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心得體會2000字(精選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25K

依法治國心得體會2000字 篇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在我們邁進充滿希望的21世紀最初幾年的關鍵時刻,黨的xx大明確提出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莊嚴命題,並將其寫入憲法。這不僅是鄧小平同志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思想的深化和發展,也是治國方式的進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依法治國心得體會2000字(精選7篇)

一、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

社會主義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貧窮與落後絕不是社會主義。而要發展社會生產力,使經濟發達,社會進步,國家強盛,就必須改革。即逐步取消行之多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設起新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的自主、平等、誠實信用等屬性,必然從客觀上要求法治。市場不是萬能的,也存在消極的一面。要求法律的規範、引導、制約、保障和服務,否則就會成爲無政府經濟。所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和完善的過程,實質上是經濟法治化的過程。只有有了健全而且有效的實施市場經濟法律,市場經濟才能健康有序地運行,否則,經濟活動中的種種弊端和不良傾向就會滋生蔓延,如投機倒把、假冒僞劣、坑蒙拐騙、欺行霸市,直至權錢交易,腐敗現象猖獗。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我國的經濟需要與國際市場接軌,這就要求按國際經貿和民商事領域的通行規則和慣例辦事。而這些慣例和通行規則已成爲各成員國制定經濟貿易法律、法規的基礎。因此中國的經濟要融入世界經濟的大潮中,法律還必須符合國際慣例和通行規則。這樣才能平等地參與競爭,不至於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被判罰淘汰出局。

完全可以說,沒有依法治國,沒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就不可能有給人民帶來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就不可能有社會生產力持續、協調、高速的增長。

二、依法治國,是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保證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13億中國人民的偉大事業。它和人民當家作主緊密相聯,休慼相關。沒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沒有社會主義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民主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堅實基礎。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又是民主、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早在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就提出,爲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而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從治國方略的高度來講,就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因此只有如此,人民才能按照法定程序把自己信任的人遴選進國家機關作公僕;才能依照法定程序撤換那些不稱職的公務人員;才能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來參政、議政、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務和社會事務;才能通過法定程序真正保證國家對重大問題的決定符合自己的願望和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權利和自由得到切實保障,而一旦遭到侵犯,就可以及時獲得法律的有效救助。因此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使人民當家作主真正在中國落實,都必須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爲根本保證。

三、依法治國,是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內在需要

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個締造崇高精神文明、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不能想象,社會主義不是文明的,是野蠻的;不是進步的,是落後的;不是發達的,是衰退的。要想使我們國家精神文明發展,社會能夠全面進步,就需要實行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樹立崇高的道德情操,盪滌利己主義的濁水;培植遵紀守法的社會環境,消除公共生活中的無序狀態;繁榮催人奮進的文學藝術,掃除精神垃圾;堅持不懈地開展“掃黃打非”,打擊和取締腐朽沒落的吸毒販毒,賣淫嫖娼,拐賣婦女兒童活動,這一切都需要加強法治。

四、依法治國,是國家穩定,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

國家穩定,長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特別是今天,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形勢是:在國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20世紀90年代遭受了嚴重的挫折,西方發達國家控制着科學技術的制高點,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仍然猖獗,他們在政治上對我們搞顛覆、滲透,經濟上搞制裁封鎖,意識形態上搞西化、分化;在國內,我們在改革開放中取得了偉大成就,也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存在不少不安定因素。因此,社會穩定,政局穩定,國家穩定尤其重要。歷史經驗表明,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保持穩定最根本的最靠得住的是搞法治。因爲它最具有穩定性、連續性,不會因領導人變動而變動,不會因領導人的注意力變化而變化;它最具有權威性,具有普遍約束力。在改革開放以前,黨和國家的權力過分集中於個人,這就使個人意志很容易左右黨和國家的決策。一旦掌握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個人認識發生錯誤,就很容易演變成最高決策錯誤,整個國家也將走向誤區。那時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作法,不聽領導人的話叫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跟着改變。文化大革命就是在這種治國方式下發生的社會動亂和民族災難。歷史教訓表明,沒有法治,就難以保障人民的各項權利;沒有法治,就難以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就容易出現社會動亂。所以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是國家穩定,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

