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心得體會(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03K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

x年12月,加入了“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研究”課題組,併成爲課題主研教師。爲期四年的課題研究,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付出了辛勞與汗水,也收穫了歡笑與喜悅。現寫下自己的研究心得,再次回顧難忘的四年的時光,聊以自勉。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精選16篇)

課題研究,敦促我不斷地讀書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作爲一名有十多年教齡的教師,肯定知道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但是,究竟該怎樣着手進行系統的有意識的培養?我的大腦一片茫然。因此,我開始閱讀關於習慣培養的相關書籍。《大師談兒童習慣培養》、《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怎樣糾正壞習慣》……我似一名沙漠中的行者,如飢似渴地閱讀着一本又一本書籍。名家大師們對於習慣培養的著名言論,讓我對於習慣培養的重要性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也更堅定了習慣研究的信心。通過閱讀,我也接觸到了名家大師們進行習慣培養的具體做法和策略,這對我的課題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借鑑作用。閱讀書籍,增添了我的課題研究的底氣;而閱讀期刊雜誌和上網閱讀相關文章,則幫助我與時代同步,時時接受新鮮信息。《少年兒童研究》、《班主任》等期刊雜誌上面的文章,有不少與習慣培養有關。因此,我也定期閱讀。此外,還經常上網閱讀同行們撰寫的習慣培養的經驗文章,也同樣讓我受益匪淺。在大量閱讀的同時,我還認真地進行了摘錄,並結合自己的習慣培養寫出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課題研究,讓我學會做一個思想型的教師。通過廣泛的閱讀和與同事們的交流,我學到了習慣培養的一些好方法。但是,這些方法適合於我的學生嗎?應該怎樣調整,才更適合班上的學生並且達到更好的培養效果呢?作爲課題的主研教師,在注重兼收幷蓄的同時,我也非常注重結合班級學生實際,制訂具體的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案。同樣的培養方案,對於有的學生來說,效果頗佳;而對於有的學生,卻收效甚微。這又是何故?對於這樣的學生,培養方案又該做出怎樣的調整?這些,都是需要我不斷思考的。而就是在這樣不斷實踐和不斷的思考中,我逐漸積累了習慣培養的經驗,比如,怎樣進行良好預習習慣的培養,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課題研究,讓我認識到習慣培養的持久性。習慣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研究人員研究發現,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至少需要二十一天時間,並且還需要一定時間的鞏固與強化。因此,在習慣培養過程中,我就經常提醒學生,反覆強調具體要求,時時講,處處講,爭取將習慣培養的意識滲透到每一個學生的骨子裏。在習慣培養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出現反覆。比如,前一段時間都還認真書寫的學生,開始書寫潦草了;一向都是舉手發言的課堂上,開始有學生不舉手就搶着說話了……出現類似的情況,其實都比較正常。作爲教師,生氣也好,發火也罷,都無濟於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要立即予以批評和糾正,並持之以恆地督促學生改正,直至不再出現同樣的錯誤。教師一旦懈怠,一旦放棄,則習慣培養就又回到了原點,真的是前功盡棄了。

課題研究,讓我“累並快樂着”。參加了課題組,承擔了課題研究,肩上的擔子自然就比其他的老師多少重了一些。學期初和學期末,要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和課題研究總結。每個月,課題組都會有那麼幾項常規任務要完成:學生個案分析、教育教學隨筆、推薦資料……有時候,的確也會感到辛苦,感到累。怨天尤人不是明智的做法,只有咬牙挺過。經過四年的習慣培養,我收穫了不少。首先,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也有了一定的課題研究的經驗。此外,所教班級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養成較好。曾多次參加校級和區級展示課,學生們所表現出的良好習慣,獲得了老師和領導們的一致好評。這,讓我甚感欣慰,讓我嚐到了習慣培養的甜頭。

“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研究”課題成功結題,我又加入了新的課題組。在今後的課題研究工作中,我仍將踏踏實實地潛心鑽研,提高課題研究水平,更好地促進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2

3月11日我參加了鄉組織的課題研究培訓,感受頗多。在培訓會上,縣教研室範主任,周主任作了精彩的報告,我鄉王校長也做了報告。現在將心得體會寫出來。

範主任的《以課題研究爲平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使我知道了課題就是一個問題、願景、主題,課題研究是科學研究最常見最基本的方式。課題研究的過程包括課題的選擇與論證、制定研究計劃、查閱文獻資料等。

我們就行課題研究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教師成長的需要。課題的.原則一共有8個,那就是:方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過程性原則、合作性原則、推廣性原則。課題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選題、論證、成立課題組、申請立項、開題、制定課題實施方案、按計劃實施研究、結題鑑定。

課題的來源有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選題一共有四個方面:

1、從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

2、從教育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問題。

3、從先進的經驗和方法中提出問題。

4、從有關部門發佈的課題指南中得到問題。選題注意事項一是從實際出發,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貪多,提倡小課題。課題論證是對已初步確定的課題進行分析、評價和預測,是課題確定的深化。

我認爲搞一個課題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個業務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的團隊,踏踏實實幹事的人。現在,我們鄉就缺少這樣一個團隊、一個核心人物,、組織者誰會是這個人呢?我也同樣堅信認識比行動更重要,我們要進行課題研究,一定要首先認識到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改變自己,然後落實到行動上。我們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斷思考,不斷嘗試新的挑戰。我們要見了一個規範的團隊,不斷學習,要科學、有一定的策略。

周主任的《把教研做在課堂上》的報告使我知道了教育應該是一種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我們要然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堂好課,一共有五個基本要求,那就是:有意義、有效率、有生成型、常態性(爲學生爲孩子上課)、有待完善,紮實、充實、豐實、平時、真實,組成了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

