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天河》心得體會

來源:瑞文範文網 5.71K

單位全體黨員來到電影院觀看《天河》。早就聽說了這部電影非常感人,而且演員陣容強大。在人物設置及塑造上與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變,摒棄了高大尚的“完人”典範,人物真實而貼近生活。聚焦當代中國最爲重要的水利工程之南水北調,可以說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南水北調。

觀看《天河》心得體會

故事講述了南水北調工程從具體規劃到竣工通水的全部過程,再現了國家意志與移民羣衆在攻克難題面前表現出的勇氣、智慧與大愛。幹部與羣衆在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衝突下,犧牲自我無私奉獻的精神。

世上本無路,走得多了,便就有了路。這路指的是陸地上的,當然也指人生路。但這路不僅存於地上,更現於天中,即天路。天路非實指天上有路,是特指穿越生命禁區青藏高原的京臧鐵路,氣勢恢宏,造福於民,天下無雙。如今,一條堪比“天路”的“天河”也即將全線貫通,這條特殊的河即指“南水北調”工程。與“天路”一樣,“天河”也是一條造福於民的利民工程,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電影《天河》就全景式再現了這條壯舉之河的艱難成形過程。

“南水北調”工程通俗講就是將長江丹江口的水通過“天河”引至京津華北等地,以福祉等地人民。近年來,華北地區日漸缺水,尤其北京,隨着人口總量超過XX萬,用水,用好水問題日漸突出。長江丹江口卻水資源充足,洪水季節水患氾濫成災。以“天河”將丹江口多餘的水引至缺水京津地區,既解決了長江水患氾濫問題,又補缺了華北水荒嚴重現實,乃共贏互利大好事。

南水北調,解決了我們北京地區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問題,這是在丹江口庫區全體移民做出重大犧牲和奉獻爲基礎的,他們在祖祖輩輩生活了的土地上搬走,每一寸土地、樹木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那麼不捨。但是,爲了北京人民能夠喝上丹江的水,他們毅然決然的放棄了自己的一切,搬到由黨和政府爲他們建設的新家園去。我深深感動於中國普通百姓的淳樸和通情達理,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面前。犧牲了自身利益,成就了國家偉業。

代表國家政府形象的總工程師董望川,及執行拆遷任務的副市長妻子周曉丹,在完成這一重大歷史性工程的同時,也是不顧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離家數載,犧牲了許多個人利益。把國家的事,人民羣衆的利益作爲頭等大事。 特別令我感動的是,由於工程施工要牽涉到將當地村民的祖墳一併遷出,村民們堅決不能答應,這是他們心靈的家,靈魂的根,無論如何,就是給再多的拆遷費也是不能遷的。我們的黨和政府的幹部們,他們能夠理解,他們爲百姓着想,做出了繞道,將烈士陵園遷出的智慧的決策。這一下,感到了百姓羣衆,他們冒雨請願,堅決不能遷陵園,如果沒有烈士們的浴血奮戰,也就沒有他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最後,還是讓出了他們祖祖輩輩的祖墳。這是何等的胸懷,我既爲國家的英明智慧、對民懷柔感到鼓舞,更爲百姓們深明大義、自我犧牲的精神震撼。 故事,讓我聯繫到自己的工作。我是一名普通的社區工作者,是和人民羣衆聯繫最緊密的工作人員,雖然不是公務員,但是百姓們將我們視作國家的代表。雖然不會涉及到像電影裏那樣宏偉的工程,但是,每天的事物也都是和百姓息息相關的工作。通過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以後要學習換位思考,當國家的任務和百姓的生活有所衝突時,應當多站在羣衆的立場上,想其所想,用更有智慧的方法解決問題及衝突,讓解決方法更加人性化,合理化,讓百姓心服口服,心甘情願。同時,我們自己也要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 不計較個人得失,勇於犧牲,甘願奉獻,就像電影中的主人公一樣,先把大家做好,再顧及小家。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產黨生命的源泉...歌曲《江山》這樣唱道。影片《天河》也深深凸顯這歌詞所蘊含的獨具魅力。南水北調工程副總指揮李幼斌日日夜夜奮戰在水利工地上,有家不能回對他來說是常事。爲工程質量,爲確保工程萬無一失,他對最喜歡最心疼的下屬極盡嚴苛。爲圓滿解決最大難題“移民”,他擅自將妻子調離家中,派其到任務最艱鉅地方,啃最難啃的骨頭...家庭矛盾因此火山般爆發,妻子抱怨,女兒埋怨,只有三代獻身水利事業的岳父母支持他。不僅如此,其最信任的徒弟下屬也因種種原因離他而去...李幼斌塑造的角色身上濃縮着千千萬萬水利人的風風雨雨。對他而言,如何擺正大家與小家關係,如何維繫與妻子女兒的情和愛,也非易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