另外,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發揮領導者的個人作用是完全一致的。因爲只有好的制度、穩定的、連續的制度,才能使好人,使英明的領導人發揮他應有的作用。我們當然不能排斥和低估了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在治國方面的作用,尤其要看到其中的佼佼者、傑出者所創造的輝煌業績,所帶來的國泰民安、太平盛世。然而我們也不能據此把個人作用神聖化、絕對化、迷信化,誇大拔高到不適當的地步。要知道,在治國方面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作用畢竟是短暫的,即使是佼佼者和傑出者也不例外。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其中潛伏的問題和危機。人在政興,人去政息則是其一;沒有制約,個人權力膨脹失控,可能導致民族和國家的動盪和災害是其二。因此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和興旺發達,主要應依靠建立一個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隻靠國家領導人的賢明。另外,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中央適度集中權力也是完全一致的,因爲只有把集中到中央的權力和地方應有的權力制度化、法律化了,利用法律本身具有的規範性、權威性和強制性,才能使中央集中的權力很好地得以實現,地方所擁有的權力也能夠很好地發揮。

總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關係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振興,涉及到全體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因此我們必須把它作爲我們國家的根本大計落實搞好。

依法治國心得體會2000字 篇2

黨的xx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的戰略目標。 “法治中國”是對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豐富和深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理性路徑選擇。

法治中國的性質是社會主義

法治中國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黨的明確指出,“回首近代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們得出一個堅定的結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基礎、政治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兩點決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法治中國建設必須立足於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須立足於中國的和平發展,決定了法治中國建設必須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根本的政治經濟制度來進行,並進而決定了我們不能簡單照抄照搬西方國家的法治理念及法治模式。法治中國建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法治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提醒我們,應保持相當的政治敏感甚至政治警惕。法治問題本身也是一個政治問題。法律區別於一般的科學技術,雖然法律本身也具有技術性的特點。此外,一國的法律還體現意識形態和人民利益、國家利益的考量。法治中國建設必須滿足中國的和平發展需要,必須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須植根於中國社會主義根本的政治經濟制度,必須服務於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大局。

法治中國的根本立足點是中國國情

毛澤東同志指出:“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就是說,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根據。”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領導全國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不發達,各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不均衡,仍然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爲此,黨的和xx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

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社會矛盾凸顯、利益多元。因此,法治中國建設必須直面中國的現實,有效解決中國問題,“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識”,即“以法治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的思想共識、價值共識、制度共識和行爲共識,爲深化改革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礎、

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具體言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中,法治建設的核心是服務於經濟發展,爲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駕護航。在社會體制改革中,法治建設的核心是構建和諧社會,即通過建立良好的法律運行機制、促進法律秩序的形成來構建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並進而爲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創造穩定和諧的社會條件,減少政治體制改革的風險。在文化體制改革中,法治建設的核心是培養法治文化,即培育法治思維、弘揚法治精神,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中,法治建設的核心是建設生態文明,即依據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總要求,加強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有效利用能源資源、環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法治體系,以法治來保障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維護國家主權、實現國家統一上,堅持“一國兩制”原則,更加強化大陸的內地法與港澳臺法、國內法與國際法的協調發展,以法治來維護國家主權、實現國家統一、保護國家利益,從而保障中國的和平發展。

法治中國的本質是中國的有效實踐

法治首先是一種社會實踐,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儘管法治本身也包括文化、理念或思想體系。早在20xx年,吳邦國同志就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20xx年2月,同志強調:“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 ”

中國的法治文明是世界法治文明的一部分,中國的法治分享了現代西方法治的某些原則、理念。同時,我們應當注意,法治中國建設實踐不應受到“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影響。在我們的法治實踐中,應關注中國法治實踐的成功做法、經驗,儘管這些做法、經驗可能並不符合西方法治國家的條條框框或法學教科書的概念、定義;在堅持法制統一的前提下,關注中國法治實踐的多樣性,充分發揮各地區、各層級尤其是基層人民羣衆的首創精神,及時總結公正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法,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完善那些經過實踐證明確實有效並且受到人民羣衆真心擁護、符合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法治的做法,並及時以法治的制度形式鞏固下來,使法治真正成爲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改革和建設的有效實踐。

