒錯,從此刻開始奔跑吧!現今社會上許多人懂得技術和技能。那麼我們憑藉什麼才能脫穎而出,競爭到工作崗位,我們要怎樣跑纔不會被時代大潮所淹沒?我總結到必需要不斷地學習,因爲新事物層出不窮。我們要與時俱進學習各種新知識,僅有不斷的提高自我,讓自我永遠堅持很強的競爭力。才能在平坦的世界競技場下擁有一席之地。這個過程充滿了汗水與荊棘。有人可能選擇安於現狀,半途而廢。大家千萬不要放棄,古語有云:“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相信我,從這一刻開始就奔跑起來吧!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8

王安石的文章《傷仲永》,論述了人的先天才能和後天教育與成才的關係,對吾輩教益匪淺。

天才到底是什麼?雖說餘已過不惑,但偶還是認爲這是個說不清楚的問題。悲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愛迪生以爲: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思之,不禁汗顏。倘若靈感不光顧,豈不是俺們的汗水都白流了?還好,姓愛的並非只他迪生一人在說話,還有個叫愛因斯坦的,這個愛也說過一句話: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再思,確也是。你可能不是天才,但你卻可能成功。如是,吾心釋然。

想俺四十餘年光陰,書也讀了些,人也見了些,神童不少,天才不多。王荊公曉得個方仲永,然其父不使學,終泯然衆人矣。哎,咱也別老拿孩子說事,你如若攤上這麼個老爸,也只能由命了!只是可惜了仲永那孩子!

俺倒也附庸風雅,與琴書畫無緣,硬是和棋搭上個邊,說到玩棋的,以前有個吳神童,有幸碰到段執政,渡洋學弈,後竟自獨步天下;又有個高麗神童李,入曹府深造,數十年也無人能敵。此二人,不可不謂天才!我們所能知道的,就是他們執着、他們進取、他們拚搏、他們堅持不懈,---總之,他們成功了,你說他們是天才也就不爲過,因爲他們以前確是神童!好腦殼,爹媽給的,打小又不讓咱混吃混喝,見天叫咱黑的白的,直弄得咱是天才咱怕誰!

然則卻也知曉神童若干,終未進身天才,箇中原委,莫衷一是,餘生也愚,不明就裏,乞明者明示!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9

夏日午後,站在舊式的衚衕中透過交錯的電線杆,望着並不太藍的天空,兩旁的行人似乎是在穿梭,但卻聽不到糟雜的聲音,就連呼吸的聲音也不能感受到,我只是在享受這種靜,心靈的靜,真想投入於靜中不再回來,這實在是很享受呀。初讀村上春樹的作品被吸引,似乎在作品中體驗,又似乎是個旁觀者。

挪威的森林貫穿全書的就是作者多次提到了的,“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作爲生的一部分永存”,全書的結構也如作者所說,並不以死爲終結,這裏有作者的無奈即每個人都會死,也有作者面對生活的勇氣即有死纔有生。作品中最主要是兩次死,很相似的兩次死。一次是木月的死,木月死後直子和渡邊的關係便開始了,另一次便是直子的死了,按玲子的話說就是“你選擇了綠子,而直子選擇了死”兩次都是由死而引出了新生。另一個相似之處是,木月在死前見的最後一個人不是他最愛的直子而是渡邊,這似乎應該是木月把直子託賦給了渡邊,直子在死前見的最後一個人也不是渡邊而是玲子,同理應理解爲直子把渡邊暫時託賦給了玲子。