我認爲不要教給學生現成答案,一定要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要讓學生愛上課堂。我們要給孩子學習的動力,我們教師自身就是一種教學資源,一定要挖掘好。我們要面帶微笑、滿懷激情的上好每一堂課。我認爲我們課堂現在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重結果輕過程。

我們教學時千萬不要急於求成,一定讓學生去經歷、探究,我們當老師一定要的幫助學生去學習、探究,而不是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我們要尊重學生讓學生學得愉快。環境我們不能改變,別人人我們不能改變,但是我們能改變自己。從想在開始我要接納我不能改變,努力改變我能改變的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我們鄉校長的《課題研究貴在持之以恆》的報告,使我懂得了我們要不斷思考、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立足課堂致力於課堂改革讓自己的課堂越來越精彩。我們要像王校長一樣進行課題研究,尋找合適的切入點,選擇適合的課題進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成功失敗都是收穫。最後把簡單的事做好,持之以恆進行課題研究。課題研究,我們正在上路……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我參加了關於《案例教學在國中思想品德課的應用》這一課題的研究,參加課題研究以來,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它不僅拓寬我的視野,還豐富了我的實踐經驗,更讓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新的認識,更加熱衷於教育事業。

通過本次研究學習,我認識到教育研究課題的選擇是教研工作者的首要環節,也是關鍵的一步,因爲教育研究課題的選擇引導着研究方向,並制約着整個研究工作的進行及研究的價值,在學習以前曾經一直認爲我只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一名教師,我的任務就是教好我的課,教育好我的學生,完成我的教學任務就可以了,至於教學研究,那是教育專家的事或者說是各級教研員的工作,與我的教學生活很遙遠,但自從參加了小課題研究以後使我轉變了看法,教育教學研究就在我們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們作爲普通的一線教師照樣可以寫出研究性的東西。我們教師的研究取材就應當取材於我們的日常教學生活中,例如在我們的平常教學課堂上,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就具有一定的教研價值,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可以深思之後用文字寫下來,和同行同事交流也許會取得更好的解決辦法,在生活中更要做一名有心人,善於積累還應當及時掌握教育信息、教育動態,提高從實際工作中發現科研課題的能力。

總之,進行課題研究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我發現這恰是一個最優化的成長過程,今天我們的課題還在探索之中,今後的工作還很艱鉅,但我堅信只要共同努力,紮實工作,不斷探索,不斷進步,我們的課題研究一定會取得成績。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4

爲了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主動探究能力,我參加了“農村國小數學課堂導入的課題研究”課題實驗。我在同組的同事指導下,通過研實驗,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績。現體會如下:

一、嚴格要求,務實開展。

自我申報“農村國小數學課堂導入的課題研究”課題立項後,爲保證課題研究能在科學有序的工作狀態下順利開展,我制定了課題研究的管理細則。要求做到“三必須”:必須隨時聽課,瞭解實驗的狀況;必須加強學習,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必須準時參加課題小組學習活動。加強自身理論的學習,做實驗記錄,每學期上一節實驗彙報課,寫一份實驗論文或實驗心得體會、教學反思等,做到邊實踐邊學習邊總結。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順利的實施本課題,我清楚的認識到必須轉變教師“角色”意識。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在改革教育同時,必須從居高臨下的主宰課堂的局面中解放出來,淡化自己的意識,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我非常明確:要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愉悅和融洽的學習環境,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表現空間”,讓學生積極思維,任意表達,敢於標新立異。

三、積極探索導課的方案。

師生談話導入。對於某個新知識,學生接觸最頻繁卻又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可以採取師生談話來導入。比如教學“梯形的面積”,可這樣談話來導入:(師)同學們通過學習三角形面積,知到可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下面就請大家來回顧一下,介紹一下如何把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的。

實踐操作導入。動手操作符合國小生好動的特點,可吸引國小生將注意力集中到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中來。“實踐是創新的源泉”,學生具有活動實踐的天性和創造成功的慾望,教師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多動”,儘量讓他們在“做中想,想中學”,親身經歷各種探索活動。在充分準備的前提下,教師精心組織學生憑藉已有知識操作學具來導入新課。

巧設遊戲導入。愛做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將遊戲有機地運用於課堂教學,利用遊戲的無意注意的特性,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化難爲易和減輕學生的負擔,也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講述故事導入。抓住學生好奇、好勝、好動的特點,教師可根據實際來講述相關的小故事,以生動、風趣的語言和飽滿的激情描繪出一個生動、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其強烈的求知慾。

藉助媒體導入。課堂中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使聲、色、形、動、靜發生交替變化,向學生展現具體、形象、直觀、聲畫並茂的視屏材料,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是一種很好的課堂導入法。

四、課題研究的成果

在近段的實驗中,我們在導課的方法和技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學校組織的統考中,尤其是有關創新能力的命題,我班學生答的準確,有創新。

2、提高了參研教師的素質。近段的實驗探索,也使我校教師自覺地加強學習,提高了理論水平、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對於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雖然我在實驗中取得了點滴成績,但由於實驗時間不長,在以後的實驗中我們還有許多解決的問題。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5

課題研究講究科學,嚴密性,而這種特性有利於教師養成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從而促進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原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於一些我認爲簡單的問題,只要簡單的講解、演示給學生看,學生就能夠理解、掌握該知識了,但是當學生真正做起習題或考試的時候才發現情況並非如此,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非常糟糕,當時便歸責於學生的能力差。但是,現在想來實際責任在我,我沒有給學生表現能力的機會,課堂沒能以學生爲主體,沒有努力培養他們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動手實驗操作能力,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自從開展課題研究之後,課堂上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將所有的教師課堂演示實驗由學生代替完成,利用學校現有的條件,完成學生“活動與探究”實驗,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增加了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不僅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更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不僅易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長時間記憶;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拉近了我們師生的距離。