法治中國具有世界意義

“要了解中國,必須瞭解世界”。法治中國的性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中國的立足點是中國國情,法治中國的本質是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的有效實踐,這絲毫不削弱中國法治的世界意義。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一方面,中國法治的發生和發展離不開近現代以來國際社會提供的基本條件,比如市場經濟、民族國家、全球化等。體現在法治上,中國法治也必然以“憲法和法律至上”、“依法治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法治來促進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國家統一”這些原則或理念作爲法治建構的基礎;另一方面,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和平發展、繁榮穩定,對於世界的和平發展、繁榮穩定具有重要積極意義。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說,法治中國本身就具有世界意義。對於一個處於轉型期、發展中國家的社會主義中國來說,能夠探索並建立其適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法治,同時也是爲全世界、全人類法治建設提供寶貴經驗,爲全人類精神文明和全世界法治文明增添寶貴財富。

依法治國心得體會2000字 篇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經過20多年的艱苦努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在我們邁進充滿希望的21世紀最初幾年的關鍵時刻,黨的xx大明確提出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莊嚴命題,並將其寫入憲法。這不僅是鄧小平同志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思想的深化和發展,也是治國方式的進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

社會主義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貧窮與落後絕不是社會主義。而要發展社會生產力,使經濟發達,社會進步,國家強盛,就必須改革。即逐步取消行之多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設起新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的自主、平等、誠實信用等屬性,必然從客觀上要求法治。市場不是萬能的,也存在消極的一面。要求法律的規範、引導、制約、保障和服務,否則就會成爲無政府經濟。所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和完善的過程,實質上是經濟法治化的過程。只有有了健全而且有效的實施市場經濟法律,市場經濟才能健康有序地運行,否則,經濟活動中的種種弊端和不良傾向就會滋生蔓延,如投機倒把、假冒僞劣、坑蒙拐騙、欺行霸市,直至權錢交易,腐敗現象猖獗。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我國的經濟需要與國際市場接軌,這就要求按國際經貿和民商事領域的通行規則和慣例辦事。而這些慣例和通行規則已成爲各成員國制定經濟貿易法律、法規的基礎。因此中國的經濟要融入世界經濟的大潮中,法律還必須符合國際慣例和通行規則。這樣才能平等地參與競爭,不至於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被判罰淘汰出局。

完全可以說,沒有依法治國,沒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就不可能有給人民帶來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就不可能有社會生產力持續、協調、高速的增長。

二、依法治國,是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保證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13億中國人民的偉大事業。它和人民當家作主緊密相聯,休慼相關。沒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沒有社會主義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民主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堅實基礎。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又是民主、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早在8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就提出,爲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而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從治國方略的高度來講,就是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因此只有如此,人民才能按照法定程序把自己信任的人遴選進國家機關作公僕;才能依照法定程序撤換那些不稱職的公務人員;才能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來參政、議政、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務和社會事務;才能通過法定程序真正保證國家對重大問題的決定符合自己的願望和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權利和自由得到切實保障,而一旦遭到侵犯,就可以及時獲得法律的有效救助。因此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使人民當家作主真正在中國落實,都必須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爲根本保證。

三、依法治國,是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內在需要

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個締造崇高精神文明、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不能想象,社會主義不是文明的,是野蠻的;不是進步的,是落後的;不是發達的,是衰退的。要想使我們國家精神文明發展,社會能夠全面進步,就需要實行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樹立崇高的道德情操,盪滌利己主義的濁水;培植遵紀守法的社會環境,消除公共生活中的無序狀態;繁榮催人奮進的文學藝術,掃除精神垃圾;堅持不懈地開展“掃黃打非”,打擊和取締腐朽沒落的吸毒販毒,賣淫嫖娼,拐賣婦女兒童活動,這一切都需要加強法治。