書中所描寫的幾個主要人物都是醒着的,但由是他們價值觀不同,心理成熟程度不同,所以他們的生活本身是有着巨大差異的。

渡邊本書的男主角,一個實在是很普通的人物,普通得讓人難以留下印象。他對學校這個小社會內部虛假、骯髒也是很厭惡的,但他卻也沒有去改變這一切的想法,甚至有點逆來順受的意思,因爲他很清楚這是無法改變的,這就是渡邊的無奈了。不過這傢伙扞的也就是這種逆來順受了,似乎任何人都不能影響他的生活軌跡,雖然他也並不知道自己想去哪裏或將要去哪裏。不過渡邊的心理也不太成熟,他在尋找一種既不傷害直子,又不傷害綠子的方式,但這種方式是不存在的,“如果每個人正義都大行其道,每個人都得到自己的幸福的話,必然導致混亂”,在直子死後渡邊想通過旅行來找回自己但卻失敗了。直到渡邊見到玲子,玲子說“你選擇了綠子,而直子選擇了死”,此時應該說渡邊解到了相對於已經失去的更應該珍惜眼前存在的,應該停止對生者的傷害。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10

戰國時代,兵荒馬亂,諸侯混戰,萬物蒼涼;奇商呂氏,協王登基,高居丞相,調令諸軍;輔秦漸強,大權獨攬,放逐異地,被迫自殺:臨終遺作,呂氏春秋,二十萬字,一十二卷,上囊天理,下括人生。

這就是說出千古一句”奇貨可居“的戰國奇人——呂不韋,令我們尊敬的,不僅僅是他一生的豐功偉業,更是他的絕筆作——《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一部戰國末年類似百科全書的一部震世之作,號稱古今萬物萬事、明物揭理的書,故號”呂氏春秋“。書中分篇160,數目繁多,僅此取其一篇表達感悟:

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萬物章章,以害一生,生無不傷;以便一生,生無不長。故聖人之制萬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則神和矣,目明矣,耳聰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節皆通利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謀而當,不慮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於物無不受也,無不裹也,若天地然;上爲天子而不驕,下爲匹夫而不惛,此之謂全德之人。

普天下,人、動物、植物,所有生命,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感受着天地所給予的,但是,天地所能給予的,僅僅是很少的一部分,資源是有限度的,能源是有多少的,可用的物資是限量的。一萬個人,共同向一個靶子射擊,靶子肯定不會不被射中,這個例子就很好這證明了,寰宇之間,生命繁多茂盛,如果一起損害一個物體,那個物體肯定會受到傷害,如果這些生命一味向天地索取,那天地的有限資源,就不會不被耗盡了。

所以我們要想治理好天下,就要保全每個生命,不要因爲他們是渺小的,而無顧忌的傷害他們,也不要因爲他們是桀驁不馴的而放棄治理他,當他們的生命、天賦、性格、人品得到了愛護或者規範,那麼天底下就不會有違背道義和理性的事情發生了,沒有了這些不良的事情,那麼我們生存的世界就會純潔,我們的身體就會向好的地方發展。

如果讓人人都熟知並且熟練的運用這個道理,這樣就會形成良性循環。運用這個道理治理天下的聖人,不經過任何商量、動輒、思考,做出來的事都是恰當的,因爲他們的仁義、靈性,已經可比天地,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會包容,順隨着道義,就不用愁人性的偏離了,這樣的聖人,無論處於何種情況,或危險,或安全,都會做到於事不驚,從容解決,這纔是德行完全啊!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11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題目叫做:《祖父的園子》。學完這篇課文,我感受頗深。

這篇課文主要講:“我”家有一個大花園,這花園裏什麼都有。這花園原來是果園。每天,祖父幹什麼,“我”就幹什麼,由於“我”鏟地,把狗尾草留到了地裏,而祖父教“我”分辨了穀子和狗尾草。而“我”心不在焉的聽完後,就去玩別的了。在“我”的眼裏,什麼都是活的。我在這自由的地方,度過了“我”的童年。

童年,的確是無憂無慮的、天真可愛的。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度過了童年,而這也是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快樂的。在作者的眼裏,什麼都是活的,這是爲什麼?因爲作者在園子中覺得很快樂,所以認爲園子裏的一切都是快樂的、美好的;在作者的眼裏,什麼都是自由自在的,這是爲什麼?因爲作者在園子中很自由自在,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所以認爲園子裏的一切都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在作者眼裏,童年是在她的記憶中最美好、最快樂的一段時光,這是爲什麼呢?因爲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是快樂的、自由的,而祖父對她也有着深深的愛,那種包容的愛。

是呀!在童年中我們一定有很多的有趣好玩的事情,把“不值”當成“不直”;把“洗面奶”當成“牛奶”;把“驗鐵”的“鐵”當成“吸鐵石”能夠吸上的“鐵”……這些雖然很幼稚、很天真,但是這些事情也爲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是嗎?所以,現在的小朋友們請珍惜你們的`童年吧!