通過一年的研究,我尋找時間閱讀了大量相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理念,從而不斷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

經過一年的研究與實踐,我所任教的班級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20xx年秋季學期期末考試中,我我所任教的班級達A率、達C率、平均成績均居全縣前列

總之,我覺得作爲一名一線的教師能夠在教學的同時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開展教科研的實踐對於教師自我發展,自我提高是不無益的。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6

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的要求不僅僅需要豐富的知識,更需要的是獲取信息的能力。顯然,數學教育的功能也隨之發生變化,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重對學習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對學生質疑和解決問題能力、探索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科學探究學習是教育所應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學習方式,它不只是讓學生單純的接受科學結論,而是讓學生在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中理解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發展科學思維,培養科學精神。因此,科學探究學習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去年,我們在學校領導和專家指導下,在課題主持人的帶領下,開始逐漸深入《國小數學科學探究學習課堂教學研究》這一課題研究領域。從剛開始的概念模糊,經過不斷的深入調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討,我們的思路漸漸清晰,並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我們的方案。由於我們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統的做課題,缺乏經驗,所以在研究過程中走了不少的彎路。這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我發現這恰是一個最優化的成長過程。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做課題的一些體會:

一、用心做課題

用心做課題,也許有人會認爲這太容易辦到了,其實不然,對於老師來說,正常的教學及各項教育工作已經令老師很費心了,還要再用心做好課題並非易事,由於需要多方面專業理論知識,前期,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閱讀相關書籍資料上,以補充我們專業知識上的不足,如鄭長龍教授對科學探究本質解釋,趙小琴、李洪俊老師的觀點等等。同時課題主持人夏老師也多次對我們進行了課題方面的培訓與講解,如果不去用心做是無法深入的理解課題的主旨,更無法做到有效有質。

二、團隊合作、交流討論

如果沒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很難開展工作。從一開始便千頭萬緒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各自負責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與交流,在交流會上,組員的觀點經常會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個交流會下來,工作還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現象時常發生,所以我們經常覺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這個團隊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最終得以進步。

三、科研能力提升了,同時教學能力也得到提高

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上,我查閱了一些關於科學探究性學習的資料,豐富了我的知識量,通過在實踐階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學方法,在整理資料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數量研究法等等,同時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對學生有了更多的瞭解,這一點給我在教學提供了很多的幫助,改善了我在教學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樂於去深入瞭解學生。

今天我們的課題還在探索之中,今後的工作還很艱鉅,但我堅信只要共同努力,紮實工作,不斷探索,不斷進步,我們的課題研究一定會取得成績。

感言:進行課題研究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我發現這恰是一個最優化的成長過程。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7

面對課改的大潮,現代教育對我們教師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爲中學教師,將如何面對新的形勢,順應現代教育的要求,適應社會的發展呢?做爲一線教師的在不斷地努力着,努力地讓自己與課改的精神結合起來,努力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地提高,我覺得要先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改革自身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要改變教師的角色。因此,我便參與了相關的課題研究學習,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學習和不斷探索,我從中受到了很多的啓發,有了很多很深刻的體會。我認爲,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具有的準備付諸行動的信念。它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動。就觀念而言,新形勢下,我們要明確:學生是一個有想法、有活力、有創新的獨立羣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路人,而並非是在預設的教育情境中指揮學生學習的領導者;教育教學活動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互動過程,而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單一活動。就行動而言,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也就是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中注意多進行形成性評價;還要關注教學效益,並具備一種反思意識,不斷思考、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我認爲新課程改革,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師角色的改變,既是根本又是關鍵。我們的觀念轉變成功了,角色改變成功了,這纔有基礎談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學生的素質,才能談成功的課程改革。剛好課題的題目與些相吻合,以下談談這次參加這次課題的幾點體會,不對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充分尊重學生 正確引導學生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必須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後進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營造和諧、互動合作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還體現在激勵和讚賞學生上,要尋求學生的閃光點,抓住以合適的機會給學生以鼓勵,使他們得到努力奮發的動機。尊重學生教師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完全平等的位置上。這是教師走進學生心靈與學生心靈對話的前提條件。其次,首先要理解、接納學生,理解可以遵循換位思考的方法,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才能真正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在思想上接納學生。再其次還要信任學生,信任的前提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信任最能觸及學生的心靈,這樣的信任是一種激情,是一種鞭策,它的激勵是其他任何力量無法比擬的,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正確的引導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共同探究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往往是無原則的批評和抱怨說達不到的。

二、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積極開拓學生學習活動的領域,探索學習活動的方式,不僅使學生學會知識,更爲重要的是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生作爲學習活動的主題,要吸收、要消化教師所講的知識、觀念和方法,就需要進行積極的活動,因此,學生不是消極的聽衆,不是灌輸知識的口袋,而是接受教育的主題。知識和技能作爲學習的對象則是客體,教師的“教”便是主客體聯繫起來的媒介,這種媒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指導學生如何去學習、探索和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主題作用發揮的程度如何,更多取決於教師的指導是否得法。因此,教師優化教學方法,把學習主動權真正教給學生,才能真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更新教育觀念 改革教學方法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教育觀念是教育工作的理性支撐。數學教師更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樹立學生爲主體的思想,樹立以學生爲中心的教育觀,把以知識爲中心的教學變成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 備課方式改變。新課程堅持實踐的觀點,認爲知識應當屬於人的認識範疇,知識的獲得和掌握,都離不開認識主題的活動。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準備當中