四、依法治國,是國家穩定,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

國家穩定,長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特別是今天,我們國家所面臨的形勢是:在國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20世紀90年代遭受了嚴重的挫折,西方發達國家控制着科學技術的制高點,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仍然猖獗,他們在政治上對我們搞顛覆、滲透,經濟上搞制裁封鎖,意識形態上搞西化、分化;在國內,我們在改革開放中取得了偉大成就,也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存在不少不安定因素。因此,社會穩定,政局穩定,國家穩定尤其重要。歷史經驗表明,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保持穩定最根本的最靠得住的是搞法治。因爲它最具有穩定性、連續性,不會因領導人變動而變動,不會因領導人的注意力變化而變化;它最具有權威性,具有普遍約束力。在改革開放以前,黨和國家的權力過分集中於個人,這就使個人意志很容易左右黨和國家的決策。一旦掌握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個人認識發生錯誤,就很容易演變成最高決策錯誤,整個國家也將走向誤區。那時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作法,不聽領導人的話叫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跟着改變。文化大革命就是在這種治國方式下發生的社會動亂和民族災難。歷史教訓表明,沒有法治,就難以保障人民的各項權利;沒有法治,就難以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就容易出現社會動亂。所以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是國家穩定,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

另外,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發揮領導者的個人作用是完全一致的。因爲只有好的制度、穩定的、連續的制度,才能使好人,使英明的領導人發揮他應有的作用。我們當然不能排斥和低估了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在治國方面的作用,尤其要看到其中的佼佼者、傑出者所創造的輝煌業績,所帶來的國泰民安、太平盛世。然而我們也不能據此把個人作用神聖化、絕對化、迷信化,誇大拔高到不適當的地步。要知道,在治國方面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作用畢竟是短暫的,即使是佼佼者和傑出者也不例外。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其中潛伏的問題和危機。人在政興,人去政息則是其一;沒有制約,個人權力膨脹失控,可能導致民族和國家的動盪和災害是其二。因此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和興旺發達,主要應依靠建立一個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隻靠國家領導人的賢明。另外,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中央適度集中權力也是完全一致的,因爲只有把集中到中央的權力和地方應有的權力制度化、法律化了,利用法律本身具有的規範性、權威性和強制性,才能使中央集中的權力很好地得以實現,地方所擁有的權力也能夠很好地發揮。

總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關係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振興,涉及到全體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福祉,因此我們必須把它作爲我們國家的根本大計落實搞好。

依法治國心得體會2000字 篇4

中國的法治文明是世界法治文明的一部分,中國的法治分享了現代西方法治的某些原則、理念。同時,我們應當注意,法治中國建設實踐不應受到“本本主義”、“教條主義”的影響。在我們的法治實踐中,應關注中國法治實踐的成功做法、經驗,儘管這些做法、經驗可能並不符合西方法治國家的條條框框或法學教科書的概念、定義;在堅持法制統一的前提下,關注中國法治實踐的多樣性,充分發揮各地區、各層級尤其是基層人民羣衆的首創精神,及時總結公正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法,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完善那些經過實踐證明確實有效並且受到人民羣衆真心擁護、符合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國法治的做法,並及時以法治的制度形式鞏固下來,使法治真正成爲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改革和建設的有效實踐。

法治中國具有世界意義

“要了解中國,必須瞭解世界”。法治中國的性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中國的立足點是中國國情,法治中國的本質是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的有效實踐,這絲毫不削弱中國法治的世界意義。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一方面,中國法治的發生和發展離不開近現代以來國際社會提供的基本條件,比如市場經濟、民族國家、全球化等。體現在法治上,中國法治也必然以 “憲法和法律至上”、“依法治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法治來促進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國家統一”這些原則或理念作爲法治建構的基礎;另一方面,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和平發展、繁榮穩定,對於世界的和平發展、繁榮穩定具有重要積極意義。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說,法治中國本身就具有世界意義。對於一個處於轉型期、發展中國家的社會主義中國來說,能夠探索並建立其適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法治,同時也是爲全世界、全人類法治建設提供寶貴經驗,爲全人類精神文明和全世界法治文明增添寶貴財富。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今日召開,此次“四中全會”以推進“依法治國”作爲主題,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詳細描繪法治中國新圖景。近日,中國網邀請五位法學專家,對本次會議備受關注的“依法治國”主題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獨家解讀。