童年,如同海灘上五彩繽紛的貝殼,閃爍着,美麗着。《祖父的園子》,我也不會忘懷。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12

愛迪生曾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仲永的事蹟,便是這句名言最好的真實寫照。

初讀《傷仲永》這篇文言文,真有點“傷不起”.一個五歲的孩童“未嘗識書具”.竟能“書詩四首,並自爲其名”,此子若稍加指導,定當出列拔萃。仲永的才能受到邑人的好評,他們“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足見仲永的天資聰慧矣。然而他的父親“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從而釀成了仲永“泯然衆人矣”的悲劇。

仲永之所以泯然衆人,主要原因在於他父親,他目光淺短,愚昧無知,貪財誤才,“不使學”的錯誤做法,耽誤了仲永大好的學習時光,最終淪爲常人。仲永出生在這樣一個世隸耕的農民家庭裏,一開始便註定了結局。難道就只是其父之過也?非也非也,若不是邑人有着和衆心理,仲永的父親也不會環謁於他們,不讓仲永學習。如此說來,邑人也爲“幫兇”之一。而我認爲,真正的原因出在仲永本身。倘若他幼時的資質潛退是父親的錯,但他長大了卻還不懂的學習的重要性,懶惰而不思進取,不正是他自己的責任嗎?即便出生在這樣的家庭,沒有條件學習,也要去創造條件。就像一個海綿只會擠出水分,卻絲毫沒有吸進“墨汁”,也總會江郎才盡的一天的。

我們正值學習的大好時光,有着優越的學習條件,有什麼道理不好好學習呢?莫非要步了仲永的後塵,重蹈覆轍?要知道顏真卿曾說過:“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我們無法決定出身,卻可以創造未來。我們無法回到昨天,卻可以把握今天。一個人的天資固然可貴,但後天的教育更爲重要。付出的汗水和收穫的碩果是成正比的。

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啓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13

張愛玲擅長描寫各種各樣的女性。《金鎖記》也不例外。這篇小說記錄了一個發生在19世紀初舊上海女子身上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地位低下的女子。她大哥爲了攀附權貴,把她嫁給了當地的一戶大戶人家—姜家七巧的丈夫從小就是殘疾。七巧的爲人十分潑辣、刻薄,再加上嫁了個廢人,便特別不招姜人待見。於是她便不停地反抗,這樣她在別人眼中可就算得上臭名昭著了。過了幾年,她的丈夫、婆婆相繼去世。姜家便分了家,七巧脫離了這個封建大家庭,帶着兒女搬到外面住。然而她的生活並沒有好很多,相反她的下半生過得十分悲哀:三爺姜季澤來找她,她毫不留情地拆穿了他騙錢的把戲,葬送了自己的愛情;兒子成家後,由於嫉妒兒媳,她把兒媳活活氣死了;女兒在30多歲的時候好不容易找了個人家,她偏從中攪和,斷送了女兒的一段好姻緣……最後,這個不幸的女人在鬱郁中死去。

張愛玲的這篇小說用了許多寫作技巧,其中我認爲最成功的要屬側面描寫。在文章的開始,作者並沒有正面介紹姜公館的情況,而是借兩個丫鬟的牀頭夜話將整個家族的人物關係和大致情況都交代清楚。這倒和《紅樓夢》開頭借冷子興之口演說寧、榮二府的興衰頗有些相似。接下來,作者又在兩個下人的交談中將七巧的身世向讀者作了交代。再由大奶奶、三奶奶背後的閒言冷語說明了七巧的爲人以及她在姜家低下的地位。