就應當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的備課。教案的編寫,傳統的已不適應現代的需要,現代的教案意味着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把學生需求的話題作爲具體的載體,創造性的把握教材,面向全體學生。

合作學習是在新課程理念下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比競爭更重要的能力,是新一論課程改革強調的學習方式。將“小組合作”引入課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搭配成若干個小組,學生在小組內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見解、拓寬思路,能力強的主動幫助其他同學,幫他們理解,教他們表達,在合作學習中上進互長,調動全員參與的意識,創造全員參與的條件。小組合作爲學生創造了主動學習的機會,有效合作學習喚醒了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師角色要轉變正確

新課程,新理念,新標準,要求我們數學老師要扮演好新的角色,陳腐不變就只有等着被淘汰。教師的角色越來越往着多元化發展了,不僅要成爲教學中主動的設計者和開發者,還要成爲課堂活動中的指導者,另外還要做課堂教學動態的研究者和學習者。在這種環境下,我們只有不斷地正確定們我們的角色,不斷的探索、學習,充當好學習的促進者的作用,才能完成新課程的使命,使學習成爲真正意義上的主人。總之,現在教學的發展,要求教師角色與行爲的變化,這個變化同樣也是教師創造性勞動的體現,這種變化已經不取決於個人的選擇,而是一種教育環境的規定,一種教學發展的趨勢,這種歷史性的變化必將鑄造一代新型的教師。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8

去年,我校申請了泰州市中國小教學研究課題——《農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研究》,我有幸參與其中,可以說是受益匪淺。一年以來,理論學習、培訓及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使我更深地理解了課題研究的意義及思路,也使我對特殊家庭學生有了新的認識,給予更多的關注,促使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盡力去關愛這些學生,分析他們的學習現狀,尋找相應的對策。下面就談一談一年多來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開題會議令我豁然開朗

開題會議上由課題負責人作課題開題報告後,市級、縣級各位專家提出了一些精準的問題給我們討論,而後又提出很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建議。我清晰明確了我們課題研究的方向及策略,感覺心中有底了。

在我們的學生中有這樣一個羣體:特殊家庭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常常是我們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學生”,總是被單獨教育的對象。到底他們的學習現狀如何?思想、生活、家庭情況怎樣?我們很需要去多加關注這些問題。可是我們注意到也有個別特殊家庭學生各方面表現非常優秀,令老師也暗暗欽佩。這些表現優秀的特殊家庭學生是如何做到的呢?能否借鑑他們的優點去幫助那些學習困惑的特殊家庭學生呢?我想這就是我們課題研究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理論水平

課題組定期召開會議,組織理論學習。經常性閱讀各類教育教學雜誌,認真做好讀書摘記。充分利用網絡拓展理論學習,及時瞭解當今社會發展趨勢,關注特殊家庭學生的概況,學習他人好的經驗。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撰寫特殊家庭學生教育個案。我每一次在總結自己的教育案例時,都得到一次較深的反思,其中有一些令人欣慰,但也不乏感到遺憾。每每過後,我都會不斷督促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做得更好。

三、農村特殊家庭中學生的教育任重道遠

當我越深入瞭解這些學生,我的心情越複雜。他們的境遇令人擔憂,他們是社會上最孤獨無助的羣體,他們的心中渴望理解和關愛。有些特殊家庭學生因爲愛的缺失,成績下降;有些學生由於教育不當而缺乏自理能力;有些學生由於沒有正確的父母導向而成爲問題學生。這些特殊家庭的學生,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度過,作爲學校老師,我們應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愛。關心一下特殊家庭學生一日三餐是否吃飽;天氣寒冷了,他們有沒有添加衣物。他們學習上有困難時,多給予幫助和支持,遇到挫折時多與他們談心溝通。還可以教育其他同學多幫助他們。讓這些中學生感覺到雖然遠離父母親,卻沒有遠離父母般的愛,從而對學習充滿信心和渴望。

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農村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更是任重道遠。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關注,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讓他們笑對人生,健康成長!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9

20xx-20xx年我校開展了國家級子課題《歷史與社會作業創新的實驗研究》的研究活動,經過兩年的不斷思索、反覆實踐和及時的分析總結,課題研究取得了很大突破,而我也從中獲益匪淺,既加深了對歷史與社會作業創新的認識,同時也親身感受到了課題研究的意義和魅力。以下我主要從五個方面談一下我對課題研究的體會。

一、課題研究需要甘於寂寞、踏實工作、默默奉獻的精神。

課題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內取得成效。它是一個艱苦而又漫長的過程,特別是想要取得一點理論上的突破或者是實踐上的創新,都需要我們踏踏實實地埋頭苦幹冥思苦想。一些老師認爲搞課題研究既苦又累,很難搞出名堂,一些老師爲了名利在課題研究中弄需作假,而我認爲參與課題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要甘於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獻,如果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課題研究是很難有所收穫的,更難體會到精神方面的充實與情感上的滿足。

二、精心選題是課題研究的良好開端。

我認爲一個好的課題一定要能幫我們解決日常教育教學當中遇到的並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還要 “近”、“小”、“實”。“近”就是貼近教學,貼近現實,貼近學科學習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從小事,小現象,小問題入手研究,以小見大。“實”就是實在,課題實實在在,研究實實在在,結論實實在在。