走“依法治國”路徑迫在眉睫

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副教授、法理學教研室副主任張立偉表示,儘管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各級黨政機關依法處理政務的能力與民衆日益增長的依法治國的需求之間還存在相當大的距離。現實生活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徇私枉法、司法不公的現象仍然存在,以權壓法、以言代法、信訪不信法的情況時常發生。

張立偉說,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

張立偉指出,要真正實現“依法治國”未來就要做到以下幾點:“樹立和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完善立法,發揮法治在改革中的引領作用;簡政放權、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維護公平正義;堅持黨依法執政;權力制約和監督的法治化;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

全社會需推進人權教育 培育人權文化

我國目前大多數方面對人權保障都已經有法可依,但是,一些法律制度仍需進一步完善。比如在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方面,沒有社會保障、社會救濟、農民權益保護、農民工權益保障等方面的專門制度。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法學博士張偉表示,應該深入研究在中國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可能性。這樣一種制度安排可以編織一個人權保障制度的安全網,及時、有效發現人權法律制度和實踐當中可能存在的“跑、冒、滴、漏”問題,爲完善社會主義人權法律體系、化解社會矛盾做出積極貢獻。

同時,張偉還指出,人權教育應該成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兒童抓起,培養社會文明的種子;從大學生抓起,培養客觀、冷靜地觀察和分析社會的處世哲學;從領導幹部抓起,培養平等地尊重、對待任何一個社會個體的人權觀念和政治智慧。

依法治國心得體會2000字 篇5

法治中國作爲一組信仰和價值的集合,其觀念、價值、論說正在成爲這個時代的一個主題。落實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戰略部署,轉型時期諸多社會難題終將克服。在此過程中,司法作爲法律適用的中心場所,傳播法治文化、凝聚法治共識的核心場域,其實效的發揮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法治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法治中國的內涵十分豐富,“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被稱爲建設法治中國的“新十六字方針”。“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是新時期全面實施法治建設的系統規劃。它繼承和發展了人類社會的法治文明,在借鑑西方國家法治經驗的基礎上,更加註重中國的政治理念、文化傳統、社會訴求和具體國情,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法治中國不是政治變革和經濟改革的副產品,而是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社會謀求現代化努力的一部分。法治是現代化事業的一部分,實現法治是中國現代化實踐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核心是改造舊的法律觀念,塑造新的行爲和認知方式,在改變原有社會結構的同時建立新的社會秩序模式。研究法治中國的正當性,不是要否定其理論和實踐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而是希望通過理性的檢視,使其成爲更廣泛的社會共識而得以徹底實施。

法治應以維護合法權益爲核心。轉型時期的中國經濟社會迅猛發展,既加劇了社會競爭,也使得社會內部越來越動盪和不安定。這種情況表現在法律上,便是訴訟案件的大幅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制度供給不足所造成。與此同時,改革引起利益的再分配,使得社會在變遷過程中帶來種種意想不到的矛盾和衝突。中國社會必須同時面對和解決其他社會在不同歷史階段分別遇到和處理的問題:公共權力的合理分配與合法行使。

同時,法治在文化層面上也遭遇一定程度的挑戰。它涉及人們觀念中司法(法律)的性質與功用,涉及人們對規則的看法,也涉及人們對司法(法律)與正義關係的認識。在一般意義上,傳統中國人並不否認法律、規則及其與正義的關係。相反,他們常常訴諸法律和運用規則,肯定法律與正義之間的內在聯繫。只不過,司法 (法律)在人們心目中並不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規則如果妨礙結果的公正,就可能被違反甚至拋棄。同樣,爲了實現實質正義,人們經常漠視和犧牲必要的程序。在這樣一種傳統中,司法(法律)當然被視爲手段,並且僅僅被視爲手段。與現代法治理念格格不入的就是這種根深蒂固的法律工具主義傳統。

司法公正是法治中國建設的根本。把公正司法置於法治中國建設這一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審視,是準確認識其歷史和現實意義,進一步明確其性質、力量和限度的重要視角。公正本身就是對司法裁判的要求,司法與公正在字源上的聯繫實際是通過“司法”的概念實現的。由公正方面去討論司法,後者的重要性尤爲彰顯。實際上,國家與社會、國家與司法(法律)以及國家與個人之間的動態關係,既是我們理解中國法律現代化運動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民司法發揮實際功效的關鍵所在。