這一系列的側面描寫吊足了讀者的胃口,使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親眼”看看這七巧究竟是怎樣的。別急,在這一系列的鋪墊之後,七巧出場了——“瘦骨臉,朱口細牙,三角眼,小山眉”寥寥十幾個字便活脫脫地刻畫出了一個精明的婦女形象。接着作者便展現了七巧的語言及行爲,她替二小姐說媒,氣得二小姐直哭。短短四五千字,就把七巧的出身,人物形象,人物關係交代地一清二楚。

張愛玲的一枝生花妙筆着實令人佩服。我認爲最妙的一個側面描寫在最後。七巧晚年的時候,作者並沒有花費筆墨去正面描寫她。而是通過童世舫的眼看了出來——“門口背者光立着一個身材矮小的老太太”,在童世舫心中“這是一個瘋子”。

小說的題目叫《金鎖記》,爲什麼要叫“金鎖”呢?我認爲是故事的主人公七巧被金錢套住了。別人愛她,她說那人是看上了她的錢;自己的侄子和女兒玩,她說是侄子欺負女兒,想霸佔她的家產;女兒上學丟了東西,她便上學校找校長討公道……就這樣三十年來,她帶着黃金的枷鎖,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害的自己沒得到幸福,也害的自己的孩子前程被斷送。當然這金鎖也可以理解爲封建社會的桎梏。

在這篇小說中曾多次提到了月亮。月亮是淒涼的象徵。月亮的變化也折射出了人物內心的變遷。開場時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點,低一點,大一點,像赤金的臉盆沉下去……”這預示着一個沒落時代的一個沒落的家族;“模糊的狀月,像石印的圖畫”,這是七巧女兒長安眼中的月;“彰影綽綽的烏雲裏有個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個戲劇化的猙獰的臉譜”是七巧眼中的月;“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輪滿月,萬里無雲,像是黑漆漆的天上的一個白太陽”,是七巧兒媳眼中的月。

從這篇小說中也可以讀出一些封建社會的腐朽思想。過去結婚娶親,大戶人家講究門當戶對,小戶貧窮人家想攀附權貴。七巧嫁到姜家,她大哥是高興的。儘管七巧嫁的只是一個殘疾人。姜家卻是打心底瞧不起她這樣一個出身卑微的人,連底下的丫鬟都敢對她議論紛紛。這樣勢力的思想在今天也是存在的。一個人當了官,底下便有許多人吹捧他,一旦這個人沒落了,那些原先吹捧他的人便會做鳥獸散。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富在深山有遠鄰,窮在鬧市無近親”。

讀完全文,我七巧的感覺不是厭惡,更多的是同情與可憐。生活在那樣一個沒落的時代是不幸的,七巧所受到的種.種不公正的待遇也不是她能逃避的,所以她只有選擇反抗——以自己的方式。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14

《柳林風聲》這本書是英國作家格雷厄姆寫的,是一部充滿田園風情的經典童話。童話,是我們從小聽的多的故事的題材,所以這本書我百看不厭。現在就讓我爲你們慢慢介紹一下吧!

書中有善良的老獾、老實的鼴鼠、聰明的河鼠,還有一隻固執、貪財的蟾蜍,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蟾蜍坐上火車逃獄的情景了。

由於蟾蜍先生近一段時間迷上了汽車,對汽車的瘋狂失去了理智,看到沒有人看管,便開走了警察的汽車,結果被判入獄20年。蟾蜍先生十分絕望,悔恨地度過了好幾個星期。還好蟾蜍的女兒是個是個心地善良,喜愛動物的人。他十分同情蟾蜍先生,決心幫他逃走。獄卒的女兒便讓蟾蜍先生打扮成了她的阿姨,讓他這樣逃走。蟾蜍先生聽話地打扮成了獄卒女兒的阿姨,可憐巴巴地讓司機帶他回蜍宅,可蟾蜍坐上火車,沒多久,警察們就追上來了。我心想:蟾蜍完了,又要回獄裏了。我又爲蟾蜍捏了一把汗。此時,火車裏的蟾蜍急了,在這千鈞一髮時,蟾蜍只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給司機,司機大吃一驚。如果我是司機,我一定會把蟾蜍交給警察。可司機並沒有這樣做,反而幫助蟾蜍,加大馬力,火車飛快地行駛。前方有個隧道,司機乘警察們沒出隧道時,把蟾蜍推進小樹林裏,開車離去了。我心想:這下蟾蜍迷路了,不知道他能不能回去?