我翻閱了大量書籍資料,調查訪問了有關學生、家長,並請教了專家,最終我們選擇了《歷史與社會作業創新的實驗研究》這一課題、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實實在在的對它進行了多維化的設計研究。該課題以認知理論和終身教育理論爲依據,以調查法、行動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爲主要研究方法,以國中生爲研究對象,以如何在歷史與社會作業內容、形式、功能、評價進行革新爲主要研究問題。依託歷史與社會教材這個載體,積極調整和優化課堂作業策略,賦予歷史與社會作業更多的創造性、開放性和靈活性,拓延歷史與社會教學的時空,讓學生學會學習,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訓練學生創新的思維方法,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個性,從而爲學生的終身學習、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課題符合以人爲本、減負増效的教育理念,選題新穎、方法可行、內容豐富、結構合理,課題成果中的一些創新舉措切實解決學校實施新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有一定的先進性、深遠的實踐意義及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自我管理是課研究有序、紮實進行的必要保障。

以下是我們自我管理的一些小小做法:

1、我們首先成立了課題組,對我校的歷史與社會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歷史與社會作業創新的實驗研究"的課題,擬定了課題研究方案,並討論確定了課題的內涵和研究目標。

2、查閱大量資料文獻,並集中學習了教育學、心理學、創新教育和課題研究方面的理論內容,使課題組人員更新了觀念,提高了思想認識,明確了實驗的目的、意義和操作過程。

3確定實驗研究對象,每個年級分實驗班和對照班。教師也進行了明確分工,並責任到人

4每學期初根據自己的教學班級、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等,制定研究計劃,每學期課題組確定一個研究方面,我又把自己的研究內容再進行了進一步分解,每月每星期集中研究其中一點。

5、課題組每學期定期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便及時瞭解學生對於歷史與社會作業的態度和完成效果,使課題研究有的放矢。

6、課題組成員每週研討一次,共同探討遇到的困惑,集體設計歷史與社會作業,相互交流經驗教訓,在不斷的反思與借鑑中,拓展作業革新的新思維新空間。設置作業時特別注意了趣味性、實踐性、開放性、延伸性、挑戰性、層次性特點,而且形式多樣。如:聽新聞、聽報告、聽歌曲;說故事、說感想、說一句話;讀書;編劇本、編謎語;畫畫、畫板報;猜結果、猜謎語;寫啓示、寫前言、寫倡議書;演講、演歷史人物等等。

例如九年級的葉維老師在講述《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時.內容較多、較難、枯燥且理論性強,離學生現實生活較遠,專業學術性較強,相對於學生來說較難理解。經過課題組集體探討,我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預習作業要求學生以組爲單位準備了一個歷史短劇,學生扮演希特勒、羅斯福、銀行家、工人和農民,

這一歷史短劇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劇情的理解和演練中加強對知識點的把握。在該劇的排練演出過程中,同學們都體現出了極大的參與熱情,表現出了對歷史的濃厚興趣,而這一點正是我們在傳統教學課堂中所缺乏的。短劇的演出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發現自我、展示自我的寶貴機會,使同學們增強了自信。這次作業的設置也使我們相信:作業的設計的確爲學生個性的張揚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四、善於積累、不斷反思是提升課題研究質量的關鍵

1、積累資料

原始資料如果不及時記錄,到需要時再去追憶、收集,則爲時已晚。因此,我非常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做過的事情,都隨時注意記錄、反思和總結,讓自己的研究留下軌跡。原始資料既是教師課題研究的過程資料,也是將來教育科研活動成果的表達方式。

課題研究開始的時候,我都會在電腦上新建一個此課題過程資料的文件夾,所有與此課題有關的電子資料都署上名稱、日期歸併到這個文件夾中,另外,我還準備一個檔案盒,存放與課題有關的紙質資料、音像資料等。我收集的各種資料包括學習資料、聽課記錄、研究記錄、訪談記錄、觀察記錄、個案研究、教學案例、教學論文、教學教案、教學日誌、教育隨筆、教育敘事、課例報告、經驗總結以及學生的調查問卷、作業設計、活動資料、學生日誌等。

我經常從網上搜索下載最新資料,學習整理,記錄在資料學習卡,將最有價值的資料保留進檔案盒。

每次聽完課後,及時寫下聽課記錄,並特別關注課堂內外的作業設計,保留所聽課的作業習題紙,並在旁邊附上自己的想法,保留進檔案盒。

每一次參加集體或個人課題研究活動時,都認真做好研究記錄。

每次對學生進行訪談後,認真分析,將訪談記錄和分析結果保留進資料盒。 時時刻刻有意識地撰寫相關個案研究、教學案例、教學論文、教學教案、教學日誌、教育隨筆、教育敘事、課例報告等,記錄自己研究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保留電子文擋和紙質資料,同時不忘反思,撰寫經驗總結。

2、不斷反思

“教育反思”是個體對自身教育觀念及行爲的認識、監控和調節。在我們的課題研究整個過程中,必須培植“反思”意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

行爲,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從而使課題研究自始至終都保持活力,不偏離研究方向。我常常進行反思。

我們注重細節反思,在我們的研究過程中,教師要時時反思,處處反思,抓住稍縱即逝的教育“傑作”,進行深度思考,留住教育的“記憶”,形成智慧性積累,從而提升課題研究的洞察力。

我們注重階段反思,課題研究不是短暫的、斷裂的,它是連續的,系統的。我們在反思的時候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進度,按階段進行反思,形成系列反思。例如在中期階段性論證中我們發現,如何處理好“放”與“收”的關係,是我們後期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作業設想-反饋-再設置-再反饋的過程中,不斷的反思,逐漸把握了歷史與社會創新作業“放”與“收”的關係。