公正司法是提升法治公信力的根本途徑。司法是社會中的司法,司法是民衆可以直接感受的法治。在現代社會,法律主要通過司法機構予以系統地適用。人們很容易瞭解到立法的重要性,然而就生活經驗而言,我們在大多數時間生活在規章制度構成的現實生活秩序之中,而非憲法、民法通則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之下。從實效方面看,對我們發生實際作用和令我們感受到的規則總是經過執行機構解釋和適用的那些。與此同時,對法治的信任乃至信仰不可能只靠宣傳和教育達到,而要靠對具體的法尤其是法的適用的經驗。歸根到底,法治是一種生活經驗,它像任何其他生活經驗一樣可以在實踐中逐步獲得、積累和改變。而歷史和經驗都已經表明,中國的普通民衆從來都不缺乏對自己利益作出判斷和根據環境變化調整其行爲模式的實用理性。而公正司法,正是社會公衆累積法治信仰的重要途徑。如果法治不能被認真對待和實施,人們將對司法改革乃至法治本身產生懷疑,甚至失去信心,則法治中國建設的正當性也就將蕩然無存。

公正司法是平衡國家和社會、個人之間衝突的最佳選擇。法治以及現代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反映了社會的現實需求。全面建設法治中國,國家(包括政府及其機構)和社會結構甚至個人便不可避免地成爲改造的對象。當國家本身成爲改革的對象,而社會力量和法治水平尚不足以實現這一任務時,只能寄希望於公正司法。它本身也是一項複雜的事業,不僅涉及原則和制度,而且涉及認知方式和生活經驗。要使社會矛盾和衝突不至激化,要把改革帶來的社會震盪減至最低限度,只能依靠法律機制,依靠司法這樣一種有效的制度安排,從而實現國家、社會與個人之間的適度平衡,即在國家和社會、個人之間建立起權責利明確界分的有機結合。在此情形下,如何通過司法保障個人權利、如何限制和規範行政權力的不當行使,比對政府提出積極有爲的要求更來得急迫和重要。

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防線。人們對通過運用規則來建構社會秩序的要求,對法律本身的正義和通過司法實現正義的期待,不但是司法制度得以建立和實施的基礎,也是今天推行和實現法治不可或缺的資源。公平正義是人類的永恆追求,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價值追求和價值取向。強調當代法治所欲保護和促進的諸多基本價值,對於一個正致力於建立法治的社會來說,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但是,中國今天面臨的最緊迫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與其說是重修憲法和法律,寫進去更多更好的條款,不如說是通過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和創造一種可能的社會環境,使業已載入憲法和法律的那些基本價值、原則逐步得到實現。後一種任務,正是司法體制改革和公正司法的核心使命。

依法治國心得體會2000字 篇6

一年以來,我鎮結合“六五”普法的規劃,緊緊圍繞全鎮工作大局,進一步加強了幹部學法用法工作,學用結合,互相促進,通過近一階段的工作,進一步提高了全鎮幹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快了推進依法治鄉的進程。現將近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向各位領導彙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學習制度。

鎮黨委、政府對加強幹部學法用法工作非常重視,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年初工作計劃和年終考覈內容,與兩個文明建設同部署、同檢查、同考評,並在各種會議上進行強調部署,提出明確要求。爲了切實加強幹部學法用法工作,建立健全了“巴彥鎮幹部學法用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職責,鎮組織辦負責全鎮幹部學法用法工作的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工作,確保時間到位、任務到位、成績到位,並把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工作列入培訓計劃,納入年度考覈範圍,與幹部選拔、任用結合起來。鎮宣傳辦負責做好全鎮幹部學法用法工作宣傳、發動和安排工作,並負責做好乾部的法制講座。司法辦負責協助做好學習教材的徵訂和發放及幹部學法用法的培訓、考試、發證工作,做到學習計劃、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學習人員、學習記錄“五落實”,確保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實處。