《柳林風聲》裏,我最喜歡的是那隻可愛的鼴鼠,聰明的河鼠。他們機智勇敢、樂於助人。在森林冒險中,他們互幫互助,照顧彼此。他們就像好兄弟,情深似海的友誼打動着我。我心想:他們樂於助人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柳林風聲》是本好書,我天天讀它。一想起那四隻可愛的小動物、充滿着歡聲笑語的大森林……哦,多美呀!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15

寒假裏,我看了一本書,是任大星爺爺的最新力作壞爸爸好爸爸。

汪大剛是個對錯分明、心地善良、像個男子漢一樣的陽光好少年,他的爸爸開始也是一個好爸爸。但他經不起誘惑,讓一個女騙子給騙了。被騙後,他的爸爸汪立羣改過從良,當上了個體出租車司機,後來汪立羣接了一個大單,到機場,一次掙了一百多元,但那個客戶的一隻提包落在了他的車上,他就把提包交給了機場的公安部門,還報告了他掛靠的公司。後來才知道那個提包裏有十幾萬現金,還有重要資料,那個客戶是個美籍華裔,他隆重的感謝了汪立羣,還驚動了記者。就因爲這件事,汪立羣成爲了“文明市民”。但還是沒有吸取以前的教訓,幾年後又一次上了騙子的當,成了吸毒人羣,還跟那些犯罪同夥綁架了汪大剛的好朋友周薇薇。但周薇薇很信任汪立羣,就因爲她的一句“汪叔叔”,讓汪立羣改過從良,重新做人。

現在的社會上,非法分子很多,常常有偷竊、綁架類似的事情發生。我真搞不懂,人心都是肉長的,爲什麼那些歹毒的人那麼兇狠無情呢?

壞爸爸好爸爸,是對一個父親的評價。

我覺得我的爸爸是一個好爸爸。他很愛我和媽媽,從不酗酒,也不會回來對着我和媽媽發脾氣。唯一一點就是——抽菸,爸爸一天能抽2包煙,勸了他很多次他都不聽。我曾在書上看過,一個人每抽1包煙(20支)就能減少11秒的壽命,我把這個事情跟爸爸說了,他只是敷衍的“嗯”了一聲,也不知道有沒有聽進去。我覺得世界上所有的爸爸都愛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壞爸爸還是好爸爸。

這本書情節曲折緊張,故事起伏跌宕,想知道最後的結局嗎?就讓這本書告訴你答案吧!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16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做世界是平的……我們需要明白的是,當世界成爲平的,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變成一個大舞臺,這種環境能夠迫使我們每個人都參與到競爭中來。利用網絡的平臺,一切都將變得沒有距離,這個事實既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同時爲競爭的慘烈感到一絲恐懼。開放源代碼、外包、離岸經營、供應鏈和搜索技術等被描述成爲剷平世界的10大動力,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異常是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國成爲了世界變平的重要力量,並充分享受着平坦化帶來的偉大變革。

正如作者所說,我們還在睡覺,工作已經外包出去了;當我們醒來時,郵箱裏已經會有我所需要的東西了,這便是時差帶給我們的好處。世界是平的,使得公司沒有了國界,跨國公司能夠利用世界各地的資源優勢,將最適宜的工作放到最適宜的地方,由最適宜的人去完成,實現企業最佳的優勢組合,最完美的人力資源配比。的發展消除了企業間的溝通障礙,使企業之間的聯絡變得更爲通暢……