放,要放而有據即在學生分析理解新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提供給學生明確的目標和思維導向,否則,學生就會可能誤入歧途,甚至南轅北轍,與要到達的目標背道而馳。放而有度,作業應考慮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認識水平。放而有序,每一課作業內容的設計與安排,都應該是一條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知識鏈。收,要收得及時。估計學生將知識領會得差不多的時候,便及時進行綜合和歸納。收得如果及時,對於那些思維敏捷、理解速度快學生是一種及時的肯定、鼓勵,而對於那些思維較爲遲鈍,理解速度慢的的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及時的解惑。收得要準確。教師的歸納綜合,要恰如其分地提示知識要點,要高屋建瓴,高度集中地揭示課文有關內容。

放與收實際也是一門藝術,是由知識與方法綜合而成的藝術。它要求教師專業知識要精深,教學方法要合理,才能放得從容,收得瀟灑,從而達到出神入化的地

3、在不斷的反思中取得了突破

首先,建立“作業超市”――讓學生去選擇。

(1)設計豐富多彩的作業。根據學生特長、興趣、愛好、家庭條件的不同設計能讓學生一展所長的作業,並以“超市”的形式展現,學生可在所羅列的作業中選擇一種或幾種自己所喜歡的而且認爲有能力完成的作業。一般分爲必做區、選做區(選擇區是多種形式的可以講歷史故事、可以寫歷史小論文、可以畫服飾、可以唱經典老歌等)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0

20xx年9月在縣教研室李振剛老師的帶領下,由奇台三小、四小牽頭,與其他學校信息技術教師進行了《國小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方法的研究》的課題研究。課題組的各位成員,克服了地域、時間等重重困難,積極開展各項課題實驗活動。一年來的課題研究工作,使我對課題研究確是有了一些感悟,並在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下面就自己的實踐工作,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參與課題研究使我成爲學習者。

一年來,通過定期開展的課題研究活動,我加強了課題研究的理論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加強了對課題研究的理解,學會從多方面、多途徑地去尋找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如從網上下載、從雜誌上尋找,到圖書館收集、分享交流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深了對課題研究的理解和認識。

二、課題研究論文的撰寫使我成爲觀察者。

通過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慢慢地學會了記觀察日記,經過一年來的課題研究,讓我知道根據課題去記錄學生的成長、變化,以及老師在課題研究過程當中的成長感言,從剛開始的不知道寫什麼到後來可以就課題寫出一篇論文,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學會了觀察,觀察學生的活動,觀察學生的行爲,而這些記錄下來的自己課題研究中、課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就成爲我論文的很好的論據,同時我也學會了根據自己活動的開展情況定期寫下評價記錄,只要我們用心去體驗,仔細去分析,認真地記錄,在一段時間內我們就會用我們的筆,生動地再現師生互動的過程,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從多角度觀察的能力。

三、課題研究活動的實踐使我成爲思考者。

通過課題研究工作的開展,我會針對自己開展活動認真進行反思,總結哪裏做得正確,哪裏還有待改進,一年來我們課題組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課題研討活動,如課題教學觀摩、課題論文交流、錄像課等。活動前,我會根據自己班級的研究主題,圍繞課題的目標設計教學活動的過程,並針對推敲每個活動的環節,儘量把活動開展地更完美。活動後,我會圍繞研究目的開展的活動,對自己的教育行爲反思,改進。從而增強了自己設計活動、組織活動的能力。同時,通過自己不斷反思和實踐獲得的經驗,撰寫了多篇論文和教學案例並獲得了自治區及國家獎項,獲獎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了。

四、課題研究使我成爲成長者。

一年來,在參加《國小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信息素養方法的研究》的課題研究活動中,我由開始的無所適從到現在漸漸地得心應手,我認真參與課題組的各項活動,並在活動中不斷成長,由原來不敢參加大賽,到現在應經在兩次錄像課評比中榮獲自治區二等獎、一等獎,課題研究爲我的成長牽線搭橋,從熟悉課題、理解課題,到教師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嘗試活動前的準備到活動後反思的整個過程中,我們體驗着課題研究帶來的的成功快樂,促進我們繼續搞課題研究的熱情。

在課題研究活動的過程中,我與我的同仁們共同成長,就讓我們在課題研究的實踐中真正鍛鍊能力,增強自信,提高自己,服務學生。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1

課題研究講究科學,嚴密性,而這種特性有利於教師養成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從而促進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原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於一些我認爲簡單的問題,只要簡單的講解、演示給學生看,學生就能夠理解、掌握該知識了,但是當學生真正做起習題或考試的時候才發現情況並非如此,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非常糟糕,當時便歸責於學生的能力差。但是,現在想來實際責任在我,我沒有給學生表現能力的機會,課堂沒能以學生爲主體,沒有努力培養他們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動手實驗操作能力,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自從開展課題研究之後,課堂上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將所有的教師課堂演示實驗由學生代替完成,利用學校現有的條件,完成學生“活動與探究”實驗,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增加了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不僅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更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不僅易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長時間記憶;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拉近了我們師生的距離。

通過一年的研究,我尋找時間閱讀了大量相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理念,從而不斷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

經過一年的研究與實踐,我所任教的班級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20xx年秋季學期期末考試中,我我所任教的班級達A率、達C率、平均成績均居全縣前列

總之,我覺得作爲一名一線的教師能夠在教學的同時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開展教科研的實踐對於教師自我發展,自我提高是不無禆益的。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2

作爲一名剛剛踏上工作崗位不久的年輕教師,我對課題可謂是一無所知,也覺得搞科研是很難的,是專家們做的事。特別是作爲一線老師沒有能力、也沒有時間去做的。因此最開始我不知道怎麼去做課題,只是依照老教師的經驗和列舉的框架收集一些材料,而具體的實施過程也只是一帶而過。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學習,我發現其實課題研究是與我們日常工作息息相關的。通過做課題,我們可以很好的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課題研究也是把我們自己的日常工作總結、歸納成有一定理論依據的經驗,然後再指導具體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使教學更有效。