二、明確對象內容,實踐目標任務

工作中,全鎮各級各部門領導,特別是副科級以上的領導幹部。能夠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爲指導,以《法制理論讀本》和《幹部法律知識讀本》爲基本教材,兼顧其它的學習內容,緊緊圍繞全鎮工作大局,堅持學法用法相結合,掌握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法律知識並具有一定的法制理論水平,推進幹部學法用法的計劃性、系統性和針對性,不斷提高全鎮各級幹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培養和造就一支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幹部隊伍,提高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爲我鎮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三、突出重點,形式多樣地開展幹部學法用法工作

一年多來,我鎮能夠結合實際,採取輪訓、講座、研討、自學等形式,形式多樣地開展幹部學法用法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黨委中心組學法、領導、幹部法制講座等學法制度。建立“巴彥鎮幹部學法用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每年安排領導幹部法律知識學習或法制講座不少於2次。年初以來巳開展2場領導幹部法制講座,聽課人數達100餘人,主要學習內容爲《行政法學》、《法制理論讀本》、《幹部法律知識讀本》、《合同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關規定》及《廉政準則》等。

二是開展幹部法制輪訓。把法制課列入幹部的必修課,不斷拓寬培訓渠道,提高教學質量。今年3月份,爲了使全鎮幹部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式下的計劃生育工作,鎮裏依託黨校專門舉辦了一期《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生育法》培訓班,學員有20餘人,共安排四節課,比較系統地學習了相關的計生政策知識,提高了貫徹新《計劃生育法》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堅持自學與輔導相結合制度。要求全鎮幹部,聯繫崗位工作實際,確定學習內容,每人每年自學時間不少於40小時,做到學習有記錄、有檢查,持之以恆,注重實效,並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輔導課,提高學習效果。年終由鄉組織辦統一組織對自學情況進行檢查。

四是堅持學法用法相結合。要求全鎮各級各部門幹部,要在實踐中帶頭執好法,增強依法決策、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建立健全了重大事項決策法律諮詢制度,進一步完善各級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充分發揮律師、專業人士在決策中的參謀作用。

五是建立健全乾部學法用法考試考覈制度。自行組織或配合上級部門開展對幹部法律知識水平和依法辦事能力的考試考覈工作,把幹部學法內容、時間、形式和成績進行登記,建立檔案,加強管理,力戒形式主義。將領導幹部學法用法、遵紀守法、依法治理情況作爲年度考覈的重要內容和領導幹部任免、晉升、獎懲的依據之一,對於考試考覈不合格的幹部,不能提拔重用。今年4月26日,組織辦在先期安排自學和輔導的基礎上舉辦一次法律考試,參考人員達50人,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今後還應當進一步拓寬學法用法渠道,深入探討加強幹部學法用法工作的新路子,提高學法用法質量,不斷提高幹部學法用法的計劃性、系統性和針對性,培養和造就一支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幹部隊伍,促進幹部學法用法工作深入健康發展。

依法治國心得體會2000字 篇7

黨的以來,法治中國作爲一組信仰和價值的集合,其觀念、價值、論說正在成爲這個時代的一個主題。落實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戰略部署,轉型時期諸多社會難題終將克服。在此過程中,司法作爲法律適用的中心場所,傳播法治文化、凝聚法治共識的核心場域,其實效的發揮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法治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法治中國的內涵十分豐富,“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被稱爲建設法治中國的“新十六字方針”。“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是新時期全面實施法治建設的系統規劃。它繼承和發展了人類社會的法治文明,在借鑑西方國家法治經驗的基礎上,更加註重中國的政治理念、文化傳統、社會訴求和具體國情,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法治中國不是政治變革和經濟改革的副產品,而是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社會謀求現代化努力的一部分。法治是現代化事業的一部分,實現法治是中國現代化實踐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核心是改造舊的法律觀念,塑造新的行爲和認知方式,在改變原有社會結構的同時建立新的社會秩序模式。研究法治中國的正當性,不是要否定其理論和實踐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而是希望通過理性的檢視,使其成爲更廣泛的社會共識而得以徹底實施。

法治應以維護合法權益爲核心

轉型時期的中國經濟社會迅猛發展,既加劇了社會競爭,也使得社會內部越來越動盪和不安定。這種情況表現在法律上,便是訴訟案件的大幅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制度供給不足所造成。與此同時,改革引起利益的再分配,使得社會在變遷過程中帶來種種意想不到的矛盾和衝突。中國社會必須同時面對和解決其他社會在不同歷史階段分別遇到和處理的問題:公共權力的合理分配與合法行使。