作者用了很多的篇幅介紹了印度的服務業,異常是軟件業——不能不說印度創造了一個奇蹟。被稱爲“硅谷”的班加羅爾,那裏所發生的一切簡直不可思議。(是什麼原因讓印度一下子成爲軟件王國的巨人呢?在世紀之交的前夕,Y2K(千年蟲)的問題讓世人感到世界末日的來臨,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妥善的解決,那麼無疑帶給我們的將是一場災難。要明白對計算機系統進行調整是一項龐大而瑣碎的事情,世界哪個國家擁有能完成這項工程的專家呢?當然是印度!Y2K讓印度的腦力勞動者大受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青睞。

Y2K後是網絡經濟的繁榮時期,印度的軟件業也得到了空前蓬勃的發展。與其說印度是幸運的,倒不如說是印度政府的英明決策造就了今日的印度。而我們是否也能在其中得到一些啓示呢!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17

我們每個人多有自己最想要的禮物:有的人可能希望得到一個洋娃娃;有的人可能希望得到一臺嶄新的遊戲機;也有的人可能希望得到一些精美漂亮的飾品……可以這麼說,世界上有多少人,那麼就有多少個希望得到的禮物。這些禮物能帶給我們快樂,這不用質疑。但這些快樂並不是長久的,我們得到了這些禮物,它能讓我們一時開心快樂,感到興奮,但很長時間過去了,這些禮物就會慢慢地被我們遺忘。這些禮物並不會在我們的腦海中停留太久的時間,它也並沒有給我們留下多麼深刻的印象。所以,當我們得到它的時候,對它的好奇心就已經消失了,我們就會把它拋到一邊,相反設法的去得到下一個我們想要的禮物。

那麼,究竟什麼纔是我們想要得到最珍貴的禮物呢?這個問題誰也無法回答。我們得到了這個,就想得到那個,我們擁有了一個又一個的禮物,但這些都不是對於我們來說最珍貴的禮物。在《最想要的禮物》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大家一個道理,我們最珍貴的禮物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取決於我們自己的。禮物是我們生活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是實實在在的禮物,也可以是虛擬的看不見的禮物。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可能成爲你生命裏最珍貴的禮物。但真正珍貴的禮物是什麼?是我們對生活的一種態度;是我們學會奉獻,而不是一味的索取;是我們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學會原諒以及被別人原諒,這,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但卻到最後才發現的最最珍貴最最想得到的禮物!

每個禮物都是一顆種子,種在了我們的心裏。那個最最珍貴最最難忘的禮物就是花開得最美麗的種子,在我們心裏發芽,讓我們學會了一個又一個道理,並且時時銘記在心。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這樣的一份禮物,就是爲別人付出。嗯,禮物的意義就是:光有愛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將愛表達出來,用歡慶和送禮物的方式。所以,當你真正的爲別人付出了,你就會明白,“給”永遠會比“拿”愉快。

在這本書的最後,我們和尹大碗一起明白了:每個人都該擁有兩個生日吧!一個,是自己真正出生的日子;而另一個,就是真正地意識到自己原來一直被愛着,並沒有被遺忘的日子。嗯,這,就是我們最最珍貴的禮物,是每個人都擁有的,但卻又是獨一無二的、專屬於我們自己的禮物!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18

天才和瘋子是個怎樣的界定?什麼是天才,什麼是瘋子?小時候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想,天才就是高智商,瘋子就是精神病,彷彿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永遠不可能有交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改變了很多我對這兩者的看法。

這是我看過最好看的書之一,即使是有之一,也不影響我所表達的對這本書的喜愛,好久沒遇到一本自己如此喜歡的書了。喜歡這本書,不僅因爲作者輕鬆的筆調,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展示了的一個自己幾乎沒有接觸過的世界,展示出來的獨特視角。