通過這一年多來對《九年制學校實驗教學器材有效性使用》課題的研究,我從中受益匪淺。它改變了我以往單純的經驗教學手段,不在束縛於單純的跑、跳、投等運動技術教學,而是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器材和場地,整合教師資源,再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身心發展特點等實際情況,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選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改善課堂效果,讓學生不僅喜歡體育更喜歡上體育課。

《九年制學校實驗教學器材有效性使用》這一課題,主要着眼於教學器材使用的有效性,即將學校現有的器材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不浪費,不出現器材閒置的情況。通過課題的研究,我們體育組團結合作,制訂了年級體育實驗目錄和分項目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方案,都充分體現了體育器材的利用,並且安排合理、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作爲一名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活動,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層次上展開教學活動,從強化日常教學中蘊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審視教學過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並通過教學實踐使其得到驗證與完善,從而使教學工作逐步向最優化方向發展,同時也使自身的素質水平得到提升。”

另外做課題研究也是提高我們自己教育理論水平,教學實踐能力的最佳途徑。做課題要理論支撐,因此我們必須查閱、收集、學習大量的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資料、書籍。這樣就會有意無意地促進了我們多看書,多瞭解最新的教育、教學信息,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當我們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後,就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育科研實踐活動不但轉變我們的教育觀念,重要的是使我們養成一種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的習慣。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進行反思教學。如果長期參與課題研究,一定會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教學風格。

課題研究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難,只要我們努力鑽研,虛心向前輩學習,課題研究就能得心應手,我們就能從中得到啓示。我會在今後的工作與學習中,端正態度,虛心求教,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3

學習了《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一書,我受益匪淺,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刻領會,我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習慣明顯提高,但培養國小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程,需要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要求和訓練,讓習慣成爲自然,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增強自學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因此,我們還要在大量的具體實驗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教育理論、觀念,提煉出一整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操作模式,把研究成果推廣出去。現就學習此書,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1、在教學中,教師的工作對象不同於一般的工作,他們面對的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學生,課堂中的突發事件需要老師有一種冷靜的頭腦和處事不驚的態度,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是必須的,還要具備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調控課堂的能力要強,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課堂事態的發展,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2、由於我平時工作比較繁忙,再加之能力有限,課題研究的成果不是盡善盡美。今後在課題研究中要邀請一些理論基礎雄厚、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來參與、指導我的課題研究工作。

3、學生性格參差不齊,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環境也不同,如何培養好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應在平時的實際工作中對症下藥,爭取尋求更好的方法。

4、要對教材充分理解。對教材進行深入細緻的鑽研與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把教學任務解決好,教材的理解是對教學做充分的準備,教師只有知道上什麼,怎麼上,什麼是重點、難點才能上好課。

5、要對所教的學生有一定的瞭解。我們說教師教的是一羣活生生的人,那麼人自然要有感情,我們在教書中就應該投入自己的感情。從聽課中我感受到我們新教師擁有激情,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學纔會擦出教學的火花,使教學變得精彩。

通過開展課題研究,不僅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較高的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同時,不斷吸收和消化現有的研究成果,並轉化爲教育資源,努力促進學生總體素養的提高,教師通過參與課題研究,也促進了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綜合素養的發展。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4

時間如馬駒過隙,彷彿在不經意的回首間,時光老人又即將偷走從教生涯中的一年,這是忙碌的一年,也是充實的一年,因爲有新課程背景下的課改探索,亦有課題開展下的孜孜不倦的付出,當然更有叫安國小英語課題成員的共同協作。現在課題即將完工出爐之際談談心裏的一些體會:

一、端正心態 用心做課題

年初,我們在叫安中心國小的學校領導和縣教研室專家的指導下,在課題負責人的帶領下,開始逐漸深入《提高國小生英語口語能力研究》這一課題研究領域。從剛開始的概念模糊,經過不斷的深入調查研究,多次的交流探討,我們的思路漸漸清晰,並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我們的方案。由於我們都是第一次深入系統的做課題,缺乏經驗,所以在研究過程中走了不少的彎路。這是一個充滿艱辛與茫然的過程,從最初的無所適從到欣然接受;從相互推諉到勇於承擔;從看熱鬧到進門道,我發現這恰是一個最真實的優化成長過程。正所謂:態度決定結果。對 於 老師來說,正常的教學及各項教育工作已經令老師很費心了,還要再用心做好課題並非易事,由於需要多方面專業理論知識,前期,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閱讀相關書籍資料上,以補充我們專業知識上的不足,有時爲了找到更好更有說服力的觀點,我們經常是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加班加點的查資料,如果不去用心做是無法深入的理解課題的主旨,更無法做到有效有質。

二、擺好位置 強團隊合作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纔不乾涸,一個人只有融入集體才能更優秀,此次的課題研究成員除了幾個負責人在中心校外,大多都在村國小任教,各自的工作量都不輕鬆,平時的工作更多的是依靠電話、信息聯繫,如果沒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很難開展工作。從一開始便千頭萬緒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負責人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各自負責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與交流,在交流會上,組員的觀點經常會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個交流會下來,工作還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現象時常發生,所以我們經常覺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這個團隊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最終得以進步。