同時,法治在文化層面上也遭遇一定程度的挑戰。它涉及人們觀念中司法(法律)的性質與功用,涉及人們對規則的看法,也涉及人們對司法(法律)與正義關係的認識。在一般意義上,傳統中國人並不否認法律、規則及其與正義的關係。相反,他們常常訴諸法律和運用規則,肯定法律與正義之間的內在聯繫。只不過,司法(法律)在人們心目中並不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規則如果妨礙結果的公正,就可能被違反甚至拋棄。同樣,爲了實現實質正義,人們經常漠視和犧牲必要的程序。在這樣一種傳統中,司法(法律)當然被視爲手段,並且僅僅被視爲手段。與現代法治理念格格不入的就是這種根深蒂固的法律工具主義傳統。

司法公正是法治中國建設的根本

把公正司法置於法治中國建設這一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審視,是準確認識其歷史和現實意義,進一步明確其性質、力量和限度的重要視角。公正本身就是對司法裁判的要求,司法與公正在字源上的聯繫實際是通過“司法”的概念實現的。由公正方面去討論司法,後者的重要性尤爲彰顯。實際上,國家與社會、國家與司法(法律)以及國家與個人之間的動態關係,既是我們理解中國法律現代化運動的重要方面,也是人民司法發揮實際功效的關鍵所在。

公正司法是提升法治公信力的根本途徑。司法是社會中的司法,司法是民衆可以直接感受的法治。在現代社會,法律主要通過司法機構予以系統地適用。人們很容易瞭解到立法的重要性,然而就生活經驗而言,我們在大多數時間生活在規章制度構成的現實生活秩序之中,而非憲法、民法通則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之下。從實效方面看,對我們發生實際作用和令我們感受到的規則總是經過執行機構解釋和適用的那些。與此同時,對法治的信任乃至信仰不可能只靠宣傳和教育達到,而要靠對具體的法尤其是法的適用的經驗。歸根到底,法治是一種生活經驗,它像任何其他生活經驗一樣可以在實踐中逐步獲得、積累和改變。而歷史和經驗都已經表明,中國的普通民衆從來都不缺乏對自己利益作出判斷和根據環境變化調整其行爲模式的實用理性。而公正司法,正是社會公衆累積法治信仰的重要途徑。如果法治不能被認真對待和實施,人們將對司法改革乃至法治本身產生懷疑,甚至失去信心,則法治中國建設的正當性也就將蕩然無存。

公正司法是平衡國家和社會、個人之間衝突的最佳選擇。法治以及現代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反映了社會的現實需求。全面建設法治中國,國家(包括政府及其機構)和社會結構甚至個人便不可避免地成爲改造的對象。當國家本身成爲改革的對象,而社會力量和法治水平尚不足以實現這一任務時,只能寄希望於公正司法。它本身也是一項複雜的事業,不僅涉及原則和制度,而且涉及認知方式和生活經驗。要使社會矛盾和衝突不至激化,要把改革帶來的社會震盪減至最低限度,只能依靠法律機制,依靠司法這樣一種有效的制度安排,從而實現國家、社會與個人之間的適度平衡,即在國家和社會、個人之間建立起權責利明確界分的有機結合。在此情形下,如何通過司法保障個人權利、如何限制和規範行政權力的不當行使,比對政府提出積極有爲的要求更來得急迫和重要。

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防線。人們對通過運用規則來建構社會秩序的要求,對法律本身的正義和通過司法實現正義的期待,不但是司法制度得以建立和實施的基礎,也是今天推行和實現法治不可或缺的資源。公平正義是人類的永恆追求,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價值追求和價值取向。強調當代法治所欲保護和促進的諸多基本價值,對於一個正致力於建立法治的社會來說,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但是,中國今天面臨的最緊迫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與其說是重修憲法和法律,寫進去更多更好的條款,不如說是通過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和創造一種可能的社會環境,使業已載入憲法和法律的那些基本價值、原則逐步得到實現。後一種任務,正是司法體制改革和公正司法的核心使命。

熱門標籤