在大多數人的眼裏,瘋子都是精神病院裏,精神出了問題,神經錯亂,舉止怪異的人,簡而言之,即是腦子有病。然而看過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後,我發現瘋子不應該被這樣子定義的,他們中很多有自己的思想,頁很清楚自己在想什麼,甚至很多想法是很有科學性的,就像書中的“四維蟲子”和“時間的盡頭”等節所提到的,患者的思維是很嚴密的,所講到的量子力學也是有根有據的,講述時思路清晰嚴謹,若是在大學課堂講課,相信是很有資深教授的範兒的。但是這樣的人卻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人們把他們當成瘋子,只是因爲他們的思想被絕大多數人所不能理解和接受。若是人們能寬容地對待這樣的思想,換個角度來看“瘋子們”一些天馬行空式的想法,或許他們就是坐在研究院的科學家了。

天才和瘋子有時只是時代的差別,如果在一千多年前有人整天拿電腦,航天飛機什麼的來說事,人們肯定也覺得他們是瘋子,可是在今天,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每一個人都不會對此有絲毫的質疑,它們都成爲了現實。再如,尼采,梵高,愛因斯坦等天才都有不被大家所理解的時候。尼采是西方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他最早開始批判西方現代社會,然而他的學說在他的時代卻沒有引起人們重視,這位自稱是太陽的哲學家後來還被送進了精神病院。梵高也因自己的畫風和當時的主流不同而不被大家所待見,後來也進了精神病院。天才若是生不逢時,便也成了瘋子。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理解萬歲。我想在以後的日子,即使我不懂“瘋子們”的世界,我也會尊重他們的想法,有時並不是別人的想法怪異,只是那是自己沒法達到的高度。

塵埃落定讀後感錦集 篇19

首先,請大家想一下一隻老鼠、一隻貓、一隻蟋蟀,這三隻小動物之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大家肯定會覺得說那隻貓會吃掉了老鼠,而那隻蟋蟀則是看熱鬧的。嘿嘿,在喬治·塞爾登作家的筆下答案當然不是這樣的……

《塔克的郊外》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老鼠塔克、貓亨利與蟋蟀柴斯特上演的機智、勇敢、友情的冒險故事。柴斯特從時代廣場回到郊外草原不久後,草原就要被人們開發建設。於是,柴斯特請在城市裏見過大世面的塔克和亨利來郊外幫他們拯救草原。聰明的塔克想到了一條讓所有小動物們都興奮的妙計。最後,草原拯救成功,動物們把草原叫作“塔克的郊外”。

這本書讓我十分感動,喬治·塞爾登寫的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感受到這三個小動物們的真摯友誼。

從一開始柴斯特邀請亨利和塔克去郊外幫助他們拯救草原的時候,它倆首先是嫌麻煩、不想去。直到最後的冷靜、沉默,和一聲輕輕的“我們去。”

等到它們到了郊外和柴斯特見面時,亨利使勁地舔了一下柴斯特的腦袋。然後,這三個小夥伴很自然的擁抱在一起,他們相互寒暄,說啊,笑啊,就像所有久別重逢的老友那樣……

很快,聰明的塔克就想到了一條妙計來拯救草原——讓人們相信這個大草原就是歷史重要人物約瑟夫·海德雷的宅地和農場,糊弄一下人們,這只是個善意的謊言。

難道這些地方不能體現出他們純真的友誼嗎?我們喜愛柴斯特的天才、亨利的風趣、塔克的機智與義氣,我沉浸在了這最不可思議的的友誼組合裏,自己和自己上演着小動物們的遊戲。在這裏,我學會愛、感受友誼、親近着自然的生命力。當我們再一次親近自然,感受它的美好,感受它生生不息的力量,我們才真正體會到,自然是生命的泉源,是快樂的根源。

合上這本書,讓我久久沉浸其中。人們要開發郊外,使大自然變成一個繁華的城市。其實人們根本不會知道開發了這片郊外的後果,它會使生活在這的動物無家可歸,會使在這的兒童失去親近自然的機會。動物們對郊外的拯救讓我看到了它們對生存的渴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

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在喬治·塞爾登創造的這樣一個純美的小動物的世界裏,讓我們更好地看見了自己,看見了人類該怎樣去珍惜熱愛我們身處其中的自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