三、積極參與,收穫新希望

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受益良多。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上,我查閱了一些關於國小生英語口語能力研究的資料,豐富了我的知識量,通過在實踐階段的理解和分析,我掌握了一些的科學方法,在整理資料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數量研究法等等,同時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對學生有了更多的瞭解,這一點給我在教學提供了很多的幫助,改善了我在教學上的能力,也使得我更加樂於去深入瞭解學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天雖然我們的課題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但是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還很艱鉅,但我堅信,有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有課改探索下的成果借鑑,有教育教學工作者的真心付出;課改工作定能紮實有效的實施,中國的國小英語教育定會迎來新的春天。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5

我參與了我鎮《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的研究。我是語文科教研組長,在研究過程中我負責的工作主要有:參與課題研究、教學實踐等工作。在參與課題研究過程中,對於我來說,感受良多。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做課題這個過程中的體會:

一、在課題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通過這次課題研究,填補了我科研活動零的空白。課題研究,不能只是根據個人的喜好而制定出來的,它需要科學理論做依據,有實踐經驗做支撐,這就迫使自己認真地去學習,研究。在課題研究前期,我們在課題主持人的組織下,通過聽講座,瞭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組活動上,學習了與課題有關的資料,案例。自己也查閱了專家的學術著作,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知識量,提高了自身素質。隨着理論素養的提升,教學實踐能力也不斷增強。尤其體現在文本解讀的深度和教學設計的效度上。課堂上,我努力實踐有效教學,突出年段教學特點,引導學生初讀感知、熟讀感悟、美讀抒情、讀後延伸,提高閱讀教學效益,與學生共享成長。

二、課題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圍。課題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圍。我慶幸,能成爲課題組研究成員之一,能參與到這支高素質的團隊中來。就拿我們低年級“四讀”教學模式來說,從模式的環節,內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稱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經過多次修改。這需要我們課題組通過備課,說課,聽課,評課,反覆地進行討論、分析。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不斷地產生碰撞與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取得預期的研究成果。有了這次課題研究的經驗,我們已經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較強的隊伍,我們一定會勇於接受更多的挑戰,爲我們共同的教學事業而努力。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 篇16

前段時間,在*老師的策劃組織下,我們組員參與調查研究了《紅樓夢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這一研究課題。由於研究性課題的主要內容涉及到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在之前對這本書的研究並不是很多,所以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組員們都抽出時間去閱讀這本名著,而且十分投入,加之此次研究性學習中還要去總結一些前人對這部名著的評價,所以我們也就更加努力和配合,以求獲得更多的收穫。正是這種積極高昂的態度以及楊老師正確細心的指導,使我們最後的研究取得了成功。

下面我們就將聯繫實際情況,具體談一談在研究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一、準備充分 目標明確

在研究性學習的初期階段,我們組員都感到有點不耐煩,畢竟要讀完一本文言文名著,又不能粗略地讀,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時楊老師一直在我們身邊鼓勵我們,並且耐心地爲我們解讀書中的相關句子,告訴我要把自己要研究的目標定好,只有這樣才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調查研究。這令我們頓時恍然大悟,於是收拾好心情,調整好心態,安下心來做準備。

終於,過了近一個月,我們組員都把這本名著讀完了,期間遇到的困難不少:不能理解的句子多,待分析的內容多,分析的難度大......困難重重,使人望而生畏!但是結果是我們終於挺過來了。

二、團隊精神 合作至上

研究性學習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單憑一人之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整個團隊,是大家共同的努力。這讓我們深有體會,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開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現,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起開會商議補救之策。

在研究的工作中,我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但側重點不同。比如這個組員負責找關於賈寶玉的,另一個找林黛玉的,還有一個又找薛寶釵的,等等。如果有的組員提前完成任務,也會熱心主動的幫助別的組員。正是因爲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幫助,以集體的利益爲主。在四個人之間,合作的關係依然緊密,如果查找到與其它組員要找的有關的資料,大家都會拿出來共享,正是由於這樣,雖然研究任務很重,我們卻也沒有耽誤很多學習時間。團隊的精神在每個人心中,合作爲了共同的目標。

三、體會其中的好處

原以爲高中生活只是緊張的學習,其實非也。高中生活原來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學習”這個課題來說吧,開始還不知道它有何意義,自開學到現在,這個過程帶給我們許多學習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從一定角度看來,研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從學習、及社會生活中去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和體驗。同時,學會對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完美人格。

學習過程的創造性與多樣性 ,學習評價的多元性與社會性等特點,而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和特點恰恰可以爲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的,自由的,寬鬆的,向上的學習氛圍,這有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學習轉變了我們的學習觀念,和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以我的小組而言吧,說它簡單,最終成果只是一個簡單的結果。但是,真是搞起來,要多方面考慮,還要收集有關資料,再加以運用,這自然會遇到許多麻煩,它給我們很大創新空間和實踐機會,轉變我們對學習和生活缺少獨立思考新發現的一些依賴觀念,改變我們“死讀書”的學習方式,創造另一種學習的風氣,營造更優的學習環境。

我作爲本組的組長,有時在分配工作過於疏忽,執意按自己的意願去做,結果造成某些缺漏和過失。幸好還不算嚴重,否則我真無地自容,組員也沒有責怪於我,反而給我補遺拾漏。我想,這不僅僅是一種責任,還有我們感情的橋樑在起着作用吧。這段日子,我們一起外出調查,一起查閱資料,一起總結分析,一起解決問題。經歷瞭如此之多,組員之間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友誼,加深昇華了友誼,這對以後的生活和學習無疑會起巨大的作用。

我們通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激發了自由創新的熱情,培養了獨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我們協作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正好填補了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不足。我想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最大意義。

總的來說,以上就是我們在本次研究性學習中的心得體會,它讓我們得到了鍛鍊,無論是社會交往的能力,還是自身的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